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电影
Ⅰ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是唯一一部我看了10遍以上的电影
我是照憾青生,祝安!
“我要让你知道,我整个的一生一直是属于你的,而你对我的一生一无所知。要是我还活着,我会把这封信撕掉,继续保持沉默,就像我过去一直的沉默一样,可是如果你拿到这封信,你就会知道,这是一个已死的女人在这里向你诉说她的身世。看到我这些话你不要害怕,一个死者别无乞求,她既不要求别人的爱,也不要求同情和慰藉,只对你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请你相信我所告诉你的一切,请你相信我所说的一切,这是我对你唯一的请求,一个人在自己独自死去的时刻,是不会说谎的。”
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还是在20岁左右。我已经忘记了是怎么发现这部影片的,那时候我还不喜欢看爱情片,只对科幻片、魔幻片和恐怖片感兴趣,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触动我看这部电影,总之我打开了。
整部电影没有过多的起伏,说实话,我并不喜欢这样平淡的片子,没有视觉的冲突与剧情的高潮迭起,平静的像无风吹起的湖面。我能坚持看到最后可能是因为背景音乐实在是太动听了,听的我心里酸酸的,可是这种酸并不会让我掉眼泪,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种感觉,很难过但并不悲伤。
“从那一秒钟起我就爱上了你,我知道女人们经常向你这个娇纵坏了的人说这句话,可是请你相信我,没有一个女人,像我这样死心塌地的爱过你,过去是这样,这么多年过去了仍然是这样。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得上一个孩子暗中怀有的、不为人察觉的爱情,因为这种爱情不抱希望,低声下气,曲意逢迎,热情奔放。这和成年女人那种欲火炽烈、不知不觉中贪求无厌的爱情完全不同。”
我又很庆幸我看到了最后,因为最后的5分钟,让我直接看了第二遍。我看过很多很多的电影,有的电影确实深刻的扎在我心里,像《生化危机》、《刀锋战士》、《恋恋笔记本》、《假如爱有天意》等等,但是在那个时候从来没有一部电影让我能立刻回头去看第二遍。(后来有,《看不见的客人》)。
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就是,我一直走在荒野中,一望无际的荒野,没有动物,没有蝴蝶,只有泛黄的野草和吹拂的风。我一直走着,心中没有起伏,因为我没有任何期待,没有更好或更坏的事情发生了。然后,在我不知道走了多长时间后,在我的面前突然出现了一片花丛,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美丽的花,它在温柔的绽放。因为毫无预兆所以格外惊喜与珍惜。让我觉得前面的荒野也变得可爱了。
因为最后的5分钟,因为女主的一段话。
“我的儿子昨天死了,我们的孩子,现在我在这个世界上,再没有别的人可以爱了,只除了你。可是你是我的什么人啊,你从来也没有认出我是谁,你从我身边走过,你总是走啊走啊,不断向前走。曾经有一度我以为可以把你抓住,在孩子身上抓住了你。他一天天长大,他的眉宇之间,他安静时的神态像极了你……我又是孤零零的一个人了,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孤单。你现在也许知道了,不,你也许只是隐隐感到我是多么的爱你。可是谁,谁还会在每年你的生日老送你白玫瑰呢,花瓶将要空空的供在那里,一年一度的在你四周,吹拂着微弱的气息,而我轻微的呼吸也将就此消散。我写不下去了,亲爱的,保重。”
这段话太美了,太让我心动了,文字是如此的美好缠绵。女主将她的感情娓娓道来,用最平静的语气诉说最强烈的爱意,直到最后,没有埋怨,没有遗憾,没有依恋,只有微微的祝福。
到最后我也只是眼角湿润,眼眶中凝结了泪水却迟迟没有掉落。
其实我一开始一点也不理解女主,我觉得她实在是盲目、愚蠢,自作自受,她本来有大好的前程,却为了一个男人最后沦为了交际花,以至于后来断送了自己的性命。而这个男人还不记得她。
值得吗?到底哪里值得?他不过是有几分才气的花花公子罢了。
我虽然对女主的爱情观不苟同,但并不妨碍我喜欢这部电影,喜欢就要分享了。我第一个分享人的是我的妈妈,我拉着她看完了全片,包括两段缠绵的亲热戏,我也是面不改色的看了。接着便是我的室友,跟一个人推荐便跟着看一次。直到后来,逢人就推。
在看了很多很多遍后,我有一点理解女主了。我爱你是我我的事与你无关,她只是将这件事做到了极致。
“朋友算什么,自尊算什么,下一次我还会这样。你的声音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让我无法抗拒,经过十几年的变迁依然没变,只要你叫我,我就算在坟墓里,也会涌出一股力量,站起来,跟着你走。”
我从未爱过跟我无关的人,但我曾深深的喜欢过一个人,喜欢到我愿意一辈子对他好,喜欢到我听到他和女生说话就会涌起满腔醋意,喜欢到给他写了一封长长的匿名书信。信中写满了我对他的喜欢,每一行都是我真挚的 情感 。但是我并不想让他知道我是谁,我也不需要他知道我是谁,我只是想让他知道,有一个人喜欢你并且希望你幸福。我希望这封信带给他的是一点开心而不是困扰,我希望他在沮丧的时候能够想起这封信,想起曾经有一个人是那么的喜欢他,那么的期望他一切顺利。虽然后来我的喜欢也渐渐消失了……
我想知道男主在看完信后会不会懊悔,我想看到他悔恨至极、痛不欲生的模样,可是直到最后,我也只是透过厚厚的镜框,看到他眼底隐约的泪光,以及穿过弄堂,在烛光下,女主年少时的无忧面庞。
徐先生,江小姐,如果有来世,不要再遇见了。
Ⅱ 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2004》百度网盘无删减完整版在线观看,徐静蕾主演的
链接:
提取码:yvff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2004》
导演:徐静蕾
编剧:斯蒂芬·茨威格、徐静蕾
主演:徐静蕾、姜文、黄觉、焦晃、孙飞虎、苏小明、林源、马恩然
类型:剧情、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2005-03-04(中国大陆)、2004-09(塞巴斯蒂安电影节)
片长:89分钟
又名:LetterfromanUnknownWoman
1948年的深冬,作家(姜文)在41岁生日的晚上收到一封厚厚来信,此信出自一个濒死女人之手,所言是她对他将近20年的爱恋,但他却一无所知。
18年前,13岁的女孩爱上了住在隔壁的作家,因家变搬到了别处后,女孩并没对作家忘情。几年过去,女孩变成女学生(徐静蕾)回到原来的住处,如愿以偿与作家有了交往,但作家对眼前曾住在其隔壁的女学生没有任何印象。作家有事离开,自此音信全无,女学生在绝望的等待中生下她与作家的结晶,并为让孩子过上优越生活变作依附有钱男人的交际花。又过几年,女学生变成女人,再遇她深爱多年的作家时,对方仍没把她认出。
Ⅲ 请介绍一下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片名:《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编剧:徐静蕾
导演:徐静蕾
摄影:李屏宾
美术:曹久平
音乐:林 海
久保田修
主演:姜 文
徐静蕾
黄 觉
类型:情感/生活
出品:保利华亿
上映日期:2005/03
简介:
由保利华亿投资2000万、徐静蕾自导自编自演的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讲述的是1948年深冬,一个男子在41岁生日当天收到一封厚厚的信,这封信出自一个临死的女人,说的是一个缠绵的爱情故事,而这个故事的男主人公对此一无所知。故事始自18年前,她初遇男人的刹那,两人有短暂的结合,而后她经历了少女的痴迷、青春的激情,甚而流落风尘,但未曾改变对男人的爱,直至临死前才决定告白。此片拥有一流制作班底。其中包括了徐静蕾、姜文、黄觉和台湾着名的摄影师李屏宾等。
配乐试听:《琵琵语》-林海作曲 蒋彦演奏
幕后: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具有国际声誉的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最有影响的爱情小说,轰动了世界影坛的不朽之作。茨威格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代表作有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等。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制作费高达2000万人民币。拿这么多钱来陪徐静蕾“耍把势”,值得吗?此片投资方保利华亿总裁董平昨天告诉记者:“我们为徐静蕾的《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配备了最强的制作队伍,我们愿意花大价钱来扶植中国电影的新生力量!”
从某种程度上讲,徐静蕾是幸运的,她使用2000万拍摄了自己的第二部电影,这部电影的主创有姜文这样的大腕,也有李屏宾这样的明星级摄影师。在这个时候,很多和她同龄也同样具有电影理想的年轻导演还在为自己的处女作找钱而发愁。我不是想通过这种对比来证明某种不公平,而是想说,目前中国的电影产业内,我们确实需要强化资源的优势。对于徐静蕾这样一个由演员出身的年轻导演而言,最大的问题不是其他,而是如何把这种资源优势高质量地体现出来。很显然,这位导演做到了:她利用一切条件拍摄了一个她想讲的,好的故事。对一个导演而言,这其实就是结果了。但是对电影市场而言,这才刚刚开始。
保利华亿今年力推徐静蕾自编自导自演的《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以及顾长卫执导的《孔雀》。徐静蕾与顾长卫都属于中国导演界的新人,但这两部电影的投资都分别达到了2000万人民币。虽然承担了一定的风险,但董平对于这两位导演的能力深信不疑。他表示:”我们支持像徐静蕾、顾长卫这样的优秀电影人,我们愿意提供良好的条件给有志于电影的年轻人,我们希望涌现出更有创造性的中国新一代电影人,这也是我们对中国电影的责任所在!”
Ⅳ 一个女人收到一封信然后就到了一个小镇的叫什么电影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由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创作的中篇小说,是其代表作之一。
作品讲述的是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着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小说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
Ⅳ 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美国版电影下载地址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网络网盘免费资源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oK5J_114S_r-AwP5QX8AUA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改编自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同名小说,由徐静蕾导演,保利华亿投资,徐静蕾、姜文、黄觉等主演,于2005年3月4日上映。
Ⅵ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讲的什么故事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讲述的是1948年深冬,一个男子在41岁生日当天收到一封厚厚的信,这封信出自一个临死的女人,讲了一个缠绵的爱情故事,而这个故事的男主人公对此一无所知。
故事始自18年前,一个女孩(林园饰)13岁时爱上了住在隔壁的作家。后小女孩因家中变故搬到了别处,但她却始终无法忘记曾经住在隔壁的作家。几年后,小女孩(徐静蕾饰)以学生身份回到原来的住处,与作家重逢,但作家对这个曾经住在隔壁的小女孩没有任何印象。作家因事离开,并表示回来后马上与她联系,却从此杳无音讯。女孩在绝望的等待中发现自己怀孕了,因对作家的爱,她决定生下这个孩子。孩子出世后,生活越发艰难,她为让孩子过上优越的生活,不得不依附有钱男人坠入风尘,过着交际花一样的生活。几年后,她终于再次遇到了深爱多年的作家,两人又有一夜的欢愉,但作家仍旧没有认出她来。又过了几年,孩子患伤寒病死去,当年的女孩将往事写进信中寄给了作家。
Ⅶ 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告诉你了什么
有一文:
《华严经》中有一句话,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度因被乔布斯推崇而风靡,我没料到他拿这句话做了他第一部电影的名字,稍嫌文气,却十分切题。
只有不忘记自己最初的想法,才能有始有终地去完成自己的梦想。说来简单,但梦想这东西终归是华丽而脆弱的,在滚滚红尘面前,一介凡人想要凭借孱弱的肉身去守护自己的梦想,又谈何容易。天才如李白,不也成了世俗的牺牲,在排挤中被赐金,连夜放还,在扞卫梦想的战场上一败涂地。
于是我们只有在轻狂少年时才敢妄谈梦想,不计一切的去实现它,只因我们输得起,无所牵挂。一旦年华老去,变得心有挂碍后,便站在了世俗的那一方,再无法前进一步,却也同时阻止着别人的前进。我们实现不了梦想,只因我们忘却了初心;我们选择去忘记这最初的梦想,只因现实太过残酷,将之付诸实现的代价太大。一旦我们选择了梦想,便意味着我们要放弃承担世俗所赋予我们的一切责任;便意味着我们将与世界为战,牵连着那些爱我们与我们所爱的人。于是即便是“纵千万人吾往矣”的豪情也只好偷偷埋在心里,只在醉中梦里悄悄忆起。
这便是我们这些作为人的的悲哀了。
但是无论前路如何艰险,毕竟还是有着那些人选择咽着苦涩,朝着梦想向前。也正是这些人,引导了人类前进的脚步。
回想起来,我也算是有梦的,在复旦教授围攻式的面试上极尽自负,抱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心,从容过关;自以为从此就能去心无挂碍的追求那神秘与至上的真理,岂料就在同年的高考中一败涂地,凄惶至此。
无奈好友打算以一部电影去开始自己的寻梦,我这彷徨之人也只好应了一年前的约定陪他去踏上那块石阶,一同前来的还有那些和我们一样怀揣梦想的同学。过程的艰辛自是不必言说的,单看那租借场地时不善言辞的他在强势的业主面前软磨硬泡的尴尬与生涩,那为了选景而顶着烈日的我们拿着手记疯子似的満城区乱跑而喝光的十几瓶矿泉水,那演员因为拍摄事故而被打火机炸伤的手所流出的鲜血,那在树林里拍摄时剧组成员被叮得满腿的包,还有那后期制作时日日熬夜而挂上的黑眼圈… …我都不敢相信我们居然坚持走了下来。
成品终于出炉了,庆功会那天大家都喜笑颜开,但是我们都深切的明白,这距离我们各自的梦想实现还有很长很长的距离。即便是我们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即便是大家都牺牲了一生只能享受一次的高考后的漫长而悠闲的假期,我们的作品也不是那么尽如人意。靠着一腔热血临时拼凑起来的我们,没有专业知识,没有专业设备,没有摄影师,没有专职演员,一切都得自己来干。手摇的机位难以稳定,我们想尽办法,在内景时靠板凳横托、三脚架支撑;但是在拍外景时却始终无法解决,只有尽量靠人手支撑,但总是避免不了偶尔的机位晃动。摄像没有经验,在关键镜头总会因为机器过热自动停机而使我们积极性大受打击;又或者因为单反的自动对焦而导致主景虚化影响画面。布景没有专人,我这个兼职者也总是弄得背景影响视感。但是幸好,我们还有时间,还输得起,还可以一步步的成长,去做的更好。
或许这部微电影最大的意义并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让我们明白了,只要努力,我们就能一步步确实的接近我们的梦。不管我们的梦要在何时结束,只要我们还能去心无挂碍地寻梦,就要一往无前的进发。哪怕等到年华老去,被世俗枷锁而无力寻梦,我们也依旧未能成功;至少我们还留下了一份值得在人生的秋季里回味与自豪的记忆。
哪怕此刻我们正无法踏上征途,那么至少在红尘中将我们的初心好好地珍藏在心中,不让它因岁月的冲刷而斑驳失色;静静的等到时机到来的那一刻,带上我们的梦想出发,一如当初的少年。
Ⅷ 《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篇1
看过这本书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理解女主人公的执着。在靠近他的地方看着他也觉得很幸福,即使不被他知道,自己默默地爱着他,也心甘情愿。
很多感情说不出来,我只知道我很能理解她的感情,因为我的生命里也出现过这样一个人,他不知道我喜欢他,我就默默地看着他,就连碰巧遇到也能让我开心一整天。喜欢他喜欢的颜色,喜欢他喜欢的所有东西。
后来毕业了,我们也就再也遇不到了。我以为我会忘了你,才发现思念没有随时间淡去,反而越来越浓。经常幻想在某个街角能够与你相遇,也经常偷偷看你微博,虽然你的微博从不更新。偷偷存着你的相片,心情好了,心情不好了,都拿出来看看,就这样想了你四年。
我和书中的女主人公不一样,我身边没有任何一个属于你的东西。而她有她爱的人的儿子。我还有自己的生活,开始告诉自己,一定要放弃你了。事情发展的很顺利,你不再占据我的脑海,但也不是太顺利,好像我也很难再让一个人那么疯狂地占据我,或许这跟年纪有关系吧,我也不再年轻了。
这部小说读地挺压抑的,估计直到死,那个男人都不知道她到底长什么样子吧。
《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篇2
先是被徐静蕾拍的电影所吸引,后来又去看了话剧,脑海中始终挥不去的一个疑问是:为什么不告诉他呢?她是多么爱他,还为他生了一个孩子,甚至是在有机会和他再次相见的时候,我甚至猜测是她较为清高、自尊,放不下面子向深爱的人剖白一切。直到看完书才明白:因为懂得,所以不说。
她深爱的这个人本性只喜欢爱情中无忧无虑,轻松自在,游戏玩耍,突然之间要对一个命运负责,一定会感到难堪而棘手的,也一定会觉得她拴住了自己,并因此产生怨恨,纯粹的爱情便会产生阴翳。
但是她天真的以为自己怀着爱情和感激一直思念着他,他也一定会同样的思念自己,但是不,命运比想象中更要残酷,他已经完全忘记了他,甚至在她死后,他在读着说明真相的信时,对她的回忆都是模模糊糊、朦胧不清的,宛若一块石头,在流水底下闪烁不定,飘忽无形。即使文末,提到他百感交集,突然思念起这个看不见的女人,但这种情绪又能保持多久呢?
爱情的残酷之处就在于双方永远不可能完全对等,对于付出较少的那一方,相对于用生命全心全意爱着的那一方,你甚至都不能用道德、法律之类的标准来衡量或者谴责,爱情本来就是来无影去无踪的。
情不知所起,故一往情深。
《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篇3
爱情像首美妙的乐曲流淌在她的生命里,她的爱看似狂热,却无私而坚定。她就像刀尖上跳舞的人鱼,散发着另人动容的光辉。
——题记
在看完徐静蕾自导自演的《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电影后,朋友极力推荐茨威格的《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作品。因为此部电影正是由该作品改编。
于是便拜读了这篇感人至深的作品,一个对爱情无私付出的鲜明的女主人公跃然纸上。看似如太阳般狂热、执着的爱像月光般在信中缓缓、温柔的流淌。记得有句话记忆犹深:“我相信,哪怕我已经死在床上假,如你呼唤我,我就会立刻获得一种力量,站起身来跟着你走。”
多么令人感动的爱呀!她对他从未有过怨言,即使他一次次的将她无情的遗忘,将陌生的感觉像把尖刀一次次的刺进她的心上,她只有沉默。她甘愿作他旅途中驰过的风景,即使没有留下痕迹。就像安徒生童话里的.人鱼,到最后甘愿化做泡沫,还带着对王子深深的祝福。这种爱是如其另人心酸和怜惜啊!
她对他从未有过任何要求,唯一的也是最后的一个要求便是让他看看她写的一封信,一封信而已。因为她快要离他而去,到另一个世界里去了。一生的爱就在此刻终于倾吐出来了。就像文中写到:“原谅我,原谅我我说了这些事。可是我就谈这一次,以后永远、永远不再说了。”多么卑微的请求!
“请耐心,亲爱的,我要向你从头诉说这一切,我求你听我谈一刻钟,不要疲倦,我爱了你一辈子也没有感到疲倦啊!”
如此令人动容的话语。可又引出我们的疑问:这样被对方一再忽视的爱到底值得吗?难道她就那么甘为爱情的俘虏吗?也许这在她面前问这种问题是毫无意义的。因为爱情是种神奇的事物,它会使人发昏,不顾一切的奔向它。可这恰恰是爱情的可贵之处,女主人工的动人之处,作品的成功之处。爱发挥着神奇的力量,就像文中爱情所赐予女主人公生命的意义一样。
虽然我们对于爱情总希望是童话般最美丽的结局:从此王子、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可令人遗憾、心痛的结局却能更加突出爱情的美丽。人鱼般的爱情是最纯真、最宝贵的爱情,它犹如飞蛾扑火,尽现爱情的光辉和女性的光芒。
让我们看看我们的男主人公在最后的感受“他思念起那个看不见的女人,没有实体,充满激情,犹如远方的音乐。”那蓝色瓶中的玫瑰终于在他的记忆里盛开。虽然太晚,太过惋惜。但消失在泡沫里的美人鱼,却唱出最壮美的爱情歌曲。
也许人鱼的爱本身是种幸福,这种爱即使我们猜不透,却仍旧闪烁着最美丽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