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镜头和画面包括什么
① 电影镜头可以分为哪些类别
由于不同的叙事功能和表现特征,电影镜头分为不同性质的若干类别。
空镜头:画面里不出现人物或动物的镜头,又称景物镜头。通过移动摄影和蒙太奇剪接,使空镜头与有人物出现的镜头组接出多种意义关系,如表达思想感情,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进行时空转换,控制叙事节奏等。而使用较多的是用以抒发感情、创造意境,具有隐喻、联想、升华的艺术效果。
主观镜头:影片中通过某一人物的视线来观察、表现对象的镜头。这种镜头表示的是片中角色的视角,反映他的心理状态和感情色彩。通过放映,这种视角也被强加到观众身上,使观众暂时站在角色的地位去共同体验、经历,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对于观众理解人物有一定帮助。
客观镜头:用不参与剧情的旁观或中立的视角拍摄的镜头。一部影片中的绝大部分镜头都是客观镜头。它担负着叙述剧情、介绍环境、刻画人物、烘托气氛等剧作任务和通过画面体现风格的艺术表现功能。观众可以通过客观的叙述、描写,扩大视野,参与事件进程,理解人物。
运动镜头:摄影机的运动,主要指推、拉、摇、移、升、降等运动摄影方式,所以又称移动摄影。移动摄影是指将摄影机固定在轨道移动车或其他运输工具上,或手持摄影机在机位移动中拍摄。它并不包括被摄对象是否运动。
② 影视画面是如何构成的
影视画面的构成主要包括构图、光线、色彩、声音与文字。通过写实性、表意性、隐喻象征性及特殊的符号意义等展现出画面的美学原则,表达一定的画面主题。而画面的构成元素主要有:主体、陪体、前景、后景、背景、空镜头。
我们先来说说画面构成的主体,是影视画面所要表现的主要对象,也是画面构图的结构重心和视觉中心,起着主导的作用。我们要让画面的主体占据画面突出的位置,运用光线和色彩产生鲜明的对比,再利用虚实关系等方法来突出主体。
而陪体是与主体构成特定关系来辅助主体表现主体思想,它是主体的陪衬,一般表现为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影片《无间道》中,陪体黄警官与主体"仁"秘密会面,是为了交代"仁"作为黑帮卧底的由来与"仁"真正身份的见证人。
前景指画面中处于主体前面、靠近镜头的人或景。经常用来交代情节、营造环境气氛、加强画面的纵深感、加强视觉表现力、形成某种图案美和装饰效果等。
后景位于主体之后,是环境的组成部分,是构成画面中生活氛围的主要成分。
背景的范围往往要大于或包含后景,用来渲染和衬托主体,营造场景气氛,展示空间深度感的。如在影片《钢琴师》中,犹太人被德军驱赶生产军需产品、遭受饥饿和杀戮的背景,加上在狭小的阁楼的钢琴师避难的空间背景。起着陪衬、渲染和衬托主体的作用,在视觉上让画面主体清晰地呈现出来。
空镜头又称"景物镜头",指影片中那些只出现自然景物或场面而不出现人物的镜头。这种镜头常用来介绍环境背景、交代时空、渲染意境、烘托气氛、引起联想、推进故事情节。它具有说明、暗示、象征、隐喻等功能,还具有时空转换和调节影片节奏的独特作用。
接着我们来说影视画面中的第二部分——光线。它是镜头画面视信息和视觉造型的基础,是电影语言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元素,是揭示主旨与刻画人物、强调不同景物或形象、渲染情绪与意境、引发联想等等的有效手段。
光线的作用十分广泛,比如光线粗与浓,意味着重与强;淡而细,往往代表着轻与弱;直线代表刚劲,弧线呈现动感;斜线显速度,曲线有韵律;明亮代表光明、欢乐、幸福,阴暗代表沉闷、困难、忧伤;倒影代表优美、安静、梦幻等;这对于领会影视中的形象或理解剧情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接下来是影视画面中的第三部分——色彩。它能最直接地反映了画面的感情内容、主观意念和艺术氛围。色彩还有着象征性,比如白色象征着快乐、纯真清洁;黑色象征着悲哀、绝望、沉重等等。
色彩传达着人的情绪与心理状态,是人的内心世界外化的表现,即使是同一种色彩,在不同的作品中,其表达的意义也不相同。在影片中,经常以多种色彩来传达不同的人物情绪。比如苏联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用朴实的黑白表现战争的残酷,用柔美的彩色表现女兵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我们来说说文字,就是影视画面中的字幕,对画面中的听觉、视觉形象起辅助说明作用。如表明时间、地点、人物身份的字幕等。文字与视觉、听觉元素一起让观众享受到真正的艺术美感。
③ 电影八要素指的是什么
电影八要素:
1、镜头的密度。
2、剧情的复杂程度。
3、视听冲击。
4、画面的美术效果。
5、配乐。
6、节奏。
7、演员的专业素养。
8、调动观众的情绪。
分析影片要素:
一、电影的景别是一个电影镜头和画面的视觉形式的表述语言。 可以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
二、角度可分为:正面的拍摄角度 侧面的拍摄角度,背面儿的拍摄角度,平视的拍摄角度。
三、运动指沿着摄像机拍摄方向接近被摄物的镜头。它包括推镜头、拉近头、摇镜头、移镜头、跟镜头。
四、 色彩是视听语言中一种重要的表意元素。
④ 影视作品的画面元素有哪些
点、线、面、体是影视画面的基本空间构成元素,对于画面构成元素在影视中的运用,早在电影诞生初期,就有先驱者尝试以纯视觉元素来创造作品,从而达到对新颖艺术形式、风格和题材标新立异的追求。
这种共有现代主义色彩的先锋派电影,比现代主义绘画或诗歌晚了一二十年。可以说先锋派影片源于反叛传统的现代西方艺术流派达达主义。
基本流程
1、构思阶段
核心人物:制片与编剧。
目标:完成整个作品的构想,并确保可行性。
制片(procer):负责制定整个拍摄计划,做好财务和组织工作。
编剧(screenwriter):完成剧本。
2、准备阶段
在商业制片中,这个阶段又被称为“前期制作”(preproction)。
核心人物:导演与制片。导演是完成影片的画面和声音的总负责人。
目标:组织整个拍摄剧组。挑选演员、勘景;按前期计划确立拍摄进程;布景、道具、服装、造型等的准备工作;以及预视化的过程,如“故事版”、“动画版”等。
3、拍摄阶段
在工业化的方式下,拍摄阶段一般会将工作人员分为不同的组别来进行合作。有导演组、摄影组、录音组、美术组、制片组。
4、组合阶段
剪辑和合成。
⑤ 影视作品中的画面全部都是镜头吗
影视作品中的画面全部都是镜头。
影片镜头一般是指电影摄影机在一次开机到停机之间所拍摄的连续画面片段,是电影构成的基本单位,简称为镜头。
一个镜头往往包含一个或数个不同的画面,每一个画面又是由许多相同或不同的画格组成。镜头的画幅为横式长方形。宽、长比例,普通银幕影片为1:1.375,宽银幕影片为1:2.35,70毫米影片为1:2.2;个别镜头采用遮挡等特殊方法拍摄,可以获得圆、三角、竖式以及多画面等特殊画幅。画幅是镜头画面构图的前提,电影的一切内容都在它里面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