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院如何安排播放
㈠ 电影计划是怎么安排的能否放映之前的经典老电影
电影计划一般是根据电影院的排片来确定,如果最近这段时间电影比较少,有没有什么好的电影,也可能会放之前的经典老电影。
㈡ 电影院是怎么安排电影场次的
按照片长,各场次之间间隔20分钟,根据影片不同,每天场次数量也不尽相同,还有一点就是看院线,大片预算多,所以院线会安排放映时间和场次定量,各影院自觉执行,当然监察机制是有的。
㈢ 电影院如何排片的
电影院的排片是根据,首日是根据电影的导演以往的成绩来排片的,比如国内的周星驰,吴京,张艺谋,冯小刚等等拍的电影场次肯定是要多于其他导演场次的。
以后就是看口碑,口碑越好排片率就会越高,不过也是要观众买不买帐如果观众不买帐口碑再好排片率也不会高,影院要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影院就是为了赚钱。
总而言之就一句话越多观众买票的电影,就会排片率很高,观众决定了电影院如何排片。
㈣ 电影院如何排片的
首先要说明一点排片这个东西是非常主观的,基本上除了一些常识性错误(比如2D厅排3D,密钥过期仍继续排映,同进同出场次过多等),基本上没有对错好坏和标准答案。主要是根据本身影片的素质和口碑、片方及第三方活动影响、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观众群体、人情关系这四个因素来安排影片。影院排片好坏直接影响上座率,上座率过低影院是要亏损的,所以影院对于影片的调整是很及时的。
㈤ 电影院是根据什么排片的呢
1、电影院是根据院线同步播放影片的,也即是新上映的那天,各大影院第一时间可以安排影片播放权限的。
2、上映的影片,在影院里他们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安排当天播放那些影片。
㈥ 电影院是如何播放电影的
电影是人类史上的重要发明,它借助了照相化学、光学、机械学、电子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和原理。
电影最重要的原理是“视觉暂留”。科学实验证明,人眼在某个视像消失后,仍可使该物像在视网膜上滞留0.1-0.4秒左右。电影胶片以每秒24格画面匀速转动,一系列静态画面就会因视觉暂留作用而造成一种连续的视觉印象,产生逼真的动感。 电影是人类史上的重要发明,它借助了照相化学、光学、机械学、电子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和原理。 电影最重要的原理是“视觉暂留”。科学实验证明,人眼在某个视像消失后,仍可使该物像在视网膜上滞留0.1-0.4秒左右。电影胶片以每秒24格画面匀速转动,一系列静态画面就会因视觉暂留作用而造成一种连续的视觉印象,产生逼真的动感。 电影是人类史上的重要发明,它借助了照相化学、光学、机械学、电子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和原理。 电影最重要的原理是“视觉暂留”。科学实验证明,人眼在某个视像消失后,仍可使该物像在视网膜上滞留0.1-0.4秒左右。电影胶片以每秒24格画面匀速转动,一系列静态画面就会因视觉暂留作用而造成一种连续的视觉印象,产生逼真的动感。
1895年,法国的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爱迪生的“电影视镜”和他们自己研制的“连续摄影机”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活动电影机”。
他们的电影机由一个暗箱组成,里面装有35毫米凿孔胶片间歇运动的牵引机构和遮光旋转机构,并装有一个摄影镜头和放映镜头。
装上摄影镜头时,可以以每秒12幅的频率摄影,获得负片。取下摄影镜头,将曝光后的负片与另一条未曝光的胶卷贴在一起曝光后转成正片。
放映时,正片装入机内。点燃灯泡后,光束穿过胶片和镜头,静止的画面以极短的间隔次高速地通过片窗,使影像在观看者的视网膜上暂留,观众便可看到一组活动的画面。
不过现在国内也有了数字影院
数字电影节目的发行不再需要洗印大量的胶片
它是存储在计算机/服务器中,由其"作为"数字放映机播放影片
有数字传输技术的保障,使整部电影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出现质量损失,从而使观众可以与影片的导演看到"相同"的电影。也就是说,一旦数字电影信号发出,无论多少家数字影院,也不管它位于地球的什么位置,都可以同时映出同一个节目。同时数字放映设备还可以为影院提供增值服务,如实时播放重大体育比赛、文艺演出、远程教育等等,改变了影院胶片放映的单一模式
比如上海的IMAX立体巨幕影院
上海科技馆立体巨幕影院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影院之一,也是全中国最大的立体巨幕影院。
立体巨幕影院银幕巨大,它高18.3米,宽24.3米(相当于6层楼房的高度),可容纳观众441位。立体巨幕影院的放映设备采用当今世界上技术含量最高、画格最大的70毫米15齿孔IMAX双机放映系统。放映立体电影时,2台放映机同步放出映像,当观众戴上特制的立体眼镜时,映像通过光的偏振原理,使画面产生强烈的立体效果,犹如景物就在眼前,有伸手可触的感觉。6层楼高的巨大画面和6+1声道的音响系统,使观众产生强烈的震撼。
㈦ 电影院的午夜场或者零点场是如何安排的
通常情况下都是某个电影的首映放在午夜场,就是说受到一定规则的限制,他既然定了4月25号首映,就只能在4月25号12:00以后才能适应,而不能在4月24号11:30开始,基本上首映的话都是在凌晨,这样比较提前,也能够更好满足观众的观影体验,如果说没有首映的电影基本上就是午夜场那些不怎么出名的电影。
㈧ 电影院是如何播放电影的
电影院是使用数字机来播放电影的。
数字拷贝复制到数字电影服务器上,然后在密钥生效后和失效前的时间里也就是档期里可以播放。
数字电影是用数字电影服务器播放,通过数字电影放映机投射到银幕上成像。声音是从数字电影服务器传输到解码器再到各路功放再到各扬声器播放。
数字拷贝就是块经过加密只能在数字电影服务器上读取的移动硬盘,数字电影服务器可以理解为一台显卡非常厉害的主机,数字电影放映机其实就是一台非常厉害的投影仪。
(8)电影院如何安排播放扩展阅读:
数字电影制作方式:
它有三种制作方式:一是计算机生成;二是用高清晰数字摄像机拍摄;三是用胶片摄影机拍摄完成后,再数字化到电脑硬盘里。
从这三种拍摄方式的效果看,因为胶片的分辨率和色彩还原度还远不是数字电影所能够赶得上的(2009年前)。
这与成像原理不同有关,卤化银软片基于自然感光成像,其颗粒的细腻程度远远大过CCD的人工设计光电学像素,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提高,高清晰数字摄像机的分辨率技术指标会逐渐接近甚至达到胶片摄影机的水平,但在色彩还原度上,高清数字摄像机仍旧无法达到胶片摄影机。
所以,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最佳的院线级数字电影制作方式,仍旧是前期胶片拍摄,经过胶片洗印转数字信号进行后期编辑、处理后,再转为数字视频技术放映。
因前期的素材拍摄的画质已经确定,后期转为数字放映,由数字技术将卤化银的色彩和细节进行精确定位,其放映效果远远超过胶片放映机,避免了胶片的闪烁、模糊等等缺点。
电影院大片的“数字版”即为上述技术的成功实践。
另:根据德国传统的着名胶片摄影机品牌——阿莱数字技术研究实验室2009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当他们将数字摄影机的CCD像素无限扩大之后(8K),在实验室最精良的条件下进行的测试,影像的锐度达到惊人的细腻度,甚至人的毛孔绒毛都能看清楚。
但,在色彩还原度上和饱和度上,数字摄影机仍旧与胶片摄影机之间差距很大,数字技术几乎不可能达到胶片对色彩的敏锐度。因为数字技术的颜色,全是靠人工模拟的色彩种类。
比方说:如果被摄物体中某一个点上的颜色是CCD耦合电路中所没有的,那么,CCD就只能找一个最接近的去替代它,一旦这种情况多起来,色彩的还原度就会大大降低。
另外,在光感宽容度上,数字摄影机仍旧很弱。同等条件下,胶片摄影机只需要打一盏灯甚至不需要打灯,但数字摄影机却需要两盏甚至更多的灯光来弥补CCD的感光问题。
而在对比度上,数字技术的细节还原度则大大降低,当被摄物体的亮部和暗部对比较强之时,数字技术对细节的捕捉和“宽容性”就会出现严重的问题。
这也就是我们看数字拍摄的电影之时,会发现,当画面明暗对比较强之时,数字技术的电影,暗部的细节就会很少,甚至黑乎乎一片,但胶片电影却能呈现出非常微妙的细节和色彩对比。
该实验室的负责人最后的结论是:“在现今条件下,我们从电影艺术的角度看,数字技术全面取代胶片技术,仍旧没有充足的理由,我们看不到数字技术的决定性优势。”
所以,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数字技术的前景,更加接近于电视艺术,而非电影。在数字技术出来30年的今天,世界拍摄电影的主流仍然是胶片摄影机,大概能够说明问题。
数字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成本和作品母带的保存效果,同等条件下,赛璐珞胶片对作品的保存,只能在50年之内,甚至30年。因为卤化银具有一定的挥发性,从时间上说,硬盘的数字技术,几乎是无损的。
㈨ 电影院中一天之内会安排几场电影,场次怎么安排的,需要怎么买到自己想看的电影。座位怎么安排,可以连坐么
根据不同电影院规模以及地段。像大型影院最少一天上映的电影会有50多-60左右的场次,这还是影院规模较大,影厅也比较多的情况下。中小型影院基本在40场以下,像私人开的就会更少了。座位连坐除非你买的时候那个座位没有被人买,或者是现在很多影院的VIP会员卡都有提前预定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