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广电影院
① 2013 国产电影发展状况
2013年中国电影市场发展状况报告
一、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趋势:2015年票房或将破300亿二、万达电影2010年度10亿票房与中国电影共成长三、汉鼎咨询细分市场数据库:电影发行行业细分市场发现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四、浅谈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中国电影院市场发展趋势五、2010年院线排行2008年度电影院线与影院经营分析一、放映市场比拼品牌,院线格局凸显“马太效应”2008年中国“五大院线”初步形成了具有不同影响力的品牌二、2008年院线变革中的亮点:资本与重组三、二级市场院线的新军四、中小院线突破“瓶颈”2008年全国主要电影院线经营与发展分析五、数字电影:新技术为引擎的发展势力六、国内电影院线特点与发展趋势七、国内电影院线特点与发展趋势-0-一、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趋势:2015年票房或将破300亿2010年10月14日中国新闻网中国电影论坛昨日开幕,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发布了《“十二五”期间中国电影产业黄金五年发展研究报告》,对2011年至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趋势作出预测,认为届时全国票房将突破300亿元,冲击400亿,到“十二五”末期,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腾讯娱乐讯第19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主题电影论坛开幕。作为金鸡百花电影节的常设学术单元,本届论坛以“十二五中国电影产业愿景”为主题,谈论了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影院建设、电影生产与制片企业以及投融资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的各路专家和学者纷纷就自己领域内的研究成果谏言十二五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
百余名专家学者就中国电影展开了交流。专家们乐观预测,今年全年电影票房有望实现百亿,全国银幕总数达5105块,数量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三。但在大好的发展形势之下,中国电影依旧存在票房虚报、滥用3D等问题。
发展机遇:中国票房突升,地方院线猛涨中国票房有望冲世界第五在昨天的论坛中,专家们一致认为,中国电影市场的百亿票房大关可能在今年实现。国内市场分析专家刘嘉等肯定了中国电影市场良好的发展态势,他们认为今年中国电影票房在全球市场排位上,有望从排名第九上升至第五。
江苏院线两年翻一番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趋势:2015年票房或将破300亿记者在论坛现场见到了省文联创研部副主任付少武,他表示,江苏的票房增长势头极快,2009年江苏票房已经达到4.5个亿,超过浙江,升到了全国第四位。今年上半年,江苏票房已经达到3.5亿,其中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南京、苏锡常地区贡献的。付少武觉得,随着这样的势头,会有更多院线进驻江苏,为江苏观众奉上更多好电影:“2007年,江苏有7条院线,2009年增加至14条院线,现在还将有20条进驻江苏。”越来越多院线进驻,必将相互竞争、冲击市场,给老百姓观影带来更多方便与实惠。
存在问题:虚假票房仍有,“豆腐渣”不断票房虚报,没有监督中国电影发展猛进的同时,存在不少问题。专家们最关注的是票房虚报问题。他们认为到现在为止,中国没有一个票房的官方统计信息发布平台,票房还不能做到公开透明。据悉,目前国内较为权威的票房数据公布平台只有两个,一个是每周出版的《中国电影报》,一个是影协每年编纂的年鉴。但《中国电影报》并不普及,而“年鉴”周期太长。专家批评道,“没有权威的统计,我们的电影不像产业像作坊,直接导致了制作公司和发行公司虚报票房的情况。”国产片“豆腐渣”太多虽然票房一片大好,但真正赚钱的国产电影并不多。中国传媒大学的学者指出,观众对国产大片的评价大都比较低,而更热衷观看好莱坞影片,“好莱坞泰山压顶,香港制作釜底抽薪,内地电影腹背受敌。”学者们希望,一方面内地电影别再重复“豆腐渣工程”,辜负如潮观众的期望。另一方面,内地电影还需要多保护。
此外,专家们对现在火热的3D技术颇有微词,他们发现,《阿凡达》之后,观众对3D电影热情高涨,但国产的3D电影往往让人失望。一位北京电影学院的专家批评道,现在内地拍3D电影的都是些什么人?要么是没拍过电影的,要么就是拍了也没有人看的。那些大导演有几个人拍3D的?都很谨慎。所以啊,我们还是先把普通电影拍好,不要拿3D瞎烧钱。
实现突破:植入广告主流媒体的振兴和推动植入广告带来建设性探讨在互动环节上,各方代表踊跃发言。电影院线负责人提出了有关农村电影的发展问题,立即有一位电影业的嘉宾给予了他详细的解答。一位学者提出的“植入式广告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让与会专家、学者显然对此颇感兴趣。与会专家和学者认为,这次会议是一次对中国电影、影院文化发展方向极富建设性的探讨,搭建了一个电影业工作者和研究学者的平台,对促进学术和电影产业运作的良性互动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主流电影才能振兴中国电影专家认为而是主流电影的振兴启示中国当代电影的发展道路,能够自觉地将时代精神与创新理念融入到影片创作中,就能够获得良好的成效。与会专家还以《建国大业》为例,分析这部影片受到如此强烈的欢迎的原因。大家一致认为,《建国大业》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敏锐地捕捉到了人民群众的情感诉求。共和国6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人们抚今追昔,有种对历史追根溯源的愿望,想要通过某种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幸福生活的珍惜,进而形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建国大业》恰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这种心态,使得群众的共同心声有了抒发的渠道。
二、万达电影2010年度10亿票房与中国电影共成长2010年9月26日,万达电影院线传来消息,自2010年1月1日始,至2010年9月,已经成功突破10亿元票房大关,这是中国电影院线有史以来第一次突破这个数字。据悉,今年还将有多条院线成长为10亿元量级院线,而今年一直以来的呼声都是把全国年终票房的总目标锁定在100亿。此次万达电影院线全年票房突破10亿将是一次标志性事件,这标志着今年在国产重量级影片不断诞生的同时,中国电影的终端院线也在迅猛成长,未来的中国电影市场,必将在电影终端、电影产品齐头并进的格局下,高质高量的快速成长。
文化产业是中国产业发展中的朝阳产业,也是万达集团的支柱产业之一。2004年,万达集团开始投资影院终端建设,在全国的万达商业广场项目和其他实力雄厚的商业广场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万达国际电影城。2005年万达集团全资组建了自己的电影院线公司。五年来,万达电影院线已经在全国建设了52家高端连锁电影城,全国超过400块银幕,并取得了非凡的票房业绩。万达国际电影城以其一流的设计和施工、最先进的放映设备配合国际化的服务理念,使广大观众得到超一流的娱乐体验,并成为大型商业MALL的重要明星业态。
随着万达电影的不断发展壮大,万达院线打造民族电影品牌核心竞争力的目标已经日益明确,“一切以观众的观影价值观影体验为核心驱动”,是全体万达电影人的核心理念与价值观。万达院线现阶段的目标是到2010年底建成70家以上的多厅影城,银幕总数超过600块,到2012年将拥有120家以上的影城,超过1100块银幕,年收入预计将超过30亿元。
万达院线自成立以来,一直以打造中国本土民族电影院线品牌为己任,始终不渝的坚持把放映好国产电影,作为自己责无旁贷的责任,只有中国民族电影工业的兴盛繁荣,才能保证整个中国电影产业格局的良性稳健长久的繁荣。
在万达电影经营运作的6年多时间中,无论是小型区域放映的国产电影,还是国际知名的华语大制作影片,都会给予充分的重视,进行精耕细作。全国万达影城每年配合举办的国产电影明星见面会均不少于200场次,而各种国产电影的推介互动活动,不下千余场,无论是《建国大业》、《唐山大地震》、《三枪拍案惊奇》,还是《杜拉拉升职记》、《大兵小将》、《喜洋洋与灰太狼》,万达院线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票房成绩。万达电影还通过影院终端建立起来的自有媒体平台,10万发行量的《万达电影》会员刊、近100万发行量《影民》DM杂志、万达电影官网、官方微博等重要手段工具,均会对国产电影进行深度挖掘互动,对国产电影的终端推广,起到了关键作用。
三、汉鼎咨询细分市场数据库:电影发行行业细分市场发现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一、我国电影发行行业现状1、电影发行市场不容乐观目前全国的电影市场不容乐观,全国现有5000家电影院,设施设备与技术手段能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外电影院水平的不足1%。除大中城市电影院尚有一些经济效益,众多县市级电影院几乎没有效益可言。据统计,2002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仅10亿元人民币。如果电影市场运作良好,我国电影票房有100亿元的发展空间外资正是看中这个票房数字。但是,即便是票房最好的上海,2002年收入也仅有1.59亿元,平均每人电影消费不足10元,而国际影业几乎一致看好中国市场。
2、电影发行市场新格局正在形成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组建了35条院线,其中14条实现了跨省经营。北京、上海、浙江等10个省市都已经拥有2条以上的院线。江苏省的院线更是多达7条。
院线,就是由一家电影发行机构和多家电影院所组成的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的电影发行放映系统。我国的电影发行传统上是由中国电影发行公司按照行政区划逐级下发。去年,我国开始推行院线制改革,经过7个多月的运营,中国电影发行市场由一家公司垄断经营的局面已经被彻底打破,新的竞争格局正在形成。
北京世纪环球院线公司成立于4个月以前,是我国目前惟一一条由电影系统以外的资金运作的院线。成立之初,它就从北京杀到了上海,并从上海最大的院线公司--联合院线的旗下一举挖走了8家电影院。现在,世纪环球已经打入了3个省市,旗下拥有影院16家。但是他们的胃口还远远没有满足。世纪环球院线公司副总经理李国新告诉记者:“我们计划在3年内再投10亿元,建200家影院,进入10个省市。”另外一家由民营资本参股名为中影星美的院线,在完成了最初的跑马圈地之后,又拿起了资本运作的利器。该公司即将设立一家投资公司以完成并购的计划。并购目标直指上海和广州最大的院线公司。中影星美院线副总经理告诉记者:“如果这些都完成的话,中影星美将来会是一个非常大的旗舰。”其他院线也都纷纷扩大势力范围。最近一段时间,新建影院数量明显增多,仅上海一地,春节前后开业的电影院就有近10家。
统计显示,去年全年我国电影市场票房收入8亿元,而在美国,这个数字高达89亿美元。汉鼎咨询认为认为,我国电影市场潜力巨大,而院线制改革又引进了市场化操作机制,因此电影发行市场的投资热情还将继续升温。
三、汉鼎咨询细分市场数据库:电影发行行业细分市场发现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二、我国电影发行行业发展趋势1、民营资本异军突起《无极》、《神话》、《七剑》……在这些票房收入处于第一阵营的电影背后,你总能看到一个个民营电影发行公司的名字。事实上,自民营发行公司2004年进入市场以来由于机制灵活与市场结合紧密,他们爆发出来的旺盛生命力引起业界的高度关注。
2003年3月,国产电影发行权全面放开。
2003年8月8日,进口影片发行的“第二家公司”华影挂牌,打破中影独家垄断进口片发行的局面。
2004年1月7日,七家民营企业日前第一批获得国产电影的国内发行资格,使长期以来由国有企业控制的我国国产电影发行格局发生变化。这七家公司是博纳文化、新画面、金棕榈、大和影业、成都峨影、联盟娱乐、华艺音像。此前,民营公司只有代理发行资格。
在电影制作和发行领域,民营资本的进入早已水涨船高。在电影制作方面,国有资本、合资制作和民营资本各占三分之一的局面已经形成。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一诞生便迅速地成长为中国影视投资、制作行业中最具实力的民营企业之一,其出品的影片如《没完没了》、《一生叹息》、《寻枪》、《卡拉是条狗》等电影都在票房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03年底的新片《手机》更是出手不凡。而另一家北京新画面公司凭借《英雄》一片创造了中国电影上的一个奇迹。另有媒体报道,除了电视台、电影集团下属正规电视剧制作公司,90的电视剧制作中或多或少都掺入了民间资本。
2、外资分切中国电影发行“大蛋糕”2004年1月1日,《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正式实施。根据规定,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武汉、南京7大试点城市的中外合资电影院中,合营外方在注册资本中的投资比例最高可达75%,但是不能设立独资影院。这对外资投资中国电影市场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汉鼎咨询分析,新规定的出台将进一步鼓励外资投资到中国的电影市场。
经中国政府批准,时代华纳在中国的首家合资影院上海永华电影城2003年7月12日正式开业。而当天恰逢他的57岁生日。这标志着好莱坞主流电影公司正式进入中国影院市场。
2003年10月14日美国华纳兄弟国际影院公司和上海电影集团宣布将在中国合资兴建10座多厅电影院,而华纳至少已经获得其中2座影院51%的控股股权。这意味着外资进入中国影院市场获得了实质性突破。
三、汉鼎咨询细分市场数据库:电影发行行业细分市场发现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和迪斯尼在内的多家国外电影公司巨头都对中国电影市场兴趣浓厚,华纳显然已经获得了领跑地位。华纳兄弟影片公司(此公司为“华纳兄弟国际影院公司”的子公司)国际部中国区总裁艾秋兴此前透露,华纳将从投资影院、制作影片和开辟发行渠道“三管齐下”拓展中国业务。
早在2000年,政府就开始鼓励外资进入中国电影市场,但规定外资在控股方面不得超过49%,以保证中资的控股地位,虽然有这样的限制,但也阻挡不了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决心,全国各地的合资影院相继建立。
面对巨大的市场,外资当然不满足于仅有49%的股份控制权,他们期望更大的发展空间,好丽友的有关人士说,“我们希望绝对控股,就是希望掌握经营权和运营权,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技术和理念运用于中国市场。”汉鼎咨询指出,如今将控股比例提高到75%,外资将有机会占据绝对控股地位,这使得外资更加大胆、放心地进入中国市场。新规定的出台,将大大提高外商投资的积极性,外资与中资合资建电影院将成为一种趋势。
四、浅谈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中国电影院市场发展趋势文中从影院对购物中心的作用与功能、新电影生活方式、影院及电影票房的历史数据、观众看电影的心情调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近来出现的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明显地让我们看到一些个别商业地产的项目进展的缓慢,但对于电影院市场的扩张与运营,我们依然有着很强的乐观心态。
电影院业态对于商业地产的项目购物中心的功能与作用大家是不言而喻的。电影院除了可以提高这个商业项目的人气、增加客流的滞留时间和项目的时尚周期外,还对人流的导向性、顾客消费的引导性、顾客心理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同时影院与购物、餐饮、娱乐、休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商业配套。
最近几年,是中国电影院市场发展的黄金时期。截至2007年底,全国34条院线共有1427家影院,3527块银幕。2007年全年城市院线市场新增影院102家,新增银幕493块,平均每天诞生1.35块银幕,其发展速度位居世界之首。
说明:以上影院和银幕数量仅限于加入院线制的数字。全国的影院和银幕数字将高于以上数字。
2006年中国电影院票房为26.2亿元,2007年达到33.27亿元,2008年有望突破40亿元。其中,2007年,影院票房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年票房过4000万元的影院6家,比上年增加了2家。年票房超过1000万元的影城78家,与2006年的59家相比增长了32.2。
数据统计结果表明,现代化多厅影院的经济效益日渐凸显。为此,部分传统国有院线斥巨资投入到影院基础设施建设中,社会资本继万达之后,金逸、时代今典、保利集团等又加入到投资影院建设的热潮中,以及韩国希杰CGV影院这样的国际品牌也加大资本投资力度,加快了影院建设的速度。
有一组数据如下:在美国每8600人拥有一块银幕;在韩国每4万人拥有一块银幕;在中国大陆每12万人拥有一块银幕。中国的电影院投资领域处于刚进入发展阶段,市场远远没有饱和,还有着很大的市场终端缺口。以上数据摘自《2006年中国电影产业年度报告》。
所以,无论商业地产处于什么样的经济时期,无论是复苏阶段、繁荣阶段,还是衰退阶段、萧条阶段,只要这个商业项目有一个足够大的体量8万或10万平方米以上,并处于一定的消费能力、交通便利的商圈或大型成熟社区内,那么它都应会有电影院的规划,也就是说,电影院是在新的经济危机时期零售连锁业当中没有下降的业态之一。
另外,按照历史规律,经济越萧条,电影业反而越繁盛。在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电影业受冲击很小。一方面,在这个时期电影投资商会放缓制片速度,对投资更为谨慎,同时对其投资进行层层把关,这样在经济萧条时期催生了许多高质量的精品影片。另一方面,心理学家认为,在经济条件不好的时期,人们更愿意频繁地走进电影院,借助于看电影来缓解与渲泄内心的压力。看电影是人们最物美价廉和便利的排除与减缓内心郁闷、压力和寻求快乐的方式,让人们在电影里品味另一种人生。在那个特定时期,人们即使排队领取救济,也会挤出几枚硬币到电影院买票观看疯狂喜剧、热闹的歌舞片等。
现代的电影院不是那种传统的独立的大礼堂,而是设置在购物中心内的现代时尚的多厅影院,它将人们的购物、餐饮、娱乐、交际、休闲、约会、体验、心情释放等结合起来,使人们到电影院里看电影不再是唯一的目的,而成为一种全新的电影生活方式,使电影院成为这种全新的电影生活文化空间。
四、浅谈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中国电影院市场发展趋势新电影生活方式图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黑暗的电影院里,如果专心安静的看一部电影,用100的注意力投入其中,就可以完全忽略到周围的变化,也许偶尔会有设身处地的联想,但那也是游离于理智思考之外的情感渲泄。同时,好的电影的音乐,可以给人营造出不同的精神感受,让人更容易投入电影所营造的特殊的气氛当中,可以让你暂时脱离外面的现实世界,全情投入别人的故事,与片中人物同喜同悲,可以让人的心中的情感在这里得到释放、缓解、放松、共鸣以及提高情趣、窥视社会、发现惊奇和认识自我!
再者,电影院里还会有导演、明星的见面会和电影首映式等活动,这样可以让观众与导演、明星们进行零距离的接触与交流,这种高涨情绪的心理渲泄与心理满足增加了人们到电影院里看电影的热爱和执着。
经济危机影响着人的一切活动,包括理想的实现。同时,经济危机也蕴含着巨大的机会。我们有着一个13亿潜在观众的市场,我们也是一个越来越成为好莱坞大片合拍方的市场,我们也是一个“院线制”电影发行放映的市场,我们也有着越来越多的现代时尚的连锁多厅影院被不断兴建的市场。我们相信,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中国电影院市场一定依然是一个明媚的春天!
五、2010年院线排行五、2010年院线排行-10-2008年度电影院线与影院经营分析据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度全国电影综合收入84.33亿元,其中国产电影海外收入25.28亿元,电影频道及广告收入15.64亿元,全国电影市场票.
② 广州的电影院(五月花,飞扬,青宫等等)
各大五星级影院,由于内容太多,就发个网址给你,有各个的详细情况和对比。http://news.dayoo.com//81191/81193/81197/200912/30/81197_11659024.htm
会员卡的情况:
天河区
天河城飞扬影城
正价票价70~80元。每天12:00之前票价5折。周二为半价日。会员(100元会员费,非充值)享受30次8折优惠购票。团购30张以上8折优惠,团购500张以上6折优惠,团购1000张以上5折优惠。国庆期间以上优惠不变。
正佳广场飞扬影城
正价票价70~80元,每天12:00前、22:30后5折优惠。周三为半价日。会员(交纳100元会员费,非充值)享受30次8折购票。国庆期间优惠不变。
天河娱乐广场天河电影城
正价票价70元左右。会员特别优惠:金卡(充值300元,10元工本费)享受周一至周四5折购票优惠,周五、六、日7折购票优惠;钻卡(充值1500元,10元工本费)周一至周四5折购票优惠,周五、六、日6折购票优惠。学生卡(10元工本费)可享受全天4折优惠。每天13:00前、22:30后5折,周三全天5折。国庆期间保持原有优惠,另外还推出10元看指定国产影片的特惠活动。
广州金逸国际影城
正价票价70~80元。花330元即可成为会员(其中300元充值,30元会员费),享受周一至周四全天5折、周五至周日全天8折优惠。
非会员周一到周五18:00前、22:30后5折,周六、日12:00前、22:30后5折。国庆期间(9月29-10月5日)推出“半价周”活动,每天均有一部电影全天半价,其他优惠不变。
东圃摩登电影城
正价票价45元,周二、三全天特价30元,其他时间19:00前或晚上21:45后特价(视具体片子决定折扣)。年卡充值500元送500元、充值1000元送1500元,国庆期间优惠活动不变。
广州
越秀区
中华广场电影城
正价票价50~80元。会员卡(充值300元,10元工本费)8折购票。每天12:00前5折,学生每天5折。周三特价日:票价为原票价5折+5元。团购30~500张8折,团购500~1000张7折。国庆期间上述优惠不变。
五月花电影城
正价票价60~80元。每天14:00之前6折优惠,周三全天6折优惠。250元办会员卡(250元为卡费而非充值,办卡赠送有效期为一年的100元零食券和有效期为一个月的不限场次非贵宾厅电影票两张),会员卡可享受同一场次买一送一的优惠。国庆期间原有优惠不变。
青宫电影城
正价票价50~70元,会员卡(需交纳工本费30元)享受正价8折优惠。每天12:00前、22:00后5折,周三全天六折特价。学生凭学生证5折。国庆期间优惠不变。
海珠区
广州UME国际影城
正价票价60~65元,会员卡一次性充值500元可8.5折购票,充值800元8折购票,充值1000元7.5折购票。每周一、四、五18:00前可享受特价优惠,特价为30~40元,国庆期间优惠时段改为每天中午12点前,两人购票可获赠精美礼品,会员优惠不变。
优惠政策不时会有所改变,仅供参考。
③ 中国目前的电影市场情况如何
我们都知道,现在中国目前的电影市场情况是非常不容乐观的。这都是由于今年疫情原因的影响,足足有大半年在今年电影院都没有开门。现在虽然开门了,但是情况还是不容乐观。
一、今年年初整个地球都遭受着新冠病毒的影响,大家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知道今年年初的时候,本该是新一年美好的开始,谁知道新冠肺炎病毒却肆虐在这个地球上。很多国家很多人民都遭受这个病毒的影响,在那段时间几乎每个人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直到现在疫情虽然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缓解,但是还是远远没有消失。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目前的电影市场的情况依然是非常的惨淡,非常的糟糕。对此,你有什么其他的看法?可以在评论区里说一下,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
④ 《你是我的春天》等清明档国产新片均官宣撤档,背后的原因有哪些
近日,《人生大事》、《你是我的春天》等定档于清明节假期的影片,都纷纷宣布撤档了,其实这些影片之所以回撤档,完全是因为目前的疫情状况不适合上映,现在我国很多地方都还在新增,大部分城市的公共活动其实都已经禁止了,电影院很多都是关门的状态,这个时候上映没有多少人看,完全就是“赔本买卖”,除了外国的片子之外,国内的电影全都宣布撤档了。
最后,目前定档于四月初的影片还有好几部,但是基本上都是国外的影片,本身国外的影片都是全球上映或者多个国家上映的,仅仅是中国内地的票房,他们其实也不会太在意,如果大家所在地没有疫情的话,也可以选择观看。
⑤ 为什么去电影院看了很多国产电影都感觉被骗钱了
中国电影市场真是一个热中有冷,烂中开花的神奇存在。高票房电影已经被翻来覆去地研究了个透,炮灰电影看似“沉默的大多数”,但仔细打量这些奇葩,同样是观察中国电影的一个维度2013年就要过去了,票房赢家们很怀念它。截至今年12月8日24时,中国内地的电影票房突破了200亿元大关。在2005年,全年总票房才刚刚过20亿元,2010年则刚过100亿元。就算再外行的人也看得出来,中国电影市场正热得满脸通红,眼瞅着就要发烧。另一组数字是,2013年全国电影院平均上座率仅15%,投入市场的影片有700多部,其中能盈利的不足10%。
国产惊悚:“你神经病啊”
以前人们还可以说,国产惊悚片就是中国足球,但现在恒大得了冠军进了世惧杯,只留下国产惊悚片孤独地扮演着扶不上墙的阿斗。在2013年票房炮灰电影里,国产惊悚片是主力军。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映的国产惊悚片有将近20部,票房在几百万到一千多万不等,七成以上都是赔钱的。这些电影的网站评分几乎都在5分以下,评论中最常见的一句话是:“早就知道国产惊悚片全是烂片,我就是犯贱/脑子抽了/闲得蛋疼才会来看。”国产惊悚片=烂片已经是公认准则,但每部烂片都各有各的神逻辑。霍思燕主演的《午夜火车》里,女主收到一张不知道哪里来的火车票,莫名其妙地上了车,车上有个男的,限制级镜头时有出现。最后发现自己失忆了,原来她小时候玩烟花爆竹烧死了包括自己小玩伴在内的一车厢人,而这趟火车就是当年那个列车长承包的,聚集起死难者家属,一起去上坟。当女主角意识到我国铁道部还没有提供包火车业务时故事就结束了。最让观众疑惑不解是,车上的男人是她自己分裂出来的另一个人格,但这段跟最后揭开谜团完全没有关系。吐槽无力的观众只能认为这是为了展示影片的宣传口号:“不只有恐怖,还有感情和爱。”关于这部电影最生动的影评标题为:《朋友是影城的经理,我想看,她告诉我说这电影没人看除非你包场》。
中国国情是,不允许电影里真的有鬼或其他超自然力量,因此国产惊悚片只能不断制造灵异事件,把恐怖因素指向一个又一个神经病。日子久了观众也对这种模式有所准备,有点蛛丝马迹他们就立刻明白了,这就是赵又廷的台词:“你神经病啊!”《搏击俱乐部》式的精神分裂桥段也被导演们重复到泛滥,在《咒·丝》、《女蛹》等片中都有这种剧终才揭秘某个角色只是精分人格的故事模式,非常地“走进科学”。在神经病们中还经常跳跃着莫名其妙的激情戏,纯是为了放在预告片里增加噱头,多半和情节没有关系。当“神经病梗”被用滥之后,更奇葩的桥段出现了,那就是做梦。
《校花诡异事件》专门讨好学生中爱惊悚的人群,打出“女高怪谈中国版”的宣传语,安排校花女主角在一个诡异的旅店里不断遇到恐怖事件。恐怖桥段变笑点,观众已经见怪不怪了,电影的惊人创意在于,旅店里的人都变成了鬼,校花以紫薇自杀的姿势坠崖,这时忽然逆转,校花在做噩梦。下一个镜头一秒钟变小清新,男女主角演了一点校园纯爱MV,电影结束了。创作上固然有限制,但创作者的思路匮乏,对“惊悚”的低层次理解也显而易见。参加过国产惊悚片宣发的小鱼说,国产惊悚片常见的宣传手段就是渲染恐怖,但最近几年受众见多识广,刺激点不断提高,再加上这个类型的国产片几乎是“臭名在外”,创作者几乎已经才尽。大批量粗制滥造的国产惊悚片不断涌进影院,和前几年部分电影的成功有关。2009年的《午夜出租车》成本200万,票房1200万,2010年同等规模的《午夜心跳》收获了3200万的票房,2011年《孤岛惊魂》撞了杨幂走红的大运,票房收获9000万元人民币。这几年是国产惊悚片的开荒年,没有知名演员、导演,甚至没有好剧本,只要宣传吓唬人就有票房,因为惊悚片爱好者是一个固定人群,很容易被忽悠进电影院。开荒时代的惊悚烂片赚得盆满钵满,热钱涌进了这个行业,国产惊悚片的好日子也到了头。大部分惊悚片不需要大投资,急功近利的资方拼命压缩成本,让这个类型的电影成了不知名导演和演员的集中展示区。这时惊悚片粉丝们也渐渐明白了这些电影的含金量,不再因为恐怖的海报和通稿而进影院,国产惊悚片们沦落到院线不想排,观众不看也直接打一星的境地。
大家一起“囧”
国产电影宣传有一套固定的庸俗语汇:超强阵容、贺岁巨献、老戏骨、万众期待、网络热议……这几年他们最爱用的一个词,非“接地气”莫属。学院派对此的评语是:“戏剧是反现实叙事,接地气什么时候成了好电影的标准了?”接地气可以是某一种电影风格,却被跟风跑的中国电影人用成了一个褒义词。但凡都市题材的电影,动辄就标榜自己“接地气”,你们考虑过“地气”的感受吗?
绝大多数这类电影只是对高票房电影的机械模仿。《人再囧途之泰囧》走红之后,囧字成了低成本国产喜剧最喜欢的字眼。《临终囧事》明明是讲殡仪馆的故事,硬要往“囧”上攀,最后搞成了四不像。男主角小时候被雷劈过不会笑,观众以为导演要搞雷喜剧了,话锋一转说他家祖传开棺材铺,从大山走进城找的工作还在殡仪馆。你以为导演要来中国版《入殓师》了,男主角却在殡仪馆里各种见鬼,观众刚准备迎接一部国产惊悚片,温情戏紧接着又来了。如此天马行空,宣传方却说这是
“接地气”、“展现小人物悲欢”。另一部囧字头的《囧人之越挠越囧》,铁了心要复制泰囧式的繁复挫折,设计了一对七年之痒的夫妻,丈夫靠妻子发家却在外面包小三,妻子找侦探拍证据想要丈夫净身出户。两夫妻相互算计,小偷骗子全用上了,故事却单薄到只靠相互追着跑来解决。喜欢看轻松喜剧的人冲着“囧”进了电影院,看得一头雾水只记住了一个“跑”字。难道一直在地上跑就是“地气”的精髓?直接用网络热词的电影更是烂出了新水平。先请体会一组片名:《光的棍》、《午夜微博》、《负二代》、《不要迷恋姐》、《别跟我谈高富帅》……不祥的气息扑面而来。创作者们一个人在家里憋创意,网络上亿万人一起攒创意,电影从网络里得灵感也无可厚非,但通常简单粗暴地移植热词意味着拙劣地追逐“潮流”,最终形成极其土鳖的文化产品。鉴于电影有生产周期,他们
呈现的是半年到一年前的热门段子。演员们面瘫地来一句“太给力了”,基本上就把电影送进了亏钱的绝路。《别跟我谈高富帅》里,白富美和男朋友吵架,进山度假遇到了男屌丝,先吵架再相互了解再陷入爱河的俗套剧情再次上演,她的闺蜜一直忠心耿耿,忽然一变脸就成了勾搭前男友的坏女人。白富美住的旅馆是大学生消费水平的农家乐,整个画质看上去像中学生DV作品,碰上了忧愁,白富美就脱光了跑到河里去边洗澡边思考,导演借此顺利展示了肉体。整部戏看上去
像胡闹,一位观众看完的感想是:“拍这戏大概几百万吧?大家站在黄河边上把300万人民币换成硬币往河里扔,扔一个小时也比拍这电影有意思。”据“中国电影票房吧”数据,这部电影的票房是2万。有了这些电影的衬托,《富春山居图》还是挺好看的。“跟风、模仿,是国内每个行业的通病,不只是电影。”麦特文化传媒总裁陈砺志说。他发现在《致青春》之后,同类型题材电影项目明显增多乃至泛滥,而因为80后都市情感题材的热门,明年“闺蜜题材”必将大热,跟风者众。但他对大多数赶时髦的电影都不看好:“今年上半年的几部片子都有其特殊属性,例如《致青春》能引发全民怀旧。但跟风者做不到这些,只有市场才能去教训他们——必然血本无归。”另一方面,陈砺志也认为市场环境在变化,以小博大的电影胜算在降低:“平均每周有七八部电影上映,其中一定有大片,这样的市场容量留给小片的机会越来越小。”想成为黑马显然不能只靠跟风乱贴标签。
电影中的三聚氰胺?
喜羊羊走上大银幕,每年春节都能轻松顺利过亿,儿童片再度成为投资热点。喜羊羊给了资方无穷的想象:成本低、受众广、制作不麻烦,甚至情节也不费脑子,不就是狼抓不到羊嘛。儿童片,不管是动画的还是真人的,就此成为低质量电影的重灾区。和皮克斯那些全家观看的高分动画电影不同,国产动画电影几乎都是孩子爱看,家长陪睡玩手机的状态,电影网站上关于此类电影的低分评价都是被迫进电影院的成年人留下的。今年8月上映的《高铁英雄》票房78万,由常州电视台和东京电视台合作出品,购买了1998年着名日本动画片《铁胆火车侠》的版权,但CG效果惨不忍睹,表情僵硬动作缓慢,高铁侠形象简单得像儿童画,剧情则是幼稚的“拯救世界”。带孩子看片的家长认为“直接把98年电影放上银幕也比这个好”。动画片太幼稚,真人儿童片却太不像孩子。主打今年暑期档的儿童电影《小神来了》,山寨《小鬼当家》,讲述三个孩子在家碰到蠢贼的故事,小童星们装腔作势地在家商量捉贼大计,过分地卖弄可爱,完全是“大人臆想的可爱的小孩”,而没有孩子该有的稚气、纯真以及说话的磕磕绊绊。再加上柳岩和邱启明在片中扮演一对情
侣,让电影气氛更加奇怪。暑期档里这部电影仅有65万票房。一部名为《西柏坡2:王二小》的动画片,用动画做了个儿童版的抗日神剧。王二小的故事被重新演绎,他和小女孩枣花一起出抗日奇招,最终牺牲,票房40万。纵然有炮灰,但也有运作得好的儿童片成了票房黑马。《我爱灰太狼2》有喜羊羊系列的噱头,动画当引子,主要是真人演,剧情在大人看来没有逻辑,上线18天收
获票房7251万;《洛克王国2圣龙的心愿》累计票房6556万元;《巴啦啦小魔仙》4702万元,靠的都是已有游戏、电视剧的品牌效应。成年人频频以“弱智”、“低级”来形容国产儿童片,最严重的说辞是“电影中的三聚氰胺”。指导最新一部“小魔仙”系列的导演于人觉得这些意见情有可原:“确实存
在太多剧情简单的作品。”于人很早就从事儿童影片工作,早年国内的工作习惯是“一定要寓教于乐”,以说教姿态拍电影,自然比不上迪士尼的吸引力,但这几年有电视动画的示范,影片又渐渐趋于低幼处理。尤其是用已经形成产业链的品牌做电影,对创作者的限制更多,于人就听说某儿童品牌要拍电影,对导演最多的要求就是展示玩具环节不能少,重复动作以带动儿童消费习惯。
瑞格奇迹副总裁邢芳正从事儿童动画工作,她直言国产儿童片从创作到技术还都很不成熟,“产业整体水准落后”。“从《大闹天宫》到现在创作者的断档,折射出来的是过去二三十年教育的失败:原创力量枯竭,学外国又学不到根基和精髓。”
作者:王英俊
来源:知乎
着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⑥ 为什么内地电影院总是没有获得国外电影的内地上映许可
和蟹问题
加上不确定看电影票房,如果买了回来没人看,就会亏
香港就不会,电影文化很重和没有限制
如果你今天有兴致跑到香港看电影,你还可以看到早在10月底就开始公映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说不定还可以碰上《逃离德黑兰》(港译:Argo救参任务,内地未引进)。在奥斯卡分别获得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奖之前,这两部电影的排期已逐渐减少,但在少量影院却一直有排,得奖后,香港各院线平均每天有25块银幕分别重映这两部影片,超过八成是中型影厅,其中《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重映高峰期有超过10家戏院在放,每天总场次达数十场。
去年上映18天后收获261万港元的《逃离德黑兰》,当时的场次已经锐减,但经过少量影院长达四个月的超长放映,及得奖后多家影院重映,截至3月21日,该片在香港收获的总票房已达到437万港元。
其实在香港,一部电影能获得三四个月甚至更长的映期,《少年派》和《逃离德黑兰》不是特例,《悲惨世界》到本周也已经放了足足三个月。但在中国内地,且不说一些卖相一般的文艺片难以长线放映满足部分观众的需求,且达到票房缓慢稳步增长的目标,连曾经热卖的《少年派》在得奖后都无法循众要求重新上映。
为什么香港的影院可以?为什么内地的影院就不行?南都记者采访了广州本地两家影院的经理以及资深院线工作人员,听听他们述说的难处;我们亦向香港百老汇院线、嘉禾院线、UA院线及《逃离德黑兰》的香港发行方华纳公司了解情况,看看内地影院面临的难处,他们是否也遇到了,他们是如何应对的。
内地困难
A 映期有协定,重映哪有那么简单
《少年派》于香港、台湾等地掀起重映热潮,但内地的影迷的“重映”呼声并未成为现实。南都记者了解到,《少年派》作为进口分账大片,内地发行方和国外的制片方会就上映期限做出一个出于版权保护的协定,所以“重映”并非把电影在大银幕上一放那么简单。进口片“映期延长”或“重映”要走的程序,与国产片相比,要复杂一些。
一部电影,尤其是进口大片的上映期限还会受到诸如不成文的“国产片保护月”、国产片票房要达到多少多少的相关政策“宏观调控”,并非完全由市场做主。
B 密钥有限制,申请延期得走程序
在内地,即使市场反响热烈如《泰坦尼克号3D》及《西游降魔篇》映期也只是在两个月左右,这期间片方已经多次把“密钥”延期。密钥是各影院要放映一部数字电影需要输入的密码,密钥的有效期一般是一个月,若发行方、制片方见市场反响热烈决定把密钥延期,则需要花一些时间和手续让制作密钥的中影数字电影发展有限公司去完成。业内人士介绍,像《人再囧途之泰囧》(去年12月12日上映)一直到今年2月10日春节前后仍有影院上映,票房成绩非常好,如果还有影院联系片方表示希望延期,片商一般都会同意,他们也想冲票房纪录。“但有时候片方不延期,即使是热门影片,影院想继续上映都没有办法。”
香港办法
A 映期好商量,美国片方乐意重映
在香港,一部电影的映期长短、是否重新上映,基本不受政策“调控”,完全由市场及影院的经营策略决定;而进口片的上映,也没有一家垄断公司左右其中。“在香港,片商在国外电影节看中一部电影,买下版权,回港后通过政府电检的分级就可以上映,在这过程中片商需要支付一定的审查费用。”香港百老汇院线方告诉南都记者,香港政府只负责为电影分级,基本不会对电影内容进行限制,在排期上亦不会做出太多干涉。
和内地一样,《少年派》在香港重映,同样也涉及到和国外制片方的协调。百老汇院线接受南都采访时介绍,奥斯卡颁奖后他们与20世纪福克斯公司提出重新上映《少年派》,“美国方面很乐意重映。香港重映程序比较简单,直接和发行商联系,他们都会很乐意做重映或延期。”
B 密钥好延期,谈好价钱手续简单
本来“密钥”是为了避免片源外泄而出现的保护措施,在香港上映的电影同样受“密钥”的保护,密钥也是有时间设定的,但只要“影院和发行商谈好价钱就可以顺利延长密钥”。嘉禾院线表示,发行方是非常乐意做长线放映的。“2011年香港票房第一的电影《那些年》在嘉禾上映超过7个星期。延期的程序比重映简单。有时影片的口碑好或关注度高,片商会主动联系问需不需要延期。”香港UA院线介绍:“在香港,电影放映一般没有限期,基本上不怎么提及‘密钥延期’。映期视乎市场反应。不过有时候因为要在电影光盘的发行之前下线,映期一般就会被局限在六个月内。”
内地困难
C 新片非常多,不可能拿旧片“炒冷饭”
观众求之而不得,更多时候表现为一些有一定观众群、出品不俗的文艺片才上映几天就看不到了,比如去年的《浮城谜事》和《万箭穿心》。站在内地院线的角度,要求匿名的曾经理表示,每月本来就排好的电影非常多,有国产片有进口片,排不上的国产片更多,所以不可能突然拿《少年派》出来“炒冷饭”。而新片多得排不过来,也解释了一些有影迷想看但总体观众不多的文艺片为什么就匆匆下了画。尽管截至2012年底国内的银幕数多达1.31万块,但各院线还在进行着“无差异”经营,大家放的片子基本都一个样,新片挤破头、旧片赶下画,那些优质文艺片便更难觅踪影。
D 影院成本高,每天计算着观众人次
内地的影院想来不青睐获奖影片。从《一次别离》、《大艺术家》到《铁娘子》,在国外各大奖上颇受关注的作品在内地的排期只能用“惨淡”来形容。像这些引进严重滞后的获奖影片,感兴趣的影迷也许早就通过其他渠道看过了,而其他人气欠佳的国产文艺片,主创常念叨的“长线放映”也只是一厢情愿。影院方面给出的解释是“排期完全由市场决定,没几个人买票自然就把场次排给其他反响更热烈的片子”。影院租金高企,灯油火蜡都要钱,投资影院的老板给影院下达的票房任务能否完成,让经理们不得不每天计算着入场观众有多少,说到底还是盈利的问题。
香港办法
C 新片也不少,不同院线分着上
香港是没有进口片配额制度的,每个月在香港挤着上映的新片也不少。香港不少影院会通过大小影厅的调配,来让仍然有观众要看的旧片有排映空间。百老汇院线介绍:“当发现一部电影快到下档期限但仍颇受欢迎时,我们会将其改在迷你影厅放映。”嘉禾院线也表示“如果新片排期很满我们也无法保留旧片,但《逃离德黑兰》上映那阵刚好不是最旺的时间,所以获得较长线的排映空间。”此外,院线间的差异化经营也让大量新片在不同的影院间分流。据记者观察,四个月来一直放映《逃离德黑兰》的是MCL州立院线,后来嘉禾院线加入重映行列;而《少年派》在MCL州立院线、百老汇及嘉禾院线有放映,UA院线并没有。
D 成本也不低,影院竞争得费点心
香港尺金寸土,经营压力谁都有。在旺角、铜锣湾、尖沙咀等旺地的影院仍把大量排期贡献给热卖新片。香港UA院线就表示,因为互联网、电视上能看到的电影都紧贴大银幕的映期,所以重新上映的电影很少,“UA院线是纯商业运作经营,首先必须求存。”不以盈利为目的百老汇电影中心介绍,“在每年全港院线的票房排名中,电影中心总是在倒数位置。我们把影迷的口味放在第一位。只要影片有口碑,我们都会尽量延长上映时间,为艺术片留点生存空间,哪怕每天只有一场。”差异化竞争要求院线或影院多花一点心思。同样是纯商业院线的嘉禾参与了《逃离德黑兰》的重映:“这部电影刚开始上的时候规模不算大,之后在奥斯卡获奖的呼声很高,所以我们决定重映,一场场慢慢做。”
记者观察
为什么香港的影院可以,为什么内地的不行?说到底还是大环境的问题:分账进口片的引进及发行被垄断、“上头”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各院线千篇一律的片源、无差异的竞争让影院省去了挖掘特色市场的心思……一些影院都曾另辟“艺术影厅”,但长久下来也是形同虚设。业内人士分析:“目前还不会那么快出现特色院线。因为某类影片的特定受众无法在短期内累积。”
但其实北京百老汇电影中心4年前已经开业,百老汇院线介绍,“之前安排了一部西藏影片《寻找智美更登》还有纪录片《归途列车》上映,反应都很不错。我们也常安排影迷与导演交流的活动,内地的观众非常会提问,可以看到大家对文艺电影的渴求度很高。香港观众因为不缺选择,我们要特别注意文艺片的包装才能吸引他们买票入场。但在内地,不需要包装就会有不少支持者。”
⑦ 目前我国的电影院存在什么问题
1、组织架构冗余 职位分工混乱
目前影投管理公司普遍的管理结构是分业务管理线的总部-区域-终端(管理线分为运营部、市场部、卖品部、财务部、人事部、技术部,大地影院、万达影院等全是这个业务结构。
这个结构问题导致什么呢?绩效关系、业务权责不明,终端影院对多个业务线执行,导致影院业务端的执行力降低,终端内的内部管理不明确。
2、团队建设不理想
有很大一部分影院的管理者并非“科班出身”,不是看不起"非科班",他们只懂团队管理,而不懂影院运营,甚至缺乏市场营销,成本管理的意识。或者说,有些管理者只重经营效益,而忽视团队管理建设,久而久之,军心涣散,反噬于影院运营。
这些都可谓为是不专业的影院管理。所以,作为影院管理者首先要热爱电影,其次对影片的发行放映也要了解。
有的影院管理者从非影院行业到影管公司高管仅仅用1-2年,这样的团队领导能给管理带来什么样的理念和策略呢,更不要谈战略了。
3、水平参齐不齐
由于每家院线、影投公司的开发战略不同,管理模式也不一样。因而,各影院之间在服务和管理的细节上多少会存在差异化,管理能力也是高低不一。即便同一家影投公司有统一的管理标准,也很难全面推行下去。造成以上现象的关键性因素在于人才。
影院建设发展势必需要更多的人才供给,但是由于影院行业人才培养渠道单一,且缺乏一套系统的自下而上的人才培养制度,导致影院人才短板现象加剧。
未来影院运营管理市场营销的发展方向
面对当下影院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影院必须要有两个清楚的认知:首先,管理,是为经营服务的。影院追求的经营效益必须以高效管理为前提。如今影院经营效益普遍下降已是现实,我们亟需更加专业的管理来辅助影院经营。
同时,高效管理不一定能确保高效收益,但这是影院得以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那么我们影院管理应从以下几点出发即:实现部门专精化、传播互动化、服务个性化与标准化、营销多元化、会员营销五个方面的改进,以及合理的市场定位策略。
⑧ 国内影视网站有哪些
国内影视网站有: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芒果TV,等等。
1、爱奇艺
在线电影网站行业第一梯队,当属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是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粘性与活跃度最强的视频类平台,月活跃用户数超5.6亿,会员规模率先破亿。
爱奇艺可免费供应院线电影的播放,同时大力扶持网络电影,网络电影的累计正片播放占比稳定在57%左右,影片部迹蔽均表现优于市场均值,远超腾讯和优酷。
2、腾讯视频
字节跳动旗下的综合视频平台、免费电影网站,提供影视、音乐、社会、农人、游戏、美食、儿童、生活、体育、文化、时尚、科技等内容。西瓜视频早期以短视频为主,如今在长视频领域亦有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