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电影片段学英语
㈠ 看电影学英语的app有哪些
看电影学英语的app推荐口语秀,具体功能如下:
1.视频课程:这个功能说白了就是视频教程,是用一些美剧影片片段制成的,就跟几分钟的预告片一样,里面的台词也比较经典而且易懂。
2.语音纯正:口语练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口音的固有印象,所以只能通过不断听影视原声,来模仿最纯正的口音。
3.逐句精听:口语秀独有的慢速语音,音质还不错,也能听清听透。语速慢的话还能更好地帮助跟读和记忆。
4.跟读模仿对白: 练习口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模仿。此款app主要功能就是可以跟读模仿,为每一句对白配音,最后生成一段自己配音的美剧对白,还可以可选择性地上传配音成绩。
5.录音功能:学习时,点击录音按钮开始录音,读完句子后也不需要其他操作,稍等片刻,系统就会给出评分。同时也支持将评分成绩在线分享至榜单上。
6.智能语音打分:跟录音功能配合着使用。录音结束后,智能打分算法会根据句子里每个单词的发音以及整个句子的流利程度给出一个句子的得分。单词被标记为红色时说明发音不够标准或不够清晰,有待加强。黑色表示还不错,绿色表示发音很赞。
㈡ 如何通过看原版电影学英语
遵循八个原则:
1、择片的原则。正确的选择适合英语学习的电影。
2、简单的原则。不要以上来就选择内容一目了然的电影。
3、背诵的原则。对于电影对白重的英华片段最好背诵下来。
4、重复的原则。一部电影要反复观看多遍,知道不用字幕也可以完全看懂听懂的地步。
5、精范结合的原则。拿出几个电影仔细理解学习。同时也可以泛看一些你喜欢的电影。
6、模仿的原则。对于典范的电影,要模仿其中的各种角色的对白。
7、突击的原则。尽量在短时间内突破,不讨拖延太长的时间。
8、根据发音标准的演员选择电影。以便于你模仿出大方的语音。
(2)根据电影片段学英语扩展阅读:
1、坚持不懈,从不间断。每天至少看15-20分钟的英语,早晨和晚上是学英语的最好时间。
2、方法要灵活多样。一种方式学厌了,可以变换其他的方式,以便学而不厌。
3、上下相连,从不孤立。记忆英语要结合上下文,不要孤立的记单词和短语,要把握句中的用法。
4、熟记常用语,确保准确无误。把常用的交际用语背熟,熟能生巧。
5、尽量用第一人称来记忆习惯用语和句型,以便记忆牢固。
6、多方位多角度来学英语。经常读报、听广播、看外语电影、听外语讲座、读课本和别人交谈等方式来练习英语。
7、敢于开口说英语,不要怕说错。只要敢说,就一定能学好。
8、要创设情景,加强交际训练。语言的运用离不开场景的强化训练,只有交际,才能学好。
㈢ 如何从英文电影中学说英语
如何从英文电影中学说英语
语言的交流与掌握大量的词汇、句型、语法是两回事。就语言本身的知识来说,我们已经过关了。我们缺少的就是在交流中来运用英语,只有在交流中我们才能与对方进行思维密码的相互破译。同样的话在不同的语言交流环境中所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建议要把学习的目标收缩,把追求大而广的英语知识转化为追求一种定量性的技巧。有6种技巧,是美国人和美国人之间交流的关键性东西,也是看电影、学英语中重要的六步。如果我们能掌握这6种技巧,就可以更好地理解美国人的思维,从而学好口语。
第一,如何用英文简单界定一个东西的技巧。美国人和美国人交谈80%是想告诉对方这个事物是什么。我们的课本尽管词汇难度不断加深,但思维逻辑结构却只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中国人常说Whereisthebook(这本书在哪儿)?很少有人说What is a book(书是什么)?而美国的小学生就开始问:What is the book?这种Where is the book只是思维的描述阶段。但是我想连大学生也很难回答What is a book?因为中国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没有教会学生表达思想的技巧。
第二,如果已经学会界定,但理解还有偏差,那就要训练How to explain things in different ways(用不同的方式解释同一事物)。一种表达式对方不懂,美国人会寻找另一种表达式最终让对方明白。因为事物就一个,但表达它的语言符号可能会很多。这就要多做替换练习。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做替换练习,但这种替换不是真替换,只是语言层面的替换,而不是思维层面的替换。比如,I love you(我爱你)。按我们教学的替换方法就把you换成her,my mother等,这种替换和小学生练描红没有什么区别。这种替换没有对智力构成挑战,没有启动思维。这种替换句子的基本结构没变,我听不懂I love you,肯定也听不懂I loveher。如果替换为I want to kiss you,I want to hug you,I will show my heart to you等,或者给对方讲电影《泰坦尼克》,告诉对方那就是爱,这样一来对方可能就明白了。这才叫真正的替换。也就是说用一种不同的`方式表达同一个意思,或者一个表达式对方听不清楚,举一个简单易懂的例子来表达,直到对方明白。
第三,我们必须学会美国人怎样描述东西。从描述上来讲,由于中美的文化不同会产生很大的差异。我们描述东西无外乎把它放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坐标上去描述。美国人对空间的描述总是由内及外,由里及表。而中国人正好相反。从时间上来说,中国人是按自然的时间顺序来描述。我们描述一个东西突然停住时,往往最后说的那个地方是最重要的。美国人在时间的描述上先把最重要的东西说出来,然后再说陪衬的东西。只有发生悲剧性的事件,美国人才在前面加上铺垫。这就是中国人和美国人在时间描述上的巨大差别。
第四,要学会使用重要的美国习语。不容易学、易造成理解困惑的东西就是“习语”。比如北京人说盖了帽儿了,外国人很难理解,这就是习语。所以和美国人交流时,能适当地运用美国习语,他马上就会觉得很亲切,也很爱和你交流。那么什么是习语?就是每个单词你都认识,但把它们组合在一起,你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第五,学会两种语言的传译能力。这是衡量口语水平的一个最重要标准。因为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天生就有自己的母语。很多人都认为学好外语必须丢掉自己的母语,这是不对的。
第六,要有猜测能力。为什么美国人和美国人、中国人和中国人之间交流很少产生歧义?就是因为他们之间能“猜测”。我们的教学不提倡“猜测”。但我觉得猜测对学好美国口语很重要。在交流中,有一个词你没有听懂,你不可能马上去查字典,这时候就需要猜测来架起一座桥梁来弥补这个缺口,否则交流就会中断。
中国人学习口语讲究背诵,背句型、背语调,结果就是很多人讲口语的时候讲着讲着眼就开始向上翻,实际上是在记忆中寻找曾经背过的东西。如果他要是能猜测的话,我想也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再说说英语语音的问题。我们中国人不需要钻牛角尖,一定追求发音像一个本地人,只要我们的发音不至于让对方产生误解就可以了。我们在平时,不需要迷信什么科学方法,只需要记住一点:模仿。但一定要模仿标准的英语或美语。在模仿的基础上,每天保持1个小时的自我口语练习,这个练习必须假想一个双向交流的场合,即仿佛有人与你交流一样。
最后,讲讲英语的用气问题。我们在发音时,尽量气运丹田,而避免用肺发音,这可以使英语发音洪亮圆润。
;㈣ 如何通过看电影学英语
磨刀不误砍柴工,想通过看电影学好英语还需要做好各种前期准备,如选择好合适的看电影学英语软件,选择好合适的电影教材,最重要的是需找一个科学的方法来通过看电影学英语。
熟悉了基本情节以后,只需听对白就可以,这时候就可以学习其中的发音了。任何口语能力的提高都是从听力开始。由于已经对照了字幕弄懂了说话的内容,精听其中的发音就更加容易了。在听的过程中可以学习俚语、方言。同时要注意特定场景和地区的发音特点。我们主要还是从中学习标准英语的发音特点,对方言的特点可以在头脑中简单的标准化为标准英语的发音。
第一步:硬着头皮看电影。在看一部新电影之前,千万不要看剧本,看不懂也要硬着头皮上,至少能对情节有所了解。
第二步:边看电影边研读剧本。不要以为考完了托福、GRE等就可以应付一切阅读。实际上,电影中的有些对话看起来很费劲,里面充斥着习惯用法和美国人独有的思维方式,要多看多听,才能适应它。
第三步:反复精听。争取听懂每一个单词,可以采取听写的方法。
第四步:背诵。一开始可以用中文思考美国人的逻辑思维,边思考边背诵,大约坚持10天左右。之后可以大体上用英文思考,把美国人的逻辑慢慢变为自己的了。背诵时重视模仿。
在看电影中,只要我们把握30%听力原则、勤做笔记两个技巧,学习英语就会事半功倍。在听力研究中表明,我们只要听懂30%的部分,就基本上可以了解全部的内容。所以,我们不要死记每个单词,而是要选取一个句子或段落中的重点单词,这样就大大加快了听力的效率和听力能力的提高。当然,如果你要作为精读来学习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看电影,学英语,让自己有一个质的飞跃,最基本的方法是什么呢?笔记。老土的方法!但是很管用。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请准备一本笔记簿,好记下我们在影片中发现的关键词汇或剧中人的名言妙语,长久下来,这本笔记簿就成了我们个人整理的电影名句数据库。尤其老外说话或写作时,总喜欢引经据典,同样的一句话,如果表明是出自于某某古人或某某电影,马上就显得很有水准的样子。比方说在《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一片中,逞强的郝思嘉即使到最后夫离子亡,她还是有办法说“Tomorrow is another day.”,现在这句台词已经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话,别人失意沮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说,“It’S not the end of the world.Just likeScarlettO’Hara said,‘Tomorrow isanother day.’,意思是“地球不会因此而停止转动,就像郝思嘉说的,‘明天又是新的开始’。”
看电影学英语有一定的局限性。任何一部原版的电影,它都不是用来教学语言的,所以,它的语言有很大的随意性,规范不规范,还有各种语音都掺杂其中,如果不加分析,一概拿来,势必会搅乱方向。而且就一部电影而言,它的场景,人物都有一定的限制,有些更本不适合生活用语。而且,大部分学员在通过电影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更多的时候是在看电影而不是在学习。这是我们要极力避免的。
此外,学外语也不能把精力全放到看电影上,这只能是一种学习的辅助方法。更重要的还是要我们自己下工夫努力学习,这里强调的不过就是在学习里加上一些快乐和兴趣,毕竟让学习快乐是一件幸福的事。
㈤ 如何有效地看电影学英语呢
1. 抛开中文字幕
有人说要学好英语,可以多看电影,不过条件是每场电影至少要学到四、五个词组。如果不看中文字幕,你做得到吗? 时至今日,因为媒体产品新宠儿DVD 的出现,更造福了广大的英语学习者,不需要用封箱胶带将中文字幕遮蔽起来,也可以轻松切换成英文字幕或无字幕来练习听力。
2. 选择影片
看电影学英语的重点不在于片子的新旧,也无关乎你是否曾经看过,而是要根据个人的英语程度或特定的学习目标来选择适合的影片。比如说,你想学现代的日常生活用语,当然就不要挑古装片;而想了解新闻记者怎么作二十秒归纳报导,可以考虑如“因为你爱过我”Up Close & Personal)之类的片子,因为剧中主角的职业就是记者,部分TV-reporting 的场景可以拿来当作学习范例。一个学期可以选定二、三部片子,每周安排时间到选听室自我学习,将“看电影学英语”成为你固定要进行的功课。下面就来谈谈要怎么选片。
2.1 浪漫喜剧学生活会话
“我的英听能力普通而已,如果电影没有中文字幕,我听得懂吗?”这是一定没问题的啦!没有把握的人,一开始可以先从爱情片下手,因为好莱坞的浪漫喜剧不仅有俊男美女,而且题材软性轻松,每每受到观众喜爱;这类讨论男女关系的电影,时空背景又多设定于现代,剧中人物的生活不至于与现实脱节太大,观众很容易就能产生共鸣。此外,有些对白场景与日常生活情境相关,值得学习者留意,比方说上餐馆点菜或与人辩论等等;甚至,透过剧情还能了解英美等国的风土文化,比如说婚礼或节庆的习俗。八Ο年代末的“当哈利碰上莎莉”(When Harry Met Sally)以及九Ο年代末的“电子情书”(You’ve Got Mail),里头就有好几段对白可以拿来学习。
2.2 经典名片赏隽永对白
“怀旧老片是不是很无聊啊?”假使你把“老电影”跟“沉闷无聊”画上等号,那你就错了!事实上,现代的电影经常是老片新拍,要不然就是在电影里引述经典之作的台词。比如上述的“当哈利碰上莎莉”一片中,主角之间的对白就扯到“北非谍影”(Casablanca);而“电子情书”的故事灵感其实源自“傲慢与偏见”(Pride andPrejudice)。这类永垂不朽的老片虽然少了那么一点煽情的画面、通俗的俚语,但还是蛮有可看性的,可以看看老一辈的人遣词用字一派优雅,字里行间透露出“发乎情,止乎礼”的韵味。另外,如果你想更上一层楼,可以试试改编自文学巨着的老片,比如“咆哮山庄”(Wuthering Heights),这类文学作品通常也是美国高中程度的学生就应该要涉猎的。
2.3 其它主题
除了上述两种类型的电影之外,一般剧情片的主题包罗万象,小自人生哲理,大至国家要事,同样可以拿来当作学习的教材,进一步训练批判性思考或口语简报申论的能力。不过,剧情片的对白通常要比浪漫喜剧来的多,而且情节较为复杂,探讨的主题若是扯上国家社会问题,也会显得较为严肃,学习者可要有点耐性。举个例子,“天人交战”的英文片名是“Traffic”,这可不能翻译成“交通”喔!其实这是一部drug movie,traffic在这里是指毒品非法交易。片中麦克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主演的法官经总统任命为全国的Drug Czar,率领打击毒品犯罪。不料,这名法官却发现自己的女儿染上了毒瘾,此时做父亲的心里想必是“天人交战”??!所以全片充斥的主题除了drug dealing(毒品交易)、smuggling(走私)、drug addiction(毒瘾),还有政治权谋以及父女关系。(Czar 原指俄国沙皇,可以引申为掌权者、领导者,总统将全国的drug problems都交给他去打理发落,所以称为Drug Czar;如果是负责能源危机的最高官员,就是Energy Czar。)诸如此类的剧情片除了能让学习者接触到生活会话以外的字汇用语,还可以透过故事情节,设身处地用英语去思考,如果你是剧中人,要如何处理状况解决问题。另外,介绍自然科学的Discovery Channel Video 及National Geographic Video,这类影片的旁白(narration)并不像一般对话那样随性,而比较像是一篇文章,因此句子比较长,文法也比较复杂,不过学习者可以留意优美的句型结构,从中学习写作技巧。
3. 掌握诀窍
别以为把一部电影重复看十次,英语就能进步,你要懂得方法,重点学习,学什么呢?学剧中人的遣词用字,想想他们为什么这么说,看看他们如何将语言灵活运用于情境之中,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还要学学他们展现在语言上的幽默,这一点最为困难,即使是苦读英语十年的人也不一定学得来。照这么说来,利用电影学英语其实工程浩大,无法一蹴可几,这种自我学习是重质不重量,只要功夫下的扎实,就算你每次只花十五分钟或半小时来学习一小片段,也绰绰有余了。
3.1 准备电影笔记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请准备一本笔记簿,好记下你在影片中发现的关键词汇或剧中人的名言妙语,长久下来,这本笔记簿就成了你个人整理的电影名句数据库。尤其老外说话或写作时,总喜欢引经据典,同样的一句话,如果表明是出自于某某古人或某某电影,马上就显得很有水准的样子。比方说在“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一片中,逞强的郝思嘉即使到最后夫离子亡,她还是有办法说“Tomorrow is anotherday.”,现在这句台词已经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话,别人失意沮丧的时候,你就可以说,It’s not the end of the world. Just like Scarlett O’Hara said,“Tomorrow is another day.”,意思是“地球不会因此而停止转动,就像郝思嘉说的,‘明天又是新的开’。”
3.2 了解剧情概要
起跑前,要做好预备动作,先大致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再进行后续的重点学习。纵使因为没有中文字幕,无法百分之百看懂也无所谓,听懂多少,就算多少。边看边随手写下你“抓得住”的关键词,串联成conceptmap,“理解”加上“联想”,先大致拼凑出故事架构还有电影想探讨的主题。将故事用这种图表简单组织出来,可以培养做摘要的能力,跟自己玩玩“Watch and Tell”的游戏,试着用英语概述情节大纲,或者针对电影探讨的主题,用自己的话表达个人看法,训练口说能力。
3.3 选择片段学习
用电影来学英语,不用强求自己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要听懂了,百分之百确定了,才要继续往下看,这样反而会阻碍了学习的兴趣。其实当你画出如上所示的concept map,就可以帮助你回忆剧情,你只要挑出重点段落,分段来学习就行了。拿上图来举例,其中有个片段描述吊儿郎当的哈利搭上莎莉的便车之后,为了打发时间,总要打开话匣子,于是想跟莎莉聊聊life story,两人在车内的这段对白就有好几处值得留意:
Harry: Why don’t you tell me the story of your life? … We’ve got 18 hours to kill before we hit New York.
Sally: The story of my life isn’t even going to get us out of Chicago. I mean nothing’s happened to me yet. That’s why I’m going to New York. … I can go into journalism school to become a reporter.
Harry: So you can write about things that happen to other people.
Sally: That’s one way to look at it.
Harry: Suppose nothing happens to you. Suppose you lived out your whole life and nothing happens. You never meet anybody, you never become anything, and finally you die in one of those New York deaths which nobody notices for two weeks until the smell drifts into the hallway.
“打发时间”叫“kill time”,这段路程要18 小时,所以哈利说“we’ve got 18 hours to kill”,另外,“hit”在这里引申为“抵达目的地”的意思。莎莉的回答可绝了,“The story of my life isn’t even going to get us out of Chicago.”,字面上的意思是车子还没驶离芝加哥,可能就把她的一生全讲光了,其实就是说她的生活平淡无奇,没什么好说的。你看看这句话里没有一个难字,但是听起来多么生动贴切啊!这就是我们要学起来的。后来哈利嘲讽她,一个什么都没经历过的人(哈利尤其是在暗讽莎莉缺乏男女经验),要怎么成为报导他人经历的记者?最后还叫莎莉当心成为纽约的独居老人,说不定死了两周传出尸臭味了,才被人发现唷!(drift是漂/飘流的意思)像这样只有几分钟的对白,就可自成一个段落,反复看个几次,不仅学到了字词的用法,还能看看两人一句来一句去之间所展现的幽默。
3.4 从影片中记单字词组
是否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英文课本整理的单字或词组,背的愈多,忘的也不少,单单覆诵那些字母的组合,根本与字义兜不起来,更别提拿出来用,当然会“今日背,今日忘”。但是看着电影来学就不同了,透过剧情及影像,可以强化这个字在我们脑子里的印象,而且当你随着剧中人物跟读(shadowing),还能顺便模仿发音及语气等等。例如,obnoxious意思是“讨人厌的”,在准备托福留学考试的字汇书里,这个字被列为要达六百分以上的必背单字,由此可知它的难度,别说要把它记起来,连要发音都有点难,可是,如果你透过莎莉来学,效果肯定倍增。当哈利躲在书店一角偷偷瞄着莎莉,莎莉转头对朋友说“He's obnoxious.”,那种不屑的表情是不是更增添了这个字的意味?影片中还出现另一个前缀“ob-”的单字-“obituary”,指的是“讣闻”,这个单字一般会话不常提及,不太好记,但是看看爱说笑的哈利是怎么说的:
“… What’s so hard about finding an apartment? What you do is you read the obituary column. You find out who died, go to the building and tip the doorman. What they could do to make it easier is combine the obituaries with the real estate section. Then you have, “Mr. Klein died today, leaving a wife, two children and a spacious three-bedroom apartment with a wood burning fireplace.”
哈利说朋友都安慰他离婚后至少还保有房子,可是找房子有什么难的,只要翻翻报纸的讣闻,看谁死了,就去接手他的房子甚至家庭,要是报社把房屋租售的版面跟讣闻摆在一起,那就更方便了。听了哈利这段自嘲的话,是不是对“obituary”这个字比较有印象了呢?
3.5 看剧中人运用情境会话
“英文学了这么多年,背也背过了,考也考过了,可是一碰到真正要开口说英语的机会,总是脑筋一片空白,不晓得那些句型都跑到哪儿去了?”原因无他,光是背诵课本那种A跟B硬梆梆的对话,当然没用喽!举例来说,一般的会话课本中,必定会学到上馆子点菜,课本里的例句似乎永远只有“How would you like your steak?” “Well done, please.”之类的答案,这种标准对话在真实生活中好像不太够用,万一侍者多问你一句,是不是就慌了呢?莎莉可不一样,从前菜到甜点样样讲求完美精准,哈利称她是great orderer,现在就来学学莎莉的“龟毛”点菜法:
Waitress: What can I get you?
Harry: I’ll have a number 3.
Sally: I’d like the chef’s salad, please, with the oil and vinegar on the side, and the apple pie.
…
Sally: … I’d like the pie heated, and I want the ice cream on the side. And I’d like strawberry instead of vanilla, if you have it. If not, then no ice cream, just whipped cream, but only if it’s real. If it’s out of a can, then nothing.
Waitress: Not even the pie?
Sally: No, just the pie, but then not heated.
请注意这家餐厅不过是公路旁卖简餐的diner,哈利用的是“麦当劳式”的点法“3 号餐”,简单了事,而看莎莉点菜简直太神奇了,虽然点的是沙拉,可是橄榄油及醋汁要放在旁边,不能淋上去喔!说到甜点更是精采,“à la mode”源自法文,就是在甜点上面加一球冰淇淋,莎莉特别强调如果有冰淇淋,苹果派就要加热,冰淇淋要放在旁边,而且只要草莓口味,不然就放whipped cream(鲜奶油)就好,不过鲜奶油要现打的,罐装挤出来的她可不要。哇!原来点餐也可以这么灵活,习惯背课本的人要注意了,赶快丢掉那种制式的对话吧!
3.6 留意文化差异
在美国,学生花钱是能省则省,所以让人搭便车或共乘是常有的事,不仅车租或油钱可以共同分担,如果是长途旅行,还可以轮流换手开车。影片中,哈利一上车,一板一眼的莎莉就要跟他讨论怎么轮流开车:
“I have it all figured out. It’s an 18-hour trip which breaks down into 6 shifts of three hours each or alternatively we could break it down by mileage.”
“alternatively”用于提出另一种不同的建议选择或替代方案。莎莉的意思是她都算好了,从芝加哥到纽约要花18 小时,看是要分成六段轮流开车(shift是轮班),每次三小时,还是要用哩程数来分。
我学习电影有一段时间了,同时看过英语九百句,走遍美国等等,走过不少的弯路,现在回过头来总结总结,也和大家分享分享我的看法。
1. 电影学习的特点
首先就电影这种题材来讲,我觉得有它的优势和它的局限性,它的局限性在于,任何一部原版的电影,它都不是用来教学语言的,所以它的语言有很大的随意性,规范不规范,还有各种语音都掺杂其中,如果不加分析,一概拿来,势必会搅乱方向,而且就一部电影而言,它的场景,人物都有一定的限制。这方面一些经典的语言教材有它的优越性,它们涵盖了几乎全部的英语场景,但是覆盖面太广,造成它的语言比较简单和单一。电影的优点就是他本身是要说故事,尤其是其中的人物矛盾冲突,所以它的语言丰富多彩,能真正反映人物的心里的语言,我觉得这一部分才是语言的精华。因为语言本身就是那来应用,交流的。所以我觉得电影和那些教材是相互补充的,还有一点好的是电影的题材非常丰富,我认为除了在一些反映现代的影片中学习实用的东东,还可以在一些名着改编的电影中欣赏语言,如(哈姆雷特)。下面我按照思维,句词和语音三方面来谈;
2. 电影的思维
我讲的思维不是那种高不可攀,什么那些美国人独特的文化,和思维习惯,我可没有在美国待过数十年,我讲的思维就是人在对话中所表现的想法,还有在那种对话中所体现的思维方式,这一点我感觉和咱们平时说话一样,在我们平时的说话中,我认为人的对话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单纯的你在表达观点,其他人基本在听你的,是不是插插嘴而已,还有一种是两个人针锋相对,我们听这两人的对话,缺少任何一个就不完整了。我们在中文的语境下想想如何来有效的进行交流,譬如我的同学中,就有人喜欢打机关枪似的说个半天,我们就会认为这人口才好,但下来去问问听众,有时听众都没听懂,甚至根本走神了,这样的交流有什么用 ?就像你用英语说了个半天,但是what is the point?这才是最重要的,电影这方面的对话甚至相当于独白一样,它的语言一定间接而有,有时接收者的语言就是在承上启下,挑起话源,达到交流的目的。例如毕业生中,本地此在饭店里,犹豫不定的语言,加上罗宾逊夫人插进的语言就是这种。在第二种针锋相对似的,你可留意对话中连接点,你说一句我接着上句说你,这就是用对话中的语言,它们语言中连接点就是闪光点。同时因为影片中都是英美人之间的对话,可以让我们看看他们是怎样去表达统一各想法和性格的,我们拿毕业生中罗宾逊夫妇为例,罗宾逊先生的语言从他与本的两次谈话可以看出,第一次是醉醺醺的教导本及时行乐,第二次在本的租的公寓里对话中,就看出这人的‘虚’来,先是拿两句话挤兑本,“我哪里得罪你了,我是不是做了是么让你瞧不起的事”然后模糊见本握着拳头过来,又跳起来说:咱们文明人,用不着这么粗鲁吧!”,罗宾逊夫人在和本那一晚上的交谈中,也可看出她的事故,基本上没有一点套话,真正的惜言如金,直到谈到女儿时才失去常态,这些情节是多么的生活化,与我们的生活多么接近,然后咱们可以再想想,遇到那种情况,我们会作何反应,当你想到说的中文时,是让自己阅历丰富了点,在转到英文,就练了汉反英,甚至根据人物的思维反推的语言,再去对照。
3. 电影的句子和词汇
而句型和词汇方面,先将词汇我把他们分为两个大面,即书面中和口语中的,也可是fml和infml,而电影中多是口语上的,这其中有可分为场景专用词和口语的惯用词,在市面的书中场景词和惯用词通常和起来讲,我觉得那些场景的专用词靠记忆就可以攻破,而一些惯用词需要灵活掌握的词,这些也是经常在对话中卡壳的词,电影中出现平率非常高的就是这些词,我在毕业生中找了一些,如ever,or something,happen,deal等,应该将它们的用法和搭配掌握熟练。关键在讲透。再说说句子,拿市面上一些教场景的教材来说,譬如一个场景,一个问候列了很多句子供你选,这方面有人是强调背大量的句子,我觉得要光是背实际上就是量的积累,其中应有质的突破,弄清句子的使用环境,然后比较它们,再自己造句,这方面去看看电影里各种人物对话,由于人物所处的背景和心情不同,句子和词选取就更生活化。确实在英语学习中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大量更有好处,我认为同时重点突出,我认为能提高效率,节约时间,与其死背了百部电影,不如研究透一部电影的句词。
4. 电影的语音
在学习语音上我觉得一直有个误区,就是过于追求语音上的地道,我总认为语言的作用就是交流,语音是它的包装,而且从学习的效率上来讲,我觉得语音要来的慢些,而且它的标准很模糊,说别人语音好,其实有些是关乎本身的嗓音,有些人说中文的嗓音就很磁性,再说英文就更好听,二我觉得语音的训练要长时间,但是不必追求的太过了,如果没有语言的简洁和地道,光剩下漂亮的语音,又有什么用呢? 至于在语音过程中的绕口令等等都是不错的方法,这方面标准的美国电影也是一个模版 ,就不再多说了。
5. 总结
以上的顺序实际上是我认为的电影学习和教学的顺序,思维-句词-语音。
先感受电影中对话的思维,实际上就是其情节的表现就是语感 ,我觉得容易在短时间掌握,仅限在这部电影中,然后有重点的记忆句词,最后是长时间模仿语音。
㈥ 最有效的看电影学英语方式
最有效的看电影学英语方式
导语:学习英语的方法有很多,很多人选择看电影学英语,下面我向大家介绍最有效的看电影学英语方式,欢迎参考!
1看电影学英语的三大误区
1. 只顾关注剧情,看过一遍就扔掉
相比英语课本的枯燥乏味,电影电视剧节奏紧凑、剧情跌宕起伏,最能引起我们的兴趣。但是,接触一部新的电影,好奇心驱使我们本能地把注意力都放在剧情上,而不是语言本身。恰恰大部分人即使看了很多电影,也都只停留在关注剧情的表面,看个热闹就过了,完全没有用心体会和消化其中的地道表达。
2. 过度依赖中文字幕
你一定也有这样的体验,不管看什么电影,总想盯着屏幕下方那一小条中文字幕,生怕一不留神就理解偏差,没有字幕简直活不下去。然而对于语言学习来说,中文字幕就像婴儿学步车,有母语辅助的情况下,大脑会下意识地“偷懒”,习惯性地用母语思维去理解和处理收到的信息,更加难以让学习者跳脱出原有的思维模式,学习新的语言。
3.专门下载台词剧本通篇诵读
有些人强迫症似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网上下载了电影台词全本,通篇朗读背诵,精神实在可嘉。然而这种方法却不见得值得广泛推广,通篇背诵不仅困难,容易忘记,且电影电视剧中主人公的对话多以生活口语为主,通篇背诵意义不大。精选其中的段落,对于地道的表达学会运用才最重要。
2到底怎样才是看电影学英语的正确打开方式?
1.降低对字幕的`依赖感
正如前面所讲的,学外语更多的是学习语言背后的文化和思维。试试遮挡住屏幕底端的中文字幕,彻底把自己沉浸在英文里,即便有听不懂的地方也不用太紧张,用英文的思维去理解和感受,培养语感是语言学习的第一步。
2.选择合适的影片
娱乐休闲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随意,但是要想把美剧电影当作学英语的素材,还需要选择合适的影片,毕竟不是所有片子都适合用来学英语。就像近几年大热的《权利的游戏》,虽然情节引人入胜,但就算你把里面的咒语倒背如流,在生活里、职场中也没多少发挥的余地不是?我们不妨选择一些情节生活化,氛围轻松愉快,语言风格简单实用的片子。
3.精选段落反复观看分析
看电影学英语宜精不宜多,摘选其中的精彩片段加以反复分析思考的效果一定好过囫囵吞枣地看过十部电影。如果说第一遍看电影是为了欣赏剧情,那么之后再看时就应侧重于学习啦,见到地道的表达可以用小本子记录下来,遇到主人公常用但自己不了解的生词及时积累下来,吃透理解之后记得关掉字幕多听几遍,相信不久你的听力就会有大幅提高的!
4.多多练习,活学活用
好的表达只写在小本子上还不够,如果往后翻都不翻一次,写了有什么用?只有多说、多练,把积累下来的表达运用在生活里才能让它们真正变成自己的!
;㈦ 看电影学英语的技巧(2)
电影要怎样看才能学到英语呢
一、影片的选择。
一般来说,选择影片主要是看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喜欢的电影,效果自然事半功倍。在这向大家推荐的影片类型,适合想通过电影提高英语水平,但又无从下手的朋友。希望你们看了这个介绍,能够找到自己学习的方向。
1、浪漫喜剧——学生活会话。
“我的英语听力普通而已,如果没有中文字幕,我听得懂吗?”这是一定没有问题的,对于没有把握的人,可以先从爱情片下手。因为好莱坞的浪漫喜剧不仅有俊男美女,而且题材轻松,每每受到观众的喜爱。这类爱情片,时空背景多设于现代,有些生活场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值得大家学习。
推荐影片:
《当哈利遇上莎莉》(When Harry met Sally)
《西雅图夜未眠》(Sleepless in Seattle)学习举例:
以下是《西雅图夜未眠》(Sleepless in Seattle)中的一个片段,具体是男主角山姆不幸丧妻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与电台播音员玛莎诉说心中无限悲痛的一段精彩对白。
Marsha: People who have truly loved once are far more likely to love again. Sam, do you think there’s someone out there that you could love as much as your wife?
(玛莎:曾经爱过一次的人更容易去爱第二次。山姆,你认为你能像爱你妻子一样再去爱一个人吗?)
释:①(突破该句,并在模仿Model的基础上加以背诵Memorize)简练精辟地体现了美国人的爱情观;而与我们中国人的爱情观念:“曾经沧海难为水”差距甚远,充分体现了美国人的特定思维和文化。
2、经典动画——语言夸张简单,很适合模仿。
迪斯尼和梦工厂是美国经典动画的两个制造商。其生产的动画片都有一大特色
——对话和音乐揉和在一起,语言较简单,配音夸张,肢体动作强烈。听这样的电影MP3, 不仅是英语的学习,也可以当作是一种享受。
推荐影片:
《小美人鱼》(天籁般的声音,经典歌曲)
《料理鼠王》(Any one can cook 贴近生活,可以说是动画版的励志片)
《怪物史莱克系列》
二、学习方法。
很多人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我看了很多原声电影,可为什么英语水平没有提高呢?下面介绍一种学习方法,希望对朋友们有帮助。
看电影外语四部曲:
1、抛开中文字幕,听原声电影,争取对电影情节有个大概了解。
2、研读剧本或电影台词,可以是通读,对听到的电影情节做进一步补充。
3、选择自己喜欢的电影片段(可以把整部影片分成这样几个片段),仔细研读台词,反复听MP3片段。不懂的单词就去查字典。做到在没有台词的情况下,能够完全听懂这段话的含义。对一些经典台词进行背诵。
4、巩固。没事的时候随时听MP3,不用专门去听,坐车走路、上网,随时什么时候听都可以。主要是给自己营造一个英语的环境。这样日积月累下来,相信英语水平会提高不少。
正确的学习方法
其实,英语学习的最佳方法,用一字来描述,就是“听”,两个字,就是“精
听”,三个字,“反复听!”,四个字:“理解感受!”,五个字“一句一句听”,八个字:“理解感受模仿跟读!”
在具体阐述听的方法之前,我们必须重申一下听的目的,也就是为什么听。只有这样才可以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如前所述,学习英语要一步到位,迅速达到母语境界,“听”之目的,就是要把自己置于这样一个纯粹的英语氛围之中。但是,泛听是达不到任何效果的。必须把一部原版资料,掰开了揉碎了,一句一句去啃。让能够被理解的声音片断反复冲击你的耳鼓。还要在这种反复冲击中,加深对文句中每一字词的理解。最重要的是,对构成英语语种的最基本的一千五百个小词的理解和把握,对它们的声音形式自动形成深刻记忆,要让它们在你的脑海中融会贯通。
千万不要费心劳神去记忆那些大词,更不要去动笔。当他们在文句当中出现的时候,只要有个印象足已。在以小词为学习目的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大词,通常只要在不同的语境中出现过三次,这个大词你也会终生难忘。
事实上,当你专注于精通那些小词语的时候,收获相当数量的结构性大词是在所难免的。我强调你不要去刻意学习那些大词,是因为时机不到,劳民伤财。你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快速提高对语言的吸附能力,快速掌握吸星大法,快速进入母语境界。
一个人的英语能力,绝不体现在他掌握了多少词汇量,而在于他对新词的吸附能力。而这种吸附能力,与你的记忆能力无关,与你已经掌握了多少词汇量无关,与你背诵过多少课文无关,与你对语法的透彻领悟无关,只取决于你对一千五百小词语的融会贯通的程度,取决于你是否能够从某种程度上达到母语境界。
明确了学习的目的,我们现在就可以开始动手了。其实,说了这么多怎么做是不对的,大家也应该能够猜测出正解和答案了。
首先你要准备一些学习工具和材料。一台电视,一台DVD播放机,一张原版电影光盘,一本字典。
一开始最好是美国迪斯尼的经典动画,我首推《睡美人》。当然,如果你的英语基础实在太差,就从《白雪公主》开始吧,如果你还是一个小学生,那就从美国迪斯尼公司推出的英语教学片《神奇英语》开始。
一部原版电影大约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之间,DVD光盘本身也会分为二十个小节左右(学会操作使用D VD的相关功能必不可少,运用电脑作为学习工具将会面临英文字幕的困境)。
以小节为单位,开始学习。一个小节,通常三到七分种。一句一句,掰开了听,揉碎了听,掰开了读,揉碎了读。当然要读得尽可能与原声一致。当然首先要扫清障碍,把本小节不认识的字词通查一遍。有些字词虽然认识,恐怕还是要查实一下。从众多的中文解释去试图发现字词的核心含义,并放到句子中进行
体味。
根据剧情的提示,对句子有了大致理解和感受之后,就可以开始反复播放跟读了。凡是听不清楚的,跟读不下来的,当然要利用暂停功能,不要把它轻易放过去。要利用学习过的读音规则,连读规则,省略规则,却猜测和揣摩对方是怎么念的,怎么读的。如果实在是琢磨不透的,那就把它放过吧,去读那些听得明白的,跟读得下来的语句。
一小节下来,只要有百分之八十,能够通过暂停分解的步骤听下来,跟读下来,就OK了。能够跟听下来,跟读下来,并不意味着这一小节学习的结束,事实上,这才仅仅是开始。接下来,你要对这一小节反复播放跟读达七十七遍以上。要让你基本能够听懂的声音,对你进行疲劳轰炸,反复冲击。
对那些舌头饶不过来的地方,就停下播放,单独去饶一下舌头吧,直到能够按照与原声相同的节奏读下来为止,再继续进行上述工作。
一部电影,不学则已,学就把它学透吃透。要做到睡梦之中,那些声音还不断地在脑际中回荡。
你会惊奇地发现,每多念一遍,你都会对句子以及其中的字词都会有新的理解和感受。足够多遍跟读过后,有些词句的理解准确无误了,有些原来比较模糊的词句理解了,有些本来一点都不明白的词句也豁然开悟了。
而这一切,都是声音的魅力,是通过对语言原声的理解而产生的必然结果。 一小节结束,再进行下一小节,当然,根据个人情况的不同,你也可以一下子进行三五个小节,甚至可以直接攻克半张影碟。
总之,学的要精,学的要细,要在不断的重复中,让自己的耳朵去充分熟悉那些声音。
在我原来的想象中,第一部电影,听它一千遍才好呢。你不必花费许多心思,就可以得到语言声音中许多普遍存在的共性的东西。经过研究和事件,我发现,第一部电影超过百遍之后,就没有效果了。该理解的都理解了,不该理解的,还是理解不了。该刻在脑子里的,都已经深深刻下了,在这个基础上再加深一些刻痕已经没有多大意思了。最后我的结论是,一部电影七十七遍,效果最佳。 即:当一句一句地扣完了每一句话的基本含义之后,整体跟读七十七遍,就可以把这部电影永久的放弃了。再开始一部新电影的精学精听。
一般来说,只要如此精学十部电影,让十部电影里的每一个声音都深印脑海,上帝就为你开启了另一扇门。你会惊异地发现,英语竟然如此简单,功力将与日俱增,不学也长,犹如急速漂舟,一日千里。
当然,学习过程中还有许多注意事项,我就不在此赘述了,我仅希望能够在此将其实质和精髓表述清楚足以。
总之这种方法,摒弃了传统学说中的听说读写四大要素,而只保留了“听”。“读”变成了跟读。在“听”中,将泛听摒弃了,只要求精听,而且将听力材料严格限
制在原版电影的范围内(原版电视连续剧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这种方法强调快速进入母语境界的重要性,认为它是掌握这门语言的快捷通道。
有人会说,谁不知道学习电影好,问题是,电影太难了。我们想学也学不了。 告诉你一个过来人的小秘密吧,按照上述方法学习电影,看起来难,做起来非常容易。只要一开始不要贪多,也不必要求句句通透就可了。
语言这个东西,首先是声音的集合,只要听多了,很多难点不攻自解。 当然,如果有师傅领进门,个人再修行,则就不存在任何问题了。
有人说,现在大家都在强调学习电影,所以看不出你的方法有什么新鲜之处。那么就让我再重申一下这种方法的新鲜之处吧。
一般来说,现在的人们强调电影学习,只是作为一种学习英语的辅助手段,并没有指出,学习电影在整个英语学习过程的地位,也没有明确说出,学习电影是为了获取母语境界的这个战略目标。最最重要的是,必须明确,连续精学电影是快速成功之道。
既然目的性不明确,所以在谈及具体怎么学习电影方面,缺乏系统的思想。 我有一位朋友,曾经利用二年时间,囫囵吞枣地泛学了二百部电影,而那个时期,我只用了四个月时间,精学了十部电影。当时我们在一起PK的时候,发现他已经远远不是我的对手了。
正因为我们有了明确的战略目标,在战术上我们才强调精学,强调感受,强调视听器官的反复冲击疲劳轰炸效果,强调对小词语的认真把握。唯此,才能把自己一口吃成个胖子!
㈧ 如何通过看电影学英语
老实说,我并不推荐看电影作为英语学习的主要方法,原因在于输入的词汇量要少于相同时间的音频,效率较低,但作为一个扩展练习还是不错的。再者,电影本身没有语法讲解,有讲解的是进行再加工的,针对电影对白进行的语法讲解,资源很少。
㈨ 看电影学英语,你有哪些好方法
学习英语一定要有兴趣,还要学会去培养自己的兴趣,通过看电影来学英语就是一个不错的途径。但是看电影学英语不是只看电影就行的,要掌握方法和技巧,而且这个过程并不像看电影那样有趣,还是要花一番功夫的。
二、反复观看
看电影学英语,并不是看一遍就完事了,一部电影至少要看到10遍以上,才能熟练掌握里面的地道表达方式。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把电影中的生词搞定,然后是一些常用的表达语句,一定要一遍又一遍的反复去听,跟着电影中的人物去说,模仿他们标准的语音语调,争取能把一些高质量句子背诵下来,这样才能起到学习的效果。另外,在看电影时候不要着急着去看字幕,先用耳朵去听,听不懂的话就多听几遍,实在听不懂了再去看字幕,把听不懂的部分在反复多听几遍。如果你能把一部电影看到10遍以上,对里面的表达了如指掌,那么这一部电影就足以让你的英语突飞猛进。
(注:图片均来自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告之,我会把侵权图片删除)
㈩ 看电影学英语的方法及好处
从学习方法的本身来说看双语字幕电影学英语有如下好处:
1、不枯燥,不易产生厌学情绪。因为英语是看电影学会,就好像只有文字的书谁看着都头痛,但是配上插图,即使内容不变也会让人感觉到容易,类似小孩的画册。
2、记忆牢固,很难忘记,因为知识和情节和故事融合在一起,大部分词汇是相当的扎实的。很多同学整天抱着个字典背单词,背多少望多少还不是因为没有联系?记忆需要联系,各位可以回想一下,小时候多事都记不清了,但是父母在床边讲过的故事情节有的却还很清晰——清晰的让你自己都吃惊。
3、英语学习的所有方面都可以涉及。
4、英语电影和美剧里的台词是最直白,最实用,最贴近口语的语言大家都知道口语也分正式场合和日常交际,来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想让对方停止说话。日常的你可以说"knock it off",但在会议上呢?要说"XX will suspend"。
电影根据片子类型的'不同口语类型也不同,所以更方便我们了解不同语境和口语的英语口语。同时,电影台词是简练的不能再简练,精确的不能再精确,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语言。
步骤:
1、看第一遍电影,不要试图去学什么东西,完全丢开学英语的念头,尽一切努力去理解剧情和潜台词。电影汉语台词的意思吃个差个多透(吃不透就多看一遍),把没看懂的情节弄明白。
2、看第二至三遍的时候,你已经大概知道哪个人物大概在什么时候大概说些什么了。试着不去看台词,用脑袋里的记忆去套剧中人的话。
3、看三四编的时候,用软件隐藏掉字幕。以听为主,把画面当作辅助。
4,最后一遍。
一点一点的把电影梳理一遍,只要看到生词随时暂停,用网络辞典查出来,然后模仿剧中人的口气和速度说上几遍,随手记录下来。要注意,不要贪多。如shallow这个词我是从变形金刚里学的,我只记里面"肤浅"那个意思,不会刻意去记浅的,浅滩之类的意思,因为人的联想记忆是有限的,如果想记得牢固,绝对不能贪多。
5、看电影自由复习。
这方法虽然懒但是要你看4边以上也够你受的。是懒招但也有点无聊。
扩展:其他学英语的方法
1、“预习,听讲,复习”三环学习法
有经验的学生总是在上每节课之前提前把老师要讲的内容认真看一遍,并做好预习记录,标明哪些地方不懂或一知半解、自己认为的重点、难点;在上课的时候,听老师讲课就不会太费力了,同时也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哪些地方预习的不足,自己哪些地方重点、难点抓得不够,在下次预习的时候更能抓住脉络,形成好的方;上完课并不代表这节课的学习结束了,还要及时复习,强化记忆。在做作业的时候,最好先把今天学习的内容再完整地看一遍,这样 课前预习,做起作业来,错误率会很低。
2、“放电影”法
课间是一次切换,是紧张的学习和短暂的休息的切换。如何利用好这短短的十分钟?聪明的学生总是在头脑里将老师所讲的内容过滤一遍,就像放电影一样将刚才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复习一次。这种做法既能及时强化记忆,又不是很累,在很轻松中就巩固了知识。
3、游戏法
在课间休息时,有的学生只知道打斗玩耍,而用英语课本中的英文歌曲、“chant”、或是“let‘s make”或是“let’s act”做游戏也不失是一种好的游戏方法,既能愉悦身心,又在玩中巩固了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4、谈话法
在学生回家的路上,几个人一起回家,可以用学过的英语交谈,如谈论一下天气、家人、服装、颜色、动物等等,可以加深记忆,并能对学过的知识活学活用。
5、考试法
课堂小测、单元小测、学期小测都是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方法,尤其是目标性的阶段小测很重要,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出考卷,互相出、互相答、互相评判,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6、总结归纳法
及时将单词归类记忆,效果很好,如将单词归类为:颜色、动物、植物、天气、家庭成员、职业、交通工具或按音标归类、或按词性归类等等。这样记起来效果会很好。
7、“偷看”他人笔记法
为什么要偷看呢?“书非借不能读也”,关键要看学习的态度。这种学习方法只适用于学习上进心强,具有竞争意识的优秀生。这样的学生对于上课所记的笔记十分重视,及时归纳整理,还喜欢对别人的笔记进行检查,看看哪些地方自己记得不全,如果别人还不如自己记得全,那就很高兴了。
8、朗读法
在英语学习中,朗读十分重要,尤其是晨读。大声朗读,既实现了口、眼、脑的并用,又强化了记忆,效果十分明显。
9、听写法
对于学过的单词,及时进行听写,便于学生掌握,每次听写不要太多,10个或是20个即可。
10、听录音法
小学生学习英语,学校都发给了录音磁带,可是真正在家听录音机的却少而又少,教室可组织集中听、分组听、个人听等多种形式,只有经常听标准的发音,学生的发音才比较准确,朗读技巧才能不断提高,听力测试才不会丢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