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英雄的电影片段
Ⅰ 盘点颜值爆表的超级女英雄 白皇后能够心灵感应(身体变钻石形态)
在如今,很多超级英雄的电影中,不再是男英雄独挑大梁,女英雄们也纷纷出场,白皇后就是其中一个,是美国漫威漫画旗下的超级英雄,在《非凡X战警》首次登场,拥有心灵感应的超能力,全身能变成钻石形态。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颜值爆表的超级女英雄......
一、《X战警》白皇后白皇后是美国漫威漫画旗下的超级英雄之一,在《非凡X战警》的第129期初次登场。曾经加入过地狱火,她的形象:人长得美,身材好,大长腿,个性豪放不羁,风情万种,是漫威众多英雄中的撩汉小能手。还曾经插足过镭射眼和琴格雷的感情,据说是真爱,在平行空间中两人甚至修成正果,生了孩子。
之后因为种种原因加入了X战警,在《X战警》系列、《复仇者联盟》系列中都有精彩表现。她的超能力之一就是心灵感应,能够读取他人的思维和记忆,还能够强制修改对方的记忆,进而控制其思维,进行精神屏蔽,还能联接多个人的思维,李勇心灵感应来时受害者处于无意识的沉睡状态。总的来说,在多有变种人中,其心灵感应能力仅次于X教授。
除了心灵感应的超能力外,白皇后还有一个能力就是全身钻石化,当全身变成钻石状态的时候,她的身体变得无懈可击,能够抵挡承受住巨大力量的打击,身体并不会感到疲劳,也不需要 水分与食物的补充。此时面对其他心灵感应的攻击时也会自动免疫,但是变成钻石形态后,心灵感应的能力无法使用。
二、颜值爆表的超级女英雄小丑女
这个形象一出现就深受大家喜爱,很多人cosplay小丑女这个角色,她来自DC的影片《自杀小队》,这部电影成为超级英雄电影系列中口碑最差的,但是玛格特·罗比饰演的小丑女却成为了影片的唯一亮点。影片中小丑女的形象:性感、轻佻、神经质,算得上是超级英雄电影中最另类的 女性角色了。
上一页 0 /3 下一页Ⅱ 有哪些有女英雄的枪战电影或者抗日题材电影
江姐啊
刘胡兰啊
赵一曼啊
还有八女投江啊这些好像都是再者你说的抗日时期的电影有几个不是黑白的啊~
除非是又修改过的
Ⅲ 里面有8个女军人的电影名字叫什么
电影《八女投江》,拍摄于1987年。由张凯丽、岳红主演。影片讲述了冷云等八名抗联女英雄在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宁死不屈,投江自尽的故事。
1938年冬,东北某镇。深夜,小学教师冷云在小巷中张贴反满抗日的标语,被身为伪警长的丈夫孙汉奇发现。孙汉奇恼羞成怒,举鞭挥向妻子。冷云不愿做亡国奴苟且偷生,毅然与丈夫决裂,投奔抗联。小姑娘王惠民奉命接冷云上山,途中遇敌人搜山,惠民的爸爸、抗联战士王皮袄为掩护她们突围而牺牲。冷云与王惠民裹挟在村民中被赶进五合村,目睹日寇烧杀劫掠、污辱妇女的残暴行径。危难中,抗联部队及时赶到,击溃了敌人。
村中失去亲人的年轻妇女黄桂清也随冷云加入了抗联。几个不同性格、不同出身的女子在保家卫国的战争中相聚:安顺福在把一台缝纫机运上山的途中遭遇日寇,献出了自己孩子幼小的生命;童养媳出身的郭桂琴负责全队的伙食;年轻美丽的杨桂珍的丈夫死于日寇轰炸;生活的重压把班长胡秀芝磨砺得刚强严厉,但依然有温柔的爱留在心底。冷云上山后,在战斗间隙教大家识字,传播革命理论,受到同志们的尊敬和爱戴;当她不愿留下腹中汉奸丈夫的孩子时,被姐妹们劝阻。她们要共同抚养这属于母亲的骨肉。
有一次打了胜仗,部队缴获了许多衣物粮食和军火,还救起了无家可归的朝鲜族姑娘李凤善。为了让部队有个坚实的后援,冷云与胡秀芝奉命带领一部分人在密林中建立秘密营地,在恶劣的条件下照顾伤员,为部队赶制棉衣。营队遭到敌机轰炸,女兵们奋力保住了棉衣并送给大部队。在极度劳累中,冷云产下了一个死婴,把他葬在洁白的冰雪中。
日军加紧了对抗联的围剿。在乌斯河畔准备渡河的冷云等八位抗联女兵为了掩护大部队突围,主动牵制了敌人的火力。面对凶恶的敌人,背临滔滔江水,八女毫无惧色,直至射出最后一颗子弹。敌人节节逼近,为了维护民族气节和中华女儿的尊严,八女从容地走进滔滔江水。
Ⅳ 跪求美女被刀剑刺穿腹部的电影或电视剧片段
《十面埋伏》中章子怡为刘德华还是金城武挡了一剑,影片结尾最后几分钟,《大话西游2》中朱茵为救周星驰被牛魔王用叉子刺,影片结尾前几分钟,《英雄》张曼玉在秦军大营被李连杰刺,具体几分,记不清了优酷上有片段解释,你自己去看吧,望采纳,谢谢
Ⅳ 有美女的电影,颜值爆表的5部女神电影
1.《玛戈王后》
改编自大仲马的文学着作《玛戈王后》的同名电影,讲述了公元1572年信仰天主教的王室为结束战争,决定与新教徒的首领纳瓦尔国王亨利•德•波旁联姻,身为国王妹妹的玛格丽特公主,便成为政治婚姻的牺牲品。宏大的场面、血腥的历史、狂野的爱情、充满阴谋的政治,更重要的是有着女神阿佳妮,所有的一切让《玛戈皇后》成为了一部经典之作。
2.《神奇女侠》
神奇女侠,作为美漫史上第一位女性超级英雄。本片选角非常成功,成功到盖尔·加朵的颜值甚至巧妙地掩盖了电影本身的平庸和硬伤,导致女神很好看,电影却很差。这对电影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盖尔.加朵的女神实在是太漂亮了,175的身高,一双逆天长腿加上英挺逼人的气质,美得让人挪不开眼,分分钟被掰弯。每一款服装都足够精致漂亮,战斗装真的帅爆了!
3.《自杀小队》
影片讲述了,阿曼达身为政府秘密机构的领导人,面对社会中出现的层出不穷的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决心启用一批被关押在监狱中判了无期徒刑的超级反派们,他们是小丑女、死亡射手、回旋镖队长、复仇恶魔和杀手鳄。他们所要面对的,是拥有强大法力的魅巫,她和她的哥哥一起制造了一种非常危险的武器,企图用此控制全人类。除此之外,阿曼达还必须提防为了解救女友小丑女而不惜一切手段的危险人物小丑。
4.《加勒比海盗》
一部永远是难以超越的经典。非典型贵族少女内心有着对海盗生活的浪漫幻想,真正海盗的儿子反倒安逸于打铁的寻常人生。结果一身邪气纵情恣意的海盗王乱入,将大家卷进了刺激冒险的新生活。凯拉奈特莉将贵族少女身上那叛逆浪漫的情怀演绎的生动形象。对贵族生活的拘谨与束缚,她身上每个细胞都在表达着不适,束胸让她无法呼吸,从墙头掉下去那一幕,甚至比幽灵船的怪物更让我印象深刻。
5.《西西里美丽传说》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从一个13岁的少年视角来讲述一个失去丈夫的“寡妇”玛莲娜的生活。因为玛莲娜非常美丽,她的一举一动都是那么优雅迷人,很容易吸引到男人们的目光。这部片子让我记住了一位动人的女子,片中玛莲娜的扮演者——莫妮卡·贝鲁奇。她实在是太美丽了!
Ⅵ 美国有什么女英雄的电影吗真人的!像猫女那样
黑寡妇,不过没有独立的电影,在钢铁侠2,复仇者联盟和美国队长2中出现过
生化危机算吗?
Ⅶ 有一部电影 里边的抗日女英雄 叫金陵女神 这是什么电影
《血色玫瑰》是专门为纪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祭所拍摄,讲述1937年,日军制造的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五个从血泊中站起来的女孩子,自发组织成“金陵女神”,向日本侵略军讨还血债,并在华生侦探社罗蒙的暗中帮助下屡屡得手的故事。为了拍好这个剧,于立青多次来到南京考察和搜集史料,还从史料中找到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例如剧中“三运电影胶片”就是根据真实历史改编而成。
Ⅷ 外国女英雄的故事节选
法国贞德的故事
法国军事家
贞德,1412年1月6日出生于法国栋雷米村,是法国的军事家,天主教圣人,法国人民心中的自由女神。被法国人视为民族英雄,也是历史上唯一能在17岁时就指挥国家大军的少女。在英法百年战争(1337年-1453年)中她带领法国军队对抗英军的入侵,支持法查理七世加冕,为法国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后为勃艮第公国所俘,不久被英格兰人以重金购去,被英格兰当局控制下的宗教裁判所诬陷为异端和女巫,并判处以火刑。年仅十九岁。英格兰军队被赶出法国时,贞德的母亲说服教宗卡利克斯特三世重新审判贞德的案子,于1456年为她平反。500年后被梵蒂冈封圣。
军事家
主要成就
一个拯救法国的民族英雄
接受宣福礼
逝世日期
1431年5月30日
信 仰
天主教
名 言
为了法兰西,我视死如归!
封为圣人
1920年5月16日 由本笃十五世
称 号
圣女贞德;奥尔良少女;自由女神
展开内容
目
录
1历史背景
2人物生平
童年经历
迈向传奇
领导军队
遭俘被审
死刑
另一项罪名
重新审判
3人物影响
4人物评价
5人物轶事
身世之谜
关于服装
看到的神迹
6艺术形象
7英雄语录
大事记
光影集锦
图册集锦
花絮视频
展开内容
目录
在贞德崭露头角前的法国,是法国历史上最阴暗的一段时期,长期的战争让法国人民遭受了大量苦难。法国北边的一大片领土被英格兰军队所占据,而且这些地区很可能就要被以“第二王国”的名义永久成为英格兰领土。当时的法国国王为查理六世,查理六世大约在贞德出生的那年发疯了,导致他完全无法处理政事。国王的两个亲戚,勃艮第公爵无畏的约翰与奥尔良公爵路易,经常为了摄政的权力与王室成员的监护权而争吵不休。而当巴伐利亚的伊萨博王后的婚外情绯闻传出后两派的斗争急剧升高,各自开始绑架王室的成员,斗争在1407年达到最高潮,无畏的约翰策划刺杀了路易公爵。这两人的支持者各自被称为勃艮第派(约翰)与阿马尼亚克派(路易)
英格兰国王亨利五世借着这场政争的混乱入侵法国,在1415年的阿金库尔战役中获得戏剧性的胜利,并接着占领了法国北部的城镇。未来的法国国王,查理七世,在他4个年长的哥哥都去世后,于14岁时承担起了王储的头衔。他第一项重大的行动是于1419年和无畏的约翰缔结和平协议,但这次谈判却变成一场大灾难,查理事先保证会保护约翰的安全,但在谈判中约翰却被阿马尼亚克派刺杀了。继任勃艮第公爵的是菲利普三世于是改与英格兰结盟,大片的法国领土都被英格兰和勃艮第人占领了。
1420年,巴伐利亚的伊萨博王后签下了《特鲁瓦条约》,条约中承认了由英格兰的亨利五世和他的继承人来继承法国王室,这等于剥夺了王储查理的继承权。条约还引起了关于王储其实是王后与奥尔良公爵的私生子、而不是国王查理所亲生的揣测。亨利五世和查理六世于1422年在2个月内相继去世,留下了一个婴儿亨利六世,在名义上成为了英法两国共同的国王,由亨利五世的弟弟贝德福公爵(Bedford)摄政。
到了1429年,法国的整个北部,以及西南方的一部分,都在外国的控制下。英格兰占领了巴黎,而勃艮第人则占有兰斯。兰斯的重要性在于,它一直是法国国王进行加冕典礼和祝圣仪式的传统地点,尤其是这时主张拥有王位的法国王室成员都还没有进行过加冕。英格兰这时展开了对奥尔良的攻势,奥尔良处在卢瓦尔河上,它成为了最后一个能阻挡英军长驱直入剩余法国领土的战略要地。法兰西民族的存亡面临了空前危机,依据现代历史学家的说法“整个王国的命运都系在奥尔良上了”。当时没有多少人对奥尔良的未来感到乐观。[1]
童年经历贞德出生于法国香槟-阿登大区和洛林大区边界一个叫做栋雷米的农村,父亲为雅克·达克(Jacquesd'Arc),母亲为伊莎贝拉·达克(Isabelle Romée),有三个哥哥和一姐姐。她的双亲拥有大约50英亩的土地,并经营一座农场,同时她的父亲也担任了村庄里不太重要的的官员职务,负责收集税金并领导看守村庄的工作。这个村庄属于法国东北部仍然忠诚于法国王室的一小块孤立地区之一,周遭都被勃艮第人的领土所包围了。在贞德的童年中,村庄遭受了几次袭击,其中一次甚至使村庄起了大火。[2]
贞德后来证实了她在1424年遇见第一次神迹。她据称遇见了大天使圣弥额尔(米迦勒/弥额尔)、童贞玛加利大和亚历山大的圣加大肋纳,告诉她要赶走英格兰人,并带领王储至兰斯进行加冕典礼(兰斯大教堂,法国传统上的加冕典礼地点),在她16岁时她请求她的亲戚杜兰德·拉苏瓦(Durand Lassois)带她前往附近的沃库勒尔,她在那里向当地的驻防部队指挥官博垂科特(Robert de Baudricourt)说明来意,希望能带她前往王储的所在地—希农。博垂科特只是嘲笑了她一番,但这并没有让贞德就此打退堂鼓。
贞德在第二年的一月再次前来,随同的还有两个支持她的士兵:让·德梅斯(Jean de Metz)和贝尔特朗·德普朗吉(Bertrand de Poulegny)。[3]在他们的支持下她获得第二次接见,在谈话中她并说出了一些神奇的战情预报,预言奥尔良附近的法军将会战败(也就是鲱鱼战役〈Battle of the Herrings〉)[4]。
领导军队贞德非常轻视法军将领们一向谨慎行动的战略,在战场上她采用正面的猛烈攻势来进攻那些英军堡垒。在攻陷了几个堡垒后,英军开始放弃其他木制的防御建筑,并集中剩余的兵力,以防守一座控制了奥尔良联外桥梁的石制堡垒—─土列尔堡垒(lesTourelles)。在5月7日,法军开始进攻土列尔,贞德在交战中被一支箭射中肩膀而被士兵们抬离前线,但她很快把箭拔了出来,负伤重返战场以领导最终的攻势。
在奥尔良的迅速胜利,使法军开始计划进一步的攻势。英格兰人预期法军的下一个目标会是巴黎或诺曼底;迪努瓦公爵后来证实这的确是原本计划的目标,但贞德坚持应该朝兰斯进攻。在一系列突如其来的胜利后,贞德说服查理授与她和阿朗松公爵(John II of Alençon)全权指挥军队,并获得允许进攻罗尔河附近的桥梁的机会,以作为稍后进攻兰斯的序幕。这是一个相当大胆的提议,因为兰斯的距离是巴黎的两倍,而且已经深入敌军领土。
法军在6月12日攻下了雅尔,6月15日攻下卢瓦尔河畔默恩,接着在6月17日攻下博让西,阿朗松公爵完全支持贞德所做的决定。其他的将领,包括迪努瓦公爵,也对贞德在奥尔良的胜利印象深刻,因而都转为贞德的忠诚支持者。贞德还在札若的战斗中,警告阿朗松闪避来袭的火炮而救了他一命。[7]在同一场战役中,她也在攀爬攻城梯时遭到石头击中头盔,但她仍继续战斗。在6月18日,预料中的英格兰援军到达,英军指挥官为约翰·法斯托夫(John Fastolf),这场帕提战役(Patay)可以看作是阿金库尔战役的逆转:法军先锋部队在英军长弓兵的阵势准备完成前便发动突袭,在接下来的战斗里歼灭或俘虏了大批的英军,并俘虏了英军指挥官,与一小批士兵逃出的法斯托夫则成为英格兰可耻战败的替罪羔羊。法军在战役中只承受了极小的伤亡。
法军于6月29日开始从卢瓦尔河畔默恩进攻兰斯,并于7月3日在与勃艮第城市欧塞尔的谈判中使奥塞尔保持中立,法军于是得以通过,其他途中路经的城镇也都毫无抵抗的重归法国一方。而之前签定了特鲁瓦条约的特鲁瓦,也在四天的围城后不流一滴血的投降了。军队到达特鲁瓦后面临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传说此时贞德结识了一位名为“兄弟理查”(Brother Richard)的修道士,兄弟理查长期以来在特鲁瓦宣扬世界末日将近的警告,而使当地的农民改种植豆类—能够早熟的作物,军队到达时豆实刚好成熟,于是便解决了粮食问题。这个传说被历史学家路希·史密斯(Edward Lucie-Smith)所引用,他以此主张贞德扮演的其实是神圣化的角色,而不是实际的一些能力。
兰斯在7月16日打开了大门,加冕典礼迅速于隔天早晨举行,查理王储正式加冕为查理七世。虽然贞德和阿朗松极力主张进攻巴黎,但查理较倾向于与勃艮第进行谈判以达成休战。勃艮第的菲利普公爵于是利用谈判来作为缓兵计的策略手段,在谈判的同时暗中增援巴黎的防御。法军继续往巴黎前进,途中获得更多城镇和平的投降。由英格兰贝德福公爵率领的英军与法军在8月15日相遇,双方打成平手。法军接着在9月8日进攻巴黎,尽管贞德在战斗中被石弩击伤腿部,她仍然继续指挥军队直到当天的战斗结束。隔天早上,她便接到王室的命令下令法军撤退。许多历史学家将这次撤退归咎于法国大臣拉特雷穆瓦耶公爵(Georges de la Trémoille)所犯下的政治大错。[8]
- 遭俘被审
贞德在卢瓦尔-沙里特(La-Charité-sur-Loire)度过了没有战斗发生的11月和12月,接着在隔年3月前往Lagny-sur-Marne,并在5月13日前往贡比涅以抵挡英格兰和勃艮第人的攻势。在1430年5月23日的一场小规模战斗中,贞德被俘虏了。当她下令军队撤退回贡比涅城时,她处在军队的最后方以确保所有人都退回了城里,但就在这时贡比涅城因为害怕英军跟着闯入,没等到所有部队撤回便将城门关下,贞德与剩余的后卫部队便遭到了勃艮第人俘虏。贞德在审判的过程中被监禁在位于鲁昂的一座高塔。后来这座塔便被称为圣女贞德塔。
当时有关俘虏的惯例是,只要俘虏的家人能付出赎金便能将他赎回,但这次勃艮第人不想这样做。许多历史学家指责查理七世没有努力进行援救。她试图逃跑了好几次,有一次甚至从70英尺的高塔跳了下来,摔在干燥了的护城河的柔软泥地上而没有受重伤。在一番谈判后,菲利普公爵将贞德交给英格兰。在法国北部博韦的一名主教皮埃尔·科雄(PierreCauchon),在这些谈判和稍后的审判中担任关键的角色,他是英格兰的强硬支持者,并认为自己有责任确保贞德会遭受惩罚。
指控贞德为异端邪说的审判是出自政治上的目的。贝德福公爵宣称法国国王的宝座应该属于他的侄儿—英格兰国王亨利六世的,而她破坏了这一切。审判的程序于1431年1月9日在鲁昂展开,由英格兰占领政府主导,审判的程序在许多方面都显得杂乱无章。
温彻斯特的红衣主教在审问贞德(由右图所示,Gillot Saint-Èvre所绘,现存巴黎卢浮宫),他负责总结一些主要问题。而担任法官的科雄主教的审判权只是法律上的假设(legal fiction),他是因为亲英格兰的立场而获得了这个职位。
英格兰政府资助整场审判的花费。神职的公证人员Nicolas Bailly,也只是被任命收集对贞德不利的证词,却没有提出半点反面的证据[9]。也因此整场审判缺乏根本的公平基础,所以,无论如何贞德都将被定罪。
审判的纪录证明了贞德有着卓越的才智。纪录中最着名的一段质问是:“你是否觉得自己受到上帝的恩典?”而贞德回答:“如果没有的话,希望上帝能赐予我;如果我已得到,希望上帝仍给予我。”
这个问题是一个学术上的陷阱。当时教会的教条是没有人可以肯定他自己受到上帝的恩典,如果她做出肯定答复,那她就证明了自己是异端邪说。而如果她的答复是否定的,那她就承认了自己是有罪的。公证人Boisguillaume后来证实了当时法庭在听到了贞德的回复后“那些质问她的人全都目瞪口呆”并且只得暂停了那天的审问。这一段质问后来非常知名,在现代成为了许多领域的创作题材。
几个法庭的人员后来证实很大一部分的手抄纪录都被更改了。许多神职人员都是被强迫参加的,包括审问官Jean LeMaitre,其他一些人甚至遭到来自英格兰人的死亡威胁。依据审讯的规定,贞德应该被监禁在由修女所看守的教会监狱,但英格兰人却将贞德监禁在由一般士兵看守的监狱中。科雄主教也拒绝了贞德希望教宗出面的要求,因为这很显然会让他的审判停止。
最后法庭总结了贞德的12项罪行指控,但这些指控都和在审判中的纪录相互矛盾。在各种方式的逼迫之下,不识字的贞德没有意识到死刑的逼近,签下了一份她完全看不懂的公开弃绝书(abjuration, 等于直接认罪),法庭在官方留下的纪录上却是另一份不同的文件[10]。[11]
死刑死刑于1431年5月30日在卢昂进行,目击者描述了死刑的那一幕。贞德被绑在火刑柱上,她不断的祈祷着,并向旁边的牧师请求让她握着一个小十字架。最后火被点燃,几分钟后,一切都结束了。英国人将烧焦的木炭拨开,暴露出焦黑的尸体,以向人群证明她的确死了,接着又燃烧了尸体一次,以避免她的骨灰被人收集。
英格兰人将剩余的灰烬都扔进了塞纳河。负责点火的刽子手Geoffroy Therage后来形容他当时“非常害怕因烧死了一位圣女而会被打入地狱。”[12]
另一项罪名贞德还有另外一个罪名:像男人一样穿衣服。这在1431年可是一项大罪。当时的教廷是按照圣经上的训令(《申命记》第22章第5节)来判罪的。“妇女不可穿戴男子所穿戴的;男子也不可穿妇女的衣服,因为这种行为都是耶和华和你的神所憎恶的。”贞德在战场上穿的是甲胄,但是在军营里却穿的男装,据记载,她穿的是一种很短的灰色的束腰外衣,套在朱红布料做的、织的很密的长筒袜子上面。那个时候还没有橡皮筋,男子的长统袜的顶端都开有成对的扣眼,中间用绳子串起来系紧。一般人用七种以上的花色来系这种袜子,而贞德用了20种,而且还系得很紧。主要是为了保护自己“奥尔良少女”的身份。在监狱里,贞德宣称,没有紧身的袜子,她感到很不安全,她要和教廷抗争到底,准备接受自己的命运。后来,她被套上一身长袍。行刑时,她没有遗言,只是向敌人发出了嘲笑。[13]
重新审判在战争结束后,重新进行了一次审判。在贞德年迈的母亲伊莎贝拉·达克和法国异端裁判所的首席法官Jean Brehal的请求下,卡利克斯特三世授权了这次重新审判。审判开始于神父Guillaume Bouille对案件重新的审讯,并在1452年由Brehal主导下进行了调查,正式的裁决则在1455年11月进行。遍及欧洲各地的许多神职人员参加了审判,审判的过程也遵照标准的法庭规定进行。神学家组成的小组也分析了115名目击者的证词。最后Brehal在1456年6月提出结论,描述贞德为一个烈女,并指出当初主导审判的皮埃尔·科雄是为了自身的现世利益而错误的将贞德定罪。法庭最终在1456年7月7日正式宣布了贞德的清白。[14]
3人物影响百年战争在贞德死后继续进行了22年,查理七世成功的保住了法国国王的正统性,而没有被英国所宣称的继承者亨利六世(于1431年12月时进行加冕)所敌过。在英国能重新组织于1429年损失的军事将领和长弓兵部队前,英国也失去了和勃艮第的同盟,法国成功的在1435年的阿拉斯条约(Arras)中使勃艮第向法国靠拢。英国摄政的贝德福公爵在同一年去世,使年仅10岁的亨利六世成为最年轻的英国国王而却没有人辅政。勃艮第立场的转变以及亨利六世无能的领导或许就是造成战争结束的主要原因。KellyDeVries主张,贞德将火炮作为攻势用途和正面攻击的战术也影响了法军往后的战争。
圣女贞德在接下来400年成为了半传说的角色。有关她的记载主要来自编年史,英国主导的首次审判的5份原始手稿于19世纪时在旧档案库里被发现。很快的历史学家也找出重新审判时的完整纪录,包含了115位目击者的证词,以及以拉丁文记载的首次审判的纪录。许多当时的信件也被发现,其中3份有着贞德“Jehanne”的签名,摇摆的字迹显示她还在学习写字。这些第一手资料都是两次审判所留下的文件,成为相当不寻常的丰富资料来源,如同DeVries说的:“没有任何中世纪的人物,无论男女,像贞德一般能被广泛的研究。”
贞德来自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而且只是个不识字的17岁农村女孩,但却在短短几年内成为了传奇人物。在贞德前英法两国都以有千年之久的萨利克继承法(Saliclaw)来正当化这场战争,这场战争原本只是君王之间的为了继承权产生的冲突。
贞德则为战争带来了不同的意义,如JeandeMetz所描述的:“我们(法国)的许多国王都来自英国血亲;但我们就要成为英国人吗?”而StephenRichey则说:“她将一场原本枯燥乏味、普通人民深受其害但却不感兴趣的王朝间的冲突,变为一场热情激昂的保家卫国的圣战。
Richey也描述了她对后代的影响力:“在她死后5个世纪的人们,对她做了一切纪念:(她是)狂热的信徒、宗教神秘主义者、天真纯洁,却又可悲地成为一枚被当权者摆弄的棋子,同时又是现代民族主义的创始者和象征,被崇拜的女英雄和圣女。她即使面临酷刑的威胁和火刑的死亡时,仍然坚持着她所听到的来自天主的声音。无论那个声音是真是假,她的事迹让所有听到她故事的人都会震撼不已。”
在1452年战争结束后对她的死刑进行重新调查的同时,教会宣布由于她在奥尔良的光荣事迹,核准奥尔良为朝圣的地点之一,并对当地的罪犯颁布了一次特赦。圣女贞德在16世纪被反对新教徒的天主教同盟作为他们的象征。而在1849年至1878年担任奥尔良主教的FélixDupanloup的努力下,于1909年对贞德进行了赐福礼。她并于1920年5月16日由教皇本笃十五世封为殉教圣女并圣师,她的纪念节日被定在5月30日。她成为了罗马天主教会里最受欢迎的圣人之一。
圣女贞德并不是女性主义者,她所扮演的角色为依据宗教传统的特殊人物,代表了无论来自何种社会阶层都能得到神的召唤。她严格禁止法军招引妇女进入营地,有一次甚至还以剑背来敲打这些营妓以驱离她们。
不过,许多在贞德生命中非常重要的帮助都来自女人,查理七世的岳母阿拉贡在起初对贞德的调查中证实了贞德的处女之身,并资助发起了援救奥尔良的远征。在贞德于贡比涅被俘后,卢森堡伯爵的姑母珍夫人(JoanofLuxembourg),也改善了贞德在监狱里的生活状况而且可能也延缓了她被移交给英国人的时间。最后,英国摄政的贝德福公爵的夫人安妮(AnneofBurgundy),在审判前证实了贞德仍是处女之身。也因此法庭无法指责贞德为女巫,并为贞德的清白和圣徒品行提供了证据。从克里斯蒂娜·德·皮桑(ChristinedePizan)到现代,圣女贞德成为女性眼中勇敢而积极的正面角色。
自从拿破仑开始圣女贞德在法国时常被作为政治的象征,自由派强调她出生于卑微平凡的家庭,早期的保守派则强调她对国王的支持。后来的保守派则强调她的民族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维希政府与法国反抗势力都以贞德作为象征之一:维希政府的宣传强调她对抗英国人的事迹,在海报上显现英军战机轰炸卢昂的情景,并辅以标题:“他们总是回来展现暴行。”而反抗势力则强调她与外国占领势力的对抗,以及她的故乡洛林被纳粹所控制。
传统的天主教徒,尤其是在法国,也用贞德作为象征之一,在1988年反对教宗进行改革的法国枢机主教勒费弗尔·马塞(Marcel Lefebvre)被逐出教会,支持者则将他和圣女贞德被逐出教会相提并论。三艘法国海军的军舰也前后以贞德为名,现役的是一艘直升机航空母舰。引起相当争议的法国政党国家阵线(Front National)也以贞德作为号召,在出版物上都有她的画像,而且还以燃烧的三色旗作为殉教的象征。不过这个政党的反对者往往讽刺这种盗用贞德形象的做法。每年的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也被法国定为纪念贞德的全国假日。而香港港岛东区的圣贞德中学,就是在1955年时以圣女贞德命名。
4人物评价拿破仑对贞德有着很高评价,认为是法国的救世主。贞德死后法国的民族主义高涨,出现了很多关于贞德的史料编写和研究,法国爱国主义运动(法国右翼政治组织)以她的伟大形象进行宣传。并有大批作家和作曲家歌颂她,包括伏尔泰、席勒、威尔第、柴可夫斯基、马克·吐温、萧伯纳和布莱希特都创作了有关她的作品,而大量以她为题材的电影、戏剧、和音乐也一直持续发展直到今天。
在英国贞德被认为是“魔女”。包括莎士比亚在描述法国王室的腐败历史剧‘亨利六世第一部’(HenryVI,Part1,1592年)中贞德被描绘为妖女。近代英国百年战争胜利并吞并法国,那今天的自由主义将不在英国存在,贞德救助了‘’英国”的看法也出现。
5人物轶事身世之谜贞德被处刑5年后的1436年5月30日,出现自报为贞德的女性。贞德的哥哥皮埃尔认为这个女性是真的贞德,受到附近城堡领主们的欢迎。同年秋天,她在当时是卢森堡公领地同领主罗伯特结婚了。1439年8月,奥尔良作为拯救的城市要求给予捐助。1440年,巴黎的法院下令调查此事,但这贞德随即消失。1457年,调查认为这损害了贞德的名誉,要求删除所有假贞德的资料。
但另一1457年的资料也说贞德是皇室的私生女。根据资料显示,贞德是查理六世的皇后伊莎贝拉同盟弟路易所生。路易王妃的儿子菲力普在1407年11月20日死去,路易也在同年11月23日被暗杀。贞德是王族的后裔,处刑的极有可能是替身,贞德依然生存。但是,学者们认为这件事情是不可能的。
关于服装贞德自从离开家乡后直到她被俘虏并误签弃绝书之前都穿着男装。女性穿着男装在那个时代是会引起宗教上的指责的,英格兰人主导的审判也以此将贞德定罪,理由是圣经上有关穿着的规定。但在重新审判中推翻了这一项指责,因为这忽略了圣经教义上的例外情况。在教义上来讲,女人可以在必要时伪装她自己以穿越敌方的领土,并称这样做可以让她在露宿野外时避免性骚扰。
在重新审判上作证的牧师证实她在监狱里穿着男装以避免遭骚扰和强奸。当初经查理王储指示而在普瓦捷对贞德进行的调查也指出,她穿着男装是因为她的任务是男人所做的工作,也因此着男装更为合适。她在整个军事生涯以及后来被俘时都保持着短发,重新审判中的神学家以及法官Brehal也都替她的发型进行了辩护。
就如Francoise Meltzer所说的:“对于圣女贞德的描述,显示出人类每个时代以来在性别上的成见和偏见,但这些记载却没有告诉我们圣女贞德的长相。这些记载是可以被解读的,一种关于性别的记号:每个世代以来的文化对于具有勇敢特质的人物的想象,再加上性别角色上的模糊,使得她相当难以被后人描绘 。
看到的神迹圣女贞德所看到的神迹一向是她的事迹中最受争议与讨论的,吸引了许多神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有关她看到的神迹的线索只能从当初审判的纪录里加以找寻,这些纪录相当复杂且不一定准确,而且贞德在审判一直抗拒回答法庭针对这些神迹的质问,也拒绝依照惯例对这些回答的真实性做发誓。对于贞德所言“看到了某些东西”的宣称通常被认为是出自真诚的,她认出了天使圣弥额尔、圣玛加利大和圣加大肋纳出现在神迹中,问题只在于她所看到的是否真的是神迹。虔诚的天主教徒更相信贞德所看到的真的是出自神迹。
而另一种看法,许多学者认为贞德所看到的只是由心理疾病造成的幻觉和妄想,例如偏执狂的精神分裂症、癫痫造成的短暂脑叶变化。大多数采取这种看法的学者都认为贞德只是一个名义上的精神领袖,而不是有真实才干的领导人。其他说法还包括结核病扩散、偏头痛。
许多人反对这种心理疾病的解释。一个精神病患不太可能会得到查理七世朝廷的支持。事实上之前的国王—发疯了的查理六世,便被人称为“疯子查理”,当时法国在军事和政治上的衰退便是因为他的发疯造成的权力真空而导致的。他宣称自己的身体是玻璃做的,任何人接近就会打碎他,但他的臣子部下们并没有将他的说法也当成信仰的意识。在特鲁瓦签定的条约剥夺了查理七世的继承权,或许其中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担心他遗传了父亲的疯病。当贞德到达希农时,王室的顾问Jacques Gélu便提出警告:“我们任何人都不该因为受到这个女孩谈话的影响而改变政策,一个农夫……如此的被幻觉所蒙蔽;我们不该因此而遭受外国的讥笑……”与现代人对于中世纪的刻板印象不同,查理七世的朝廷相当的精明,而且对于幻觉这方面都抱持着怀疑论的看法。
Ⅸ 求一部电影,关于女特工的
《暗处的女人》二战英国女特工的真实故事
发布时间: 2008-07-01
中文片名:暗处的女人
英文片名:Female Agents
原名:Les Femmes de l''''ombre
年代:2008
国家:法国
类别:剧情
导演:让-保尔·萨罗米 Jean-Paul Salomé
主演:苏菲·玛索 玛丽·吉莲 茱莉·德帕迪约 黛博拉·弗朗索瓦 Maya Sansa Julien Boisselier 莫里兹·布雷多 樊尚·罗蒂埃
剧情简介
讲的是二战期间英国秘密特工组织中的几名女特工的命运。她们都年轻,漂亮,勇敢,爱国,最后都牺牲了。电影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五个女特工被派回1944年德国占领下的法国,她们要经历与纳粹一系列残酷的斗争、暗杀、被俘、受虐等等事件。
影片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抗德游击队的女英雄们致敬。此前的电影通常把这些女英雄描写为身穿老式连衣裙骑着自行车在银幕上昙花一现的次要角色。《幕后女英雄》据说根据真实事迹改编。1944年4月,Louise(苏菲·玛索饰)前往伦敦向丘吉尔设立的特别行动局(SOE)报到,这是一个搜集情报和从事破坏任务的情报机构。当时距盟军在诺曼底登陆还有几个月,一名英国地质学家被派往英法海峡执行勘察任务,却落入敌人手中,英国情报单位正想方设法营救他,特别行动局负责掩护营救行动并阻止情报走漏。Louise为执行她的首个任务,招募了几名年轻女子组成了一个行动小组,其中的Jeanne(茱莉·德帕迪约饰)原为妓女,她因杀死她的杈杆儿而被判死刑。Suzy是一个轻浮的舞女,她与德国纳粹党卫军黑衫队的一名军官订了婚。Ga?lle(黛博拉·弗朗索瓦饰)是一名笃信天主教的布列塔尼女人,也是一名非常出色的化学专家。她们于夜里空降到主教桥市(PONT-L’EVEQUE,卡尔瓦多斯省)附近
Ⅹ 欧美英雄美女动作电影
危情谍战
汤姆克鲁斯和卡梅隆
绝对美女和帅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