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叔是什么电影
❶ 《被解救的姜戈》:凌厉中原,顾盼生姿
据说,所谓鬼才,就是鬼才知道他要拍啥。
赏金猎人医生马车上那颗可爱的大牙喜欢不?蒙面“骑士”们面罩上的错位小孔喜欢不?邪恶又不失风度的庄园主小李子喜欢不?老瓦突然死亡连个特写悼念都没有喜欢不?四处喷溅的血浆和枪弹迸发的薄雾喜欢不?姜哥干掉所有反派并神一般地救下爱妻、炸掉豪宅作为烟花、骑着骏马跳着舞示爱、俨然一个黑马王子兼南方第一快枪手喜欢不?昆叔自己把自己炸飞喜欢不?
被解放的姜戈,你喜欢不?
以上摘自豆瓣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我认为写得有趣的一段,文字很有灵性,概括力很强,读来很吸引力。最近喜欢先看大致的电影推荐,认定值得一看了,再去好好欣赏,而后搜搜电影介绍,看看影评,多方面的去了解,会挖掘到更多的东西,深入人性,社会本质等高度,不然,看电影只是视觉上的娱乐而已,一眼而过,只有揪心与嘻哈,没什么意义。
一个可以一句话说完的故事——德国医生金·舒尔茨将黑奴姜戈从奴隶贩子手里解救,并且帮助姜戈救出他的妻子,在普通人手里,可能会拍成一个一眼看到底的故事,没什么好猜想的,但是在鬼才昆丁手里,便成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电影,意气风发,血性十足,看完意犹未尽,看过,想过,笑过,泪过。
在2013年,昆丁拾起了早已没落的西部片,但却并没有失色,反而挣足了观众的眼光,让我们重新做了一个西部牛仔,马踏黄沙的梦,这个梦,痞性十足,很乖张,很巧妙,不失张力,喜欢。
主人公是一个被解救的黑奴,姜戈,他被赏金猎人救起,走上了一条赏金之路,后半段俩人一同去解救姜戈的公主布鲁姆希尔达,这是一个很俗套的故事,但依然给我们感动。很多片段涉及得很巧妙,让人在会心一笑的同时,发人深思,如那伙蒙着脸的强盗的抢劫,荒诞,愚蠢,如那辆马车上的大牙,摇摇晃晃,充满喜感,最后让我喜欢的片段是,最后反杀回来的姜戈,一个人干掉所有人,炸了房子,戴着墨镜,看爆炸的场景,很装逼,让男孩们羡慕不已。在路口,姜戈骑着马,控制着马优雅而笨拙的走向他救下来的公主,很有意思。在他男性荷尔蒙充斥的外表下,藏着一个可爱而浪漫的灵魂,只为心爱的人呈现,喜欢!
电影中加入了许多对人性与社会的思考,比如种族制度下的社会,白人与黑人的天壤之别,白人肆意侮辱,屠杀黑人,把他们变卖做了奴隶,那些酷刑,那些压迫,是人世间最肮脏的罪恶。即使是赏金猎人,面对着罪犯,是不是该杀,尤其面对罪犯家人的时候,他们有没有剥夺别人生命的权利?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会有答案,我便不说了。
一个有意思的情节是,医生在最后完成那一个交易的时候,本来可以与农场主握手告别的,但是他偏不,这是最让当时人不可思议的地方,也是他最可爱,最值得敬佩的地方。医生是明白握手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他不肯妥协,不肯向对手让步,这时候的尊严有那么重要吗?想起来中国的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韩信,宁受胯下之辱,也没有提剑杀人;司马迁,受宫刑后忍辱负重,成《史记》。中国人讲究小不忍则乱大谋,是为了大局考虑。而这里的宁死而不去握手则是另一种异端,失去了唾手可得的成功,只为了自己的原则。两种处事风格我都认可,若是非要论高下,我更喜欢宁死不屈的,更有血性,更有力量,性命虽失去,灵魂当永生。
小李子扮演的奴隶主狡诈邪恶,又很有趣,演技爆炸,是一大亮点。可惜,死的太快了,即使是一个反派角色,我依然为他感到惋惜。
电影中的配乐很棒。
在黄沙大漠中,骑马飞奔,是最帅、最向往的场景,满足了我长久以来的西部牛仔梦,虽然我也喜欢中国的武侠梦,其实两者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剑换成了枪,侠义精神成了自由勇敢。忽然想起来几句诗,嵇康的《赠秀才入军》其九:
良马既闲,丽服有晖。
左揽繁弱,右接忘归。
风驰电逝,蹑影追飞。
凌厉中原,顾盼生姿。
最后一句尤其好,神态毕现。
“我叫djangou,D不发音。”自信,生硬,不卑,不亢,有趣。
❷ 中国三大神秘古国是什么
中国历史上神秘的三大古国:夜郎古国、楼兰古国、大理古国。
1、夜郎古国
夜郎是中国在西南地区由少数民族的先民建立的第一个国家。西汉以前,夜郎国名无文献可考。夜郎之名第一次问世,大约是在战国时期,楚襄王(公元前298年一前262年)派“将军庄跃溯沉水,出且兰(今贵州福泉市),以伐夜郎王”,“且兰既克,夜郎又降”。(常琼《华阳国志·南中志》) 这时,人们方知西南有一夜郎国。
2、楼兰古国
楼兰古国,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小国,位于罗布泊西部,处于西域的枢纽,王国的范围东起古阳关附近,西至尼雅古城,南至阿尔金山,北至哈密。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现今只留下了一片废墟遗迹。
据《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记载,早在2世纪以前,楼兰就是西域一个着名的“城廓之国”。它东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古代“丝绸之路”的南、北两道从楼兰分道。
3、大理古国
古国大理:1956年,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同时,大理也是滇西的交通枢纽。改革开放后,大理已逐步发展为滇西的商贸旅游中心城市。
楼兰消失原因
罗布泊曾经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最大的湖泊,湖面达12000平方公里,上个世纪初仍达500平方公里,当年楼兰人在罗布泊边筑造了10多万平方米的楼兰古城,但至1972年,却最终干涸。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曾经水丰鱼肥的罗布泊变成茫茫沙漠?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当年丝绸之路的要冲——楼兰古城变成了人迹罕至的沙漠戈壁?这一直是个科学之谜。
中科院罗布泊环境钻探科学考察队对罗布泊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环境科学考察。考察队认为:据初步推断,随着青藏高原在距今7到8万年前的快速隆升,罗布泊由南向北迁移,干旱化逐步加剧,最后导致整个湖泊干涸。
这样的一个解释显然并不能让人满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周昆叔教授则认为,罗布泊干涸的原因很复杂。这里面既是全球性的问题,也是地域性的问题,除了自然方面的原因,还有人为方面的因素。
❸ 张国荣为人有多仗义为兄弟甘愿当配角,难怪狄龙拒绝再演豪哥,你怎么看
娱乐圈中,唯一能当偶像的只有“哥哥”张国荣。连向华强在一次,电影节颁奖时。获得了一个奖项,当时的张国荣还用脚踢向华强的椅子,开玩笑道:老板就能够买通人嘛。虽然这只是一个玩笑,但是至今在娱乐圈中,也就只有张国荣敢这么做!当时在香港,投资大佬一般人是招惹不起的。从座位的位置可以看出,哥哥在中心位置,和几位老板并排而坐,其他的明星也只能是站在身后
❹ 你认为楼兰最终湮灭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它的消失给人类以怎样的启示
楼兰古城的确切地理位置在东经89度55分22秒,北纬40度29分55秒.它占地面积为10万8千多平方米.城东、城西残留的城墙,高约4米,宽约8米.城墙用黄土夯筑;居民区院墙,是将芦苇扎成束或把柳条编织起来,抹上的粘土.全是木造房屋,胡杨木的柱子,房屋的门、窗仍清晰可辩;城中心有唯一的土建筑,墙厚1.1米,残高2米,座北朝南,似为古楼兰统治者的住所.
罗布泊怎会游移呢?科学家们认为,除了地壳活动的因素外,最大的原因是河床中堆积了大量的泥沙而造成的.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中的泥沙汇聚在罗布泊的河口,日久月长,泥沙越积越多,淤塞了河道,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便另觅新道,流向低洼处,形成新湖.而旧湖在炎热的气候中,逐渐蒸发,成为沙漠,水是楼兰城的万物生命之源.罗布泊湖水的北移,使楼兰城水源枯渴,树木枯死,市民皆弃城出走,留下死城一座,在肆虐的沙漠风暴中,楼兰终于被沙丘湮没了.
楼兰的消失跟人们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也有关系.楼兰地处丝绸之路的要冲,汉、匈奴及其他游牧国家,经常在楼兰国土上挑起战争;为了该国的利益过度垦种,使水利设施、良好的植被受到严重破坏:“公元三世纪后,流入罗布泊的塔里木河下游河床被风沙淤塞,在今尉犁东南改道南流,”致使楼兰“城郭岿然,人烟断绝”、“国久空旷,城皆荒芜.” 罗布泊曾经是中国西北干旱地区最大的湖泊,湖面达12000平方公里,上个世纪初仍达500平方公里,当年楼兰人在罗布泊边筑造了10多万平方米的楼兰古城,但至1972年,却最终干涸.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曾经水丰鱼肥的罗布泊变成茫茫沙漠?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当年丝绸之路的要冲——楼兰古城变成了人迹罕至的沙漠戈壁?这一直是个科学之谜.
最近,中科院罗布泊环境钻探科学考察队对罗布泊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环境科学考察.考察队认为:据初步推断,随着青藏高原在距今7到8万年前的快速隆升,罗布泊由南向北迁移,干旱化逐步加剧,最后导致整个湖泊干涸.这样的一个解释显然并不能让人满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周昆叔教授则认为,罗布泊干涸的原因很复杂.这里面既是全球性的问题,也是地域性的问题,除了自然方面的原因,还有人为方面的因素.全球气候旱化是大背景
大约万年前,地球环境发生了空前的变化,即由末次冰期的干冷环境演变成冰期后时期的湿润环境,借此契机,人类文化也由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而一万年之后,地质环境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性变化,距今约10000年至8000年为升温期,距今约8000年至3000年为高温期(气候适宜期),距今3000年至今为降温期.这三大环境格局变化为地质、生物、化学与物理的古环境研究所证实,只是在三阶段划分的时间上,由于方法、地点或研究对象的不同而略有出入.这种环境气候的变化规划了人类的活动范围与方式.
以楼兰为例,新石器时代人类便涉足这里,青铜器时代这里人口繁盛,这时恰值高温期,罗布泊湖面广阔,环境适宜.但此后进入降温区后,水土环境变差,河水减少,湖泊缩减,沙漠扩大.在距今约2000年左右旱化加剧,这表现在中国北方广大地区冰进发生,黄土堆积,湖沼消亡,海退发生.
楼兰古城的消亡大约在公元前后至四世纪(中原的汉朝到北魏时期),这时正是旱化加剧的时期.其实,在这一旱化过程中,不仅是楼兰古城消亡,而且由于沙漠扩大,先后发生尼雅、喀拉墩、米兰城、尼壤城、可汗城、统万城等的消亡. 楼兰古城的消亡是在中国北方,甚至是世界气候出现旱化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它不是一个孤立的空间,只是由于楼兰处在干旱内陆,这里人文与自然环境的变化更显着罢了. 青藏高原隆起是地域因素
除了全球气候的变化之外,青藏高原的隆起是地域性中最重要的原因.在距今7到8万年前,青藏高原快速隆升.这种隆起对中国西北部的气候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由于罗布泊所处的地理位置位于东亚西北内陆,每年,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几乎都很少到达这里.
当全球气候发生变化时,整个东亚西部都开始出现了干旱和沙漠化、戈壁化趋势.在这期间,罗布泊开始从南向北推移.在距今7万年左右的时候,湖面急剧下降到最后接近湖底.因湖底地形的高低不平,原先巨大统一的古罗布泊分解成现在的台特玛湖、喀拉和顺湖和北面较大的罗布泊. 在地域性因素中,还有一点必须值得注意,据说从近来的遥感资料判断,孔雀河上游曾发生了一次大的滑坡事件.这次滑坡整个堵塞了孔雀河的河流通道,致使罗布泊的来水被断.现在的问题是还不知道这次滑坡的具体时间,它是否发生在罗布泊干涸之前还有待于研究. 人类过度开发加速罗布泊消亡
人类活动对罗布泊干涸的影响,在晚近期可以说越来越大.水源和树木是荒原上绿洲能够存活的关键.楼兰古城正建立在当时水系发达的孔雀河下游三角洲,这里曾有长势繁茂的胡杨树供其取材建设.当年楼兰人在罗布泊边筑造了10多万平方米的楼兰古城,他们砍伐掉许多树木和芦苇,这无疑会对环境产生负作用. 在这期间,人类活动的加剧以及水系的变化和战争的破坏,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5号小河墓地上密植的“男根树桩”说明,楼兰人当时已感到部落生存危机,只好祈求生殖崇拜来保佑其子孙繁衍下去.但他们大量砍伐本已稀少的树木,使当地已经恶化的环境雪上加霜.
罗布泊的最终干涸,则与我们解放后在塔里木河上游的过度开发有关.当年我们在塔里木河上游大量引水后,致使塔里木河河水入不敷出,下游出现断流.这一点从近年来的黄河断流就可以得到印证.罗布泊也由于没有来水补给,便开始迅速萎缩,终至最后消亡.
❺ 楼兰是什么
楼兰,西域古国名。(英文为:Kroraina)楼兰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代小国,国都楼兰城(遗址在今中国新疆罗布泊西北岸)。楼兰位于东经89°55′22″,北纬40°29′55″。西南通且末、精绝、拘弥、于阗,北通车师,西北通焉耆,东当白龙堆,通敦煌,扼丝绸之路的要冲。国人属印欧人种,语言为印欧语系的吐火罗语。汉武帝初通西域,使者往来都经过楼兰。楼兰屡次替匈奴当耳目,并攻劫西汉使者。元封三年(前108),汉派兵讨楼兰,俘获其王。楼兰既降汉,又遭匈奴的攻击,于是分遣侍子,向两面称臣。后匈奴侍子安归立为楼兰王,遂亲匈奴,成为了汉朝的心腹大患。王弟尉屠耆降汉,将情况报告汉朝。昭帝元凤四年(前77),汉遣傅介子到楼兰,刺杀安归,立尉屠耆为王,改国名为鄯善,迁都扜泥城(今新疆若羌附近)。其后汉政府常遣吏卒在楼兰城故地屯田,自玉门关至楼兰,沿途设置烽燧亭障。魏晋及前凉时期,楼兰城成为西域长史治所。 距今约1600年前楼兰古国消失,只留下处古城遗迹。地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北境,罗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的7公里处。
楼兰国的远古历史至今尚不清楚。楼兰名称最早见于《史记》。《汉书·匈奴列传》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四万四千一百。”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时,楼兰人建立了国家,当时楼兰受月氏统治。公元前177年至公元前176年,匈奴打败了月氏,楼兰又为匈奴所管辖。
楼兰王国最早的发现者是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1900年3月初,赫定探险队沿着干枯的孔雀河左河床来到罗布荒原,在穿越一处沙漠时才发现他们的铁铲不慎遗失在昨晚的宿营地中。赫定只得让他的助手回去寻找。助手很快找回铁铲甚至还拣回几件木雕残片。赫定见到残片异常激动,决定发掘这片废墟。1901年3月,斯文·赫定开始进行挖掘,发现了一座佛塔和三个殿堂以及带有希腊艺术文化的木雕建筑构件、五铢钱、一封佉卢文书信等大批文物。随后他们又在这片废墟东南部发现了许多烽火台一起延续到罗布泊西岸的一座被风沙掩埋的古城,这里就是楼兰古城。 古城平面近正方形,边长在330米左右,几乎全部为流沙所掩埋。城墙用粘土与红柳条相间夯筑。有古运河从西北至东南斜贯全城。运河东北有一座八角形的圆顶土坯佛塔。塔南的土台上,有一组高大的木构建筑遗迹,曾出土汉文、佉卢文文书及简牍、五铢钱、丝毛织品、生活用具等。运河西南的中部,有3间木构土坯大型房址,房中及其附近曾出土大量汉文文书、木简及早期粟特文和佉卢文文书,估计为衙署遗迹。其西的一组庭院,可能是官宦宅邸,南边分布着矮小的民居。城中出土的各种文书、简牍,被称作罗布泊文书。 在20世纪初的考察过程中,大量楼兰文物被国外考察团掠走。
楼兰文化堪称世界之最的人文景观。据考古学家证实:塔里木河盆地人类活动已有一万年以上的历史。如果我们把遗弃在塔里木河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的古城用一根红线联接起来,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所有的古城包括楼兰王国在内,突然消失的时间都在公元四一五年,所有的遗址都在距今天人类生活地50---200公里的冥冥沙漠之中。时至今日,尽管有众多学者付出了巨大心血,但诸如楼兰古城的兴衰与消失,至今还是个偌大的谜团,楼兰遗址也成为世界注目的焦点。轮台古城、且末遗址、古墓葬群、古烽燧、木乃伊、古代岩壁画等等,都是世界级的旅游景点。在人类历史上,楼兰是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名字。它曾经有过的辉煌,形成了它在世界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人们在楼兰文化所表现出的兴趣与热情,充分说明楼兰不仅是属于中国的,而且是属于人类的。楼兰是祖先留给巴州的一笔无法估量的历史遗产,也是巴州人的骄傲。同时也意味着挖掘、整理、研究楼兰文化。以各种方式展示楼兰及古西域文化,巴州人应该负有更大的责任。当21世纪即将到来的时候,时代向巴州人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这就是以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契机,以经济实力的全面增长为前提,有计划地开发楼兰及古城文化遗产。使它们为现代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实际上这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赋予楼兰文化以新的生命。
据《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 西域传》记载,早在2世纪以前,楼兰就是西域一个着名的“城廓之国”。它东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古代“丝绸之路”的南、北两道从楼兰分道。 中国魏晋及前凉时期西域长史治所。位于新疆罗布泊西北。因遗址中出土的汉文文书上,用“楼兰”佉卢文对音为“库罗来那”称呼该城而得名。20世纪初,英国人斯坦因等曾多次来此盗掘。50年代后,中国学者进行了调查和发掘。 楼兰属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与敦煌邻接,公元前后与汉朝关系密切。古代楼兰的记载以《汉书·西域传》、法显还有玄奘的记录为基础。《汉书·西域传》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四万四千一百。”法显谓:“其地崎岖薄瘠。俗人衣服粗与汉地同,但以毯褐为异。其国王奉法。可有四千余僧,悉小乘学。”玄奘三藏在其旅行末尾作了极其简单的记述:“从此东北行千余里,至纳缚波故国,即楼兰地也。” 汉时的楼兰国,有时成为匈奴的耳目,有时归附于汉,玩弄着两面派的政策,介于汉和匈奴两大势力之间,巧妙地维持着其政治生命。由于楼兰地处汉与西域诸国交通要冲,汉不能越过这一地区打匈奴,匈奴不假借楼兰的力量也不能威胁汉王朝,汉和匈奴对楼兰都尽力实行怀柔政策。 汉武帝派博望侯张骞出使大月氏,缔结攻守同盟失败。此后派遣大军讨伐远方的大宛国,又多次派遣使者出使西域诸国。这些使者通过楼兰的时候,楼兰由于不堪沉重的负担,以至杀戮使者。汉武帝终于派兵讨伐楼兰,结果作为降服的证据楼兰王子被送至汉王朝作人质。楼兰同时也向匈奴送去一个王子,表示在匈奴、汉之间严守中立。此后,汉远征军攻打匈奴一个属国时,楼兰王通匈奴,在国内屯驻匈奴的伏兵,激怒了汉朝廷。汉武帝再次派兵讨伐楼兰,直逼首府扦泥城,楼兰王大恐,立刻打开城门谢罪,武帝要其监视匈奴的动静。公元前92年楼兰王死去,招在汉朝作人质的王子回去继位,王子非常悲痛,不愿轻易回国,由其弟继承了王位。新王时间不长死去,匈奴趁这个机会以昔日在自己国家作人质的前国王的长子继承了王位,汉武帝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吃一惊,迅速派使者前往劝诱新立国王至汉朝廷,欲扣作人质,未能成功。此后二三年间,汉与匈奴没有发生重大事件,表面上非常安定。楼兰国境接近玉门关,汉使者经常通过这个关门前往西域诸国,要经过楼兰境内名为白龙堆的沙漠,沙漠中经常有风,将流沙卷入空中形状如龙,迷失行人,汉朝不断命令楼兰王国提供向导和饮用水,因汉使屡次虐待向导,楼兰拒绝服从其命令,两者之间关系恶化。汉武帝最终派刺客暗杀了新国王。为在汉朝廷作人质的王子婚配一位美姬送回楼兰继承王位。但是国王战战兢兢害怕遭遇暗杀。汉武帝在保护国王的名义下派部队驻屯楼兰境内,从而为讨伐匈奴和西域诸国获得了主动权。以上是汉武帝时与楼兰的关系,此后汉王朝势力衰弱,楼兰再次背叛。
楼兰消失之谜
公元400年,高僧法显西行取经,途经此地,他在《佛国记》中说,此地已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楼兰--这座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在辉煌了近500年后,逐渐没有了人烟,在历史舞台上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公元4世纪之后,楼兰国突然销声匿迹。 据《水经注》记载,东汉以后,由于当时塔里木河中游的注滨河改道,导致楼兰严重缺水。敦煌的索勒率兵1000人来到楼兰,又召集鄯善、焉耆、龟兹三国兵士3000人,不分昼夜横断注滨河引水进入楼兰缓解了楼兰缺水困境。但在此之后,尽管楼兰人为疏浚河道作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和尝试,但楼兰古城最终还是因断水而废弃了。 有说楼兰的死亡,是由于人类违背自然规律导致的,楼兰人盲目滥砍乱伐致使水土流失,风沙侵袭,河流改道,气候反常,瘟疫流行,水分减少,盐碱日积,最后造成王国的必然消亡。 无论怎么说,有一点是肯定的,给楼兰人最后一击的,是瘟疫。这是一种可怕的急性传染病,传说中的说法叫“热窝子病”,一病一村子,一死一家子。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楼兰人选择了逃亡——就跟先前的迁涉一样,都是被迫的。楼兰国瓦解了,人们盲目的逆塔里木河而上,哪里有树有水,就往那里去,那里能活命,就往那里去,能活几个就是几个。楼兰人欲哭无泪。他们上路的时间,正赶上前所未有的大风沙,是一派埋天葬地的大阵势,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声如厉鬼,一座城池在混浊模糊中轰然而散…… 至此,辉煌的楼兰古城也就永远地从历史上无声地消逝了。虽然逃亡的楼兰人一代接一代地做着复活楼兰的梦,但是,梦只能是梦。而且,梦到最后,连做梦的人都等不及,消失了,楼兰,依然是风沙的领地,死亡的王国。 楼兰:俗称汉时西域的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有专家们指出,孔雀河与车尔臣河汇入塔里木河,经库鲁克河流入罗布泊。罗布泊是古楼兰的生命之源,罗布泊的迁移,使楼兰水源枯竭,植物死亡,导致了气候恶劣,楼兰人继续留在这里只能坐以待毙,于是他们只好弃城别走,楼兰古城也就在历史上消失。 许多学者也认为,古楼兰的衰亡是与社会人文因素紧密相连的,我国古书记载楼兰古国的最后存在时间在东晋十六国时期,这正是我国历史上政局最为混乱的时期,北方许多民族自立为藩,相互战争。而楼兰正是军事要冲、兵家必争之地。频繁的战争、掠夺性的洗劫使楼兰的植被和交通商贸地位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而沙漠边缘的古国,丧失了这两个基本要素,也不可能存在下去。于是,它就变成了今天满目黄沙、一片苍茫的景象。 但楼兰被遗弃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专家学者们还在探索……
❻ 成奎安被被女人引诱到树林里被杀死的电影。叫什么名字呀
<诱杀成奎安之黄光亮先死>
❼ 什么是科技考古学
科技考古学指用现代科技手段获得古代人类社会遗存、遗物和遗迹的潜信息,从而尽可能地恢复古代人类社会的面貌。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科技考古学的相关信息。
科技考古学的研究方法
广义:科技考古的方法论。将各种学科的理论、方法、手段有机结合,应用于收集、整理、研究。
狭义:各种自然科学方法。主要有:
1、断代测年方法
2、产地分析方法
3、食谱分析方法
4、生物(基因)方法
5、遥感技术
科技考古学的分类
按研究内容分类
动物考古、植物考古、生物考古、环境考古、陶瓷考古、冶金考古等
按研究方法分类
遥感考古、环境考古、计算机考古、地学考古、分子生物学考古等
按作业地点分类
航空考古、田野考古、水下考古、沙漠考古等
中国的科技考古学
50年代,南京博物院罗总真先生将宜兴周处墓的文物送到南京大学化学系进行检测。
1957年,仇世华、蔡莲珍夫妇被夏鼐先生委以重任,建成第一个C14测年实验室。
50年代前后,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成立,主要从事古陶瓷研究;北京钢铁学院主要从事古代冶金技术的研究。
碳十四测年,古陶瓷科技史,古代冶金技术史三个领域是中国科技考古的主流。
80年代末90年代初,周昆叔等人开展环境考古研究。
俞伟超在班村发掘中,邀请地质、地理、动物、植物和理化专家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1996年,夏商周断代工程极大促进了科技考古学的发展。
第35届国际科技考古研讨会在中国召开。
科技考古学的前景展望
1、学科划分越来越细
2、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日益增强
3、发展速度日益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