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知识 » 河和美国电影有哪些

河和美国电影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11-04 23:50:59

1. 观美国电影《大河恋》

今晚22:00看了一部美国电影《A River Runs Through It》。

我深深被影片中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生动哀怨的电影剧情所吸引。

电影是1992年,由美国导演罗伯特·雷德福执导的文艺剧情片。

《大河恋》改编自诺曼·麦考连的自传体小说,主线讲述诺曼与保罗两兄弟的故事。展现了一心以父亲为榜样的诺曼及狂放不羁的保罗,这一对兄弟,数十年的成长经历,和不同的命运。

《A River Runs Through It》

节奏舒缓,摄影优雅如诗,再加上深情款款的主线和旁白,使其成为文艺片的经典之作。

全剧没有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和轰轰烈烈的戏剧冲突,在好莱坞的电影里显得格外清新脱俗。在导演的散文式旁白和摄影师一派悠然自得、充满诗意的拍摄风格下,不再是单纯的电影作品,而是一幅印象派的油画。除了摄影师是它的灵魂外,电影音乐也是它的另一个生命承载。在导演、摄影、配乐的亲密合作下,观众充分感受到精神上的喜悦和心灵上的平静。

电影在“光”和音乐元素的装扮下,自然景观美轮美奂,人物造型绝妙之至,精神面貌至真至纯。大河传奇和演绎的“大河恋” 情结成为油画和抒情散文的唯美超越。影片诠释了生活中的亲情、爱情、友情的内涵和真谛。一条大河,承载着父子深情和兄弟之情,大河奔流不息,就如生命一般。

该片的光线造型非常有特色,对不同时空的景色、人物表情、动作、形态、心境、形象塑造和电影的主题完美、立意升华等都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蒙大拿州特律河边的小镇,住着长老派牧师雷夫伦特·麦考(汤姆·斯凯里特饰)一家。麦考连为镇上人布道之余,平时喜爱读书,更喜欢在美丽的特律河里用假蝇钓鱼。麦考连家有两个男孩,大儿子诺曼稳重内敛,小儿子保罗坚强、倔强、狂放不羁。他们从父亲那儿学到了钓鱼的技艺,也学到了做人的道理。

1917年,一战爆发,诺曼(克雷格·谢菲尔饰)加入美国森林服务部,而保罗(布拉德·皮特饰)做了泳池救生员,唯一不变的是他们对钓鱼的爱好。诺曼发现,弟弟慢慢不再按照爸爸教的节拍去钓鱼,他发明了自己的节奏,而他无疑是个钓鱼天才。

1919年秋,诺曼前往离家几千英里的达蒙斯学院上学,一去就是六年。在学院,他发现自己其实非常擅长讲授英国文学,萌发了当教授的念头。保罗在家乡读完大学,毕业在当地报社工作。

1926年,诺曼回到了家乡。再和弟弟一起去钓鱼时,他发现自己永远都赶不上弟弟了。在一个舞会上,诺曼结识了美丽的杰茜,两人很快坠入爱河。

保罗则迷上了赌博,欠了一屁股债,经常因为欠债与人打架,成了警察局的常客。

诺曼接到了芝加哥大学的聘书,请他担任英国文学教授,他鼓起勇气向杰茜求婚。

即将离开家乡的诺曼与父亲和保罗再次来到特律河钓鱼。诺曼让保罗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和他一起去芝加哥。

保罗拒绝与诺曼一起去芝加哥,他是一个钓鱼艺术家,他不愿离开蒙大拿。就在诺曼动身去芝加哥的前一天,保罗被仇家杀害。

诺曼迟暮之年回到蒙大拿,在特律河边,用颤颤巍巍的手抛出鱼线,大河流淌着生命的意义。

1)父亲 雷夫伦特·麦考连

镇上的长老派牧师,诺曼、保罗两兄弟的父亲。善良正直,有坚定的信仰,严肃认真。在布道之余喜欢钓鱼。他爱自己的两个儿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教育和要求他们,把钓鱼爱好和技术传给他们,以此引导他们验证上帝所创造的自然生命规律:唯有掌握节拍,才能重获力与美。但他的爱过于严苛,让年幼的儿子畏惧。

2)母亲麦考连太太

牧师的妻子,两兄弟的母亲。慈爱善良,善解人意,爱护家人。然而,保罗过早去世,给她留下了无尽的悲伤和遗憾。

3)弟弟保罗

麦考连牧师的小儿子,富有冒险精神,倔强坚强,狂放叛逆,是个反抗父亲的不羁儿,连钓鱼方法也违抗父亲教的法则,但他继承了父亲富有艺术气质的一面,把钓鱼作为毕生的爱好。从事记者工作,因与印第安女子交往甚密而常与保守的同乡发生冲突,赌博、酗酒成性,最终招致杀身之祸。

4)哥哥 诺曼·麦考连

保罗的哥哥诺曼,稳重内敛,循规蹈矩,事事顺从父亲,富有责任感,全心全意地爱着那些他不一定能理解的亲人。他深知人生不是艺术,那一刻不会长久,所以不能忍受富于“艺术家”气质的弟弟嗜赌成瘾,想带保罗去芝加哥,认为这是在帮助弟弟。

5)诺曼恋人 杰西·伯恩斯

诺曼追求的美丽女孩。出身富裕家庭,有一个名人哥哥。她爱自己的哥哥尼尔,但就像诺曼不能理解保罗一样,她也不能理解尼尔。她认为尼尔需要帮助,并为他不肯接受帮助而难过。

6)杰茜哥哥  尼尔·伯恩斯

杰西的哥哥,常年混迹于好莱坞。属典型的纨绔子弟,喜欢夸夸其谈。因为他玷污了神圣的大河以及钓鱼规矩,所以引起诺曼、保罗兄弟的反感。

潺潺河水,每每静静的午后,钓鱼成了父子间最难忘的时刻。大河流淌着,生生不息,好似讲诉着生命的意义。生命就像一条大河,时而平静,时而波澜。我们的生活也如此。河水最终会奔流入海,而我们的生命最终会归于尘土。生命中的每一步都不可预见,我们的生活就如甩出去的鱼钩,或有收获,或无收获。我们静静的接受这一切,然后继续甩绳。大河中的石头记录河水的足迹和岁月,我们则用记忆来铭记生命中的这些往事。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条河,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方向。当老去的时候,回首过往,就如河水般曲折和精彩。

电影中的许多台词,暗寓了生命这条大河的深刻含意。

有一条护城河,两岸种植着槐树。

春天槐树都在同一时间开花,全城都弥漫着淡淡的芳香。

每当我站在峡谷的暗影中......

周围的一切都会渐渐褪色,变成了与我相伴的灵魂深处的记忆......

还有那大河底下的声音。

大河缓缓流淌,河流声像打着四拍子的音乐...

我在河边盼望着鱼儿上钩。

最后,所有这一切融合在了一起......

一条穿越时间和生命的河流。

大河因为暴雨涨潮而涌向四面八方......

在时间的基石中川流不息。

有些岩石上有着永恒的雨滴印记。

岩石下面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而这大河里的一切至今萦绕在我心头......

最终,所有的事物都将融为一体,随河水奔腾而逝。

父亲是一位牧师。在欧美的文化中,牧师是很有文化和社会地位的。他有两个儿子:诺曼和保罗。从小开始,父亲就对两个孩子进行着传统的教育,而且父亲喜欢钓鱼的兴趣也深深烙在了两个儿子的心中。哥哥诺曼继承了父亲传统的思想,他老实而勤奋。而弟弟保罗则更接近于自然,他无拘无束。

父亲对他们的教育,以及对他们思想的影响,这就是父爱的一种。我总以为父亲是儿子心中的一座山,当儿子长大后,他要做的就是让自己的儿子翻过这座山,然后成为另一座山。其实,父亲何尝不是一条河?趟过父亲这条河,就如走过了人生这条河。而我们又成了后代眼中的那条河!人就是这样一代代的传承,而父亲就是如此高大的站在我们眼前,或为高山,或为大河,他日夜守卫着我们。

影片中前半部分是父爱在我们小时候的那些细节,要求我们认真的对待生活,认真得学习文化。到了影片的后半部分,父子之情又再次登场。诺曼回到家乡,父亲询问他的未来,并试探着问他是否愿意接自己的班。当诺曼最后成为教授的时候,父亲并不觉得失望,而是觉得高兴。这或许就是欧美文化中,人是个体独立的。父子都会尊重各自的选择。而父亲也愿意儿子能在自己的道路上走下去。当两个儿子和父亲一起钓鱼的时候,把这种父子之情渲染到了极致。父亲坚持走自己走了多年的老路去钓鱼,而两个儿子则选择了另一条路,也就是这个细节,说明父子之间的传承就是这么的自然。当父亲老了,儿子继承着父亲的思想,重新开始属于自己的生活。当保罗死后,年迈的父亲在教堂中努力的劝说大家要关爱自己的亲人。在那一刻,我想那是父亲为自己没有留住小儿子而进行的一种心灵慰籍。

兄弟,就是有一个比你大或比你小,欺负你或被你欺负的人。由于有着血缘关系,这种兄弟情显得格外的珍重。现在独生子女多,而很多人是不会体会到的。由一个和你一起分享父爱和母爱的人,有一个会处处和你做对的人,有一个时刻惦记但不流露的人。而这个人就是兄弟。

没有血缘的兄弟之情那是义气之情,他们的结合是有一个共同的利益,而兄弟之情则是忽略这点。虽然,现在又一些因为经济原因导致兄弟反目,但这毕竟是少数。我们所希望的兄弟之情或者期盼的兄弟之情那是仅次于父爱和母爱的。

诺曼和保罗,两个就打过一次架,虽然性格完全不一样,但是两个人确是如此的尊重、理解和帮助对方。这种付出是没有条件的,也是不需要回报的。两个人相互和谐又相互“竞争”。

影片的海报是我最喜欢的。保罗站在岩石上,当鱼线划着美丽的弧线和周围的河水、森林、岩石融为一体的时候,那是一幅带有哲理的油画。画中的保罗是个艺术家,当钓鱼都能作为艺术,就说明艺术对于生活的影响,是多么的重要。虽然生活并不是艺术,它没有那么长久。但是,在艺术来临的这一刻,生命感到充实快乐就巳足够!

这部电影中,无论是诺曼一家还是洁西一家,所展现出来对弟弟亦或哥哥的关爱,都呼应着这句话。

弟弟保罗在外面放肆玩乐,抽烟酗酒,但在父母和哥哥诺曼眼中,他永远是最可亲可爱的家人。洁茜的哥哥尼欧同样是荒诞无垠、沉迷美色的浪荡子,但他父母与洁西对哥哥也是只有无尽的爱和关怀担忧。亲情确实如此,无论你功成名就,还是一事无成,在父母眼中却永远是孩子,他们对孩子总是奢求不多,唯一的期待,就是孩子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剧中这对主角兄弟,诺曼的性格与弟弟保罗截然不同。

哥哥诺曼从小沉稳听话,循规蹈矩从不改变,生活轨迹几乎按父亲所期望的那样,读书—任职—娶妻—生子。是按人类最基本的循环直至死去,一生规规矩矩,平平淡淡。

弟弟保罗,从来不肯像父亲教导的那样,他倔强却又活泼开朗,爱冒险又调皮捣蛋,从不惧怕世俗,只求公平自在。不愿意吃的东西,拗着性子一夜也不会吃一口;钓鱼时会创造独特的钓鱼方式;和哥哥偷跑去妓院,会对着她们跳着舞挑逗;夜晚翻墙出门去玩,会直接从二楼蹦下;兄弟们惧怕激烈漂流,但保罗却冲锋在前;船被摔坏也好,赌场欠债也罢,他一个人独揽责任;不顾赌场规矩和世俗眼光,带印第安女友入场玩乐;不顾他人警告信,继续公布那些不为人知的坏人坏事,最终惨死仇人枪下...

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造就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

保罗的死,有可能是被赌场的债主派人所杀;也可能是他当记者时所得罪过的那个对他写了多威胁信的人。因为在父亲知道保罗被枪杀,打断手骨还被抛尸街头时,问了诺曼一句很关键的话 “被打断的是哪只手?”  “右手”。保罗已经被枪杀死亡,但主谋还要打断他的右手骨,可见是认为保罗用这只右手,写下了过多不可公布于世的东西,被记恨已久,才引来如此惨绝人寰的杀身之祸。同时杀害保罗的真兇,借着打断保罗右手骨向世人,向记者们警告,“不要再写这些不可公之于众的东西,否则这就是你们的下场。”

保罗死于非命,但是他以生命为代价,所公布出来的东西,必然是对社会有贡献的,在当时那个社会环境下,能够像保罗一样不畏惧恶势力,坚持本心做好分内事,不因为恐吓威胁,放弃事实真相的人,又有多少呢?正因如此,保罗才显得格外的宝贵,他的优点远大过缺点。

有朋友开玩笑说 “恋爱选择保罗,结婚选择诺曼。”

纵使保罗的结局令人感到悲哀凄惨,但他的性格却受众多人欢喜,他懂浪漫,懂情意,懂得如何讨人开心,他的优点胜过缺点。比如当他去一个欢迎会,所受待遇与哥哥便是不同的,哥哥受尽众人的礼遇,但是他受尽的却是众人的欢喜;当他的印度女友被别人窥探侮辱,他二话不说就和别人干上架,为的保护女友;他陪伴在父母身边总是充满欢声笑语,当他一离开餐桌时,整个家庭气氛就寂静起来...

反观诺曼,他有安稳沉着的性格,但他过于死板,如现在的“直男癌”。当他被洁西的美貌俘虏,并主动上前攀谈之时,恰好所谈论的话题与洁西母亲所爱相抵触,他十分窘迫却仍死皮赖脸的继续搭话。诺曼性格中有懦弱的成分,激烈漂流那次,就是最好的体现。当除了保罗的所有人都为眼前激烈的流水感到惧怕时,诺曼虽出于对弟弟的保护和责任心选择了陪同他,但是到达下流后,保罗还有闲情雅致与兄弟们开玩笑时,他已然是疲惫不堪的坐在岸边,强忍惊魂未定朝弟弟勉强的笑了一笑。回家后由于保罗一直嘲笑那帮兄弟的胆小懦弱,让诺曼感觉到被隐藏已久的弱点,似被弟弟发现,他嫉妒弟弟所拥有的勇敢,难以忍受弟弟的冷嘲热讽,他认为弟弟嘲讽的那些人,实则也是他的照影,一气之下就与弟弟打了有生以来唯一一次架。

不仅如此,洁西也发现了诺曼骨子里所无法磨灭的懦弱。其中影片里有一片段,洁西开车冲到铁轨上冲着诺曼笑,而诺曼则被吓得面目全非。这笑中必然带着对诺曼懦弱的嘲讽,他们本不是一路人,洁西的性格与保罗相似,与诺曼相反,她本应该是被保罗吸引,看不起诺曼的懦弱拘谨,与诺曼分道扬镳。但是最终,她仍屈服于诺曼的芝加哥大学的教授聘书能够带给她的身份地位,屈服于一个没有文化内涵只想脱离小乡镇奔向花花世界的花瓶躯壳所带来的欲望。

电影是宁静的,父亲的语言是诗化的、清澈的河水、银白的鱼线、开阔的大地、幽密的森林,一切都让影片成为一部至善至美的电影。

2. 一部美国电影开头是几个人在干涸的河道上找宝藏,开头是现代,后面演

《撒哈拉奇兵》
美国 动作/冒险 124分钟 2005年
2005年布莱克·伊斯纳执导电影
《撒哈拉奇兵》是由布瑞克·埃斯纳尔执导,马修·麦康纳、佩内洛普·克鲁兹、史蒂夫·茨恩主演的动作喜剧电影,于2005年4月8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根据克里夫·库斯勒的冒险系列小说改编,讲述了国家海巡署成员和医药学家联手,对造成海洋环境生态浩劫的罪魁祸首展开调查的故事[1]。
中文名
撒哈拉奇兵
外文名
Sahara
出品时间
2005年
制片地区
美国

3. 什么什么河的美国电视剧

《神秘河》
该剧讲述了荒野探险家兼电视人Emmet Cole的故事,Emmet带着妻子Tess、儿子Lincoln走过世界的很多地方并拍摄了很多颇受欢迎的电视节目。之后他到亚马逊的未知深处找寻魔法的踪影,从此便失去了音讯。该剧由佐米·希尔拉执导,于2012年2月7日 在美国 首播。

《生命之河》
是一部情节性很强的剧集,由CBS电视公司制作。故事发生在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的一所医院,主要讲述心脏移植手术所牵涉到的三方利益

4. 美国电影《大河恋》观后感

一个牧师家庭的两个儿子,纽曼和保罗,俩人在兴趣和性格方面有一些共性的东西,比如爱钓鱼,爱拳击。但大儿子纽曼的性格更为自律些,爱读书,考到美国东部一所大学,走出了家乡小镇,在更广阔的空间中见过了世面,也锻炼了自己,最终被芝加哥大学录取为教授,爱情方面也获得了丰收。小儿子保罗在当地读大学,毕业后成为当地一名报社记者。但他性格不羁,小时候就改变了父亲教他的钓鱼方法节奏,长大后更是蔑视传统,流连于赌场,抱不平于拳头,周游于女人间却不是为了爱情,人的生命中随心随性的元素在他身上得到充分的张扬,唯一不变的是他对家庭和兄弟的爱,对大河和钓鱼的爱。在得知哥哥爱情和事业双丰收后,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失落,而一身的赌债更是让他心里明白,自己的生命随时会发生危险。但他不愿意选择逃避,拒绝接受哥哥的帮助。仍然表现出兴高采烈的样子,和父亲哥哥一起去大河钓了他一生中最后一次鱼,并且也钓到了他一生中最大的一条鱼。钓鱼的高超艺术和阳光灿烂的笑容,连他哥哥都不由赞叹他为一件艺术品。然而生活不是艺术品,几天后,他被债主用枪托打死在小巷,右手手掌骨几乎全断……

上帝赐予人自由选择的意志,哪个人心中没有不羁的欲望和不受约束的自由呢?然而让人叹息的是,没有自律和规划的人生,最终将一手好牌打成烂牌。

影片中的兄弟俩始终处于一种友爱和微妙的竞争状态。哥哥纽曼学成归来后,兄弟俩又去大河钓鱼,哥哥发现弟弟此时已经成为一名钓鱼高手,比自己高出许多,眼神中闪过一丝抑郁......,弟弟保罗得知哥哥被芝加哥大学聘用,而自己却是除了身负高额赌债却事业无成后,眼神中同样闪过一丝失落......。但哥哥更理性,懂得在需要时请弟弟帮助。而弟弟更骄傲,所有的不安都被他隐藏在灿烂的笑容背后,并且拒绝哥哥的帮助和建议。

或许走出圈子的人生才是更能够见识美好的人生。弟弟保罗从本质而言,是一个抱不平重情义的阳光青年,但却未能摆脱骄傲放纵的小镇不良恶习,最终害了自己。影片中纽曼的女友杰西就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她爱自己的哥哥,却也能理性地看到哥哥性格上的浮夸纨绔的缺点,所以义无反顾地跟随纽曼走出蒙大拿,奔向芝加哥。

影片最后是老年的纽曼在河边钓鱼的独白,“时间的流逝,人的肉体生命或长或短,但就灵魂而言,又最终都与这大河融为一体”。

生命是不是从终点回到原点?所有人都是世界的过客。

5. 美国电影大河恋剧情介绍

《大河恋》讲述一心以严肃的父亲为榜样的诺曼以及狂放不羁的保罗这对兄弟数十年的成长经历和不同的命运。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蒙大拿州特律河边的小镇,住着长老派牧师雷夫伦特·麦考连(汤姆·斯凯里特饰)一家。麦考连为镇上人布道之余,平时喜爱读书,更喜欢在美丽的特律河里用假蝇钓鱼。麦考连家有两个男孩,大儿子诺曼稳重内敛,小儿子保罗坚强、倔强、狂放不羁。他们从父亲那儿学到了钓鱼的技艺,也学到了做人的道理。

1917年,一战爆发,诺曼(克雷格·谢菲尔饰)加入美国森林服务部,而保罗(布拉德·皮特饰)做了泳池救生员,唯一不变的是他们对钓鱼的爱好。诺曼发现,弟弟慢慢不再按照爸爸教的节拍去钓鱼,他发明了自己的节奏,而他无疑是个钓鱼天才。

1919年秋,诺曼前往离家几千英里的达蒙斯学院上学,一去就是六年。在学院,他发现自己其实非常擅长讲授英国文学,萌发了当教授的念头。保罗在家乡读了大学,毕业后在当地报社工作。

1926年,诺曼回到了家乡。再和弟弟一起去钓鱼,他发现自己永远都赶不上弟弟了。在一个舞会上,诺曼结识了美丽的杰茜,两人很快坠入爱河。保罗则迷上了赌博,欠了一屁股债,经常因为欠债与人打架,成了警察局的常客。

诺曼接到了芝加哥大学的聘书,请他担任英国文学教授,他鼓起勇气向杰茜求婚。即将离开家乡的诺曼与父亲和保罗再次来到特律河钓鱼。诺曼让保罗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和他一起去芝加哥,保罗拒绝了,他是一个钓鱼艺术家,他不愿意离开蒙大拿。

就在诺曼动身去芝加哥的前一天,保罗被仇家杀害。诺曼在迟暮之年回到蒙大拿,在特律河边用颤颤巍巍的手抛出了鱼线,大河流淌着生命的意义。

《大河恋》是罗伯特·雷德福执导的剧情片,改编自诺曼·麦考连的自传体小说,由布拉德·皮特、克雷格·谢菲尔、汤姆·斯凯里特等主演,于1992年9月13日上映。

该片没有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和轰轰烈烈的戏剧冲突,在好莱坞的电影里显得格外清新脱俗。在导演的散文式旁白和摄影师一派悠然自得、充满诗意的拍摄风格下,不再是单纯的电影作品,而是一幅印象派的油画。

除了摄影师是它的灵魂外,电影音乐也是它的另一个生命承载。在导演、摄影、配乐的亲密合作下,观众充分感受到精神上的喜悦和心灵上的平静。

6. 大河的美国、法国、印度电影

中文名称:大河
英文名称:The River
别名:Fleuve, Le (France)
发行时间:1951年09月10日
电影导演:Jean Renoir
电影演员:Nimai Barik
Thomas E. Breen
艾德里安娜·科里 Adrienne Corri
Richard R. Foster
Jane Harris
Jennifer Harris
June Hillman
Trilak Jetley
地区:美国,法国,印度
语言:英语
剧情介绍:三个少女居住在印度Bangali的一条大河旁:哈丽雅特是一个移民家族中最大的孩子,瓦莱丽是一个美国工业家的独生女,而梅拉尼则有一位美国父亲和一位印度母亲。有一天,来了一个男人,他将成为三个女孩的初恋……
获奖情况:1951(第16届)威尼斯影展国际奖

7. 谁知道美国的一部叫<流过记忆的河>的电影的

这是一部电影。
20世纪初的蒙大拿州,在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生活着苏格兰移民麦克莱恩一家。父亲维雷德·麦克莱恩是村中的牧师,他性情淡泊,坚韧。大儿子诺曼很像父亲,富于涵养,具有学考气质;小儿子保罗生性好斗,身体里蕴藏着一股野性。父子三人有一种共同的爱好,那就是:飞饵钓鱼。那时的蒙大拿州是一个充满神奇和意想不到的地方,流经这里的大河构成他们的生活。父子三人常常站在没过大腿的奔流的河水里,用飞蛾作鱼饵,忘情地沉浸在垂钓的乐趣之中。时而比较他们捕到的鲑鱼的大小,时而亲密地交谈。
随着时光的流逝,兄弟两人逐渐长大。诺曼去达特茅思学院上学,保罗则成了当地报社的一名记者。他们的关系逐渐疏远,但对钓鱼的共同爱好又将他们一家人重聚在一起。六年过去,诺曼大学毕业后回到故乡,他发现自己对钓鱼的技巧已经感到陌生,但弟弟保罗却已经成为一名钓鱼好手。在风景如画的大河旁,父子三人又一如从前,陶醉于大自然赐予的美妙的收获之中。青青的绿草,人迹罕至,放眼望去是成群的野鹿,……这是一幅多么优美的乡村画卷啊。
不久,诺曼发现保罗染上酗酒恶习,并且经常在酒后去赌场鬼混,已负债累累。一天,保罗因别人议论他的女友有印第安血统,在酒后大打出手,诺曼从警局里将他保释出来。诺曼很想帮助弟弟,但面对不听劝告的保罗,他常常感到无从下手。他发现,保罗是个钓鱼天才,但生活上却非常愚蠢,污浊的赌场和纯净的河水形成强烈的反差。
因为一件小事,诺曼受到女友的责备。不久,诺曼受聘到芝加哥大学任英语教师,他把这个消息告诉女友,两人重归于好。保罗带着诺曼到赌场去以示祝贺,不想却输得精光。诺曼再次劝保罗离开此地去芝加哥重新开始生活,但保罗却回答说,他永远不会离开蒙大拿。
翌日,两兄弟又和父亲一起去钓鱼。夏天快要过去,大河两岸开始显露出秋日的景色。因为要远离故乡,诺曼的心中不由得有几许惆怅。这一天,保罗钓到一条很大的鲑鱼,他被鱼拖下水,但他仍紧紧抓住鱼杆,顺流而下,终于在一片浅滩处将这条硕大无比的鲑鱼捉到岸上。
诺曼带女友离开故乡,到芝加哥任教,故乡像一幅幅活生生的乡村风景画,不断闪现在他的脑海里。有打斗,有冒险,有野趣,有欢娱,每个角落都洋溢着像泥土一样淳朴的人情。此时,画面外响起动人的歌声。
歌声中,诺曼无限思念自己的家乡。在夏天就要结束的时候,传来不幸的消息,保罗因为与人斗殴死于非命,警察在大河岸边发现了他的尸体。诺曼一家不禁黯然神伤。
许多年过去,老年的诺曼又来到大河边钓鱼,他的亲人都已离他而逝。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回忆着那个魂牵梦绕的时光……他感到,现实的一切都已在记忆的灵魂中变得模糊起来,耳边响着河水拍岸的的节奏声,眼前跳跃着的是肥硕的鱼儿。这一切都渐渐融为一体,一条河从中流淌过去。
片尾,老诺曼又来到河边,画面外响起诺曼的独白:“不尽的河水让我梦牵魂绕……”

这是一部美国哥伦比亚公司于1992年根据诺曼·麦克莱恩的自传体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小说的作者诺曼有着和影片主人公同样的经历。他不是一位作家,但他以作品中淳朴的乡土气息吸引着众多的读者,使他的第一部也是唯一的一部小说成为倍受好评的经典文学之作。影片的导演霍德福童年时代也对飞饵钓鱼十分痴迷,因此,他对这个剧本情有独钟,终于把它拍成一部优美的电影。在第65届奥斯卡奖评选时,该片得到最佳原作改编、最佳摄影和最佳音乐三项提名,最终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奖。
影片围绕着大河与一家人的关系展开,展现蒙大拿州青翠、美丽、如画的景色,描述当地人的生活及风土人情,全片充满田园诗般的浪漫情调,既没有尖锐的戏剧冲突,也没有苍白、脆弱的人物,文学气息浓重,表现一种对淳朴宁静的世外桃源的生活的向往。影片也表现一个稍陷困境的家庭,他们把沉默当做品德,把含蓄当做武器,于是也就失去了许多表达情感的机会。然而,当他们一走近大河,手足亲情便充分得到体现,并且优美的与大自然溶为一体。片中特别详细地叙述他们如何去钓鱼,但影片对钓鱼的描述从未令人感到乏味:当鱼儿跃出水面,在阳光下闪烁银光的时候,让人感到画外有音,余味无穷。
影片的摄影充满田园诗的风格,随着夏天向秋天的过渡,色彩由明快、浓郁逐渐转向柔和,在表现自然风光方面几乎是完美无缺的。摄影师菲利普·鲁格斯为此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的金像奖。保罗的扮演者布雷德·皮特的表演令人瞩目,他有满头的金发和迷人的嬉笑,把一个气度不凡但性情变幻不定的青年真实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赢得普遍的好评。
该片尤其对夏天和秋天景色的色彩过渡及河水对阳光的反射均给了充分的表现,使之欣赏之时美不胜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插曲《故乡路,带我回家》,曲调悠扬平直,歌词朴素自然,情真意切,充满对故乡及美好童年的无比怀念。该曲由已故着名的约翰·丹佛演唱,影片播出后这首歌马上传遍全世界,受到各国的喜爱,也成为约翰·丹佛的经典。

附歌词:
天堂般的山谷平川,
燕岭山高高,清水河滚滚,
生命推移,像一阵清风,
比树木古老,比群山年轻。
故乡的路带我回家,到我生长的地方。
亲爱的大山妈妈,带我回家,
故乡的路,我的思念围绕着它。
当那月夜朦朦,两眼泪水涌,
黎明时,我听到故乡在呼唤,
但我已相隔万里远!
当我驾车来到路上,想起昨天还在家。
昨天啊,昨天,
故乡的路带我回家,到我生长的地方。
亲爱的大山妈妈,带我回家,
故乡的路,我永远思念着它。

Take Me Home,Country Roads
John Denver

Almost heaven west virginia
Blue ridge mountains shenandoah river
Life is old there older than the trees
Younger than the mountains
Growin like a breeze
Country roads take me home
To the place I belong
West virginia
Mountain momma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
All my memories gather round her
Miners lady stranger to blue water
Dark and sty painted on the sky
Misty taste of moon shine
Tear drops in my eyes
Country roads take me home
To the place I belong
West virginia
Mountain momma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
http://www..com/s?ie=gb2312&bs=%C1%F7%B9%FD%BC%C7%D2%E4%B5%C4%BA%D3&sr=&z=&cl=3&f=8&wd=%B5%E7%D3%B0+%C1%F7%B9%FD%BC%C7%D2%E4%B5%C4%BA%D3&ct=0

8. 一个外国电影欧美那边 好像名叫什么河 开头是女主在一个河边祭奠自己的父亲

罗格河

一位年轻的女性驾车沿着罗格河旅行,可是她的车子却神秘的消失了。失去了代步工具和通信,别无选择,她只得接受了一位陌生人的好意在他的小屋中过夜。可是这个选择却让她后悔终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除了折磨还是折磨,难以描述的疼痛与令人恐怖的苦痛。如果你看过苦痛,你就什么都没看过。这部电影在其他恐怖电影结束之处开始,恐惧与作呕将萦绕观影者始终。

9. 3个字的电影有点虐的美国电影

很像 伊甸湖

10. 求外国的带水的电影,如河湖海的。

尼斯湖水怪 环太平洋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冰河世纪 加勒比海盗 深海挑战 海底总动员 我好拼啊。。

热点内容
日本综艺中国电影完整版 发布:2023-08-31 22:05:04 浏览:1720
日本污电影推荐 发布:2023-08-31 22:03:58 浏览:690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小演员 发布:2023-08-31 22:01:10 浏览:1677
日本电影女主割下男主 发布:2023-08-31 21:58:33 浏览:1417
一个法国女孩剪短头发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7:38 浏览:1409
日本电影主角平田一郎 发布:2023-08-31 21:54:07 浏览:1058
电影票为什么抢不到 发布:2023-08-31 21:52:52 浏览:1340
电影院眼镜吗 发布:2023-08-31 21:50:27 浏览:764
港剧晓梅是哪个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0:15 浏览:796
书生娶个鬼老婆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3-08-31 21:49:25 浏览: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