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知识 » 哪些电影运用了顶光

哪些电影运用了顶光

发布时间: 2023-02-21 15:47:37

㈠ 《末代皇帝》|电影照明的说明书⭐️紫晞课堂⭐️

本节说:

1.界定光的元素以及光照方式;

2.光位的分类;

3.电影中的布光方法。

俗话说,“光是摄像的灵魂”。在电影画面中,光是重要的造型手法之一。

光的方向、性质、成分、强弱决定着画面的明暗、色彩、影调、层次。 电影中的光不仅让人,事,物得以呈现,同时又雕刻了画面的美感,完整了电影的表意。

一.界定光的元素以及光照方式:

先来看两张图片:

从光源上看,两张图片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图1用的光源是自然光,也就是太阳光。

图2是舞台光,也就是人工打出来的光,我们叫做人工光源。

光源呢:

有两大类:一类是自然光源,另一类是人工光源。

如果某个光源既有来自自然光源的光,又有来自人工光源的光,也叫做混合光源。

再次观看图片:从光在影片中呈现出来的状态中,我们看到了什么不同?

从光的照射方式来说:

图2是直射光,又叫“硬光”,是指光线直接照射在被摄物体上的照明。直射光质感明显,能形成清晰有力、界限分明的阴影。硬光强有力的造型功能被用于戏剧性较强的影片段落。

图1是散射光,又叫“柔光”,是指光源被遮挡,光线通过多种途径绕开遮挡物,形成无方向性、均匀的、无阴影的照明。散射光照明均匀,光调柔和,没有明显的投射方向,容易表现出物体细腻的层次。

另外还有:

反射光:指光线照射到光滑或浅色的物体表面后反射出来,我们称之为反射光。

混合光 :是指既有直射光又有散射光的混合照明光线。

在实际拍摄时,很少单纯用直射光或单纯用散射光拍摄,基本都是根据不同的需要,用混合光拍摄。

知识链接:

经典电影时期照明观念与技巧的建立有两个基本的出发点和参照系, 第一是古典绘画,第二是舞台戏剧 ,电影摄影以绘画的“三大面五调”,( 三大面是受光部分,背光部分,明暗交界线。五调是指高光,亮灰部,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原理得到启发,光线造型中建立了三光五层次的思维和方法,从古典绘画中吸取营养,伦勃朗光效称为主流布光方法。同时,电影又从舞台戏剧的布光方法中获得借鉴,使用不同的方向和质感的光线,强化和渲染情绪。

借鉴上面的绘画原理,于是有了

二.按照光的位置分类:

不同位置的光源对被摄物的造型效果有直接的影响,不同的光位有不同的的表现力,光位的设计直接关系到画面表达的含义,是光作为画面塑造元素的重要意义。

大家可以找来«末代皇帝»来看一下全片,这部电影用光真的很棒,基本上用这一部电影来讲光都够用了。虽然很多同行老师,都反映说这部电影看的时候很压抑,尤其是开头。电影中和这段历史上的很多点,都是让人细思极恐的。但是,看过之后,会真的是那种看一部电影又过了一种不同的人生的最直接的感受,是一种痛也是一种幸福。

正面光

这一段是溥仪选后

《末代皇帝》中溥仪第一次戴上眼镜,他不断的仰头观察周围的世界,终于能清晰的看到了这个世界。同时导演与选妃子联系在一起,着重表达了看,同时也形成对比,虽然他能清晰的看到这个世界了,但是却还是在自己的终生大事上无法自己做选择。导演采用的顺光的拍摄方式,表达一个清晰明亮的世界。

知识库:

这一段用的是顺光也叫正面光。光线照射方向与拍摄方向一致。

它的优势:顺光使被摄体表面受光均匀,明暗反差小,画面平淡,景物色彩能得到全面表现。

劣势:顺光使画面空间扁平,人物与景之间的视觉距离缩短。画面会显得平淡。

再看 测光

这一段是溥仪被审讯

他说自己是被日本人绑架去满洲国作皇帝,但是,他的老师庄士敦的书中写着他是自愿去的。两种不同的说法在用光上就是很明显的一明一暗,非常分裂。

知识库:

侧光(前,正,后)

侧光也叫侧面光,是指光线投射方向与摄像方向成45度至135度左右的水平角度。

它的特点是测光造型丰富,能不同程度的呈现被摄物的顺光面和背光面,形成对比,凸显层次感,突出质感和空间深度。 拍摄人物的话,更有一阳一阴,分裂,矛盾等等的寓意。

逆光

这段是影片结尾,溥仪年迈,买票进入故宫,此时的他已经释然。导演采用背光,明亮的背景和年老的溥仪脸上的光晕,述说着生命终点时的豁达和平衡。

知识库:

逆光也叫背面光。是指光源照明方向与摄像方向正好相对,并处在被摄物背后时,被摄体就处在逆光状态。逆光使被摄体的边缘勾出明亮的轮廓,因此又称之为轮廓光。

逆光使画面形成亮轮廓、暗背景、暗表面的强反差画面,使物体产生鲜明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可以增加影调层次,造成纵深感。

顶光

«教父»影片开场是一个复仇请求,配合非常戏剧性的顶光,没有其他的光源,代表了一种教父无形之中对于人的控制,而这种控制是可怕的,强制性的。

图8《末代皇帝》的顶光,预示着溥仪作为皇帝的一生将要开启,同时这道黄色的昏暗的光芒也笼罩了溥仪悲剧性的一生。

知识库:

顶光是指光线来自被摄体的顶部 。把凸亮凹暗夸张到极致,物体着光背光的反差大,造型效果比较反常,常用来塑造恐怖、凶恶的形象,消除阴影及其他光线照射不到的死角 。

脚光

这张图很明显光源是来自下面的,演员的面目变得狰狞。来自恐怖片«闪灵»

知识库:

脚光:

脚光是指光线来自被摄体的下部 ,异常感强烈,常常被作为特定光效,制造恐怖气氛,使人物形象狰狞可怖。可以做为辅助光,制造和渲染特定的环境和气氛。

三,电影中的布光:

这个其实就是一张图

⑴主光

主光是对被摄对象进行照明的主要光线,它对被摄对象的刻划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被摄体的形态、轮廓和表面质感都受主光的影响。所以主光又称“塑型光”。

⑵辅助光

辅助光是用来补充主光照明的光线,为主光没有照射到的阴影部分提供适当的照明,又称“副光”。

辅助光主要用来减轻或消除主光形成的投影,提高阴影部分的亮度,以能展示阴影部分的细节和层次,同时降低光亮部分与阴暗部分的反差。

⑶轮廓光

轮廓光是使被摄对象的边缘产生明亮的光线,勾划出被摄对象外沿的轮廓线条,突出被摄主体,使画面增强纵深感和立体感。

⑷背景光

背景光又称环境光,主要用于被摄体的背景和环境的照明。

⑸基础光 

在室内拍摄大场面,需要把整个环境进行普遍照明,把整个场面的光铺均匀,以满足拍摄时的照度要求。这种普遍照明的光我们把它叫基础光,也称“底子光”。

⑹修饰光

修饰光也称装饰光,就是对被摄对象的局部和细节进行装饰和修正,使之更加突出、更加完美。

最后再简单说一下光的艺术功能:

1.人物造型功能

2.环境造型功能

3.光的象征意义

4.光创造节奏

再举个例子,有的同学说,最不会用的就是功能这种虚词

在溥仪被告知皇后怀孕的消息前后,前一个镜头里,光影呈现暖色,后一段中瞬间转换成冷色,这种光效的运用,反应了溥仪的内心。起到塑造人物的作用。

光影的变化改变了画面节奏,重新建构了影片的结构。溥仪一生的四个段落,都有光影的变化,而且每一段落中都穿插了溥仪看见光影在眼前闪动,这晃动的影子成为贯穿全片的节奏线索,并突出了主题。

所以,一定要看一遍,看一遍,看一遍《末代皇帝》啦啦啦

㈡ 《一个和八个》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一个和八个》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1984 彩色片 10本

中国广西电影制片厂摄制

导演:张军钊 编剧:张子良 王吉成 摄影:肖风 张艺谋主要演员:陶泽如(饰指导员) 陈道明(饰许志) 卢小燕(饰杨芹儿) 赵小锐(饰大秃子) 赵建文(饰粗眉毛) 翟春华(饰瘦烟鬼)魏宗万(饰老逃兵) 辛明(饰中年逃兵) 刘宏刚(饰小逃兵)

【剧情简介】

抗日战争中,八路军的一个临时牢房里关着八个犯人,他们中有三个土匪:大秃子、瘦烟鬼、粗眉毛;有三个逃兵: 老年、中年、青年;还有一个投毒犯和一个奸细。他们把一条条绑腿连起来挂在房梁上,又在房顶上掏了个大洞准备越狱。正在这时,一个人被狠狠地推入屋内,他是八路军的指导员王金,被组织上误认为判徒。他进来后,看到了犯人们干的一切,就急促地敲打铁门说找除奸科长许志有重要情况报告。门外传来开锁的声音,犯人们赶紧各回原处,佯装睡觉。许科长进来后发现地上乱七八糟,房顶上被打开一个洞,王金说了句让罪犯们意外的话:“找三团的三营长,他能证明我不是奸细。”许科长命令战士们把犯人全捆起来。越狱的企图破灭了,犯人们恨得咬牙切齿,想揍王金。这时,小逃兵因为伤口化脓发炎,烧得晕过去了,王金喊来卫生员杨芹儿。杨芹儿给小逃兵换药,瘦烟鬼调戏她,王金气得把瘦烟鬼一脚踢翻。等杨芹儿走后,犯人们一拥而上,把王金打得鼻青脸肿。出犯人所料,王金并没有报告许科长和看守战士。

过了几天, 日本鬼子打来,部队转移,罪犯们被捆绑着,并且被拴在一根绳上行进。在骄阳似火的酷暑中,所有的人都口干舌燥,杨芹儿给王金水喝,王金不喝,示意把水给小逃兵。行军中,王金责问逃兵:“你们都逃回去看爹娘,谁来打鬼子?”逃兵反问他:“你也是当逃兵被抓进来的?”王回答:“我原在天津码头做地下工作,由于叛徒出卖被捕,在敌人要枪毙我们前夕,大伙互相咬断绳子,跳水逃了回来……”

第二天行军中,大秃子脚扭伤了,说“打死也不走了”,押解战士正准备枪毙他,王金蹲在大秃子耳边说:“要死,也得死得像个样,这样让人砍了,太窝囊!”然后他向许科长请求说:“他脚扭伤了,我背他走。”于是王金背着大秃子, 与部队一起跨过铁路。到宿营地后, 王金又用他在码头上学的一手,帮大秃子正骨归位,大秃子对他的两个弟兄说:“今天人家可够意思,以后不许给他作难!”

又一天行军途中,犯人们闻到烧焦的糊味,部队走进一个被打得只剩断垣残壁的村庄一看,里面横七竖八躺满了老百姓的尸体,罪犯们大为震惊。突然,死尸堆里跑出一个已经发疯的人,呼喊着奔向荒野。一个战士用长枪捣在王金脊背上说:“都是你们帮日本人干的。”王金大叫一声,像豹子一样扑上去,用头撞,用脚踩,疯狂地发泄一通。到了宿营地,许科长与王金谈话,王金说:“我知道不是党怀疑我,而是敌人诬陷我,我希望组织调查清楚。你们可找三团三营长。”许说:“他早死了,你倒挺会钻空子。现在是战争的特殊时期,第一没有条件调查,第二不允许拖下去。”老逃兵在另一边给杨芹儿说:“姑娘,我是不中用的人了,可王指导员不是坏人,他冤枉啊……。”杨芹儿也对许志说:“我看王指导员不像敌人。”许志似听非听地走开去。

夜里,战士们突然进来把所有的犯人都押出去,先用刀把投毒犯砍了,细、逃兵、瘦烟鬼都吓瘫了。大秃子不看砍人的方向,装做若无其事的样子。王金平静地站着,奸细则跪到许志面前求饶。王金突然出队走向行刑地点,许志便下令枪毙王金。大秃子突然嚷嚷起来:“我看不得你们冤枉人,你们先杀我吧!”老逃兵说:“让我来第二个,让指导员多活一会儿。”王金诚恳地说:“我知道部队弹药困难,留下那颗子弹打鬼子。你们砍了我吧,我只请求小声喊个口号,表达我对党的感情。”这时候黑眉毛又插言道:“你们杀了我,我没什么可说的,可这个指导员是你们的人,你们给他杆枪,让他死在沙场上……”奸细也嚷嚷开了:“你们就都宽大了吧,谁要是不跟鬼子拼到底,谁就遭天打五雷轰!”处决过那么多叛徒、汉奸的许志终于难以决断,于是下令:“全部带回,重新请示。”没想到此时此刻,敌人已经包围了村子。许志指挥战士们,一边将犯人押入一个大庙,一边到前边狙击敌人。王金几次想冲出去参战,都被押解战士用枪逼回来。由于寡不敌众,敌人已经冲进阵地。许志和那个押解哨兵都被弹片打伤昏迷过去。大秃子用嘴咬断了绳子,又用刺刀挑断绑在王金和其他犯人身上的绳子。王金率众冲出去参加战斗,当下打退了一批鬼子。在鬼子第二次冲锋时, 中年逃兵战死了,老逃兵追逃跑的奸细,被抄后路的鬼子捅死了。王金背着许志,带着犯人们继续后撤。三个冲上来的鬼子被大秃子一枪枪消灭了,大秃子高兴地狂呼:“杀得好,杀得痛快!”话音未落,一颗炮弹在他头顶上爆炸了,硝烟散尽之后,大地上空空荡荡,干干净净。混乱中,瘦烟鬼带着小逃兵和杨芹儿撤到了另一方向。由于跑得太急,瘦烟鬼咳嗽起来,杨芹儿一边给他捶背, 一边叫他大叔,瘦烟鬼不胜感动。他把两个年青人安排好, 自己到别处找水,回来后,发现几个鬼子已经刺死了小逃兵,正在狞笑地撕掉杨芹儿的衣服。瘦烟鬼摸出最后一颗子弹,打中了杨芹儿,让她洁净地死去了。背后一声枪响,瘦烟鬼也永远倒在地上。

王金背着许志,带着粗眉毛终于突出了重围,快到八路军驻地,粗眉毛突然跪下,双手平举大枪说:“大哥,我是个粗人,野惯了,我佩服 *** 八路军,可吃不住你们那个规矩,但我今后一不侵害百姓,二不与八路军为敌,要和鬼子拼到底!”王金默默听着,稍后,接过枪。粗眉毛远去了,王金与许志在茫茫的沙漠上艰难地行进。

【鉴赏】

在这部电影的摄影阐述上,赫然入目地写着这样一句话:“在艺术上,儿子不必像老子, 一代应有一代的想法。”

《一个和八个》作为中国青年一代电影艺术家探索电影的开山之作,在中国电影史上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它在电影语言上突破了传统电影语言的范式,表现出了视觉造型的历史个性,这种历史个性有如下特征:首先,它的一切视觉元素、影像造型不再仅只作为故事的叙述手段,而是如同演员,直接传达影片的内涵,为影片的精神现实服务。影片主要描写的不是王金和八个罪犯的外部经历,而是写他们内在心灵的经历,写了灵魂与灵魂的搏斗,人格与人格的撞击。影片设计了女卫生员杨芹儿这个形象,从视觉造型上,让她避免了战争年代那种勇敢、泼辣、风风火火的女性特征,而是强调一种娇嫩的素质,给她穿一件过长的军衣,使其略显柔弱。当长移镜头从另一视角摇过一张张犯人的脸时,我们看到的却是狰狞、野蛮、狠毒和杀气腾腾。尤其他们面部暗淡的阴影,显现出一种紧张的力量的对峙。在紧接着的一个镜头里,前景是几个黑魆魆的巨大人头的背影,两个巨大人头间有一条较大的缝,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女卫生员白晰、稚嫩的脸庞。杨芹儿在这里与其作为一个叙事因素而存在,不如说是作为一个造型因素而存在,她使画面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效果:纯洁的更纯洁,龌龊的更龌龊;柔美的更柔美,粗野的更粗野。影片使用的这一纵深镜头实际上起到了一个镜头内部蒙太奇的效果,这种蒙太奇暗示着不同灵魂的对比,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比, 白雪与污泥的对比,阳刚与阴柔的对比。通过视觉造型,我们不仅知道了故事,更重要的是,我们感受到了仁爱与残暴、纯洁与污浊、崇高与渺小、忠贞与叛变之间的冲突,体验到血与火的迸发,生命与生命的撞击。

从画面上看,凡是内景拍摄,无论磨坊、牲口棚还是砖窑,全都是狭小的空间,这与关押在里面的犯人们精神和肉体被扭曲的状况是协调的。在外景拍摄中,尤其在后半部, 出现了苍凉、辽阔、空旷的大地和天际,这与他们崇高人格的重新确立,精神生命的重新获得相呼应。

其二,中国中年一代导演在造型上倡导纪实美学,追求物质现实的复原,让银幕最大限度地向生活本貌趋近,可是青年一代导演更着意于艺术个性的展呈和放射,他们的造型在试图表现他们的艺术感觉和生命体验,表现他们对生活的主观感受。为了把这种感受和体验渲染得强烈深刻,他们有时违反现实的逻辑,做出令人难以意料的艺术处理。例如大秃子打死了三个鬼子后,单手挥舞大枪喊道:“兔崽子们,来吧! ……”轰隆一声巨响,一颗炮弹在他不远处爆炸了, 中景镜头里,黑烟笼罩了画面,没过多一会儿,满脸是血的大秃子居然从黑烟里钻出来,嘴里仍旧高喊:“哈哈,痛快!”又是一颗炮弹在他头上炸响,黑烟慢慢地飘散着,等烟全部散尽后,只剩下空空荡荡、干干净净的一片大地。青年艺术家们在视觉的安排上追求了一种诗的风格,让大秃子的人格得到了一种庄严的升华。

其三,影片在造型上追求一种奇特性,力图打破传统造型范式,冲破以往叙事性构图的各种限度:例如这部影片在构图上一般比较饱满,近景、中景居多,被摄物常常占满镜头,给人以撑破画面的印象。影片第一个牢房镜头,用一根根铁杠横贯画面,加上沉郁的色调,给人一种压抑和透不过气的感觉。在拍摄人物对话时,也打破以往电影多用中景镜头及其平衡画面布局的习惯,而是用人的后脑勺或磨盘、箩筐做前景, 占满画面的绝大部分,只给说话的人留一点点空间。总之,青年艺术家们在力求总体印象完整的前提下,大胆运用不完整构图,或在画面设计上强调打破平衡,造成异样的视觉 *** ,在突出大块面的前提下,用简练手法,造成对比效果。在王金背土匪大秃子通过铁路那个片断里,画面以天空为背景,用降低曝光量的办法把天空压成中级灰,这样所有的人物都成了剪影,并且整场戏都用剪影表现,这是以往电影中不多见的。为了表达的清楚,影片用了每个人不同的身姿、习惯和动作造型,利用每个人讲话时不同的语音语调和咳嗽等,不但使观众看清整个事态的演变,分清每个人物,而且能透过动作窥见人物内心活动。在砖窑那场戏里,王金与犯人们的对立情绪缓和了,双方开始交谈了。在这水井一般的砖窑里,阳光只能从顶部照射进去,创作人员便因势利导,利用窑顶射下来的阳光拍摄。强烈的顶光效果,使人脸在镜头上变形了,甚至难看了。可编导并不回避这种畸变,也不像传统电影那样,用辅助光冲淡顶光效果,或让光影和造型配合内容中所具有的和解气氛,而是刻意表现视觉造型与内容的对立,故意运用顶光,强调眼窝、面颊、颧骨下的大块阴影,这样形成一种反衬,暗示着他们虽然身陷囹圄,面容丑陋,但他们中大多数人心中不乏善良和美好。

其四,这部影片的造型构思,不再是单个画面、单镜头的设想安排,而是注重整个影片造型思维的总体设想,根据全片精神情绪的总的发展,在视像上谋篇布局。稍微留心一下,我们就不难看出,整部影片的色彩显现出蒙太奇结构。影片的前部,以黑色调为主,黑暗的牢房,黑黝肮脏的脸,黑森森的刑场,黑色的主调表达了压抑、沉闷的气氛。影片中部,以红色调为主。在那场突发的遭遇战中,血的洗礼、火的燃烧、红光的爆炸所弥漫、所放射的一点一点、一片一片的红,变成了从黑的压抑走向红的释放的情绪转换。影片的尾部,以白色调为主,这时各种人物走完了他们的灵魂和精神历程,找到了各自的归宿,有的人物质生命毁灭了,精神生命却永存了。于是画面上出现了一望无际的旷野,明朗灿烂的阳光,辽阔高远的天空。大量的白色调是情绪发展的必然结果,象征着升华和新生,全片也走完了由黑到红, 由红到白的色彩历程。

其五,这部影片与它之前的中国电影相比,可以说是最具有雕塑感,最富有造型力度的了。为了表现生死存亡中,凝聚血肉,誓死抗敌的民族精神,艺术家们把造型力度作为自己明确的创作追求,他们意识到在所有色彩对比中,黑白对比是最强烈的,所以,他们有意创作出版画般的黑白对比效果。他们还明白, 自己所摄录的是一片“兵火有余烬,贫村才数家”的灾难大地,表现的是这片土地上的一场艰苦斗争,所以任何鲜艳跳跃的色彩都与这一情感意向背道而驰。于是,我们在银幕上看到人物服装以黑、白、灰为主,在外景和内景中,避开了所有鲜艳的色彩,在光影安排设计上,内景运用了房屋结构所造成的明暗光区,外景运用强烈阳光造成的亮面和阴影,光线处理中的黑白大反差,强烈地表现了力之美。在摄影机的调度方面,影片不断出现强烈有力的“静态画面”,出现人物雕塑般的造型,例如八个罪犯一张张狰狞、粗野的脸,结尾王金与许志在荒凉大地上顶天屹立的身影,这些线条直硬的静止画面与运动画面相对比而存在,反衬出强烈的力度。

造型的力度还表现在肖像的处理上, 在这部影片里,我们看不到那种不分场合地点,把人物拍得漂漂亮亮、白 *** 嫩的了。出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人物脸上粗糙的皮肤,干裂的嘴唇,阴暗牢房里的脏脸,生死搏斗中扭曲的、精瘦的身躯,昏暗光线里破旧的衣衫。这些造型也体现出残酷环境下残酷斗争所迸射出的坚强力度

《一个和八个》的视觉造型,充分发挥了它的表意、叙事、抒情功能,它的强烈的冲击力,不仅震动了中国影坛,而且揭开了中国当代电影视像造型史上新的一页。

㈢ 电影中光影的理解

关灯拆电影 懂电影的看这几个镜头就高潮了

一冰

Filming is the art of lights and shadows.

电影是光和影的艺术

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光”的孪生兄弟

“影”

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具体影片片名可获取

全网独家1:1同声评论音轨链接

-

剪影突出与省略的平衡点

剪影是电影中最为常见的光影处理手段之一,它能够有效地省去人物外形特征,把观众的注意力转移到更重要的地方。

比如在一些动作片中主角以剪影的方式进行打斗,一方面能够突出肢体动作,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武打场面的多样性,是动作片导演喜闻乐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007:大破天幕杀机》中这场高楼打斗戏最为人津津乐道,

不仅动作戏连贯好看,背景幕墙上的水母图案更是提升了这场打戏的艺术性,

刚硬与柔和在同一画面里体现,美轮美奂。

也就是说,光和影能够把画面切分成两个层次,在同一个平面中同时并置两种对立元素,以此表达影片的某种复杂性。

譬如《搏击俱乐部》的结尾,前景是杰克牵着马拉的手的静态剪影,后景我们看到摩天大楼轰然倒下,既暴力又具美感。

在这个画面中前景象征联合,后景代表拆分,正合了《搏击俱乐部》解构与重构的两重性。

有的时候处于高亮部分的背景又可以作气氛烘托的作用,譬如《爱乐之城》中恋人在星空下起舞,《ET外星人》里小男孩载着ET从夜空中骑行而过……

背景都为剪影中的人物关系铺上了一层浪漫、奇幻的氛围。

而影片中最常出现这种表现手法的时刻多处于日出或日落阶段,

在电影学中这一时段也被称为魔幻时段,英文叫Golden Hour。

顾名思义,因为太阳光线角度接近地平线而呈低色温,整个画面被橙红色的光映照得暖烘烘的,特别适合导演在前景中表现人物的内心戏。

像《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就有马小军俯瞰米兰和刘忆苦交好,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这种表现方法具有三层含义。

一是黑根负责打理科里昂家族对公的事业,半明半暗代表他黑白通吃的两重性。

二是黑根是老教父一手抚养长大的义子,他在科里昂家族中既是自己人又是外人,半明半暗代表着他尴尬的处境。

三是黑根对失去老教父庇护后的科里昂家族产生了信心上的动摇,半明半暗代表他摇摆不定的衷心,可以说是非常巧妙了。

再有一个特例,就是老教父的大儿子桑尼,他本是教父宝座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却因为太过火爆的脾气而间接被敌人设计暗杀。

为这个人物造影时,戈登·威利斯考虑到他直接的性格而特意没有在他的脸上堆积任何阴影。

全场桑尼都是以面部高亮的形象示人,这也侧面提醒了观众桑尼绝对不是教父之位的最终接班人。

阴影,究竟是五十度灰,还是五十度黑,没想到竟然还有这么多的讲究。

在戈登·威利斯开疆辟土般对阴影的研究和尝试之下,终于“黑色电影”不再只停留于黑色的题材,而是更进一步地在光影艺术层面也达成了黑色的统一。

电影是一座光和影的神殿,

请关注“关灯拆电影”微信公众号,

在往期内容中继续收看“光”在电影中的巧妙运用。

我们,只读经典。

㈣ 《霸王别姬》经典影评,视听语言分析怎么分析

同学你可以参考下面这篇文章,是湃乐思学员写的一篇高分范文,节选了其中的两段对《霸王别姬》光影色彩的视听分析,全文收录在《影评高分范文集》一书中,里面还收录了许多经典电影、热门电影等高分影评。相信会对你的影评写作有很大帮助!


光影特色:人生如戏,戏若人生

着名摄影师斯托拉罗曾说:“我会让光线来书写影片。”诚然,布光同样成了本片中摄影师顾长卫娴熟运用的造型手段,人生与戏剧的交织纠葛便在夸张化的光效、含蓄性的光线中生动展露。

光效的夸张化——影片中常用顶光凸显人物轮廓,造成一种颇为夸张的舞台式效果。开头倒叙情节蝶衣与小楼唱的最后一场戏里,直射的白色顶光、黑暗中模糊的身形、拖长的影子放大了一种无可名状的孤独与扭曲,喻示着“虞姬”自刎的必然。以及菊仙给狱中的蝶衣送小楼绝交信的一幕,二人对坐遥望,冷调顶光突兀而压抑,两道光束仿佛把人分别束缚在了两个无法挣脱的囚笼里,象征着其相抵触的心理与为时代社会所缚的悲剧命运。


色彩语言:冷暖浮生,红尘若梦

色彩是电影中最能影响观众情绪的视听元素之一,在《霸王别姬》通过冷暖色调、特殊色彩的设计,诠释了色彩作为影片灵魂的深刻意义。

形成强烈对比的冷暖色调。黑、灰、蓝色等冷色调显示消极情绪:如“卖子”时的黑白调、“断指”一幕的灰蓝调、被张公公强暴后的小豆子走出府门时整个场景被一层诡异的幽蓝色滤镜所笼罩......冷调营造幽远回忆气氛的同时,扩大了“冷”的主观体验,我们可从中察觉到政局动乱的民国年代给人的压抑与迫害,为蝶衣悲剧的一生埋下伏笔。而积极感受多以暖色调,如每次戏剧舞台的布置与脸谱、戏服的设计采用红、粉、橘等明丽的色彩,充分展现了舞台的辉煌与作为“角儿”的荣光,对应了程蝶衣的一生只有在戏台上真正闪耀过,京剧正是他内心最为温热的存在。冷暖色调的交叉对比,既丰富了色彩层次,又使人物对温暖与爱的渴望、现实中冷漠扭曲的人性形成的反差更为清晰震撼,观影者得以体会黑暗社会下生命挣扎的无力感。


《影评高分范文集》

㈤ 浅析电影《教父》中的光线运用

提起电影《教父》,相信小伙伴们都不陌生。它是黑帮犯罪片中影响至深的一部经典、影史中不可不看的一部佳作,更让人记住了一位充满人格魅力的教父。 下面我就带大家来浅析电影《教父》中光线对人物的塑造,导演将演员置身于各种类型的光源的前面,使得演员的面部模糊阴暗或形成剪影效果,同时结合不同的情境,深刻地刻画了人物内心的波动。 老教父一出场就很神秘,他完全隐藏在阴影里,观众对他一无所知。就算随着电影的推进,观众终于可以看到他的正面了,可是他脸上的光线一直是曝光不足的顶光,让你看不清他的眼睛。 深邃的眼窝,阴影中的眼睛,导演给把老教父塑造的高深莫测,深不见底,观众自始至终都没有真正的了解这个人物。 电影中另一个主人公老教父的儿子迈克刚出场一直以侧光为主,这种光线会让人物立体感明显,就是会让观众一眼看穿人物。在这个时候的迈克还是比较单纯的,也不愿意参与到家中乱七八糟的事务中。 可是随着老教父被刺杀,迈克慢慢地搅和到家族事务中,电影中他脸上的光线开始有了调度进阴影的镜头,并且出现了好几次。而且阴影也是一次比一次深。这个时期他在黑与白之间徘徊,我们也开始有点看不透他了。 逃亡西西里,由于远离是非之地,阳光再一次出现在迈克的脸上。这一时期他又仿佛回到当初那个单纯的他。 可是等到他返回纽约,接过老教父传下的家族首领的位置,完全陷入家族事务中,我们再来看看迈克脸上的光线,是不是很熟悉。正是老教父的专属光线,顶光,眼睛隐藏在阴影之中,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完全看不懂他了,说明在这个时候年轻的迈克已经成长为新一代教父了。

㈥ 推荐几部电影,要里面的顶光和脚光用的比较好的那种

电影厨神,周星驰拍的

㈦ 什么电影的侧面光,顶光,逆光,面光,侧光

(一).顺光光线的照射方向与照相机的拍摄方向一致或者是基本一致。阴影被遮挡在人物后面,在画面的构成上没有明显的明暗关系。顺光使被摄体亮度均匀柔和,也更容易遮挡皮肤瑕疵,而与此同时也会缺乏立体感和塑形感,容易拍成俗话说的“大饼脸”。优点:成像清晰,色彩、线条、形态、气氛都能得到真实的还原。缺点:呆板,立体感弱,缺少纵深。(二).逆光 光线的照射方向与照相机的拍摄方向是相反的。主体人物的边缘有明显的光线轮廓,画面有明显的明暗反差。逆光又被称为“轮廓照明”, 是人像摄影中最讲究的一种用光方式,画面效果十分生动,且富有造型特点。优点:逆光具有很强的塑形感,有利于勾勒轮郭,表现空间层次和营造气氛。缺点:因照度极其不均,所以在曝光上很难把握。(三).侧光 光线的照射方向与照相机的拍摄方向成90度的夹角关系。主体人物有明显的受光面和背光面之分,光线的方向和明暗关系十分明确。侧光使被摄人物有鲜明的层次感和立体感,被称为“质感照明”。优点:被摄主体一侧受光便会产生强烈的明暗对比,使形态、线条、质感得以突出。缺点:侧光运用在人像摄影中,容易暴露皮肤的瑕疵,形成明暗过渡不均的“阴阳脸”。(四).侧顺光 光线的照射方向与照相机的拍摄方向成锐角夹角关系。侧顺光兼具顺光与侧光两种光线的特征,它既保证了被摄主体的亮度,又可以使其明暗对比得当,有很好的塑形效果。侧顺光是最常见的外景婚纱用光,也是单光源补光较理想的光线。优点:侧顺光拍摄出的画面中有丰富的影调和层次,不仅有利于表现人物的造型,还可以突出立体感。缺点:亮部和阴影部分的光比以及面积比例掌控很关键。(五).侧逆光 光线的照射方向与照相机的拍摄方向成钝角夹角关系。侧逆光兼具逆光与侧光两种光线的特征,采用侧逆光照明,被摄者面部和身体的受光面只占小部分,阴影面占大部分,人物的一侧有明显的轮廓光,能很好地表现被摄对象的立体感,层次丰富。侧逆光拍摄出的画面易产生很好的光影效果。优点:侧逆光具有很强空间感,画面层次丰富且生动活泼。缺点:容易因测光不准确而使画面曝光过度或不足。(六).顶光、底光 顶光顾名思义就是从头顶上照射下来的光线,又叫骷髅光。最具代表性的顶光就是正午的阳光,这种光线使凸出来的部分更明亮、凹进去的部分更阴暗,它会使人物的眼睛、鼻子下方出现难看的阴影。在外景婚纱拍摄中,应尽量避免使用顶光,如无法避免,则可以将反光板放置在人脸下放,消除阴影。底光是从人的脚下垂直照上来的光线,它往往会使被摄主体显得残暴,纯粹的底光容易形成阴险、恐怖、刻板的效果。底光更多出现在舞台戏剧照明中,而在外景婚纱拍摄中较少用到,但低角度的反光板、广场的地灯、桥下水流的反光等也带有底光的性质。
热点内容
日本综艺中国电影完整版 发布:2023-08-31 22:05:04 浏览:1616
日本污电影推荐 发布:2023-08-31 22:03:58 浏览:588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小演员 发布:2023-08-31 22:01:10 浏览:1570
日本电影女主割下男主 发布:2023-08-31 21:58:33 浏览:1290
一个法国女孩剪短头发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7:38 浏览:1306
日本电影主角平田一郎 发布:2023-08-31 21:54:07 浏览:950
电影票为什么抢不到 发布:2023-08-31 21:52:52 浏览:1254
电影院眼镜吗 发布:2023-08-31 21:50:27 浏览:683
港剧晓梅是哪个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0:15 浏览:702
书生娶个鬼老婆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3-08-31 21:49:25 浏览: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