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海角七号
A. 海角七号电影点评
大陆观众对这部电影没有像台湾人那样那么有感情,那么喜欢看是有很多原因的。
第一,海角七号里面大量的闽南语会让大陆北方城市的观众极不适应,所以在大陆的北方很难红,这个是纯粹文化差异,大陆本身的南北文化也会遇到的问题。
第二,台湾电影中表现的对于日本的特殊情感是大陆观众很难感受到的。这是大陆和台湾非常不同的地方,日本统治大陆和台湾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与大陆人单纯仇恨日本不同,台湾人对于日本其实是能两面来看的,虽然日本也有侵略台湾的不好的一面,但是日本并没有完全把台湾人当做奴隶来统治,而是当做自己的领土,且让台湾从中受益不少,这种历史感情大陆是完全没有的。
第三,对于删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观众走进影院的兴趣,尤其对于电影的口碑营造的后劲市场会是不小的冲击,毕竟谁也不愿意去看不完整的电影。
第四,电影的上映时间一拖再拖,几乎比台湾上映期要晚了将近半年,很多人已经在网路上看过,肯定会热情大减。
综上所述,海角七号之所以在大陆很难成功复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是大陆南北文化本身的差异,第二对于日本文化的影响问题,还有爱情电影似乎近几年在大陆也不是有很强的票房,你看大陆本身爱情艺术的电影在大陆票房也一般。
另外,海角七号的世界影响力也没有台湾媒体说的那么强,除了在日本引起了一些反响以外,在欧美反响也是很一般的,所以这部电影的影响是有夸大的成分的,当然,不能否认的是,这部电影是近年来最能代表台湾本土的电影,但是确实是有些台味太重了。作为台湾的媒体的确是不忍心苛责这部好不容易从美国大片中突围的台湾本土电影。
喜羊羊的火热从根本上说是大陆政策的保护造就的,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部动画是可以满足学龄前儿童的欣赏水准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种类型的动画很难走出国门。广电总局对于本土动画实行了强有力的保护政策,黄金时段禁止的境外动画使得中国的儿童没有了选择的权力,而据我所问过的小学生似乎对于中国动画的感观没有好转,当然学龄前就不同了,由此可见,这部动画不能标志中国动画真正的辉煌也很难走出国门和持续发展。
B. 海角七号是 讲的是什么事情
《海角七号》讲述了在台湾恒春夏都沙滩酒店沙滩上举办的大型演唱会,由于当地人的坚持,暖场乐团将由在地的乐手们组团演出,这个七拼八凑组成了的乐团,让演唱会监督友子小姐伤透脑筋的故事。
剧情简介:
一场在恒春夏都沙滩酒店沙滩上举办的大型演唱会,由于当地人的坚持,暖场乐团将由在地的乐手们组团演出,于是代班邮差阿嘉、小米酒业务员马拉桑、机车行鼓手水蛙、原住民警察劳马、老邮差茂伯、正读国小大大七拼八凑组成了一个“破铜烂铁”的乐团。
这让个性严谨、心情烦闷的演唱会日本籍监督友子小姐伤透脑筋,其中总是不肯好好配合练团的主唱阿嘉更是无时无刻不惹毛她。
随着演出时间愈来愈近,两人的冲突也愈演愈烈,没想到一份装在写着日据时代旧址“恒春郡海角七号番地”邮包里的过期爱情,竟在半世纪后,悄悄牵起了另一段跨国之恋。
(2)如何评价电影海角七号扩展阅读:
《海角七号》于2008年8月22日在台湾开映后,首周台北周末票房开出新台币198万元,排行当周票房第4名。上映113天的《海角七号》在台湾的总票房达新台币5.3亿元(约合1.3亿元人民币),登上台湾电影票房史上排行第2名,仅次于《泰坦尼克号》。
C. 海角7号 是部什么样的电影
海角7号 海角七号 维基网络,自由的网络全书 (重定向自海角七号)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海角七号 Cape No. 7 《海角七号》电影海报 导演 魏德圣 监制 黄志明、魏德圣 编剧 魏德圣 主演 范逸臣 田中千绘 夹子小应 民雄 麦子 马念先 林晓培 林宗仁 中孝介 梁文音 音乐 吕圣斐 骆集益 摄影 秦鼎昌 剪接 赖慧娟 牛奶 制片商 果子电影 发行商 博伟 上映日期 台湾 2008年8月22日 香港2008年11月20日 新加坡 2008年11月27日 中国 未定 片长133分钟 产地 台湾 语言 台语、华语、日语 制片预算 新台币5000万元 官方网站 IMDb 信息(英语) 《海角七号》(Cape No. 7)是一部2008年台湾电影,为台湾导演魏德圣的首部剧情长片[1],由歌手范逸臣和日本模特儿/演员田中千绘,与众多音乐人共同演出,新生代歌手梁文音和中孝介也在本片特别演出。《海角七号》获选为2008年台北电影节的开幕片,这同时也是《海角七号》的世界首映。本片在台湾于2008年8月22日戏院上映。 《海角七号》耗资新台币5,000万元,是长期低迷、筹资困难的台湾电影近年来为数不多的较大成本制作之一,但无太多宣传预算,票房相当比例初期是透过BBS与部落格,以口碑拉抬出了超高人气,被视为台湾电影奇迹[2];而后票房突破新台币5千万才开始吸引新闻媒体的目光,起了推波助澜的效果,《海角七号》全台票房目前已突破4亿元新台币,成为台湾电影史上票房第2名,也是最卖座的台湾国片。 1945年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台湾日治时期也随之终结。12月,一位日本籍教师在遣返船上,一字一句写下对于他台湾籍女学生兼爱人小岛友子的七封情书。封面简单写着“台湾恒春郡海角七番地”、“小岛友子様”,却也随着两人分离两地另组家庭,成了寄不出去的七封情书。 六十馀年后的现代,原于台北任乐团主唱的阿嘉,打混十馀年仍一事无成,一日早晨在怒砸电吉他后,失意地骑车一路由台北返抵故乡ー台湾最南端的恒春镇,并由代表会主席(阿嘉的继父)关说而暂接因为受伤而无法工作的老邮差茂伯之工作。但阿嘉忿忿不平,看不起身边的一切,完全没有负责地送信。茂伯在交接时给他一封来自日本、要寄到“海角七号”的邮包,阿嘉好奇打开之后看见了七封日文信,看不懂内容的他将其丢在房间一角。 另一方面,当地的饭店找了日本歌手中孝介来表演,却因没有用在地人的乐团,遭代表会主席封杀,最后逼不得已只好请当地的乐团暖场,负责演奏两首暖场曲,但在当地根本没有乐团,只好由一群杂牌军凑出一个暖场用摇滚乐团:痛骂台北的失意乐团主唱阿嘉、离异的原住民警察吉他手劳马、早熟古怪却才能无处发挥的小六教堂键盘手大大、喜欢人妻的机车行学徒鼓手水蛙,贝斯手甚至换了三任:劳马那其实不会弹贝斯的口琴吉他老爹、号称月琴“国宝”却只能自娱的老邮差茂伯、直到最后换成勤劳的小米酒客家推销员马拉桑 练习过程中团队因为各种因素而时有冲突,且看来毫无希望:觉得大材小用,所以不关心也不负责的乐团主唱、想唱自己歌的吉他手、太过自我的键盘手、根本不会弹贝斯的贝斯手们…以及无能为力的日本女公关等。团队开始练习阿嘉几年前写的第一首歌,在过程中慢慢互相了解、和解并培养默契,但尽管如此,演唱会日子即将到来,第二首歌毫无影踪,阿嘉仍然萎靡不振;友子愤怒辞职,却被茂伯送来的婚宴邀请函给留住。在疯狂的路边办桌喜宴后,本来想放弃的友子与阿嘉在酒后互吐真言后发生了突如其来的一夜情。在阿嘉的房间里,友子读了被阿嘉抛在角落的七封信。原来写那些信的日籍教师已过世,他的女儿发现了,并且将信寄来台湾。读到了信中浓烈的思念的友子敦促阿嘉一定要把信送到。 一夜情虽然造成了尴尬,但阿嘉却也借由友子的鼓励,振作起来用心去创作第二首歌曲。同时,友子向大大被日本男人抛弃的母亲吐露爱上了阿嘉的心事,并在讨论台日恋情一事时提到了她所见的那七封未寄出的信。原来被抛弃的小岛友子是大大母亲的祖母。在大大母亲的提示下,阿嘉最后终于将那七封信在六十年后送给了收信人,并在演唱会即将开始前及时赶回。 在演唱会开始前,阿嘉终于向友子真情表白。暖场团队达成任务,表演大受欢迎。友子在所有观众面前戴上了代表爱情的原住民珠链,接受了阿嘉的爱。在中孝介以及阿嘉合唱的安可曲《野玫瑰》这首歌曲当中,表演完美收场。在此同时,小岛友子老祖母抚着七封信,在野玫瑰的末段歌词声中,回想起六十年前与日本教师分别的场景。 记述作品的情节在此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