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死亡电影
❶ 与生死学有关的电影推荐
❷ 有没有女主或男主死亡的电影或电视剧
很想强推一部影片《现在去见你》,
这里女主的死亡,并非是在剧情的末尾,而是作为剧情进展的一个契机,一个关键点。并且影片对如何面对死亡做出了它的阐述。
猜到结局之后总有一丝丝的难过,但又总是被日常与爱意治愈。
这是一部奇幻的爱情片,它营造了一场温馨浪漫的爱情。
离别钩
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对不起我爱你(韩剧)、蓝色生死恋
这个一定要上顶啊
复仇者联盟4 and 金刚狼3
真的泪目了啊!!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2015年由唐人影视和搜狐视频联合出品的电视剧《无心法师》绝对符合您的要求。
该剧改编自作者尼罗同名作品的民国玄幻季播网络剧,由韩东君(饰演无心)、金晨(饰演月牙)、张若昀(饰演张显宗)、陈瑶(饰演岳绮罗)等联袂主演。
该剧讲述了有特异功能并且拥有不老不死之身的法师无心带领除邪团队,一路与妖魔鬼怪斗智斗勇,吃吃喝喝,谈情说爱的故事。
男主角张显宗和女主角岳绮罗在剧末双双毙命。男主角张显宗明明知道岳绮罗是妖却毅然为了她上刀山下火海,不惜用生命去呵护她。这种愚爱着实让人敬佩。
(张显宗)
(岳绮罗)
谢谢!
成龙,金喜善主要的《神话》!
泰坦尼克号
《东宫》
女主死了两次。
第一次被心爱的男人利用,害死了自己的外公一族,回到自己的家时,母亲已经被逼死,父亲也已经没有反抗的力量,走投无路,她选择了跳下忘川,要生生世世忘了顾小五。
可是,他们被救了上来,忘记了彼此,又是一个重新开始。
第二次,她又跟男主相爱了,在与男主互虐的过程里,她再次想起前尘旧事,无法面对自己,最终在两军对峙时,扛上一把刀,让曾经的顾小五答应自己停战,然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一次,她真的死去了。
王志文《天道》(女主芮小丹);柳云龙的《暗算》三部曲第二篇《看风》(女主黄依依)及第三篇《捕风》(男主钱之江)、《风筝》(女主韩冰)......
恋空。属于你的我的初恋
❸ 国外逃脱类电影排行榜
1《极限空间》——四位数学家和一间四壁不断缩小的房间
2《终极面试》—— 80分钟内必须回答出问题,8个面试者发现试卷竟是白纸!
3《活 埋》——仅有手机,蜡烛和小刀,困在棺材里的你如何逃脱?
4《电锯惊魂》——不用介绍了吧!第一部经典。
5《夺魂索》——同性恋基友藏尸客厅桌中。
6《心慌方》——也叫《异次元杀阵》,极力推荐!
7《异次元杀阵2:超级立方体》——心慌方第二部。
8《战栗空间》——匪徒入室抢劫,女主人床入家中神秘密室。
9《救生艇》——在海上漂流N多日,艇上,人性的高贵与险恶同时显露,面对死亡,他们如何生存?
新年快乐,望采纳
❹ 有关心理的电影推荐
心理学电影排行榜如下,来了解一下吧。
1.机械师
稳定的心态,精妙的手法,杀人于无形,这是一个顶尖杀手的必备特质。亚瑟(杰森·斯坦森Jason Statham 饰)入行多年,在自己以前的搭档哈里(唐纳德·萨瑟兰Donald Sutherland 饰)的帮助下,已经成为一个出色的杀人机器。亚瑟接到一项新任务,暗杀对象是哈里。虽然亚瑟不忍下手,但在清楚的得知哈里难逃一死之后,最终还是决定亲自送哈里一程。哈里的儿子史蒂夫(本·福斯特 Ben Foster 饰)为了替父报仇,决意要跟随亚瑟学习。在亚瑟的训练下,史蒂夫逐渐掌握了作为一个机械师所必备的技能,与亚瑟合作完成一项又一项暗杀任务。虽然亚瑟一直都试图隐瞒哈里遇害的真相,但史蒂夫还是知道了其父被害为亚瑟所为,复仇的火焰在史蒂夫心中逐渐升腾…
2.寻找佛罗斯特
威廉.佛罗斯特(肖恩.康纳利)普利策文学奖获得者,却一直藏身在自己的小公寓内。詹姆·华莱士是一个黑人小伙子,天才作家和未来的篮球明星。他凭借出色的篮球技术获得了大学奖学金。当他与知名作家威廉.佛瑞斯特(肖恩 康纳利饰)结识后,威廉.佛瑞斯特发现他在写作方面的天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教导劳勃并激发出他潜藏的写作长才。自此威廉.佛瑞斯特和j詹姆.华莱士之间一段短暂却彼此信任的师生情谊,让他们在了解对方的同时,也更认识自己。凭借自己的写作水平,詹姆获得了一所私立学校的邀请。对于新学校,詹姆面临这他人生的一大挑战和艰难的选择。学校里的教授,原来曾是与威廉.佛罗斯特同一时期出书的作家。也正因为如此,他曾经与威廉有些矛盾。并且,对于一个白人学校而言。詹姆是个特殊的学生。对于他的文章,校方表示怀疑。认为这并不是詹姆的作品。最终,詹姆做出了他的选择。而威廉也因为他对自己的世界观有所改变。他走出藏身多年的公寓,面对众人。证明了詹姆的能力,同时他也意识到了他所寻找的人生。
3.充气娃娃之恋
拉斯(瑞恩·高斯林饰)是一个性格憨厚,寡言少语的人。过于内向的性格让拉斯几乎没 有什么朋友,平时他也只和家人来往,几年来都没有人上门拜访过他。其实在内心中拉斯也渴望着与别人沟通,只是常年的孤单生活已经让他忘了怎么样去与人交流,周围的人也慢慢习惯了他的沉默。不过突然有一天拉斯跑到哥哥格斯家说有个在网上认识的叫比安卡的女孩来家里拜访他了。又惊又喜的格斯夫妇俩随拉斯去家里一起派对,可一进门的看到的东西让格斯二人呆了半晌——原来所谓的来访网友是拉斯从网上订购的一个真人大小的充气娃娃。但拉斯却跟她说话、讲笑话,好像这个充气娃娃真的是真人比安卡一样。格斯离开拉斯家后马上就弟弟的状况去咨询了家庭医生达格玛。达格玛听过之后认为这是拉斯主观上创造的一种错觉,错觉产生的原因还有待调查,但是为避免情况恶化所有人都得先顺着弟弟的想法进行,假戏真做。于是,为了拯救拉斯,身边的人开始积极配合着医生的嘱咐,与拉斯和比安卡一起踏上了一段另类的心灵之旅。最终,拉斯终于摆脱了自己内心的错觉(认为比安卡病故)并与一直对自己有好感的姑娘发生感情。
4.自闭历程
美国动物科学家、着名自闭症患者天宝·葛兰汀(Temple Grandin),最近接受了HBO电视频道的独家专访,讲述自己的故事。HBO频道首次推出自闭症题材的故事片,她便是女主角克莱尔·丹妮丝(Claire Danes)的原型:事业辉煌的动物科学家,却举止笨拙 ,缺乏社交能力,或者正是这点也让她在两个领域里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人道主义屠宰场设计师,直言不讳的自闭症作家
5.从心开始
这次重逢让两个好友喜极而泣,随着谈话一点点地深入,他们互相了解到,几年时间里,他们都经历了许多:在那次惨痛的“9·11”的恐怖袭击中,查理同时失去了他的妻子和三个女儿,这位曾经非常成功的牙科医生,在经历了这场足以打垮他的变故后,整个人都变了,每天有如行尸走肉,混沌度日;对好友的不幸感到震惊的同时,艾伦也独自品尝着自个儿的苦恼,在别人眼中,他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拥有漂亮的妻子、活泼可爱的孩子以及人人眼红的好工作,然而,本应该过得比谁都快乐的他,却因为家庭和事业的双重责任而感到无比吃力。
6.不要回头
珍妮(苏菲·玛索Sophie Marceau 饰)是居住在法国的一名美女作家,她和丈夫迪奥(Andr ea Di Stefano 饰)共同经营一个幸福美满的四口之家。但是近一段时间,珍妮却感到令人难以承受的压力。客户的要求让她无法随心所欲写作,渐渐地珍妮发现周遭的一切开始发生变化,房间、丈夫、儿女甚至她自己的容貌都让人倍感陌生。珍妮的歇斯底里使家中的欢乐荡然无存,她和丈夫的婚姻也走到尽头。
某天,珍妮的容貌也完全发生改变,变成了一个拥有一头黑发、大眼明眸的异域风情女子(莫妮卡·贝鲁奇Monica Bellucci 饰)。她偶然在母亲的住所看到一张相片,于是启程前往意大利,寻找自己真正的本源归宿……
7.大象
美国一所普通高中普通的一日。约翰准备上课时,遇见醉驾的父亲,不放心父亲,只好把父亲载去学校,让哥哥来接父亲;艾利亚喜欢摄影,在校园内外拍一些人物和风景照片回到学校自己洗印,米雪儿受人冷落,心情低落,到校图书馆帮助做工;乔丹刚刚交了一个新女朋友凯丽,被尼科尔等女孩子议论纷纷;而此时的埃里克和阿莱克斯由于经常受到别人欺负,无意间通过互联网买到了枪,他俩在家里午睡之后,决定到校园里大开杀戒,他们经过简单策划之后,身穿美军野战装走进了教学楼,孩子们的命运被改变了,惨剧在这个阴云密布的下午发生了。
8.壁花少年
查理(罗根·勒曼 Logan Lerman 饰)是个害羞和孤独的高中新生,拥有超越年龄的敏感和泪腺,总是默默观察身边的家人和朋友,是个典型的“壁花少年”。他的青春期充满各种挫折,先后经历了阿姨猥亵自己、在给他买礼物时遭遇车祸、最好朋友自杀、受同侪排挤欺负、单恋没有回应等各种事情。然而查理还不是最惨的,因为和他一样被生活逼入墙角罚站的人实在太多。他幸运的拥有一个开明的老师和两个高年级的好友:叛逆娇俏的少女珊(艾玛·沃森 Emma Watson 饰)和自信满满的同志男生帕特里克(埃兹拉·米勒 Ezra Miller 饰),他们让查理明白了有时候不能永远旁观,必须要参与进来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
❺ 影片《入殓师》通过什么方式传达对死者的尊重
守望逝者 感悟生命——浅析日本电影《入殓师》的生命
[摘要] 日本电影《入殓师》的创作源于青木新门的小说《纳棺夫日记》。影片《入殓师》基本上淡去了小说的宗教色彩,通过其对死亡的思考和表现,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日本传统文化的因袭,完美地演绎了具有人类普适性、亲和力的生命观、价值观——尊敬死者,就是尊重个体生命价值;经由死亡的超越,人类不断探寻生命的意义;倡导宽容关爱,走向和解新生。
[关键词] 《入殓师》 死亡 生命观 尊严 超越 爱
日本电影《入殓师》从2008年9月上映开始,就接连获得国内外一系列的奖项,并最终在2009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角逐中脱颖而出。这部影片算得上一部大片。这种大片带给观众的,并非好莱坞式的视听感官盛宴,而是饱含人文关怀的现代精神佳酿。影片中,主人公小林大悟本是东京乐团的大提琴手,买下昂贵的大提琴,得到的却是乐团解散的噩耗与购买乐器的高昂债务。无奈之下,他带妻子回到了山形的老家,无意中看到报纸上一则招聘广告“: 年龄不限,高薪保
证!旅行的助手,NK代理商!”面试的地点是一家十分奇怪的事务所。一个被称作社长的佐佐木老先生,连大悟的简历都没看一眼,就立即决定录用他。大悟随后才知道,NK是入殓(NOUKAN)的缩写,他的工作是为刚去世的人净身、擦拭、换衣、化妆、入棺。从一开对死亡的恐惧、厌恶到后来的敬畏、淡定,大悟渐渐适应了这份工作。尽管了遭遇很多的误会,他还是坚持做了下去,并渐渐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妻子的理解。最终,他自己也从这份工作中得到了很多启示,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与我原来印象中关于日本人的诸如死亡崇拜、嗜血、恋尸癖大相径庭的是,这部日本电影虽然表现的是与死亡相关的场景和主题,却从头到尾没有一丝阴森恐怖的气息。该片的创作源于青木新门的小说《纳棺夫日记》。小说中,纳棺师以敬意和温情送死者最后一程,仿佛跨越生死的界线,愈接近死亡,愈能重新体认生命的尊严。影片《入殓师》基本上淡去了小说的宗教色彩,其对死亡的思考和表现,一定程度上也突破了日本传统文化的因袭,而指向具有人类普适性、亲和力的生命观、价值观。这恐怕是该片最大的成功之处,也是它摘得今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重要原因。
一、 生命拥有尊严:对死亡的敬畏和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
整部影片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精彩片段,要数一次次细致入微地呈现在观众眼前的“纳棺之仪”。入殓师的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一丝不苟、井井有条、专业而优雅。他的眼神也是专注、冷静、平和、温柔的。家人们则静静地守在逝者的身边,深情地凝视着这一切。整个过程是那么圣洁、静穆和美丽,宛如一场对生命终点的无声礼赞。
我们知道,仪式向来是日本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元素。从茶道到花道到香道到剑道,一切都必须按照仪式的程序来要求,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池。但影片《入殓师》中的这些表达,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千篇一律的程式重现,而是通过入殓师进行的非常艺术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入殓师的一举一动,守护的是人的生命的尊严,不仅仅体现出对逝者及其家人的尊重,更表达了对每一个不可复制的人的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因为,无关宗教,不管有无“天国”,人可以体体面面、庄严郑重地离开这个世界,本身就是对人自身的一种尊重。每一个历经红尘的逝者,不管他的人生是辉煌还是黯淡,是美丽还是丑陋,是罪恶还是伟大,合格的入殓师都怀着一颗平和、悲悯、温柔的心,在最后一刻为他精心打造最后留给世人的体面的容颜,尽职尽力地将美丽珍藏在阖棺的那一瞬。
日本是一个具有武士道精神的民族。武士道是日本传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长期作为社会道德的基石,对日本国民的个人修身和民族性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早年留学日本的戴季陶曾在《日本论》(1927)》中谈及武士道时,将其总括为两件事情: “仇讨”和“切腹”,“仇讨”就是杀人,“切腹”就是自杀。[1]一般人对生命执着,武士道则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只有死是真诚的,其他的功名利禄都是梦幻。当一个人舍弃名利,以“死身”来义勇奉公时,就可以看到这世间的真实。武士道精神,是果断地死、毫不留恋地死、毫不犹豫地死。武士习惯把自己生命的消逝想象为樱花烂漫后凄美的凋落。武士对死的感悟,诸如“无常”、“生死一如”等,都不可避免地含有对生命价值的轻蔑和虚无主义的思想。而电影《入殓师》通过特殊视角——入殓师的工作——重新进行探索:尊崇死,是为了生;祭奠死,是为了激励生,从而抛弃了日本传统的武士道“重死轻生”的生死观,成功地向观众传播了现代人类文明维护生命尊严的基本准则——对死亡的敬畏和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
二、生命在于超越:对死亡的超越和对生命意义的探寻
“死可能是一扇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正如门一样。”影片中一位老火化工的这句话让我们感动不已。他说:“我作为看门人,在这里送走了很多人,说着‘路上小心’,总会再见的。”我们常常避讳谈及死亡,但每个人其实都有面对死亡的那一天,无法拒绝,无从逃避。然而,死亡并不可怕。因为,死亡并不意味着从此一切归于幻灭和空寂,永堕可怕的虚空的深渊。死不过是漫漫长路的一站,经过那道门,通往下一段旅程。能够这样看待死亡,我们就获得了一种超越的力量。
电影《入殓师》的片名还有一个译法,叫“为逝者送行的人”。入殓师帮助生者与死者完成一场难舍的告别后,二者都将带着彼此的记忆,开启各自新的旅程。入殓师不仅仅送死者去远方旅行,也为生者带来对生命的珍惜、眷恋和尊重。影片中还有一个片段,特别令人回味。小林大悟在桥上看到那些逆流而上的小鱼,它们明知自己往上游可能会失去生命,依然要迎着漂下的死鱼,前赴后继地奋力向前冲。小林为之惊叹和不解,求教于路过的老者。得到的回答是,这大概就是天性使然。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死亡呢?对于这些小鱼的整体而言,死亡不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最后总会有鱼活着回到温暖的故乡产下卵,让生命延续。死亡不是终结,它蕴含着新生。人也一样,尽管死亡是一种宿命,尽管人类每时每刻都有成员死亡,但活下去的人们还是在不断地努力创造新的生命和生活。这不正是生命生生不息的天性么?生命的伟大、生命的光辉、生命的美丽、生命的力量不正体现在这里么?影片就这样从浓墨重彩地描绘庄严静穆的纳棺仪式入手,最终升华为对人类生命的整体观照。入殓师的职业并非仅仅是为了让逝者安静地上路,更是在为他们创造一次新的生命气息,以便在踏上下一段旅程时展示出生命的绚烂和荣光。由此我们可以反观生者的存在本质,捍卫我们屹立于世人所应当具有的尊严和高贵,进一步增强我们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二、 生命属于爱:倡导宽容关爱,走向和解新生
岁月无情,人间百态,世事难料,个中几多是非恩怨、矛盾纠葛、爱恨情仇百转千回,总让人难以释怀而不免黯然神伤。而在“生命终归要消逝”这一真相前,一息尚存的我们应如何面对他人和自己呢?影片向观众提示了一条通过宽容、宽恕走向和解、新生的解决之道。影片前半部分,刚入行的入殓师小林在为一位刚去世的妙龄美“女”擦拭身体时,发现“她”的男儿身。他平静地询问亲属:化男人妆,还是化女人妆?家属们商量片刻说,女人妆吧,那是他的心愿。在这儿,曾经固执的父辈们的传统观念和文化退让了。因为不管他多么不顺从长辈的心思,可他毕竟是自己的孩子啊!除此之外的一切都不重要了。父母最终选择了对子女的宽容、理解和尊重,从而也消弥了自身的紧张不安、矛盾痛苦,使美好的亲情在家人中得到释放,让爱重新温暖、凝聚了这个家。更典型的是影片结尾处,早年抛妻弃子的小林的父亲,30年来杳无音信,这时突然传来了死讯。小林本不愿见父亲最后一面。最后几经挣扎,还是去了。小林的师傅让他在店里各种棺材中挑一口最好的带去。就在小林为父亲理好遗容后,观众才看到他带来的只是一口最普通的棺材,说明他对父亲仍是充满怨恨的。而当他扒开父亲紧攥的手,看到那枚象征亲情团圆的鹅卵石,终于打开了郁积多年的心结,怨恨瞬间化为泪水。影片达到了高潮。至于父亲当年究竟是因为什么而抛妻弃子离家出走,又是因为什么30年来一直选择孤独地生活在偏僻港口,这些都不重要了。小林在泪流满面中,他脑海里原本模糊不清的父亲印象逐渐清晰。原来,小林的父亲一直对
儿子心怀歉疚,到死都紧握着儿子小时候给他的小石头。这颗非同寻常的石头让小林重新感受到了那些久以失去的爱。它又被小林虔诚地放到身边的妻子腹部,那里有他们将要出生的孩子。小林送别了父亲,也在心里抛掉了积怨。小林送走了父亲,他自己也将成为父亲。在上一辈生命的逝去和新生命的到来当中,选择了宽恕父亲、与过往和解之后,小林也得到释怀和解脱,生命得以更新,变得强韧,爱也因此得以延续。影片中的配乐也很好地呼应了热爱生命的主题。小林演奏的浑厚忧伤的大提琴曲贯穿始终。那琴声如泣如诉、深沉低回,饱含着对逝者的哀伤,同时也充满了对人世间宽容与和解、希望与新生的渴望和赞赏,表现出一种博大宽广的情怀和对生灵万物的无限爱意。毕竟,生命是属于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