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电影如何解决
⑴ Win7系统播放视频影片出现锯齿、马赛克、模糊如何解决
Win7系统播放一些视频影片出现锯齿、马赛克、模糊,导致观看体验非常不好,使用别的播放软件播放视频还是一样,那么问题应该不是播放器问题了。其实这个问题和显卡驱动及Win7设置有一定的关系,下面小编给大家讲解Win7系统播放视频影片出现锯齿、马赛克、模糊的解决方法。
推荐: 笔记本win7 64位旗舰版系统下载
1、点击“开始——控制面板——系统——高级系统设置;
2、在弹出的“系统属性”对话框中,切换到“高级”选项卡,单击“性能”区域内的“设置”;
3、在弹出的“视觉效果”标签下,点选“自定义”,将“启用桌面组合”前面的勾选去掉;
4、修改完毕后,保存设置退出即可。
PS:当用户在第3步中将系统默认勾选的“启用桌面组合”选项去掉后,可能会影响到Windows7Aero特效的使用。因此,当用户需兼顾Windows7Aero特效的话,请在看完影音视频文件后,重新设置回系统默认勾选的“启用桌面组合”选项。
Win7系统播放视频影片出现锯齿、马赛克、模糊的解决方法分享到这里了,如果上面的方法还不行,那么建议用户在更新显卡驱动程序后再试。
⑵ 用家里的电视看4K影片有卡顿怎么解决
家里的电视看4K影片有卡顿可能有三个原因分别是:
1,网络问题。
以前我家用的是移动的网络,爱奇艺银河奇异果看电视,几分钟就卡一下,十分恶心,一怒之下换了电信网络,再也不卡了。
也有可能是网速不够快导致的。
2,电视不支持H.265解码。
你的电视配置较低,只支持H.264解码,看4K电影就会卡。
3,usb端口不是3.0的。
如果你是下载到硬盘里,插电视上本地播放,那么usb2.0端口播放4K视频会卡顿,因为传输速度不够,usb3.0端口才是好的选择,usb3.0端口是蓝色的哦,usb2.0是白色的。
电视 (Television、TV)指使用电子技术传送活动的图像画面和音频信号的设备,即电视接收机,也是重要的广播和视频通信工具,最早由英国工程师约翰·洛吉·贝尔德在1925年发明。
电视用电的方法即时传送活动的视觉图像。同电影相似,电视利用人眼的视觉残留效应显现一帧帧渐变的静止图像,形成视觉上的活动图像。
电视系统发送端把景物的各个微细部分按亮度和色度转换为电信号后,顺序传送。在接收端按相应几何位置显现各微细部分的亮度和色度来重现整幅原始图像。
各国电视信号扫描制式与频道宽带不完全相同,按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的建议用拉丁字母来区别。
⑶ 在电影摄影中,如何处理不同画幅对景别的影响
5种画幅
常见的画幅形式包括横画幅、竖画幅、方画幅、宽画幅及超宽画幅5 种。不同画幅的照片能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因此在拍摄不同的题材或表现不同的主题时,应采用恰当的画幅进行表现。
横画幅
横画幅是日常拍摄中最常用的一种画幅形式。横画幅的构图被人们广泛地应用,主要是因为它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和生理特点。因为人的双眼是水平的,很多物体也都是在水平面上进行延伸的,所以,水平的横画幅构图给人以自然、舒适、平和,以及宽广的视觉感受。
在横画幅构图中由于水平线被突出,往往能够使画面在视觉、心理上产生一种稳定感,从而能够表现对象之间的横向联系与排列。另外,横画幅还能够使对象的水平运动趋势得以突出,有利于表现高低起伏的节奏感。
焦距:24mm 光圈:f/5.6 快门速度:1/160s 感光度:ISO 100
通过方画幅来拍摄白塔,表现出其庄严的气势
宽画幅
与横画幅相比,宽画幅具有更大的宽度,达到了2 : 1 甚至更大的比例,使得视野更加开阔。目前,使用数码单反相机拍摄得到的宽画幅照片,通常都是拍摄后进行后期的裁剪,或通过拍摄多张照片再拼合在一起的方式得到的。
⑷ 怎样设置电脑看电影的视觉效果
主要是调整好你的系统启动服务
即 关闭那些不用的系统服务 和自启动
会让你的电脑速度快非常多 你只要在
“让windows选择计算机的最佳设置”
“调整为最佳外观”
“调整为最佳性能”
中选择就可以
我喜欢选择“最佳性能” 在窗口按钮使用视觉效果
桌面为图标标签显示阴影
⑸ 看电影的艺术——视觉设计
电影中的视觉设计决定了影片的整体性风格以及所呈现出的艺术效果以及带给观众最直观的感受。
1.彩色与黑白
电影制作者会根据影片的论调来选择色彩,彩色可以丰富,调和,美化创作空间,通过色彩的饱和度和质感传达出影片更多的信息,思想和观念且更有深度和厚度。
电影创作者希望观众将注意力放在故事或人物上,会选择黑白色,黑白色需要精妙的用光技术,更能体现出电影的质量和品质。
2.银幕格式
最初的荧幕格式宽高比例是1.33:1,它适合拍摄主体活动空间较小的影片,像发生在幽闭空间里的悬疑推理故事,以小公寓为主的爱情故事或以家庭,工作为单位的两点一线的宅男宅女剧。
宽荧幕格式宽高比例是2.55:1到1.85:1不等,它适合拍摄宏大的场景,表现全景视野。像历史片,战争,动作或奇幻冒险片。
3.美工设计/美术指导
1.场景对于电影的整体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场景就是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外景环境或风俗习惯,道德约束中故事和场景产生紧密的联系。
场景决定了人物的个性发展,社会,经济地位,品德和一切自我意识和行为。
场景是为人物性格投射的一面镜子,反衬出人物的经历以及思想的养成。比如一些昏暗的光线,破财的居住环境,甚至小到一些枯木,裂缝,萌发的嫩芽都是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折射。
场景烘托情感效果,像恐怖,魔幻,危险,温馨,暧昧,都可以通过布置场景而让人物或事件产生真实的效果。
场景可以作为一种具有象征意味的 缩微世界而存在, 这个世界不被外力所干扰,自给自足,自由存在。它即是对真实世界的还原与创新,也实现了许多憧憬的不可能。
4.服装,化装设计
服装的设计依据剧本的要求而进行,证明其出彩的地方莫过于演员穿上戏服的那一刻就产生了自己即角色的自在感。
服装还要与剧中的年代,色彩和布景相协调,使电影呈现出自己的特色。
5.布光
光线可以分为低调光,即少数高光勾勒轮廓,大多数是情境处在阴影之中,像恐怖片;高调光,即主体以高光形式呈现,阴影面积较少,像喜剧片,歌舞片,表现出一种积极,光明的艺术效果。
因此,通过对光的强度,方向及漫射的控制,影片会呈现出不同的情感氛围,环境际遇或整体风格。
除此之外,视觉设计的要素还包括对胶片,取景,预算的要求或选择。
一部影片的成功来自于高质量的剧作,精湛的演技以及所呈现出来的独特魅力和创新,不断打磨影片的品质才是最重要的吧。
⑹ 拍摄电影时,该如何在平面影片中创造立体视觉
作者: 凤舞九天 杨帆[责任编辑: 宋金玉]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⑺ 想做动画片/电影视觉特效方面的工作,应该怎样入门
视觉效果之于电影无处不在:从最早的逐帧拍摄,化妆弥补术,到实景模型拍摄和机械特效,再到动作捕捉技术和3D混搭CGI……电影工业科技日新月异,每个门类中所蕴含的大大小小的技术多如牛毛,比如动作捕捉技术就有机械式、声学式、电磁式、光学式等等分类,而最终视觉传达给观众的感受是包括最基本的摄影镜头运用在内的多种技术门类协同完成的结果。
贾樟柯伪纪录片那种刻意的画面懈怠是一种视觉效果,《拯救大兵瑞恩》中抢滩登陆时晃动不安的摄影机如同战地记者跟拍一样制造的画面是一种视觉效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李安第一次玩3D,但影片中许多如梦如幻的场景依靠的是纯手工制造和真实的自然光源。无论是如同诺兰一样推崇传统实景模型和机械特效,还是如扎克施耐德的完全绿屏加蓝屏制作,无论是传统技术还是最先进的CG,无论你喜欢哪一种,画面特效都是电影的重要叙事工具,今天就用举例说明的方式聊一聊当代电影中一些常用的营造视觉效果的技术。
1、场景设计
在电影故事尤其科幻故事中,很多场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于是根据剧情需要,首先搭建起特殊场景是一直以来很多科幻片成就特殊画面效果的前提和基础。着名的《银翼杀手》中,美工师保罗花了一年多时间查阅资料和选景,在参考了诸多建筑风格之后,最终设计出了影片中那座未来城市:有着特定形状的建筑拥挤不堪,狭窄的街道,杂乱的霓虹灯,随处可见的文字符号,穿行在城里的各色人等,还有那永远下不完的雨,通过摄影机镜头直接拍摄到的画面就能让观众很直观地感受到这是一座肮脏,拥挤,光怪陆离的未来城市。
在《终结者2018》中,为了制造出审判日之后被毁灭了的地球家园样貌,美工设计师马丁。莱英选择了拥有山脉,沙漠和海洋等多样性地貌的新墨西哥州作为主要取景地,并在参考了匈牙利核辐射避难所的基础上,将一个飞机库成功改造设计成了反抗军的基地,在加上城市废墟等场景,在视觉内容上为影片创造“一个全新的终结者故事大背景”打好了基础。
总之,电影美工设计师的场景设计在很多电影中为影片创造视觉效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
2、画面色彩处理
《罪恶之城》的画面色彩处理是我个人十分钟爱的风格,罗德里格兹用Sony HFC-950s型摄影机将原着漫画拍摄成黑白电影,然后在后期制作中根据故事情节的不同而适时将画面色调处理成色彩对比鲜明,或尖锐或浓厚的效果,深沉的黑,艳丽的红,稠密的黄,整部影片对色彩的渲染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仿佛置身于名符其实的罪恶之城中,再加上配乐和表演,你甚至能闻到这些画面色彩的味道,它能够持续吸引住观众的注意力,代入感很强烈,给观众制造了一场非常独特的视觉体验。
色彩和音乐一样,可以表达美感,传递情绪,完全绿屏加蓝屏制作的《斯巴达300勇士》在视觉感受上追求的是如油画一般的效果,《终结者2018》中,在前文提到的场景设计的基础上,MCG刻意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校色技术,让其效果比传统彩色胶片增加了更多的银色,这种细微的亮白颜色能够使得画面中透出一种荒凉的颗粒质感,很好的表现出影片的末世气氛。
3、模型和机械特效
诺兰喜欢玩实景模型拍摄和机械特效,不喜欢太依赖CG.在其执导的三部蝙蝠侠系列电影中,影片美工师纳森。克罗利在兰博基尼和悍马的基础上设计出了蝙蝠车和蝙蝠摩托,关于蝙蝠侠或敌人的那堆大大小小的装备均是通过美工设计师实打实设计制造出来的,这样做是为了在诸多动作场面发生时让画面比CG更具有真实感。
诺兰的这种写实主义特效偏好在《盗梦空间》里也没有改变。美工师卡尔博德运用实体模型特技让城市从水平线骤然立起,做出来的视觉冲击效果十分震撼,囧瑟夫等人在失重的酒店走廊搏杀的部分也没有采用蓝绿屏特效,而是直接制造了一台可旋转的走廊模型进行拍摄,街头追逐戏中飞驰着一路乱撞的那列火车也是实物碰撞,再加上摄影师的低角度追拍,画面冲击力十足。
考博看见海边正在坍塌的大楼也是用了搭建的真实模型特效而非CG,雪山攻坚的部分则是花钱现造了一座实实在在的塔楼,再用炸生生炸毁,拍摄时一镜到底,没有重来的机会,为的效果就一句话:任何技术都无法比拟的画面真实。
早年的《狂蟒之灾》用机械特效制造了一条12米长,拥有120个可旋转关节,遥控操纵的机械蟒蛇,艾默里奇的《哥斯拉》运用微缩模型技术建造出一座细节真实的让怪物哥斯拉尽情蹂躏的纽约城,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和彼德森的《完美风暴》之类的灾难电影也是大量依靠模型和机械特效来营造出视觉效果,总之,它们是传统科幻片中运用最多的两种技术。
4、动作捕捉技术
动作捕捉是进入CG时代以来被广泛运用于视觉特效大片中的技术,这些年使用这项技术的电影太多太多。而《阿凡达》中的惊人画面是常规动作捕捉+E-Motion捕捉+The Volume捕捉三大技术合作制造的,常规的动作捕捉是针对活体动物的面部和肢体动作进行模拟描绘的,而E-Motion能针对CG角色全方位真实化,The Volume则是专门用于后期特效制作。所以在《阿凡达》中,不仅真人角色模拟逼真,而且连里面的那些外星生物都非常有动物的逼真气息,再加上后期其他方面的特效处理加以3D呈现,使得纳美族和潘多拉星球存在的可信度大大提高,让观看这部电影的人如身处其境,流连忘返。
2010年的新版《电子世界争霸战》同样是运用大量动作捕捉技术的电影,虚拟电子世界在视觉上给予人眼特殊的质感,技术粒子和流体系统辅助下的光源摩托追逐赛赏心悦目,这部影片靓丽的视觉效果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
5、化妆术+CG辅助
在追求画面真实感的道路上,还有一种技术自从电影诞生以来一直被运用,却从未被抛弃,这就是化妆术。大家都知道,拍电影尤其科幻电影,化妆无处不在,早期更是完全依靠化妆和各种道具来制造怪物,如今CG当道,化妆术却依旧不会下岗。
2010年环球重拍《狼人》,为了真实表现狼人样貌,化妆大师瑞克。贝克给男主角精心设计了一副狼人造型,用半透明的硅树脂材料给男主角面部建模,再加上尖端的化妆科技材料辅助,出来的效果不仅不影响人的肉色,而且还不影响演员做出各种面部表情。不过男主角是要相当遭罪的,每天要花几小时进行上妆和卸妆。到了狼人变身的过程才真正使用上CG,用动作捕捉技术扫描记录下男主角各种动作姿态的数据,再用电脑模拟出狼行走时的皮毛运动情况,最后合成到男主角变身狼人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