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是怎么练成的电影
1. 学霸是怎样炼成的 如何成为学霸
学霸也并不是那种记忆力超群,智商爆表的人。他们有的只是各种学习方法,选对了适合自己方法,那么成为学霸也就指日可待了。那么学霸是怎样炼成的,如何成为学霸呢,下面我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供大家参考。
学霸是怎样炼成的
一、舒适的环境围绕学生
好的学校氛围是学校成功的一半,试想,如果你上的学校,垃圾满地,黄土漫天,一点绿色都没有,你还会想认真学习吗?肯定不会了。可能有人会说,艰苦的环境容易磨练人的心智,更容易让人走向成功。
二、用激情的文化激励学生。
励志标语,它们随时都在墙上,只要抬头都能看见,每时每刻激励着我们努力前行。总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推着我们前进,这种力量就是激励。
让学校的所有墙壁都会说话,都贴上有意义的标语。但是,问题是,不是每一所学校都是这样做的。
毫无疑问,最高境界的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真正强大、真正成熟的标志。所以,一所学校的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学校的底蕴。
三、用丰富的活动培养学生。
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操,长久下去,学生不仅仅会上进,也会更加多才多艺。有人认为,文化不是速成的,而需要积淀。而是校风传统。
为学生成才奠定坚实基础,学校也走上内涵式、可持续的道路。这也是在为学生的成长铺路,让学生不仅在学习上每天进步,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情操。
如何成为学霸
1、挑自己不擅长科目的作业先做,让自己精力最好的时候去攻克不擅长的科目,对于提高弱科有显着效果。
2、作业中努力尝试过依然不会的题目,先放到一边,找其他时间去问老师和同学。很多学霸也会选择整理一个错题集,学生们也可以试试。
3、作业量如果太大的话,那些重复次数多、抄写性的作业可以先缓一缓,等做完其他的作业感到头脑沉重,思考东西比较费劲的时候再做,当做放松大脑。
其实总的来说,想要当学霸还是不容易的,但是其中一些学霸学习的小窍门还是很有趣的。学霸并不都是智商超群的人,只是善于让自己学的轻松,学生们也都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让自己逆袭成学霸。
2. 学霸是怎样炼成的 你知道学霸在背后有多努力么
很多学生都非常羡慕学霸,那么你知道学霸是怎样炼成的么,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相关资讯,供大家参考。
学霸是怎么练成的
贪婪——学霸具备的的一个特点就是贪婪,他们为了一样自己想要的东西可以为之付出很多,并且从不满足于现有的。那么,你就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找到自己的所渴望得到的。
旺盛的精力——学霸一天24小时,我们总能看到他们精力旺盛的度过十几个小时,除了睡觉。那么,你就需要为自己养成一个保持你身体的生活习惯。
高度集中地注意力——学霸会在学习新事物的时候保持精神高度的集中,忽略身边其他事物。那么,我们就需要让自己的脑袋保持在思考的状态,而不是简单粗略的去听去记。
现学现用——学霸他们都会在学习中不由自主的去现学现用,这让他们不仅更深刻的理解这些知识,更是加固了记忆。那么,我们就需要在每次新知识的教授过后及时的做一定量的练习题或者思考这些知识能够运用于哪些食物上,进而加深印象。
有目的的放弃——学霸会在某一段时间里为达成某一个目标而选择性的放弃一些东西,例如娱乐的时间。那么,我们就需要明确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然后选择舍弃一些别的。
有计划——学霸会在脑袋里为自己的一段时间的作息学习有一个大概的规划,他们好像永远不会有无聊的时候。那么,我们就需要为制定一个大概的作息时间,学习时间的准则。
保持惯性——学霸会在自己学习进入状态时不会戛然而止,他们即使以及把一本书中老师已教的都学会了,他们也会继续学习新的篇章,而不是停下来。那么,我们就需要在进入学习状态后看书,或者写题是都不应该以老师教的来限定自己。
学霸到底有多努力
第一阶段:做作业
学霸在做作业时总爱尝试难题,这样就有机会去请教老师和同学,直至把难题弄明白, 绝不会遗留到第二天。如果作业量太大,对于一些重复次数多、简单些的作业就可以先放一放,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掌控时间。
第二阶段:预习
学霸每天都会预留一部分时间来预习明天要学的知识,对明天新学的知识已经做好了准备。对于明天新学知识如果没预习明白,就会先标识出来,以便等明天可带着问题去听讲。预习完后,学霸还会尝试去完成课后的练习题,对于解决不了的题,就会做好标识,第二天带着问题去听讲。
第三阶段:复习
不论作业再多,学霸们都会留出复习的时间,只有在背后不断努力,才会有所收获,这下你该知道作为学霸有多不容易了吧!学霸会时时整理、补充并完善自己的学习笔记,并常常复习、练习课堂难题。
第四阶段:总结、规划
1、总结今天都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完成了多少作业?解决了多少疑问?还有多少问题没解决等。
2、规划好明天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学习内容、学习时间的安排,以及要达到什么目地的安排。
3. “学霸”是如何炼成的
一、有规律的制定学习计划
长计划,短安排。在制定一个相对较长期目标的同时,一定要制定一个短期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要切合自己的实际,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达到了一个目标后,再制定下一个目标,确保一个目标一个目标的实现。
挤时间,讲效率。重要的是进行时间上的通盘计划,制定较为详细的课后时间安排计划表,课后时间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严格遵守,坚持下去,形成习惯。计划表要按照时间和内容顺序,把放学回家后自己的吃饭、休息、学习时间安排一下,学习时间以45分钟为一节,中间休息10分钟,下午第四节若为自习课也列入计划表内。
二、高效率的听课
听课必须做到跟老师,抓重点,当堂懂。听课时要跟着老师的思维走,不预习跟不上。跟老师的目的是抓重点,抓公共重点,如:定理、公式、单词、句型?? 更重要的是抓自己个性化的重点,抓自己预习中不懂之处。事实证明:不预习当堂懂的在50%——60%左右,而预习后懂的则能在80%——90%左右。当堂没听懂的知识当堂问懂、研究懂。—建立听课笔记本。
三、不要一味的搞题海战术
做题练习是少不了的,但不要一味的题海战术,把自己搞得一塌糊涂。做题的时候坚决独立完成、杜绝抄袭、杜绝题海战术。试题你是永远也做不完的,但题型是有限的,要学会反思、归类、整理出对应的解题思路。学习中还要学会阶段性的总结,了解自己最近的学习情况,进行调节和完善。
四、要找出重点和疑点
预习中,—定要把新课内容的重点和疑点找出来,然后把重点和疑点带到课堂上去。课堂上,当老师讲到自己所找的重点和疑点时,一定认真的一边听、一边思考,听出老师讲解的思路。经老师讲解后,有些问题仍不明白,就要抓紧时间和机会向老师发问,直到把预习中找出的疑点弄明白为止。
五、和同学一起学习
同水平差不多的人一起学习,就有了一个学习伙伴,更何况每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同水平高于你的人一起学习,他就是你的老师,你自然可以学得许多东西;同水平低于你的人一起学习,你是他的老师,我们常说“教学相长”,你同样可以学得许多东西。当然,合作学习并不是几个人的简单相加。
合作学习有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温情与信任,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技巧与策略,学会有效地表达自我。在学习交往中,可以培养、发展真正的责任意识和义务感。
六、课堂上多发言
现在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集体授课”。其最大弊端是不能很好地进行“因材施教”。
这对成绩不很理想的学生来说是很不利的。面对四五十人,甚至七八十人,教师不可能针对每一个人的理解进行分析和解答。
程度差的同学往往还没有听明白,老师就往下讲了。
课堂上讲的内容,有很多时候又是环环相扣的,前面的没有完全理解,就有可能导致下面的更加难以理解,最终导致听课失败,如果课后又没有进行及时的补救(如:马上追着问老师),逐渐就会沦为“差生”的行列。
不要怕回答错误,不要怕出丑,不要计较别人的善意笑声。只要你不是故意捣乱,没有人会责怪你。
在很多情况下,老师不一定知道学生哪里不懂?下面该着重讲解哪一部分?是否该“再讲一遍”?这时,老师会进行提问、设问,要求学生举手回答或集体回答。
在这种情况下,你一定要积极的表现自己,把自己的理解大声说出来,让老师听到,尽可能使老师下一步的讲解是针对你的理解而进行的。
如果你时刻在准备着进行抢答,你的注意力,一定会很集中,听课的效率也一定会很高,学习就会逐渐变得轻松、有趣了。
七、不会的问题及时找老师
很多时候,你觉得自己已经会了,但是再做类似的题目的时候,还是不很顺手。这说明你对这些问题所涉及的知识还没有完全理解。
这时,你可以不去找老师,因为经过努力你完全可以做出答案,有时只是差那么一点点;但是,我建议你去找老师,把你的理解详细的说出来,老师一听,就会发现你知识上的缺陷或解题方法上的不当之处。
老师的三言两语,就会使你的能力发生质的飞跃。事实上,这才是教师职业价值的最大体现。
八、不会的知识点及时记下来
每个学生都会出现“一错再错”现象,但是优秀学生“一错再错”的几率要远远小于“差生”。大量的调查结果显示:优秀学生之所以能在各种考试中保持较好的成绩,一个关键的原因是他把不会的知识真正问清楚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了。
这里为什么要强调“真正”两个字呢?因为我们的“差生”遇到不会的题目有时也去问老师,也耐心地听老师讲,也听懂了。
但是仅仅满足于听懂了,没有把听懂了的知识再写出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就急急忙忙地去做下一题或干其他事情去了。几天后考试时又遇到了这样的题,下笔写的时候,才发现写不完整,有那么一点还没有理解,“卡壳了”,重蹈了“一错再错”的覆辙。
若是当时问过之后,马上把它完整的写下来,在写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马上“打破沙锅问到底”,就不会出现后悔莫及的事情了。正所谓“行百步而半九十”。
4. 学霸是怎么炼成的
学霸总说:attitude rebuilding (态度重塑)
高考之后,经过一个小长假,大家高高兴兴地进入大学,像老师说的,可以随意打发时间,任意发挥小嗜好了。事实是,真正的竞争才刚刚开始,这时候也是人生最难得的机会,因为很多人刚进大学就颓废了。
如果你在高中艰难地超越60%的同龄人,那么大学中你可以轻松超越90%的同龄人。超越有技巧,第一是端正态度,第二是职业规划,第三是执行,第四是坚持,第五是超越自我,六是知识践行。之后回眸,会发现,真的很感激和敬佩自己。
大一上:university planning(规划)
大一上应该进行大学四年的规划。规划的方法,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但可不完全依据此,因为很多人的兴趣目标是不明确的,除非你有特殊能力,否则建议你进行一个常规的规划。规划,不建议迫不及待地去看相关职业规划书籍,个人经验告诉你,没多大帮助!因为太笼统、指导性不强。
最实用的是,找本校学生标兵的信息作为标榜。参照他获得的执业证书、英语证四六级、托福雅思、参加的社会活动类型及获得的荣誉等等,这些证书一般来讲社会公认度较高,以此为出发点,再去找实现途径。保持成绩为前提,趁高中英语热度未减,轻松通过12月英语四级,否则会感觉越来越难,选择性参加一些喜欢的社团或者学生组织。
大一下:carrying out (执行)
大一的时候很多人很迷惘,这时候你应该认真执行做好的职业规划。当然职业规划也有变化,不一定严格执行,但是大体是必须完成的,这期间,以本校的或者是更高等学校的学习标兵为参考,规定自己成绩或者绩点达到多少。趁热打铁,准备12月份的CET6考试,当大家都在准备这个的时候,可以开始你的托福雅思了。
继续在学生组织做点事情,因为学生组织就是一个小型社会,里面可认识各样的人,有缘分,说不定会遇见心仪的ta^=^。但别把大把的时间耽搁在学生组织,除非你的职业规划毕业就工作。根据小编统计,很多牛气的学霸并没有放更多时间在学生活动上,这点是没人给你说的,当然,除了我。
大二上:persistence (坚持)
大学贵在坚持,因为有很多诱惑:恋爱、游戏、兼职。学霸注定孤独!如果你铁定了做学霸,就应该坚持,坚持就是大学致胜的法宝。因为大学真正去学习的人相比高中会少很多。所以,当学霸就是一个孤独的过程,我也是,但是可以找到处理孤独的方法,比如边听轻音乐变背单词就很有效。每天比别人早点去自习室、晚点回寝室。要耐得住孤独寂寞,再比如大家都玩,你就可以准备计算机二级以及托福考试了。
我们专业一个同学大二开始准备,托福雅思高分飘过。他很坚持,课上听专业,课下看英语;别人看双语电影,他只原版欧美电影。当然,能够找到几个志同道合的学友,作为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彼此都会获益颇丰。大二可以申请参加一些学术、科研活动,科技竞赛,比如数学建模、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英语大赛等等。
大三上:going beyond(超越)
经过了大一大二的积累,这时候在英语、计算机、成绩或绩点方面都处于领先水平,同时,大部分人都已经觉醒,所以,大学的白炽化竞争就此展开。但担心都是多余的,因为短期是无法超越的,所以继续保持个人学习习惯。但这时候继续保持领先的状态,同时关注竞争对手的状态,知己知彼,超越自己,当然,也超越别人。
大三,分流。每个人都大致有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或是进入社会工作,或是继续深造读研,或是考公务员,或是争取选调生。这时候有了前面的基础,选择什么都是优势!当今就业形势严峻,多数学霸选择深造,大部分通过保研途径轻松获得满意高校入学资格,这是很多人羡慕的,毕竟考研是一个身心俱惫,费用剧增的过程。
大三下:practicing(践行)
有了大三的超于,如果你打算读研,可以有两种途径,一是保研二是考研,根据你的准备情况,发表论文,积极联系导师来保研,科研是导师很看重的,准备应该从大二就开始。记住,社会永远接受“吃苦耐劳,积极进取”的人,导师也这样,这样做的成功率会直线上升。
保研相对容易进入更好的学校如国内最顶尖的高校,身边的人这样都去了。当然,我要差点点,所以进入别的高校^..^。如果是进入社会工作,那就可以去实习,同时考取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如建造师、注册会计师(CPA)、CAD工程师认证证书、导游资格证等等。
大四:internship(实习)
这时候是个收获的季节。一般来说,毕业设计都在上学期做完,保研、靠公务员、社会实践正式开始。学霸在干的是,不是携懈怠,而是结交更多的志同道合的人,建立属于自己的人脉圈子,在寝室打游戏,能结交的就是打游戏的。当然,除非你有资本或者以游戏为生。
学霸毕业设计一般会提前完成的,这时候一般都会得到研究生导师的青睐,直接进入导师的团队,跟随导师做学术研究,如果到时看得起,还有“小费”。提前结识新环境的师哥师姐,无疑优势巨大。或者用一年的时间去社会锻炼。然后继续深造。
温馨提醒:细节 (details)
学霸多数是有自己绝招的,但是别期望直接从他们那里得到所有,因为他们没多少时间带领新手。所以,为了更多学弟学妹能够不受伤,这里给绩点温馨提示:技巧固然必不可少,但不能“另辟蹊径”弄巧成拙,踏踏实实做好每件事情。
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就是你们的反面教材,所以“差点点”,给你们分享。别指望从学霸的公开演讲中获得你想知道的有用经验。所以,现在,学霸是怎样炼成的,你应该有自己的炼就方法了。
5. 学霸是怎么炼成的
天才在于勤奋,聪明在于积累!
6. 学霸是怎样炼成的
学霸当然要有一套好的书桌椅相配合,在《金蝉脱壳》史泰龙公司总部的办公室中,技术人员就使用达宝利销售的拥有多项工学调节功能的金尊和金豪+人体工学全网电脑椅。可见一把好椅子对学霸的重要性。
7. 学霸是怎么炼成的
还真要看脑子好不好使。学霸也分类型的。
许多男孩子天生很聪明的,学生时期沉迷于游戏,上课也爱睡觉,但是人家学习效率高,他们还是能够保证完成学校任务的情况下再去玩的。
但是对于先天智力普通的人,就得靠勤奋了,所谓的学霸就是要屏蔽一切玩乐的事物,不玩电脑不看电视,不用手机,一门心思的学习。其实初中的学习内容只要将课上所学再结合自己回家巩固复习就足够了,是不需要参加补习班的。
加油吧,少年~~总的来说,勤奋是绝对的充分且必要的~
8. 学霸是怎么养成的。
“学霸”是怎样炼成的
梳理高考状元的好习惯
这份状元们的“葵花宝典”,请小心收藏喔
状元是怎样炼成的?不上补习班,还能在30余万考生中夺魁,状元们究竟有何绝技?仅仅是勤奋,必定不够。
为此,小编梳理了10年中高考30名状元的学习习惯,为大家精心打造来自状元们的“葵花宝典”。
宝典中,状元们高效的学习、良好的心态是如何养成的,我们将一一揭秘他们的这些独门绝技!
法宝1
不上补习班
状元们的最“可怕”之处在于
——都不上补习班,学习还能那么高效
谈及经验,每一位状元必总结“效率高”。状元们的更“可怕”之处在于,都不上补习班!那么,他们究竟有何绝妙的高招提高效率?以下几招,我们可以偷学:
2005年杭州市理科状元王忻恬、2011年杭州中考状元徐恩迪:
口袋里始终揣着一本宝典——里头记着英语单词、化学方程式、物理公式等,每到吃饭排队时、等公交车时,必拿出来读读看看记记。其实,这招是从着名数学家苏步青处偷学的。苏老曾说,“我的时间有限,‘没有整匹布’,我挤时间的办法就是充分利用‘零布头’,把1分钟2分钟的时间都利用起来,这样‘零布头’也能派上用场。”
2007年全省理科状元李清扬: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与同学交换和共享各自的复习笔记,受益良多。
2007年全省理科状元张琛:
基础最重要,对基础知识点做细致、系统的梳理。怪题难题,统统不做。没有基础,一切只是空中楼阁。
2010年全省文科钟隽仪:
动作快,做作业不拖拉。这个好习惯,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得培养。
2011年全省文科王子君:
遇到难题,和同学一起研讨解决。集思广益,同学的解法更能开拓思路。
2012年全省文科状元姜动:
上课45分钟,并非分分钟全神贯注,但在重要环节,肯定听得极认真。最主要的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做什么才最有效果。为了达到目的才做,达不到就不做。会判断哪些作业对自己有用,有用的才做。如果做了还是不明白,就找别的题目继续加强。
2013年杭州市文科状元喻鹏阳:
上课很专注,跟着老师的思路转。若是有不懂,当场发问。
2005年杭州中考状元蔡梦如:
选择最高效率的时间段学习,比如,晚上七八点。还比如,课上的时间最宝贵,一定得把握。晚上周末的其他时间段,可看电视、玩电脑(打CS)。不过,一定要见好就收。
法宝2
一本纠错秘笈
状元们人手一册纠错本,里面收集的是
——哪里出错了,为什么错了,如何解决问题
每一位状元,都有一本纠错秘笈。不过,各自纠错的方法不同。
2003年全省文科状元陈杭霞:
记录学习过程中碰到的所有做错的题目、解答方式、当时做错的原因,以及对自己的提醒。
2004年全省理科状元吴杰行:
纠错本讲究精练,将平时出错的知识点整理成册。
2008年全省理科状元陈琨:
有一本纠错秘笈,随身携带,只要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记下来,空时请教老师和同学。
2011年杭州中考状元徐恩迪:
纠错本上,不但有做错的题目整理,平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也会记录在案。时不时地拿出来翻一翻巩固。
“学霸”是怎样炼成的
法宝3
爱提问
状元们比普通同学“不懂”的东西更多,因为他们
——特别爱提问、会思考
其实,状元们并非什么都懂。恰恰相反,他们问的问题比其他同学更多。有的问题,甚至别人不屑去问。状元们讨厌似懂非懂,必须打破沙锅问到底,弄个明白。他们,是班上最会提问的人。
2006年全省文科状元陈雄超、2008年全省文科状元申屠李融、2012年全省理科状元翁凯浩:
每次下课,都会围着老师不停地问问题。每一个问题,都会想方设法弄清楚,即便是问题很小。
2013年浙江省理科状元周晨:
问题,必须在当天得到解决,隔夜都会很难受。每天,都会向老师问很多问题,不少问题,是老师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或者忽略的。
2012年杭州中考状元周朔雯:
不单自己有问题一定得弄懂,别的同学在问老师问题,也会在边上听。有时,还会针对同一问题进行讨论。
法宝4
活得“2”一点
状元们修炼得来好心态
——放松,有助于调整状态
没有好心态,绝对考不出好成绩。可好心态,并非与生俱来,而靠一点点的修炼。
2007年全省理科状元李清扬、2013年杭州市文科状元喻鹏阳:
活得“2”些,寻找生活中的乐趣,与同学老师多开玩笑。试试在所有作业本的名字旁,画上一个自己的笑脸。
2007年全省文科状元求芝蓉:
周末晚上,可放松地看看喜爱的电视剧或电视节目,有助于调整状态。
2008年全省理科状元陈琨:
遇到困难或情绪低落的时候,散步的效果不错。边散步边思考,烦恼很快就消散了。
2011年全省文科王子君:
若要好心态,父母也得配合默契。比如,在高考前向父母出具“高考通知书”:请不要问我高考用具准备好了没有;请爸爸妈妈保持正常心态,话语行为与平时一致;高考过程中,请不要询问各科考试情况。开车接送我高考的时候,请保持冷静,注意礼让行人。高考前,还可以给父母一份“高考菜谱”,罗列平时爱吃的菜。
其实,高考,不过就是第十次月考。反正成绩在走出考场的那一刹就已经定了,干脆一切抛开。
2011年杭州中考状元徐恩迪:
心理暗示很重要。这样安慰自己:每个人都会有薄弱科目或者不喜欢的科目,如果不擅长数学,每天对自己说三四遍“我喜欢数学、我喜欢数学”,不要让自己对数学产生抵触情绪,越抵触越没信心。其实背后的老师们,也很“精通”暗示法。比如,有同学怕写作文,就会拿她的作文当范文给全班同学看,以示鼓励。
法宝5
爱看书
状元们不可一日不读书
——每天阅读,摄取大量信息
对状元们而言,不可一日不读书。否则,就如居无竹食无肉。阅读,不但能启发思维开阔视野,还可陶冶心性。
2009年杭州中考状元黄梦瑜、2013年杭州中考状元魏予祺:
作业,在学校搞定。回家,就是阅读的专享时间。喜欢看外国文学作品、文艺作品。比如,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比如,张爱玲作品《倾城之恋》、《金锁记》等。大量的阅读,可提高理解能力,尤其在英语中。潜移默化之下,语言的表达与叙述,慢慢变得精道。此外,每天阅读各类杂志,摄取大量信息。
2004年杭州中考状元张维加(现已是牛津大学的博士,并入选极富盛名的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成为迄今为止最年轻的会士):
最爱科学类与历史类。历史,让人开窍,培养情商,形成处理问题的看法与思路。比如,《东周列国志》看上六七遍,对每个年份发生的故事了若指掌。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激情的年代,百家争鸣,群雄逐鹿。
科学类的书,则可让自己对科学问题有了解。这对之后从事科学技术类工作是很好的启蒙。科学研究,靠人去把握物理学的图象,对科学问题的想法,都得仰赖启蒙阶段的培养。
法宝6
“会”玩“懂”玩
状元们最有效又健康的生活
——张弛有度
“玩”的学问,也大有讲究。不懂玩的人,又怎么懂学习呢?
2005年杭州文科状元姜卉、2007年全省理科状元张琛、2008年全省理科状元陈琨、2013年全省文科状元施丹旖、2009年杭州中考状元黄梦瑜:
喜欢看动漫,是网络动漫贴吧的常客。我们都是《名侦探柯南》的粉,跟着柯南破案,还可锻炼观察力和敏锐度。还喜欢画漫画,甚至在毕业纪念册上,以画代笔,用四格漫画来表达对同学的祝福。
2006年全省文科状元陈雄超、2012年全省文科状元杨纯子:
每周一部电影,是周末的必修课。文艺片、动作片、科幻片,是状元们的最爱。电影的表达与叙述、电影的构思与创意、电影传递的想法与引发的思考,处处都见“学问”。
2007年全省理科状元李清扬:
喜欢研究明清紫砂壶,鉴别紫砂壶真品赝品的准确率,已经达到80%左右。
2012年文科状元姜动、杨纯子:
不赞同“拼搏三年、牺牲三年成就以后的生活”这样的观点。每周或每两周出去玩一次,比如唱歌、运动。玩3个小时并不会耽误什么事。相反,如果一直想着玩又不能玩,就会耽误很多事。
法宝7
严格的时间表
睡觉都很自觉——
养好精神,跑完中学马拉松
其实,状元们都很会睡。不少人,甚至有“睡神”的雅号。这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长跑,不养好精神,何来力量走到终点?
2008年全省理科状元陈琨:高中三年,从不给自己增加额外学习时间,严格按照学校规定作息时间。
2012年全省文科状元姜动:早睡晚起,午睡雷打不动。晚上十点半睡,早上7点起。中午再睡半个小时的午觉。晚上回家吃完晚饭先睡半个小时再做作业。
2013年杭州市文科状元喻鹏阳:每晚,不等自习结束,就提早溜回家睡觉。早上,6点起床。每天的午睡,必定保障40分钟至1小时。
法宝8
宽松的家庭环境
每一位状元背后
——都有一对善解人意的父母
宽松的家庭氛围、一对民主又善解人意的父母。看似“放任”的教育,却是给孩子宽松自由的环境发展个性。
父母给予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孩子就有时间发展广泛的兴趣爱好。比如,2012年全省文科状元杨纯子,擅长唱歌跳舞排球;2009年杭州中考状元黄梦瑜,擅长素描、书法,平常有空会写原创小说。对于模考成绩,父母从不过问。甚至连孩子看电视上网,都不会特别限制。
2007年全省理科状元张琛、2012年全省文科状元姜动、2009年杭州中考状元黄梦瑜:
父母从来不打孩子。遇上事,父母多以商量的方式与孩子探讨,最终的决定权在孩子。他们,尊重孩子的选择。平时,父母与孩子之间更像朋友。与父母聊天,聊学校发生的事、聊同学与老师、聊自己的内心世界,彼此的信任,就这样建立。
2008年全省理科状元陈琨、2012年全省文科状元杨纯子:
不会给孩子学习定目标,不会在学习上过多要求孩子。在父母看来,过得快乐和幸福才最重要。他们并不希望孩子一路走得一帆风顺,认为多点挫折更有益。如果孩子没考好,他们会这样安慰:你需要重新定位。永远都没有常胜将军,你要能接受挫折。失败,是很正常的。
2008年杭州中考状元徐轶文:
上学自己去,放学自己回,回家作业自己做。作业没做完,父母也不会说。但到了学校,老师会批评,父母要求孩子自己面对老师。检查作业,家长只是签字,错了也不会帮忙改过来,让孩子自己去发现。
2010年杭州中考状元李英子:
理解孩子,会“像小孩一样思考”。陪孩子,边玩边学。妈妈会陪我一起看动画片,《麦兜系列》、《玩具总动员》等,也是沟通与交流的一个渠道。爸爸会在我还未上小学,吃年夜饭时就教她玩对联。
住校的孩子,需要一个宣泄情绪的渠道。妈妈为我准备了日记本,不过,这本日记并不对妈妈保密,我们周末会就着日记题材聊天
http://www.jinghua.com/exam/newsinfo_20814.html、
http://learning.sohu.com/s2013/xueba/
学霸养成秘籍,等你来挑战!
满意请采纳。
9. 学霸是如何炼成的
学霸是如何炼成的:x0dx0ax0dx0a一、坚持不懈x0dx0ax0dx0a在学习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一蹴而就的,真正的成功都是积累的结果。超常发挥是可望而不可求的,我们不能把我们的未来寄托在那渺茫的希望上,因为高中三年我们是在拿自己的青春下赌注,我们不敢输,也输不起。不要说什么“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尽100%的努力”,即使是0%的希望,也要尽120%的努力。不坚持到最后,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成功。只要高考交卷铃声还没有响起,任何一个人都有创造奇迹的机会。你只要拼尽了全力,即使最后失败了,也不会留下遗憾,而不会后悔。因为即使重来,你还能怎么样呢?现实一点说,竭尽全力的人很多,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跨入清北的大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与成长轨迹,是难以比较的,再加上太多的运气与偶然,结果是否如人意往往难以预料,我们要做的就是做最好的自己。不要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义无反顾,风雨兼程。我们相信一切付出都会有回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现在有些同学,一点也不愿多付出,每一份付出,他都期待等量的回报;还有一些人,淹死在没有回报的痛苦的漩涡中。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我们需要的是一种破釜沉舟的勇气与决心。别说为5%的收获付出90%,即使是0%,你敢不敢说,我心甘情愿,无怨无悔;你敢不敢继续拼,继续赌。如果你有这样的气魄,那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前进的步伐。x0dx0ax0dx0a二、不忘初心x0dx0ax0dx0a不管发生什么意外,不忘初心,始终如一。可能有很多事情会干扰你,但你自己要坚定,不松懈。比如,每次从外地比赛或培训回来,如果是在上学期间,我们从来不会先回家,而是下了车,就直接去了教室;每个大年三十,我们吃完了饺子就看书;大年初一当鞭炮声响起的时候,我们还在做题;除了要输液,我们没请过一天的病假,即使是输液,我们也会在输完液之后立即赶到学校,哪怕还有最后一节课;有时在外出培训的路上,我们也依然在看书。在清华,大多数人都有类似的经历,现在想来,这一切貌似很疯狂,难以坚持,但有些路,走过了就不觉得有多么曲折;有些苦,咽下了就不觉得有什么滋味。一些在外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事,在当事人看来,也不过就是平平。这样的生活,开始是约束,后来是习惯,最后是麻木。因为有信念的支持,你只会向着你的目标不顾一切地奔跑,不知疲惫。不是只有学霸才具有这样的能力,任何人都有,只要进入了那个状态,你就会理解他们的世界。三年,说说很长,过过却很短。人的潜力总是无穷的,你不去激发,就永远不可能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