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电影女主有躁郁症
㈠ 绝色美人费雯丽,为何最终成为疯女人
费雯丽在晚年之所以会成为疯女人,一个原因是因为她是一名好演员,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她嫁给了奥利弗。但是她也曾经说过如果给她重新做选择的话,这两件事情仍然会是她愿意去做的事情。
渐渐的费雯丽患上了躁郁症,再加上她曾经两次流产,也导致她躁郁症的病情更加的严重,有时会对丈夫大发脾气,甚至会对丈夫动手,就在这种不断的折磨下,她的丈夫也移情别恋。角色带给她的痛苦以及生活带给她的不幸,这些都导致她精神恍惚。
㈡ 《触火之恋》我在下一个路口等你
1. 爱情是千百年来人类经久不息的话题,爱情是人生中一首永远也唱不完的歌谣。我与你的相识,关于你爱情的故事,你那坚持却又不能到彼岸的爱情,遭遇不幸,给你心灵的爱情带来了阴霾,万幸的是你没有自暴自弃,在这场被伤害的爱情里你在生活里学会了忘记。
2. 你在工作时认识了稳重的新上司,这正是你所喜欢的类型。领导平时话很少,每次都是你有事没事去找他说话,时间久了你们自然抛开身份成了朋友。你见不到他会感觉心里空空的,见到他就会特别的高兴,所以每天都盼着上班,工作自然有劲。
可好景不长,他因投资失败万念俱灰和家里琐事不断,之后你们的聊天渐渐的变少了。他觉得人生走到这一步对他来说就是煎熬,没有亲人能懂的内心,他甚至觉得连活着都没有意义……我从你对他的关心里意识到你真的爱上了他,但是,我不允许你用自己幸福的代价向他表白伸出援助之手,因为我害怕你说出来后会牺牲自己完整的家庭。
3.最终,我扼杀了你鼓起勇气的心,每次看到你对他是否帮助那种考虑考虑的眼神,我就难以放下那颗非要阻拦你的心。谁知你倾向放下后的心,我们却有了决裂的局面。但是,我却心愿未了的无法在这样的局面里死心,日复一日的去找你沟通,希望我们关系能有奇迹出现,可是整个月你的态度依然那么坚决。
4.那个月即将结束后,我给你的邮箱里发了一篇,从在乎到放弃的信,我忽然感觉轻松了许多,本以为我会发泄一通,却发泄不出来……带着病痛的身体,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反而会那么平静。难道真的没有在乎过你吗?不是,当初你说被车撞也愿意的时候我甚至可以抛弃生命陪你共赴黄泉,可在被你拒绝后的一个月,我已经没有最初时的那么难过了……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聚散随缘吧。
5.新的一个月带着解脱、舍弃的心,我准备走向人生的下一站。不带希望的告诉了你一些我们目前的个人磁场事宜。就是这样的开始,我好像深陷了我都不自知的泥潭不能自拔:越是有伤疤的东西,越是想再次撕开伤口,越是你不想被说教的感情,结果把我们彼此弄的疲惫不堪。所以我没有在刚刚回转的关系里,去放弃阻拦你随时会受伤的感情。因为,我觉得若我不能唤醒你就失去了与你做朋友的意义:他是黑的,心是灰的,感情是冷的,你靠近会失去快乐,失去了自信,甚至终有一日会失去生活的激情。
6.看着这样的你我狠狠的在你的心里打了一拳又一拳,利弊权衡之下你不得不松手,看着重心回到生活的你,我是欣慰高兴的,因为没有出现教训的惨痛,不知为何我对你说了很多太伤人的话,你都没有与我再反目,而且总在短暂争吵之后与我和好如初。
7.你的对过往和上司痴心感动了我,我很同情你的过去,并希望能够为你做点什么。于是我接近你并开导你,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自己不可救药的爱上了你,爱上了至真至诚的你。
为了唤醒你的痴情,更为了表白自己的真情,在你对我的衡量下,我开始给你讲我的故事,用我最不善八卦的口才来换和你真心相对。
8.“我怎忍心让你从放弃里,又开始一场错误”,每次坚定看着你好久好久,我都想抱着你哭一场,然后,松开我那颗没有握住的“心”,慢慢地打开转身的脚步,对你说:“我会忘记你的,你永远也不要再想起我。”说完后,我会用力抬起迈开的脚步。
9.可是我没有那么潇洒,克制想与你紧紧拥抱下的欲望,我忘不掉住进我心里的你,我也收获不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爱情。因为,你总是让我失去一些之后收获更多。对我而言的爱注定会悲欢离合,虽不会与你发生爱恨纠缠的情网,却会 让感情的路越走越窄。
第二部分
别样的感觉
在读《原则》这本书的时候,有一段作者讲述了他的儿子保罗得了躁郁症,从脑科学解释了躁郁症的病因。还详细的讲述了保罗怎么从糟糕的一个人,到达一个健康的天才……
躁郁症也叫做(双向障碍),既充满创造率又缺乏自律。保罗最严重的时候,走到酒店前台,把人家计算机给砸了,被铺入狱。在狱中被打的病情更严重。出狱后作者夫妇用心治疗和3年的陪伴,让一个曾一度深更半夜,做事一团糟、喝酒吸毒的一个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天老老实实的吃药、冥想、早早上床睡觉,拒绝毒品和酒精,充满了创造率还能很好的做到自律。
作者介绍保罗拍的一部电影《触火之恋》,让许多生活可能被双向障碍的人既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他们未来前行的道路。
我就是看了作者的推荐,产生了病态的共鸣,因此看了这部《触火之恋》的电影。电影讲述着两个关于患有躁郁症病人相爱的故事。女主卡拉.露西亚热爱诗文,对一切实物都保持自己独特的理解,她出了一本叫《褪色》的书,里面表达了她对世界独特的看法与感受。然而,她的观点却不被人理解,甚至别人把她当作了精神病人,在一次和母亲的争吵后,她被送到了精神病医院。
男主马科尔.卢纳也对世界有着独特的看法,他甚至有些偏激,幻想自己是来自外星的。也是在一次晚上和父亲发生争吵后,跑到楼顶,幻想着让月亮带走他,结果等来的是警察把他送到了精神病医院。
就这样两个人同在一个医院相遇了,在医院里两个人从躁郁症聊到艺术家,从柴可夫斯基聊到梵高,从月亮聊到星星,从宇宙聊到人生。他们成了彼此的知己,对方好像就是那个唯一能懂自己的人。但是,他们这种行为在医生看来是不正常的,医生明确告诫他们不能来往,并且设法隔开分离着他们。
随着他们病情的好转,各自回家去了。回到家后的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对方,甚至同时出现了自杀,试图通过这个方式找到彼此。幸亏,被家人及时发现,抢救了过来。但是,他们始终没有放弃找到对方,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相见。他们开始了热恋,但是,幸福很短暂,双方父母激励反对,越是不被认可他们的感情就更执着。他们远离了父母,生活在了一起,不久露西亚怀孕有了他们爱情的结晶。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妥协了,只是要求他们要有自己的工作,两个人要按时吃药。
马科尔却未遵守父母和医生的嘱咐,没有按时吃药和由于压力太大,他变得疯癫起来,和露西亚时常发生争吵,最严重的一次出手推倒了怀有身孕的露西亚……最终失去孩子的露西亚离开了他……和最后两个人的见面,彼此相视一笑。
电影的结束,也是寓意着两个躁郁症的人,最终恢复了康复。我之所以引用这部电影,揭露自己的病史,是想面对别样的感觉,始终是种病态,我既做不到华丽转身,就加快脚步在下一个路口等你,期待看到,人生职场大赢家的你……
㈢ 克里斯蒂娜·里奇有哪些影片
1、《扭曲》
由鲍勃 W·金执导的动作片,克里斯蒂娜·里奇、约翰·库萨克、布莱登·佛雷切、维斯勒·里昂·夏农、斯科特·奥勒克等主演。
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个年轻的赛车手,斯比德·瑞瑟,渴望在家人和他的高科技5马赫赛车的帮助下获得国际汽车大奖赛冠军的故事。
㈣ 7.4分《只有爱能让我生存》消除对躁郁症的误解 宽慰压抑下的人们
躁郁症 ,又名双相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英文名称为Bipolar Disorder(BP),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网络)
如果把躁郁症当作抑郁症,那么就是对两者的误解了。躁郁症患者不仅有与抑郁症患者相同的“抑郁发作”的症状,还有“躁狂发作”的症状,患者会时不时地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症状,甚至会混合发作。
抑郁发作时,会出现同抑郁者患者同样的症状,情绪低落、自我否定、有自杀倾向;思维迟缓、记忆力减退;难以与他人相处、丧失生活期望;嗜睡、食欲降低。
躁狂发作时,与抑郁发作时判若两人,情绪高涨、乐观热情、积极向上;思维敏捷、创造力十足,激发天赋;言语变多、喜好分享,对生活充满希望;睡眠少但精力充沛,有时易怒。
而在两种症状的间歇期,患者恢复平静稳定,成为一个正常人。
两种极端的症状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患者的情感就像“冰与火”的跷跷板,时而抑郁,时而躁狂,少有平静 。
《只有爱能让我生存》于2018年11月9日在日本上映,关根光才导演,趣里、菅田将晖主演,豆瓣评分7.4。
电影 《只有爱能让我生存》 中的宁子就是躁郁症患者,与男友同居三年的她被病症困扰,嗜睡使其难以迈出家门,只能依赖男友津奈木,但情绪不稳定的她,对男友充满了抱怨和不满。
宁子找到一份兼职工作,决定改变的她充满了对生活的期望和对旁人的感激,但又突然陷入了痛苦与悲伤之中,哭泣着逃走。
男友追上了宁子,逐渐恢复平静的两人相拥而泣。
《只有爱能让我生存》 改编自荣获希子获芥川奖和三岛由纪夫奖双提名的同名恋爱小说,聚焦于躁郁症患者宁子与男友的生活,但影片没有过多强调“躁郁症”,不期望观众把影片当作“病人”的生活纪实, 而是讲述躁郁的人的故事,讲述在压抑社会中挣扎的故事。
宁子躺在床上艰难的睁开眼,她和电话那头的姐姐问早,尽管此时已是下午4点。房间里衣服、食物等物品杂乱的摆放着,宁子的生活也杂乱无章、毫无目的,而睡觉占据了绝大部分时间。
“抑郁”伴随着宁子大多数时间,根本无法正常生活,嗜睡、不出门、不工作、挑剔男友、因跳闸暴躁、想给男友做饭的她备受打击只能坐在地上哭泣、打工时甚至端不好盘子...
我们不能责备宁子不坚强,因为在疾病面前,谁都有可能被轻易击败。 光是活下去就已经耗费了绝大部分的精力,即使拼尽全力也难以过上正常的生活,在这样的处境下,光靠坚强是远远不够的。
按着小说原作者与影片导演的本意,我们可以将“抑郁”时的宁子扩散到每个在社会中苦苦支撑的人。 宁子的男友津奈木原本想成为作家,却意外在报社报道“情色八卦新闻”,同事早些的报道还害女明星自杀,就连揭露奥运会腐败真相的新闻也被上司压下来,当现实与理想越来越远,津奈木在每日加班的忙碌中,也逐渐失去了对生活的乐趣。
“我受不了了,我果然做不到啊,我真的好累啊,光是活着就心力交瘁了。” 津奈木吐露了自己在努力过后的无可奈何,也道出了生活重压下人们的百般无奈。现在的人似乎变得越来越脆弱,未赶上的早班车、失手掉到地上的手机、领导否决掉的策划案,都能够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倒不是因为我们太脆弱,而是压力太大。
津奈木喜欢上宁子的那天晚上,宁子的头撞破了,鲜血直流的她却选择奔跑,在夜色的衬托下,随风起伏翻动的蓝色裙摆格外吸引人。
当“躁狂”占据宁子的生活时,生活中处处是乐趣,一切都充满了希望。 津奈木的前女友百般刁难,为其强行找了个兼职时,宁子没有恼怒,而是将其当作新生的机会;当老板、老板娘把宁子当成家人时,她的兴奋与幸福溢于言表,喋喋不休地将自己的秘密抖出...
宁子充满干劲与期望的样子,像极了有时候的我们, 在淋浴喷头下,接受最神圣的洗礼,想要一次性与过去浑浑噩噩的自己道别;为了明天的工作,定了几个闹钟提醒自己早起;在得到同事一点点的鼓励后,工作时也忘记了辛苦;老板的一句“当作自己的亲人”,已经足以将自己全盘托出...
“躁狂”宁子像是一面镜子,清清楚楚的照亮每个初入社会的人,每个怀揣期望与梦想的人。 在报社报道“情色八卦新闻”的津奈木曾经想要成为作家,而漫画家是同事最初的梦想,但不可否定的是,他们都曾做好了准备,也都为理想拼尽全力。
最终实现梦想的人好像都是“天才”,但他们也是“疯子”。 梵高、贝多芬、舒曼尼采、歌德这些人,大概就是所谓的“左手疯子,右手天才”。“躁狂”所带来的灵感、动能、创造力足以支撑人们完成这样或那样的成就,但高亢兴奋的状态伴随着迅速大量的消耗,大部分人都未曾达到梦想的彼岸。
影片最后,丢掉工作的津奈木与痛哭逃走的宁子在天台相遇,在两人将自己最深处的秘密都吐露后,也都恢复了平静,相互依偎着,也相互依靠着。
“你要是想离开我,就可以和我分开,可我一辈子都无法和自己分开。” 津奈木是个无趣的人,对于宁子更多的是“无趣”的应和和顺从,不曾进一步的询问宁子抑郁或躁狂的理由。宁子迫切地想要津奈木了解自己,但也不想再拖累对方,但在津奈木说出,封闭的自己喜欢宁子的勇敢、向前奔跑时,两人也逐渐归于平静,相互陪伴已经是两人对彼此最好的爱。
我们这辈子都不可能离开一个人,那就是自己,与其说宁子想通过津奈木的了解而得到认可,倒不如说,宁子想要与并不那么好的自己和解,与有些累赘的自己和解。
宁子没有到医院确诊过病情,“抑郁”也只是从她的口中说出,在周围人眼中,她只是拖累男友的“废物”,是在侮辱努力辛勤工作的人;“躁狂”在一些时候给了宁子生活的期望,她也兴致勃勃地努力过,也感谢每一个帮助她的人。
她一次次在挣扎中醒来,在一次次懦弱中勇敢,在两种极端情况反复的折磨下,宁子也终于探得了平静的奥秘,也终于可以体会“正常”所带来的安逸。
“抑郁”和“躁狂”是一个人极端的两面,但“平静”下来才是最真实的自己,不会因为生活中遇到的挫折而头也不回地走向低迷,也不会因为对梦想盲目的追求而过度消耗自己,保持“冰与火”跷跷板的平衡,在生活的两个极端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维度。
意气风发的少年充满理想、斗志昂扬,但压抑的现实,让其逐渐冷静,并不得不向生活低头,向现有的生存法则顺从,在背离理想与压抑现实的双重压力下,深陷郁郁寡欢。
正如本片导演在接受采访时说的一句话,这是讲述躁郁的人的故事,是在压抑社会中挣扎的故事。
他发现震后日本社会趋向“顺从化”,大家相互依偎维持着一种”和谐“的秩序携手共进,好像只有这么做才能活下去,而恰恰相反,导演意识到必须跳脱这种“常规”,去质疑,社会和人才能前进,而宁子就是这样的人。
影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里是@哇噻电影,在这里,看电影,品生活。
写作不易,辛苦读者朋友点个关注,点个赞!
㈤ 《乱世佳人》女主费雯丽风华绝代不输赫本,为何变成了疯女人
非常感谢悟空邀请!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说起20世纪的全球影视佳丽,很多人条件反射地想到奥黛丽赫本。但但其实有一个风华绝代的女演员,美貌程度丝毫不输赫本,她就是《乱世佳人》女主角费雯丽。
费雯丽,美貌与演技双绝的女子
对于费雯丽的长相,《乱世佳人》制片人有过很高的评价:费雯·丽那双灰蓝色的眼睛既温情脉脉又流露出猫一样的狡黠,高贵的外表下压抑着的瞬间即可爆发的 情感 力量。费雯丽没有一丝的怯懦和造作,她的柔媚可人中混杂着惊人的桀骜不驯,这种非凡的个性可以让一个女人在任何时候都与众不同。”
《乱世佳人》的斯嘉丽成就了费雯丽,同时费雯丽也演活了读者心中那个“猫一样的女人,敢爱敢恨的女子”。
因为电影《乱世佳人》,她成为第一位斩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殊荣的英国女演员。此后的她又接连出演了《魂断蓝桥》的玛拉,《汉密尔顿夫人》的艾玛,《安娜卡列宁娜》的安娜,《欲望号列车》的布兰奇......因为从小对艺术的热爱,在塑造每一个角色时,费雯丽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热情,只为演出最好的状态。
奥斯卡评委乔治库克曾这样评价费雯丽:“费雯·丽有如此的美貌,根本不必有如此的演技;她有如此的演技,根本不必有如此的美貌,她是一位技艺绝顶的女演员,但受到了美貌的阻碍。“
因为表演成名,也因表演疯魔
在表演事业上,费雯丽是一个勇敢追求的演员;在爱情上,她也是一个全情投入的少女。或许这份热情过于饱满,才让这位天之骄女走向了大家都不曾想到的终点。
说到费雯丽的感情,就不能不提“奥利弗”这个名字。奥利弗一生共有过三个妻子,不幸的是,费雯丽并不是第三个,而是第二个。
费雯丽和奥利弗因电影《英伦战火》结缘,戏外的俩人也被彼此吸引,影片杀青之时,二人坠入爱河,费雯丽几乎认定了奥利弗,之后不久两个人就结了婚,婚后的费雯丽依旧对奥利弗爱到了骨子里。或许是上帝太“嫉妒”这个爱情事业美满的女子了,当她主演完《欲望号列车》时,不幸开始接踵而至......
《欲望号列车》的布兰奇是一个秉性脆弱、有点神经质的美国南方女孩,她度过了无忧无虑的青年时代,却在成年后因为破碎的婚姻、破产的家庭、亲人的死亡而坠落无边的黑暗。
入戏太深的费雯丽迟迟无法从布兰奇的影子中逃脱,最终导致她精神分裂,甚至在电影杀青之时被送入了精神病院接受治疗。
频繁且持久的精神抑郁疾病,让费雯丽和奥利弗经常产生冲突。而她更没想到的是,在她病状最严重之时,她那深爱的丈夫竟然移情别恋,开始了长达三年的婚外恋。由于不敢面对,奥利弗选择在外出拍戏的时候写了一封信给她,要求离婚。
因为爱,所以选择放手。深爱奥利弗的费雯丽,直到去世那一刻,床头依然安放着奥利弗的照片。可想而知,当年在她精神状态最癫狂之时,她丈夫的那一纸离婚协议又给她加深了多大的伤害。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 健康 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因为电影艺术,让她的风华绝代得以展现于世人面前。因为电影,让这个盛世佳人走向了疯魔的绝境。可悲、可叹!
费雯丽的美貌和演技无可置疑,偏偏对爱情的投入直接毁了她,费雯丽在出演《英伦浩劫》的时候结识了劳伦斯奥利弗,两人一见钟情,坠入爱河(当时费雯丽还未离婚,劳伦斯也有太太)由于两人都有家庭,两人无法进行正常的恋人交往,面对 社会 巨大的舆论压力,导致费雯丽经历了第一次的精神崩溃。
为了能够实现在一起,两人各自回家与配偶提出离婚,由于各自配偶都不愿意放手,两人经过艰苦的努力后离婚成功,最后终于走进了婚姻。
后来费雯丽得到了出演《乱世佳人》的机会。为了演好郝思嘉,费雯丽夜以继日地工作全情投入角色,然而,一次次忘我地置身于这些角色中的费雯丽终于病了,因拍摄《乱世佳人》时受环境影响,造成肺部不适,得了肺病,病情不断加重,费雯丽饱受病痛折磨,患上了躁郁症,她的神经开始异常,没有人知道费雯丽患上了躁郁症,她开始变得莫名其妙的亢奋,加上过于敏感的神经,让她在戏里戏外都饱受折磨,医生建议让费雯丽生个孩子,可是偏偏命运如此捉弄她,三个月身孕的费雯丽不幸流产,费雯丽的躁郁症和肺结核不断发作,奥利弗的耐心也在逐渐消磨殆尽,一面要努力赚钱支持昂贵的医疗费,一面要忍受躁郁的费雯丽给他带来的精神折磨,最终两人离婚了,可是为爱疯魔的费雯丽,到死还是爱着劳伦斯奥利弗。
费雯丽丨《乱世佳人》女主,风华绝代不输赫本,为何变成疯女人?
书箸
2019-05-20
说起20世纪的全球影视佳丽,很多人条件反射地想到奥黛丽赫本。但但其实有一个风华绝代的女演员,美貌程度丝毫不输赫本,她就是《乱世佳人》女主角费雯丽。
费雯丽,美貌与演技双绝的女子
对于费雯丽的长相,《乱世佳人》制片人有过很高的评价:费雯·丽那双灰蓝色的眼睛既温情脉脉又流露出猫一样的狡黠,高贵的外表下压抑着的瞬间即可爆发的 情感 力量。费雯丽没有一丝的怯懦和造作,她的柔媚可人中混杂着惊人的桀骜不驯,这种非凡的个性可以让一个女人在任何时候都与众不同。”
《乱世佳人》的斯嘉丽成就了费雯丽,同时费雯丽也演活了读者心中那个“猫一样的女人,敢爱敢恨的女子”。
因为电影《乱世佳人》,她成为第一位斩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殊荣的英国女演员。此后的她又接连出演了《魂断蓝桥》的玛拉,《汉密尔顿夫人》的艾玛,《安娜卡列宁娜》的安娜,《欲望号列车》的布兰奇......因为从小对艺术的热爱,在塑造每一个角色时,费雯丽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热情,只为演出最好的状态。
奥斯卡评委乔治库克曾这样评价费雯丽:“费雯·丽有如此的美貌,根本不必有如此的演技;她有如此的演技,根本不必有如此的美貌,她是一位技艺绝顶的女演员,但受到了美貌的阻碍。“
因为表演成名,也因表演疯魔
在表演事业上,费雯丽是一个勇敢追求的演员;在爱情上,她也是一个全情投入的少女。或许这份热情过于饱满,才让这位天之骄女走向了大家都不曾想到的终点。
说到费雯丽的感情,就不能不提“奥利弗”这个名字。奥利弗一生共有过三个妻子,不幸的是,费雯丽并不是第三个,而是第二个。
费雯丽和奥利弗因电影《英伦战火》结缘,戏外的俩人也被彼此吸引,影片杀青之时,二人坠入爱河,费雯丽几乎认定了奥利弗,之后不久两个人就结了婚,婚后的费雯丽依旧对奥利弗爱到了骨子里。或许是上帝太“嫉妒”这个爱情事业美满的女子了,当她主演完《欲望号列车》时,不幸开始接踵而至......
《欲望号列车》的布兰奇是一个秉性脆弱、有点神经质的美国南方女孩,她度过了无忧无虑的青年时代,却在成年后因为破碎的婚姻、破产的家庭、亲人的死亡而坠落无边的黑暗。
入戏太深的费雯丽迟迟无法从布兰奇的影子中逃脱,最终导致她精神分裂,甚至在电影杀青之时被送入了精神病院接受治疗。
频繁且持久的精神抑郁疾病,让费雯丽和奥利弗经常产生冲突。而她更没想到的是,在她病状最严重之时,她那深爱的丈夫竟然移情别恋,开始了长达三年的婚外恋。由于不敢面对,奥利弗选择在外出拍戏的时候写了一封信给她,要求离婚。
因为爱,所以选择放手。深爱奥利弗的费雯丽,直到去世那一刻,床头依然安放着奥利弗的照片。可想而知,当年在她精神状态最癫狂之时,她丈夫的那一纸离婚协议又给她加深了多大的伤害。
因为电影艺术,让她的风华绝代得以展现于世人面前。因为电影,让这个盛世佳人走向了疯魔的绝境。可悲、可叹!
打开APP阅读全文
举报/反馈
大家都在搜
评价费雯丽长相
纪梵希为什么不娶赫本
盖博评价费雯丽
乱世佳人斯嘉丽的性格
乱世佳人 女主
费雯丽一生简介
相关阅读
20世纪福克斯票房前十的电影有哪些?两部影史第一还有红衣嘴炮者
维赛迪
《封神三部曲》发布端午限定海报:首部锁定2021春节档
快 科技
重温《肖申克的救赎》:年少不知其中意,看懂已是影中人
宁镜诚
为何《冰雪奇缘》词曲作者,对电影中的一个遗漏,感到羞愧?
小希撩影视
在上海租公寓,如何避免黑中介,黑房东的坑?点此了解!
青新苑广告
打开网络APP看更多资讯
精彩视频
00:17
国漫秦时明月:这个小姐姐是谁?这是哪一部,好美的乱世佳人
爆发的 历史
00:16
曾经光芒四射风华绝代,时间终究在她身上留下了痕迹,张曼玉
网络网友d750261d
00:11
拍戏现场,来看看风华绝代的石榴姐早饭吃的什么
你还爱不爱我
02:52
千万不要去招惹女人,女人动起手来连拳王的耳朵都敢拧,太可怕了
酷哥撩大剧
热门推荐
尼康入门级全画幅微单Z 5或下月发布
中关村在线
电影特效来源大揭秘!
光明网
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试灯
光明网
香港市民发起巨幅“国旗”快闪活动 支持涉港国安立法工作
人民日报海外网
搞笑 趣图
《王牌对王牌》这档大家都喜爱的节目迎来了第五季的收官
深扒怪蜀黍
网友带爱犬散步遇劲敌,陌生法斗隔网狂吠!
大爱萌狗控
铲屎官想在家办公,却被自家大狗呼了一巴掌:不理我?
大爱萌狗控
拯救 历史 老师之五四运动
混知
勇士蓓蓓
赞
赞
她和前夫有一女,前夫是富翁加律师,钟卓万那种,女儿二战时在加拿大长大,对她也算很亲,是她入戏太深出不来,还要追随戏剧,追随奥利佛,奥利佛去美国后没她红,后和一个十几线女演员结婚了,有个小她十几岁的男子一直照顾她,前夫和女儿没抛弃她
因为她太爱演戏,一生获得两次奥斯卡女主角称号,但是每次演戏都全身心的投入到角色,到最后分不清自己到底是谁,再加上她演的角色都是比较疯狂的,所以到最后她自己也就成了剧中人物走不出来了
㈥ 《一念无明》好看吗
好看。影片基调很压抑,但剧情内容丰富,值得一看
《一念无明》改编自真实的社会新闻,讲述了余文乐和曾志伟饰演的父子,由于家庭责任而互相误解和亏欠,最终相携着面对生活的动人故事。影片对现实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挖掘,得到了国内外各大电影节的一致青睐,并斩获诸多奖项,如金马奖的最佳新导演奖和最佳女配角奖,香港电影评论协会大奖等。凭借罕见的题材和真实动人的故事,《一念无明》被曾志伟夸赞是“十年一遇的好剧本”,也成功吸引了余文乐、金燕玲等影星零片酬加入。《一念无明》先后在国内外九大电影节上大放异彩,被影迷们评论为“媲美《海边的曼彻斯特》的佳作”,“在切身共鸣和‘亲近感’上,胜过《比海更深》”
影片讲述了一个躁郁症患者的故事。所谓躁郁症,顾名思义,应该是伴随有躁狂和抑郁同时并存的一种心理状态。当然,在医学角度,大家更愿意认为是一种心理疾病。
在《一念无明》里,通过余文乐饰演的主角阿东之口,我们得知躁郁症的英文名应该是bipolar disorder。而电影里阿东说出bipolar disorder的这一段,在别人的眼里看来,却也正是躁郁症的表现,这样的悖论注定了出院以后的阿东想要被社会包容是难于上青天而不可能实现的事。这样的基调也充斥着整部影片。
《一念无明》很容易被拿来与《桃姐》以及《海边的曼彻斯特》相比较,确实,主角人物在设定上与这两部电影有着千丝万缕的相似,比如对过往的不能释怀,比如对老人的困境表达,比如对社会的不认同。
我联想到的却是谢飞导演的《本命年》。无独有偶,谢飞导演对《一念无明》也做了两句话评价:患忧郁症的儿子与父亲的悲剧生活。新导演出手扎实,曾志伟、余文乐二位老演员倾力演出,值得一看
㈦ 安妮海瑟薇躁狂症什么电影
2010年 安妮海瑟薇,杰克吉伦哈尔主演的美国电影《爱情与灵药》,安妮海瑟薇在影片中饰演患有帕金森症的女主默多克
㈧ 电影《一念无明》观后感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电影《一念无明》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影《一念无明》观后感 篇1
没有完整观看影片。本片讲述了现实世界的人情世故,瞅瞅身边的社会就可以读懂故事。导演和编剧忠实于生活,没有植入自己的观点立场。在现实中,每位观众都有各自的解读,答案因人而异。
笔者一直感到困扰,阿东(余文乐)弟弟,也是黄大海(曾志伟)二儿子,这一角色存在的意义?没有二儿子,故事依然完整,为什么安排这样一个角色?
妈妈的躁郁是一家人不幸的开始。关于妈妈的病因,会有不同解释,笔者给出自己认为,最合情合理的一种解释。
有一种男人顾家,有一种男人顾事业。顾家的男人工作认真,不求名利,只沉浸在家庭的幸福当中。顾事业的男人同样看重家庭,负有责任感,但更专注事业,难与家人团聚。顾家的男人常被唤作是窝囊废,事业型男人常被当成榜样。若你是女人,会选择哪一种?
妈妈出身名门,大家闺秀,家境好到何种程度影片没有述及,但看得出,家人早与她划清界限。妈妈年轻时追求者众多,可偏偏嫁给了黄大海,选货柜司机,而不是富二代,社会精英。这故事好像童话爱情故事的续集。公主爱上扫烟囱的穷光蛋,大小姐爱上平民百姓,为爱情抛弃地位和金钱,凄美委婉。但续集告诉我们,爱情是理想,婚姻是现实。
妈妈生长在富裕的家庭,自然会有一个顾事业的父亲,从小缺少家庭温暖。因此妈妈选择黄大海,认为他会是一个顾家的男人。
黄大海得到一颗明珠,必然压力重重。两钟阶层,两种生活。为给妻子原本的生活,他用尽全部时间挣钱弥补。这个结果妈妈万万没有想到,她重新陷入孤独冰冷的家庭中。妈妈为此躁郁,更增添了黄大海的压力。这种因果,使得矛盾愈加恶化,成了一本难念的家常经。
片中,妈妈总在喊:没人看我。她是在抱怨,是在懊悔,丈夫没能看懂自己,没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她改变不了丈夫,也改变不了社会的现实。
两个儿子恰是这两种男人。阿东顾家,弟弟顾事业。躁郁疯癫的妈妈毒打阿东,好像在抱怨,为什么留在身边的不是二儿子。事实刚好相反,妈妈一生都在被事业型男人折磨,她怎会对二儿子抱有幻想。她多么希望,丈夫能像大儿子那样,多陪陪自己。
影片讲得很彻底,黄大海直到最后才看透人情,才明白有问题的不是儿子,才醒悟妻子的苦衷,才意识到自己的错。可他改变不了社会的现实。
曾志伟把角色和剧本读透,搞懂导演的意图,理解了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
父亲黄大海,起初心情复杂,不知道儿子阿东出院是好是坏,他只想和儿子过上简单的生活,了此余生。阿东躁郁发作后,黄大海开始焦虑,他期盼儿子可以压制情绪,但目的还是和儿子苟且活下去,躲在社会的角落。直到阿东被生活击倒,出现自杀倾向,黄大海的父爱才被唤醒。我们甚至可以微弱感受到,在黄大海心中,妻子的死是一种解脱,可他不想让儿子再出事。
黄大海参加家属会谈,病友亲属给他支招,怎样把家人送回精神病院。医生也给了黄大海一个机会,只要说出阿东有自杀倾向,就可以彻底解脱。病友和医生也在逃避,黄大海逐渐反转观念,看清事实。原来这么多年,他没有为妻子付出过,也没有站在儿子一边,有问题的是自己,而不是她们母子!
片尾。黄大海和邻居辩论,开始承担做父亲的责任。阿东被人误会,邻居们嬉笑怒骂退出舞台。黄大海面对儿子微笑,此时,他终于理解了儿子一直以来的委屈。桃花树下,父子两人的意识,静静守护着他们温馨的小家。
阿东没有病,妈妈同样没病。母子二人看懂了现实,人生要活的自我,活的安心,活的真实,不被枷锁困扰。可母子均无力挣脱,世上又多了两个孤独的灵魂。丈夫没能看懂妻子,还好,父亲最终明白了儿子!
本片的讽刺,无疑是阿东好友的自杀。你不觉得好笑吗?好像真没听说过,有病人在精神病院成功自杀。精神病人怎么会自杀呢?精神病院是正常人的避难所,最正常的地方。
二儿子角色的意义,是让影片完整。影片并不存在正确答案,也没有对与错,是与非,因为导演和编剧依然改变不了社会的现实,改变不了观众的选择,也许你是阿东,也许你会是二儿子。大家都无法改变社会的现实。
笔者写这篇文字时,意外看到《颠佬正传》这部老港片。两部影片内容相近,都在反映精神病患者受到歧视,无法回归社会的现象。但《一念无明》寓意更加晦涩,更具深度。而且导演和编剧把影片定义成无解的状态,设计巧妙。
影片没有强调阿东误杀妈妈的过程,也许导演心慈手软,不知如何拿捏。笔者为此存有一丝幻想。妈妈是自杀,她看到了顾家男人的委屈,从儿子身上明白了丈夫的苦衷,她选择了离开无法摆脱的枷锁。
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却无法改变别人。婚姻亦是如此,你无法改变你的另一半。有了孩子,家庭更是一团乱麻,想改变的事情越来越多。何必改变,何必强加于亲人呢?也许错的是自己呀!
电影《一念无明》观后感 篇2
由余文乐、曾志伟以及金燕玲共同主演,《一念无明》讲述了余文乐饰演的躁郁症患者阿东,在一次意外中结束了罹患忧郁症的母亲的'性命,而曾志伟饰演的父亲很早就离开了这个家庭,阿东出院后却必须要接受父亲的帮助,一步步走回社会。
很多影迷朋友们想要知道《一念无明》好看吗?讲述了什么故事?豆瓣评分多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念无明》精彩影评吧!
“只能用心才能看清楚真正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
这段话,出自着名畅销书《小王子》。本片导演黄进将它放在了片尾。
连接这段话的,还有来自黄进和陈楚珩(本片编剧兼他的女友)面向观众的号召——
“情绪病治疗是个长期斗争,治疗创伤的心灵不单需要合适的治疗,社区支援,还需要大众去除负面标签,给予谅解及支持,用同理心去感受和关怀”
关怀谁?
当然是如片中一样患有精神疾病的人。
《一念无明》对毒药君来说是一部偏私密的电影。它的故事很简单,讲的是一位父亲如何努力帮助患有躁郁症的儿子阿东重回生活正轨。
但这部电影论述的主题却并不局限在单一的人物故事中,相反,它背后包含了丰富的社会议题。这当中,就涉及对精神病患者的关注。
什么是躁郁症?顾名思义,躁狂+抑郁。
知乎上有专门针对这一疾病的讲解:
你可以把躁郁症理解为抑郁症的近亲。患有该类病症的人时而兴奋异常,时而陷入情绪低谷。其行为不稳定,容易受外界刺激,出现有异于常人的反应。
从遗传的角度来讲,阿东的躁郁症并非空穴来风,因为他同样有一个情绪极不稳定,且身负重疾的母亲。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久病床前无孝子。但阿东不是这样的人。
母亲病后,父亲常年不着家,与自己的关系若即若离。弟弟远在美国过自己的逍遥生活,家事从不过问。只有阿东,对母亲不离不弃。
遗憾的是,阿东的母亲并不感恩。也许是因为病痛麻木了她的心智,也许是因为她真的不在乎长子所做的一切。无论他如何付出,在她眼里都只是个“扑街仔”。
要知道,在香港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是多么不易。作为一个生活节奏极快的国际之都,巨大的贫富差距与高强度的工作环境,让生存其间的每个普通人都承受着极大的精神压力。阿东也不例外。
电影《一念无明》观后感 篇3
没有一部电影是完美的。但相对于我给很多影片心慈手软的6分或者7分,《一念无明》得10分是绰绰有余的。“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要用心灵去发现,单凭肉眼是看不见的”。《一念无明》正是一部必须用心灵去体会的杰作。
这不仅是一部关注心理病人的电影,更是一部追寻大爱的杰作。伊朗电影《天堂的颜色》证明:世间最伟大、最勇敢的爱,莫过于生活艰辛的父亲对残疾孩子的坚持。
《一念无明》呈现一个MadWorld,无论父亲黄大海,还是儿子黄世东,在世人眼里(甚至在他们自己内心深处),都是不折不扣的Loser(港话中的扑街仔),却始终没有把属于自己的责任判给别人去做,尽管他们能够找到千百个让自己脱身的理由!
无论是在耶稣堂里感恩痛哭,还是在病友家属群里分享经验,都难免逃避或麻醉的嫌疑,更别说邻里之间冷漠自私的“民主”。只有那个像小王子一样敏感的孩子,还葆有一颗纯洁的心灵,能够发现最有价值的东西。
作为父亲,虽然偶尔会想起上世纪八十年代跨境开车时的风光,更多却是被妻子看不起的悲哀;当儿子生病后,他四处求人求医,学习医疗手册,自觉没有读过什么书,只能跟着“手册”“说明”或“指示”走,一筹莫展时,还是回归自己的感觉(心灵),才有最后的父子回家。搬家即回家!
曾志伟是老戏骨,在本片举重若轻。余文乐原本是偶像派,这次成了名符其实的实力派,表演非常出彩。
“菜鸟”导演黄进真是了不起,讲故事有条不紊,对情感/情绪的控制恰合节奏。拍了一部非常“中国”/“香港”的电影,却好几次让我想起那部“国际性的”杰作《一次别离》。抛开“国际性”或者“文明/文化”“启蒙/冲突”意味,就爱与责任而言,《一念无明》足可以和《一次别离》比肩立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