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弗兰克英语观后感
① 猫鼠游戏观后感
01
片头的线条和音乐很喜欢,很帅。
果然艺术来源于生活,故事很精彩,而且很真实。男神的演技真的好,很多复杂的心情都有让观众感觉到。
我喜欢他爬窗逃走时,粉色的窗帘飘在她脸上,还有从门缝里飞出来的钞票,包括逃家前蓝色光线的运用,有一种明明在现实中,却又有一丝迷茫的不确定感。
剪辑方式上,先告诉了观众他成功诈骗了一大笔钱,然后我们就放心地看他怎么进行一系列的神操作,直到后半段才开始有点担心他会在哪一次行骗时被抓。这是一种对观众友好的叙述方法,一开局就给了上帝视角,不至于看了半天也不知道在讲什么。最好的商业电影,不止制作精良、精彩好看,而且还能满足观众作为全知者的优越感。
02
1. 弗兰克真的是个天才,离家出走的时候16岁,假装是航空公司的副驾,成功地骗过了所有人。没有任何医学背景也成功应聘上了夜间主治医生的职位。精湛的与人周旋技术。我想他小时候家境富裕家庭和睦有一定关系,让他见识过大场面。所以在骗人的时候才能那么镇定自若自圆其说。比如假装是学校记者采访航空公司的人员,得到了他想要的信息。
2. 高超的支票造假技术和识别技术。前者让他身无分文的情况下过着百万富翁得生活,可以轻而易举地送给老爸卡迪拉克。后者让他从监狱直接获得了联邦调查局的工作,联邦调查局啊,这个很难考的吧。他帮银行和财团设计难以伪造的支票还能获得巨大收益。所以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特长,在某方面是master是多么多么的重要。
3. 学霸属性,学了两个礼拜就过了律师考试。
4. 学到了四个英文单词:deadhead 弗兰克免费搭机,jumpseat 给客舱组员的座椅,truce 休战,弗兰克圣诞节打电话给carl能不能放过他他想结婚了,custody 他从监狱转到联邦调查局得受carl的监护。
03
由莱昂纳多饰演的frank和汤姆汉克斯饰演的carl《猫鼠游戏》于2002年美国上映,两位不必多说都是非常优秀的`演员。该片讲述了原本生活在富裕美满家庭中的frank因父亲破产,于是母亲改嫁,从此世界崩塌,为了为了帮父亲追回母亲,他从家中逃了出来,想尽办法赚钱。于是他利用父亲给他从死账户开出的支票开始进行支票诈骗。
frank从小就拥有超高的智商,顺利地利用假支票在世界各地游走,享尽荣华富贵,而且制作假支票手段越来越高明。17岁的他还成功的假扮了泛美航空的飞行员,哈佛毕业的儿科医生,甚至在2周的学习中考得律师资格证。看似无敌的他也有软肋,那就是家庭。carl作为FBI的人,任务是逮捕frank。但是每到平安夜frank总会给carl打电话似乎想要捉弄他,却被carl一语道破:因为你没有别人的电话可以打了。从那一刻开始,两人都明白对方是个孤独的人,因为他们都没有了家庭,carl开始慢慢变得像个父亲,在引导这个迷途的孩子。在我看来,carl不像是一个逮捕者,更像是一个救赎者。经历了几年的猫捉老鼠,carl终于将frank捉捕,并尽力给他减轻罪行,在服役期间carl向所有人证明frank的超高智商可以帮助FBI破案,于是让frank去FBI工作来代替坐牢(但仍然是服役期间受人监管),这期间frank又一次想逃跑,carl却对他说:“我知道你不会跑,你看,后面已经没有人追你了”。是的,carl点醒了他并不动声色地等待着,像一个父亲等待着离家出走的孩子醒悟。以frank的智商稍微再努力点,就又可以让所有人臣服在他的狡猾之下,但他明白自己所需要的并不是这些。frank在最后终于浪子回头不再莽撞,并且拥有了美满的家庭。
frank的上半局每日游走在香车美女阴险狡诈中,孑然一身,是这个世界的骗子。下半局,浪子回头,找回属于自己的港湾。人类没有与生俱来的观念,所有的经验和知识都是由经验和潜移默化中而来,frank的的童年影响了他的一生,但好在carl的出现将他从边缘救赎回来。影片不断运用穿插叙事的手法,将carl和frank的感情一点一点升温,可能,carl比frank的父亲更像父亲吧。“与其说是犯罪,不如说是一场救赎”
04
2015 年左右看的电影观后感~~做个整理。
首先让自己从感性慢慢走向理性,再回归感性,相信自己你不会丢掉你自己。
让自己通晓世里,知道社会游戏规则。
像弗兰克那样,自己懂得很多,用大脑思考,才有不被别人忽悠的能力,虽然这个道理很早就体会过,但自己是个容易被感性左右的人,所以要时常提醒自己。当你对某一方面完全了解的时候,你会发现一切都在你掌控之中,是种很棒的感觉,就像你对报关知识在行一样,不用担心你会变阴险,只会让你更成熟。
多看事实方面的新闻,电影,才会给你更多这种思维。
这个世界,不要相信杂志上说的美国人更爱自由,更不在意等级,身份,地位,trust the truth, 凡是现实深刻点的外文电影,他们一样在意钱,权,社会地位。每个国家都是一样,欧美国家只是社会制度比我们更好一些,所以人们表面上相对比我们幸福一些,但是他们也得为一日三餐而考虑和忙碌。
真正有实力的人,是低调的人,但是低调的人都是从高调开始他的人生旅程的。就像弗兰克从狱中出来去联邦调查局报道时的那种拘谨和小心,是的,他开始不适应那个环境,表现的像个新手,但是他很稳,有内才。只有错过,疯狂过的人,最后心才会安定,才真正懂得平凡是福,因为在他年轻的时候,体验过太多浮沉,才会死心塌地的想要稳定,不要在年轻的时候就追求安慰,因为虽然你有个安稳的生活,但你的心始终有那么一丝的不安分在里面,给你个机会,你也许会跳出去,那时你的年龄就大了。趁年轻的时候多摔摔,只有犯错才是走向成功的最坚实的道路。最终的弗兰克回归了平稳的生活,这是对生活最好的解释吧。
利用你可以利用的优势,使你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就像电影中从车中走出来的那一群刚毕业年轻貌美,青春灿烂的空姐。她们年轻,美丽,所以谁都愿意对她们宽容点。你现在就是这样的年龄,就应该把自己打扮的青春灿烂,这是你的优势。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这就是弗兰克为什么能游离在那些专家之外的原因
如果你没有相关的知识基础,却要装扮成某方面的专家(例如外科医生),必须达到能忽悠初学者的程度
除了他自身的智力因素外(丫的就是有这种牛人)~~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
Frank的身上有我们的影子:年轻不知天高地厚。未来还那么漫长,世间又有多少欢愉,哪有时间来考虑后果呢?所以,我们尽情的挥霍青春,逃避可能而来的一切后果与惩罚。而carl,那个总在我们身后步步紧逼,让我们时刻提心吊胆的家伙,就像一种责任,一种义务。我们当然不可能永远逃下去,可年轻时,谁不以为自己与众不同,备受上天眷顾呢?直到有一天,我们长大一点了,开始往回看,却发现我们曾无比珍爱的东西早已丢失。这一路我们走得太匆忙,太仓皇,要的抓进怀里的东西太多,以至于它何时从我们的臂膊间滑失都毫无知觉。那一刻,我们就是飞机上闻之父亲死讯的Frank,多少悔恨,多少痛苦都不可挽回既定的事实。
最后,我们无一例外的被carl抓获,收拾过去的得到与失去,面对可能的后果与惩罚。从那一天起,我们就留了下来,留在了carl身边,而我们,称那天叫做“长大”。
② 公主日记英文观后感200词
公主日记英文观后感:
The "Princess Diaries" is a film made by Disney company. It tells the story of a New York City ordinary girl - mia, she used to work as a transparent person in the school, but in her 16 birthday coming before the accident was confirmed to be Jinuoweiya the princess after grandma Norinari an elegant princess, find my prince charming.
This movie is similar to the sweet fairy tale Cinderella, the hero Mia is the modern version of Cinderella, the plot is full of strong fairy tale color. Mia from the past a cipher, suddenly became the focus, this is how many girls dream of a happy life.
The theme of the movie is not original, and it is not expected to get rid of the traditional mode. Its ending is also expected, but it didnt fail to get the box office. Instead, it got a good review, because the audienc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enjoyment of watching the movie process.
I was deeply impressed with the film. A teenager, inferiority and shy I happened to see Anne Hathaway, played by MIA in creating makeup, transformed into a beautiful girl with a smile. At that time, it was a magical thing in my short cognition. So that he forgot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name of the film, which led to the search for it for so many years before it was found.
This film is more than the old and young story, not lack of fairy tale innocence and innocence, and the overflowing and gentle alt humour.
This role seems to specifically for her a lively, Frank Anne Hathaway will play Mia vivid. And she will each girls cherished dream princess of Shi Quan so true, her performance is a little jerky jump, but her bright smiling face, confident, elegant temperament, has become my dream girl goddess.
译文
《公主日记》是迪斯尼公司制作的一部电影。它讲述了一个纽约市普通女孩——米娅的故事,她曾经在学校里做过一个透明人,但在她16岁生日即将到来之前,意外事件被证实是基诺维亚公主,经过奶奶诺里纳里一位优雅的公主,找到了我的白马王子。
这部电影类似于甜蜜的童话灰姑娘,主人公米娅是灰姑娘的现代版,情节充满了浓厚的童话色彩。米娅从过去的一个密码,突然成了焦点,这是多少女孩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
电影的主题不是原创的,也不希望摆脱传统模式。它的结局也是意料之中的,但它并没有失败,并获得了票房。相反,它得到了很好的评价,因为观众更加关注观看电影过程的乐趣。
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十几岁,自卑和害羞的我碰巧看到了安妮·海瑟薇,由米娅在《化装》中扮演,她变成了一个面带微笑的美丽女孩。当时,在我短暂的认知中,这是一件神奇的事情。以至于他忘了注意电影的名字,这导致了在找到它之前多年的搜寻。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老少皆宜的故事,不乏童话般的纯真与纯真,以及洋溢而温柔的成人幽默。
这个角色似乎特别适合她,弗兰克·安妮·海瑟薇将扮演米娅·维克多。而她将每个女孩所珍爱的梦幻公主石泉如此真实,她的表现是有点急促的跳跃,但她灿烂的笑容、自信、优雅的气质,却成了我梦寐以求的女孩女神。
③ 猫和老鼠英文观后感
——《猫鼠游戏》 观后感
电影的名字——《猫鼠游戏》——让人很轻易的想到了同出于好莱坞德尔动画片《猫和老鼠》。每一集中都是力量看似弱小的老鼠与强大的猫在以生命为赌注博弈,猫虽然也是计谋百出,但老鼠却总是技高一筹,因而每次博弈都以老鼠的胜利而告终。
而这部英文原名为《Catch me if you can》的电影被译为《猫鼠游戏》之时就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我们对于《猫和老鼠》童年记忆中的模糊影印象,那就是,通过高明的博弈手段,通过设计一个把对手的所有思索包含进去的大博弈,弱者可以战胜强者。这也是我认为《猫鼠游戏》这个译名胜于其他实在更有名的译名(诸如《逍远法外》《我知道你是谁》)的原因。
这部制作并不大,而且仅仅历时不到两个月就完成拍摄的影片却有着相当豪华的阵容。一号男主角是因出演《泰坦尼克号》而着名全球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男二号则是好莱坞绝对一线、名作无数的汤姆汉克斯,而最大牌的是电影的导演——“电影奇才”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斯导在拍摄完《辛德勒的名单》《少数派报告》等严肃题材的电影后风格一转,以清新幽默的手法打造了这部酷似小品的电影。电影的内容看似天马行空地编造着一个夸张的故事:一个不满十八岁的名为弗兰克的少年,在父母离异后经受不了打击而离家出走,自此开始了自己的诈骗生涯。他依靠自己神乎其神的骗术行走于世,冒充航空公司的飞行员飞过了美国的五十个州以及近三十个国家;伪造支票连银行专家都难辨真假,成功骗取了数百万美元;自制了一份哈佛医学院的毕业文凭,并以此当上了一家医院的夜间主管,并直到他离开时都没有穿帮;因为女友的原因心血来潮的`要当律师,然而尽然顺利的通过了州律师资格考试,成为了一名律师。最后虽然被捉拿回案,但不久就因被FBI聘为反诈骗专家而提前出狱,终而成名天下。凡此种种,终回是不可思议。然而最最不可思议的是这一切都不是出自编剧的想象,而是几乎完全是真实的写照。现实中这个名为弗兰克·W·阿巴内尔正是以自己高超的骗术以及精明的博弈手段一边躲避着FBI的追捕一边书写的自己的传奇生涯。实在远比小说电影们更富有戏剧色彩的恰恰是生活本身。
电影中的弗兰克·W·阿巴内尔由莱昂纳多扮演,而汤姆汉克斯则饰演尽心尽职追捕弗兰克的FBI探员卡尔·汉拉提。这一猫一鼠在一追一逃的过程中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镶嵌博弈,那么,谁才是真正的博弈胜者呢?
第一层面:智商的博弈
在这一层面,两人的身份决定了各自的强弱,身为FBI探员的卡尔无疑是强大的猫,而弗兰克只是一只四处躲藏的老鼠。两人之间最大的博弈就是:猫要逮到老鼠,老鼠则要在躲避开猫的追逐的同时偷吃到各式各样美味的奶酪。
弗兰克从小就从父亲老阿巴戈内尔那里学到了两种镶嵌博弈的技巧。首先是在父亲为他租制服的那一场景,在试图说服店员在还商店没有开门的时候把衣服租给自己之时,父亲亲自为弗兰克演绎了一场精彩的博弈。“浪漫”地送出一件精美的挂饰项链,使得自己租到衣服的目的达到。在小的博弈中给出利益,再大的博弈中获得终极的胜利。其次是在父亲带着弗兰克一起到银行贷款,又为他上演了另一种形式的博弈。老阿巴戈内尔把弗兰克打扮成自己的司机,借以向银行“无意”中表现出来自己对贷款只是一时只需,而且有足够的能力和信心可以还贷。锐化小博弈“有司机”中的行为取向,从而强化在大博弈“有能力还贷”中的目的。虽然这一次没能成功,但是老阿巴戈内尔教给了弗兰克这一种博弈的精华:“为什么纽约洋基队总能赢球?不是因为他们有超级球星,而是因为对手总是不能把视线从他们的条纹球服上移开。”在一个庞大的骗局中,只要在一些小的环节做到足以以假乱真,再把这些小的环节表现给对方看,整个谎言就成了事实。在一个大的博弈中,只要镶嵌进一些相同行为取向的小博弈,并在这些小博弈中取胜,对方就会在大博弈中举手投降。
在之后的行骗生涯中,这两种博弈手段被弗兰克应用得出神进化,一次又一次帮助他赢得成功行骗和躲避卡尔追捕这样的大博弈。第一种镶嵌博弈技巧更多地在换假支票的时候使出,往往仅仅是一句对银行年轻女职员相貌的赞美,再加上弗兰克老少通杀的迷人笑容就让银行职员瞬间忘记了仔细检查支票的真假;一顿牛排晚餐换来了对官方支票制造技术的了解以及后来更加难辨?**钡募僦?保淮鹩α伺?餍锹?煲?鄣那г?缌鞣眩?茨贸鲆徽?400美圆的假支票换的一夜风-花雪月加400元的美圆钞票。
而第二种手法更多用于假冒各种身份。有了一身货真价实的飞行员行头就可以成功的飞遍美国环游世界;只要一张哈佛医学院的假文凭便足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医院夜间急救主管。人们总是看到了弗兰克“球服上的条纹”,却在不知不觉中被他“得了分”。
④ 电影《幸福终点站》的英文剧情简介和英文读后感
简介:Viktor Navorski, a man from an Eastern European country arrives in New York. However after he left his country war broke out.
Suddenly Navorski is a man without a country - or one that the U.S. cannot recognize, thus he is denied entrance to the U.S. However, he also can't be deported so he is told by the Security Manager that he has to remain in the airport until his status can be fixed.
And also Navorski doesn't speak English very well, so he cannot talk to or understand anyone.
来自东欧国家的维克多·纳沃斯基抵达纽约。然而,在他离开他的国家后,战争爆发了。突然间,纳沃斯基成了一个没有国家的人——或者说是一个美国无法识别的国家,因此他被拒绝进入美国。
然而,他也不能被驱逐出境,所以安全经理告诉他,在他的身份确定之前,他必须留在机场。而且纳沃斯基英语说得不太好,所以他无法与任何人交谈或理解任何人。
读后感:In the film Frank Dixon asks Viktor” everyone is afraid, why are you not? For example, do you, at this time, have any fear of returning to your own country?” Viktor says, “No, it is my home, I am not afraid of my home.”
And so Viktor has to live in the airport. Later, when the civil war ends, Viktor renews his country’s nationality. It is not too uncomfortable to live in an airport because the many people around him have warm hearts.
在电影中,弗兰克·迪克森问维克多:“每个人都害怕,你为什么不害怕?”?例如,你现在害怕回到自己的国家吗?”维克多说,“不,这是我的家,我不怕我的家。”
因此维克多不得不住在机场。后来,当内战结束时,维克多恢复了他的国家国籍。住在机场并不太不舒服,因为他周围的许多人都有一颗温暖的心。
英语翻译技巧:
第一、省略翻译法
这与最开始提到的增译法相反,就是要求你把不符合汉语,或者英语的表达的方式、思维的习惯或者语言的习惯的部分删去,以免使所翻译出的句子沉杂累赘。
第二、合并法
合并翻译法就是把多个短句子或者简单句合并到一起,形成一个复合句或者说复杂句,多出现在汉译英的题目里出现,比如最后会翻译成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宾语从句等等。
⑤ 求,美国电影"危情时刻‘’的观后感!速求!
楼主问的是丹泽尔.华盛顿主演的危情时速吧,不是危情时刻。
看《危情时速》最大的感受是,你几乎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但这又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故事,观众始终被巨大的危机感所笼罩着,即使我们知道这一切最后终将化险为夷,但过程中的险象环生仍然能带给人劫后余生的快感。事后想一想,这本来不是一件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影片中虚张声势的成分很多,我相信有一千种方法能够将人送上失控的列车,但影片却采用了看似最不靠谱的一种,但这个故事中所蕴含的巨大冲击力让我们忽略掉了剧情上的漏洞,而去尽情地享受这个过程。《危情时速》中的商业元素和制作技巧融合得十分充分,影片制胜的关键在于节奏,累积的危机效应裹挟着剧情如自由落体般以令人窒息的速度向前发展,摄影和剪辑都极具冲击力,这其中配乐对张弛有度的节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节奏的事件主题和优美舒缓的人物主题错落有致、交相辉映,有效地调动着观众的观影心理。
《危情时速》在某种程度上也延续了导演托尼斯科特擅长的现实批判风格,针对以铁路公司高管高尔文为代表的以低效率、假内行为特征的官僚主义进行了无情的嘲讽,而另一方面则讴歌了以弗兰克和威尔为代表的底层蓝领工人在危机面前所表现的大智大勇和执着敬业。同样是由丹泽尔华盛顿扮演,这里被勒令提前退休并退休金减半的弗兰克与《地铁惊魂》中因捕风捉影的受贿传言而被贬谪的盖博有着类似的境遇,但就是这样被体制边缘化的下层员工,最后成为力挽狂澜的英雄。
取材于美国俄亥俄州发生的真实事件的《危情时速》是一部没有敌人的电影,却有着高强度的对抗性,这得益于影片高超的叙事技巧和制作水准。其实好莱坞电影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学习,不仅仅是《盗梦空间》那样集大成的想象力和控制力,还有像《危情时速》这样的主旋律电影,看看他们是如何在强大而精密的商业包装下来诠释人定胜天这样传统的对抗灾难主题的。这个差距不仅仅是表现在制作能力上的,让一个平时充当社会底层基石的普通人,在关键时刻成为撬动地球的杠杆支点,由此来传达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人性主题。
谢谢采纳
⑥ 英文电影观后感 阳光小美女
当银幕上小肥妞奥利弗第一时间出现时,心中不免有几分失望,难道说这就是所谓的“阳光小美女”。而后家庭成员一一登场,全都是一副失败嘴脸,让人生厌,故事的铺开也是平平淡淡,全然看不到这部影片的精彩之处。然后是全家上路,为的是小肥妞的选秀梦想。依旧还是美国公路电影的老套套,想必精彩的应该是在这路途之上,果不其然路上霉运不断,坎坎坷坷,每个人都不顺心,当然也引出些幽默桥段。可这样的幽默既不新鲜也不精彩,也不能令观众达到捧腹之效果,一切都显得那么泛泛。
说句实话这部独立影片为了寻找投资折腾了五年,在电影公司眼中影片的剧本太过平淡,缺少推动故事的大量戏剧效果。的确影片在大多数时间里未免有些让人昏昏欲睡,不过影片的结尾奥利弗在选美舞台上大演一段脱衣舞,猛然间将影片推向了高潮,令人大笑不止,就象是死去的爷爷狠狠地跟世俗开了个玩笑,而在笑声过后有一阵伤感涌上心头,这样的触景生情断然不是所有人能体会得到。影片在一家人仓皇上路中戛然而止,这样的结尾很好,没有传统影片的美好收尾,却留下无尽的回味空间。这部电影的妙处在于它最后一场戏来带领你回味所有前面平淡的铺陈,你能突然感觉到影片的灵性所在。
影片的名字里虽然有“阳光”,但故事其实并不阳光,或许其中称得上光明的也就是亲情的温暖。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虽然在性格上都不那么完美,但是却都对奥利弗充满了爱意,每个人身上都有说不尽的烦恼和压力,却都坚持带着奥利弗朝她的梦想前进。最终梦想的落空是出人意料的,它颠覆了美国传统家庭喜剧的团圆结局,使得影片有些灰暗和生涩,在品味中有一番苦味在其中。原以为有可能在结尾会有峰回路转的安排,可最终一直推崇赢家理论的父亲也遭遇失败,而儿子德韦恩的飞行梦想也破灭了,小女儿奥利弗也没有成就她选美梦想,以及失败寻死的舅舅弗兰克和吸毒过量完蛋的爷爷,一家子没有一个赢家,通通都是失败者。由此看来,影片似乎还带有些现实主义的风格,这一部灰暗色彩的家庭喜剧。
作为一部被影评人交口称赞的独立电影,《阳光小美女》的导演乔纳森·戴顿和维莱莉·法瑞斯这对夫妻档并没有在影片中添加过多的说教,整部影片的精妙之处在于信手拈来的自然流露。在影片中无时无刻不在折射出整个美国社会的输赢价值观,所谓“不以成败论英雄”也只是事后之言,如果一个失败者一直没有获得成功,那他永远都是失败者,如果他最终获得了成功,那他就是英雄,哪怕是死后。这种定义标准是主流价值的取向,渗透在美国社会的各个角落,影片中的小主人公奥利弗热衷于选美也正是受到电视媒体的宣传导向的影响。整个社会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之下,所有人都充满了功利心,而影片中的父亲理乍得正是一个受害者,在他的思维中除了赢就是输,为此还疯狂推销他的“九步成功论”,并且对曾经自杀的弗兰克很不以为然,将他视为“失败者”。甚至连“阳光小美女”这样的儿童选美也成为一种标杆,那一个个浓妆艳抹打扮的女孩,如同从一个模子里出来的芭比娃娃,求赢的功利心在人生的最初便被打上了烙印。
中国的社会状况又何尝不是如此,在社会重商风潮的引领下,层出不穷的人物专访和年度评选出现在媒体,以及那一些光怪陆离的恶炒之风,人们开始疯狂追逐着名利,输赢便成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这个世界的眼神被如此定义。这个世界似乎围绕着成功者转圈转圈,所有平凡的芸芸众生被淡化抹掉,非赢既输,你是削尖了脑袋往上钻还是甘于平淡碌碌一生?这种输赢价值观让所有的人活得太累太累,这样子的看重成功真的值得吗?弗兰克舅舅对德韦恩说起了普鲁斯特的例子,一个生前的失败者,可这又如何,你只须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未必需要他人的认同。
影片的过程有点象喜剧,影片的结局却又象悲剧,当这失败的一家子匆匆上路,等待他们的路途未必顺畅,更有不少困难阻碍在等着他们,或许这才是真实的人生。千万别把它当成一部励志电影,影片并没有给出什么光明的答案,它只是刻画了一些和我们一样拥有失败人生的普通人,在经历过所谓的失败之后重新审视成功与失败的定义,重新看待自己的人生,跟主流的输赢价值观道了声再见。太多的电影是激励成功,用一个功成名就的结局来树立榜样,而忘记了那些平凡的人生。而那些被定义为“失败者”的人生或许可以通过这部电影得到抚慰,人生的意义并非只是这简单的理论可以衡量的,生活必须继续,可也并不是只有一条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