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英文电影 » 电影文化英文论文

电影文化英文论文

发布时间: 2022-01-17 00:00:08

‘壹’ 写一篇关于 美国电影文化的论文 我该如何着手,从哪些地方来谈,写些什么,

美国的电影多是商业化电影,但是,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所以,美国的电影文化,其实也就是美国人民的生活文化。你可以先看几部不同的片子,什么《这个杀手不太冷》,《海上钢琴师》都是比较经典的。包括美国的动画电影,也是很有特色的,可以网络上搜索一些。看电影要看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它要给我们的宗旨是什么,你从电影当中体会到了什么。你有些什么看法等等,都是可以写的。

‘贰’ 英语毕业论文 美国电影中文化的透视

用中国人的眼光去刨析美国的文化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东西方的文化碰撞已经存在几千年了,美国看似2\3百年的建国史,实际上是欧洲殖民历史的延续,从欧洲的某个地方到中国时差大约需要8小时,于是便引发了8小时的文化差异,了解了这一点,再结合类型影片和艺术影片这两个主要的支流或许可以屡出个头续;至于中国这么一个庞大的国家,我们或许只能用现实主义来LIAOYIZIWEI了...

‘叁’ 关于美国电影文化的 外文文献

摘自基维网络,因为无法贴出网页,你自己去搜索电影的词条好了。

下面一个开头介绍:

History
Main article: History of film

A clip from the Charlie Chaplin silent film, The Bond (1918)Preceding film by thousands of years, plays and dances had elements common to film: scripts, sets, costumes, proction, direction, actors, audiences, storyboards, and scores. Much terminology later used in film theory and criticism applied, such as mise en scene (roughly, the entire visual picture at any one time). Moving visual and aural images were not recorded for replaying as in film.

Near the year 1600, the camera obscura was perfected by della Porta. Light is inverted through a small hole or lens from outside, and projected onto a surface or screen, creating a moving image, but it is not preserved in a recording.

In the 1860s, mechanisms for procing two-dimensional drawings in motion were demonstrated with devices such as the zoetrope, mutoscope and praxinoscope. These machines were outgrowths of simple optical devices (such as magic lanterns) and would display sequences of still pictures at sufficient speed for the images on the pictures to appear to be moving, a phenomenon called persistence of vision. Naturally the images needed to be carefully designed to achieve the desired effect, and the underlying principle became th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ilm anim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elluloid film for still photography, it became possible to directly capture objects in motion in real time. An 1878 experiment by Eadweard Muybridge in the United States using 24 cameras proced a series of stereoscopic images of a galloping horse, arguably the first "motion picture," though it was not called by this name. This technology required a person to look into a viewing machine to see the pictures which were separate paper prints attached to a drum turned by a handcrank. The pictures were shown at a variable speed of about 5 to 10 pictures per second, depending on how rapidly the crank was turned. Commercial versions of these machines were coin operated.

‘肆’ 有没有关于电影的英文文章就是介绍电影文化的英文文

Dreaming in the memory is not as good as waiting for the

‘伍’ 求助,关于电影与文化的文章,最好英语的

The Influence of Movies
There is no doubt that watching movies can influence the way that people behave. Moreover, it seems that people are spending more and more time watching some sort of visual entertainment, whether it is a video tape or a DVD or on the internet. Therefore, the effects of visual media cannot be ignored.
One obvious effect of these media is that watching them inces people to buy certain procts. Another way the movies affect people is that they give people either a broader view of the world or a distorted one, depending on what type of movies they watch. Those who watch news and ecational films can learn many new things while those who watch primarily entertainment shows may come to believe that most people in the world possess great wealth and good looks. It may make them become dissatisfied with their own lives. Finally, perhaps the most susceptible viewers are children, who may be unable to tell fact from fiction and may try to imitate acts that they see in the movies.
With the ever-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video entertainment, society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se effects. Movies, while entertaining and informative, cannot take the place of real experience.

‘陆’ 求 从电影《刮痧》看中外文化差异 英文论文

从《刮痧》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电影《刮痧》讲述的是一个在美国生活了八年的中国家庭,因为孩子的一次意外发烧,刚来美国,不懂英文的爷爷用了中国传统的刮痧治疗方法为小孙子治病,但在医院里被护士发现了因刮痧而留下的血痕,怀疑是其家人虐待孩子所致。于是,儿童福利院便把孩子的父亲许大同告上了法庭,在法庭上,许大同因为无法解析刮痧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治疗法,又因为律师的曲意刁难,许大同最终被判决与孩子隔离,并且搞得失去了工作、朋友和与妻子分居,幸亏许大同的朋友去了一趟中国,知道了刮痧是一种治疗方法,为其作证,故事也就有了完满结局。 许大同一家在美国的遭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华人在外国生活的种种不适,而这些不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造成的,随之而来的必然有隔阂,对立与冲突。首先是医学领域的认识差异。刮痧是故事冲突引发的导火索,刮痧疗法在中国民间很常见,是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确实能够治愈一些常见病。但是,这种疗法搬到美国,就成了大同对孩子施以暴力的罪证。 二是法律观念的不同。在西方社会里,法律存在于每一个角落,每一种纠纷都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而每一件事实都是要讲求证据的。如美国的法庭及儿童福利院虽被大同的满腔激情,真挚而忘情的诉说所震慑,却仍要求有“爱的证据”,以供法庭判决。而中国人比较看重的是人情冷暖,尤其是对于亲情特别看重。 三是对尊重的理解不同。在故事开头,许大同因为自己的儿子没有向老板的儿子道歉,便用手打了自己儿子一下,老板看了觉得不可思议,许大同对约翰解释这一举动说:“我为什么打我儿子,那是出于我对你的尊重,那是我给你面子。”这样的解释让这个典型的西方人迷惑不已,他并不知道眼前这个东方小伙子的这一耳光竟然是出于这样的逻辑,作为西方人的约翰,他是无法理解这个东方爸爸打他儿子时的那种复杂心情的,他只知道,打人是违法的,这是对人权的不尊重。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说明这样一个道理:由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文化背景形成的观念上的差异,在相互交织、碰撞中必然发生尖锐的冲突。四是对爱,对家庭的理解的差别。这也是《刮痧》中冲突的本质所在。许大同对付美国社会的生活和工作都游刃有余,这并不意味着他在成长中濡染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就已经烟消云散。在许大同的心里,家庭也是他的精神支柱。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家的幸福与团圆。三世同堂,其乐融融,是他奋斗的动力和意义所在。为了爷爷能在美国拿到绿卡,他还把给孩子刮痧这事称是自己刮的;为了儿子能回家宁愿分居;为了爷爷能看一眼孙子,偷偷把儿子从福利院了带出来;在法庭上,许大同爱子心切,甚至和对方辩护打了起来;为了给孩子送圣诞礼物,不顾危险爬到九层,完全有可能“坠楼而亡”…… 爱就是付出和负责任,可能会表现为严厉,表现为分居,甚至表现为欺骗,表现为劫持……正是这种爱把孩子和父亲以及这个家和二为一体,这种爱超越了其自己的尊严,平等,自由和选择自身幸福的权利。 而在西方人眼里这些都是不可思议的,甚至是犯法的! 这部《刮痧》,让我们意识到了中西方文化差异是如此之大,若不在了解双方的文化前提下,引出的问题确实令人头疼。看来世界的大同文化要经历长时间的碰撞,相互交织,尖锐的冲突,磨合,才能融合与发展的。

‘柒’ 急求英美电影欣赏论文(英文的)

Men of Honor

《斯蒂文森小说精华》下卷收录《黑箭》及《绑架》,这两部长篇都是非常引人入胜的历史小说。在介绍二书各自的时代背景以前,不妨让我们先来鸟瞰一下英国历史,它的大脉络,那是很有趣的。

提起英国,人们只知道是个老牌帝国主义,十九世纪首先就是这匹恶狼闯进我们的家园。但是,在不列颠(联合王国除开北爱尔兰)那片土地(约略相当于我国湖南省)上,曾经多少次遭受外族血与火的蹂躏?多少次山河变色、国破家亡?一代又一代,有多少个入侵者、杀人凶犯,又有多少个英奸、卖国贼,最后都成了他们民族英雄和历史伟人,我们中有几位能够说了然于胸呢?一笔一笔血淋淋的陈年旧帐,整个的英国历史我们可以大体上概括为:三次种族大换血,三次沦为殖民地(即文化大换血或输血),三次开门揖盗,引狼入室,认贼作父——其中两回全国都成了我们中国的吴三桂。这就是一部英国史!

大约距今九千年以前,不列颠诸岛与欧洲大陆还是连成一体的,那里居住着中石器时代的地中海人和阿尔卑斯人。约五千年前,伊比利亚人自地中海地区西迁,是首批从大陆渡海过来的,征服了原有的居民。这次征服必定十分野蛮悲惨,使我们已经找不到任何中石器人的痕迹了。着名文化古迹索尔兹伯里平原上的怪石圈,就是伊比利亚人留下来的。是为第一次换血。

到了约两千五百年以前,有凯尔特人自今天德国南部一路砍杀过来,先后占领了今日法兰西、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地,接着又越海占据了不列颠诸岛,残酷屠戮伊比利亚人。是为第二次换血。

自公元一世纪中叶,罗马帝国对不列颠进行了长达四百年的殖民统治。政府、法律和商业都使用拉丁语,只剩下乡下人才说凯尔特话。铺石的公路自此四通八达,繁荣城镇星罗棋布,罗马人还带来了基督教,其文化、习俗、生活用品也大量渗入,整个社会生活都罗马化了。直到五世纪初老家起火,他们才开始撤离。这是第一次被殖民地化。[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前门去狼,后门进虎。紧接着于五世纪中叶,原居住在西北欧的三个日耳曼野蛮部族——盎格鲁、撒克逊和朱特人横渡北海,所谓“条顿人的征服”,(严格地讲,可以说是四次引狼入室。因为罗马军团撤离以后,软弱的不列颠暴露于北方野蛮苏格兰人同皮克人的侵扰之下。据说首先是一位凯尔特部族领袖,主动邀请朱特人前来协办国防的;而朱特人见有隙可乘,后来才反客为主,并引发盎格鲁及撒克逊人也来大举入侵。)耗时一百五十年。秦始皇焚书坑儒?小菜一碟!日耳曼人把凯尔特整个一个民族的成年男子几乎打杀干净啦(第三次换血)!他们这些刽子手构成了今天英吉利民族的主体。自然,残留的妇孺免不了繁衍生息,于是一代又一代的混血种横空出世。

金庸历史小说非常有趣,其耐看不亚于斯蒂文森。然而,若按照小说中那些仁人志士伸张正义、替天行道的血性脾气,非得要报伊比利亚人同凯尔特人,还有中石器人的血海深仇,将那些屠夫的孽种——今日的英国人,杀个精光不可!

历三四百年七国并存(类春秋战国)的局面,迟到九世纪初,延伸至十一世纪初,日耳曼野蛮人终于从自身各个部族纷乱称雄之中名义上得到统一,演绎出英国统治世系的第一个朝代——撒克逊系。

就在撒克逊系统御国家的同时,九至十一世纪,来自北欧的维京海盗——其中主要是丹麦人,大规模入侵英国。他们除了在英格兰东北部建立“丹麦区”,进行直接赤裸裸的统治之外,以后又向南方扩张。到十一世纪上半叶,虽说不断受到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反抗,仍有三十年之久,整个英格兰都已置于了丹麦国王卡纽特统治之下 ——此三十年即英国朝廷的第二系,丹麦系。前后历三百年,语言、文化、司法、度量衡……无不受到深深的影响。屈辱的殖民地史,居然列入了国祚的正统。

十一世纪中叶卡纽特帝国瓦解以后,政权重归撒克逊人的手中,是谓西撒克逊系。但是新王爱德华之母却是个诺曼底人(所谓诺曼底人本来也不是诺曼底的人,而是原居住于北欧的诺曼人,于九世纪南徙至今法国西北部、由于他们到来才称做诺曼底的地方,安顿了下来。操法语,与法国同化了。当时受封于国王的公爵,其领地叫公国,伯爵的叫伯国。十世纪初建立了诺曼底公国,为法国封建诸侯中最强大的;名份上为法王属下,实际有相当的独立性),国王本人是个半撒克逊半诺曼底的杂种,他自幼在诺曼底长大,长期流亡于兹,三十八岁才回国。即位以后便大量起用诺曼底人,还跟其表弟诺曼底公爵结为联盟,以抗衡国内的贵族,并使法语成为社会上层主要的交流工具。可谓里通外国、引狼入室之先声。

一○六六年,那位表弟诺曼底公爵威廉,根据表哥生前有让他继位之愿望,率兵五千乘舰队入侵英国,打败并杀死了新王哈罗德。英国大主教于西敏寺为之加冕,凭着圣经将英格兰交付与之,不久他便携着一批归顺的大主教、王孙贵族,返回诺曼底去也。胜利的法国人几年以内不断焚毁村庄,杀戮平民,掠夺英国贵族的土地以犒赏亲属及随从,统治上层换成了诺曼人的天下,新贵族取代了盎格鲁撒克逊的老贵族,诺曼底——法兰西语和诺曼——法兰西法律成了英格兰宫廷、英格兰贵族的语言和法律。教会也由法国来的意大利籍大主教接管了。然而,正是这位建立了诺曼底王朝的外国殖民君主同他的世子(继位者)们,于司法制度、兴建教堂乃至形成上议院、文化……等等方面诸多建树,即是说从世俗(硬件)同灵魂(软件)两个方面,为社会公正奠定了基础,开创了不朽的盛世基业,很有一点汉武帝的气象哩!原先盎格鲁撒克逊时期每个人只有一个单名,现今这样名字后边尾以姓氏,也是模仿他们法国贵族来的,这便是第三次殖民地化。自此以后,再也没有外族跨海入侵、成立霸业的情事了。君主世袭制度也是从威廉肇始,故被英国人大捧特捧为“征服者威廉”,几乎被当成我们的尧舜禹汤(真是一群厚颜无耻的亡国奴)![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说起尧舜禹汤,要提一下英国朝代递嬗的历史,那是迟到九世纪之初,自撒克逊国王埃格伯特开端的;较之我国西周共和,要晚上一千六百多年。一千二百年以来划为三个系、九代王朝,九朝当中还夹着一个共和政体。三系前边已经交代过了,第一代王朝便是这位威廉一世所建立。近一百年以后,安茹(法国地名)伯爵亨利二世(威廉一世的重外孙,又是一个外国人)跑到英国来,创建了安茹(又名金雀花)王朝——试设想一下,中国历史上若在北京建立一个约克(英地名)王朝或普瓦提埃(法地名)王朝,敝国上邦的文人们会不出来文饰一番,听由它赤裸裸洋名字刺激自己的自尊心吗?两朝共历三个半世纪之久,其中很长一段时间英国都是在法国国王的指挥棒下,让法国人或其后裔黄袍加身,君临英土。他们既是英国的一国之主,又在法国享有大片封地,作为法国藩镇,法王的附庸,其实心里只把英国当成一块殖民地,诺曼底才是他们的老巢,他们的根。一世以下有七位帝君,他们对英国只是遥领而已,大部分时间仍旧都呆在诺曼底的,其第六位在位十年,居留英国还不及一年哩。你看清兵入关,满人主宰天下以后,表现比他们还要好一些。尽管如此,英国人不去卧薪尝胆,不去做伯夷叔齐,偏还要把亨利二世这个法国拐子,也看作他们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之一!直到十三世纪初法王将诺曼底收了回去,英国的君主这才慢慢地,开始一心一意作个名副其实的英国国王了。又过了将近两百年,朝廷重行回复到英国血统手中,开始了兰开斯特王朝。不过这一回殖民地亡国奴的滋味还要有得尝,又经历了大半个世纪,下一个约克王朝的第一任国王开始,才可以娶英国女子——而非法国女子,为王后;再又到建立都铎王朝的国王手上,英语才取代法语成为官方语言。到十八世纪的三十年代在法庭上才废止法语使用英语。

剩下来还有两次值得一提。第一回在一六八九年,中国的吴三桂刚刚于十年前闭上眼睛,英国大多数宗教徒出于强烈反对天主教国王掌政,不顾不久前荷兰海军驶入泰晤士河奇袭英皇家舰艇的国耻(1666年6月,荷兰海军迅雷不及掩耳冲入泰晤士河,炮毁英国舰只无数,王家船坞付诸一炬,尤为奇耻大辱者海军旗舰“皇家查尔斯号”竟被虏走。炮声隆隆,伦敦震撼,实实在在预演了一场珍珠港事变),请求国王的女儿玛丽同她的丈夫、荷兰统治者威廉(威廉不仅是国王的女婿,还是他的亲外甥)前来承继王位。于是女儿偕同女婿率军登陆英国,打得老豆跟老岳丈落荒而逃(当时玛丽的胞妹安,以及她的丹麦丈夫,倒向姐姐、姐夫一边,也背叛了老爹及泰山。后来安继威廉三世为女王,这个忤逆不孝的女人恶有善报,极富政声)。群臣请命:“玛丽女王,威廉摄政,如何?”“不干!”于是这位既有德国也有英国血统的荷兰杂种威廉三世,英国话都说不好的,堂而皇之地坐上了龙椅(玛丽为王后)。中国人要质问:伦理焉在,仁义何存?简直岂有此理!可是,沿袭至今虚君实相的民主政治体制——议会高于国王、平民院高于贵族院 ——正是此时确立,两党制格局也自兹形成;还有大败法王路易十四、成就英第一帝国等等功业。因此,英国人把这次不怎么流血的外戚入侵、大家都当亡国奴,十分自豪地称之为“光荣革命”,看得比中国人心目中的唐宗宋祖,还要高出许多头哩。

第二回是在二十五年以后,安女王仙逝无嗣,同样出于英国国教对天主教的排斥,遵照国会法案,举国迎接女王的表兄弟、德国番佬、汉诺威公爵乔治登基,称乔治一世。根本不会说英语,又在德国土生土长的他(其太子,后来继位的国王也一样),开始了史书上倒数第二个王朝,那又是一个以外国地名命名的王朝!此王朝繁演了一百多年,传到了维多利亚。哗,这位十八岁少女直到白发苍苍八十二岁老太太,金銮殿上龙椅一坐就是六十四年,比咱们康熙老皇帝还要长哇!可这个维多利亚不也是个杂种吗,原来她的母亲本是德意志一个小公国的寡妇,后来嫁到了英国王室。女王从小就在日耳曼人的教养下长大,母语说德语,英语一辈子也说得不地道。登基三年后又嫁给她所狂热崇拜的一位母系的表弟——不消说,那是个纯种日耳曼,狼子野心、非我族类无疑的喽!此后更加封亲王,倚之为左右手,批阅公文,干预朝政,(呜呼,大权旁落,一至于斯!)然而天哪,正是这一对野夫妇,文治武功,创造出英国历史上最辉煌的黄金时代!中国的中山路、中山堂、中山大、中山医科大……已经够多的啦,而以她维多利亚命名的,更遍及英、加、澳、亚、非诸多地域,还要多得多啊。英国人拿胜利、勇气、恒心、真理、母性、正义、科学与文艺、和平与进步……几乎所有想得到的颂辞,都奉献给了她,亲王也同样地世世代代倍受尊崇。你们瞧这个国民有多贱!其实,维多利亚的意义不仅限于英国。十八世纪,世界文明的重心在巴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即进入维多利亚时代,世界文明的重心到了伦敦。

以上这一类故事并不仅限于英国。我们知道古代日耳曼本是一个游牧民族,精壮男子去外边打仗,不断夺取新的土地,然后整个部落,男女老少,不断地易地迁居。他们极其重视荣誉,而这种荣誉是建立在比狠斗勇上边,认为掠夺、流血得来的财物,远比诚实劳动——流汗得来的光荣。所以打仗——掠夺,便成了生活的至高目的。为了抢劫不惜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血流成河,何等的悲壮!公元前一○二年,二十万条顿人于今法国马赛附近几乎全数被歼,死尸之多,居民不得不用白骨去砌葡萄园的藩篱。次年另一支日耳曼人在意大利北部牺牲更为惨烈,不单男人个个战死不屈,妇女们也成群先杀死自己的孩子,然后自刎。而欧洲人脉管中涌动着的,正是古罗马人(也是好战的种族)和古日耳曼人的血液!由此我们得知,如同汉民族这样死守着东亚一大片腹地,老子说“夫唯兵者不详之器”,墨子主张“非攻”,勤勤恳恳地从事农耕;三千年来各种民族成份无太大变动地延续了下来,虽足堪自豪,却并非世界人类史的唯一模式。

固然,王室皇族之间跨国互通嫁娶在欧洲的历史中据有特殊的地位,甚至曾经与民族国家之逐步形成同步进行,这一点本来同中国不大相同。即便是如此,从以上我们仍然可以得知,英国人是把宗教信仰、经济、政治的现实利益,以及实际政绩,看得高于抽象的民族感情的。所以像汉族这样,将对民族的忠贞当作超乎一切最高的价值标准,不惜掷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譬如从明末无数忠义之士壮烈殉国,清初到处反清复明,直闹到秋瑾,乃至孙中山还要靠黑社会排满起家,并不是人类文明史惟一的模式。

中国村只是地球上的一个角落,行善的人喜欢说“将心比心”,将心比心无疑是非常之好的;但是若认为邻村的善恶标准、价值取向,也应当同自己的一模一样,那便要谬误千里了。今天,跨在廿一世纪门槛上的我国青少年理应知己知彼,对这个多元的世界,对其他各个国家不同的历史,有更多的了解,具更博大的眼光,更宽阔的胸怀,以便当一个不至于丢人现眼的地球公民。爱国主义源于普遍的人性,民族沙文主义则要不得。

历史家皮名举有言“不学本国史不知道中国的伟大,不学西洋史不知道中国的落后”。信哉!

‘捌’ 我想写关于美国影视看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英语论文(大四),没啥思路,求英语高手指教!!

这个论题太大一点。可以写美国的某一影片来看中西文化差异,譬如,价值观的差异。
论文分三个大段。第一段可介绍一下影片,第二大段可再分为几个小段,论述差异以及缘由。譬如,价值观的差异,可能与宗教文化的影响有关等。最后一段是总结一下。
论文应该引述一些对白,这样增加字数,可也增加文章的信服力。

如果能帮到你,就选为满意。还可继续提问。

‘玖’ 哪里可以找到有关电影和文化输出的外文文献

推荐到OA图书馆查询。
输入英文关键词即可。

‘拾’ 有哪些电影可以体现英美文化的我要写英语论文,急

介绍你一部:
《美国风情画》(American Graffiti)
导 演: 乔治·卢卡斯 George Lucas
主 演: 哈里森·福特 Harrison Ford 朗·霍华德 Ron Howard 理乍得·德莱弗斯 Richard Dreyfuss 凯思林·奎伦 Kathleen Quinlan 凯伊·林志 Kay Lenz 查尔斯·马丁·史密斯 Charles Martin Smith Suzanne Somers Bo Hopkins
上 映: 1973年08月01日 ( 美国 )
地 区: 美国 ( 拍摄地 )
对 白: 英语
评 分: 7.6/10( 11369票 )
颜 色: 彩色
声 音: Mono Dolby
时 长: 110 分钟
类 型: 剧情 喜剧
分 级: 西班牙:13 英国:PG 美国:PG 挪威:16 瑞典:11 芬兰:K-12 加拿大:PG 西德:16 丹麦:15 英国:AA
字 幕: 外挂英/法文

剧情简介:
乔治卢卡斯执导的这部电影紧抓着甘西迪遇刺与越战爆发前的纯真年代,描述一群刚步出高中校园,即将因不同的人生选择各自发展的哥儿们,在小城一夜之间的经历。有着大堆的年轻演员(包括日后改行当导演的朗霍华、奥斯卡影帝理乍得瑞佛斯,以及令人意想不到的哈里逊福特),非常能展现时代氛围的流行歌曲、跑车及快餐店。是一部十足《美式》的毕业生电影,除了意在言外地阐释毕业与成长的主题外,也清晰地留下时代印记,不过这反而是美国以外的观众较难理解的。而《美国风情画》也有日后以《星际大战》系列成为大资本家的乔治卢卡斯所丧失的某种天真与才情。

热点内容
日本综艺中国电影完整版 发布:2023-08-31 22:05:04 浏览:1571
日本污电影推荐 发布:2023-08-31 22:03:58 浏览:553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小演员 发布:2023-08-31 22:01:10 浏览:1531
日本电影女主割下男主 发布:2023-08-31 21:58:33 浏览:1248
一个法国女孩剪短头发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7:38 浏览:1274
日本电影主角平田一郎 发布:2023-08-31 21:54:07 浏览:923
电影票为什么抢不到 发布:2023-08-31 21:52:52 浏览:1238
电影院眼镜吗 发布:2023-08-31 21:50:27 浏览:667
港剧晓梅是哪个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0:15 浏览:671
书生娶个鬼老婆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3-08-31 21:49:25 浏览: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