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知识 » 乡村露天电影怎么能把自己拍上去

乡村露天电影怎么能把自己拍上去

发布时间: 2022-11-05 05:44:17

A. 如何做影视视频剪辑

1、首先下载资源。


想要剪辑电视剧或者电影视频,首先自己手里得有资源啊!所以说,应该从网上下载那些高清的视频来。推荐网络网盘。上面有很多资源,下载到自己的电脑上。这样才更便于剪辑。


2、细细观看视频。


既然想要做剪辑,最起码要把视频重新温习一遍。对于一些搞笑的点、自己有感悟的点,好好记下来。只有这些爆点多,自己的剪辑视频才能有效果,才能被观众喜欢并分享。


3、写好文案很关键。


看完电影或者电视剧后,就应该耐下心情来,好好写文案了!先多起几个有趣的标题,以后慢慢选择。最起码应该把剧情大概总结一下,然后再加入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才能出众。



4、普通话要多练习。


要做视频剪辑,还是需要把普通话好好练习下。当然了,自己也可以走搞笑风格,或者家乡话风格,不管怎样,一定要坚持自己的风格。配音很关键的,让大家一听到自己的声音就会记住自己,很有辨识度。


5、剪辑软件先练手。


现在网上有很多免费的视频剪辑软件,可以先下载下来,练练手。免费的一般来说,功能不够强大。但对于新手来说,还是足够了!多剪辑几部片子,慢慢积攒经验。然后还得关注剪辑相关的知识论坛,看看人家大神是如何做的。


6、反复检查保质量。


好不容易剪辑好的片子,最好多检查几遍。确保失误最小化。包括画面质量、字幕、配音、背景音乐等。而且如果视频上有水印,则应该及时打住马萨克,或者用自己的LOGO遮挡住。

B. 什么样的投影设备可以在农村或者城市放露天电影

我司是国家2131工程广东省执行单位,我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领先、高性价比的数字电影设备——蒙太奇ECP-V8,该设备在广电总局的测评中,各项指标名列同类放映设备的第一名。我公司具备放映设备的专业化系统集成能力,为客户提供了不同放映环境下的数字电影设备体系,客户包括东莞市科学馆、大学城社区影院等;我司利用该设备执行过省委先进办、省政府、省文化厅组织的“百部电影下乡村”放映活动,团市委组织的“千场电影进社区”活动,并将在今年内承接全省2131工程的大规模放映任务

C. 露天电影素材如何加自己视频

请参照以下步骤。
1、把需要进行编辑的两段视频,导入到视频编辑软件。通过文件找到导入媒体,根据路径选择自己要导入的视频点击打开即可。
2、导入的视频放入下面的时间轴,直接用鼠标拖拽到时间轴上,或者是鼠标右击添加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来选择操作就可以了。

D. 你看过乡村露天电影吗有什么感触

在上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因为电视还没有普及,在生活相对匮乏的岁月里面露天电影,成为了农村最主要的文化娱乐活动。随着后来科学技术的提高,我们再也没有办法去重新回味这一种原始的观影方式。这一官员方式带给我们的不只是电影的星期,更多的是每一次看电影的欢乐和期待电影来的喜悦和等待的满足。在那个时候公社的电影站,会将影片轮流得到各个大队进行播放,而很多的影片在看了一遍一遍又一遍之后,仍然还会去看,那是一种满足和快乐。

E. 为什么现在农村也很少有放露天电影的了

我个人感觉现在农村的生活也是特别的好了,我感觉一个村子里面每家几乎都有电视剧了吧,而且现在还有网络电视,在家想看什么就可以点播什么,真的挺方便的,以前的那种露天放电影是真的因为穷,没有什么经济能力去买电视剧,现在的农村经济发展都还不错,只要好好的干活,肯定是可以买上电视剧的,一台电视机也花不了多少钱,而且现在的网络也很发达,几乎是一部小小的手机就可以干很多的事情,可以选择去拉网线,然后就可以用你的手机看电影,玩游戏之类的,我感觉这样真的挺好的,在自己的家里面还可以安放投影仪器,这样在家里就可以看电影,这样更加的方便,有时候想吃点什么东西都是可以自己去拿的,我感觉很方便的,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真的很快,现在有些农村家里面不仅仅有电视,还有电脑,所以这些露天电影肯定是不受欢迎了,而且以前的露天电影也是一部电影很久很久了,所以我感觉这些就不受欢迎了,还是自己在家里面看最新的电影比较好,我觉得我们的经济肯定是相比以前进步了很多了。


F. 想在农村露天放电影,需要什么设备,全部设备办下来要多少钱,

买一台投影仪+电脑+音响
用5000至6000元投影仪.这样比较清晰一点.最好贵一点的.
电脑用一台3000元的笔记本就可以了..(用DVD也行.搞个1000左右的,用电脑就省得买DVD.)
音响就搞一个2000元的.
大约一万吧.

G. 六七十年代,在农村看露天电影是什么场面

在农村看露天电影是非常壮观的场面,因为来看电影的人有很多,在这个时候非常容易出现人挤人的情况。而且在这个时候大家也会非常的开心,同时也会让大家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好的体验。即使被蚊虫叮咬,大家也不会选择回家。是看电影的非常多,所以很多人站在最后面,根本不知道电影里演的是什么。

所以很多年轻人体会不到他们的那种快乐,因为大部分年轻人会跟自己的朋友一起去电影院看电影。这个时候大家也体会不到,看露天电影的那种心情。而且现在的年轻人有很多的娱乐活动,还有一些朋友可能会跟朋友一起去游乐园玩耍。然而在他们那个年代,唯一的娱乐活动可能就是看露天电影了。甚至还有一些人坐在了别人家的墙头上去看电影,看到了这样的场景之后,也让很多人觉得如今的生活非常的不容易。

H. 浅析《露天电影》的创作技巧与小说主题

浅析《露天电影》的创作技巧与小说主题

文/断翼孤鸿

摘要:关于这篇小说,我将从创作技巧和小说主题两方面来阐述我所读到的内容。技巧上,我分为三个小点来讲,主要从看似不经意开篇、文中多处运用的伏笔和悬念的设置以及故事的戏剧性方面来谈;主题上,我认为是怀旧与批判并存,以及文本背后的小知识分子的道德缺失和女性的虚荣堕落之源,最后推测作者是处于隐形批判的立场。

一、创作技巧论

1、激趣开篇,引人入胜

《露天电影》这篇小说,光看名字就会让人联想到“怀旧”一词,跟“露天电影”有关,因为露天电影已成过去式,是能够勾起人们回忆的一个事物,然而小说并未直入主题,而是另辟蹊径,从一个男人中途下车小便开始。下车,意味着旅途改变,意味着故事会发生变化,至于如何变化,不得而知,还需读者要往下看。并且为什么车上的这些人如此不讲究,而且司机说话也如此粗俗,首先就展现出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这就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读者就会预测和期待这到底会是怎样一个故事。

2、多埋伏笔,设置悬念

小说另一值得称道的地方,就是多处用伏笔,引发读者深思。小说就像拍电影一样,镜头一直跟着主人公走,例如主人公为什么无法当众小便?作者为什么要交代这个事,这些都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再者就是主人公看到有“扎下”二字的界碑,若有所思,具体想到什么,读者不知,只能隐约觉得主人公跟这个地方关系密切,若想看个究竟,则非往下阅读不可。

紧接着看到了一个小孩,小孩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个小孩?看似多此一举,实则有大用处,为后文秦山原的悲惨结局提供了一个见证。还很多地方,例如那两个妇女看到他,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反应?在饭局上,孙伯让又为何含沙射影的说他“贵人多忘事”,以及提及自己老婆跟一个放电影的人跑了的事,而恰好秦山原的身份又是放映员,这二者之间又有何关联?为什么孙伯让说会放电影也只放给秦山原看?这些问题都值得思考。

孙伯让力争让秦山原住自己家,并且一路上指出一些事物,勾起秦山原的回忆,这又用意何在?后来又精挑细选了《夜歌》这个电影放来给秦山原看,到这里就可以看出孙伯让跟秦山原应该有夺妻之恨,所有的问题重叠在一起,一步一步把情节推向高潮,作者所用的这些伏笔,正是构思巧妙之所在,并且鲜活的把人物跃然纸上。

3、戏剧性的深刻把握

《露天电影》包含了作者对小说戏剧性的深刻把握。作者把人物的内心活动(思想、感情、意志及其他心理因素)通过外部动作、台词、表情等直观外现出来,直接诉诸观众的感官。例如精确的画面描写;看似不经意的开局;牵着读者的鼻子走情节;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表情所背后蕴藏的故事以及最后轻笔收尾等等。看完之后才能明白,结构、叙述,都是精心安排策划过的。这就是小说家的高明所在。

二、小说主题论

1、怀旧与批判并存

这篇小说,刚开始看时,确实有怀旧的情感在里面,从秦山原见到村里人,人们认出他,热情地迎接他的到来。他被簇拥着,有种众星拱月的主角光环成就感。他原来是十五年前的露天电影放映员。十五年前的人、事、物相继呈现,故事就这样展开来。

他十五年前很受群众欢迎。他的感觉很好,时代变了,设备换了,但温暖的人心依然没变。老头记得他,老头的儿子记得他,一群妇女记得他,几乎聚拢来的二十多人都记得他。老村长热情招待他,同样的人,十五年后吃同样的饭,这是什么样的温暖?所以可以看出作者是个怀旧的人。

然而,小说家毕竟不同于散文家。他更喜欢发现生活的戏剧性。《露天电影》不是要向我重现当年的露天电影放映情况,而是要展示露天电影幕后的生活戏剧,放映员的戏剧,他与另一个男人的戏剧,与一群女人的戏剧,他的小便的戏剧。

下车小便,是给后边埋下的伏笔,放映员在经历了令人温暖陶醉的往事重温之后,突然被带向了生活残酷的回忆,温馨的怀旧戛然而止。那个热情邀请他到家里看电影的男人,原来是要复仇,他把放映员绑在椅子上折磨他,不让他小便。放映员曾经与那个男人的女人有染。至此,这个原本怀旧的故事转变为复仇的故事,温馨变成了冷酷,回忆让位给现实,幸福转换成痛苦。一场令人充满期待的露天电影,变成了命运难测的戏剧演出。

其实小说想告诉我们,生活有时候不是想象的那样美好,也不是表面上那样温馨。尽管时代背景非常隐蔽,但隐约我们可以看到那个年代的模糊面貌。老村长,露天电影,这些符号依稀可辨。但显然,小说并不在意对特定时代的解构,而重在向读者玩一个叙述游戏,因为他知道读者可能会联想到大家一起看“露天电影”的那种美好回忆,所以他反其道而行之,把读者引向了一个当时特定年代背景下不为人知的一些故事中去。说明那些值得怀旧的年代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美好。

2、文本背后:小知识分子的道德瑕疵和女性的虚荣堕落

小说描述的本应是一个美好回忆,一个值得怀旧的地方,可是在这些看似美好的回忆中,隐藏着许多男盗女娼的苟且之事,展现出了人性的丑陋,这些都要源于特定年代背景下的知识分子道德缺失和农村妇女向往城市生活虚荣,以至于滋生了一些不正当男女关系的歪风邪气。

按照文本的描述,秦山原很显然是个来自城里的知识分子,会放电影,多才多艺,而且应该长得还不赖,他来到扎下这个地方,自然显得与众不同,在那些与之有染的妇女眼中,甚至可以说是鹤立鸡群。这样一来,他就可以为所欲为,利用放电影之际,勾搭有夫之妇,趁大家都在看电影,悄悄溜走与其他女人偷情。而妇女们可能是源于喜欢新奇的东西,因为他会放电影,或者是农村妇女向往城市生活,因为在那个年代,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差别是很大的,就好比今天大家想进北上广一个道理。

但不管怎么样,这种不正当关系实在是有伤风化,有碍廉耻,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当时农村生活男女不正当关系的糜烂和猖狂,同时也看到小知识分子道德瑕疵和女性的虚荣堕落,不计后果,沉溺于有悖人伦的肉欲之中而不顾廉耻。

在这里,作者的没有明确的态度,但从秦山原的结局来看,可以窥见这种现象是作者所不齿的,所以设置了这样一个小便困难的报应和孙伯让复仇的结局,以此来警示人们。而我却从中看到了一些东西,比如人性的弱点,比如人们没有敬畏之心,多是凭着自己的本性在为所欲为,没有道德自律等。

三、结论

人们常说今天世风日下,男女关系混乱,换男女朋友如换衣服,没以前纯洁,没以前专一。人们对婚姻的忠诚度也大不如前,出轨之风大行其道,离婚率居高不下,其实我们只不过是不知道以前的状况而已,或许当时比起今天,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也未可知。因为当然毕竟不像如今这样开明,所以他们只能转入地下,没有公然让人知道,或者说不像今天有那么多媒体报道,所以不为人知。我猜作者肯定是想告诉我们,不要被表象所迷惑,说不定道貌岸然光鲜亮丽的外表下,隐藏着的却是一颗男盗女娼的肮脏之心。所以,这里面有对人性的批判,作者的意图应该是想通过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来批判这种歪风邪气。

注:此文乃是大学期间的一次作业。

2018年12月8日

I. 小时候农村放电影正片之前放加片,你还能说出一部加片名字吗

一般都是《新闻简报》和动画片,如《哪咤闹海》《三打白骨精》等等。最后才放 电影正片啊!谢谢!

主要是新闻简报纪录片。科教片!防止病虫害,施肥,农药,土地改良,下雨,刮风,干旱的形成!

是那部电影,我就不清楚了,我只知道在电影正片开放之前,播放员都会按照国家政策或者地方政策,推荐播放一些农业或者工业宣传广告,同时有时也会插播一点国家新闻等。

小时看电影在正片开始之前都要加放(新闻简报),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一部(世界未解之谜)。

记得是先演一些新闻记录片,大多都是“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然后才演“正片”。

《农业学大寨》

一般放正片儿之前放夹片儿,都是些国家新闻农业知识,还有儿童故事片儿,那时候放电影儿在大街上,佳片儿也是在召集人,人们都陆陆续续全来了,这时,就开始放正片儿了,不记得加天儿的名字,有好多佳片儿都没名字

问:小时候农村放电影正片之前放夹片,你能说出一部夹片的名字吗?

过去农村放电影,那是县放映队的巡回放映,不是商业放映,所以每放正片之前都可能带有夹片,这些夹片有新闻片,有科教片,还有动画片。

那时夹片里的新闻片就是《新闻简报》,说是新闻,其实也是早就过时的新闻,因为它是随着电影正片而来的,有的电影两三个月才转过一次,有的甚至还长,这新闻也就是几个月以前的新闻了。有一次看《新闻简报》毛主席接见某国政要,还是上一年的事。

科教夹片记得有一部是《猪囊虫》,说的是人和猪共同寄生的绦虫。还有一部是《节柴灶》,说的是烧火做饭修节约柴草锅灶的影片。还有说小麦移栽玉米移栽技术的。

动画片和木偶片还有剪纸片也有很多夹片,《大闹天宫》,

《哪咤闹海》,

《半夜鸡叫》,

还有《红军桥》,

《小螺号》,《草原英雄小姐妹》等都是动画木偶夹片。

让说一部,我却说了这么多部,超额了,其实还有很多很多,还有的都记不清了。

看正片过瘾,看夹片也很入神的。

回答问题:

小时候农村露天影院放电影的场景,大家还记得吗。

八十年代,露天电影的场景,大家还记得吗?

我是七九年的,八十年代露天电影依然在我心里记得,小时候最喜欢过年和放露天电影。那个时候还是放黑白的,电影机器需要2、3个人拉,一到放电影的时候村里广播就会通知。听说要放电影,小孩子们有的早早的拿着板凳去村等。有的饭都不吃,就去等放电影,在那个时候,农村看一场电影很不容易。

现在时代变了,农村也变化大了,都没有来农村放电影了,而去城里看电影现在电影票很贵。很少时间去看,而八十年代放露天电影的那种情景不会在有了?

农村露天电影,我

记忆忧新

曾记得,那些年,我们农村看过露天电影.

顾名思义,露天电影就是在室外看电影。

露天电影,在七十,八十年代流行。

农村放电影,一般情况下,都是先择生产队场里,学校操场,农民宽敞的大门口。采用放映机,有的是活动影片。

在8o年代的农村电影放映队,是公社组织的,如果哪个村放电影,其它村的社员也会跑上个三里…五里的路途去看露天电影

网友老伙计:

七十年代的露天电影是我孩时最有情怀的一段美好记忆。

暑假中每逢八一建军节晚上 体育 场必有驻军慰问给当地民众放映露天电影,而且连映二部故事片,那天傍晚我总是兴奋地马虎吃几口饭,嘴中叼着一

饼,肩上扛着长板凳和几个小伙伴去占最佳观影位置,每当布幕上出现闪闪放光芒的八一五角星时,我们就拍手呼喊,肯定是我们小孩最爱看的战争打仗片。《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上甘岭》、《战上海》、《英雄儿女》、《小兵张嘎》、《打击侵略者》、《地下游击队》、《海岸风雷》、《第八个是铜像》、《列宁在十月》等中外电影如数家珍,百看不厌。

加片?哈!要不是你提问,我根本想不起来“加片”这个词组了。一是我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和电影票的涨价,看电影少了,更别提在农村看电影了;二是现在电影院里都是提前放广告,完全想不到加片的概念。不过题主的提问,很快让我回忆起了小时候,在老家看电影的一些情形。

“加片”这个词还在我的记忆深处,它就像是一个欢快地从父老乡亲嘴里蹦出的精灵,带着惊喜,却又忽的不见了——我实在想不起来,在农村看电影时,看过哪些加片,只感觉是加演了一部电影。但显然这不是事实。

小时候看电影,主要记住的是情节,而不是片名。我敢肯定的是:那时候电影开演前,绝对没有商业广告。

J. 露天电影的岁月散文

我很喜欢看电影,尤其喜欢看武侠电影。记得在渭南师专读书的时候,我一有空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就会去电影院看电影。现在,有了电脑,我一有闲暇就会坐在电脑前搜寻一部两部武侠电影看看,以消磨无聊的时光。每次看完电影,我的灵魂就像经过了雨水的洗礼,明澈宁静极了,也舒服极了。电影曾经伴随着我度过了许许多多寂寞而无聊的时光,也给予了许许多多做人的道理,开阔了我的眼界,增长了我的智慧。尤其是小时候在家乡看了十几年的露天电影。现在,每当坐在电脑前欣赏电影的时候,我的脑海都会浮现出小时候在家乡看露天电影的情景,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清晰。

我看露天电影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小学毕业前。那时候,农村还几乎没有电视机,就连收音机和收录机也很少很少。每当夜晚降临之后,农家人大多都是呆在昏黄的油灯下聊天。妇女边聊天边抓紧时间纳纳鞋底,缝补衣服。男人则喝着茶,聊着天。条件好点的甚至还会倒上那么一壶淡酒,吆五喝六地晕晕。我们小孩子们则在外面疯跑。或者躲迷藏,或者玩打仗,不到玩累的时候不回家。所以,一旦村里有电影放映,那就成了我们的狂欢节。

那时候,每个公社都有一个电影放映队。每晚在各个大队轮流放映。放映前都要在村子的显眼地方贴海报。海报上有当晚要放映的电影的名字,和故事简介。当海报贴在村口的时候,立马就引来了村民围观。随即,期待和快乐的氛围便在村子里蔓延开来。

我们大队的电影大多数时候都在我们学校的操场上放映。往往在放学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了有没有电影,电影的名字是什么。当电影放映员推着自行车走进学校的时候,我们的心就随着他飞走了,心里满满当当地装满了对电影的遐想和对过去放映的电影情节的回忆。至于老师讲了什么,怎么讲的,一概没有了印象。放学后,还没有进村,我们就一个接一个大喊着:“今黑了有电影。《闪闪的红星》。”生怕大人听不见似地。回到家,又匆匆忙忙地把这个消息告诉父母,马马虎虎地吃了饭,就向学校跑去。

还没到学校,就听见了柴油发电机隆隆隆的声音。随着发电机声音的逐渐加大和地面震颤力度的加剧,我们的心也不由自主地狂跳起来,那种激动和向往简直就和青年男女约会前的感觉有些相似。

等到了学校,放映员才开始绷银幕,就在我们学校东面路旁的两株桐树中间。我们小孩子就在银幕前欢呼着,跳跃着,让挂在绑在课桌腿上的棍子上的电灯的明亮的光把我们的影子投在银幕上。

不一会儿,银幕绷好了。放映员就开始调试机器。这时候,村里的人就陆陆续续地搬着凳子进场了。他打开机器。一个方形的光柱就打在了银幕上。或者偏左,或者偏右,或者偏上,或者偏下。他微调着机器下面的旋钮。终于,光柱打在了银幕的正中间。此时,人们开始占位置。或者放下凳子,或者从旁边找来一块半块转头放下。这时候,放映员就把加演的纪录片的胶片搭在机器前面的小轴上。拉出片子,在机器上绕来绕去,又卷在后面空白的圆盘上。随即,他拉灭电灯。银幕上就出现了活动的人影和音乐。很快,人们便老老实实地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静静地看着电影。一般加演的电影都不太好看,大人们还能坐在下面欣赏,可我们这些孩子都坐不下去,就神经质地在银幕前跳着蹦着,让光柱把自己的身影投射到银幕上傻乐。于是,为了争有力的位置,你掀我,我掀你,不一会儿就打了起来。不是你被打哭了,就是他被打趴下了。银幕前顿时乱成一团,引来了大人的一顿呵斥。呵斥过后,银幕前能够稍稍安静一会儿,但不久,又打闹开了。又引来大人的呵斥。于是,反反复复,直到正片开演后,银幕前才能够真正静下来。

电影一演,往往要几个小时。每次电影放映期间,总有那么几个小孩子困乏了,但又舍不得精彩的情节而强撑着。往往撑着撑着就睡着了。也不怕脏,就那么顺势一躺,就在泥地上呼呼大睡起来。等到电影结束了,小朋友、或者哥哥姐姐、或者父母叫他起来回家时,他还要迷迷糊糊地喊着问:“演到哪里了?打仗了没有?谁赢了?”惹得周围的大人小孩哈哈大笑。

我们公社有十几个大队,再加上天气的原因,每个村至少要等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才能看一次电影。因而,人们对电影的渴望就会像现在的孩子对放假的渴望一样炽烈。如果听说附近那个村子演电影,那么,村子里的大人小孩就会一溜一串地相赶着赶去看。也不管天热天冷,风大风小,只要不影响演电影就行。我曾在我外婆家随着舅舅和他的伙伴连夜赶了一来回十六路去醍醐公社剧院看了一次电影。我们是从田野里插斜路去的。一会儿跳下一个塄坎,一会儿爬上一个小坡,有时候还会掉进刺窝里被酸枣刺挂的满腿的血丝,就这样还打消不了想看电影的欲望。至于跑得腿酸腿疼,那就更不在话下了。大家一路上说说笑笑追追打打地,不觉就到了目的地。那天晚上,我们看的电影好像是《洪湖赤卫队》。片子也许演的次数多了,还不时地烧片子。放映员就要不时地停住机器,把烧坏的片子重新接起来再演。即使这样,我们也看得津津有味。还有一次,我随着大人去七里外的醍醐公社看电影。那晚月亮很明,就像在地面上洒下了一层雪白的银粉。醍醐村的北面有一个土堰,堰下面是一个光洁的麦场。堰壁立在麦场旁,足足有一丈高。堰东面是一条仅一丈阔的下坡通进醍醐街道。在堰北面的'大路上看,堰下的麦场和路面一样的颜色,都是朦胧般的银白色,连成了一体。我心里幻想着电影情节,迷迷糊糊就像在梦里一样,也不看路,只是凭感觉往前走。一脚踩出去就掉到了堰底下,幸好,摔在了麦场边的荒草地上,仅仅摔疼了屁股而已。我呆了呆,仔细看了看堰,才从梦境般醒了过来。随后起来拍了拍屁股,就紧跑了几十步,赶上大人们,又向剧场走去。

有时候,运气并不是都那么好。有很多次,听说哪里哪里有电影,于是,晚饭后,一群人相约着赶去了。但到了目的地之后却发现,那只是传话人的恶作剧。这才想起传话人说的电影名,那就是《英雄磨鞋底》。看电影的人自己成了电影的主角,英雄。虽然被骗了,但大家还是很高兴。在回家的路上笑着骂骂传话的人,然后就合计着下次怎么又去骗传话的人的办法。毕竟,在看电影的路上,大家消磨了漫长的无聊的夜。我也当过一次磨鞋底的英雄。到现在想起来还记忆犹新。那晚,月亮很明。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全是亮闪闪的星星。听说雷家圪崂有电影。我就随着一群大孩子向雷家圪崂大队部赶去。去的时候,大家的心思都在电影上。都在互相打问电影的名字。但大家说的都不一样。这时候,就有人觉得被别人捉弄了。但又不甘心。幻想着捉弄人的人并没有去过雷家圪崂,也许说的是实话。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回到家里后还是没事干。还不如去碰碰运气。就这样,我们抱定了当英雄的念头急急地赶往了目的地。等到了雷家圪崂大队部一看,只有明月下的泛着银白色光亮的土广场在摇曳的树影下吟唱着梦呓般的歌吟。我们只好失望地向回走去。在回家的路上,大家的脚步缓了许多,不再那么急迫。月光把田间小路照射得很亮,连路边的香茅草、刺角、把地楞都能够看清楚。蛐蛐在草丛里欢快地鸣叫着,远处村庄里的鸡狗也在有一搭没一搭地疲倦地叫着。我好奇地观察着这美丽而朦胧的夜景,聆听着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心情非常宁静与愉悦。大孩子们则在议论着星座和星辰。我顺着大孩子的目光和语言,认识了银河、北斗七星、北斗星、牛郎织女星等等星星星座,长了许多见识。那晚,我并不觉得很亏,反而觉得很有意义。

我对看电影是非常痴迷的。有一次,我感冒了,高烧不止,恶心欲吐,浑身酸软无力,整天茶饭不思。躺在热炕上浑身难受得辗转反侧不能入寐。爸爸妈妈看我病的不轻,就赶紧出去找医生。我一个人躺在炕上想入非非,感觉自己似乎就要死了似地。这时候,村里有人喊叫说雷家圪崂有电影。我不知道哪里来的心劲,竟然一骨碌爬了起来,也忘记了自己的感冒。也没有告诉家里人,就匆匆地跑了出去,追上村里的大人,向雷家圪崂大队跑去。那晚演的是什么电影,我没有印象了,但记得回家的时间很晚。去的时候北斗七星的勺柄还在南方,回来的时候已经跑到了西边。到家后,感冒竟然不治而愈了。那晚,妈妈说,爸爸带着医生来给我打针,却找不见我了,后来听村里人说看见我随着大人去看电影了,这才放下心来。

乡村得露天电影一般都是小银幕。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宽银幕,而且是两机连放的时候,我才感受到了什么是震撼,什么是大美。外婆家村里住有西安来的知青。西安市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派电影放映队慰问知青。在大队知青点(和家楼大队大队部)一连放映三天。那年我上五年级。暑假去外婆家玩。刚好知青点放电影。那天加演了一个木偶剧。还是彩色的,中间不换片,不停顿,剧情很流畅很连贯。人物很大很逼真,那个木偶就好像在我跟前一样。加上完美的立体声音箱制造出来的声音效果,让我体验到了不同的美,从此,我对电影多了一层新的感受。

后来,随着电视越来越多,电影对农村人的吸引力就慢慢下降了,慢慢地就很少有人看电影了,即使天天在家门口放电影也很少有人看了,还不用说跑着去几里甚至十几里路去看电影了。露天电影慢慢地就成了我记忆深处的回忆了。

2013年1月6日于草庐书屋

热点内容
日本综艺中国电影完整版 发布:2023-08-31 22:05:04 浏览:1720
日本污电影推荐 发布:2023-08-31 22:03:58 浏览:690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小演员 发布:2023-08-31 22:01:10 浏览:1677
日本电影女主割下男主 发布:2023-08-31 21:58:33 浏览:1417
一个法国女孩剪短头发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7:38 浏览:1409
日本电影主角平田一郎 发布:2023-08-31 21:54:07 浏览:1058
电影票为什么抢不到 发布:2023-08-31 21:52:52 浏览:1340
电影院眼镜吗 发布:2023-08-31 21:50:27 浏览:764
港剧晓梅是哪个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0:15 浏览:796
书生娶个鬼老婆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3-08-31 21:49:25 浏览: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