女人吃猪肉的佛教电影
‘壹’ 佛教“六道轮回”是真的有吗动物真的肉可以吃吗世间百态万象,都是往世今生善恶业因果报应的显现吗
本质即轮回,本质即因果,虚空质守恒,非有亦非无,无智者难见,无形亦无相。
六道若是无,谁为你所吃?谁甘为自愿?来风非空穴,莫为逃业报,妄作虚无说。
大慧菩萨说偈问已,复白佛言:“惟愿世尊,为我等说食不食肉,功德、过恶。我及诸菩萨,于现在未来,当为种种希望食肉众生分别说法,令彼众生,慈心相向;得慈心已,各于住地清净明了,疾得究竟无上菩提;声闻、缘觉自地止息已,亦复逮成无上菩提。恶邪论法,诸外道辈,邪见断常颠倒计着,尚有遮法,不听食肉!况复如来,世间救护,正法成就,而食肉耶?”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大慧白佛:“唯然受教。”
佛告大慧:“有无量因缘,不应食肉!然我今当为汝略说。谓一切众生,从本已来,展转因缘,常为六亲;以亲想故,不应食肉。驴、骡、骆驼、狐、狗、牛、马、人兽等肉,屠者杂卖故,不应食肉。不净气分所生长故,不应食肉。众生闻气,悉生恐怖,如旃陀罗及谭婆等,狗见憎恶惊怖群吠故,不应食肉。又令修行者慈心不生故,不应食肉。凡愚所嗜,臭秽不净,无善名称故,不应食肉。令诸咒术不成就故,不应食肉。以杀生者,见形起识,深味着故,不应食肉。彼食肉者,诸天所弃故,不应食肉。令口气臭故,不应食肉。多恶梦故,不应食肉。空闲林中虎狼闻香故,不应食肉。令饮食无节量故,不应食肉。令修行者,不生厌离故,不应食肉。我常说言:凡所饮食,作食子肉想、作服药想故,不应食肉。听食肉者,无有是处!
“复次,大慧,过去有王,名师子苏陀娑,食种种肉,遂至食人;臣民不堪,即便谋反,断其奉禄。以食肉者,有如是过故,不应食肉。
“复次,大慧,凡诸杀者,为财利故,杀生屠贩。彼诸愚痴食肉众生,以钱为网而捕诸肉。彼杀生者,若以财物,若以钩网,取彼空行、水陆众生,种种杀害,屠贩求利。大慧,亦无不教、不求、不想而有鱼肉。以是义故,不应食肉。
“大慧,我有时说,遮五种肉,或制十种;今于此经,一切种、一切时,开除方便,一切悉断。
“大慧,如来应供等正觉,尚无所食,况食鱼肉?亦不教人!以大悲前行故,视一切众生犹如一子,是故不听令食子肉。”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曾悉为亲属,鄙秽不净杂,
不净所生长,闻气悉恐怖。
一切肉与葱,及诸韭蒜等,
种种放逸酒,修行常远离。
亦常离麻油,及诸穿孔床,
以彼诸细虫,于中极恐怖。
饮食生放逸,放逸生诸觉,
从觉生贪欲,是故不应食。
由食生贪欲,贪令心迷醉,
迷醉长爱欲,生死不解脱。
为利杀众生,以财网诸肉,
二俱是恶业,死堕叫呼狱。
若无教想求,则无三净肉,
彼非无因有,是故不应食。
彼诸修行者,由是悉离远,
十方佛世尊,一切咸呵责。
展转更相食,死堕虎狼类,
臭秽可厌恶,所生常愚痴。
多生栴陀罗,猎师谭婆种,
或生陀夷尼,及诸肉食性,
罗刹猫狸等,遍于是中生。
缚象与大云,央掘利魔罗,
及此楞伽经,我悉制断肉。
诸佛及菩萨,声闻所呵责,
食已无惭愧,生生常痴冥。
先说见闻疑,已断一切肉,
妄想不觉知,故生食肉处。
如彼贪欲过,障碍圣解脱,
酒肉葱韭蒜,悉为圣道障。
未来世众生,于肉愚痴说,
言此净无罪,佛听我等食。
食如服药想,亦如食子肉,
知足生厌离,修行行乞食。
安住慈心者,我说常厌离,
虎狼诸恶兽,恒可同游止。
若食诸血肉,众生悉恐怖,
是故修行者,慈心不食肉。
食肉无慈悲,永背正解脱,
及违圣表相,是故不应食。
得生梵志种,及诸修行处,
智慧富贵家,斯由不食肉。”
‘贰’ 和尚为什么要吃斋
不食众生肉,仅食植物类,不食一切众生肉,亦不得食五辛,何谓五辛?就是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是也。若能如是而食,是名吃素。吃素可成熟我们的慈悲之心,吃素不会与众生结恶缘,吃素会远离一切恩怨,吃素会逐渐消业障,吃素会净化因果纠缠。
菩萨戒云:‘若佛子,故食肉,一切众生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菩萨戒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何谓吃斋呢?吃斋绝对不是吃素的意思,吃斋是过午不食之义,吃斋有包含吃素,但吃素未必包含吃斋;这是一般人把吃素说成吃斋的语病;吃素是吃素,未必有吃斋;吃斋一定有吃素,身为佛门弟子,应该要如此理念,若能理念这点,是名真佛子哩!
67.佛教佛教徒和外道同样都在吃素,到底有何差别?
社会人士与外道行者,吃素的动机往往不能与正法相应,跟佛教徒的吃素确实悬殊甚钜。社会人士或外道行者的吃素,不外乎为求平安而吃素,为求健康而吃素,肉吃太多,肉吃腻了,胆固醇过高,血压过高,心脏负荷不了,太胖减肥而吃素,乃至发愿而吃素,深怕堕落因果而吃素,家庭业障现前而吃素,一生做了很多罪业因而吃素,这一切的一切构成他们吃素的原因。
他们以这种心态来吃素,是治标不治本的,在解脱之道沾不上边缘,理念不足而吃素,亦然无法得到解脱,与如来解脱的道理尚有一段距离。
有句谚语云:“吃菜不懂道理,犹如牛在吃草皮。”
既然如此,佛门弟子吃素根本意趣何在呢?现在供录圣典以启发诸善大德,让有心向道者有个正确的共识,吃素亦称不食众生肉,食众生肉得无量罪业,众生肉不得吃有八点要义。何谓八点?分别如下:
一.不食众生肉,可增长我们的慈悲心。
菩萨戒经云:“一切众生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
二.众生皆有佛性(梵语buddha-dhatu),有佛性皆可成佛,杀众生即是杀未来之佛。
三.吃众生肉即是吃自己无始劫来的父母。
菩萨戒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
四.吃众生肉者,即与一切众生结恶缘,吃一两还一两,吃一斤还一斤,因果丝毫不差也。
五.吃众生肉者,今生来生会得到病苦之报,难医难治,一生当中与中西药拨不开,严重者夭折之报。
六.吃众生肉者,得不如意眷属,处于家庭或社会国家团体,冤家聚头,会感召舍不掉抛不开的果报。
七.吃众生肉者,罪业深重,命终时恐布心现前,当堕三恶道,偿还一切肉债,血债,生命债。
八.吃众生肉者,鬼神易侵,六道众生唾骂,日夜与造业者不相远离,共业为依为伍;同时,始终难以亲近善知识(梵语kalyanamitra),因而漂流三宝门外。
‘叁’ 佛教“肉食”
释迦并不禁止和尚吃肉,众多的律可以为证。释迦牟尼本人很可能是在吃猪肉以后患病涅槃的。印度人自己也承认,少吃或不吃肉类食物的习惯是在佛涅槃以后才兴起来的。
《摩诃僧祗律》卷三十一、三十二就规定了不能吃人肉、狗肉、马肉、象肉、龙肉等等一系列的肉。最有趣的是规定:“若言已为阿阇梨杀者不应食。若言:‘尊者!我为祠天,故杀。’食不尽,与,得食。” 就是说,自杀不能吃,教杀不能吃,为杀不能吃。倘非这三杀,和尚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大吃其肉了。
僧侣吃肉,罪孽不在食者,而在杀者。专门为僧人杀的肉,不应该吃,如果是祭祀用的肉,或者别人食吃完的肉,可以吃。这就是后来所说的三净肉的雏形了。
三净肉是指信徒没有看见、听说或怀疑为了自己而杀死的动物之肉类。
三净肉应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眼不见杀,即没有亲眼为了给自己吃肉而杀死动物或看到杀死动物的惨相;
第二、耳不闻杀,即没有亲耳听到动物被杀死的声音或从可信处听闻是为了自己而杀的;
第三、不为己所杀,即不是为了自己想吃才杀的。
佛教不吃肉是提婆达多教派的主张。 提婆达多在佛教里的地位,大约相当于撒旦在基督教里的地位。提婆达多是佛陀的堂兄弟,但却叛离佛陀,自立一派,毕生事业就是想方设法加害佛陀,还处处和佛陀反着来。
提婆达多五法,是提婆达多提出的五项戒律,但这五项戒律是不被释迦牟尼所接受的,最终造成僧团分裂。后世提婆达多派仍然遵守这五项戒律。
关于这五项戒律的内容,在经典上有许多不同的说法:
《五分律》卷25:1.不食盐,2.不食酥乳,3.不食鱼肉,4.乞食,5.春夏八月日露坐、冬四月日坐于草庵。
《四分律》卷4:1.尽形寿乞食,2.尽形寿着粪扫衣,3.尽形寿露坐,4.5.尽形寿不食酥、盐、鱼与肉。
《十诵律》卷4:1.尽形寿坐着纳衣,2.尽形寿受乞食法,3.尽形寿受一食法,4.尽形寿受露地坐法,5.尽形寿受断肉法。
共通的几点为:不食用牛乳与乳制品,不食用鱼肉。完全素食,不食用一切肉类。苦行乞食,在森林空地中禅坐修行,远离人群,不居住在房屋中。
释迦牟尼放弃了苦行,提婆达多则仍然坚持苦行,你吃肉,我偏不吃。
提婆达多主张:但有此生,更无后世。他不承认有今世、后世,当然也就否认轮回的学说。
佛教是承认轮回的,在戒律方面和学说方面,提婆达多与释迦牟尼有着根本对立。
真正让终生吃素成为标准的,是一位非常信佛的“皇帝菩萨”——梁武帝萧衍,他用皇权强制僧人吃素,于是吃素就成为中国佛教徒保留至今的特殊传统。在佛教史上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是,梁武帝曾4次舍身寺院,其臣下4次花巨额金钱将其赎回,这在中国佛教史上绝无仅有。
普通八年(527年)三月八日,萧衍亲自第一次前往同泰寺舍身出家,三日后返回,大赦天下,改年号大通;大通三年(529年)九月十五日,第二次至同泰寺举行“四部无遮大会”,脱下帝袍,换上僧衣,舍身出家,九月十六日讲解《大般涅槃经》,二十五日由群臣捐钱一亿,向“三宝”祷告,请求赎回“皇帝菩萨”,二十七日萧衍还俗;大同十二年(546年)四月十日,萧衍第三次出家,这次群臣用两亿钱将其赎回;太清元年(547年),三月三日萧衍又第四次出家,在同泰寺住了三十七天,四月十日朝廷出资一亿钱赎回。
‘肆’ 佛教素食疑问
您现在吃他是因缘和合,那他以后因缘和合时也可以吃您。
我是素食佛教徒,您的说法很常见。好多人都这么说,还有人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呵呵,世人大部分都不知道还有下半句“世人若学我、如同入魔道”。
经典中有很多关于这个疑问的解答,估计我要是摘抄出来,您也不信。还是摘抄一下吧。呵呵,全当结个善缘。
缘起:最近经常看到很多人以植物也有生命,吃素也是杀生,因此佛教徒也在杀生,所以佛教是虚伪的,不可信的,并以此成立凡夫杀动物吃肉是理所当然的,然后他们就开始一边说笑,一边肆无忌惮的甩开腮帮子吧唧吧唧地开始食用众生的心、肝、肺、肠、皮、脑、肉、颈、爪。据说baby汤也在这样的思维温床中诞生了。
面对这样的人,我心中升起了无比强烈,难以忍受的悲心,(且不说他们后世在恶趣中受苦,今生他们也会因为食用过多众生肉而感受各种疾病的折磨,非但如此,大量的肉食已经让人类生存空间岌岌可危,天灾人祸不断)。之后我在网络上搜索了一下佛教界和素食主义者对此的回应,感觉确实有很多善说,但是也有些回答不够圆满,很多回答运用了佛教界公认的教证和圣教量,这在佛教界内部完全行得通,但是对于很多对于佛法基础知识尚且不知道的朋友就很难起到有效的作用。因此,末学整理了一些资料,并且尽量用简单明白的话来说明其中包含的道理,以理服人,这在佛教中称为理证,比较适合一般人。由于本身这些资料都不是我原创的,我所作的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整理和分析过程,所以欢迎转载,但是麻烦大家不要断章取义,尽量保持文章的结构和完整性,这就是我所有的期望。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我们先不讨论植物是否有生命,首先我想说提出这些疑问和论调者是有世间小聪明的,但是世间有漏的小聪明在还没有转成无漏大智慧之前是非常容易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可以很肯定的说大多数持这样论调的人根本没有好好的闻思修过佛法,甚至于对于佛法中的一些基础名相都不了解,关于有情、生命、众生这些问题哪怕学习过一年《俱舍论》的初学者都不会再有这些问题,但是没办法,这是一个浮躁的世界,人们需要的只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观点来哗众取宠,而对于真相是否是这样很少有人关心,如果你也是这样的人,那么下面的内容劝你就不要看了,以下内容仅供愿意寻求真相的朋友们阅读。
一、分析他宗
1、建立次第观念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会有一个过程,不可能在一件事情还没做之前就已经做成功,打个简单的比方,我们要学量子力学中的夸克理论,首先我们要依止一个老师学语言文字,然后我们要学经典物理学、再然后我们要学相对论、最后我们才能去学量子力学的相关内容。学习语文、数学等莫不是如此。天才大学生也有(但是天才大学生也不是刚刚出生就可以通过论文答辩拿到大学毕业证书的,他也需要一个过程和次第),但是大部分的人都必须一步一步来,这是谁都会承认的,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等),我们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前面说的不需要经历次第和过程的情况,我们怎么找都不会找到。
同样的道理,佛陀对于凡夫众生开示修行的道路也是这样有次第,有过程的,有些人走的快,有些人走的慢,因为他们的资粮不一样,根器不一样,因缘不一样,就像一群人要去拉萨,有些人靠走,有些人靠自行车,有些人靠汽车,有些靠做高速火车、有些人靠飞机一样,当然飞机是这里最快的,但我们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做飞机,因为他们有些人没钱,有些人有钱但是害怕做飞机,有些人也有钱也不害怕做飞机,但是身体条件不允许等等,这些都可以归纳在因缘不成熟的情况下,我们也不能要求能够做飞机的人靠走路,因为他们希望很快的到达,而且他们也有做飞机需要的一切因缘。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对于食物的摄取也是一样,首先作为欲界众生的我们必须要摄入食物以此来维持这个身体,没有任何的食物我们就会死掉,死掉以后我们就不能做很多我们现在可以做到的事情,比如闻思修佛法啊,比如利益众生啊。所以我们肯定是要通过摄取有漏的食物来维持自身的命根的(不要以为所有的众生都必须依靠有漏的食物来生存,轮回中色界和无色界的天道众生也就是大家知道的一部分神仙们他们不需要这些,但是他们还需要其他的一些食物,如思食、识食等,这些在俱舍论里面都有,这些人呢就像前面说的做火车的人们一样,他们比我们轻松很多,不用为了生存奔波,但是佛菩萨和暂时解脱轮回的小乘圣者呢,他们根本就不需要任何的之前说到的食物,就像那些有钱做飞机的人一样,他们有很多我们达不到的境界和能力,但是飞机也有头等舱和经济舱对吧,所以他们之间也有些不一样)。
回到我们的问题,对我们来说,食物有两种,第一种是植物第二种是动物。
现在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你必须选择杀生才能活下来的话,你会选择杀人还是选择杀一只牛?很多人都已经有答案了。为什么?最简单的一个原因,人比牛高级,而且杀人会被判刑坐牢,搞不好我自己的命都没有了。
那么好,再问下去,如果你必须选择杀生的话,你会选择杀一头牛还是一只蚊子?这个问题如果你们有人去过屠宰场,你们肯定会选择前者,问他们为什么?他们会说,杀牛很残忍啊,牛还会哭,会下跪,杀的时候,他们恐惧和痛苦我看都不敢看。而且牛比蚊子高级,感觉那么强烈,感情那么丰富。
好,首先我且不说植物有没有感情和意识,姑且认为有吧(其实科学家和生物学家至今没有论证和证明植物有和动物一样的感知和思维能力),但是这个有肯定是非常非常微弱,微弱到我们可以忽略不计,打个比方,如果100万个人集合,其中一个人为了耍酷缕了下头发,结果掉下来两根头发,这时候首长问都到齐了嘛?部长肯定会说,首长同志!这100万个人都已经全部到齐了!听候你的差遣!
植物微弱的感知和思维能力和动物比起来亦复如是,就像人的头发,指甲也会生长有生机,但是剪掉的时候没有痛感,和剪掉手指头完全是两回事!
所以在我们可以选择而且必须选择的情况下,我们肯定会选择一个我们认为更为迟钝,更为麻木、更为低级的对象来下嘴。和动物比起来,植物就是这样的。动物被杀的时候会叫、会哭、会跳、会挣扎、会逃、会反抗、会恐惧、会痛苦、会怨恨,这些我们都可以现量的亲眼亲耳亲身体会,而植物方面我们没法现量的亲眼亲耳亲身体会,所以佛陀说,你如果一定要吃,就吃植物吧,当然不吃最好!千万不要吃肉啊,因为肉食给众生所带来的痛苦是那么的强烈,而且你吃植物只是维持了你自己的生存基本需求,不要贪吃,不要浪费,在食物的帮助下你存活下来了,所以你要感恩,你要尽量的对于六道的所有一切众生做利益,通过布施等方便方法给予他们暂时的安乐,通过向他们解说究竟的真理而让他们解脱痛苦的轮回。
3、到底那个更高尚?
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肆意的杀害有强烈感情的动物,之后又不断造作各种恶业损害自己和他人的今生来世;另外一方面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生存的需要摄取适量的没有强烈感知能力的植物,之后唯一利益六道一切众生,这两个人,到底谁更高尚?谁生存的更有意义?谁更值得我们去效仿呢?
二、建立自宗
1、佛经中怎么说
下面我们可以来看看佛法中的众生到底是什么概念,植物又是属于哪个范畴呢?
《杂阿含经》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拘罗山时。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白佛言。世尊。所谓众生者。云何名为众生。佛告罗陀。于色染着缠绵。名曰众生。于受.想.行.识染着缠绵。名曰众生
[是身无知,犹如草木、沙砾、墙壁,无所觉知。四大和合,父母所生。]------《佛说象头精舍经》
由上可知,一切草木不会[于色染着缠绵,于受.想.行.识染着缠绵。],所以不属于佛教定义里的众生。
《大般涅盘经》云:
“谷米草木无命无我。非众生数。若有能作如是说者。是我弟子。若不能者。当知即是外道弟子。”
“若有说言听着摩诃楞伽。一切种子悉听贮畜。草木之属皆有寿命。佛说是已便入涅盘。若有经律作是说者。当知即是魔之所说。我说四大无有寿命。若有经律作是说者。是名佛说。若有随顺佛所说者。当知是等真我弟子。若有不随佛所说者。是魔眷属。”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八云:
“复问曰。贤圣。有几法生身死已。身弃冢间。如木无情。
法乐比丘尼答曰。有三法生身死已。身弃冢间。如木无情。云何为三?
一者寿。二者暖。三者识。是谓三法生身死已。身弃冢间。如木无情。”
《本事经》卷第七云: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吾从世尊。闻如是语。苾刍当知。诸有情身。常为三种勇健怨贼随逐切害。
云何为三?一者,衰老勇健怨贼。二者,疾病勇健怨贼。三者,无常勇健怨贼。如是三种勇健怨贼。常随切害诸有情身。
有情身中。略有三法。一者,寿命。二者,暖气。三者,心识。如是三法远离身时。名为死没。臭秽尸骸。弃在冢间。无所复用。”
《大乘同性经》云:
“世尊。以何义故名为众生。佛言。楞伽王。众生者。众缘和合名曰众生。所谓地、水、火、风、空、识、名色、六入因缘生。
又众生者。犹如束竹,缘业故报,缘业得果。我、人、众生、寿命、畜养众数。知者、见者、作者、触者、受者。是名众生。
毗毗沙那楞伽王言。世尊。彼众生者。以何为本依何而住以何为因。
佛言。楞伽王。此众生者。无明为本依爱而住以业为因。”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卷第三》云: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萨遮尼干子言。大王当知。所言生者。谓诸众生。言住持者。谓器世间。言众生者。谓五取阴聚。名为众生。以何等法名五取阴。谓色取阴聚。受取阴聚。想取阴聚。行取阴聚。识取阴聚。大王当知。依此五法。说名众生。说器世间。说众生者。谓摄四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说器世间者。谓摄虚空地水火风。”
《佛说罗摩伽经》卷中云:
“草木非寿命。作寿命想。众生非草木。作草木想。于非因果。作因果想。非善行道。作善行道想。杀生祠天。求常乐想。乃至十恶邪见等业。普愿众生。离此诸想。”
尽管还有很多,但很多人已经烦了,所以就不列举了。从上面所引用的佛经中我们可以知道以佛法来说,所谓的众生是由寿命、暖气、心识三者共同和合而产生的,有喜怒哀乐,知冷热痛痒,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俱有心识这一可以抉择外境苦乐等感受并且分别思维的能知。
植物虽然有生命的现象,会成长、进行光合作用,这是一种生机现象。然而,植物并没有情识,不会有见闻觉知,喜怒哀乐,不具这念觉性。佛法讲六道轮回,并没有植物这一道;查阅三藏十二部经典,佛陀曾为六道的众生授记成佛,就是没有为植物授记成佛。由生命的现象乃至佛法的经藏,都足以证明植物没有情识。
对植物是否有生命,吃素是否杀生的回复(二)
2、佛教断杀生断食肉的根本原因
佛经中宣说杀生吃肉的过失之处俯拾皆是,因为无论是什么肉都将导致间接或直接的杀生行为,增长贪嗔之心,并且吃肉凡夫将断除大乘菩萨的根本——慈悲心。
《入楞伽经》云:
元魏天竺三藏菩堤留支译
“尔时圣者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观世间生死流转、怨结相连、堕诸恶道,皆由食肉,更相杀害,增长贪嗔,不得出离,甚为大苦。世尊!食肉之人断大慈种,修圣道者不应得食。世尊!诸外道等说邪见法、卢迦耶陀堕俗之论,堕于断、常、有、无见中,皆遮食肉。自己不食,不听他食。云何如来清净法中修梵行者,自食、他食一切不制?如来、世尊放诸众生慈悲一等,云何而听以肉为食?善哉,世尊!哀愍世间,愿为我说食肉之过、不食功德。我及一切诸菩萨等,闻已得依如实修行,广宣流布。令诸现在、未来众生一切识知!’
佛告圣者大慧菩萨言:‘善哉,善哉!善哉,大慧:汝大慈悲愍众生故,能间此义。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大慧菩萨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佛告大慧:‘夫食肉者,有无量过。诸菩萨摩诃萨修大慈悲,不得食肉。食与不食功德、罪过,我说少分,汝今谛听。
大慧!我观众生从无始来食肉习故,贪着肉味,更相杀害,远离贤圣,受生死苦。舍肉味者,闻正法味,于菩萨地如实修行,连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令众生入于声闻、辟支佛地止息之处,息已令人如来之地。大慧!如是等利,慈心为本。食肉之人断大慈种,云何当得如是大利?
是故大慧:我观众生轮回六道,同在生死,共相生育,迭为父母、兄弟、姊妹。若男、若女中表内外六亲眷属;或生余道,善道、恶道常为眷属。以是因缘,我观众生更相啖肉,无非亲者。由贪肉味,迭互相啖。常生害心,增长苦业,流转生死,不得出离。’
……
复次大慧!菩萨应观一切是肉皆依父母脓血、不净赤白和合,生不净身,是故菩萨观肉不净,不应食肉。复次大慧!食肉之人众生闻气,悉皆惊怖逃走远离。是故菩萨修如实行,为化众生不应食肉。......当知食肉众生大怨,是故菩萨修行慈悲,为摄众生不应食彼,非圣慧人所食之味,恶名流布,圣人呵责。是故大慧!菩萨为摄诸众生故,不应食肉。
复次大慧!菩萨为证众生信心,不应食肉。何以故?大慧!言菩萨者,众生皆知是佛、如来慈心之种,能与众生作归依处,闻者自然不生疑怖,生亲友想、善知识想、不怖畏想,言得归依处、得安稳处、得善导师。大慧!由不食肉能生众生如是信心。若食肉者,众生即失一切信心,便言世间无可信者,断于信根。是故大慧!菩萨为证众生信心,一切诸肉悉不应食。
复次大慧!我诸弟子为证世间谤三宝故,不应食肉。何以故?世间有人见食肉故,谤毁三宝作如是言:“于佛法中何处当有真实沙门、婆罗门修梵行者?舍于圣人本所应食食众生肉,……是故大慧!我弟子者,为护恶人毁谤三宝,乃至不应生念肉想,何况食肉!
复次大慧!菩萨为求清净佛土教化众生,不应食肉。应观诸肉如人死尸,眼不欲见,不用闻气,何况可嗅而着口中!一切诸肉亦复如是。大慧!如烧死尸臭气不净,与烧余肉臭秽无异,云何于中有食、不食!是故大慧!菩萨为求清净佛土教化众生,不应食肉。
……
复次大慧!世间邪见诸况术师,若其食肉咒术不成,为成邪术尚不食肉,况我弟子为求如来无上圣道、出世解脱?修大慈悲,精勤苦行犹恐不得,何处当有如是解脱为彼痴人食肉而得?是故大慧!我诸弟子为求出世解脱乐故,不应食肉。
复次大慧!食肉能起色力,食味人多贪着。应当谛观一切世间有身命者,各自宝重,畏于死苦;护惜身命,人畜无别。宁当乐疥野干身,不能舍命受诸天乐。何以故?畏死苦故。大慧!以是观察死为大苦,是可畏法。自身畏死,云何当得而食他肉?是故大慧!欲食肉者先自念身,次观众生,不应食肉。
复次大慧!夫食肉者,诸天远离,何况圣人!是故菩萨为见圣人,当修慈悲,不应食肉。大慧!食肉之人睡眠亦苦,超时亦苦。若于梦中见种种恶,惊怖毛竖,心常不安。无慈心故,乏诸善力。若其独在空闲之处,多为非人而伺其便。虎狼师子亦来伺求,欲食其内,心常惊怖,不得安隐。
复次大慧!诸食肉者贪心难满,食不知量,不能消化,增益四大,口气腥臊。复中多有无量恶虫,身多疮癣、白癞病疾种种不净。现在凡夫不喜闻见,何况未来无病香洁人身可得。复次大慧!我说凡夫为求净命啖于净食,尚应生心如子肉想,何况听食非圣人食。圣人离者,以肉能生无量诸过,失于出世一切功德,云何言我听诸弟子食诸肉血不净等味?言我听者是则谤我。大慧!我听弟子食诸圣人所应食食,非谓圣人远离之食,圣食能生无量功德远离诸过。大慧!过去现在圣人食者,所谓粳米、大小麦、豆、种种油蜜、甘蔗、甘蔗汁、骞陀、末干提等,随时得者听食为净。
……
大慧!我观世间无有是肉而非命者,自己不杀,不教人杀,他不为杀。不从命来而是肉者,无有是处。若有是肉不从命出,而是美食,我以何故不听人食?遍求世间无如是肉,是故我说食肉是罪,断如来种,故不听食。
……
大慧!我于《象腋》、《央掘魔》、《涅槃》、《大云》等一切修多罗中不听食肉,亦不说肉人于食味。”
《文殊师利问经》云: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
“时文殊师利复白佛言:‘世尊!若得食肉者,《象龟经》、《大云经》、《指鬘经》、《楞伽经》等诸经,何故悉断?’佛告文殊师利:‘如深广江不见彼岸,若无因缘则不得渡,若有因缘汝当渡不?’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我当渡,我当渡!或以船、或以筏、或以余物。’佛复告文殊师利:‘以众生无慈悲力怀杀害意,为此因缘故断食肉。文殊师利!有众生乐粪扫衣,我说粪扫衣。如是乞食、树下坐、露地坐、阿兰若、冢间、一食、过时不食、遇得住处、三衣等,为教化彼,我说头陀。如是文殊师利!若众生有杀害心,为彼心故当生无数罪过,是故我断肉;若能不怀害心,大慈悲心为教化一切众生故无有过罪。”
《大方广华严十恶品经》云:
“佛告迦叶:“一切众生若修善根:一者,不害众生;二者,不行放逸;三者,不饮酒;四者,不食肉;五者,常付大慈。如是之人不断善根。’……善男子!一切众生不食酒肉者,得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食肉者得何等罪?’佛告迦叶:‘善哉,善哉!一切众生不食肉者,是吾遗腹之子,则非凡夫。善男子!一切众生若受大乘大般涅槃。善男子!一切众生若住一劫不听食肉。’
‘世尊!食肉者堕何处地狱?’佛告迦叶:‘食肉者堕阿鼻地狱,纵广正等八万出旬,四方有门,一一门外各有猛火,东西南北交通彻地,周匝铁墙、铁网弥覆。其地赤铁,上火彻下,下火彻上,铁枷、铁钮、铁衔、铁□,持火烧之,驱食肉之人入此地狱受其大苦,心生重悔而怀惭愧,又莫更食。犹如浊水置之明珠,以珠威力水即为清;如烟云除月则清明,作恶能悔亦复如是。’佛告迦叶:‘一切众生食肉者断大慈种,不食肉者有大功德,百千万分不如其一。’
……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食肉者非如来弟子,即是外道眷属也’。佛告迦叶:‘食肉者不觉、不知、不闻、不见当食肉,或君食臣肉,或臣食君肉,或子食父肉,或父食子肉,或弟食兄肉,或兄食弟肉,或妹食姊肉,或姊食妹肉,或妻食夫肉,或夫食妻肉。’佛告迦叶:‘食肉之人即食父母眷属肉。’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食肉者堕何处地狱?’佛告迦叶:‘食肉者堕粪秽地狱,纵广正等八万由旬,其中有粪乃深万丈,驱食肉之人入此地狱受其大苦,五百万世无有出期。善男子!食肉者犹如群狗争骨,各各贪多,食肉之人亦复如是。善男子!斩肉者即斩其父,割肉者即割父肉、割害其母。譬如父死必作牛羊,持刀害之即是其父。一切众生心则颠倒,食肉者即食父肉,啮骨者即啮父骨,若饮肉汁者即饮父血。善男子!一切众生若有惭愧不应食肉,虽先食肉又能发露心生重悔,亦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梵网经》云: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
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应作是念: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易,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业,生生受生。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常教化讲说菩萨戒,救度众生。”
《圣持世陀罗尼经》云:
宋三藏施护奉诏译
“佛告持世:‘若复有人,素食梵行,断食酒肉,日夜恒诵,获大富贵。’
对植物是否有生命,吃素是否杀生的回复(三)
三、他宗与自宗之争辩
1、引用高僧大德之比喻来破此邪见
印光大师云:
“戒律之不伤一草,则不许吃菜。以吃菜为杀生,此种话,皆是阻人吃素,劝人吃肉之矫妄话。何不曰,我亦肉也,请先吃我。此话纵杀彼身,亦不肯说。则以吃菜为杀生,与吃肉相同之邪说,不攻自破矣。
人生世间,谁能不呼吸。以呼吸伤微生虫为食肉杀生,而劝人日杀大生而食肉。此种邪说,与愚人见人以粪肥地,则五谷颗粒饱满,菜蔬嫩肥鲜香。谓粪为至美之物,当专食此物,更加美妙不异矣。此种不按道理之邪说,世人多据之以破人素食,奖人杀生。
昔年有以此问者,我为一喻以复之。吾人生天地间,谁能不呼吸。因呼吸而伤微生虫,谓吃素为不合理者,小人阻人为善之恶劣心也。譬如有人生长于圊厕之中,每念圊厕之饮食,实为最胜最美。而彼处有大富长者,恐其人未曾享过此之美味,因折柬相邀入彼厕中赴宴。长者骂曰,汝真不知羞耻之人。汝通身在粪坑里,日以粪为衣食,何敢邀我入汝住处。粪坑中人闻之,生大瞋恚,而骂曰,汝这粪坑子,何敢骂我日食粪秽乎。汝肚子里边,屎尿充满,背到这粪桶,还要讲清净。蚊蚋蚤虱在汝头上身上屙屎屙尿,汝完全是一个粪坑子,何敢骂人。又汝所食之米及水,皆有虫屙屎屙尿其中。汝不是吃屎吃尿的人,何敢骂我为吃屎吃尿乎。此长者虽洁净。然粪坑中人所责备者,均皆不免,为且依做得到者,讲干净,为便粪坑中人所说,而往彼赴宴乎。此既只能按做得到者而做,何得又以做不到者而责人乎。必欲令人食肉,何不请食我肉乎。此说亦可为彼邪见之一明镜耳。
……
有一后生颇聪明。而所问者,皆非所宜致意,殊为可笑且可悯耳....谓水中空中,微生虫无量无边,人一呼吸,随之吸入者,不计其数,将来之业报,何有了期。并谓既知人畜循环,则古今大儒通佛理者甚多,何不制以为律,断除杀生之事。又谓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不可杀害,亦不淫佚,而正式婚姻,或亦宿世之亲者。
此三种问,皆属逞小聪明,妄以充类至义至尽之事相拟。不惟无益,而又害之。何也,以其不能因其细微者,并欲将粗大者而尽废之也。譬如好洁之人,欲其不沾尘垢,详察身内之屎尿脓血,身外之垢汗发毛,并及蚊蚋蚤虱日在己身便利。因思此身内外之秽恶,竟与圊厕无异,遂不复致洁,而终日在圊厕中行乐耳。至谓古今名臣,何不以杀物命为律。乃不知世出世法有权有实。纵彼知实,以人心未能完全皈依佛化,固不易以实理制律也。敬惜字而每言纸,以纸为书字之物,虽字有各处各物之用,终不如纸之多,故每言敬惜字纸。非在纸上宜惜,不在纸上皆不足惜。且字固宜惜,字义尤宜惜。若人不依人道行事,则是弃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亡八字矣。人而亡八字,尚得谓之为人乎。当致力于此,则其大本已立。纵不能断一切物上之或污,然其污者,盖亦鲜矣。君子素其位而行,凡非力所能及者,皆不宜引力所能及者,而破坏之也。知力不能及者,而格外注意于力所能及者,则为大善。以力不能及者,破斥力所能及者令其勿行,则为大恶。聪明人多多具此邪见。此种言论,光不知接过多少。唯恐人不善用心,而致罪咎。因思汝或有此种邪见,或同侪中有此种邪见。若不预为铲除,将来或致自误误人,以故为汝略说大端。至于光之折伏此种邪见之言论,固非穷数日之功,不能备书也。敦笃伦常,恪尽己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此十六字,为生入圣域,殁归乐邦之本。愿吾徒谨守而力行之,则幸甚。
2、要通过闻思修佛法来释疑
2.1佛经中又为何遮止肆意砍伐毁坏草木?
《根本萨婆多部律摄》云:
“又六众苾刍(比丘)手自诛伐草木。外道俗人见生讥嫌。无悲愍心损生住宅因种子及鬼神村事。以讥嫌无悲烦恼。制斯学处。”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卷第四云: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王言。大师。行法行王。云何护器世间。
答言。大王。行法行王。不焚烧不破坏不浇灌。是名护器世间行。
何以故?一切皆是作不善业。
是故行法行王。不应焚烧破坏浇灌城邑聚落、山林川泽、园观宫殿、庄严楼阁、一切行路及诸桥梁、自然窟宅、一切谷豆、麻麦花果、草木丛林,不应焚烧、不应破坏、不应浇灌、不应斫伐。何以故?
以彼诸物,皆共有命畜生等有,无不用者。而彼众生无有罪过,不应损其所受用物,令生苦恼。又彼一切外树林等,诸善净天、一切鬼神皆悉共有,于中受用。
屋舍宫殿庄严楼观,诸天共住。又彼园池屋舍宫殿庄严楼观,一切水陆有命诸虫悉皆共用:所谓雀鼠鸡狗鸠鸽鹦鹉象马牛羊猫狸蛇蝎鹅鸭鱼鳖,乃至一切微细诸虫所共受用。
行法行王。与诸众生共依止此器世间活。不应破坏。如是名为行法行王护器世间安乐众生。”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佛陀之所以制定比丘不可以自诛伐草木的戒律,主要原因就是出于对于六道众生无有分别的慈悲心、菩提心,为了避免毁坏鬼神道众生的住所,并且避免外道俗人的讥嫌和诽谤。
‘伍’ 我希望佛渡我,我喜欢一个女生,我希望下辈子她能爱我并和我在一起,请我这辈子我应该怎么做
佛教,讲究信则有,不信则无.
如故你真的相信有来世,并希望佛能保佑你,那么就请你今生多做善事,种下仁慈的"因",这样来世才会有你想要的"果".有一颗虔诚的心,佛祖会听到你的祈求的.
愿你来生有段美好姻缘.
‘陆’ 和吃人肉有关的电影
人肉叉烧包:由澳门奇案改编的电影。共有两部作品,都是李修贤导演,黄秋生主演的。黄秋生凭借该片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人肉叉烧包2天诛地灭:于1998年在香港上映.讲述昌(张锦程)与娟(杨梵)夫妇二人开烧腊店,因收留大陆亲戚亚凤(孙佳君)在饭店帮手,昌与凤发生婚外情,娟招来杀身之祸,为了毁尸,娟被烧烤成烧味,用作饭店客人佐膳。警探亚生(黄秋生)为饭店常客,凭直觉感不寻常,自动请缨追查此案,在千辛万苦险死还生之下,成功地将杀人及毁尸之兇手,绳之于法。
致命弯道系列:是一部美德合拍的血腥恐怖电影。由罗伯施·密特导演,德斯蒙德·哈林顿主演,于2003年上映。讲述在丛林里,与野蛮人生死角逐的故事。
亚马逊食人族:由杰奥凡尼·伦巴多·莱迪斯, Lorraine De Selle, 丹尼罗·马太, Zora Kerova, 沃尔特·卢切尼, Maria Fiamma Maglione, 罗伯特·科蔓, John Bartha,温南蒂诺·温南蒂尼, 'El Indio' Rincon主演的一部冒险、恐怖电影。
三更2之饺子:是由陈果执导,陈可辛监制,杨千嬅、梁家辉、白灵、杨爱瑾等主演的惊悚恐怖电影。影片讲述了过气女星艾菁菁为留住富豪丈夫的心,找到神秘女人媚姨并尝她亲手做的婴儿饺子的诡异故事。该片于2004年8月19日在香港上映。
沉默的羔羊:是一部改编自托马斯·哈里斯同名小说的惊悚电影,由乔纳森·戴米执导,朱迪·福斯特、安东尼·霍普金斯等人主演。该片讲述了实习特工克拉丽斯为了追寻杀人狂野牛比尔的线索,前往一所监狱访问精神病专家汉尼拔博士,汉尼拔给克拉丽斯提供了一些线索,最终克拉丽斯找到了野牛比尔,并将其击毙
‘柒’ 跪求佛教电影1000部大全,【在线观看】免费百度云资源
链接: https://pan..com/s/1axjahrCGmGknCbMqeML2Gg?pwd=4yh7
达摩祖师(尔冬升 饰)本是印度南部国家的三王子,曾传授武艺给少林,是中国禅宗始祖。达摩父王病重,他在回宫探望的路上却遭遇杀手伏击,其他王子对即将继承王位的达摩心怀恨意,王宫之中暗流涌动。盘若多罗法师将老王身上的冤魂祛除,又引导达摩修行。达摩独具慧根,经过考验终于拜入盘若 多罗门下,后者劝说达摩在自己死后67年才能去中国修行。多年以后,达摩在南北朝梁武帝时期登陆南海,梁武帝令东林御寺予以接待,达摩见解玄妙,却令梁武帝不满,随即独自云游四方,最后在少林寺后山面壁静坐,三年不吃不喝不动。龙山寺神光和尚(樊少皇 饰)曾是杀戮无数的战将,皈依后夜夜被血腥噩梦困扰。
‘捌’ 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女人突然老爱看一些有关佛教的电影,说明了她有问题吗
说明她觉悟性很高 看佛教电影 不分岁数的 推荐佛教纪录片 《宣化上人的一生》《从县长到高僧——昌臻法师》《中国第一比丘尼—隆莲法师》 电视剧《百年虚云》
佛学之博大精深,至于言语道断,心行处绝,虽有圣哲无所措手。 其所包容,尤为深远。
——康有为
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独善,乃入世而非厌世。
——梁启超
佛教是宗教而超宗教,是哲学而超哲学,是科学而超科学
——黄念祖(现代自然科学家任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北京邮电学院教授)
释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启示了,真是大哲
—— 鲁迅
佛经是世界上最美的哲学,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方东美(现代哲学家)
佛教是历史上唯一真正注重和依据实证的宗教
——尼 采(德国哲学家)
爱因斯坦曾说:
“如果世界上有一个宗教不但不与科学相违,而且每一次的科学新发现都能够验证她的观点,这就是佛教。”
未来的宗教将是宇宙的宗教,他应当超越个人化的神,避免教条和神学,涵盖自然和精神两方面。它的根基,应建立在某种宗教意识上,这种宗教意识来源于宇宙万物合而为一的体验。佛教正是以上所描述的那种宗教。若问哪种宗教可以应付现代科学进展的需求,那么这个宗教便是佛教 ——爱因斯坦 “空间、时间和物质,是人类认识的错觉。”
他在自传中还谈到,他不是一名宗教徒,但如果是的话,他愿成为一名佛教徒。
科学只能帮助我们多明了一些开悟,但不能引导我们到悟的境地。如果我们要悟得正觉,我们须以佛陀所示的方法去切实修行。
——沈家祯(现代着名科学家)
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只有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
——汤恩比(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
王季同,1910年曾发现四元函数求微分法,1916年发明一电气变流方法,他说:“哲学家对这个(佛家的真如,即宇宙万有的本体,终极真理)不过是推测,佛教却是亲证。”
中国现代科学家尤智表说:“佛教不但不是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最彻底的学理,佛教不是神道设教,不是精神痛苦时的麻醉剂,乃是宇宙人生的真理,处世接物的实用之学,佛教是理智的,平等的,自由的,客观的,彻底的,具体的,积极的,入世的,实用的宗教。”
佛教对心研究得很精细,远非现在的心理学所能企及。
‘玖’ f佛教电影
达摩祖师 尔冬升演的那个 还有日本的《禅》
‘拾’ 佛教里香菜可以吃吗
不能吃 --------葱、蒜、香菜、韭菜、洋葱。
印光大师佛教徒为什么不能吃香菜
《大集经》云:“此菜者,天魔波旬自变身作千年媚狐尿处,因生此处,食者能灭道,设今生不知经典,来生决定不能守圣教,作外道一阐提。世间一切罪报不过五逆,盗常住物,此不通忏悔。”。若对吃胡荽人、五逆、盗常住物人,吾人不能救也。
大方广菩萨藏经中《文殊师利根本一字陀罗尼经》曰:“(诸善男子若欲经过师子虎狼毒蛇怨贼一切险难之处。当须净其身心。)不得近诸女人及吃一切五辛酒肉芸薹、胡荽。(于诸众生起大悲想。至心诵呪呪之四十九遍。而诸怨恶自然退散。纵令遇之无不欢喜)。”(芸薹指油菜。薹: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田里,茎扁三棱形,叶扁平而长,可制蓑衣;韭菜、油菜、蒜等蔬菜长出的花莛。胡荽指香菜。)
《敦煌石室写经题记与敦煌杂录》曰:“谨检大小乘经,食胡荽菜(香菜)得恶趣报。”
《大顺经》云:“食此菜者,近生之处,不得闻经。”。
《华严经》云:“食此菜者,生生之处,不睹诸佛,被人憎疾。”。(华报经云。食此菜者生生之处不睹诸佛。被人憎疾)
《天畔经》云:“若误食此菜者,不生悔。长劫处阿鼻地狱,无有出期,若故食者,不通忏悔。
《菩萨戒经》中云:“兰葱是也,食者结业罪。②
《龙树论》云:“若人食胡荽,入佛塔中,堕大地狱,具足十劫,受大极苦,花报作粪秽中,经无量劫。
《五彤论》云:食此菜者,令人散乱,失于正定,鬼神得便多非命,死堕无间狱。尊者婆头斋识其弟子,婆眉多言:汝宜护述法也。引群生便佛种不断,乃其出家。汝当勤精进,将来无食胡荽五辛酒肉,则十重戒,自然清净,现在证果。若人食胡荽菜者,纵斋戒具足死堕守厕中神中,切令断之。劝僧以俗守严坛,莫吃胡荽触佛颜。萨埵投岸曰:辨菜,中间择有佛难。
又据《本草纲目》云:此是荤菜,损人精神。藏器曰:久食令人多忘,根发痼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