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知识 » 电影如何打灯

电影如何打灯

发布时间: 2023-03-07 16:43:29

电影创作中如何处理照明元素

②、何为“三点布光”?

③、照明的工具有主要哪些?

④、举一部你认为照明上有特色的影片,谈它好在哪里?

⑤、照明在电影中有什么作用?

⑥、创作中如何处理照明元素?

林格伦认为影像的三要素是:①被摄对象运动;②摄影机运动;③照明。

波布克认为影像的三要素是:①胶片;②构图;③照明。

他们都有“照明”(即我们通常说的“光”)。可见,照明(光)在电影中的重要作用。摄制组中,人称灯光师为“灯爷”。

一、照明的种类:

1、按光源划分:

①、自然光:阳光、天空光的照明;

②、人工光:灯光的照明。

2、按光线的性质划分:

①、散射光(软光);

②、直射光(硬光);

3、按造型的性质划分:

①、主光:

A、照明被摄物的主要光线,它决定着该场景中的总的照明的格局;

B、多用硬光,并且它使被摄物有明显的阴影;

②、副光:

A、它是辅助主光的光线,它主要用来对主光照明被摄物所产生的明显的阴影提供适当的照明,(注意不应把阴影全部消除,还应使被摄物的阴影部分有一定的造型效果)。

B、多用软光(散射光)。

4、按光位划分:

①、顺光(正面光)优点:易于较完整地交待一个平面形象或者细节。缺点:呆板,无变化。

②、侧光:电影中最常用的照明方法。这种方法照明,使被摄物富有层次感。

③、逆光:从背面打光。强烈的逆光,会使被摄对象突出,可怕;柔弱的逆光,会使被摄对象神秘动人。

④、顶光:头顶上垂直照下来的光线。往往会使被摄对象丑化。

⑤、角光:从人的脚下垂直照上来的光线。往往会使被摄对象显得残暴。

二、照明的实际操作

具体拍摄一部电影,最通常使用的布光方法即是所谓的“三点布光”。

“三点布光”的主要作法如下:

1、首先把主光光源(主光灯)放在被摄主体的前面,注意它应与被摄主体形成一定的角度。

2、然后,在被摄主体的一侧布置副光,以部分地消除主光照射下被摄主体所形成的阴影。

3、最后布置逆光。把光源放到被摄主体后面的高处,使被摄主体的四周的边缘有一个光环,使主体富有立体感。

(在传统电影中,“三点布光”是必用的方法。现代电影中,有时已不用。)

照明的灯具主要有两类:聚光灯和散光灯。

聚光灯:“S”,5000W(大型);

“Z”,2000W(中型)

“750”,750W(小型)。

前面有可调节的旋钮。

散光灯:不可调节,用纱网或透明纸。

反光板:(蒙着锡纸的胶合板),在拍外景的时候,往往要用反光板来补光。

另外在拍外景的时候,日光与摄影机的水平轴线最好构成45度的角度。日光低了,主体会显得缺乏层次;日光高了,主体的阴影会过重。

三、照明在电影中的作用

提问:每一个同学讲一个你认为在照明上有特色的影片,讲它好在哪里,并谈照明在电影中断作用。

照明在电影中的作用:

1、曝光作用:照明使电影的底片获得准确的曝光量,使底片在冲洗之后,能得到正常的底片密度;

2、造型作用:照明使二度空间的画面根据摄影艺术创作的要求,恰当地呈现出被摄对象的质感、立体感、空间感等艺术效果。

3、构图作用:照明产生的明暗效果可以突出主体,并且平衡画面的构图,使构图具有形式上的美感。

4、戏剧作用:

①、描写、表现环境:

②、表现人物的心境:

③、塑造、刻划人物:

④、表现主题:

⑤、 作为重要的情节因素

⑥、 表现独到的生命体验

⑦、 渲染、升华、象征

⑧、 作为叙事主体与核心

《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布光处理,主要分三种情况。

1、室外布光:

为了更好地表现影片的主题,室外布光多选择在大晴天,选择在阳光充足,光线很“透”的情况下拍摄。

屋顶行走:

2、室内布光:

室内布光以高瓦数聚光灯照明为主,营造和渲染一种温暖的、金黄色的布光效果。如马小军看到“画中人”照片的米兰的卧室,如米兰洗头的水房,如小姑娘跳舞的教室,如莫斯科餐厅等等。

作用:

①、 形式感:

高瓦数聚光灯照明为主的布光处理,使拍摄环境空间感、层次感突出。使人物的身体和面部阴阳反差分明、造型效果强烈。

②、 美化人物

高瓦数聚光灯照明为主的布光处理,极大地美化了影片所要歌颂的人物(米兰),并且,淋漓尽致地表现马小军心中浓郁诗意和美丽爱情。

如“为米兰冲头发”段落:

镜头638:特写 水壶中的水浇到米兰的头发上。阳光洒在米兰的脖子上。米兰脖子上细细的绒毛在阳光下闪烁。

阳光洒在米兰的脖子上。特写镜头使我们看到米兰脖子上细细的绒毛在阳光下闪烁。歌颂一个女孩,赞美一个女孩,电影中的布光和特写,会表现得如此地激动人心。

如“再见‘画中人’”段落:

镜头329:特写 马小军的手轻轻地捋过一根长长的头发。金色的阳光在头发上闪烁着。《乡村骑士》音乐响起。(叠)

金色的阳光在“画中人”的头发上闪烁。用头发上闪烁着的阳光,表现马小军心中爱情的浪漫、美好和诗意。

③、 主观性

高瓦数聚光灯照明为主的布光处理,使人物和环境的主观色彩更加浓厚。

④、 少年视角

高瓦数聚光灯照明为主的布光处理,使拍摄环境空间感、层次感突出。使人物的身体和面部阴阳反差分明、造型效果强烈。而这种阴阳反差强烈,造型效果鲜明,恰恰是少年马小军看待世界、看待事物的视角。这是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布光处理的异常突出的一点。

姜文对环境,对环境与光的关系的感受是异常强烈的。高瓦数聚光灯照明为主的布光处理,把姜文的这种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在“初见‘画中人’”的段落中,布光使“画中人”的房间阴阳分明。段落开始时,马小军手举望远镜站在阴影中。后来,马小军从望远镜中看到了墙上的“画中人”。马小军上前一步,马小军从阴影中走到了灿烂的阳光下。用“光”的暗、明变化,写少年马小军内心巨大的激动,和马小军神圣而伟大的爱情的觉醒。

3、曝光过度:

《阳光灿烂的日子》中还有一些特殊的光效处理。在影片的一些段落中,制作者有意使胶片的曝光过度。

如“为米兰冲头发”段落的后面,在米兰的房间中拍摄米兰。

镜头668:近景 米兰身穿洁白的上衣,黑黑的长辫子垂在米兰的胸前。米兰目光如锥,凝视着马小军。突然,米兰笑了。

米兰身穿洁白的上衣,黑黑的长辫子垂在米兰的胸前。米兰胸前黑黑的辫子使白衣更加洁白。

一方面,使用颗粒反差强烈的特殊胶片,进行高调摄影。同时,强烈的布光,使被摄主体米兰曝光过度。高调摄影和曝光过度,使米兰的黑发、白衣更加突出、强烈,更加增加米兰的美感和不真实的成分(“画中人”)。

总之,通过曝光过度表现拍摄对象的美好,和马小军的爱情的迷狂及马小军特殊的心态。

(有颜色的彩色光的运用,为了讲述的方便,我们将在后面的色彩一节中讲述。)

四、电影创作中的照明处理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运动、照明、色彩是影像部分的三个重要内容。)

电影创作中如何处理照明元素:

1、总的照明风格:

根据影片的风格确定照明的风格。

A、纪实风格:

①、多用自然光,阳光,天空光。如果是在室内,那么它的光就应该是该室内本身存在的光源(日光、灯光)所发出的光。(尽管这一点在实际拍摄中较难做到)。

②、多用散射光(软光)。

③、如果使用“三点布光”,那么,主光、副光、逆光之间的对比不要生硬和明显。

④、场景中的主光的方向应与该场景内光源的方向大致一致。室外是阳光;室内是室内发光的灯具。

B、浪漫、夸张、表现主义风格:

在用光上没有一定之规。可以生活化,也可以绚丽夸张。

C、商业片:

①、布光应使被摄主体清晰可见。它不能象纪实风格的影片那样,为了接近生活,被摄主体有时会若隐若现、模糊不清。

②、布光要使被摄主体具有形式上的美感。

③、布光要使被摄主体具有鲜明的作者对它的主观评价。

④、布光要使被摄主体具有鲜明的戏剧化特征。

2、具体人物的照明处理:

影片主要人物,必须要有他的照明处理方案。如《法国中尉的女人》:萨拉,查尔斯,安娜,迈克,未婚妻等。

3、具体场景的

⑵ 电影摄影的打灯技巧

摄影摄像器材的发明和改进,都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拍摄效果。最为常用的摄影摄像器材之一的斯坦尼康也不例外,但如果单纯把它当作一个稳定器,就忽视了斯坦尼康在拍摄实践中的美学意义。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电影摄影的打光技巧,供大家参考!

斯坦尼康的美学意义

1、拍摄高度上:

斯坦尼康实现了无间离齐胸高度的移动拍摄拍摄高度是指摄像机与被摄物之间的高低关系及其相应的造型效果,可分为平视、俯视或仰视拍摄。平拍可获得日常生活中双眼平视的观察效果,造型显得客观自然,而仰拍和俯拍造型分别带有强化与弱化的主观色彩。表现纵深造型是摄像师的一项基本功,应有意识地培养运用不同拍摄高度来表现平远、高远和深远等造型效果的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在故事影片和电视纪录片中,往往采用齐胸高度而非齐眼高度作为标准拍摄高度,这种造型效果已经作为大众的观赏习惯而被广泛接受。在运用斯坦尼康系统时,可以方便地以齐胸高度进行移动拍摄。斯坦尼康的运用,使摄像师无论是上下台阶还是攀越山川,或在马背上追拍,或是在小溪间跳跃,都第一次实现了无间离齐胸高度的移动拍摄。统一的视角和造型效果很好地适应了观众的观赏习惯,能获得更统一的.审美反应。

2、拍摄距离上:

一个完美的电视纪录片的拍摄,推拉镜头应该是能不用光学的尽量不用,走上去拍摄获得的效果更佳。但是纪录片拍摄地一般又不可能铺设轨道、使用摇臂,斯坦尼康为摄像师提供了全新的自由移动空间。使用斯坦尼康,摄像师可以走进森林、穿越人群或钻入山洞。用斯坦尼康实现抵近的移动拍摄,镜头稳定,距离合适,符合人眼看到的感觉,斯坦尼康镜头使观众身临其境,仿佛自己也成为了节目中的一员。

尼康单反拍摄技巧

随着斯坦尼康的不断改进,设备的操控性能越来越好,适用范围更加广泛。配合专用稳定器可以实现水平大于80度,上下1.5米的拍摄范围。拍摄者可以轻松地实现高角度拍摄,低角度拍摄,左右手互换拍摄,甚至小型摇臂拍摄等等特殊的镜头拍摄技巧,打破传统斯坦尼康设备只能水平跟拍的局限。但用好这些设备,依然需要熟练地掌握使用技巧。

1、要确保人身与设备安全。使用斯坦尼康拍摄时,摄像师必须按照预设程序来操作,一边调整摄像机以避免镜头中出现任何障碍物,一边还要支撑一个超过2O公斤的摄像机和斯坦尼康设备。在斯坦尼康中,为了防止摄像机发生任何倾斜,带关节减震臂的万向接头需要正好在重心上方卡住平衡杆。

通常摄像师会在接近重心的地方握住平衡杆,从而可以更加得心应手地操作摄像机。要使平衡组件保持最佳平衡,需要准确执行每一步操作。摄像机和电池都要合理安装,这样才能使重心接近万向接头。任何操作失误或失去重心跌倒都会造成摄像师自身与设备损伤。因此,一方面需要摄像师拍摄时集中注意力,一方面也需要有一个到两个优秀的摄像助理跟随拍摄。

2、使用斯坦尼康,依然需要拍摄者步态轻盈、两腿微曲、脚跟触地、上身保持端正。腰部以上要正直,拍摄者才可以支撑起斯坦尼康超过20公斤的重量,不受脚下的动作干扰,使传到肩部的振动尽量减弱。

行走时双腿曲膝,利用脚尖探路,并靠脚补偿路面的高低。左右移动时。首先要两腿微曲,如果你想向右边侧步行走,把左脚移到右脚前,让右膝的前端碰到左膝的背部,当左脚碰到地面时,把身体的重心慢慢移转到左脚上,然后把右脚向后绕过左脚站稳。拍摄时呼吸要自然、放松、平缓、不要屏住呼吸。

3、要非常小心地调整平衡,拐弯或改变拍摄方向时应以设备为中心,忌强拉硬拧。为了使调节变得更加容易,一些复杂的斯坦尼康还配备有无线电控制的电机,从而可以按微步进量移动各种零件。

当摄像师准备进行拍摄时,此功能可以更容易地使平衡组件保持平衡,同时还可以在拍摄过程中进行调节。在拍摄过程中,平衡组件的平衡性经常会发生变化(例如磁带在摄像机中移动时重量会移位),因此,这一功能非常重要。

而在拍摄某些情节时,摄像师可能希望从万向接头转移重心,这样摄像师就可以独自倾向某个方向。这时要非常小心地调整平衡,拐弯或改变拍摄方向时一定要以设备为中心,要以人的小步移动为设备找出空间,切忌强拉硬拧。

4、要请教名师,反复练习,准确地掌握技巧。斯坦尼康是高度人机结合的设备,不是所有的人穿上就可以拍出理想的效果,斯坦尼康需要对走路姿势,腰肩的角度,手臂的随和程度,手指的分配,机器三轴向的配平等若干环节进行专门的训练和调校,实际上在专业领域里斯坦尼康是一个专门的工种,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要想用好它,一定要进行科学练习和专业的校调。

微电影拍摄技巧,微电影拍摄有哪些技巧

很多喜欢电影的朋友,现在纷纷投入到了微电影的行业里面,可见,现在微电影越来越受欢迎了。但是又很多人在拍摄微电影的过程中抓不住拍摄的技巧,所以拍出来的效果自然不理想。趣编网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微电影拍摄技巧,希望这些技巧可以帮助到大家。
方法/步骤
微电影拍摄技巧——打灯的技巧
给大家介绍一些非常实用的打灯技巧:
硬光,直射光从来都不讨人喜欢;想想你的背景;空间不够? 提高灯位;观察主光位置;没有纱幕、纺布反射;看起来太无聊?试试灯光膜;让你的房间没有反射;了解你的主体;给演员扑粉;背景虚化。
微电影拍摄技巧——拍摄前观察环境摄像前要先注意周边的状况
这样在视频拍摄时就可以考虑哪些场面用多长焦段的镜头,另外,视频拍摄时可千万不要大意,时刻不可忘记周边或是身后的状况,特别对背后的沟渠、马路等要引起重视,不要脚踩空或来往车辆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趣编网认为很多经验丰富的拍摄老手,都常常会因为注意力过于集中在被拍摄的景物及人物上,而没有留意到其他的危险状况,在移动位置的过程中发生了摔跤、碰撞甚至跌落深处的意外。
微电影拍摄技巧——移摄抓拍人物
“移摄”是将摄像机架在活动物体上随之运动而进行的拍摄,用移动摄像的方法拍摄的画面称为移动镜头,简称移镜头。用数码摄像机进行移动拍摄非常方便。移动拍摄可以使用画面框架始终处于运动之中,画面内的物体不论是处于运动状态还是静止状态,都会呈现出位置不断移动的态势。移摄一般分为前后移动拍摄、左右移动拍摄、弧形移动拍摄以及上下移动拍摄等几种方法。
微电影拍摄技巧——变焦拍摄注意定格
平时我们经常从电视上看到这样的画面,镜头对准一个广阔和场景,渐渐地镜头推进,最后聚焦于某个细节,这种方法经常运用于花卉、烛光、小动物等细节的拍摄。看上去显得很专业,不过我们一样可以用普通的家用DV拍摄出来。DV的焦距可以通过焦距拨杆来调节,将旋钮推至T那方,可以拉近并放大远方的景物;如将旋钮推至W那方,拍摄的范围则会扩大。拍摄变焦镜头时,需要注意在对准目标后要保持静止5秒钟左右,趣编网的经验来说是以便后期编辑,另外,在一组画面结束时也要把图像定格5秒钟,给人有始有终的感觉。
微电影拍摄技巧——场面宏大摇镜头是最常用的手法之一
当视频拍摄的场景过于宏大,如果用广角镜头不能把整个画面完全拍摄下来,那么就应该使用“摇摄”的拍摄方式。摇摄是指当摄像机机位不动,借助于三角架上的活动底盘或拍摄者自身的人体,变动摄像机光轴(镜头横向或纵向移动)的拍摄方法。用摇摄的方式拍摄的画面叫摇镜头,摇摄一般有上下摇摄和左右摇摄两种方法。趣编网觉得很多人在应用摇摄时往往把握不好转动的速度和角度,使画面抖动不顺畅,这主要是因为没有把握住摇摄的要领。
微电影拍摄技巧——了解拍摄手法
一般包括仰摄、俯摄和平摄。微电影拍摄中,采用俯摄并配合全景和中景,容易表现画面的层次感、纵深感。俯摄与仰摄的效果相反,俯摄会削弱人物的气势,使观众对画面中的人物产生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因为画面中的人物又矮又胖。在微电影拍摄中,保持水平角度来拍摄,这样拍摄出来的画面才容易被大众接受,因为其符合大众的审美视角,画面也更平和、稳定。

热点内容
日本综艺中国电影完整版 发布:2023-08-31 22:05:04 浏览:1614
日本污电影推荐 发布:2023-08-31 22:03:58 浏览:586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小演员 发布:2023-08-31 22:01:10 浏览:1568
日本电影女主割下男主 发布:2023-08-31 21:58:33 浏览:1288
一个法国女孩剪短头发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7:38 浏览:1304
日本电影主角平田一郎 发布:2023-08-31 21:54:07 浏览:948
电影票为什么抢不到 发布:2023-08-31 21:52:52 浏览:1252
电影院眼镜吗 发布:2023-08-31 21:50:27 浏览:681
港剧晓梅是哪个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0:15 浏览:700
书生娶个鬼老婆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3-08-31 21:49:25 浏览: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