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骆驼祥子和原着哪个好
㈠ 请问骆驼祥子的电影与原着有何区别最好详细一点。谢谢
区别:电影版在人物的塑造上,较原作更有所发展。
相同之处:主要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是一致的。
㈡ 电影上与原着上的《骆驼祥子》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有哪些差异
看完《骆驼祥子》小说,对于每个人心目中的祥子、虎妞、刘四爷、小福子形象,都有一个雏形概念。每个形象在银幕上跃出,大家都有一个定位。像与不像。这种辨识,不是某个人给画出来的。是自己看完小说,自己给出的定义。
电影创作出来的银幕形象,也是导演心目中的形象。从选演员开始,这种定位就不会变。不是导演心目中的形象,导演绝对不会选。
我觉得基本符合原着,又加上了导演的创作、演员的自我发挥。立起来的银幕形象,还是很符合观众的口味。并没有发现非常败笔的人物形象。
㈢ 骆驼祥子书版和电影版区别
1、电影是从祥子被军阀抓去,逃出来后顺手牵了几头骆驼开始的。
2、原着是从祥子由农民到北京城打工开始讲的。祥子被军阀抓去,逃出来后顺手牵了几头骆驼是在后面了。
3、《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舒庆春)所着的长篇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
㈣ 骆驼祥子电影和小说的区别
1983年电影与原着的不同
1 、开头祥子从乱兵中逃难出来,牵回三匹骆驼,碰到一位养骆驼的老人,向老人讨水喝,并为他挑水回家。
2、刘四爷与车夫们在车场赌博,这是增加的。
3、刘四爷在做寿之日,收祥子为干儿子。
4、祥子雨天在路上偶遇小福子,用车拉她回家。小福子帮祥子缝补车篷、擦车。
5、当小福子带着两个弟弟向虎妞下跪求情,求她放一条生路时,虎妞不仅道歉,而且将祥子刚买回家的一袋面粉送给小福子。
6、刘四爷在他们成婚之日远远地躲到小茶馆里不露面。
㈤ 骆驼祥子电影改编的好与坏
有好有坏。
《骆驼祥子》电影拍摄于20世纪80年代,由着名导演凌子风编导,斯琴高娃与张丰毅主演。
该部影片斩获了包括最佳故事片、最佳女演员在内第三届金鸡奖多个奖项,在当时收获众多肯定与好评。影片自1982年诞生后,研究它的文章层出不穷,以1983年最盛。
时至今日,相关研究文章也保持在每年一到两篇的数量,可见其生命力之盛。笔者站在电影的角度欣赏该部影片,凌子风导演充分认识到电影艺术独特的表现特征,一系列的特写镜头准确捕捉了原着的思想精髓,相比较小说的文字语言而言,电影特有的视觉化冲击强化了故事本身的思想表达性,再现了浓浓的老北京味儿。然而“美玉微瑕”,《骆驼祥子》虽然获得多项殊荣,但是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令人思考。例如,电影置换了故事的主要情节线索,美化主要人物形象等。
当下,虽然文学改编的电影几乎占了电影界的半壁江山,但是好莱坞大片、商业大片、网络电影横行泛滥,一部好的电影对于观众来说依然可遇不可求。笔者认为重新分析20世_的经典影片,尤其是老一辈优秀导演的作品,不仅是国产电影发展的需要,还对现当代文学经典的推广都很有必要性,这是一项非常有价值意义的研究。
㈥ 骆驼祥子电影和原着的区别
《骆驼祥子》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区别:电影版在人物的塑造上,较原作更有所发展。
区别有以下几点:
1、祥子偷了骆驼回来,电影上有祥子给老者挑水的细节,书上没有
2、祥子在街上遇见曹先生时,祥子要求送曹先生回家。书上曹先生拒绝了,电影上接受了。
3、虎妞到曹宅找祥子,她把祥子找出来,看见**时,电影中虎妞说了一句“要听两口子说话过来听,在那里听不清楚”而书上没有
4、书上对于杨家的描写较详细,而电影上几乎忽略了
5、在茶馆,书上是写的马爷爷让其他车夫叫小马儿进来,电影上是马爷爷亲自叫小马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