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女人电影豆瓣
㈠ 俄罗斯有哪些值得一看的爱情片
谢邀!感谢关注校长!校长带你们领略最精彩的电影!
说起俄罗斯的电影,大家肯定会有点陌生。因为平时我们看的最多的无非就是好莱坞大片,印度载歌载舞的歌舞电影,或者韩国的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各类电影等等等等。下面我!校长给大家推荐几部值得一看的爱情电影。
1.《西伯利亚的理发师》
为数不多的俄罗斯高分歌舞爱情电影。
看惯了印度的歌舞,不如也来换换口味吧。
故事发生于上世纪50年代,一群另类的年轻人听另类音乐,穿另类服饰,与封建的社会形成强烈对比。
如果你不喜欢剧情,那没事,剧中的几位美女也可以让你一饱眼福..
㈡ 豆瓣高分《致允熙》:两个女人的爱情和成长史
两个女人之间的爱情会是怎样的?年少时破碎的爱情能否让人成长?
由林大迥执导,金喜爱、金素慧、成侑彬、中村优子主演的爱情电影 《致允熙》 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种答案。
1、起初,在最美的年华相爱,是幸,也是不幸
20年前,允熙和淳的青春尚好。阳光、美丽、敢爱敢恨,是很多大人午夜梦回时会追忆的青春模样。
更幸运的是,在一生中最美的年华里,她们相识、相知、相爱。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爱情大抵就是这样美丽却易碎的“世间好物”。
20年前的允熙和淳都太年轻,妄想用两颗稚嫩的心灵去对抗强大的世俗和现实。是的,爱能战胜一切,这是两个爱到极致的人的坚定信念,但前提是,她们 足够成熟,足够独立,足够强大 。
两个女孩子在一起,只有爱,是不够的。
只有快乐的爱情是不健全的,爱更是双方超越懦弱和幼稚后的成长。
在这个巨大的爱情考验里,年轻的她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逃避。允熙和哥哥介绍的男人早早结了婚,淳也接受了分手,回到了日本。
两个女孩子间诚挚美好的爱情,终究败给了她们自身的懦弱与不成熟。
曾经相濡以沫,如今各奔天涯,这是多少有情人的过去和现在。
未来呢?也许无缘,从此相忘于江湖;也许各自美满,各自安好;也许有人念念不忘,一生守候……
2、分手后,她们背对背拥抱,困在爱的围城里
允熙和淳的“后来”是怎样的?
就像一开始吸引我的这张电影海报一样,在茫茫无际的雪地里,四下无人,两个不再年轻但依然好看的女人站着,背对背。一个眉目低垂,神情忧郁,一个昂首挺立,眺望远方。
允熙她在忧郁什么?
淳又在眺望着什么?
背对背的她们,能不能看到彼此,再次相拥于人海?
分手后的二十年来,允熙在韩国经历了结婚、生子、离婚。她没有上大学,在食堂工作,伺候人们的三餐,请假也要忍受斥责和侮辱。
工作后,星夜里拖着疲惫的躯壳,她总是静静伫立在一个偏僻的电线杆下,抽完烟,再踏入家门。
正如允熙的女儿所说,妈妈,是孤独的。何止是孤独?这二十多年来,失败的爱情、失败的婚姻导致了失败的生活,她一直刻意地用过去的错误惩罚现在的自己。
淳呢?二十年来,她一直没有恋爱。虽然年少的淳逃离了,但是后来的淳却始终被困在曾经的爱里,再也出不来了。她经常会梦到已在异国结婚生子的允熙,她也有很多很多话想跟她说,但是,她不能。
她只能把思念、爱恋、忏悔一笔一划诉诸笔端,化作一封封永远不会寄出的信笺,像那段年少时的爱恋一样,深埋在岁月的尘埃里。
分手后,两人擦肩而过,留给彼此一个深深的背影。二十年了,对大多数失恋的人来说,这个脑海中的背影早已涂上了马赛克,画上了一个大大的句号。
但是,通过镜头所展现的一个个生活剪影,我们发现,过去没有过去, 允熙和淳依然是那个在爱情面前“真的爱了,也真的怕了”的小女孩,她们一边极力掩藏着思念,一边用过去的错误断绝了每一个当下的幸福 。
如果没有后来的那封信,这将是两个女孩之间最让人唏嘘的爱情结局。
3、重逢后,两个女孩的爱情变成了两个女人的成长
也许是上天眷顾,机缘巧合下,淳的一封信被寄出了。允熙的女儿读了这封信后,决定带着妈妈去淳所在的小樽度假。
女儿的脸上总是带着明媚的笑,看似大大咧咧,实则纯良细心。在女儿的安排下,昔日恋人他乡重逢。
小樽的冬天是安静的,只有雪与月,夜晚与宁静。在这样静谧安闲的月夜里,允熙和淳有了二十年来的重逢。无数个梦里的剪影终于成了现实,两人克制着即将盈眶的眼泪,红着眼,微笑着寒暄,道一句:
——是你吗?好久不见。
“我多么想和你见一面
看看你最近改变
不再去说从前 只是寒暄
对你说一句 只是说一句
好久不见”
多年之后,她们不再有多么荡气回肠的情感,有的,只是一句“好久不见”,知道你安好,对我来说,足矣,幸矣。
两人在月夜里踏雪向前,并肩行走。在路人眼中,这是多么稀松平常的一幕,对她们来说,却像是等待了一个世纪。她们会说些什么?未来会怎样?一切都像此刻沉寂的小樽一样,没有答案。
此时,镜头向上,一轮圆月映入眼帘,终于不再是缺月了。而《满月》也恰恰是这部电影的另一个片名。
月亮,在中国人,甚至亚洲人的心中,是有其特定意义的。“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月是思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是聚散离合;“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月是爱的表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是天各一方的人们共同的寄托。
影片中的那轮圆月,不仅象征着两人的重逢,更是两人对过去、彼此和自身的和解。这样的结局,对我来说,已然圆满。
影片的镜头很快地切换,留下一段空白让观众想象。最后的几个镜头是属于允熙的。
那个低垂着头,总是愁眉苦脸的女人不见了。
她更好看了,脸上重新散发出青春的希望,她决定开店,开启她喜欢的事业。
当她收到前夫的婚礼请帖时,她哭了,有愧疚,但更多的是喜悦、祝福和释怀。
而对那一段两个女孩之间的爱情,她不再觉得这是一个让人感到羞愧的错误,勇敢地对待那段感情,并且诚实地面对自己——
不再羞愧,不再执着,努力生活,走向未来。
未来有你,无你,似乎已经不再重要。 因为你,已经长存我的梦里,我的心里,变成了另一种爱的可能。
二十年后,两个女孩的爱情变成了两个女人的成长。
4、爱的可能有千万种,但成长终将引领她们抵达爱的最好结局
整部影片的节奏拉得很缓慢,引领者观众慢慢走进故事,配上淡淡的背景音乐和日系的景观,能让人的心沉浸下来。
影片中很多看似关键的情节,都做了留白处理,这种做法非常巧妙。
一方面,可以调动观众的好奇心,不断地去想象、猜测故事的前因后果,让观众参与影片的生成。
另一方面,也告诉世人,爱情真正的模样。无论是异性还是同性, 爱情并非只有一种走向,它有千千万万种可能。 爱情的走向是变幻莫测,它通往各种各样的未知世界,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
影片的取景也很日系,蓝色的天空、厚厚的雪地,还有那个火炉旁伏案写信的人,总会让我想起另一部日本电影《情书》。不同的是,这不是少男少女之间跨越生死的暗恋,而是两个女人缠绵一生的感情。
多年之后,小樽山谷中回荡的那句“你好吗?”,此刻终于有了回应。
“你好吗?”
“我很好。”
后来,在爱情里长大了的她们,终将抵达最好的结局:
“问余何适,廓尔忘言。花枝春满,天心月圆。”
㈢ 被两个女人同时深爱,这个五十岁的男主连续霸屏十八年,你怎么看
《寻汉计》的公映,让隐退很多年的李保田,再次发生在观众们眼前。在拍戏现场,为了更好地展现最真正的实际效果,75岁的李保田教师在拍摔戏时,无需替死鬼、没有运动护膝。老头的工作责任心,让许多流量小生自愧不如。
㈣ 有没有你觉得很好看的les电影
推荐之前,推一个b站up——女王泡面,她安利了很多百合电影,就是视频时长很过分,不过很好看。
指匠情挑
小说改编
讲的是维多利亚时期,小姐与女仆的故事。前几年韩国的小姐就是翻拍的同一本小说。
故事几重翻转,而一切都从一个骗子伙同女主准备骗取小姐信任开始。
恋爱谈
如果说指匠情挑不谈爱情仍是一部剧情上佳的片子的话。
这一部恋爱谈则算是一部清新的恋爱故事,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剧情。
讲的只是两个女人恋爱的故事。
一个初生牛犊认为只要两人相爱就可以克服一切,一个则是实打实的深柜。
不过he,终是安慰。
小姐
与指匠为同一个故事线,稍微简化了许多剧情。
不过剪辑版剪了很多剧情过渡,建议看完了指匠再来看这部。
欣赏欣赏小车车(咳咳)
自梳
刘嘉玲,杨采妮饰演,豆瓣8.3分
民国时期的爱情故事,乱世之中,二人相互扶持,很难说是不是爱情。
但当你看到杨采妮给刘嘉玲上药的那场戏,看到那个眼神。
一切不言而喻。
以上
㈤ 求豆瓣2020年度评分最高的五部恐怖片电影资源
豆瓣2020年度评分最高的五部恐怖片《狩猎》《饥饿站台》《灯塔》《隐形人》《电话》网络网盘资源高清免费下载,资源合集:链接: https://pan..com/s/1SVzIyus6P9Vs7Sp2xV6ZMQ
1:饥饿站台
豆瓣评分:7.8
在未来的反乌托邦国度中,囚犯们被关押在垂直堆叠的牢房里,饥肠辘辘地看着食物从上层落下,靠近顶层的人吃得饱饱的,而位于底层的人则因饥饿而变得激进。
由加尔德·加斯特卢-乌鲁希亚执导的《饥饿站台》是一部扭曲的社会寓言,讲述了人类最黑暗和最饥渴的一面。
㈥ 《两个女人》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两个女人》([加拿大] 亦舒)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OdAum5UDeDIHju7_wgNFog
书名:两个女人
作者:[加拿大] 亦舒
豆瓣评分:6.8
出版社: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份:1987
页数:192 页
作者简介:
亦舒,一个太聪明的女子。因为聪明,所以她宿命却也向上。故事情节紧凑简洁,表面上语言活泼幽默,犀利痛快,然而她的悲哀只藏在骨子里。即使是痛入骨髓的感情也仅点到即止,轻描淡写。全然是历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沧桑过后的平淡,波澜不起,生活依旧继续。读亦舒的感受就是一切自己把握,没有什么感情之事是严重到要放弃自己放弃生命的。不比琼瑶的大悲大喜,亦舒笔下的人物仿佛就在自己身边或许就是自己。生活中你自以为很看得重很难入放得下的人、事,在她的笔下,世事洞明,过后就烟消云散了。
㈦ 不老奇事豆瓣评分
截至2021年11月15日,《不老奇事》豆瓣评分6.2分。
《不老奇事》是由徐超执导、王朔编剧,彭怀逸、王倩担任总制片,王传君、王珞丹主演的剧情爱情片,上映不过10天却有42.3%的人打三星。
《不老奇事》影片的故事非常简单,讲的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之间的爱情故事。郭小鲁对苏凌芳(王珞丹饰)是“爱而不得”,而郭小鲁跟丁萌萌(李婷婷饰)是“得而不爱”。
中间故事还出现了“断片儿”,讲述了“干细胞”永生的话题,试图从医学的角度来证明这个实验的可操作性,但直到最后才发现,原来所谓的“干细胞永生”,也只是让人停留在注射干细胞药时的年龄,并不会永生,记忆一样也会消退。
于是影片最后,暮年的苏凌芳站在海边,跟停留在中年外貌的郭小鲁对话,前者已经失去了记忆,让人想起《本杰明·巴顿奇事》中暮年的黛西跟“已经变成了儿童”的本杰明对话。
《不老奇事》这个故事既像王朔编的,但又不像。早在《非诚勿扰2》中,就出现了一大段死亡告别仪式的情节,非常像《不老奇事》中有关“脑细胞永生”的片段,它试图借郭小鲁的内心,来解读人对于死亡、对于奋斗、对于人生意义的见解。这段情节让人看得不知所云,由于跟影片的爱情故事实在相差太远,也受到不少观众的诟病。
再转回来,片中郭小鲁的这两段爱情故事,实在跟王朔以往的爱情故事相差太远了。王朔以往作品中的爱情男主角,大部分都是看似玩世不恭,但其实内心脆弱、敏感的年轻人。但《不老奇事》片中出现的郭小鲁,却是一个懦弱、沉闷、寡言的年轻人。
这样的一个人物,放到现实生活中有何魅力可言?虽然影片试图将这两段爱情故事跟时代背景和社会变迁结合起来,但都停留在语焉不详和蜻蜓点水,观众很难从故事中看到清晰的主题和哲学表述。
塑造一个精彩的人物形象,是艺术作品最重要的目的之一。郭小鲁对于苏凌芳的爱情,除了时代的因素,也有他自己性格的弱点。郭小鲁似乎想要的是一段纯真无邪的爱情,这在以往王朔编剧的电影中很少见到。
一个爱情故事最主要的是要符合生活的逻辑和人性的深度,而苏凌芳最后将郭小鲁和李婷婷的受精卵植入自己的体内代孕,生下了一个孩子,让这个孩子带上三人纠葛一生的爱情基因,这个情节简直让人无语。
《不老奇事》是一部全面溃败的爱情影片,片段式的故事讲述、自虐式的爱情态度、混乱的结构安排以及让人一头雾水的人生哲学阐释,都让人体会不到真正爱情的美好,所谓的奇事,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奇葩故事。
㈧ 豆瓣电影排行榜
如下:
1、肖申克的救赎
豆瓣评分:9.6
阿甘先天弱智,然而她的妈妈总是不停的激励他。他页和普通孩子一样上学,并在学校里认识了一生挚爱珍妮,在两个女人的爱下,阿甘开始不停的奔跑,他成为橄榄球巨星、越战英雄、乒乓球外交使者、亿万富翁。不过这些都没能改变他的初心,他只想做他自己,只想和珍妮在一起。
㈨ 有爱情又励志,俄罗斯评分最高的爱情片都有哪些
谢邀!感谢关注校长!校长带你们领略最精彩的电影!
说起俄罗斯的电影,大家肯定会有点陌生。因为平时我们看的最多的无非就是好莱坞大片,印度载歌载舞的歌舞电影,或者韩国的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各类电影等等等等。下面我!校长给大家推荐几部值得一看的爱情电影。
1.《西伯利亚的理发师》
为数不多的俄罗斯高分歌舞爱情电影。
看惯了印度的歌舞,不如也来换换口味吧。
故事发生于上世纪50年代,一群另类的年轻人听另类音乐,穿另类服饰,与封建的社会形成强烈对比。
如果你不喜欢剧情,那没事,剧中的几位美女也可以让你一饱眼福..
㈩ 9.5,一集封神,不断颠覆三观的神剧
Sir从没有正式安利过它。
但用过它不少的片段,去论述文章观点,也常在深夜独自反复翻看、品味。
人人都有想私心藏起来的宝贝。
疫情冲击电影的特殊时期,Sir愿意拿出来分享。
理由简单。
我们终于有充足的时间,沉下心,接近它。
近年最不该被埋没的神剧——
《黄石》
Yellowstone
一部注定不属于所有人的美剧。
西部题材,减弱了初始共鸣;
结构庞大,一集时长至少45分钟,最长的超过90分钟,几乎一部电影的体量,考验着耐性;
画风粗犷,主演们永远牛仔帽高筒靴,赶走了追求视觉冲击的颜值党。
留下来的人呢?
全是死忠。
三季豆瓣都没低过9分。
刚播出的第三季,Sir眼看分数从9.5分涨到9.6。
为什么?
外媒一个比喻尤其精准:
黄石是美国西部版的《教父》。
《教父》最经典的一幕是什么。
Sir首先记住的,是马龙·白兰度撸猫。
宠溺的抚摸,搭配温柔的奶叫,场面一度过于治愈。
但当镜头一转——
几句话,对方已经被眼前这个“教父”吓得直哆嗦,话都说不好。
这是《教父》的第一幕。
两分钟之内,把人物的严穆与怜悯立起来。
不动声色,不怒自威。
《黄石》也有类似一幕。
主角儿子被仇人射杀,葬礼后,他和剩下的儿女拥抱在一起。
似乎这家人还沉浸于悲伤。
然而女儿首先开口打破气氛:
告诉我,我们要跟谁开战?
主角想了想,把嘴凑到女儿耳边,却又马上收回来。
提高声量:
所有人。
怒火,早已在悲伤消散前抢跑了。
几乎不用任何剧情简介,你就能感受到这是个什么人,这是怎样的一家子。
这也是为什么剧集被冠以“教父”之名。
每一个人物,都锋利得像刀。
01
男人
故事源头是一块土地。
全美最大的私人农场,属于达顿家族的“黄石农场”。
有多大?
四百七十多万亩,约4300座故宫大小。
包含山川,河流,湖泊,草原……以及上面几乎所有的动植物。
全是属于主角约翰·达顿(凯文·科斯特纳 饰)一个人的。
永久产权。
为此,他甚至买了架直升机,没事就巡视自己的领地。
但这块地,又不是他一个人的。
“黄石农场”位于美国蒙大拿州的西北部,是黄石国家公园和印第安人的保留地交界。
简单说, 边境之地 。
周边的人全盯着他,和他的地。
一边,地产开发商。
撺掇当地政府,借着城镇扩张的名头,要征地,拓展,搞酒店, 旅游 ,度假村等等业务(嗯美国也有强拆)。
△ 已经毗邻农场边缘的高尔夫球场
一边,是隔壁的土着印第安人。
他们在自己的保留地上拥有自治权,不仅运行特定法律和配备自家警察,还能合法搞博彩业挣钱。
族中的新酋长把黄石农场,看成是保留地的扩张新方向。
这些人陆续给达顿使坏。
挑事,抓人,栽赃……一条龙服务。
约翰·达顿在老婆去世后,家里孩子又没一个让他省心。
长子李·达顿,脑袋不灵光。
一辈子在农场做活,也只会干农活,根本无法指望他。
次子杰米·达顿,哈佛大学毕业的家族律师,不婚主义者,也是老达顿眼中的娘炮,整天穿西装一点牛仔气质都没有,pass。
三子凯斯·达顿,海军陆战队退役,胆大手黑,本来是父亲最中意的接班人。
谁知……
过不了美人关。
为了一个印第安女孩,离开农场投靠“敌人”,宁愿去帮别人驯马也不愿回家,伤心。
女儿贝斯似乎是最靠谱的。
虽然喜欢跟所有看上的男人瞎搞,行事乖张出格,但在商场纵横捭阖,手腕心机都是一流。
可女儿真能在这片蛮荒之地生存下来吗?
达顿还在犹豫。
心累。
更难过的是,在敌人们发难的关头。
大儿子李,在冲突中被印第安人打死,老达顿自己也被查出可能患癌。
家族来到最危险的时候。
所以这是一部钉子户复仇记?
不。
回看达顿家族的衰亡,塞入了不少宏大的议题。
传统VS现代;
人情VS资本;
秩序VS法律;
……
这是一部 人物史诗 。
以一个人物作为切点,剖开一个时代的切口,露出文明的肌理,再借此深入人性的骨髓。
这类叙事有一个特点,塑造人物,善用 “侧写” 。
达顿表面落魄,却丝毫盖不住他隐藏的地位。
第一集开头有台词,听听什么叫霸气侧漏:
开发商想把达顿家族告上法庭,说他们霸着地养牛,阻碍了城镇发展。
法官听完直接驳回:
这个城镇就是达顿家建立的
还有什么话说?
尽管达顿在镜头里,就是养养牛,遛遛马。
可实际上,仔细分析他的势力……
四通八达。
跟蒙大拿州的女州长聊公事,人家临走前不忘妩媚地轻抚一下。
挑逗?
不,她就是达顿的情人。
此外,州长和州司法部长都曾是达顿一手提拔;共和党的议员大佬是他座上宾;只要他想,可以随时左右新任州检察官的人选任免……
权力向上伸,民心向下扎。
在普通人中极有威望。
长子遇害案中,一声招呼就能让案子的证人改口供。
在复仇案中,一封信,就能逼得地方治安官选边站队。
对外游刃有余,对内严加看管。
他不仅有畜牧协会的探员帮助搞事,还在自己的农场里豢养死士。
由出狱囚犯组成。
帮达顿杀人放火,保护农场,干见不得光的活。
△ 把尸体扒光吊在门口威胁敌人
达顿则承诺保护他们不受法律制裁。
家族中,但凡有敢背叛达顿家族的,他们会送他去上火车——
一路开到黑,送他回老家(在悬崖上枪杀)。
虽然海报上那句slogan翻译过来有点土:
My land,my rules(我的地盘听我的)。
在老约翰的操作下,达顿家族就像润滑油一样,渗进了当地国家机器和 社会 秩序的缝隙里。
只手遮天。
这就是黄石农场的达顿老爷。
表面憨厚仁慈,内里霸道总裁,明面积善成德,暗里冷血暴虐。
好?坏?
纯熟地游走于黑白之间,才是他迷人之处。
02
女人
整部剧的主线剧情,是达顿家族一次次力挽狂澜。
而支撑起这座将倾大厦的,是达顿家族的亲情纽带。
两个女人。
一个,女儿 贝斯·达顿 。
身材火辣,作风大胆,睡男人是家常便饭,睡完就扔更是家常便饭。
职场上,同样风格凶猛,成功管理着家族企业。
老教父子女中,最man,最能扛事的一位。
家里出事第一时间把她叫回家镇场子,找她当顾问。
贝斯身上,维系着整个家族的力量,是整个达顿家族最后的底牌。
然而,贝斯却有着自己的问题。
她身上展现的纠结与复杂,可能有着大多数家庭的影子。
因为她的失误,造成母亲身亡,对此耿耿于怀。
而母亲生前对她的严厉管教,使她的性格发生了扭曲。
她有着整个家庭最不稳定的情绪,一言不合就容易炸毛。
她看似风骚放荡,又对情人真情真意。
对家族也很“神经”。
痛恨父亲的冷酷无情,又怜惜父亲多年的努力,一边帮家族出力。
另一边,不希望弟弟变得和父亲一样,暗地里给老达顿拆台。
她是整个家族内部的X因素。
一匹野马,没有缰绳。
第二个女人,则是弟弟凯斯的媳妇,莫妮卡,印第安人。
老达顿的心腹大患。
她受过高等教育,知性善良,对达顿家族的价值观嗤之以鼻。
选择留在印第安保留地当老师,过清贫生活,不愿接受老教父的馈赠。
连着她的丈夫,老达顿的儿子凯斯,也和达顿家族划清了界限。
直到。
达顿家族的事情波及到了自己的小家。
她的兄长被杀,丈夫凯斯被抓。
生活无以为续的时候。
她才意识到,家族对于家人庇佑的重要性。
之后儿子被绑架。
莫妮卡更是说出那句让她皈依家族的台词——
杀光他们。
如果说贝斯是达顿家族内部的核武器,有稳定军心与自爆的风险。
那么莫妮卡就是家族最后一块短板的粘合剂。
为了成就家族,两个女人都发生不同程度的黑化。
一个细节。
老教父一行人救回自家孙子之后。
作为儿媳妇的莫妮卡,第一次主动拥抱老教父。
没错,她“投诚”了。
以出卖自己曾经相信的价值为代价。
如果说《黄石》中的男人,代表人性的复杂。
《黄石》中的女儿,则体现着 情感 的无序。
两者混合,剧集终于展现出超越角色的广度。
03
是时候请出《黄石》背后的“主谋”。
导演+编剧, 泰勒·谢里丹 。
26岁以演员出道,四十岁转行编剧。
是生活所迫:
四十岁了,我连儿子的棒球比赛都去不了,就因为有个小广告还是什么要拍而走不开。
电影学院没上过,写作没训练过。
很快,他捣鼓出第一个电影剧本。
一年后,第二个电影剧本。
结果……
两个剧本,一稿直接过,迅速被搬上大银幕。
猜猜这两部片是啥?
一部叫 《边境杀手》 ,一部叫 《赴汤蹈火》 。
还不过瘾。
马上又亲自导演自己的第三个剧本:《猎凶风河谷》。
这也是他着名的 “边境三部曲” 。
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泰勒15年演员经历打底先不说,剧本也是真拿时间耗出来的——
《猎凶风河谷》一共写了5年,其中光是跟印第安原住民老大哥采访唠嗑就用了3年(P.S. 泰勒自己就出生于印第安保留地)。
他的亲身经历,也让自己对“边境情结”尤其敏感。
边境代表什么?
危险、纷争、混沌、撕裂……
《黄石》同样。
一部以还原真实为目的,却以不断颠覆你三观为结果的作品。
在这里,人情世故要远远超过法律的效力。
死了人,你第一时间想干什么?
报警。
他们是摇人。
因为他们早看穿了,警察处理案子,目的不是公平正义,只是想尽快摆平事端。
提起西部,你第一时间想到什么?
法外之地。
的确。
达顿家族有私人护卫,畜牧协会有持枪探员,地方治安官可以调动当地警察,而印第安保留地,也有一套独立的武装力量。
甚至其他的土豪恶霸,也有民兵组织给他们做帮手。
全民持枪,全民掌权。
但这里也有它的另一面。
绝美的自然风光下,一个已经日渐落寞的行当,以及一群老牛仔们的浪漫生活。
片中给了很多对比。
现代化的小镇,牛仔的打扮与现代人格格不入。
房地产商的宴会上,高朋满座。
农产品拍卖会,则门可罗雀。
不断的翻转中,《黄石》营造出世界两个不同侧面的叠影。
牛仔精神是什么?
它可以是顽劣的坚守;
也可以是洒脱的浪漫。
Sir总说,好的作品从不负责解决问题,只负责提出问题。
归根结底。
《黄石》和《教父》,他们提出了同一个问题。
即——
当某一种价值占据主流和上风时,是否代表我们有踩死另一种价值的权力?
《教父》说的是家庭。
对家人的忠诚,是主流。
但反过来。
为了保护家人,杀人放火,官商勾结,灭人满门……
就对?
《黄石》也一样。
它讲的是秩序。
在遭受多元文化盛行和政治正确弹压的年代,这帮代表着美国精神的人,从不介意送所有敌人下地狱。
这也对?
《黄石》和《教父》比“好作品”,做了更多一点。
他们回答了自己提出的问题。
成为有性格的好作品。
尽管这回答并不正确。
但他们还是要给捂住耳朵的人撂下一句:
老子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