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英文电影 » 电影十二怒汉英文影评

电影十二怒汉英文影评

发布时间: 2023-05-11 03:01:22

① 《十二怒汉》影评(angry men)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看了这部电影,很巧的是电影里的温度和天气也和现实很像,所以在感觉上更容易引发共首扮鸣。

    影片是1957年拍的,距今已有半个世纪之久,但已经被日本、韩国以及大陆翻拍,可见影响力,影者配灶片讲述了陪审团的故事,法院判定一个18岁少年杀死了父亲,最后由陪审团投票决定是否判定死刑。由此在一间屋子里,来自不同行业的12位成员组成的陪审团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场讨论就是电影的整个内容!

  查网络可以了解陪审团的解释,类似于最高法院,最终裁决也是取决于陪审团,这么大的权力会看到,对人员的选定是需要多么严格,这在他们讨论中也能看出来,这些人整体心里健康程度较高,其中一个虽然很冲动,但是也只是情绪波动大而已,所以题目很有寓意,“怒汉”,发生了什么让这些男人情绪波动很大,审判通过理性查证取证,而陪审团们在三天的观察里一言不发,最后在讨论时大部分是情绪的流动!这就引发的一个事件的平衡。法与情的均衡看到,比如说道少年的成长过程,母亲过早去世,父亲虐待!都能影响着情感的流动。

电影有很多可以探讨的点,我自己选几个

1,陪审团成员没有名字,只有代号,大家都是临时通知到的,从3号准备递名片给四号被拒绝,显然这不是一个结交朋友的地方,只是针对事情做出结论,但从每个人发表意见来看,每个人的职业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所持的观点也不相同,也象征着一个人的不同特征。最后达成协议,也意味着内心的冲突到平衡。如果房子隐喻一个人的内心,那每一个人的观点就是内心的思考和挣扎。

2,争论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由8号先提出质疑,他的质疑也很不确定,只是觉卖宽得花5分钟就定下一个杀人犯过于草率,要讨论一下,就好像大家都确定的事情,你有时候总觉得哪里怪怪的,似乎也说不出个所以然,然后大家一起撸一遍,发觉疑点重重,这就是团体的力量和智慧,这是智慧的碰撞的力量,中国有一句古话“三个臭皮匠 胜过诸葛亮”,虽然在这三天大家都关注同一件事,但是每个人关注点不一样,比如那位老人,他注意到证人是一位老人所说的证词有夸大的一面,同时他发觉老人瘸着腿,之后大家考证发觉果然如此,对案件的推翻又进一步,在后还是这位老人发觉视力的细微之处,提供更多的假设!每一步假设的推断,无罪票都在增加,终于在6:6的局面下达到白热化!引向影片高潮。

3,在这个时候讨论暂停,一场大雨骤然而至,起先燥热无比的室内顿时凉快一些,大家似乎也冷静下来,就像讨论一样一切都显得顺利起来,雨来了,燥热降下来,天黑了,灯光亮起来,风扇也能转动了!大家的理性也回复了,开始再一次探讨疑点,到最后三位的时候,一位不是针对于案子只是表述对这个阶层的蔑视,引起大家集体离席抗议。另一位思维逻辑清晰始终坚持自信,当最后自己的观点被推翻时,他一如既往的淡定说是的他无罪,最后只剩一位情绪失控的3号,拿起自己和儿子的合影撕碎抱头痛哭,这一选票不仅是宣布无罪,也是对自己在父子关系的否定,所以这个情绪更多的是自己生活的投射。

4,即使在充分调查了每个人可信任可公允的这十二个人,也不能保证每个人能中立的对待这件事,有的人并不想做些什么,比如那位想着球赛的陪审员,比如不断打岔的销售人员,甚至有的人带着自己的情绪而来,比如那位有阶级偏见的老人以及父子反目成仇情绪失控的父亲,我相信他们平时都是一位有良知的人,也可能都有8号清醒理智的一面,但是每个人都有阴影,荣格说的,黑暗的不为人知的,自己不知道的,他也是有力量的,这种力量可以伤人,让自己蒙蔽双眼!就像里面3号10号,生活平静的时候也许一切都很好,但是当你的情绪失控,这种阴影就会显露出来,如果及时觉察,如2号和四号,自卑的人,就会换成力量,让自己强大起来!

  我们又何尝不是这其中每一个呢?

 

 

 

 

② 十二怒汉 影评 1500个字左右

影片描述一名纽约青年被控杀父,将被判处一级谋杀的死刑。已经有十一名陪审员裁定疑犯有罪,只有一位(陪审员8号)觉得事态可疑,坚持已见提出异议,并且凭耐心与毅力逐一说服其他陪审员推翻原意,终于为这一宗几乎已成冤案的判决平反。故事本身并无新意,但是该片选择极其特殊的方式展现:场景单调得离奇——全片只有一个场景,就是一间陪审团的休息室,把旁边的小厕所计算在内都不会超过40平方米!全部电影一个半小时候的情节几乎全部发生在这里。担任此案陪审团的12个人要与案件结案前在陪审团休息室里讨论案情,并要一直通过嫌犯是否有罪,才能正式结案。这部电影就是从11比1认定嫌犯有罪到12个人全部认定他无罪讨论的全过程。出色的演技,精彩的对白,巧妙的切换,一气呵成,丝丝入扣让人看的心潮起伏,畅快淋漓。
“这部电影试图向人们展示:(在理性的条件下)各种观点可以经过充分的讨论和论证而达成共识,并切中客观真相。” 八号陪审员从对一个人到十一个人的绝对劣势到最终全面的其它人的这一过程,靠的不是武力,不是权威,而是规则。两个规则,一是逻辑规则,二是制度规则。

其它的这十一个人各自背景不同,开始的时候还让观众觉得他们中有些是“讲理的”,有些是“不讲理”的,看到最后仔细想想其实那些“不讲理”的人也还是讲道理的,最起码在讨论的时候遵守基本的逻辑规则,通过论据论证论点。你要证明我的论点不对,可以指出我的论据与事实有出入,我的论证推理不严密,我的论点总结不科学,如果这些你都反驳不倒我,那么你就只该认同我的这一个论点,不能先搞偷换概念歪曲我的论点,再东拉十八扯去说别人的其它论点,到最后说不过了再死活不认账或者顾左右而言他。八号陪审员提出一个又一个合理的假设,置疑一个又一个控方提出的证据,每次他提出一个假设的时候先都一定有人会反驳他,但是当他证明他的假设合理,对方又再找不出反驳的时候,对方就会放弃之前有罪判决,从而倾向于无罪判决。这难道不是“讲理”吗?

第二个规则是制度规则,在这里具体的是投票制度。要确定有罪或无罪,必须是全票通过,“一票都不能少”。投票的过程,是每个陪审员履行陪审职责的具体表现。这个电影之中,好多陪审员的观点都在改变,有的人甚至来回变。但表达他们的观点的方式始终没用变,投票!刚开始讨论摸底,投票,1:11。说服一个,再投票:2:10。提出一个假使,证明一个,再投票,3:10……一直到最后11:1,12:0,唇枪舌战不停在发生,但是大家对每人一票的尊重是贯彻始终的,不会说从数量上讲,现在我们是11:1,你的那一票就不算数;从质量上讲,我觉得你比我傻,你的一票就只该算半票,甚至0.1票。一人一票,每票相等。这是另外一个规则。

逻辑和制度,正是这两个规则保证了少数可以说服多数,一个群体可以从各持己见到达成共识,接近客观真相。

我不知道字数够不够,要是不行就去电影网找找吧

③ 《十二怒汉》有多个版本,你认为哪个版本最值得看,为什么

《十二怒汉》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提取码: pxsw

作品相关简介:

一个在贫民窟长大的18岁少年因为涉嫌杀害自己的父亲被告上法庭,证人言之凿凿,各方面的证据都对他极为不利。十二个不同职业的人组成了这个案件的陪审团,他们要在休息室达成一致的意见,裁定少年是否有罪,如果罪名成立,少年将会被判处死刑。
十二个陪审团成员各有不同,除了8号陪审员(H enry Fonda 饰)之外,其他人对这个犯罪事实如此清晰的案子不屑一顾,还没有开始讨论就认定了少年有罪。8号陪审员提出了自己的“合理疑点”,耐心地说服其他的陪审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每个人不同的人生观也在冲突和较量……

海报

④ 12怒汉讲什么的

《十二怒汉》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88Uww16ZbKmMtKeGOZm0pg

提取码:RLXJ
《十二怒汉》(12AngryMen)是由米高梅公司制作的一部黑白电影,由西德尼·吕美特执导,瑞吉诺·罗斯(ReginaldRose)编剧,亨利·方达、李·科布、马丁·鲍尔萨姆等人主演。该片于1957年4月10日在美国上映。影片讲述一个在贫民窟中长大的男孩被指控谋杀生父,案件的旁观者和兇器均以呈堂铁证如山,而担任此案陪审团的12个人要于案件结案前在陪审团休息室里讨论案情,而讨论结果必须要一致通..


⑤ 电影 《十二怒汉:大审叛》,谁能给我讲讲到底是什么意思啊,很深奥,有些看不懂啊

《十二怒汉:大审叛》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LT8bnU_3MdaIfP3SLZOipg

提取码: 2ye4

《十二怒汉》(俄语名:12)是尼基塔·米哈尔科夫执导的悬疑剧情片,由谢尔盖·马科韦茨基、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维克多·维尔比斯基等主演,于2007年9月20日在俄罗斯公映。该片取材于1957吕美特导演的同名电影,讲述一名车臣少年被指控杀害养父,在十一名陪审员认定他有罪的情况下,唯一对案件怀有疑问的陪审员说服其他人重新审视案件证据、寻求真相的故事。

英文电影观后感80字

豆瓣上有的是,这是《肖申克的救赎》
原文贴地址下面了
Every
film
is
famous
for
a
reason.
I
thought
for
a
moment
and
decided
that
maybe
I
should
write
it
in
English
to
better
state
my
point.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is
a
glamourous
film.
Every
character
in
it
is
commendable.
Those
prisoners,
innocent
or
not
,most
of
therm
spent
two
thirds
of
their
lives
in
that
closed
damed
Shawshank
Prison.
As
Red
said
they've
become"institutionalized".
They
find
life
meaningless
outside
the
prison.
Old
Brook
and
Red
experienced
the
same
outside
the
prison.
They
even
thought
likewise:
They
want
to
go
back
to
"where
they
belong
",
they
can't
enre
the
life
outside,
in
which
they
find
themselves
useless.
They
want
to
commit
a
crime
so
that
they
can
back
and
they
both
think
of
suicide.
Brook
did
commit
suicide
while,
Red
with
his
unrealised
promise
to
Andy,
choosed
to
live.
"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
Being
insititutionalized
is
terrible
and
awful.
That
is
a
man
without
his
own
will,without
his
bright
life,
a
man
of
no
hope.
Andy
crawled
to
light
through
500
yards
of
shit-smelling
foulness
that
a
normal
man
can't
even
imagine.
Through
that
unbearable
500
yards,
he
earned
his
freedom.
He
embraced
the
whole
bright
big
outside
world
that
he
had
dreamed
of
going
back
to
for
20
years.
He
smiled
in
the
pouring
rain
and
lightening.
That
moment
I
saw
a
man
of
his
totally
free
will.
That
scene
reminds
me
of
wallace
in
film
Brave
Heart,
at
the
last
moment
of
his
glorious
life,
sceaming
out
"freedom".
Though
he
died
the
next
moment
,he
still
earned
his
freedom,
his
entire
eternal
freedom
cried
out
with
his
hope
for
his
man,his
country.
As
Andy
said,"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
Hope
is
what
leads
them
to
a
dream
of
freedom
and
finally
,to
the
reality
of
freedom.
需要三篇吗?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456392/
《这个杀手不太冷》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901150/
《十二怒汉》
咱英文水平有限
内容也没咋看
你好歹过过,删删改改的,最主要是
这几部片要看下,我选的都是经典名片

⑦ 请英语高手翻译(满意加分)

Deni Lv Meite's debut "Twelve Angry Men," the film's scenes of bizarre monotone - the entire film is only one scene, you can create the Guinness Book of World Records. This one allows all the viewers wait senselessly spotting a half-hour scene, that is, a jury lounge.

Sidney art expression in his magic to the shortage of 40 bungalow house showed intriguing stories: a slum in the boy grew up in the father, and was charged with the murder weapon with onlookers and laaikus in court. As the jury to 12 cases and case discussion before a jury room, and always through discussion result, can officially final.

The wrath of the rhythm of han very clever arrangement. Want to know, the movie a half hour is only one room, let the scene audience sit, unsegmented is no good, but if there are obvious segmentation and will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let the audience partial away. So the two segmentation adopted: one kind is the actor's body activity, another kind is the case of the thinking activity. Thinking activity is refers to the jury members to the case of thinking, reasoning process, this process is blocked, case analysis to certain place would be stuck, all people have no idea. Now take some time to wait for a new breakthrough in the case of a figure head, but it needs jumped out. So this time is inserted some actors body activity,

Most importantly characters have their own personality, every actor played their taste. But more is in the first vote only objection by the engineer, oneself also not clear for boys, it grievances elution is proposed. The possibility will be wronged suspect, So every role not only has his own personality, and their heart is contradictory. In the process of the film roles were most repeatedly thinking of his position, the ideological struggle to myself, until finally know exactly how should exercise his right of divine.

Twelve Angry Men" is the heyday of Henry Fonda's masterpiece, but also the cornerstone of special note Nily America. Public actors excellent performance, and the director of the film an accurate grasp of the rhythm to make the film in the history of film has become the classic unbeaten.

There is such a poster saying: Life is in their hands, Death is on their minds.

Video does not reveal a certain result, so from beginning to end, the court extremely rarely the lens.

Even if all of the people viewing the debate from the outset about their outcome, films can not lose any of the charm of a second, a simple layout, the 12 indivials to express their ideas and then showing life gestos.
12 Angry Men is actually a cool and calm manner, a few voices of two people are always rude discourse high, but more people will face up to a calm, clear eyes and step by step presentation, everyone's ideas are self-contained, even if the their relative impact is particularly severe after the friction, but eventually someone will apologize, it was also understanding.
As opposed to the idea of two populations is not unusual content, in fact, such disputes can be seen everywhere, different arguments they must be on behalf of justice, and to give a child the fate of an equal treatment.
The majority of controversy in the process of the subject, does not justify the high voice is a clear attitude, opinionated people who are very valuable but also very stubborn.
How many people are willing to insist on a person who never met before, even if the matter of the person's life and death, and they have to bear of being accused of grandstanding, flaunt an alternative such as the status of notoriety.
How many people will not be the curse of the majority voice Ershi confidence fade, then quickly lowered the banner for an unknown person to follow suit.
Correct or not is not the key, the key lies in lack of effort, so I can see from the film's view is that the expression of 12 indivials equal opportunities, from start to finish uphold the integrity of their right to express something of the challenge is the brave the language of those.
Language at this moment is believed to be more capable than a human hand, foot and makes a separate thing, and Earned dripping language environment, film script is the perfect hero.
Finally, always trust each other two were initially despised by others shook hands with the men in a friendly manner, thereby to know, if we can hear different voices, please be patient to listen to and focus on the exchange, regardless of what the thing itself, would be a pleasure to .

⑧ 求一份《十二怒汉》的影评,1500——2000字

愤怒中的公平与正义
———《十二怒汉》观后感
东北师范大学03社会学 WSJ
内容提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十二怒汉》是一部男人的电影,但是由于它的魅力,依然让包括我的很多女同学津津有味地看了两个小时。对它的解读,可以是从政治学,社会学,哲学,也可以是从伦理学的角度。本文就是试图从伦理学的角度关于它的正义的方面来解读它。

关键词:罗尔斯 公平 正义 《十二怒汉》

(一) 何谓正义?

“如果我们承认伦理学是一种思想,就必须承认它与政治或宗教等意识形态的思维方式有所不同。伦理学不承认任何一种观点的权威地位,它不打算偏袒,它不为"某 些人或多数人"(some or majority)着想,而是为"所有人或每个人"(all or every)着想。这条原则把思想与意识形态区分开来。因此,伦理学将以所有人或每个人所追求的价值作为无疑的前提,去说出如何获得这些价值的真理。”————赵汀阳:《不含规范的伦理学》

对于正义的追寻,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人类在各个领域里都留下了探索的脚步。但是各个学科的价值旨趣不同,关于正义也就有了不同的理解。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也在追求正义,但是这与伦理学的正义不一样,就象赵所说,它为“所有人或每个人(all or every)着想”,我想这是与其他学科的最大不同之处。

就伦理学内部而言,关于正义也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探 讨正义观念,严格地讲只能限于西方的制度文明,因此要说变化,也只能说正义观念在西方的演变。基督教文明下的西方正义观念因为以人为本位, 就注定了这种观念将随着人类社会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变化。在古希腊、古罗马,人们认为把人分为奴隶和自由民是正义的,随着时代的变迁,这样划分人群的方 式逐渐被人类抛弃,被认为是不正义的;中世纪处死异端被认为正义,而后经过文艺复兴,又被抛弃,被认为不正义。直到上个世纪,欧洲列强对其他小国的无端侵 略还没有被认为不正义,美国蓄奴也还得到大量基督教信徒的认可,本世纪初,美国的妇女都还没有选举权。直到今天,西方世界依然存在着不少非正义观念等待解决。而且有大量观念在原来的生活方式中被认为是正义的,现在也开始受到怀疑(如人类以动物为食物就开始遭到质疑,以至于许多西方人提出动物的权利,可是这在佛教中根本就不成其为问题),原来被认为是不正义的,现在却开始得到宽容和尊重(如同性恋问题),从这样的演变中,实际上我们能够看到的一个脉络就是所 有的变化都贯穿着一个主线——尊重人的权利,甚至这种尊重将延续到动物、植物以及不会说话的大自然。

正如上文所说,正义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古典伦理学家,近代以及现代的伦理学家都对它有自己的看法,但是本文的所说的正义,主要是指罗尔斯的正义观。
相对于古代社会和中世纪,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是多元化。人与人之间,不仅宗教观念互不相同,道德和哲学观念大相径庭, 追求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也各异其趣。非但如此,观念与观念之间,还常常互不相容,甚至势不两立。然而,这些人生观价值观不同甚至对立的人们,必须生活在同 一个社会,接受同一个政府的统治。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在有关社会制度和行为规范的基本原则上,我们究竟有没有相互重叠的共识?如果有,它们是什么?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就想回答这些问题。他观察到,在现代社会里,任何一个关于人的本质或人生价值的全面性理论,不管它是宗教的、道德的,还是哲学的,都不大可能获得社会所有成员的一致支持。因此,现代社会的正义观念,不能像古典理论家那样,以一套特殊的人生观价值观作为预设前提。这样一种尽可能不预设人生目的和价值观的正义理论,以什么为基础呢?罗尔斯说,公平。公平是正义的基础,正义不外乎公平。
那么,什么才是公平呢?罗尔斯说,理性的个人,在摆脱自身种种偏见之后,大家一致同意的社会契约,就是公平。公平就是没有偏见。那么,什么才算是“摆脱自身种种偏见”呢?这个要命的问题,是罗尔斯正义理论的第一个关键点。他必须给出一个清晰而严密的定义,才能依据它推导出他的一整套理论。

2006-5-22 22:06 回复

wsj2725
1位粉丝
2楼

罗尔斯的回答绝了:“无知才能公平”。没有偏见就是无知,也就是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人。当一个人不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个阶层,不知道自己的天赋和才能,甚至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追求什么的时候,他的决策就是毫无偏见的。当所有的人都在这样一重“无知之幕(veil of ignorance)”背后作决策时,他们所一致公认的社会契约,就是正义的。这样一种人人都无知,因而人人都无偏见的状态,罗尔斯管它叫“原初境况 (original position)”。罗尔斯的看法是,我们人类有通感,可以通过自我反思,摆脱一切偏见,达到像未投生灵魂那样思考的境地。
最后罗把他的正义原则阐释如下:第一原则:每个人都拥有享受彼此相容的最大限度自由的平等权利;第二原则:社会经济不平等应当(a)尽可能地有利于从中得益最少的人,(b)权力和地位在机会均等基础上对每个人开放。在这两大原则中,平等自由原则优先于其他原则:除为了更好实现自由以外,不能因其他缘故(如经济理由)而限制自由。在第二原则内,机会公平开放原则又具有优先性。
在我看来,罗尔斯的正义观在某种意义上是对西方几大伦理原则的超越,他秉承了西方的以人为本的传统,尊重人的权利,特别是对少数人,使弱势群体的权利得到实现。对每一个人,不管是公平还是自由,都尽可能得到兼顾。
(二)《十二怒汉》中所体现出的正义

在一个自由民主的社会中,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平等的。因此这里的平等只是一种机会上的平等,而不是结果上的平等。对于那位年仅18岁的少年来说,他能否得到一个公正的审判将决定他的命运,但是个体的人在国家政权面前永远是弱者,在一个没有正义公平的国度里,清白善良的人完全可以被无辜地判罪,象美国这样一个有无数人追求正义的历史上,依然可能存在着许多不正义的判决。于是人们把希望寄托在陪审团制度上。然而这是否能实现人们所期待的公平与正义呢?影片给我们一个疑问,只是在我看来,即使看完电影后,我依然没有解开这个疑团。

公平首先要体现在机会公平上,那个男孩审判时按西方的法律应该有被指定的律师,如果他没有钱请律师的话。但是这不是我所讨论的范围之内。我们只是关心那一个陪审团。毫无疑问,当程序进行到这一步的时候,男孩的命运就系于这使十二个人了,因为所有的证据都证明男孩有罪。而这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十二个人,以前素不相识,他们也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法律素养。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和生活背景,从事不同的职业,有自身更关心的利益,有不同的人生经验,有自己的偏好和性格,更有不同的社会地位。

根据法律,他们只要一致表决通过有罪,就可以完成使命。他们按号入座,开始举手表决:11票有罪对1票无罪,结果有一人异议,这意味着必须讨论下去、给出怀疑无罪的理由。8号是持怀疑态度的那个人。他不知道那男孩是否真的有罪,只是他不确定那些证据的可靠性。他们开始辩论,随着辩论深入,控方证据的混乱和矛盾之处不断揭示出来。在辩论过程中间经历了六次表决,表决方式有写纸条、举手、口头表示,其结果分别是:11比1;10比2;8比4;6比6;3比9;1比11,同意有罪的人越来越少,最后顽固坚持被告有罪的陪审员终于放弃立场。被告终于被宣判无罪。

在整个电影人物中,相信大家对那个8号的印象是最深刻的。8号的最开始的怀疑,才使案件有了讨论的可能。在那个8号心里,一定对公平和正义有着自己的理解。我认为他有两个角色,一个是男孩的辩护律师,一个是中立的法官。因为另一方的力量太强大了,在开始的时候,他不得不一人分饰两个角色(尽管在我们看来是矛盾的)。他认为那个男孩应该有别人为他辩护的权利,所以他是律师。另一方面,他还要站在中立的立场上来判断。因为情感不能代替法律。但是后来随着讨论的深入,这两个角色已经有更多的人来承担,案情开始有一点明朗。

当由一部分人来决定另一部分的人的时候,这件事本身就具有严肃性,更何况还有法律的严肃性。但是从一开始,我们看不出有什么严肃的。他们只是把它当成了一种他们不得不履行的一个程序。他们中有人惦记着自己的生意或下午的球赛,有人在发呆,在想自己的事情。争论的开始,也是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职责的开始。一位陪审员终于道出了自己对此的心声:“我们的责任重大,我们拥有伟大的民主。我们被认可和信任为真正无辜的人洗脱嫌疑。我们拥有权力。这是我们强大的原因”。他们最后用牺牲自己那点自由换得了那个年轻人的人身自由。

在这里不得不说到一个词:偏见。偏见是一个人对事情的的歪曲认识,它来源于印象的刻板化。在电影中,我们也能看到偏见。有陪审员认为男孩来自平民窟,仿佛天生就有不好的基因。这时判断已经不是基于事实,而是一种印象,是针对人做出的判断。罗尔斯希望人们能回到毫无偏见的状态,事实上这不可能,就象人们很难做到绝对的客观一样。但是人们在交流中依然可以尽可能地以偏见来判断。就象在电影中,一个也是出身贫民窟的人当即对那个人的偏见做出了反击。

理性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理性也是万万不能的。社会学总是在争论,人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抑或是情景的。我认为理性在伦理中也应该有它的位置。但是理性本身不是目的,它是实现伦理目的的手段。情感和偏见都不能代替理性的逻辑的推理和判断,因为伦理学最终要实现的是公平和正义。如果说推动结果的改变仅仅是8号的坚持,是不全面的。他让那些人开始认清自己的职责,对使命的尊重,他是所有人中最理性的。但是最终是大家一起努力才使结果发生了改变的。只是其他人的态度的改变并不一定是处于一种理性,更多的是一种情景的,其次是情感的(既有愤怒,也有同情等等其他复杂的情感)。这仿佛是民主的一个悖论。

一个正义的社会,必定是一个尽可能使社会中处于最不利地位的人多得好处较少受损的社会,此即照顾弱者原则。法律给了人这样的平台,而伦理中的正义却给人提供了方向和价值。我们不知道事实上的真相以及最后那位男孩的最终结局,但是至少在电影中,他得到了他应有的公平和正义,而那十二个陪审员也对自己的职责和关于公平和正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⑨ 十二怒汉剧情解析

剧情解析:

法庭上,对一个被指控杀害父亲的十八岁男孩的宣判正在进行,而最后的审判还需要考虑此次由十二个人组成的陪审团的意见。

这十二个人各有自己的职业与生活,他们当中有巧舌如簧的广告商、仗义执言的建筑师、正义勇敢的上班族、歧视平民的新贵族、追求真相的的钟表匠、精明冷静的银行家、只赶时间的推销员。

每个人都有自己思考和说话的方式,但是除了亨利·方达扮演的建筑师之外,其余的人都对这个案子不屑一顾,在还未进行讨论之前就早早认定男孩就是杀人兇手。

一切的证据都显示男孩是有罪的,大家觉得似乎毫无讨论的必要。但第一次的表决结果是11对1认为男孩有罪,按照法律程序,必须是一致的意见、也就是12对0的表决结果才会被法庭所采纳。

首先站出来赞成无罪的是8号,由于8号的坚持,也随着对三个关键证据的科学推测,赞成无罪的氛围开始在其他十一个陪审员之间扩散。

对男孩是否有罪的表决也开始出现戏剧性的改变:11对1、9对3、8对4、6对6、3对9、1对11。

最后,通过了各种不同人生观的冲突,各种思维方式的较量,所有的陪审团员都负责任地投出了自己神圣的一票。终于,12个陪审员都达成了一致意见:无罪!

影片介绍:

《十二怒汉》(12 Angry Men)是由米高梅公司制作的一部黑白电影,由西德尼·吕美特执导,瑞吉诺·罗斯(Reginald Rose)编剧,亨利·方达、李·科布、马丁·鲍尔萨姆等人主演。

该片于1957年4月10日在美国上映。

影片讲述一个在贫民窟中长大的男孩被指控谋杀生父,案件的旁观者和兇器均以呈堂铁证如山,而担任此案陪审团的12个人要于案件结案前在陪审团休息室里讨论案情,而讨论结果必须要一致通过才能正式结案的故事。

热点内容
日本综艺中国电影完整版 发布:2023-08-31 22:05:04 浏览:1593
日本污电影推荐 发布:2023-08-31 22:03:58 浏览:571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小演员 发布:2023-08-31 22:01:10 浏览:1548
日本电影女主割下男主 发布:2023-08-31 21:58:33 浏览:1265
一个法国女孩剪短头发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7:38 浏览:1283
日本电影主角平田一郎 发布:2023-08-31 21:54:07 浏览:933
电影票为什么抢不到 发布:2023-08-31 21:52:52 浏览:1246
电影院眼镜吗 发布:2023-08-31 21:50:27 浏览:673
港剧晓梅是哪个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0:15 浏览:678
书生娶个鬼老婆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3-08-31 21:49:25 浏览: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