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鸟类电影用什么机器
1. 拍电影用来听远处的声音用的是什么,外形有点像小雷达,比如想听树上的小鸟的声音,直接把这个机器对准小
- 《监听器》:确确说应该叫监听系统般特种监听车辆说雷达接受声音信号部目前监听系统先进各种各想没做要监听范围内任何声音都通电设备听清清楚楚
- 世界上最早的窃听器是中国在2000 年前发明的。
- 战国时代的《墨子》一 书就记载了一种 “听瓮”。这种“听瓮”是用陶制成的,大肚小口,把它埋在地下,并在瓮口蒙上一层薄薄的皮革,人伏在上面就可以倾听到城外方圆数十里的动静。
- 到了唐代,又出现了一种 “地听”器。它是用精瓷烧制而成,形状犹如一个空心的葫芦枕头,人睡卧休息时,侧头贴耳枕在上面,就能清晰地听到30 里外的马蹄声。
2. 拍电影都需要什么工具
1、摄影机
拍电影不能没有摄影机。一开始都是从借或租摄影机起头。 只是为了满足基本需求,其实索尼a7S II和松下GH5这类较便宜的选择就足够了。如果还想高档一点,那么佳能C200和松下EVA - 1是相当吸引人的机器。
2、镜头
选择镜头可能比选择摄影机更加自由,不同的项目需要不同的焦段、景别。需要在套件中有几个备用的,比如一个50mm的镜头和一个85mm的镜头,但是也可以去探索更多的镜头世界。
可以从Canon(佳能)、Samyang(三阳)、Sigma(适马)和Tamron(腾龙)等品牌的一些基本概述开始,然后进行横向对比比较——比如摄影设备租赁等网站平台提供的变形镜头测试,或者在老式电影镜头库里感受一下不同的镜头带来的独特品质。
3、三脚架
一定要购买一套性能很好的三脚架和液压云台,因为它可以适配很多摄影机,并且还能用好几年。最终选择都要确保它有一个液压水平装置,不要买阻尼式的平衡装置。液压水平装置无论是倾斜、还是平衡状态,水平平衡仪中间的小液体珠都会让你更准确地识别摄影机水平平衡状态。
4、麦克风
如果说画面对影片的影响重要,那么音质则是第二个影响观众对影片评价的因素。 如果想搭配一支指向型枪式话筒(枪麦)(可能连接到一个吊杆或c-stand)和一个无线领夹麦(包括一个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
5、录音机/混音器
建议用户购买一个独立的录音机(不连接到你的相机上),来管理各种音频通道。不过这对于运动竞技和纪录片制作者来说是不太需要的。但无论哪种方式,都要确保有本地XLR输入和高质量的信号线来保证音频的正常收录。
3. 观察鸟类的主要设备
必备利器之一:观鸟望远镜
望远镜无疑是观鸟过程之中最重要的装备。望远镜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双筒望远镜,一种是单筒望远镜。前者体积较小,操作简单,也很便于携带,适合初 级爱好者选用;后者一般倍数较大,可以达到20~60倍,使用这种望远镜可以将更远处的鸟类活动看得更为清晰,尤其是在观察水鸟的时候很有优势。但倍数大 的望远镜相对来说视野范围较小,手持使用时的些微抖动都会对视野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其本身体积也比较大,部分甚至要配合固定的三脚架使用,携带颇为不 便,一般适合重度发烧友选用。对于一般观鸟爱好者来说,8~10倍左右的双筒望远镜已经足以满足需求。
必备利器之二:观鸟图鉴
看到美丽的小鸟却不知道它们的名字和习性?这时就需要观鸟图鉴来帮忙了。市面上很容易买到各种有图文对照的观鸟图鉴,可以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或者事先 查一下计划观鸟的区域有哪些鸟类出没,再有针对性地购买图鉴。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香港( 路线 )及华南鸟类》、《中国野鸟图鉴》、《东北鸟类图鉴》、《中国鸟类图鉴》、《北京鸟类图鉴》和《北京野鸟图鉴》等都很不错。
4. 拍摄小鸟的技巧
鸟类是非常有趣的动物,但要拍摄却并不容易。野生鸟类通常不会摆出你希望的造型,甚至难以接近,更别提拍摄有质量的照片了。不过一旦掌握了一些鸟类摄影的基础,捕捉鸟类生活精彩瞬间就会变得容易多了。
1.充分了解鸟的习性
比如翠鸟喜欢长时间的站立在比水面略高的树枝或岩石上;鹟类喜欢一次次的起飞扑击飞虫然后又落回同一个地方;一些山雀胆子很大,有时候会主动跳进观察人类,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这些了解十分助于依照不同鸟类的性格,寻找对应的接近办法。即使对鸟类性格不甚了解,问题也不大。对于绝大部分鸟类,如果已经突然抬头或者停止全身的动作凝固不动,都是表示已经发现了潜在的危险,随时准备逃离现场;而很多像灰喜鹊、红嘴蓝鹊之类的群居鸟类,会有站岗的鸟发出报警声响,表示发现危险。熟悉了鸟类的这些举动,就了解什么时候应该前进,什么时候应该停止前进,等待所要拍摄的鸟类放松下来,让小鸟认为一切都平安无恙。
2.鸟的警惕性不容忽视
鸟类摄影要领中最重要的就是摄影者要了解鸟的心理,要为其着想。说起来似乎很容易,但实际上这是最不易做到的事。对鸟类摄影多少有些经验的人可能清楚,在 发现“啊,鸟停在那棵树上”后,双脚会不自然地奔向鸟所在之处,急于对这个或那个进行拍摄。这样当到达自己认为适于摄影的地点后,在对焦时,鸟逃之夭夭的 情况时常发生。结果,失去了眼前的摄影机会。这种失败完全是由摄影者自己造成的。
发现被摄的鸟后,如有可能,首先在自己所处位置拍摄一张照片,然后考虑光线状态、构图等再移动位置。此时动作要轻缓,待移动至理想位置后再拍摄一张,然后,再向鸟接近。向鸟接近时,要克制急躁情绪,缓缓向前移动,此时一定要注意经常确认野鸟的动作。一旦发现鸟有点儿不安的举动,就要立即停止移动,在原地等待鸟平静下来或退到远处等待,再缓慢向鸟接近。在接近移动中不要仅有到自己预定位置后再按快门的意识。
3.相机
在鸟类摄影中,几乎所有数码单反相机都可以用。不过,如果计划拍摄飞行中的鸟,就要留意连拍速度、高感光度及自动对焦系统的精确度。如果没有单反相机,拍摄工作就会变得更加困难,但是也不用放弃——相信好的摄影师用手机也能比差劲的摄影师用昂贵的器材拍得更好。相对于大画幅相机,单反相机画面尺寸虽小,但机动性好;相对于小型数码相机,单反相机反应速度快,可应付动作迅速的鸟类摄影。画面尺寸小,即影像小的问题也没必要担心,只要摄影时准确对焦,就可以放大作出大尺寸清晰照片。
4.镜头
大多数鸟类都非常瘦小,所以需要至少200mm(300mm更好)的镜头。长焦镜头不仅令你可以从远处拍摄,也可以令背景更加虚化。只是更长的焦距(或 更大的光圈)意味着镜头会更贵、更大及更重。400mm f/5.6镜头是最好的,可以在保证光圈和携带性之余提供尽可能的长焦距。当然,也可以用100mm或更短的镜头,只是需要找到非常勇敢的鸟,或者只把鸟作为风光摄影的一部分。想要拍到满意的大特写镜头还必须准备1.4或2倍的增倍镜,使镜头的焦距扩展,特别是拍摄一些体型较小的鸟类增倍镜尤为重要。
5.其他附件
大型三脚架的使用对于获得高清晰度的影像极其重要。此外,还应准备大容量的存储卡,以防遇到精彩画面因连续高速拍摄,内存不足而错失良机。
6.时刻做好拍摄准备
有时最佳的拍摄机会就出现在不经意间,所以一定要时刻做好拍摄准备。当来到野外,要保证长焦镜头装在机身上,而且所有设置都无误(比如光圈、ISO感光度等等)。这样,即使突然有鸟落在面前,也能立即开始拍摄。
开始拍摄:
1.光线的把握
一切都是从良好的光线开始的。拍摄的最佳时间是早晨或傍晚,因为此时光线柔和,色调美丽且没有浓重阴影,高光区和暗部都有不错的细节。
2.构图
通常会在鸟飞行的方向留一些空间以表现飞行。三分法则此时也有效。尝试一些不同的构图,看看哪种最好。另外,拍摄时要避免照片中出现会令人分心的`东西。最后一点:尽量在鸟类的眼平高度拍摄。
3.快门
在鸟类摄影中,经常会使用长焦镜头,所以如果不希望由于机震造成照片模糊,最重要的就是不要使用太长时间的快门。法则是快门速度不超过镜头焦距。例如,如果镜头焦距是400mm,快门就应该在1/400s以内。不过,这个公式在使用全画幅相机时才有效。如果相机是小尺寸传感器,就需要乘以焦距转 换系数。此时快门速度限制就是1/640s。
如今多数相机或镜头都有防抖功能,在弱光环境中很有帮助。使用防抖,可以使用更长时间的快门,具体资料要看相机或镜头的资料。例如,如果400mm镜头防抖等级是2级,就可以增加2级快门(1/100s)。当然,如果使用了三脚架,这一条法则就不那么重要了。如果想定格瞬间,使用1/1000s或更短时间的快门,如果希望表现出动感,就使用1/60s或更长时间的快门。
4.光圈
大多数人可能都知道,光圈决定了景深。也就是说,如果想要更加虚化的背景,就是用最大光圈。不过,使用长焦镜头时,鸟身上的某些部位很容易脱焦,所以一定要注意的对焦点(通常是眼睛)。必要时收缩一点光圈。
拍摄鸟类时,有三种曝光模式最佳。如果希望控制光圈(景深),使用光圈优先;希望控制快门(拍摄飞行中的鸟),使用快门优先;如果你能掌握曝光,就用手动模式。如果是在浅色背景中拍深色鸟类,希望得到更多的暗部细节,可以增加一些曝光补偿。如果担心过曝,就减少曝光补偿。
5.感光度
鸟类摄影与其他类别一样,感光度越低越好。不过,使用ISO 800或1600的清晰照片,胜过使用ISO 200的模糊照片。
6.对眼睛对焦
观众看照片时会首先看到小鸟的眼睛,所以一定要确保焦点在眼睛上,并且锐利成像。要做到这一点,不要使用自动选择对焦点,并且最好多利用中央对焦点。
7.使用正确的自动对焦范围
很多长焦镜头都可以切换自动对焦的距离范围,以减少浪费不必要的对焦时间。在拍鸟时,一般会选择较远距离的范围,这样有助于进一步减少对焦时间,避免错过最佳拍摄时机。
8.使用连拍
要捕捉鸟类飞翔的瞬间,需要使用连拍模式来确保“抓”到一张不错的照片。出门前确认相机已经设为连拍模式,并且存储卡有足够的容量。
5. 如何拍高速飞行的鸟有什么相机推荐
拍高速飞行的鸟,首先是对相机和镜头有一定的要求。其次是拍摄经验!
常见的拍鸟相机,佳能有1Dx搭配640镜头,尼康有D500,D5,D850相机,搭配428,640,856定焦镜头,变焦镜头有尼康200-500,还有一些副厂镜头适马150-600,腾龙150-600镜头。
其实拍鸟不一定非得用高端大炮不可,好的相机和镜头拍到的照片确实效果好,但是如果就是图个开心,经济条件又有限,一般的设备也可以给您带来好心情!
这张照片我当时用的是尼康D810配尼康200-500镜头。照片拍摄于北京南海子公园一期。这款相机的快门速度只有每秒6张!改成DX格式才每秒7张!但是也可以拍到飞板的鸟!
这是北京北海公园拍的照片,当时用的是,尼康D7100搭配腾龙150-600-镜头。优势是距离鸳鸯比较近!我用的是1600的快门速度,光圈f8,感光度自动,这样的曝光组合!
这张大麻鹣的照片拍摄与北京奥利匹克公园,用的是尼康D810搭配原厂200-500镜头。拍鸟时主要是了解鸟的习性,知道它要飞行前的姿态,它一动就开始连拍。为啥要感光度自动呢,它一移动光线的条件就会变,现调整参数根本来不及 。如果感光度自动,随着光线条件的改变,感光度自动调节 ,那么得到的曝光就会通过感光度升降而变得正确。
我拍鸟1年多,个人经验是:只要有长焦镜头配任何一台相机都能拍,但拍摄成功率和质量,就与相机性能和经验相关了。
装备上,要想拍摄成功率高且画质好,就需要对焦快、追焦强、连拍速度快、锐度高的相机,最专业且新功能最强的全副相机有:佳能1DX3,佳能R5,尼康D6,索尼a9II,半幅相机有:佳能90D,尼康D500,此外,奥林巴斯、富士、松下,也有拍鸟的机型,且其中的预拍功能特别适合新手。如果有摄影基础且预算充足,建议一步到位,直接买最好的相机和镜头,如果是摄影小白,建议先买半幅机练手。
拍飞鸟除了有拍鸟装备,还需要经验,对鸟的飞行方向、速度要有预判,镜头跟着预判走,此外,参数设置,特别是快门设置关系拍摄的清晰度和效果,也要根据鸟的飞行速度来设置快门。具体内容很多,这里不展开说了。
放几张我自己拍摄的飞鸟片。
推荐索尼a9加200/600镜头组合,应该是目前打飞版鸟最具性价比的组合。
主要特点,追焦能力强,连拍速度快,对焦速度快。重量轻,一般男性臂力就可以手持拍摄。成像质量在这个价位也非常不错了(但肯定比不了定焦镜头,价钱也差远了。)
附图一其实拍了十二张,因重叠太多,才放了这几张上去。图二是距离七米左右拍的大翠,没裁过,原图,懂的人会知道这种拍摄难度(对机器的对焦追焦能力要求极高)。图三是拍的飞版夜鹭,可以数毛的飞版,而且可以看出色彩表现和焦外都还不错。
拍摄飞鸟,器材因素分相机和镜头。
相机要尽量做到高速、高感,连拍性能强,镜头则要尽可能大光圈、长焦距。具体指标,不赘述了。
然后,能否拍好飞鸟,重点还是相机背后的那个头。
我觉得要拍好飞鸟,有几个因素必须可控。首当其冲是快门速度,其次是光圈。足够的快门速度是保证不糊片的基础条件,这个比较好理解,有人却纳闷了:光圈很重要吗?很重要!要争取可控。不然,拍鸟环境复杂,枝丫纵横,只有通过控制光圈,才能使主体与前背景剥离,增加作品美感。
两者都可控的话,显然只能采用M档曝光了。
同时,曝光补偿也必须可控。
飞行中的鸟儿,其身后的背景,明暗度会时刻发生变化,在点测光的情况下,为了确保主体曝光正确,应预判鸟儿可能飞行的轨迹,进而预设曝光补偿值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这里,很多初学者犯迷糊了,M档怎么还能曝光补偿?能!只要设置ISO自动即可。而ISO自动,恰恰又是我们所需要的。鸟儿不确定的飞行轨迹,背景明暗不同,必须要求不同的ISO值与之匹配,而这个指标在拍摄期间,手动是无法快速调节的,交给相机处理刚刚好。当然,ISO要手动设定一个限值,不能让相机信马由僵。我的拍鸟器材是D6+640E,恰好可以为我的创作提供极致的高感需求,极端情况下,ISO限值1W也能出精品。
另外,我觉得,要拍好飞鸟,以上都是一些基本功。关键是因地制宜,灵活选择不同的自动对焦区域,使相机能有效追焦,保持全程主体清晰。我的D6可选区域十分丰富、灵活,有单点、9点、25点、49点、105点、3D、自动和群组C1、C2等,操作者可依据环境与主体的实际情况予以选择。但由于这个选择区域,各个品牌、型号的相机迥然有异,操作方面的复制性不强,不予赘述了。
以下片子是我拍的飞鸟连续对焦的情况。
至于题主提到的推荐机型的问题,我的意见还是因人而异。
首先,你原先有没有使用过相机?如果有,你原先什么品牌的,尽量也购买什么品牌的打鸟器材,保证通用性,尽量不要灭门,白白增加投入。
其次,要依据自己的能力,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尽量买最好的,争取一步到位。目前而言,主流品牌的顶尖器材,尼康是D6+640E,佳能是1DXⅢ或R5+640三代,索尼是a9ll+640。至于半幅机,我首推尼康D500、佳能90D。
三、如果财力不迭,可选变焦头,我建议首选适马156S。
四、要是考虑性价比,初次入门者,我首推索尼a9+260。很香,谁用谁知道!
这得看一个人的经济条件了。拍摄小鸟讲究的是锐度,拍摄飞版是拍摄小鸟最高境界。如果讲究锐度,我首先给你推荐百年经典单反相机,尼康。
经济条件好,请选择d6,二话没得说的。尼康相机的锐度大家都认可,拍摄小鸟很多人喜欢数毛,尼康很能满足你这个条件。d6全幅相机是尼康中最高端的旗舰机,连拍速度十张以上。如果没有经济能力,那就选择尼康半幅机d500,这个单反相机是设计来拍摄小鸟和 体育 运动的,其模块采用d6的,连拍速度非常快,金属质感快门声十分悦耳。目前此相机中一万元左右,是单反相机半幅机里最贵的,物有所值。
再给你推荐佳能。佳能单反相机是目前销量最大相机品牌,雄居高榜。其1dx2是旗舰机,拍摄小鸟最理想机型。锐度质感都十分厉害。其半幅机目前主要是7dmk2,连拍速度10张,价格比较便宜,6000左右。
拍摄高速飞行的小鸟,像素高的相机就不要考虑了,如尼康d850,佳能5d4等等。
飞行的鸟,有容易拍也有难拍的,大鸟容易小鸟难。无论打鸟还是小鸟,都有容易和难拍的时候,距离远,匀速直线飞行的鸟容易拍。距离近、飞行路线变化快的鸟难拍。以天空、平静的水面为背景的鸟容易拍,以明亮的枝条、树叶等复杂背景的鸟难拍。
为什么大家努力想要拍飞行中的鸟?因为它难拍,拍好的照片少,物以稀为贵,拍好了飞行中的鸟有成就感。拍飞行中的鸟有什么难拍的的问题?首先是要在狭窄的长焦镜头视角里找到并追踪鸟,这对初学拍摄飞行中的鸟的人,是必须掌握的技术,需要多多练习,唯一的捷径就是给相机安装红点瞄准镜,就是现在各国特种部队武器上的光学瞄准镜,注意这个不是狙击枪上的那种瞄准镜,这个是没有放大率的,是方便使用者快速瞄准用的。使用红点瞄准镜,追踪飞行中的鸟就容易多了,等运用红点瞄准镜熟练自如之后,身体已形成了肌肉记忆,端起相机就可以对准飞行中的鸟,就可以逐渐的转为使用相机取景器拍摄了。拍摄飞行中的鸟另一个困难的问题就是对焦了,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对照相机的功能,做一定的针对飞行中的鸟的特点的设置,例如对焦点的多少,对焦灵敏度的高低,追踪灵敏度的高低等,还要人工帮助相机认定拍摄主体以避免其它景物干扰,做好预先对焦准备,及掌握好按快门的时机。
拍好飞行中的鸟,各种技术要领很多,可以写一本书了,总结下来几点:1、准确稳定的追踪;2、恰当的功能设置;3、熟练的操控与时机掌握。
拍高速飞行的鸟,如果不考虑预算限制,目前市面上最好的相机应该是索尼A9m2+600定焦(或400定焦)价格约在18w-17w。若是有一定拍摄经验,3w内也能买到合适的相机,比如佳能5d4+100~400。以下几幅拙作为5d3+70~200(2代)拍摄。
我拍鸟从来不用连拍,因为我认为用连拍等于从电影胶片里去选一张,总会有满意的,但单拍的话就看你如何掌握如《抓》这个度了。我曾拍过一组麻雀闪婚,用19秒钟拍了8张,选6成一组,这19秒钟是从相机上的数值读出来的。
当然我拍的也不是太满意,请各位老师指导。
拍摄高速飞行的鸟,主要是看拍摄者的思维的敏感度,也就是说,一个人
的反应的快慢如何,因为当你想拍摄鸟的飞翔姿态动作时,你必须得先了解鸟什么时候要飞,而正当它飞起来的时候,你按下了快门,那就是要多练习观察鸟的动态,对于相机,只要有多点连续自动对焦,或者自动跟踪对焦,有1/1000以上快门速度的相机,无论残幅或全画幅机都可,但是长焦距镜是不可缺少的,在此分享一组,用尼康d90和尼康d810各配置适马150-600mm
C型长焦镜所拍的斑鸠的飞版摄影作为参考,谢谢!
个人感觉打鸟难在追焦,需多练打单鸟,本人正开始学,摸索中,相信熟能生巧。
6. 拍电影一般用的都是什么样的摄像机
中低端电影的拍摄普遍应用ARRI系列机器进行拍摄,特别是ARRI的ALEXA,真2.8K的画面,高宽容度使其得到了许多电影工作者的认可。主流的电影摄影机还包括SONY家的F-35 F-55 F-65等等。至于高端大投资电影的拍摄,特别是用65mm胶片或者70mm胶片拍摄的IMAX电影。
7. 用尼康D800拍摄天鹅等鸟类,怎样设置才能拍出好的效果
打鸟用D800没啥问题,对焦,连拍性能够用。
打鸟更考验拍摄者的技术,跟镜头关系要更大点。
至于设置,打鸟一般用连拍,手动曝光,也可以速度优先。快门一般在1/1000左右。
天气好,有阳光,ISO100,天气较差可以适当提高ISO,也可以放自动。
镜头方面,要有长焦或超长焦镜头,焦距至少400,光圈越大越好。
8. 埃米尔·雷诺和他的光学影戏机
说起电影的历史,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可谓是大名鼎鼎,1895年12月28日巴黎咖啡馆的那次公映,为他们在电影史中赢得了超然的的地位。但是,说起电影的发明历程,在电影史上绝非是卢米埃尔兄弟一枝独秀。
十九世纪末的欧美,经过工业革命的洗礼,在光学、机械、化学等方面的科学发现及技术发展,是促成电影诞生的先决条件。而迈布里奇和马莱为了研究马和鸟类的运动,所创造的摄影技法和机器,可以说是电影发明的一个重要突破。在此之后,许多当时的发明家看到了电影的商业前景,纷纷投入的活动影像的研究之中,这些人中,除了卢米埃尔兄弟以外,还有家谕户晓的爱迪生,德国的斯科拉达诺夫斯基兄弟,以及令人叹息的路易斯·普林斯和埃米尔·雷诺。
埃米尔·雷诺是这些人中最具悲剧色彩的。
埃米尔·雷诺全名夏尔·埃米尔·雷诺,1844年出生于法国蒙特勒伊。他的父亲是一名钟表师及雕刻师,母亲是一名教师。尽管他的母亲在学校工作,但是他的父母深受卢梭的教育理论影响,并没有把雷诺送进学校,而是由自己负责雷诺的教育。无论是什么知识,只要是雷诺感兴趣的,他们都会教授给雷诺,包括植物学、动物学、天文学、物理学等等,这给雷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雷诺又自学了解剖学、生理学等医学知识,还学习了拉丁文、希腊文等语言。在他后来打工的经历中,曾经为某些讲座制作幻灯,并负责绘画和拍照,这为他后来投身动画电影机的研究埋下了种子。
1876年的时候,博学的雷诺,突发兴致想为自己的孩子制作一台光学玩具。当时市面上有一种风行一时的玩具叫做“诡盘”,后来又有人在“诡盘”的基础上制作出了“走马盘”,二者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通过狭小的细缝观看多幅拼在一起转动起来的画面。这种玩具的原理类似于现在Gif动画,利用了视觉暂留的原理,让画面动起来。这种装置现在看起来也许太过简陋,在当时却是相当新奇。这两种玩具虽然很受欢迎,但缺点很明显,观看过程中画面灰暗且太过模糊。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雷诺在“诡盘”和“走马盘”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一种台灯式的活动视镜。这种活动视镜的上方是就像一盏蜡烛台灯,可以提供照明,下方是由两个可以转动的同心滚筒组成。内部滚筒的外壁由十二面小镜子围成一圈,外部滚筒的内壁则是动画的图案。这种活动视镜解决了之前诡盘和走马盘的两个缺点,通过上方的台灯使得画面不再昏暗,而通过镜子反射则可以使观看视角更加清晰。
这个活动视镜的发明让埃米尔·雷诺大获成功,不仅在巴黎博览会上得奖,在商业市场中也是大受欢迎。受到鼓舞的雷诺迅速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了专利(在当时的欧美,专利保护已经非常成熟,也正是源于此为商业利益带来稳定的保护,发明家们才有不懈的动力,持续发明、改进各种机器),并开始持续的改进,在动画影像制作的道路上愈走愈远,给他带来了巨大声誉的同时,也为他的悲剧结尾埋下了伏笔。
很快雷诺就在活动视镜的基础上,开发出了“活动视镜剧场”。这种新的装置其实就是在活动视镜的基础上,在观看者和十二面小镜子之间增加一张透明的玻璃。玻璃内测固定这做好的舞台场景图案,使活动视镜的动画看其来好像是在舞台上表演一般。但是这台设备仅仅是埃米尔·雷诺的过渡产品,“活动视镜剧场”推出后,雷诺并没有停下改进的脚步。
很快,大约1882年的时候,雷诺将活动视镜剧场再次改良,制造出了“活动视镜投影机”,可以说是向动画电影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这种机器在活动试镜的基础上,将外部滚筒改为12块透明的玻璃并画上图案,然后在滚筒外部放置一盏煤油灯,光线透过玻璃照射的内部圆筒的玻璃上,再反射给投影装置,将图案投射出去。同时另有一块固定的玻璃画着固定的场景图案,由另外的灯光和投影装置投射在同一屏幕上。这种双画面的投射方式,大大减少了动画绘制的工作量,也为后来的动画电影合成技术制作提供了思路。但是这种机器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投射出的动画只能由十二幅图案组成,播放时间上太过短暂。
1888年,埃米尔·雷诺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制作出了“光学影戏机”。这种光学影戏机,主要的改进就在于在“胶片”的上下两侧打了孔,通过一个大平台上四个角的齿轮状的轴体传送。与活动视镜投影机相比,大大的解决了投射动画时间过短的问题。而且在胶片上打孔的想法,也大大促进了电影机的发明。需要注意的是,他使用的胶片并不是现在传统意义上需要曝光的胶片,而是通过手工绘画上去图案。而同一时期的爱迪生、卢米埃尔兄弟、路易斯·普林斯等人以及开始尝试制作摄影机,以及利用真正的胶片来拍摄影片了。但是当时闭门造车的雷诺,沉浸在巨大成功喜悦之中,并没有注意到摄影术的重要性。
光学影戏机的发明,标志着动画电影的诞生。1892年,埃米尔·雷诺和巴黎葛莱凡蜡像馆签订了放映合同,开始进行商业公开放映并大获成功。初期放映的动画主要有《丑角和他的狗》、《一杯可口的啤酒》、《可怜的比埃洛》三部。可惜的是,目前只有《可怜的比埃洛》这部动画得以保存下来,成为世界上现存的最早一部动画电影。这部动画电影情节简短,人物绘画甚至有些可怖,但是瑕不掩瑜,丝毫不影响其在电影史上的伟大。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大咖啡馆的首次公映,雷诺早了足足三年。但是由于雷诺的设备过于复杂,制作成本高,卢米埃尔的摄影放映一体机显然更接近于现代电影。所以人们在谈到电影的发明时,更多的人倾向于卢米埃尔兄弟。
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的横空出世,大大的打击了埃米尔·雷诺。卢米埃尔兄弟制作的影片成本低廉,他们派出大量的摄影师在大街上四处拍摄,这使得他们的影片可以说是花样繁多且时间较长。而埃米尔·雷诺的动画电影,因为制作费时费力,终其一生成品也没有超过十部。所以喜欢猎奇的观众开始大量的流失,这让埃米尔·雷诺也不得不开始重视摄影技术,并在后来的岁月里也曾努力研究,企图跟上技术的革新。但是他始终无法摆脱自己曾经的光环,在与各路人马的竞争中渐渐谈出。
1900年2月28日,失去光环的埃米尔·雷诺,用光学影戏机进行了最后的放映,然后他的发明永久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经济拮据的雷诺此后多次尝试发明立体影像放映机器,但均是以失败告终。
1910年,病魔缠身的埃米尔·雷诺心灰意冷,捣毁了那台给他带来无上荣誉,同时又让他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的光学影戏机,并且销毁了自己制作的七部动画中的五部。只有《可怜的比埃洛》和《更衣室旁》两部得以幸存,现在收藏于藏于巴黎美术工艺博物馆。
1918年1月9日,潦倒的埃米尔·雷诺带着对电影的热爱以及对命运的哀叹,在塞纳河畔的一家疗养院与世长辞,享年74岁。曾经的童心让他无意中敲开了动画电影世界的大门,可是命运却没有给他一个完美的结局。虽说表面上卢米埃尔兄弟击败了他的光学影戏机,但究其根本原因,是他自己太过闭门造车,沉迷于自己成功的过去,忽略了当时的潮流以及技术的革新。
然而,他的伟大却不容置疑。
至少,被称之为动画电影之父,埃米尔·雷诺当之无愧。
9. 拍鸟是选索尼A7R4还是选佳能R5
索尼 先从换壁纸开始,首先,在桌面上点右下角的那个图标进入个性设置,或者点手机上的menu键,然后点个性化设置,如下图;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几个选项,场景、皮肤、壁纸、锁定屏幕,这几个就是HTC手机美化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我们这里以壁纸为例讲解,其他的也都类似。选择壁纸后,一般会让你选择用什么哪种壁纸,【HTC壁纸】是系统自带的壁纸,【动态壁纸】很明显就是一些可以动的壁纸,动态壁纸一般比较绚丽,但是会比较费电,建议大家体验使用,但不太适合长期使用。再有一个就是【相册】,这个就可以将自己拍摄的一些照片或者自己喜欢的图片设置通过相册找到自己喜欢的图片后,选择该图片,然后调整图片的大小,保存即可设置为壁纸。 再看下自己的桌面,壁纸是不是变了呢,发挥你的想象力,把你的手机做的更具个性吧。设置动态壁纸跟这个是一样的,甚至比较简单,因为大部分时候动态壁纸都是系统内置的一些,进去选择就可以了,当然也可以自己安装一些动态壁纸,安装后的动态壁纸也是从刚才那里的动态壁纸之处设置。
10. 如何拍高速飞行的鸟有什么相机推荐
拍高速飞行的鸟,首先是对相机和镜头有一定的要求。其次是拍摄经验!
常见的拍鸟相机,佳能有1Dx搭配640镜头,尼康有D500,D5,D850相机,搭配428,640,856定焦镜头,变焦镜头有尼康200-500,还有一些副厂镜头适马150-600,腾龙150-600镜头。
其实拍鸟不一定非得用高端大炮不可,好的相机和镜头拍到的照片确实效果好,但是如果就是图个开心,经济条件又有限,一般的设备也可以给您带来好心情!
这张照片我当时用的是尼康D810配尼康200-500镜头。照片拍摄于北京南海子公园一期。这款相机的快门速度只有每秒6张!改成DX格式才每秒7张!但是也可以拍到飞板的鸟!
这是北京北海公园拍的照片,当时用的是,尼康D7100搭配腾龙150-600-镜头。优势是距离鸳鸯比较近!我用的是1600的快门速度,光圈f8,感光度自动,这样的曝光组合!
这张大麻鹣的照片拍摄与北京奥利匹克公园,用的是尼康D810搭配原厂200-500镜头。拍鸟时主要是了解鸟的习性,知道它要飞行前的姿态,它一动就开始连拍。为啥要感光度自动呢,它一移动光线的条件就会变,现调整参数根本来不及 。如果感光度自动,随着光线条件的改变,感光度自动调节 ,那么得到的曝光就会通过感光度升降而变得正确。
我拍鸟1年多,个人经验是:只要有长焦镜头配任何一台相机都能拍,但拍摄成功率和质量,就与相机性能和经验相关了。
装备上,要想拍摄成功率高且画质好,就需要对焦快、追焦强、连拍速度快、锐度高的相机,最专业且新功能最强的全副相机有:佳能1DX3,佳能R5,尼康D6,索尼a9II,半幅相机有:佳能90D,尼康D500,此外,奥林巴斯、富士、松下,也有拍鸟的机型,且其中的预拍功能特别适合新手。如果有摄影基础且预算充足,建议一步到位,直接买最好的相机和镜头,如果是摄影小白,建议先买半幅机练手。
拍飞鸟除了有拍鸟装备,还需要经验,对鸟的飞行方向、速度要有预判,镜头跟着预判走,此外,参数设置,特别是快门设置关系拍摄的清晰度和效果,也要根据鸟的飞行速度来设置快门。具体内容很多,这里不展开说了。
放几张我自己拍摄的飞鸟片。
推荐索尼a9加200/600镜头组合,应该是目前打飞版鸟最具性价比的组合。
主要特点,追焦能力强,连拍速度快,对焦速度快。重量轻,一般男性臂力就可以手持拍摄。成像质量在这个价位也非常不错了(但肯定比不了定焦镜头,价钱也差远了。)
附图一其实拍了十二张,因重叠太多,才放了这几张上去。图二是距离七米左右拍的大翠,没裁过,原图,懂的人会知道这种拍摄难度(对机器的对焦追焦能力要求极高)。图三是拍的飞版夜鹭,可以数毛的飞版,而且可以看出色彩表现和焦外都还不错。
拍摄飞鸟,器材因素分相机和镜头。
相机要尽量做到高速、高感,连拍性能强,镜头则要尽可能大光圈、长焦距。具体指标,不赘述了。
然后,能否拍好飞鸟,重点还是相机背后的那个头。
我觉得要拍好飞鸟,有几个因素必须可控。首当其冲是快门速度,其次是光圈。足够的快门速度是保证不糊片的基础条件,这个比较好理解,有人却纳闷了:光圈很重要吗?很重要!要争取可控。不然,拍鸟环境复杂,枝丫纵横,只有通过控制光圈,才能使主体与前背景剥离,增加作品美感。
两者都可控的话,显然只能采用M档曝光了。
同时,曝光补偿也必须可控。
飞行中的鸟儿,其身后的背景,明暗度会时刻发生变化,在点测光的情况下,为了确保主体曝光正确,应预判鸟儿可能飞行的轨迹,进而预设曝光补偿值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这里,很多初学者犯迷糊了,M档怎么还能曝光补偿?能!只要设置ISO自动即可。而ISO自动,恰恰又是我们所需要的。鸟儿不确定的飞行轨迹,背景明暗不同,必须要求不同的ISO值与之匹配,而这个指标在拍摄期间,手动是无法快速调节的,交给相机处理刚刚好。当然,ISO要手动设定一个限值,不能让相机信马由僵。我的拍鸟器材是D6+640E,恰好可以为我的创作提供极致的高感需求,极端情况下,ISO限值1W也能出精品。
另外,我觉得,要拍好飞鸟,以上都是一些基本功。关键是因地制宜,灵活选择不同的自动对焦区域,使相机能有效追焦,保持全程主体清晰。我的D6可选区域十分丰富、灵活,有单点、9点、25点、49点、105点、3D、自动和群组C1、C2等,操作者可依据环境与主体的实际情况予以选择。但由于这个选择区域,各个品牌、型号的相机迥然有异,操作方面的复制性不强,不予赘述了。
以下片子是我拍的飞鸟连续对焦的情况。
至于题主提到的推荐机型的问题,我的意见还是因人而异。
首先,你原先有没有使用过相机?如果有,你原先什么品牌的,尽量也购买什么品牌的打鸟器材,保证通用性,尽量不要灭门,白白增加投入。
其次,要依据自己的能力,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尽量买最好的,争取一步到位。目前而言,主流品牌的顶尖器材,尼康是D6+640E,佳能是1DXⅢ或R5+640三代,索尼是a9ll+640。至于半幅机,我首推尼康D500、佳能90D。
三、如果财力不迭,可选变焦头,我建议首选适马156S。
四、要是考虑性价比,初次入门者,我首推索尼a9+260。很香,谁用谁知道!
如果想拍高速飞行的鸟儿,老实说,尼康相机和镜头是不错的选择,专业点的选d5加640.或556或328+1.4增倍镜;也可以机身选d500;经济实惠的用d7100(d7200、d7500)+340镜头+1.4增倍镜,由于有点测联动,所以追焦速度快。特别推荐d500加上340pf加上1.4倍增距镜组合,打鸟利器。
这得看一个人的经济条件了。拍摄小鸟讲究的是锐度,拍摄飞版是拍摄小鸟最高境界。如果讲究锐度,我首先给你推荐百年经典单反相机,尼康。
经济条件好,请选择d6,二话没得说的。尼康相机的锐度大家都认可,拍摄小鸟很多人喜欢数毛,尼康很能满足你这个条件。d6全幅相机是尼康中最高端的旗舰机,连拍速度十张以上。如果没有经济能力,那就选择尼康半幅机d500,这个单反相机是设计来拍摄小鸟和 体育 运动的,其模块采用d6的,连拍速度非常快,金属质感快门声十分悦耳。目前此相机中一万元左右,是单反相机半幅机里最贵的,物有所值。
再给你推荐佳能。佳能单反相机是目前销量最大相机品牌,雄居高榜。其1dx2是旗舰机,拍摄小鸟最理想机型。锐度质感都十分厉害。其半幅机目前主要是7dmk2,连拍速度10张,价格比较便宜,6000左右。
拍摄高速飞行的小鸟,像素高的相机就不要考虑了,如尼康d850,佳能5d4等等。
飞行的鸟,有容易拍也有难拍的,大鸟容易小鸟难。无论打鸟还是小鸟,都有容易和难拍的时候,距离远,匀速直线飞行的鸟容易拍。距离近、飞行路线变化快的鸟难拍。以天空、平静的水面为背景的鸟容易拍,以明亮的枝条、树叶等复杂背景的鸟难拍。
为什么大家努力想要拍飞行中的鸟?因为它难拍,拍好的照片少,物以稀为贵,拍好了飞行中的鸟有成就感。拍飞行中的鸟有什么难拍的的问题?首先是要在狭窄的长焦镜头视角里找到并追踪鸟,这对初学拍摄飞行中的鸟的人,是必须掌握的技术,需要多多练习,唯一的捷径就是给相机安装红点瞄准镜,就是现在各国特种部队武器上的光学瞄准镜,注意这个不是狙击枪上的那种瞄准镜,这个是没有放大率的,是方便使用者快速瞄准用的。使用红点瞄准镜,追踪飞行中的鸟就容易多了,等运用红点瞄准镜熟练自如之后,身体已形成了肌肉记忆,端起相机就可以对准飞行中的鸟,就可以逐渐的转为使用相机取景器拍摄了。拍摄飞行中的鸟另一个困难的问题就是对焦了,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对照相机的功能,做一定的针对飞行中的鸟的特点的设置,例如对焦点的多少,对焦灵敏度的高低,追踪灵敏度的高低等,还要人工帮助相机认定拍摄主体以避免其它景物干扰,做好预先对焦准备,及掌握好按快门的时机。
拍好飞行中的鸟,各种技术要领很多,可以写一本书了,总结下来几点:1、准确稳定的追踪;2、恰当的功能设置;3、熟练的操控与时机掌握。
我从最早的佳能70D用到现在的7D2,拍了不知多少次,70D获得一个中国国家地理金奖,7D2获得一个中国科普一等奖。
不是下面的这两张,但是这两张都是佳能7D2拍摄的。个人觉得7D2的高感不理想。
拍高速飞行的鸟,如果不考虑预算限制,目前市面上最好的相机应该是索尼A9m2+600定焦(或400定焦)价格约在18w-17w。若是有一定拍摄经验,3w内也能买到合适的相机,比如佳能5d4+100~400。以下几幅拙作为5d3+70~200(2代)拍摄。
我拍鸟从来不用连拍,因为我认为用连拍等于从电影胶片里去选一张,总会有满意的,但单拍的话就看你如何掌握如《抓》这个度了。我曾拍过一组麻雀闪婚,用19秒钟拍了8张,选6成一组,这19秒钟是从相机上的数值读出来的。
当然我拍的也不是太满意,请各位老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