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块钱电影票
1. 美团九块九买的电影票 电影票价会显示原价还是折扣价求确切答案
像这种电商补贴后的 票!实体票上还是会显示30-40那些原价的!只是你实际支付的是打折过的
2. 猫眼新用户怎么买9块9的电影票
第一次购买才可以享受9块9
3. 长春市哪家电影院的电影票便宜多少钱
新天地购物公园放电影院,大片票价10元钱;桂林路恒客隆北侧也有一家,票价二三十。
4. 电影票为什么只要9块9——价格战
在线选座价格战根源是什么?
当haru还在上大学的时候,动辄80、120的票价让人荷包紧缩,看电影是个多么奢侈的事情。但是现在呢,随便打开哪家选座app,满眼都是9.9元、14.9元送爆米花。是什么因素导致选座app的价格战如此激烈呢?
B端来看,
1、从影城利益角度来看,平日上座率不到10%,即使是周末热片上座率也基本在40%以内,有大量的闲置座位无法产生经济效益。而电影票成本结构上,固定成本高、变动成本低,影厅多一个观影者对影院来说基本没有增加额外变动成本,这导致影城会尽可能的追求高上座率。此外,影片座位不是实物产品,无法保存到第二天再出手,会促使影城促销出售。因此存在影城给选座app按最低限价结算价,甚至影城自己贴钱做活动的情况。这给选座app价格战降低了成本、创造了环境。
2、从各家选座app角度来看,竞争者争夺市场份额暂未考虑盈利能力,无法形成有效的行业价格标准以保证整体行业利润空间。竞争者的市占目标导向,而残酷的现实是大力度补贴即便换来了一时的市占上涨,补贴一停止市占就会回落,所以价格战一旦开始只能一轮接着一轮地砸钱,等着哪家资金链断裂偃旗息鼓或者合并来终止这场战局。这是如此长期持续的价格战在B端的原因。
C端来看,
1、从产品差异性角度来看,不管用户在哪家app买票最终观影服务提供方都是第三方影城,观影体验无差异性,而app的购票过程用户体验也基本没有区别,这导致app的用户黏性特别弱,因此用户很大程度上根据价格选择是否购买,基本不存在品牌忠诚。用户价敏,这是价格战在C端的原因。
2、从用户信息收集角度来看,手机app的广泛运用,导致用户非常容易就能查到各家app的同部影片的价格,甚至还有专门比较电影票价的app了。一旦存在价格劣势,那么用户就会马上知道自己买贵了而跑到其他比他便宜的竞品那里去。对于基于微信、淘宝起家的选座电商而言,它有强大的用户基础和用户通知渠道,在用低价吸引用户上非常有优势。
选座票务无法靠价格战走向胜利
上一节解释了,为什么选座票务行业价格战一轮接着一轮(参与者的市占目标导向、满足影城剩余运营利益、无产品壁垒和用户黏性)。
常规来说,战争总能定出胜负,如下图所示:
当年滴滴快的打车软件补贴之战,最终也是靠合并终战。合并后的巨头滴滴靠着垄断优势终于无需再如此疯狂烧钱。但相比打车行业b端车队渠道的建立壁垒难度,选座票务行业由于相对集中规范的院线制度建立B端合作渠道难度相对较低。
因此,haru觉得选座票务行业的特殊性,价格战无法定夺胜负。
1、仅作为购票平台、实质服务由影院提供,就不用提用户黏性,C端壁垒无法建立。
2、出于平衡多家app从中获利的目的,强势地位的院线也不会眼瞅着一家独大,B端壁垒无法建立。
诗和远方、苟且的眼前
理想的来说,为提高整体行业智商,避免每位行业参与者的潜在利润因其他参与者降价而陷入无休止的价格战中,各位行业参与者应该参考以下执行:
1、保持获利心态:不应只是思考自己的利润,还应思考整个行业的总体利润和可持续性。不过现实是市场份额是拉投资的鱼饵,而盈利目标导向经常只发生在公司准备上市前期。
2、避免主动发起价格战:每次价格措施都应深思熟虑,并合理判断竞对对介个措施的感知和举措,阻止所有可能引起价格战或激化现有价格战的行为。
3、建立你的核心竞争力,如差异化产品、优化成本结构、行业领导力。
haru碎碎念:
各家选座app是你亏5000万、我亏1亿的烧着,更多时候真是刀架在脖子上不得不动,不跟着烧钱市占就跌。尤其初期市占第一但没有建立起防守壁垒的,一旦出现价格劣势用户流失和市占下滑的速度更是泪奔,补贴的成本也因为盘子大而池子更大,补贴保持价格无劣势真是无奈啊无奈。
在此之外,也看到猫眼电影在做一些新的尝试。在C端通过退改签服务、影讯、社区等提升产品差异性,B端上预算下放,期望一线BD能更高效的使用预算并从商务角度换取B端供给优势。另外寻求影业端上游的发展,也算是一种寻找突围吧。
5. 今天在美团买电影票,怎么有的九块九,有的四十,只是时间段不同,还有在美团买完电影票去电影院怎么操作
美团(猫眼)电影票特价场次有9.9元,平时就卖40元。
6. 电影票为什么能卖9块9
电影院本身也会为自己的电影票做打折,但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同时也受到有关规定的约束,绝对不会低于最低票价,也就是说,在长春看普通的2D电影,观众在电影院门口买票的时候,基本不会买到低于25元一张的电影票。但是由于电影院有各种经营模式,电影票也开始出现了各种打折方式,那么电影院的损失就需要打折方来补齐。比如长春某电影院和商业银行合作,推出了持商业银行凭证购买20元2D电影票的优惠,那么每放映一场电影,该商业银行至少得为电影院补上至少5元的差价。而随着网络和App的普及,电影票的打折方式更加多种多样,但是最低票价的损失必然都是要由打折方来弥补,电影院本身永远都不会承担打折的损失。
7. 特价电影票9.9哪里买
正常情况下是不能买到特价电影票了,有关部门已经取消了第三方和影院自有渠道的线上票补,所以线上售票渠道已经很少见9.9元、19.9元的低价票了。
之所以有9.9元的特价电影票,是因为票补现象的存在。票补为观众购买电影票时所获的补贴,补贴方一般是网络售票平台和电影制片方。网上出售的9.9元、19.9元特价票大多是片方与平台合作的低价票。
取消票补对于电影产业而言是利好的,对于消费者而言观影的成本则会有所增加。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电影票只能正价购买,目前仍有很多低价电影票购买渠道。
(7)99块钱电影票扩展阅读:
特价电影票的介绍如下:
从2014年开始,有资本后盾的猫眼,微票儿,网络糯米等在线售票网站通过和《心花路放》,《一步之遥》等大片合作,以“9块9”,“14块9”这样的低价电影票,吸引大量用户。
首先培养了网民在线购票的习惯,根据易观国际和国资办数据,2015年在线售票收入占全国票房收入的70%;而各大售票电商,也各凭本事打江山,其中猫眼,微票儿,格瓦拉,网络糯米占据前四名。
8. 一个人去电影院看电影可以吗
没有一家电影院规定前往看电影的人不能一个人,所以一个人去看电影不是不可以,只是你一个人去看电影的感觉跟俩个人去看电影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很少人会一个人去看电影,因为他们会觉得孤独,一般都是约上自己的闺蜜或者是男女朋友亦或者是家人一起的。
当一个人想要去寻找以往的回忆时,他就可能一个人去电影院看电影了,这大概是失恋之后会做的事情吧,一般是女生才会做的事情。在一段感情告终后,女生们可能会去寻找往时与其男友一起去过的地方,一起吃过的食物等等。去电影院的那个放映院,选择以往你们做的那个座位,拿着旧时他喜欢吃的薯条和可乐,一个人一边吃一边看着剧情,可能会选择一部感情剧,或者是你们约定好在上映的时候要一起过来看的电影,但是如今却是你一个人,一个人的行动,一个人其实并不意味着孤独,只是你习惯了有人在身边陪伴的日子,突然身边的他不在了,没有人会牵着你的手,心里的那个位置空空的。
我还真的没有试过一个人去电影院看电影,之前我同学跟我说一个笑话,一个人去电影院买票,拿了一张一百元去买票,然后售票员给了他俩张票,找回10元,之后那个人就楞在那里,许久售票员才醒悟,原来他是一个人过来看电影的。其实这个笑话暗藏着一点心酸的感觉,如果是我,我就自己买零食,自己在家看剧会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