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英文电影 » 英文电影译名的特征

英文电影译名的特征

发布时间: 2023-01-19 19:07:35

❶ 电影的中文译名都是谁给翻译的

英文电影的中文译名,兼有雅与俗的味道。纯粹谈翻译,大家不免想起严复先生“信、达、雅”的标准。可是翻译电影名往往只有四五个字的空间,不免顾此失彼,纵有一身本领也会施展不开。于是严复先生自己也说“一名之立,旬月踟蹰”。只不过有时候即使有旬月的时间寻章摘句,也还是有不能完成的任务。所以我们把丑话说在前面,先举两个流传甚广但其实很不准确的电影译名。

首先是着名警匪系列片《虎胆龙威》。主演布鲁斯。威利斯是着名的动作英雄,据说美国人民最爱听他那略带南方口音的美国国骂(就是F开头的那个)。这个系列影片的英文原名是“Die hard”,译名与之相去甚远。Die和 hard合成一个单词就是顽固分子的意思,想想威利斯演的那个警察,无论是哭是笑都那么吝啬面部肌肉的运动,确实是一副 “虚心接受,坚决不改”的样子。而die hard作词组用又可解释成难以断气,倒是符合动作片英雄永远不死的金科玉律。所以《虎胆龙威》虽然是深入人心的译名,但其实是完全抛开原文多义性的另起炉灶,从翻译的角度来说自然是不合格的。

再举一例,也是热门电影,1999年奥斯卡大赢家“American Beauty”。光看名字,大概粗通英文的人都会同意将之翻作如今为人熟知的《美国美人》,人们也会臆测这部电影一定是在讲某个美女的故事。可看过片子之后,不禁又要怀疑当初的判断,这部电影似乎并非是围绕某个美女展开的。再查查字典american beauty原来有个单独的词条,即美国产四季开花的红蔷薇,回想一下,这种花也多次出现在男主角的性幻想之中。可是翻成《美国蔷薇》就无可挑剔了吗?恐怕不是,我们更愿意相信在这部描写中产阶级家庭迷惘、破碎与堕落的影片中, beauty应该泛指美好的事物,American Beauty实际上就是那些美国人珍视的东西,就是所谓的美国梦。

拙劣的译名都一样,我们不再说它,而优秀的则各有各的优秀。抛开“信、达、雅”,我倒是愿意用《诗经》里的“赋、比、兴”给好的译名归归类。

一曰赋,朱子云“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这里指的是直译,贵在忠实,贵在直白。比如“Dances with Wolves”就是《与狼共舞》,“Sleepless in Seattle”就是《西雅图夜未眠》,虽然简单,但原文的意思没有损失,行文也注意到了汉语的节奏感。港台的译名通常不满足于“直言其事”,“The Piano”大陆翻成《钢琴课》固然不好,但港台翻成《钢琴别恋》是不是又太俗了呢。后来又出了个“The Pianist”,该叫《钢琴家》了吧,他们还是要弄出什么《钢琴战曲》和《战地琴人》来,当真是“欲加之意,何患无辞”。其实通常文艺片都是采用“赋”的译法,过多的发挥会破坏原着的精神。

不过一些商业大片的译者常常会嫌直译不够有噱头。就如“Mission Impossible”,中文直译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有点啰唆,损失了原文的直接和酷劲。香港翻作《职业特工队》马马虎虎,算是回避了矛盾。最后是大陆电影工作者一鸣惊人,一改一贯呆板的形象,上映时定名为《碟中谍》。既用了汉语的谐音,又紧扣影片间谍偷窃磁盘的内容,读起来还很酷,当真是一时之选。不过人算不如天算,“Mission Impossible”全球票房飘红,汤姆。克鲁斯与吴宇森联手来了个“Mission Impossible 2”,间谍还是那个间谍,盘片换成了生物武器,再叫《碟中谍》就有些不合时宜了吧。可事实如何呢?影片还是以《碟中谍2》的名字在大陆上映�票房仍旧看好。名字说到底只是个符号而已,片子好看,又有谁在乎你叫什么名字呢。

二曰比,朱子云“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此处想说的是把英文名翻作中文的成语或者俗语,注重从彼文字到此文字的映射,谓之“比”。翻到妙处,调动汉语中的文化积淀,在原名基础上又有发挥,常常能更上一层楼。老片子的翻译里有不少这方面的好例子,比较突出的就有《出水芙蓉》,原文是“Bathing Beauty”。原名不过是压了个头韵,译名一方面紧扣原文的字面意义,较之原名,又更显清新脱俗,意境尽现。再如前两年的大片《将计就计》,其实原文只是一个单词“Entrapment”,意思是诱骗或者说使人落入陷阱,因此也有翻作《偷天陷阱》的。而看过片子的人都知道,片中一老一少的诱骗决不是单方面的,陷阱也是一层套着一层。用“将计就计”才能充分表现男女主角之间的欲擒故纵,尔虞我诈。从这点说译名传递的内容已多过原文。说到“比”中之极品,我以为还有汤姆。

克鲁斯那部“Top Gun”的译名《壮志凌云》,这是一部把飞行员变成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年轻人最向往职业的电影。Top gun是美语的俚语,意思是专业技能登峰造极的人,也正是影片中克鲁斯们要做最好飞行员的雄心,此谓“壮志”。而作为战斗机驾驶员,他们用的武器正是最高的枪(Top Gun),凌驾于云层之上,此谓“凌云”。用中文的四字成语表达出原文双关的意味,可谓用心良苦,丝丝入扣。当然这种“比”的译法,常常是可遇而不可求,妙手偶得多过搜肠刮肚。若是翻译时对成语生搬硬套,反而成了董桥所说的“没有快感的强奸了”。

三曰兴,朱子云“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这种兴的译法采用迂回的方式,译名看似与原文相差很远,实际是借某种暗喻为全片起兴。而《诗经》中最典型、也最有名的起兴莫过于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了,借关雎来引起淑女,用一物来引起情思。上世纪40年代有部老电影名叫《巫山云》,化用的自然是元稹的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而实际英文原名则是“Letter from an Unknown Woman”,也就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

茨威格的名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讲述的是一段被遗忘的感情。所谓“巫山云”,乃是指陌生女人来信的内容,指那本该刻骨铭心的旧情。这一起兴或许能算是差强人意,而下面的例子倒是让不少人拍案叫绝了。库布里克的“Lolita”被译作《一树梨花压海棠》,用诗句为这部备受争议的情色经典起兴。译名的出处据说是一首苏轼送给某对老夫少妻的诗:“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梨者,老也;海棠则娇艳欲滴。以梨花和海棠暗指白发与红颜,而“压”字连接两者,则境界全出,更是点了全片乱伦的主题。

❷ 浅谈西方电影名的翻译技巧

摘要:电影片名的翻译对于国外电影在中国的传播来说意义重大,不仅要言简意赅地揭示剧情内涵,也要给人以美感,激发观众的丰富联想,希望能一睹为快。好的译名既要有艺术性,又要有实用性;既要符合语言规范,又要富有艺术魅力。除了要体现原片名的语言特色,达到与影片内容的完美统一,也不能忽视其 广告 促销功能。翻译片名是一项重要的且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讲究一定的 方法 与技巧。
关键词:英文电影;名字;翻译技巧

一、 文化 差异
文化是语言活动的背景,而语言又是翻译的手段。当我们与他人交流时,仅仅关注的是语言本身就很难有效地交流,因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我们对文化差异不了解或对于背景知识所知甚微就会导致很多问题。
1.不同的风俗习惯。在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中,不同国家会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其特有的风俗习惯。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应尽量解释出与本国文化存在差异的风俗习惯,尽量忠于原文表达出的 文章 的实际含义。
2.不同的宗教信仰。宗教文化是由人们宗教信仰的不同在宗教活动中随之产生的一系列文化,有很多 谚语 习语是与宗教有关的。在中国,儒家、道家和佛教是对文化影响最深远的三大宗教。与之不同的是,__在西方的宗教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需要翻译者补充与宗教相关的知识,在这两种文化中架起一座桥梁。
3.不同的 思维方式 。思维是语言的组成部分,而语言又是思维的表现形式。不同国家的思维方式表现为不同的语言体系。当表达时间空间概念的时候这种差异极为明显。
二、翻译的原则
电影片名往往以突显影片内容,传达主题信息,确立全片感情基调,提供审美愉悦,吸引观众,增加票房为其终极目标。片名佳译、妙趣横生而又发人深省,因其深邃的文化内涵和生动可人的语言而倍受中国影迷和英语 爱好 者的关注和青睐。在电影片名翻译跨文化、跨语言的转换过程中,往往体现了它的信息价值原则、文化价值原则、审美价值原则和商业价值原则。
三、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1.音译法。音译就是根据发音将片名译成另一种语言。如获得第16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奖并被誉为“影史最伟大的爱情电影”的Casablanca译作《卡萨布兰卡》,就是采用了音译的方法。片名采用音译的例子还有很多,如罗曼·波兰斯基执导的1979年版的电影Tess译为《苔丝》以及HarryPotter《哈利波特》,采用的都是音译,这些片名都通过音译保留了一些“洋味”。
2.直译法。直译,倒并非一定是“字对字”“一个不多,一个不少”。因为中西文字组织的不同,这样“字对字”“一个不多,一个不少”的翻译在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恰当的直译不仅能带来很高的原语文化信息传递的信息度,而且能产生较高的文化信息传递的有效度。片名的直译是比较简单且 保险 的方法,由于是按照原片名直接译出对应的汉语片名,它的好处在于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原片名的味道。如:日本偷袭珍珠港是美国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以这个世人皆知的地方命名的影片The Pearl Harbor直译为《珍珠港》。根据文学名着改编而成的影片也往往采用该名着中译本的直译书名,如:Jane Eye《简爱》,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与偏见》。
3.意译法。英语和汉语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表达方式,当形式成为翻译的障碍时就要采取意译法。意译,也就是纽马克所称的交际翻译。这种方法旨在保留译语的“达”“雅”,丧失了原语的形式,但与此同时并未改变原语主要的文化信息,从而使译语优美明了。另外由于东西方民族的价值取向、审美心理、文化背景等存在着诸多不同之处,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把片名直译过来,也可能会失去原片名的本来意义,甚至可能产生一些错误的联想,影响影片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意译法,以凸显影片的特征,激发观众的欣赏欲望。意译无法传递原语的全部文化信息(尤其是无法传递原语的形式特征),但却能产生很高的文化信息传递的有效度。片名意译前需要先对影片内容、背景有深刻透彻的了解,这样才有助于理解原名,使译出来的片名与影片内容相吻合,并尽量再现原名的信息。意译不但给了译者创造的天地,也给了观众想象的空间。需要注意的是,译者应使片名意译得通顺上口,让中国观众明白。
总之,英文片名虽然很短,翻译起来却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不同的影片名侧重点不同:有的是以人名或地名命名,有的是以时间或地点命名,还有的是通过影片名来描述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因此,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公式将其套用在影片名的翻译当中,也很难找到一种权威的翻译理论专门用于指导影片名的翻译,只有将不同的翻译理论结合起来,在不同场合,用某种理论的某一点配合相应的方法进行翻译,才能贴切地翻译出合适的译文。因此可以说,影片名的翻译是一个艰难的再创造过程,每一种译法都有其不同的遵循原则以及与此方法相适应的片名。总而言之,灵活运用这几种方法,可以为各种各样的影片名找到合适的翻译方法,翻译出合适的影片名。
参考文献:
[1]郭建中.实用性文章的翻译(下)[M].上海:上海科技翻译,2001.
[2]刘学云.翻译新论[M].武汉:湖北 教育 出版社,1996.
[3]孙迎春.翻译学语林[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4]孙致礼.文化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11).
[5]杨自俭.英汉语比较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柳耀辉.影视文化论文集[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❸ 大多数英语电影标题都是短语动词的形式吗

摘要:英语电影片名具有简洁凝练、重视重音和语调的特征,和汉语表达有很大的不同。目前,我国的英语电影片名存在一名多译、翻译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英语电影片名文本具有信息功能和诉求功能,要求在翻译中做到艺术性和商业性相结合,因此,对英语电影的片名翻译应当遵循四大原则,灵活运用直译、意译等方法,在忠实于原片名的基础上,尽可能取得最好的商业传播效果。
关键词:英语电影;翻译策略;片名翻译
引言:国内电影市场的飞速发展,让观众对外语电影的需求日渐增长。外语电影又以英语电影为主,将这些英语电影翻译成中文是首要任务。观众在接触英语电影之前,最先看到的是电影片名,因此,对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十分重要,它关系着电影的传播效果。一个好的英语电影片名翻译,既能概括影片内容、传达影片美感,又能引起观众强烈的观看欲望,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
一、英语电影片名的特征
(一)简洁明了,动词和动词短语使用极少
英语电影的取名偏好简洁明了,片名以名词、名词短语、动名词、形容词短语为主,极少使用动词或动词短语。这就让英语电影片名显得十分开门见山,观众不需要太多思考,一眼就能从片名中提取到电影的关键信息。
以名词为片名的英语电影,有Sunrise(《日出》)、The Godfather(《教父》)、Seven(《七宗罪》)等。英语电影也常用主人公名字、故事发生地点等专有名词来做片名,如Sissi(《茜茜公主》)、Pearl Harbor(《珍珠港》)等。
以名词短语为片名的英语电影,有Pretty Woman(《风月俏佳人》)、The Brave Heart(《勇敢的心》)等,常常在片名中暗含了电影创作者的情感倾向。
以动名词短语为片名的英语电影,有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卧虎藏龙》)、Saving Private Ryan(《拯救大兵瑞恩》)等,在片名中即透着强烈的画面感。
(二)运用修辞手法,让片名生动形象
英语电影片名虽偏好简洁凝练的表达,仍旧有着英语本身的美感。和汉语不同,英语语言的依靠重音和语调,头韵和尾韵常在英语表达中出现,从而在发音上有所重复。另外,英语电影的起名会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有双关、暗喻、提喻、压头韵、压尾韵等,让片名变得更为形象生动、引人注目。
如Gone With the Wind(《绝代佳人》)、The Best and Brightest(《最佳爸妈》)使用了压头韵的方法,Singing in the Rain(《雨中曲》)和When Harry Met Sally(《当哈里遇见萨莉》)则使用了压尾韵的方法,读来朗朗上口,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二、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现状
(一)一名多译,翻译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一部英语电影在引进中国大陆和港澳台时,所用的译名很可能是不一样的。大陆偏重直译,尽量保留英语电影片名的原本意思;而香港为了电影的上座率,会将片名翻译得较为夸张耸动。如Inception这部电影在大陆名叫《盗梦空间》,在香港被称为《潜行兇间》,而台湾则翻译成《全面启动》,可见一名多译存在着明显区别。
两岸三地对于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各有优缺,并不存在地域性的优势,英语电影片名的好坏,很大程度上还是决定于翻译者的水平。如今译者的翻译水平参差不齐,会直接影响英语电影译名的质量。对于施瓦辛格的电影,台湾译者喜欢在片名翻译中加上“魔鬼”二字,不论影片内容是否与魔鬼有关。如《Total Recall》,大陆直译为《全面回忆》,香港翻译成《宇宙威龙》,而台湾则译成《魔鬼总动员》。单从片名上看,《魔鬼总动员》容易让不了解电影内容的观众作出错误的判断,这对电影的放映效果是不利的。
(二)缺乏系统性的电影片名翻译理论
尽管目前已有许多较为成熟的翻译理论,但是在电影片名翻译这个领域,仍然很难找到系统性的翻译理论,或是广泛达成共识的翻译原则。译者们仍旧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为形成完整的电影片名翻译理论体系做努力。
三、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功能
(一)电影片名的文本类型及功能
从纽马克的理论来看,语言的功能分为六种: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呼唤功能、审美功能、交际功能和元语言功能。根据功能特征,语言文本又可以细分为表达功能文本、信息功能文本和诉求功能文本三种。英语电影片名的译制,既要使目标语观众最大程度地理解原片名的意思,又要通过名字吸引人们眼球,从而推动电影票的售卖。因此,英语电影片名翻译,带有一定的广告作用和商业属性,它主要属于信息功能文本和诉求功能文本。
(二)电影片名的翻译原则
对于电影片名的翻译,贺莺提出了四个原则:信息价值原则,审美价值原则,商业价值原则和文化价值原则。
信息价值原则,指的是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需要透露有价值的信息。译者需要准确把握电影内容,在译名上尽量与原片内容相统一,传达出正确的电影信息。
审美价值原则,要求电影片名的翻译具有美感,译名简练但不落俗套,从内容和音韵上对片名进行精心打磨,让电影译名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
商业价值原则,说明电影是一门文化性与艺术性兼具的艺术,必须考虑市场和票房。电影译名犹如一个短小精悍的广告,需要用尽可能少的成本达成宣传效果。因此,电影片名翻译要足够能激发观众的买票欲望,达成商业价值。
文化价值原则,指的则是电影片名的翻译应当促进文化交流。翻译既是语言间的转换,也是文化间的碰撞和交流。在翻译电影片名的时候,译者要理解源语言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情感,同时考虑目标语言观众的文化习惯,力求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源语言片名所具有的文化价值。
四、从文化视角看英文电影片名翻译
(一)归化法
1995年,韦努迪用归化法来概括使译文尽量自然、准确、贴近目标语受众的翻译方法。归化法以目标语为导向,将源语言的含义嵌入目标语的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中,优先考虑目标语读者的接受效果。
尤金·奈达是归化法的典型代表。奈达提出“等效翻译”,认为翻译的功能对等要优先于形式对等。在语言转换中,不需要将源语言的字词与目标语言的字词分别对应,而是追求翻译效果上的对等,包括风格对等、语言对等、社会文化对等。
以电影的商业取向来说,归化法对电影片名的翻译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电影是面向大众的艺术,片名译制需要考虑到大多数观众的文化素养,寻求能让更多人接受的翻译方法。等效翻译注重翻译效果,让目标语观众能够快速地理解源语言片名要表达的意思,有效地促进了两种文化的交流,推动了语言障碍的消除。
例如Ghost这部电影,如果直译成《鬼》或是《鬼魂》,容易使人误解为恐怖电影。然而Ghost所讲的是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为了使译名传达出电影内容,译者将Ghost翻译成《人鬼情未了》。在“鬼”这一主题之外,增添了“人”(电影中男主人公的妻子)和“情未了”(电影的主要情节)这两个元素,一下子让片名的含义变得丰富起来,同时也令观众快速抓住了影片的精髓。
(二)异化法
与归化法相对,异化法指的是尽量保持源语言特点,以源语言为导向的翻译方法。异化法让目标语言观众体会到外语的陌生之处,在译文中感觉到异域风情。韦努迪认为异化法的使用能够抵抗文化霸权主义,彰显异国语言特有的文化特点,不被目标语言所同化。异化法尽可能保证了源语言文本的特质,促使读者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想象力去理解外国文化,接受不同文化具有巨大差异的客观事实。另外,异化法还可以为目标语注入新的语言元素,实现跨文化交流。
五、从商业传播视角看英文电影片名翻译
纽马克认为有两种翻译模式: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两种翻译模式各有侧重,运用的领域亦有所不同。
(一)语义翻译
语义翻译是指在目标语语义和结构允许的范围之内,将源语言所表达的意思直接、准确地翻译出来。语义翻译重视源语言的形式和意思,强调“再现”而非“表现”。这种翻译模式对准确性要求很高,更适合文学作品、科学文献等体裁。
然而,准确不代表一字一句的机械翻译,纽马克认为,语义翻译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也要考虑直译和意译的取舍,获取最合适的译文。
(二)交际翻译
交际翻译理论认为译文对译文读者所产生的效果,应当基本等同于原文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交际翻译侧重于目标语的语义和应用方式,力求将译文更自然地融入目标语的语境之中。
在纽马克的理论里,交际翻译将源语言文本视作一个信息,而不是一组语言单位。因此,交际翻译不求两种语言的一一对应关系,其精髓在于对信息的翻译和转述,强调译文对读者产生的效果,即“表现”。英语电影片名属于信息功能文本和诉求功能文本,带有强烈的商业属性,因此,使用交际翻译方法来译制电影片名,能够收到很好的广告效果。
六、 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方法
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直译;意译;直译与意译相结合。
(一)直译
直译是指在遵循目标语语法的前提下,直接地译出片名原本的意思。直译在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中使用非常广泛,它忠实于原片名,简洁、有效、直接地传递出原片名包含的信息。如Schindler’s List被译成《辛德勒的名单》,The Perfect Word被译成《美好世界》,Love Story被译成《爱情故事》等,这些片名几乎都能按照等值翻译的原则,在汉语中找到对应的词进行直接的翻译。
(二)意译
意译在尽可能把握原片名意思的基础上,不拘泥于文本形式和结构,以更为生动的表达方式贴近目标语语境,传达电影的主要内容。比如Forrest Gump,其电影主人公是福雷斯特·甘普,他并非罗斯福、拿破仑这样家喻户晓的名人。如果直接译成《福雷斯特·甘普》,就很难提起观众的兴趣。而将这个励志故事与鲁迅的《阿Q正传》结合,译为《阿甘正传》,就能让中国观众领会到电影的主题:小人物的故事。意译需要翻译者同时了解源语言与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才能在两者之间做出精妙且准确的转换。
(三)直译与意译结合
直译法简洁,却容易呆板;意译法生动,却容易偏离真实语义。因此在一些时候,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需要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取得“中庸之道”,以达到最好的翻译效果。
例如,All About Eve被翻译成《彗星美人》,Speed被翻译成《生死时速》,都是考虑了片名的原意和目标语的表达习惯,在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里折中得到的翻译结果。
结语
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看上去虽“小”,其中却大有门道。要想将英语电影的片名翻译得既准确又生动,还能吸引票房,是件极为困难的事情。片名的翻译,首先要尊重源语言文本的意思,在原文含义上进行适当的展开,运用多种翻译技巧,力求在译名中实现异国特质与目标语文化的完美融合,从而促进电影的传播。为此,译者们应当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针对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理论的不足,译者需要多多关心翻译理论的发展,思考电影片名翻译理论系统化的可能性,在与其他学者的交流、讨论中,促进电影片名翻译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推动跨文化交流。

❹ 电影名字如何翻译翻译的一个电影名通用,有什么规则吗

片名是电影的招牌,有一种说法“好的名字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对于一部外国电影来说,好的译名则是翻译成功的一半。
花样百出的港台译名
倘若一位影迷能够看懂外国影片的原名,恐怕会吃惊,一贯聪明的外国人何以把影片的名字起得如此平淡无奇。究其原因,一是西方电影在宣传方面比较完善和发达,观众可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影片的情况,而不必仅靠一个耸人听闻的名字来吸引人,如《TheCrucible》,凭编剧阿瑟·米勒和两位主演丹尼尔·戴·刘易斯和薇诺娜·赖德的大名,已能号召起足够的观众,所以原名就是《炼狱》。但译成中文,在香港成了《妒焰飞灰》,在台湾变成了《激情年代》。二是当地观众不需一些直露刺激的名字来挑逗,如香港所翻译的《刚果惊魂》、《网络惊魂》,其原名其实只是《刚果》与《网络》而已。三就是要归于文化传统和文字习惯的不同了,有许多片名用其本土语言来表示非常响亮,而译成汉语就无论如何也没有了原来的味道,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加些字眼进去,像《Heat》短促干脆而有爆发力,译成《热》或《热力》都显得单薄了些,于是香港人将其译成了《盗火线》,台湾人则将其译为《烈火悍将》。
如今对外国电影片名的翻译,已不是简单的直译汉化,而是对那些片名的再次加工、重新打造。
这种重造在商业高度发达的港台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如1997年获第6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五部影片中,除了非主流商业片《秘密与谎言》的名字没有其他化身外,其余四部《英国病人》、《闪耀》、《法尔戈》(地名)、《杰里·马圭尔》(人名),分别被译作《别问我是谁》(港)与《英伦情人》(台);《闪亮的风采》(港)与《钢琴师》(台);《雪花膏离奇命案》(港)与《冰血暴》(台);《甜心先生》(港)与《征服情海》(台)。
而1998年获第7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五部影片,除大名鼎鼎的《泰坦尼克号》外,其余四部也都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化身:《渐入佳境》成了《猫屎先生》(港)和《爱你在心口难开》(台);《一脱到底》成了《光猪六壮士》(港)和《脱线舞男》(台);《好人威尔·杭汀》成了《骄阳似我》(港)和《心灵捕手》(台);《洛城机密》成了《幕后嫌疑犯》(港)和《铁面特警队》(台)。
随着两岸三地间文化交流的增多、盗版影碟的横行,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港台翻译的外国电影,也越来越能体会到相互之间翻译习惯的差异,经常是同一部影片在三地间有着几乎风马牛不相及的名字。如大陆所译的《普通嫌疑犯》,在香港成了截然相反的《非常嫌疑犯》,在台湾则成了《刺激惊爆点》。
由于外国影片的原名往往非常简单平实,大多仅是人名、地名或其他名词,港台片商肯定不甘于这种乏味的招牌,故而要改成一种更有动感和冲击力的名字,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将原名中的名词动词化,或加一个震撼力十足的形容词。于是,我们看到《速度》成了《生死时速》,《日光》成了《十万火急》,《百老汇上空的子弹》成了《子弹横飞百老汇》,《尼克松》成了《惊世谎言》,《迫切的危险》成了《燃眉追击》,《勇敢的心》成了《惊世未了缘》,《毒气室》成了《毒气裁决》,而《艾玛》则更为干脆,变成了《艾玛姑娘要出嫁》。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将地名“风云化”,这使得美国的城镇都弥漫着史诗的磅礴味道,如《赌城风云》、《芝加哥风云》、《迈阿密风云》。
这种加工经常变得夸张,造成片名中到处是“虎胆”与“威龙”、“危机”与“激情”、“悍将”与“狂花”、“超级”与“非常”、“夺命”与“惊魂”等等,而陷入雷同的窠臼。如香港译名中的“风暴”一词:《赎金风暴》、《档案风暴》、《龙卷风暴》、《情色风暴》、《霓裳风暴》、《红潮风暴》……至于台湾译名中所充斥的“追缉令”与“总动员”,到了混淆不清的地步,如《黑色追缉令》、《终极追缉令》、《火线追缉令》、《桃色追缉令》、《第六感追缉令》,我们很难相信它们就是我们所说的《低俗小说》、《杀手莱昂》、(《这个杀手不太冷》)、《七宗罪》、《叛逆性骚扰》与《本能》。
跟风译名难分仲伯
如果一部影片引起轰动,喜欢跟风的港台影人便要把其后来者与前者“系列”化,以求后者能沾上前者的光,哪怕这些影片既非续集,又没什么相关的“亲缘”关系。如《天煞》(原名《独立日》)一炮而红后,凡是跟外星人有关的科幻片均被他们带个“天”字,有《天袭》、《天魔》、《天茧》、《天威》等等,构成了好大一片天。
还有就是把同一个影星演的不同影片系列化,如法国美女艾曼纽·贝阿的三部影片分别被译作《今生情未了》、《真爱未了情》、《一生的爱都给你》,这恐怕要让世上最多情的人都困惑不已。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三部风格迥异的影片变成了孪生兄弟:《星光伴我心》(《天堂电影院》)、《声光伴我飞》(《海上钢琴师》)、《真爱伴我行》(《玛莲娜》)。构成一阕“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吉娜·戴维斯的《末路狂花》使她获得奥斯卡提名,后来她主演的《长吻晚安》被译成《特工狂花》似乎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当红小生基努·里夫斯则受到了台湾人的“捍卫”:《生死时速》被译成《捍卫战警》,《非常任务》被译成《捍卫机密》,《连锁反应》也就成了《捍卫追缉令》。而施瓦辛格几乎所有影片都被冠以“魔鬼”字样,如《魔鬼战将》、《魔鬼杀阵》、《魔鬼司令》、《魔鬼总动员》、《魔鬼终结者》,《蒸发密令》成了《魔鬼毁灭者》,《真实的谎言》被译作《魔鬼大帝》,连他主演的喜剧片也未能幸免,《幼儿园特警》成了《魔鬼孩子王》,《威龙二世》成了《魔鬼二世》。据说施瓦辛格构成的这片“魔鬼世界”连美国片商也大光其火,提出抗议。
译名中的诗词成语
解放前的中国电影翻译家往往喜欢用那些典雅的字眼来充任译名,如《翠堤春晓》、《琼宫恨史》、《乳莺出谷》、《桃李争春》等。港台影人也秉承了这个传统,《罗马假日》被译作《金枝玉叶》,《第梵尼早餐》成了《珠光宝气》,《音乐之声》也成了《仙乐飘飘处处闻》,一派诗意盎然。
这种译法对原名的篡改使观众很容易不明所以,如《心外幽情》、《淑女本色》,很难让人们想到它们就是《纯真年代》和《一个贵妇人的画像》。这一倾向用在生活片和爱情片中,则显出浓厚的“鸳鸯蝴蝶”味道,如《钟爱一生》(《我最爱的季节》)、《春风化雨》(《死亡诗社》)、《手足情深》(《雨人》)、《热泪伤痕》(《惊鸟》)、《此情可问天》(《霍华德庄园》)、《山水喜相逢》(《为戴茜小姐开车》)、《爱在天地苍茫时》(《屋顶上的骑兵》)、《一支梨花压海棠》(《洛丽塔》)等。
译名的古典化倾向往往是直接借用中国文学中的成语或诗词,哪怕与原名毫不相关。而有时现成的词语不足于表达影片的主题和内涵,在这种情况下便要改动或偷换一些词语。当你看到这类片子的海报后,千万不要以为是出了错别字:如《引郎入室》、《优柔不断》、《艳倒群雌》、《窈窕奶爸》、《胡说霸道》、《缘来是你》、《神通鬼大》、《一路顺疯》、《二见钟情》、《猩猩知我心》、《天高地不厚》、《杀手·蝴蝶·梦》、《挡不住的疯情》、《众里寻她兜错路》、《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烟》等等。
还有一些译名成为译者玩弄的一种文字游戏,如《我们跳舞吗》译成《谈谈情,跳跳舞》,《如果墙壁会说话》译成《你的生命,我的决定》,《离开拉斯维加斯》译成《两颗绝望的心》,《弗兰德先生的乐曲》译成《生命因你而动听》,《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译成《你是我今生的新娘》。有时也使原名变得意味深远,如《蓝》、《白》、《红》三部曲被译成《蓝色情挑》、《白色情迷》和《红色情深》。而冗长拗口的《异常快乐的爱妻事件》、《事先张扬的求爱事件》、《不可思议的勾魂事件》,原名只不过是简单的《忠实》、《邮差》、《受惊吓的人》而已。
为造卖点煞费苦心
对原名大动“手术”不仅成了港台影人的习惯,许多大陆影片也未能幸免:《遭遇激情》成了《北京秋天的故事》,《大撒把》成了《北京痴男怨女》,《黑骏马》成了《爱在草原的天空》,《被告山杠爷》则成了《没有原告的杀人事件》,而《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这个名字明显不符合香港人的口味,于是成了《一个闯进我生命的女人》。这些使大陆片名“入境随俗”的改动,其优劣姑且不论,但至少体现了片商为影片制造“卖点”的苦心。
大陆的译名从前考虑商业因素较少,大多采取平实的直译方式。但近几年也开始在译名上大作文章,以求吸引观众眼球。其大约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是照搬港台的翻译,如《变相怪杰》、《特工狂花》、《十万火急》、《玩具总动员》等,这种“总动员”在前几年恐怕是不可想象的。二是模仿港台的意译,如《廊桥遗梦》比《麦迪逊郡桥》要意境深远低徊;又如《云中漫步》,也比港译《真爱的风采》和台译《漫步在云端》要高出一筹。但这种模仿也往往有弄巧成拙之累,如港译《机械战警》在内地公映时被译作《威龙争雄》,过于流俗;又如一部电影讲的是一位平时临阵畏缩的老警官误以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于是勇猛无比,只想与罪犯拼个你死我活,香港译作《搏错命》,非常传神,可被内地译作《猛警恶匪》,实在是得不偿失。三是试图推陈出新,结果却作茧自缚,如《Atimetokill》一片,港台都直译为《杀戮时刻》,够滋够味,而内地则译作《复仇杀机》毫无个性。又如《Therock》,香港译为《石破天惊》,台湾译为《绝地任务》,内地译为《勇闯夺命岛》,三名相较,高下自见。四是由于译者的外语素质不够,导致一些贻笑大方的错误,如着名的《肖申克的救赎》,原名《The Shawshank Redemption》中的“The Shawshank”,是指那座“鲨堡监狱”,译成《鲨堡救赎》顺理成章,结果却被译成了《刺激一九九五》、《铁窗岁月》、《月黑高飞》等,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

❺ 我要找外文期刊,是关于“电影片名的翻译” ~~先谢了,一定重谢

1. 直译法
这是最常见的译法。在不违背电影情节、内容及不致引起错误联想的前提下,以生动、形象的译入语再现片名。如:Snow White and Seven Dwarfs(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All Quiet On the Westernfront(西线无战事);Dances With Wolves(与狼共舞)。但这种形式与内容都可直接对应的作品较少。因而要在主要精神、具体事实、意境气氛等方面都达到对等,采用直译加意译的方法是完全必要的。如Ghost(人鬼情未了);讲述美国苹果电脑公司及微软电脑公司创立者事迹的Pirates Of Sillicon Valley译为“硅谷传奇”。 再如,The Living Daylights(黎明生机);
2. 意译法
如上文所述,很多片名本身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直译难以体现其中精髓,译者在综合、分析、理解原片内容、风格、情节甚至于文体等的基础上,对片名进行创造性加工,将它译成能反映原片特点的译名,以实现其文化、审美、经济等方面的对等。如: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中,Cuckoo’s Nest与杜鹃窝无关,它是个习语,为“疯人院”之意,因此,该名后被纠正为“飞越疯人院”。Midnight Cowboy中的cowboy本意为“牛仔”,是美国特有文化,与汉文化中的“牛郎”并无关系,但作为折衷,“午夜牛郎”似可接受。再如,Butch Cassidy and the Sandance Kid译为“神枪手与智多星”,生动了体现了该片内容、情节,优于最早的“虎豹小霸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有些片名本身虽然表示人名或地名,但却是有意虚构出来的,且与电影内容有紧密的联系。此时,若能音译的同时,又能体现片名的内涵,当然再好不过。否则,以意译为佳。如Cash Mccall(商海情深);Shane(原野奇侠)。
优秀的意译片名有很多,下面再举几例,以供欣赏: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黄金时代;Singing In the Rain:万花嬉春,雨中曲;Rebel Without a Cause:善子不孝谁之过,阿飞正传;Lawrence Of Arabia:沙漠枭雄;It’s a Wonderful Life:风云人物;It’s Not Me, It’s Him:冒名顶替;Big Bully:冤家路窄,等。
3. 音译法
很多片名本身常为表示人名、地名的特殊名词,在不致引起译入语文化的曲解时,可直接将其音译。如: Rocky:(洛基);Casablaca(卡萨布兰卡)。但众多例子表明,纯音译的例子很少,因为表示片名的人名、地名多为国内观众所不知。由此应考虑音译加意译这一方案,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如Patton:巴顿将军;Forrest Gump:阿甘正传;King Kong:大金刚等等。
4. 另译
以上译法都难以实现对等时,或译名是死译、乱译的结果,导致译名晦涩难懂,可采用另译。如:Earthquake最初译为“地震”,给人一种科教片的感觉,与原片内容相距极远。后译为“惊魂夺命”较好地实现了对等。再如,Gia。Gia是名模Gia Carangi的缩略,若音译,毫无意义,现根据故事内容,译为“霓裳情挑”;Speed讲述的是发生在一列高速奔驰的列车上排除一颗定时炸弹的故事。故事情节迭宕起伏,扣人心弦,真正反映了“生”与“死”全系于列车之“时速”,译名“生死时速”可谓经典之作。上乘之作还比如:Entrapment(将计就计);Playing By Heart(随心所欲);Matrix(黑客帝国);The Duke(亿万富犬);While You Were Sleeping(二见钟情);It Happened One Night(一夜风流);George Wallace(风云传奇)等。
四字词是汉语词汇的一个重要特征。由以上译例可看出,四字词作为译名使用频率很高,它们在很大程度上能立刻引起观众认同感。因此,四字词的译名往往有出奇制胜的效果,被译者广泛使用。
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是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传统的片名翻译理论认为,保留原片名“原汁原味”、“原风原貌”的直译是最佳译法。“原汁原味”、“原风原貌”亦即鲁迅先生所说的保持“异国情调”和“洋气”。在我们所接触到电影中相当一部分都是用此方法翻译的,此类翻译方法浅显易懂,忠于原题。例如:How’s Moving Castle《哈尔的移动城堡》,提到“城堡”顾名思义指的是一座固定的建筑物,而“移动”一词的限定不仅增加了片名的神秘色彩,而且足以引起观众的好奇心,因此直译此片名不失为翻译的最佳方案。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可以飞来飞去的神奇城堡,传说有一个法力无边的邪恶魔法师住在里面,他好收集年轻女孩并且吸食她们的灵魂,还有人说他喜欢吃她们的心脏。镇上的所有年轻姑娘都被警告不要单独出门,以免被抓到邪恶的城堡被恶魔吞噬。而就是这样一个传说中可怕的城堡却给我们演绎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通过直译方法来达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例子数不胜数,再如:Batman Begins 《蝙蝠侠的诞生》,Beauty and the Beast《美女与野兽》,The Pink Panther《粉红豹》,The Procers《制作人》,Corpse Bride《僵尸新娘》,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与偏见》,Hair《头发》,Monsters,Inc.《怪兽公司》,Lion King《狮子王》, A Beautiful Mind《美丽心情》,The Little Mermaid《小美人鱼》,The Lord of the Rings:The Return of the King《指环王-王者归来》,Sleeping Beauty《睡美人》,Mystic River 《神秘之河》,21Grams《21克》,Whale Rider《鲸骑士》,Cold Mountain《冷山》),Walk the Line《一往无前》,Brokeback Mountain《断背山》,Polar Express《极地特快》,Catwoman《猫女》,Million Dollar Baby《百万宝贝》,Crash《冲撞》,Superman Returns《超人归来》,The Constant Gardener《不朽的园丁》,Kindergarten Cop《幼稚园特警》,Evil《邪恶》,Twin Sisters《孪生姐妹》,Shark Tale《鲨鱼故事》等等。
上面的例子中,读者不难发现,译文和原文重合程度惊人,几乎可以达到字字对应的翻译,但直译不是死译或硬译,不可能是逐词逐句翻译的罗列。 例如:Sound of Music译作《音乐之声》,是直译的经典范例之一,是电影史上传颂最广的一部活泼、温馨的音乐电影,清新有致,雅俗共赏。既有幽默的情趣,又有深沉凝重的感情,在各国的民意测验中经常被评为"最受欢迎的影片",是全世界票房最高的电影之一。天性自由、善良的美丽修女玛利亚,奥地利美丽的阿尔卑斯山的山坡、清澈的湖泊、雅致的别墅,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以及反纳粹、追求自由的勇气,这一切都深深地打动着世界各地人们的心。正是这样脱俗、清新的一部影片港台却意译作《仙乐飘飘处处闻》,此句语出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名篇:《长恨歌》“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如此译法一是给人感觉沉冗,二是与有悖于原文的意境。不妥!其他例子还有很多,比如:War of the World《世界大战》,Kingdom of Heaven《王朝天国》,Father of the Bride《新岳父大人》, Pieces of April 《四月的碎片》,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纯洁心灵的永恒阳光》,Dances with Wolves《与狼共舞》,Memories of a Geisha 《艺妓回忆录》, City of God《上帝之城》,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戴珠耳环的女孩》等等。
II音译
在翻译片名的时候,外来人名、英语专有名词、地点、历史事件、以及汉语中无法对应的词汇,一般以此种方式来翻译。例如:Mulan《花木兰》,描述的是匈奴军队在单于率领下大举进攻入侵中原,北朝皇帝命令每家每户必须出一人赴前线抗敌。木兰毅然决定替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的父亲从军,在宗庙守护神“木须龙”和忠实的蟋蟀“叽叽”的帮助下,女扮男装以自己的勇猛和聪明拯救了整个军队,杀死了单于,保卫了自己的祖国。最后,木兰光明正大地恢复了女儿身,衣锦还乡,为家族赢得了无上的光荣。本片是迪斯尼公司拍摄的动画大片,但却是由中国家喻户晓的故事《木兰从军》改编而成,是以外国人的审美观,来诠释中国的古代传说,因此简单明了的音译《花木兰》足以激起老百姓对木兰形象的无限刻画。Aladdin《阿拉丁》,说到阿拉丁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改编于神话《天方夜谭》,叙述少年阿拉丁的冒险故事,阿拉丁在宠猴阿布及通灵魔毯的帮助下,与邪恶的巫师展开一场对决。虽然有一些原文中的人名、地名等不为观众们所熟知,但因其音节少、简短,采用音译也能为广大观众所接受,如:Elary《埃垃瑞》,Chicaco《芝加哥》,Ryan《瑞恩》,Harry Potter《哈里伯特》,Munich《慕尼黑》,Capote《卡波特》,Syriana《辛瑞钠》,Rosetta《罗赛塔》等。
当然并不是每个西方人物、地名、历史事件都以音译的方式来翻译,一些容易引起误导或给观众摸棱两可的音译片名是我们所极力避免的。比如: Waterloo Bridge ,Peter Pan , Dumbo, Pinocchio, Oliver Twist等等这些片名,若按音译,显而易见应该翻译为《滑铁卢大桥》《彼德•潘》《丹波》等。如此以来从片名中我们既无法体会那荡气回肠的爱情,也无法想象小朋友心目中英雄的偶像—小飞侠,更不用说那长着一双蓝眼睛和一对超大号的耳朵的小飞象……
III意译
每一个民族语言都有它自己的词汇、句法结构和表达方法。当原文的思想内容于译文的表达形式有矛盾不宜采用直译法处理时,就应采用意译法。
1.以原片名为基础,结合影片内容做适当的润饰,例如:Chicken Little《四眼天鸡》,Little是影片主人公的名字,直译我们可以把该片译作《小鸡小小》,但如此译法虽然忠于原题,但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也无法给观众任何的感染力。对于此片还有不同的译法,如:《鸡仔总动员》《小鸡大电影》。看到“总动员”,可能有的观众的反映马上会是:怎么又是“总动员”?Finding Nemo《海底总动员》,Toy Story《玩具总动员》,Cars《赛车总动员》The Incredibles《超人总动员》,Valiant《鸽战总动员》……是不是除了“总动员”我们的翻译人员就无词可选了呢?而把Chicken Little译作《四眼天鸡》可谓令人拍手称绝:“四眼”形象地刻画了戴着一副小眼镜可爱天真地小鸡Little,“天鸡” 谐音“天机”。影片讲述的是小鸡Little 看到一片“天”掉了下来,惊慌的他使整个小镇的人们处于慌乱之中,当大家发现那只不过是一颗“橡果”时,他成为了小镇的笑柄。为了挽救自己的名声,证明自己不是胆小鬼,鸡如其名的小不点参加了棒球队,成了镇上的英雄。可是就在那个晚上,“天”又掉了下来,天真的掉下来了吗?整天对于“天”纠缠不清的小鸡,被称做天鸡或许也不为过吧!。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比如:Big Momma’s House《卧底肥妈》,Finding Nemo《海底总动员》,Hanging Up《电话情未了》,Gone With the Wind《飘》,,Collateral《借刀杀人》,Something’s Gotta Give《爱是妥协》,Master andCommander:the Far Side of the World《怒海争锋》,Closer《偷心》,Sideways《酒杯人生》,Taffic《毒品交易》,Home Alone《小鬼当家》,Epicenter《浩劫惊魂》,Tootsie《窈窕淑男》,Wallace & Gromit:The Curse of the Were-Rabbit《超级无敌掌门狗—人兔的诅咒》,The Cooler《倒霉鬼》等等。
2.舍弃原片名根据故事情节重新确立题目。此种翻译片名的方法也是屡见不鲜的:一些不能突显影片内容、确立全片感情基调、吸引观众的片名,或是以音节过多的人名、地名、以及观众所不熟悉的内容来命名的影片往往采用此种翻译方式。例如:The Lake House译作《触不到的恋人》或《跳跃时空的情书》,讲述的是小屋素未谋面的两任房客通过信件的往来,交谈琐事、希望、失落和一切,却也发现彼此之间竟然有相距两年的时空,逐渐相爱的两人之间的联系,却只是那个伫立在湖边小屋旁的信箱……此种译法要远胜过直译的片名《湖边小物》所带给观众的震撼力。再如:Oliver Twist《雾都孤儿》,Cinderella《仙履奇缘》,Peter Pan《小飞侠》,Dumbo《小飞象》, Pinocchio《木偶奇遇记》, Cinderella Man《铁拳男人》,Gost《人鬼情未了》,Flushed Away《鼠国流浪记》,Hamlet《王子复仇记 》,Cast Away《荒岛余生》等。
IV 多种翻译方法的灵活结合
不同的语言各有其特点和形式,在词汇、语法、惯用语、表达方法等方面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所以翻译时就必须采用不同的手段,或直译或意译或音译,量体裁衣,灵活处理。不同翻译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忠实表达原作的思想内容和文体风格,殊途同归,互不排斥,互不矛盾,译者应该把它们结合起来。
1.直译与音义的结合,如:The Chronicles of Narnia《纳尼亚传奇》,The Legend of Zorro《佐罗传奇》。
2.音义与意译的结合,如:Shrek 译成《史莱克怪物》要比《史莱克》要好得多。因为单纯从字面上判断不知道史莱克是什么。而“怪物”一方面显得生动有趣,突出了动画片的风格;另一方面能勾起观众的好奇心。类似的例子有:Tarzan《人猿泰山》,Philadelphia《费城故事》, Forrest Gump《阿甘正传》,Joe Dirt《乔德特历险记》, Titanic《泰坦尼克号》,Garfield《加菲猫》等。
3.直译与意译的结合,如:The Watcher译成《偷窥杀手》,不仅能让观众感受到一种恐怖、紧张的气氛,还能对影片的题材、所讲述的故事有个大概了解,自然也就产生了观看影片的欲望;The Wizard of Oz《绿野仙踪》, Oz意为虚幻的、不可思议的奇异仙境,片名来自清朝李百川的长篇小说《绿野仙踪》,此书以写神仙异迹为主要线索,以此命名十分贴切传神; Waterloo Bridge,众所周知,1817年英国在泰晤士河上出资建造了滑铁卢桥,以此来纪念威灵顿公爵指挥英国军队打败拿破仑而取得的滑铁卢战役的胜利,如果依据英文直译成“滑铁卢桥”,乍一看,观众定会认为这是部与拿破仑打仗有关的战争片或介绍与该桥建筑有关的纪录片,而远远不及《魂断蓝桥》的效果。类似的例子还有:Sleeper《沉睡的人》,The Sea Inside《深海长眠》,Brother Bear《熊的传说》,Downfall《帝国的毁灭》,My Fair Lady《窈窕淑女》,In America《新美国梦》,Toy Story《玩具总动员》,It Happened one Night《一夜风流》,Lost in Translation《迷失东京》, Ordinary People《凡夫俗子》, Thirteen《芳龄十三》,The Village《神秘村》等。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片名翻译不是盲目照原片名的内容和形式,而是根据各自的思想内容和文体风格来量体裁衣,灵活处理。具体而言,就是说电影片名既要忠实于原片内容,又要富于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人入胜。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和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英语电影在中国市场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也涌现了许多耳熟能详的电影片名,如Casablanca(《卡萨布兰卡》), Ghost(《人鬼情未了》), Pretty Woman (《风月俏佳人》)。

一、 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现状
然而,大多英语电影译名却遭到了很多保守的翻译工作者的批判。他们的指责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根据传统翻译理论,可以直译的应该尽量直译,但是据统计,2001年进入中国的百余部好莱坞大片中直译的仅占20 % , 如: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飞越疯人院》),Unforgiven (《未被饶恕》),The Age of Innocence(《纯真年代》),Human Factor(《人性因素》),Natural Born Killers(《天生杀手》),Coquette(《弄情女子》),The Perfect World(《美好世界》),Pearl Harbor (《珍珠港》),America’s Sweethearts(《美国甜心》),Original Sin(《原罪》),Training Day(《训练日》),Monsters. Inc.(《怪物公司》),Spy Game(《间谍游戏》);另一方面是,60 %的翻译有点鸳鸯蝴蝶派的味道:如:White Sister(《空门遗恨》), Lady Hamilton(《忠魂娟血离恨天》), 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浮生若梦》), Deeds Goes to Town(《富贵浮云》), The Story of Louis Pasteur(《万世流芳》), Lucky Lady(《风云龙虎凤》), The Equals(《雌雄宝刀》), The Divine Lady(《薄命花》), Cavalcade(《乱世春秋》)等,被批评为庸俗和夸张,不是“拳头”就是“枕头”。
现在翻译界逐渐接受了这样一种理论:电影片名不同于一般的书名翻译,它是一种因 实际需要而故意加进原本没有意义的一种传达方法, 有别于文学翻译那种严格依照作者本意, 力求神似的方法。因此, 作为广告翻译的电影片名翻译就可以改动得与原先完全不一样,以适应本土市场。但是即使是这样,英语电影片名也应该有章可循,力求达到“信”、“达”、“雅”的统一,而不应该为了追求单纯的经济利益而放弃一切原则去迎合观众。

二、 常见的翻译方法
1. 直译
在片名翻译中根据源语、目标语的特点,最大限度地保留原片名的内容和形式,这就是直译。当源语与的语在功能上达到重合时,这是最简单而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这也是我国传统译界认可的最佳译法, 因为此译法在最大限度里保留了原语片名的形式和意义, 有时甚至连语序都照搬原片名,许多片名中英重合程度惊人,几乎可以达到字字对应的翻译,如:America’s Sweethearts (《美国甜心》), Six Days Seven Nights(《六天七夜》), Scent of Women (《女人香》), Water World (《水世界》) , Air Force One (《空军一号》),Brave Heart(《勇敢的心》), True Lies(《真实的谎言》),Roman Holiday(《罗马假日》),Modern Times(《摩登时代》),The First Blood(《第一滴血》), Moscow Does Not Believe in Tears(《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New Man(《新人》),Pearl Harbor(《珍珠港》),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 The Princess Diaries(《公主的日记》),Love Story(《爱情故事》),Cider House Rules(《苹果酒屋的规则》)。另外一些片名,尽管由于译入语的特点,在词序、结构上稍微有所改变,但由于总体一致性,仍可看作直译,如:American Beauty(《美国大美人》),A Farewell To Arms(《向武器告别》),A Streetcar Named Desire(《欲望号街车》),Dances with Wolves(《与狼共舞》),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沉默的羔羊》),The Grapes of Wrath(《愤怒的葡萄》), 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ont(《西线无战事》)The Sound of Music(《音乐之声》)On the Golden Pond(《金色池塘》)A Room with a View(《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应该注意到的是,名着改变而成的电影名应尽量与原着靠拢,如:The God Father(《教父》),The Old Man and the Sea(《老人与海》), The Great Gastsby(《了不起的盖茨比》)。一方面避免观众产生陌生感,另一方面可以借名着效应提高电影上座率。

2. 意译
电影翻译不同于一般的书名翻译。它其实是一种广告翻译,也就是一种因为实际需要而故意灌进原来没有的意义的一种传达方法。所以不必严格追求“信、达、雅”的标准,只需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就可以了。其重点在于在翻译允许的范畴内最大程度的吸引观众。如:, M r. Holland’s Opus。这是一部美国青春校园片,讲述了一位平凡的音乐教师的故事。贺兰先生兢兢业业地教了30 年的书, 一生无名无财,但他的学生都受到了他的巨大影响。片中打了一个很好的比喻, 把他比成交响乐团指挥, 每一个学生都是他的音符, 都是他的作品(opus)。如直译,应为《贺兰先生的作品》。但译成《春风化雨》则更富深意,充分展现了一个教师教书育人的奉献精神。因为“春风化雨”本来就经常被用来比喻良好的教育,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润物细无声”。这样成功的例子还很多,如:Nicoand Dani(《西班牙处男》), The Wedding Planner(《爱上新郎》),The Others(《小岛惊魂》),Cast Away(《荒岛余生》), Little Nicky(《魔鬼接班人》),Of Mice and Men(《芸芸众生》),Kate and Leopold (《隔世情缘》),The Mexican (《魔枪》),Glitter(《明星梦》),Serendipity(《缘分天注定》),In the Bedroom(《不伦之恋》),Rebecca(《蝴蝶梦》),Annatasia(《真假公主》),Cleopatra(《埃及艳后》),Deuce Bigalow(《如鱼得水》)。

3. 音译
传统翻译中,音译的例子很多。如:Jane Eyre《简爱》,Hamlet《哈姆雷特》,Macbeth(《麦克白》),Casablanc(《卡萨布兰卡》),尤其是历史上着名的人物或者事件,若已经为中国观众所熟识,就更因改采取音译。

4. 音译意译结合
由于东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差异,采用人名、地名、事物名称作为片名的电影,除了可以根据观众是否熟知为原则分别采取音译或意译外,还可先音译再结合影片内容适当增词,以充分表现原片内容, 或更符合译语习惯。如动画片Shrek , 译成《史莱克怪物》肯定比《史莱克》要好得多。因为单纯从字面上判断不知道史莱克是什么东西。而“怪物”一方面显得生动有趣,突出了动画片的风格;另一方面能勾起观众的好奇心。类似的例子有:Titanic(《泰坦尼克号》),Elizabeth(《伊莉莎白女王》),Tarzan (《人猿泰山》),Philadelphia(《费城故事》), Forrest Gump(《阿甘正传》),Joe Dirt(《乔德特历险记》),和Stuart Little(《小老鼠斯图尔特》)。

5. 直译意译结合
直意结合保留原名的一些成分, 又加上了一些内容概括。这种译法通常被传统译界视为翻译的下策, 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可是在英语片名翻译中,由于此种译法往往能最大程度上既忠实于原文,又吸引观众,所以经常被采用。“忠实”被视为首要原则,在“忠实平淡”的译名和“雅俗共赏”的“乱译”之间, 前者是惟一的正确选择。适当贴切的直译意译结合,是非常值得称道的翻译方法。如:Mrs. Doubtfire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位离异男人为了能天天见到孩子们就扮成一个胖老太去前妻家做佣人。译成“肥妈先生”,片名中性别的矛盾能很好地突出改片的喜剧风格。Antz 是一部美国动画片,讲的是蚂蚁王国在强敌压境的生死关头如何同心协力,赢得胜利的故事。《虫虫危机》,显然比直译为《蚂蚁》好。而且因为“虫虫”与“重重”(危机)谐音,观众一看就会产生好奇和良好感觉。此外还有很多片名佳译,如:A Walk in the Clouds (《云中漫步》), Waterloo Bridge (《魂断蓝桥》), Madison County Bridge (《廊桥遗梦》),The Bachelor(《亿万未婚夫》),Bandits(《完美盗贼》),The Fugitive(《亡命天涯》),Pretty Woman(《风月俏佳人》), Speed(《生死时速》),The Net(《网络情缘》),First Knight(《剑侠风流》),The Piano(《钢琴别恋》), The Opposite of Sex《异性不相吸》, Blood and Sand(《碧血黄沙》),The Independence day(《独立日烽火》),The Three Musketeers(《豪情三剑客》),She is So Lovely(《可人儿》),In the Hear of Night(《炎夜》),The Wizard of Oz《绿野仙踪》, Volcano(《地火危城》), Ghost(《人鬼情未了》),The Legend of the Fall(《燃情岁月》),Best in Show(《宠物狗大赛》),The Thomas Crown Affair(《天罗地网》)等。

❻ 英文影视片名翻译原则与方法

英文影视片名翻译原则与方法

英语影视片名中译不仅是英汉语际转换的过程,也是中英两种文化交流的社会现象,下文来浅谈英文影视片名翻译原则与方法。

引言

近几十年来,大量英文影视剧的引入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扩展了我们的眼界,架起了一座不同文化之间相互沟通的方便、快捷的桥梁。出色的影视片名令人印象深刻,能够吸引观众,诱导观众观看其内容,因此,一部优秀的影视剧想要吸引其它国家的观众必定离不开好的片名翻译。本文首先探讨了英文影视片名翻译的三大原则——信息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原则,然后通过丰富的实例详细地分析了音译、直译、意译以及创译等主要的影视片名翻译方法。

一、翻译原则

影视片名以突出内容、传达主题、确立全片感情基调、提供审美愉悦、吸引观众为目标。优秀的片名翻译或妙趣横生或引人深思,因其深邃的文化内涵和生动的语言形式而备受中国观众和英语爱好者的关注与青睐。Peter Newmark曾归纳了六种语言功能: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呼唤功能、审美功能、交际功能和元语言功能。影视片名翻译因其特殊性,在跨文化、跨语言的转换过程中,一般体现出三项基本翻译原则:

1、信息价值原则

影视片名翻译要忠实传达与片中内容相关的信息,即翻译标题形式要与原片内容相统一,这就是实现信息价值的等值。一些质量低下的标题翻译往往捕风捉影,离题万里,严重背离信息价值原则,例如The Sound of Music(《音乐之声》)曾被译为《仙乐飘飘何处闻》,任何一部音乐片都可以使用这个标题,这种翻译影响了观众通过片名了解影片内容,丧失了其标志性功能和信息功能。

2、文化价值原则

影视剧来源于生活,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影片名的翻译不单纯是语言转换过程,同时也是两种文化交流的社会现象。体现文化价值,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是电影片名翻译的重要任务。中西方在社会发展阶段、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方便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要实现文化价值应充分理解、准确传递原片名所承载的文化信息,避免出现误译。美国百部经典名片之一的The Third Man刚开始被译为《第三者》,结果被中国观众误以为是婚姻伦理影片,而实际上“the Third Man”指的是片中车祸事件的第三个目击证人,现在该片已根据剧情转译为《黑狱亡魂》。

3、审美价值原则

茅盾说:“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影视剧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翻译过程也是高度的艺术再现过程,因此,影视片名翻译要深入把握作品的思想美学内容,用汉语的艺术形式传达原作的`形象、情感和语言的艺术美。此方面的佳译有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浮生若梦》、Gone 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Bathing Beauty《出水芙蓉》等,无不洋溢着具有含蓄美的书卷气,倾注了浓厚的中国文化情感,为中国观众所称道。

二、翻译方法

英语影视片名中译不仅是英汉语际转换的过程,也是中英两种文化交流的社会现象。在文字转化之间,要求既要紧扣影片内容,保留原名中的蕴涵信息和文化特色,又要注意选择中文与原片名艺术最相似、最贴近、为中国观众所熟悉的词语和文化意象来进行翻译使中译名易于为中国观众所接受,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习惯,做到“忠实性和创造性的统一”。常用的翻译方法有音译、直译、意译和变译法等。

1、音译法

音译法就是按照源语的发音规则,将其直接翻译成目的语发音相同或类似的文字语言。英语影视剧命名的特点之一就是常常采用用片中主要人物的名字或剧中有重要意义的地名、事物名等,有些影视剧是由着名的文学作品改编而成,其人名、地名早已为众多民族所熟知,所以翻译时可以直接采用音译法。例如:Merlin《梅林》、Casablanca《卡萨布兰卡》、Titanic《泰坦尼克号》等。

2、直译法

对于影视剧片名的翻译而言,直译法也被称为全译法,指在目的语条件允许时,在目的语中既保持源语内容,又保持源语形式,特别是源语的修辞、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全译是对原文在意义上和形式上的保全行为(黄忠廉2002:21)。影视剧名的直译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原标题语序,例如:Desparate Wives《绝望主妇》、True Lies《真实的谎言》、Kongfu Panda《功夫熊猫》等,另一种则必须按照目的语的特点,改变源语的词序,如The Age of Innocence《纯真年代》、 A Walk in the Clouds《云中漫步》等。

3、意译法

陈宏薇(1998:94)将词语的“意译法”定义为:译者在受到译语社会文化差异的局限时,不得不舍弃原文的字面意思,以求译文与原文的内容相符合和主要语言功能相似。有时英文影视片名拥有其独特的内在含义,直译片名很难将其含义表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应正确把握影视片的内容,抓住原文意义,抛弃原文形式,经典的翻译佳作有《魂断蓝桥》。Waterloo Bridge原意是“滑铁卢桥”,现在片名中“蓝”字暗合影片中两人相识、相爱、分手的夜晚氛围,同时“蓝”在英语中意为“忧伤”,“魂断蓝桥”四字,辞藻典雅、浪漫伤感、意境深幽,同时紧扣电影主题,是外国电影中文片名翻译中不可逾越的巅峰之作。其它的翻译实例有:Speed《生死时速》、Forrest Gump《阿甘正传》、The Notebook《恋恋笔记本》、Pretty Woman《风月俏佳人》等

4、变译法

当原片名的文化联想不能引起目的语观众的共鸣时,译者就需要根据目的语观众的利益和志趣,根据影片的内容进行创造性演绎,使影视片名与内容相得益彰,而且能更大幅度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许多着名影视剧片名翻译皆采用创译法,例如:The Great Waltz《翠堤春晓》,一部以小约翰斯特劳斯为原型的传记电影,电影原名的意思为“伟大的圆舞曲”,片中很多爱情场景以及小约翰创作圆舞曲的灵感来自奥地利优美的自然环境,译者为此采用了一个富有大自然风格的译名,字面给观众一个充满春天生机的浪漫场景,一对恋人正在河畔相互偎依,成为影片翻译名中的经典。其它经典实例还包括:No Reservations《美味情缘》、Inception《盗梦空间》、The Wizard of Oz《绿野仙踪》等。

三、结语

一部影视片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与其深刻的主题思想、精湛的拍摄技巧、演员高超的演技有关,寓意深刻、余韵绕梁的片名也会起到巨大的作用。英文影视片名的翻译需要遵循信息价值、文化价值以及审美价值三大原则,具体的翻译方法有音译法、直译法、意译法和创译法等。最佳英语影视剧的片名选择标准,在简练而扣题的前提下,需要片名文字别具一格、富有创意,兼有诗情画意和文学性。

影视部工作职责

一、影视制作部 具体岗位职责

1、管理影视制作部门,进行日常工作安排,协调控制策划工作进度。

2、负责影视项目的制作和培训工作。

3、协助主持召开创意策划的部门会议,统筹主题,引导并激发各人员创意,控制主题谈论方向并最终确定采用方案。

4、从影视素材制作的专业角度上,根据项目情况提出合适的富有创新意识和吸引力的画面视觉创意。

5、协助负责本部门人员的指导,培训,管理制作部门的制作、策划相关业务。

6、熟悉影视制作行业,了解影视市场发展趋势,并具有浓厚的职业兴趣。

7、熟悉相关的制作处理操作软件;精通AE(After effects)、photoshop等软件,能熟练操作3DMAX。

8、丰富的影视脚本撰写经验,扎实的文案功底和策划能力,并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9、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富有团队精神。

10、负责视频影视制作组相关项目的组织实施,执行项目设计的规划、分配工作及规则制定。

11、协助负责对本部门相关人员属培训,协调下属之间工作上的问题,充分调动下属专业方面的最大创意能力及创意效率。

12、独立做出相关视频媒体概念设计方案;同时负责与客户进行谈判,精准地向客户阐述出设计理念,并让客户信服。

13、协助建立本部门开发过程中的各种规定。

14、协助考核部门内部员工的业绩、态度和潜力。

15、协助公司财务预算制定、控制以及完善激励考核制度。

二、后期剪辑具体岗位职责

1、负责公司指定项目的后斯制作。

2、按照脚本,独立剪接完成栏目、广告、专题等。

3、运用纯熟的剪辑技术,针对产品特性进行剪辑包装创意,协助完成节目编辑和成片出库。

4、负责相关影音项目的剪接和图象处理。

5、理解影音语言,根据创意脚本或文案进行二次创作和编排。

6、协助完成相关节目宣传、活动宣传等在播部分的合成制作。

7、负责活动摄像及音控调试等相关工作。

8、协助影音资料整理归档。

三、艺术总监具体岗位职责

1、完成单期策划、选题、资料收集、馔稿、小片拍摄的、后期编辑等前后期工作。

2、协助视频编辑师制作VCD、DVD、CD、专辑。

3、督促和协调编导、策划、责编、技术等人员前后期的工作进展;对编导、摄像和本组其他工作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工作考核和部门创收业务。

4、完成主管交办的其他相关事项。

四、营销策划部视频传媒影视制作组主管具体岗位职责

1、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安排,控制策划工作进度。

2、负责影视宣传片策划方案的撰写和制作。

3、支持召开部门会议,确定最终制作方案,并保证方案的可行性和质量。

4、负责本部门的人员培训,并按照计划带领部门成员按时完成计划目标。

5、负责协调部门之间的联系和配合,完成工作的任务。

;

❼ 电影片名翻译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信息价值原则
这是最基本的原则,如果译者不了解影片的内容,只是根据看到的英文片名来译,这样译名就会偏离原片内容,是翻译片名中最严重的错误。为了更好的把电影的内容传达出来,就要求电影在译名上忠实传递与原片内容相关的信息,做到翻译标题形式与原片内容的统一。
2、文化价值原则
电影的片名翻译不只是两种语言的转换,也是两种文化的交流。在片名翻译中体现着文化价值,促进文化交流,是电影片名翻译的重要任务。源语言与目的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同,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译者要充分理解、准确传递原片名所负载的文化信息和情感。
3、商业价值原则
电影是一门文化性和商业性兼具的艺术,在片名翻译时需要考虑到商业因素。电影要追求票房,没有高的票房就不能算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好电影,译者要充分把握语言的文化特征和审美情趣,译出观众所喜闻乐见的电影片名,引起心理共鸣,激发观看欲望。
4、审美价值原则
实现审美价值首先要讲究语言的精炼,选词时注意音、意俱美,达意传神,要求译者深入把握作品的思想美学内容,以艺术家的心态对待原片,进行新的艺术创造,用自己的语言艺术形式传达影片的形象、情感和语言的艺术美。

❽ 关于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问题

理论的话,现在比较统一的是目的论(Skopos Theory 或 Skopstheorie)。目的论主要包含四个基本规则The Skopos rule, The Coherence rule, The Fidelity rule, 以及The Loyalty principle。 结合电影片名的英译来讲,就是将电影固有英文片名以及电影内容相结合来进行翻译,也可以看作是直译和意译的结合。其中主要运用的翻译方式是归化和异化,英文就是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最后补充一点,毕竟理论是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所以也不好说现在片名的翻译有什么通用理论,只能说根据翻译成品,翻译过程等等来讲,大部分片名翻译与某个理论相符合。
如果你对目的论指导下的电影片名英译感兴趣的话可以参考
代荣. 2004. 从目的论的角度看商标翻译[J]. 商场现代化 学术版 12:182.
贺莺. 2001. 电影片名的翻译理论和方法[J]. 外语教学 1: 56-60.
或者随便去网上找几篇相关的硕士论文,就能有个大概了解了

❾ 《这个杀手不太冷》是中文译名,和英文译名差异大吗是否代表文化差异

英文名是《Léon》,美国上映片名:The Professional,男主角名是:让·雷诺(Jean Reno)。

《这个杀手不太冷》是由吕克·贝松编剧并执导,让·雷诺、加里·奥德曼、娜塔丽·波特曼主演的动作片,该片于1994年9月14日在法国上映。

该片讲述了一名职业杀手莱昂无意间搭救了一个全家被杀害的小女孩玛蒂尔达,他和小女孩互生情愫,最后他为了救玛蒂尔达而身亡的故事。

(9)英文电影译名的特征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纽约贫民区住着一个意大利人,名叫莱昂(让·雷诺饰),他是一名职业杀手。一天,邻居家小姑娘玛蒂尔达(娜塔莉·波特曼饰)敲开了他的房门,要求在他这里暂避杀身之祸。

原来,邻居家的主人是警察的眼线,因贪污了一小包毒品而遭到恶警史丹菲尔(加里·奥德曼饰)剿灭全家的惩罚。玛蒂尔达得到莱昂的救助,开始帮莱昂管理家务并教其识字,莱昂则教女孩用枪,两人相处融洽。并且在他们之间还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爱情。

女孩跟踪史丹菲尔,贸然去报仇,不小心被抓。莱昂及时赶到,将女孩救回。他们再次搬家,但女孩还是落入史丹菲尔之手。莱昂撂倒一片警察,再次救出女孩并让她通过通风管道逃生,并嘱咐她去把他积攒的钱取出来。莱昂则化装成警察试图混出包围圈,但被狡猾的史丹菲尔识破,不得已引爆了身上的炸弹。





❿ 为什么美国电影取名很简单,国内喜欢翻译的很复杂

毕竟是两个国家的语言,所以一定会存在语言上的文化差异,无论是将外国电影的名字翻译长还是翻译短都能体现我们国家语言文化上的魅力,简单举几个例子;


Coco翻译成中文叫-《寻梦环游记》

我们总不能把它们翻译成:扣扣~上!冷冰冰吧……

外国的很多影片都会直接引用主角的名字或者电影中的地名作为影片名称,Léon的中国译名为《这个杀手不太冷》是不是感觉中国翻译之后更有深度了呢。


而且取名字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中影,华夏他们都有电影片名的翻译权,如果我们把3idiots直译成三个傻瓜,而不是三傻大闹宝莱坞,可能我们会错失一件优秀作品吧。

热点内容
日本综艺中国电影完整版 发布:2023-08-31 22:05:04 浏览:1616
日本污电影推荐 发布:2023-08-31 22:03:58 浏览:588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小演员 发布:2023-08-31 22:01:10 浏览:1572
日本电影女主割下男主 发布:2023-08-31 21:58:33 浏览:1292
一个法国女孩剪短头发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7:38 浏览:1308
日本电影主角平田一郎 发布:2023-08-31 21:54:07 浏览:951
电影票为什么抢不到 发布:2023-08-31 21:52:52 浏览:1254
电影院眼镜吗 发布:2023-08-31 21:50:27 浏览:683
港剧晓梅是哪个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0:15 浏览:703
书生娶个鬼老婆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3-08-31 21:49:25 浏览: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