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种马电影里的马是什么品种
㈠ 在电影《战马》中,战马-乔恩是一匹什么品种的马
纯血马。
《战马》中的主角乔伊其实是由14匹不同的马扮演,其中包括8匹成年马和6匹幼年马。
这些马中有一匹是拉夫格伦自己的马,名叫“芬德(Finder)”,今年13岁,是乔伊的主要扮演者,它也是这些马中唯一具有表演经验的,曾经参与过《奔腾年代》的拍摄。
芬德是一匹纯血马,而其他的149匹,包括13匹“乔伊”的扮演者,分别来自英国、西班牙等地,大多数是由安达卢西亚马扮演,而温血马只占其中的少数。
(1)午夜种马电影里的马是什么品种扩展阅读:
影片《战马》改编自英国桂冠作家麦克·莫波格的同名小说,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杰瑞米·艾文、彼得·穆兰、艾米丽·沃森等联袂主演。影片于2011年12月25日在美国上映。
影片以一匹名叫乔伊的农场马的视角展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个英国农场少年艾伯特的父亲为了维持农场,无奈之下将乔伊卖给军队,为前线运送军火物资。艾伯特和他心爱的马不得不分离,但他们被分离的命运又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又重新交织在一起的故事
㈡ 求一匹野马成为赛马的电影名字
应该是午夜种马。你看看对不对。
㈢ 电影战马里面的马是什么品种四只白色袜子的
影片中的战马乔伊和它的伙伴们看起来极通人性,并且表现出了丰富的情感。乔伊真的有那么神奇吗?今晨,《法制晚报》记者采访了在《战马》中担任首席驯马师的鲍比·拉夫格伦,他向记者揭秘了“战马”背后的故事。
揭秘一·马
150匹“战马”演戏
乔伊是“14合1”
看过《战马》一片的观众,都对影片中的马匹留下了深刻印象。该片首席驯马师鲍比·拉夫格伦透露,《战马》中使用了150匹马。
曾经在《奔腾年代》、《牛仔与外星人》以及《佐罗传奇》等多部影片中担任驯马师的拉夫格伦也对这一数字表示惊讶。他坦言,《战马》是他所拍摄的影片中使用马最多的。
而据拉夫格伦介绍,《战马》中的主角乔伊其实是由14匹不同的马扮演,其中包括8匹成年马和6匹幼年马。
这些马中有一匹是拉夫格伦自己的马,名叫“芬德(Finder)”,今年13岁,是乔伊的主要扮演者,它也是这些马中唯一具有表演经验的,曾经参与过《奔腾年代》的拍摄。
芬德是一匹纯血马,而其他的149匹,包括13匹“乔伊”的扮演者,分别来自英国、西班牙等地,大多数是由安达卢西亚马扮演,而温血马只占其中的少数。
马种简介
纯血马:原产于英国,被公认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马种,也是最名贵的马种,用于赛马或障碍赛马,价格在人民币10万至100万元之间,常胜的马价值可过千万。
温血马:原产于荷兰,被培育从事最高级的马场马术与障碍超越,是最流行的人工改良马。
安达卢西亚马:原产于西班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主要用于骑乘,是在各种表演与游行场合中最常用的马,一度被称为“舞马”。
配备专属化妆间 允许“耍大牌”
14匹“乔伊”,它们原本长得就一样吗?显然不是。据拉夫格伦透露,这都是化妆师的功劳,“制片方为这些马准备了一个专属的化妆间,一些女孩儿为它们化妆。”
为马化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不同的马必须有不同的花纹标志,比如乔伊头上的白斑。
“这些化妆师必须让扮演同一匹马的马匹有看起来一样的腿和一样的脸。这项工作很辛苦,尤其是在一些战争场景,我们的马要看起来很脏。”
拉夫格伦的团队制作的时间表都要完全配合马的时间,而拉夫格伦认为这种“耍大牌”的行为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果马没有准备好,拍摄就不能进行。马的状态有好有坏,它们会疲劳,而一旦疲劳,任何一个小差错都有可能造成人受伤,或者是马自己受伤。”他说,“所以我们通常会准备‘替补’,需要一匹马时会给两匹马化妆。”
揭秘二·驯马师
7人团队合作 马匹有专属美容师
150匹马并不是由拉夫格伦一人“掌控”,他率领了一个从澳大利亚、西班牙以及美国等地请来的7人团队,而这7人也是各司其职,有美容师、训练员、运输员,甚至还有造型师,相当专业。
拉夫格伦认为,在影片的拍摄中,他们需要和制片团队形成一种默契。“这非常重要,尤其是与导演助理的沟通,导演并不会直接和我们沟通。我们只能通过他知道导演到底想要什么,从他那儿我们能知道我们的马需要表现什么。”
他举了一个例子:“导演想要拍摄一匹马,他可能告诉我们这只是一些取景镜头,马只需要跑很短的一段距离。但是他也会告诉我们,马需要跑很长的一段距离,他们会做多角度的拍摄,那我们可能需要准备很多匹马用于拍摄。”
揭秘三·演戏
马匹很安全 受伤场景靠拍摄技巧
在电影中,有很多马匹受伤的场景,观影时你是不是也曾担心过马儿们的安全呢?
据介绍,这些都是通过灯光角度、摄影机位置以及后期剪辑结合而形成的效果。事实上,马演员们从未受过丝毫伤害。
美国人道主义协会派专人到现场保证拍摄团队不会对马匹做出任何不人道的行为。虽然驯马师团队配备了一名兽医,但是压根没有派上大用场,因为没有一匹马生病。
影片中,最令人惊心的莫过于乔伊被困在铁丝网中的场景,为了保证马演员的安全,这段影片是导演借助电脑动画手段完成的。
芬德假扮“马妈妈” 带小马驹入戏
拉夫格伦坦言,拍摄《战马》与其他影片完全不同,每一天都是一种挑战,而最痛苦的就是与小马驹一起工作,“就像和小孩子一起工作”。
小马驹的耐力不如成年马,它们很容易就感到疲劳。幸运的是,《战马》中并没有很多小马驹的镜头。
拉夫格伦说:“它们太年幼了,以至于你不能花太多时间训练它们,然后像成年马一样备用。它们的心理非常脆弱,如果你想通过训练它们变得坚强,等到那时,它们也已经不是小马驹了。”
不过,好在扮演“乔伊”的芬德一专多能,帮了拉夫格伦他们很多。每当导演说要拍摄小马驹的镜头时,芬德就会扮演“马妈妈”。
拉夫格伦解释道,因为小马驹真正的妈妈都没有接受过训练,所以不能和小马驹一起拍摄。
芬德
(又名芬德斯·金)
性别:公(已被阉)
年龄:13岁
品种:纯血马
毛色:棕色
简介:芬德曾经是一匹赛马,3岁起参加比赛,但战绩不佳。现活跃于好莱坞影视剧中。
2003年出道,饰演《奔腾年代》中的“海饼干”;2005年出演了《佐罗传奇》;之后在斯皮尔伯格的《战马》中一举成名,引得国际关注。
最近,芬德因演出知名美剧《CSI迈阿密》而被染成了黑色。在Facebook上,芬德有自己的主页。
掌控马的感情最困难
在《战马》的拍摄中,最让拉夫格伦感到困难的是对马情感的掌控。“要让它们看起来高兴、或是悲伤、或是恐惧,但是实际上它们又不能真的感到恐惧。”
拉夫格伦解释说,在电影拍摄期间,如果马匹感到恐惧,它们就会变得很危险。
他坦言道:“人们看起来很容易的镜头往往并不容易。”比如让一匹马单独站在那里就是很困难的,因为马不愿意一直站着。“让马跑远比让马站着容易”。
同时,因为现场需要很多的特效,有烟雾、有噪音,甚至还有炮灰和空气中的粉尘,所以驯马师必须让马匹提前适应。而拍摄团队也会迁就这些马的情绪。
两个半月训练演员
《战马》中演员与马之间的互动也非常多,为了保证演员可以安全上马,并能在拍摄前与马相处融洽,拉夫格伦的团队花了两个半月的时间来训练这些演员。
拉夫格伦指出,相比起训练演员骑马,更重要的是这些演员需要像驯马师一样知道如何与马一起工作,怎样与马沟通。
拉夫格伦透露,在做一些马背上的危险动作时,曾使用了替身演员。不过,他可以保证,99%的动作都是由演员自己完成的。
㈣ 战马中的马是什么马
战马中的马,描绘的是”汗血宝马“,也就是阿克哈·塔克马
但是制作这两批马的,并非真正的汗血宝马,而是用钢筋、木质等搭建出来的马的原型和轮廓,后期进行制作加工成现在我们看的战马电影的样子。
㈤ 电影<战马>里面的马是什么马啊现在它的市值应在在多少钱啊
(战马)中的主角乔伊其实是由14匹不同的马扮演,其中包括8匹成年马和6匹幼年马。
马种简介
纯血马:原产于英国,被公认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马种,也是最名贵的马种,用于赛马或障碍赛马,价格在人民币10万至100万元之间,常胜的马价值可过千万。
温血马:原产于荷兰,被培育从事最高级的马场马术与障碍超越,是最流行的人工改良马。安达卢西亚马:原产于西班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主要用于骑乘,是在各种表演与游行场合中最常用的马,一度被称为“舞马”。
㈥ 关于马的品种分类
蒙古马
蒙古马是中国乃至全世界较为古老的马种之一,主要产于内蒙古草原,是典型的草原马种。蒙古马体格不大,平均体高120~135厘米,体重267~370千克。身躯粗壮,四肢坚实有力,体质粗糙结实,头大额宽,胸廓深长,腿短,关节、肌腱发达。被毛浓密,毛色复杂。它耐劳,不畏寒冷,能适应极粗放的饲养管理,生命力极强,能够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生存。8小时可走60公里左右路程。经过调驯的蒙古马,在战场上不惊不诈,勇猛无比,历来是一种良好的军马。
哈萨克马
产于新疆的哈萨克马也是一种草原型马种。其形态特征是:头中等大,清秀,耳朵短。颈细长,稍扬起,耆甲高,胸销窄,后肢常呈现刀状。 现今伊犁哈萨克州一带,即是汉代西域的乌孙国。两千年前的西汉时代,汉武帝为寻找良马,曾派张骞三使西域,得到的马可能就是哈萨克马的前身。到唐代中叶,回纥向唐朝卖马,每年达十万匹之多。其中很多属于哈萨克马。因此,中国西北的一些马种大多与哈萨克马有一些血缘关系。
河曲马
河曲马也是中国一个古老而优良地方马种,历史上常用它作贡礼。原产黄河上游青、甘、川三省交界的草原上,因地处黄河盘曲,故名河曲马。它是中国地方品种中体格最大的优秀马。其平均体高132~139厘米,体重为350~450千克。河曲马头稍显长大,鼻梁隆起微呈现兔头型,颈宽厚,躯干平直,胸廓深广,体形粗壮,具有绝对的挽用马优势。驮运100~150千克,可日行50千米。河曲马性情温顺,气质稳静,持久力较强,疲劳恢复快。故多作役用,单套大车可拉500千克重物。是良好的农用挽马。
西南马
西南马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及广西一带。特点是体形小,善走山路。西南马头较大,颈高昂,鬃、尾、鬣毛丰长。身体结构良好,肌腱发达,蹄质坚实。善于爬山越岭,可驮运货物100千克以上,日行30~40千米,是西南山区一支很需要运输力量。其中较着名的有四川建昌马、云南丽江马和贵州马等。
三河马
三河马是血统极为复杂的的马种。20世纪初,一些俄国贵族来到中国东北,他们带来了奥尔洛夫马、皮丘克马等良种。日本占领时期,又带来了纯血马、盎格鲁阿拉伯马等马种。这些马通过与当地马种杂交,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三河马。
三河马体格较蒙古马高大,它形态结实紧凑,外貌俊美,胸廓深长,肌肉发达,体质结实,背腰平直,四肢强健,关节明显。毛色主要为骝毛、粟毛和黑毛三种。平均体高140~147厘米,体重330~380千克。三河马气质威悍,但性情温驯,耐粗饲,适应较粗放的群牧生活。它属挽乘兼用经济类型。乘马跑1千米只需1分10秒时间。单马拉起载重五百多千克的胶轮大车,半小时可走完10千米。
伊犁马
伊犁马是以新疆的哈萨克马为基础,与前苏联顿河马、奥尔洛夫马等杂交而成。当地牧民称它“二串子马”。六十年代后,伊犁马的培育主要以顿河马为主,其顿河马的血液达到了50%以上。 伊犁马伊犁马平均体高144~148厘米,体重400~450千克。它体格高大,结构匀称,头部小巧而伶俐,眼大眸明,头颈高昂,四肢强健。当它颈项高举时,有悍威,加之毛色光泽漂亮,外貌更为俊美秀丽。毛色以骝毛、粟毛及黑毛为主,四肢和额部常有被称作“白章”的白色斑块。伊犁马性情温顺,禀性灵敏,擅长跳跃,宜于山路乘驮及平原役用。在126千米的长途竞赛中,负重80千克,7小时12分钟就可到达。是优秀的轻型乘用马。
荷兰温血马
要说有哪一个品种的马,像明星一样快速窜红,那就是荷兰温血马。这是个新的品种,荷兰在1958年才开始有血统登记簿,然而现在已成为世界上最成功、最流行、最受欢迎的马术竞赛与骑乘用马。荷兰温血马可说是二十世纪的新产品,有别于二十世纪以前就有的温血马,它是专门为了马术竞赛用而培育出来的温血马。虽然这是荷兰人所创造的品种,但其实应该算是一个欧洲品种,因为除了荷兰之外,还有英国、西班牙、法国和德国的血统。
海尔德兰马与格罗宁根马这两个品种都是自中世纪以来在荷兰与其邻近区域就有的品种。海尔德兰马有安达卢西亚马、意大利的那不勒斯马、诺曼马、德国的奥登堡马、荷尔斯泰因马、英国的盎格鲁-诺曼马、哈克尼马与纯血马的血统。而格罗宁根马则是由丹麦的佛里斯马与德国的奥登堡马两种品种交叉产生的。
自古以来荷兰的农夫靠马生活,很早就建立了严格的培育马的方法,来淘汰品种中健康与性格的缺点,以及智能不足的马。这种严格筛选的作法,造就了今天的荷兰温血马。工业革命之后的机械化,使得马的用途转为休闲骑乘与运动,荷兰人以此为目的再一次成功的展现他们的培育技术。
海尔德兰马与格罗宁根马这两个品种有一些令人激赏的共同特点:华丽的动作、良好的基本构造、具有风采的质量、稳健成长的能力、温驯合作的气质。荷兰人引进英国纯血马,以增加它的勇气,并改善有时会发生的缺陷,例如过长的
背、太短的脖子、太短太弱的前肢等。相当轻盈的动作也是纯血马带来的,而为了要去除随着纯血马而来的难以驾驭的特质,不但靠引进其它与荷尔斯泰因马血统,以改良出最后的品种。另外也引进英国的哈克尼(Hackney),以培育漂亮的挽马,也有些人继续培育传统海尔德兰马型态的马,最后竟演变成三种类别的荷兰温血马。
柏布马 柏布马的家乡在古时候北非的巴巴利地区,也就是现在的摩洛哥、阿尔吉利亚、利比亚、突尼西亚。现今在阿尔吉利亚的康斯坦丁与摩洛哥皇室都有很大的繁殖场。当地边远山区与沙漠的游牧民族也应该还有饲养许多柏布马类型的马。
柏布马是另一种古老的东方马品种,几世纪以来对各种马的品种产生巨大的影响,帮助培育出今天世界上许多成功品种。和阿拉伯马一样,它在马的品种培育上占有不容否认的重要地位,然而他却较不为人知,不像阿拉伯马那么出名。柏布马最初被带到欧洲时,常常被欧洲人误认为是阿拉伯马,因为北非的居民也是回教徒,也说阿拉伯语。
一个有名的例子就是英国纯血马的祖先之一,其实它是一匹柏布马。它是摩洛哥苏丹送给法国国王的礼物,但是法国人并没有发现它的价值。当有名的育种专家葛多芬大公发现它、将他带到英国之前,它在巴黎被当做拉车的马。在比较新的文献中,已将它的名字已改成。这个故事已被玛格莉特.亨利写成小说“风之王”,并荣获1949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的金牌奖,好莱坞也拍成同名电影。
特质
柏布马以强壮、耐力超强、速度快、反应快出名。尤其是在用它来培育与改善其它品种时,这些特质更显得重要。它不如阿拉伯马那么活泼、漂亮,动作也不够轻快、流畅。有些动物学家认为柏布马起源于史前的欧洲血统,而不是亚洲血统,大家还在辩论它算不算东方马类别。人们总是拿它和阿拉伯马比较,认为他不像阿拉伯马,性格也不如阿拉伯马那么温柔亲切。一样的是强壮,能吃苦耐劳,使得照顾它的工作很容易。
外型特征
柏布马的外型算是轻型的沙漠马。颈部长度中等,弓弯、强壮。腿精致但强壮且长。跟所有的沙漠马一样,蹄子非常硬。鬃毛与尾毛比阿拉伯马浓密。
头 头长而狭窄,耳朵长度中等,鼻梁有点凸起,眼睛看起来很英勇的样子,鼻孔的位置较低。
毛色 真正的柏布马为灰色、黑色、栗色、骝色、与深骝色、深棕色。混有阿拉伯马血统的才有其它颜色。
身高 从148公分到160公分。
现状
在以前柏布马被认为是上等的战马,现在则是很好的骑乘用马,有时也用于赛马。可惜的是,它在家乡以外的地区,没有得到它应该有的名声。
由于柏布马原产地区的经济状况不好,纯种柏布马的数量越来越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87年在阿尔及利亚成立世界柏布马组织(World Organization of the Barb Horse, Organisation Mondiale Cheval Barbe, OMCB)。成员为几个柏布马的原产国家,包括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西亚,以及一些欧洲的育种协会。但不幸由于阿尔及利亚复杂的政治情势,该组织自九十年代起就几乎停止运作了。
中国对“汗血马”的最早记录是在2000年前的西汉,汉初白登之战时,汉高祖刘邦率30万大军被匈奴骑兵所困,凶悍勇猛的匈奴骑兵给汉高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而当时,汗血宝马正是匈奴骑兵的重要坐骑。
汉武帝元景四年(公元前113年)秋,有个名叫“暴利长”的敦煌囚徒,在当地捕得一匹汗血宝马献给汉武帝。汉武帝得到此马后,心喜若狂,称其为"天马"。并作歌咏之, 歌曰:“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
仅有一匹千里马不能改变国内马的品质,为夺取大量“汗血马”,中国西汉政权与当时西域的大宛国发生过两次血腥战争。
最初,汉武帝派百余人的使团,带着一具用纯金制作的马前去大宛国,希望以重礼换回大宛马的种马。来到大宛国首府贰师城(今土库曼斯坦阿斯哈巴特城)后,大宛国王也许是爱马心切,也许是从军事方面考虑(因为在西域用兵以骑兵为主,而良马是骑兵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肯以大宛马换汉朝的金马。汉使归国途中金马在大宛国境内被劫,汉使被杀害。汉武帝大怒,宣称"敢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遂作出武力夺取汗血宝马的决定。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命李广利率领骑兵数万人,行军4000余公里,到达大宛边境城市郁城,但初战不利,未能攻下大宛国,只好退回敦煌,回来时人马只剩下十分之一二。3年后,汉武帝再次命李广利率军远征,带兵6万人,马3万匹,牛10万头,还带了两名相马专家前去大宛国。此时大宛国发生政变,与汉军议和,允许汉军自行选马,并约定以后每年大宛向汉朝选送两匹良马。汉军选良马数十匹,中等以下公母马3000匹。经过长途跋涉,到达玉门关时仅余汗血马1000多匹。
汗血马体形好、善解人意、快速、耐力好,适于长途行军,非常适合用作军马。引进了“汗血马”的汉朝骑兵,果然战斗力大增。甚至还发生了这样的故事:汉军与外军作战中,一只部队全部由汗血马上阵,敌方人数众多,刮目相看。久经训养的汗血马,认为这是表演的舞台,作起舞步表演。对方用的是矮小的蒙古马,见汗血马高大、清细、勃发,以为是一种奇特的动物,不战自退。
汗血马从汉朝进入我国一直到元朝,曾兴盛上千年,但是为什么后来消失无踪。从史料看,当时, 引进的汗血马数量相当大,雌雄比例也比较适中,进行繁殖是可行的。但是由于中国的地方马种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任何引入马种,都走了以下的模式:引种——杂交——改良——回交——消失。在这一过程中,“汗血马”因自身的缺点而造成后人的弃用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汗血马虽然速度较快,但是它体形纤细,相对说起来负重能力不强,在古代冷兵器时代,士兵骑马作战,身批甲胄、手提兵器,总重相当大,更愿意选择粗壮的马匹。并且由于马具的原因,汗血马不能驾辕,而粗壮的蒙古马则无此劣势,最后几乎所有从中亚、西亚引入的种马都归于消亡。
2007年7月,在中国百姓视野中消失了千年的梦幻之马“汗血宝马”——阿赫达什(宝石之意),从它的故乡中亚土库曼斯坦,由空中穿越古丝绸之路,来到中国。这匹马是土库曼斯坦总统作为中土和平友好的象征赠送给我国领导人的。
说起“阿赫达什”的血统,可真是不一般:他的祖先曾是苏军着名元帅朱可夫的坐骑。朱可夫骑着它在乌克兰打败德军名帅曼施坦因,骑着它参加过解放柏林的入城式。
“宝石"的系谱表明,它的先辈都曾被收录在名马档案,"宝石"爷爷的爷爷曾获得20世纪60年代奥运会马术比赛盛装舞步的冠军。显赫的出身注定了它的不平凡,1996年"宝石"刚两岁时,在平地上1000米的奔跑纪录就达到了1分12秒4。正是极快的奔跑速度和良好的耐力,使得汗血宝马成为世界级名马,当今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纯血马体内就有它的基因。目前国际市场上,汗血宝马的售价十分昂贵,通常每匹几十万美元,有的身价甚至高达1千万美元。
土库曼斯坦驻华大使卡瑟莫夫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土库曼人将马视作亲人对待,并只送给最好的朋友"。他表示,送给中国的这匹马将成为“土中两国和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
《汉书》记载,大宛国贰师城附近有一座高山,山上生有野马,奔跃如飞,无法捕捉。大宛国人春天晚上把五色母马放在山下。野马与母马交配了,生下来就是汗血宝马,肩上出汗时殷红如血,胁如插翅,日行千里。“汗血马”这种活在史书上的传奇之马,在消失了2000年后,"奇迹"般地出现在中国公众面前
㈦ 午夜出生的马叫什么马
叫什么都是可以的,想取什么名就取什么名。
一般而言,给马起名字多用与速度有关的词语,比如“追风”“闪电”“自由飞翔”“出击”等等,像古代的赤兔马,除了说明是红栗色的毛以外,还说明此马像兔子一样跑得快。曹操的爱驹叫“爪黄飞电”,另一匹叫“绝影”。
以马的特征来起名字的,如刘备的马叫“的卢”,是因为马的眼睛下边有泪槽且白星入口,据说这种马妨克主人。古代“连线骢”,是指身体带有像菊花一样的斑花,今叫“菊花青”。“踏雪火龙驹”是指红马,四肢下部是白章,也叫“四蹄踏雪火龙驹”。玉面花骢,又叫“玉花骢”,指白脸的良马,唐玄宗的乘骑之一。
㈧ 拍戏用的是什么马啊什么品种
拍戏的马不是普通的马,都是优良血统的马,品种也很多,而且都是经过训练的。
㈨ 午夜种马的剧情简介
一个家庭收养了一匹野马并训练它参加赛马比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