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电影主要内容英文
A. 八百讲得什么故事
很显然,电影《八佰》想表达的是:民族大义和人性光彩。电影表现的抗日战争中的四行仓库保卫战。
当时,上海大部分已被日本军占领,国军已撤退,仅留下一个营400多人在四行仓库抵抗日军。日军一个师团有上万,而且武器精良,士兵战斗力强。
赌场伙计阿飞往日流里流气,此时则像一个侠客,机敏地躲过子弹过了桥。就在他接近仓库大门时,连中两枪,身子在血泊中甩出几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鼓足力气,把电线辊子扔向受军......
他们与四行保卫战牺牲的战士一起,浴火重生,实现了人性的“涅槃”!电影《八佰》也由此实现了对“弱国悲剧”的超越,具有了民族性和艺术化的品位。
谢谢关注,若您对这一话题感兴趣,请分享作者为您奉献的深度描述。
B. 细数《八佰》的剧情,讲述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这部电影从剧情到演员演技都非常棒,完美传递出自强不息的精神,令人看得热血澎湃,正能量满满。主要讲述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时期,“八百壮士”浴血奋战,牺牲小我,成就大家,固守苏州河畔四天四夜,阻击日军的故事 。
有了自杀袭击的例子,越来越多的士兵勇敢起来,背负起使命,与敌人同归于尽。一声嘶吼:娘,孩儿不孝了。看的令人泪眼婆娑,一个年纪20岁左右的孩子决然的跳下去挡住敌人的炮火。随后越来越多的战士,在自报姓名之后,选择与敌人同归于尽。无数人燃起热血,成就大我,鏖战四天,终于获令撤往英租界。
C. 《八佰》这部电影主要是讲了什么
《八佰》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NNkOs8p3dygBX6Fd9B1bLQ 提取码: x6ss
该片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讲述了被称作“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
D. 八佰的内容简介
电影《八佰》是根据抗日期间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改编的影片,影片初始,我们看到的是士气低迷、组织涣散的军队走在田野中,被战争破坏了的上海,配上几声苍凉的鸦叫声,奠定了这部影片的基调必然悲凉凄惨的。我想结合史实来分析一下题主的问题。
一、历史上的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发生在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它的结束标志着淞沪会战的结束。淞沪会战又是怎样的战役呢?历史书上只能用形容词形容一下淞沪会战的惨烈,数据倒是可以直观地印证一下这场战役的悲壮与绝望——我国军80万人对战日军20万人,国军宣布伤亡30万人,日军宣布伤亡4万余人,这意味着什么呢?大家能感受到吗?日军的攻势难以抵挡,但是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为上海和长江下游工厂与物资内迁赢得了时间。
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三、结语任何国家,在民族存亡之际,都有舍身取义为国为家之人,有自私自利做他人走狗之辈,有冷眼旁观见风使舵的二鬼子,民族大义当前,可否团结一致?鲁迅先生口诛笔伐,想要通过笔杆子唤醒麻木的国人,军人死守阵地,是命令使然,亦是心底呐喊,国不在,家何在?
E. 《八佰》这部剧主要是讲述什么故事的主角是谁
学过历史之后,想必大家都知道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吧,而《八佰》这部电影实际上就是取材于历史上的这场战争。
《八佰》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在1937年的淞沪会战期间,"800"名革命将士在四行仓库不畏生死、奋勇向前、顽强不息的同日军的30万敌军奋力抗争,并且连续大战了4天4夜的故事。
《八佰》表现出了一个真实的,并且有影响的历史事件,还是令人非常的期待的。
F. 电影八佰讲的是什么事
1、主要讲述了在淞沪会战期间。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革命国民军第三战区88十524团一个营固守苏州河畔抵抗日军的故事。该片十分的具有抗日氛围,弘扬了中国革命精神。
2、《八佰》是由华谊兄弟电影有限公司和北京七印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腾讯影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光线影业有限公司和阿里巴巴影业(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导演管虎执导,黄志忠、欧豪、王千源、姜武、张译、杜淳、魏晨、李晨、俞灏明等主演的战争题材影片。
G. 八佰这部电影讲的是什么八佰讲的是什么故事
1、《八佰》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在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八百名壮士在四行仓库奋力对抗三十万日军,并斗争四天四夜的故事。
2、这场战争是中日第一次正面交锋,持续了大约三个多月,当时上海濒临沦陷,人心涣散。为了能够稳住人心,取得最后的胜利,第88师262旅524团团附谢晋元率420多人,收到命令坚守最后一道防线“四行仓库”。刚开始为了迷惑日军上当,壮大声势,随后谢晋元又对外宣称一共有800人,但是实际上只有四百人,这也就是电影片名《八佰》的由来。
H. 《八佰》这部电影主要是讲了什么
《八佰》讲述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4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
I. 电影《八佰》主要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电影《八佰》于8月21日正式在中国大陆上映啦!本电影是一部历史战争片,一部热血沸腾爱国教育片,由导演管虎执导,王千源、张译、姜武、黄志忠、杜淳等众多知名演员主演。以其精湛演技以及优异制作将观众带入其中,让我们感受到华夏热血人郎浓烈的爱国情怀。
在历史课本中,我们只能片面的了解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但在这部影片中,对于战争的详细描述,更加让我们了解了战争的残酷以及小人物也有大作为的信念。向为国捐躯、舍身为国的英雄致敬,感谢你们为我们带来的和平。
J. 八佰这个电影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一、历史中的《八佰》:“我们为中国而生,死不足惜”
1. 淞沪会战
《八佰》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
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战争中随处可见死伤的普通百姓
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
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
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统计死伤30万人。
国民党将领陈诚之子讲述日军之残忍
淞沪会战之惨烈、悲壮,不是一言两语可道清,却应被所有国人铭记,强烈推荐大家观看相关纪录片《生死地——1937淞沪会战实录》,优酷上可以找到高清片源。
2. “四行孤军”:一场被世界围观的死守
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由于中日兵力悬殊,国军部队虽英勇奋战,但仍节节失陷,为保存有生力量、守卫南京,已决定全线撤退上海。
此时,临近“九国公约”签字国会议召开,各国代表已齐聚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蒋介石对此会议充满期待,希望能够通过一场“孤军奋战”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抗战的决心与信息,以争取世界的同情及列强国的介入调停,遂决定令88师留在闸北,死守上海。
88师的师长孙元良最终派出麾下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坚守苏州河以北,率领他们的是第524团团附谢晋元,他们的阵地便是影片中所呈现的四行仓库。
由团长谢晋元率领的这四百将士,是坚守在上海市区的最后一支中国部队,后人称其为“四行孤军”——为壮声势,四百人对外号称“八百人”。
这支队伍多为湖北保安团的团员——年轻,也缺乏作战经验。
就这样的四百多人,要面对疯狂涌上的日军,大家心里都明白:此去,就是赴死。
四行仓库与租界仅一河之隔,孤军奋战四天五夜,造就了中外战争史上从未有过的奇特景观——租界里的中国民众与英美记者,不顾流弹横飞,全程围观着对岸这场中日军队的激烈交战。
战时的四行仓库与对岸的围观百姓
“四行孤军”的英勇感染了目睹这一切的所有人,令国际人士对中国军队改观,即使中国军队伤亡惨重,要求参军的中国年轻人却越来越多。
沪上名医陈春仁在多年后回忆起这场战事围观时记录道:“八佰壮士”称不需任何援助,只想要一面国旗。
3. 坚守之后缘何撤兵?
中日连日战争,给对岸的公共租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在四行仓库东南角方向,耸立着两个巨大的煤气罐,一旦日军炮火偏离、煤气罐被炸起火,将殃及租界民众安危,半个上海也将不保。
巨大煤气罐所在位置
公共租界当局通过外交途径照会中国政府,要求政府从人道立场下令孤军撤退。
很快,蒋介石便下达了撤军令。
虽无法接受,但军令如山,谢晋元只得顾全大局、执行命令。
这便是影片最后,“八佰壮士”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在枪林弹雨中冲桥撤入公共租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