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院税收
A. 电影放映增值税优惠政策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增值税项目,减按1%预征率预缴增值税。对纳税人提供电影放映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所称电影放映服务,是指持有《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利用专业的电影院放映设备,为观众提供的电影视听服务。
《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管理办法》
第三条 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以下简称市文广影视局)是本市电影发行、放映的主管部门。
区、县文化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电影放映的管理,业务上受市文广影视局的指导。
各级公安、工商、卫生、物价、财政、税务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电影发行、放映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 从事电影发行、放映活动,必须遵守法律,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传播有益于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维护电影着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 本市对营业性电影发行、放映活动实行许可证制度。
第六条 本市对电影发行、放映单位的设立实行宏观调控。
B. 开电影院需要交税吗
要的,只要你开电影院然后营业了那都是要交税的,我国税收分为商品和劳务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和行为税、特定目的税类五大类。
中国现行的税种共17个种(2016年5月1日起,全面推行“营改增”,营业税退出现行税种。),分别是: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使用税、船舶吨税、车辆购置税、关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你可以在网上找一下税收相关法律。
C. 疫情税收优惠政策2021
1、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增值税项目,减按1%预征率预缴增值税
2、对纳税人提供电影放映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
所称电影放映服务,是指持有《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利用专业的电影院放映设备,为观众提供的电影视听服务。
3、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可以按月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
所称增量留抵税额,是指与2019年12月底相比新增加的期末留抵税额
4、对纳税人运输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一条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非居民个人。非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纳税年度,自公历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D. 电影院算不算娱乐场所
课程简介:《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注释》中规定:“娱乐服务,是指为娱乐活动同时提供场所和服务的业务。具体包括:歌厅、舞厅、夜总会、酒吧、台球、高尔夫球、保龄球、游艺(包括射击”那么,电影院提供的电影放映服务属于娱乐服务吗”?
大家好!这里是伯君微课堂,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话题是“电影院提供的电影放映服务属于娱乐服务吗”?
提起娱乐,我们会自然而然的想到“玩乐”,但是关于“玩乐”的纳税问题和开票问题,您考虑过吗?今天我们就从财税人的角度,带大家一起分析一下“电影院提供的电影播放服务”应该如何纳税和开票的问题。
首先,电影院提供的电影放映服务属于娱乐服务吗?
普通大众的回答一定是“属于”,因为看电影确实能给予我们很多的乐趣。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共同发布的《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注释》中对娱乐服务的注释和范围是这样规定的:“娱乐服务,是指为娱乐活动同时提供场所和服务的业务。具体包括:歌厅、舞厅、夜总会、酒吧、台球、高尔夫球、保龄球、游艺(包括射击、狩猎、跑马、游戏机、蹦极、卡丁车、热气球、动力伞、射箭、飞镖)。”
从注释的内容看,电影院提供的电影放映服务确实为观众提供了场所和服务,似乎属于娱乐服务,但是《注释》列举的范围里确不包含电影院,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在税收方面,电影院提供的“电影放映服务”确实不属于“娱乐服务”。因为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的《注释》在“现代服务”里还规定了一类:“广播影视服务”,这个“广播影视服务”包括广播影视节目(作品)的制作服务、发行服务和播映、放映服务。”
所以,电影院提供的电影播放服务在税收上应属于“现代服务”项目里的“广播影视服务”,而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娱乐服务”。
了解了“广播影视服务”的税务归属,关于“广播影视服务”如何纳税和开票的问题,就变的简单而又容易了。
现代服务的增值税适用税率为6%,所以,如若电影院已经登记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就应该按照6%缴纳增值税;如若电影院未登记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就应该按照3%的征收率缴纳增值税。
最后,我们再说一说电影院提供“电影放映服务”的开票问题,电影院的开票问题,其实也是我们大家索取发票的问题。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我们看电影,从来就没有索取过正式的税务发票”,是的,因为大部分情况下,看电影属于个人消费,所以大家都不索取发票。但是也有很多公司消费的情况,比如房地产企业会举办促销活动和业主答谢活动,有时候会邀请大家看电影,这时候电影院是需要开具发票的,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普通发票》,也可以开具《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具体看服务购买方的需要和电影院领购的发票类型。
顺便普及一下,我们个人平时看电影,其实也可以索取发票,电影院可以给个人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或者《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两种发票的用途是完全一样的。
各位,今天的问题您搞清楚了吗?如果我们分享的内容对你有用,劳驾您关注“伯君财税”的服务号,最好是分享给您的朋友,和数万财务人员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E. 电影院如何缴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电影院收人属于营业税征税范围,按照“文化体育业”以门票收入额依照3%的税率计算缴纳。
同时,随同营业税一并缴纳的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分别按增值税额的7%和3%计算缴纳。---地税征收。
关于企业所得税的问题
按照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企业所得税税率减按20%。
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分为两种,一是查账征收,另一是核定征收;
1、查账征收的,应交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25%)计算缴纳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成本(费用)-税金+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纳税调整额
2、核定征收的,应交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额*所得率*适用税率。
问题补充回答:注册成为有限公司,应当缴纳企业所得税,即:有应税所得才缴税。你只需要到地税办理税务登记证。办理了税务登记证,就可以领购发票,发票只要是对团体购电影票时开具,以便消费者报销。
F. 电影院增值税怎么缴税
1,含义——增值税是对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企业和个人,就其在货物销售或提供劳务的增值额和货物的进口金额为计税依据而课征的一种流转税。我国从2009年1月1日全面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增值税纳税人按其经营规模大小,分为一般纳税人(税率17%和13%)和小规模纳税人(税率3%)。
2,规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3〕37号)规定,自2013年8月1日起,广播影视列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包括广播影视节目(作品)的制作服务、发行服务和播映(含放映)服务。
《关于将铁路运输和邮政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3]106号,以下简称106号文)附件2《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第一条第六项第四点的规定,试点纳税人中的一般纳税人提供的电影放映服务、仓储服务、装卸搬运服务和收派服务,可以选择按照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缴纳增值税。
同时根据《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财教〔2014〕56号)第四条规定,对电影制片企业销售电影拷贝(含数字拷贝)、转让版权取得的收入,电影发行企业取得的电影发行收入,电影放映企业在农村的电影放映收入,自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免征增值税。
3,缴税途径:
税收征管法中第二十六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可以直接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也可以按照规定采取邮寄、数据电文或者其他方式办理上述申报、报送事项。
G. 电影票房怎么分成
问题一:电影院的一部电影票房是怎么分成怎么算? 中国电影业对于票房分账的基本规则如下:
1.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计入电子售票系统,数据统一汇总到中国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办公室(简称专资办)。以专资办的统计数据作为各方分账的依据。(PS:这里小票更正一下,最终片方结算所使用的数据,为中数所提供)
2.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及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剩余的91.7%认定为一部电影的“可分账票房”。
3.可分账票房中,电影院及院线提留57%,中影数字提留1-3%的发行代理费。剩余的40-42%归于电影制片方和发行方(大部分情况为40%)。
4.影片的发行方会收取归属制片发行方部分票房的5-15%作为发行代理费用。即为可分账票房的2-6%作为发行代理费。
5.很多情况下,发行方预付影片的宣传发行费用,这时发行方会收取12-20%的代理发行费。如果发行方承诺发行保底、买断发行、预付制作费用等方式,将收取更高的发行代理费用。
6.部分影片同档期处于竞争劣势,出于增加影片排映场次的目的,给影院及院线承诺票房返点。返点一般占到可分账票房的3-5%。
7.制片方回收的票房回款公式为:1*(1-0.033-0.05)*40%*(1-0.1)=0.33为一般情况下的制片方分账。
以上情况为例,一部最终票房1亿的影片,回收的票房回款为3300万左右。
附:中国电影的资金其它回收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版权收入:主要指电视放映权和互联网播放版权销售。这部分收入里面,CCTV6的收购费用为140万-400万每部影片,主要根据影片的题材、频道打分制度、观众期待度、演员阵容、最终票房决定。网络版权价格波动较大,从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主要跟观众期待度、演员阵容、最终票房有关。
2.海外销售:主要是海外其他国家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发行收入、版权收入。这部分收入目前较低,增长潜力大。
3.商务合作:主要是植入式广告、营销合作、活动冠名等方式获得的收入。
4.授权及衍生品:主要是影片形象、片名、重要视觉元素等授权使用,以及版权衍生品的销售收入。
5. *** 补贴:主要是 *** 主导的文化产业补贴、地方 *** 专项补贴等。
6.行业补贴:主要是摄制3D或巨幕格式的影片,票房达到一定数量后,享受专项的行业补贴。票房在5000万到1亿元之间,奖励100万元;票房在1亿到3亿元,奖励200万元;3亿到5亿元,奖励500万元;5亿以上重奖1000万元。
其中,大部分中国影片的资金回收依赖票房分账,可占到影片总收入的80%以上
问题二:电影票房收入中,电影院和制作方如何分成?比例各占多少 导演 演员 有自己的片酬 也有可能有分红 院线制片方的的比列是45:55
问题三:想要投资电影分票房,怎么做啊? 最近出来个app可以分票房的,就是幕客,100块就可以投了,挺便宜的倒是。建议你先下着玩玩,投资这种事不要急。
问题四:电影票房分成 电影票房怎么分成 5%电影专项基金,3.3%税,制片方39.43%,院线占52.27%。 制片方和影院的比例不同的片子也不一样的。。。大概就这么分的。。
问题五:一部电影的票房假如是10亿,那么这10亿元究竟会谁分了呢?导演还是影院的老板? 票房怎么分法规和行业协会都是规定好的,不是哪个导演或老板随便拍拍脑袋决定的
对于国产电影,票房按如下分成:
电影发展专项基金5%,交给国家电影管理部门
消费税3.3%,交给国税部门
剩下的部分42-48%给制片方和发行方
52-58%给院线和放映方
进口片又分两种
一种是批片,就是有进口权的国内发行方(国内就中影和华夏两家有进口的权)一次性付给国外制片方一定的费用(一般最多不超过100万美元),票房全部归发行方、院线和放映方所有,绝大多数非好莱坞电影都属于批片,部分好莱坞B级制作的电影(投资额在8000万美元以下)也属于批片;一种是分账大片,按国外制片方35%,国内发行方17%,放映方48%分配票房,基本都是好莱坞电影。
如果还不明白请网络“易网络:电影的票房如何分配?”有更详细的解释
导演拿多少和票房没有必然联系,有的是拿死工资的,票房再高也分不到他头上,也有的确实是按票房分成的,但这种情况比较少,有的是票房高于多少会得到额外奖励,具体要看拍这片时导演怎么和制片公司签合同,没有统一的规定。
现在影院都是计算机售票的,胆是和行业主管部门联网的,是做不了假的,就像卖彩票的网点也对销售额做不了假一样的道理。
问题六:电影票房收入中,电影院和制作方如何分成?比例各占多少? 我就说几点,上面回答说的税金和电影专资的比例都对,但是院线拿不到5%的票房,现在院线只能拿到大约2%,甚至很多院线都只拿到1%。然后院线目前对于影院的排片已经无法影响,尤其是签约加盟的私营影院,
问题七:电影票房收入中,电影院和制作方如何分成?比例各占多少 电影院线,简称院线,是指经营者通过掌握相当数量的电影院,在某一城市或地区建立放映网络,垄断某一新版影片的公映,从而获取巨额经济利益的经营体制。
影院,是纯粹放映电影的地方,被院线控制。
发行方,与影院直接接触的,为影片做宣传的,会投入一些费用。
制片方,毋庸置疑,电影的制造者,最先出钱风险最大,完成电影制作给发行方。
电影分账:院线+影院+发行方+制片方+税收
比例差不多:院线与影院:制片方:发行方:税收=4:3:2:1
问题八:电影票房的收入是归谁所有的 以100块票房为例:
国家直接先扣掉5%做为电影专项基金,3.3%的税款 ,这部分8.3%,就剩下91块半了。
剩下91块半里,差不多有一半左右,直接分给院线和影院,其中院线大概在5%左右。
院线、影院分完之后,发行方还要收一个发行代理费(发行佣金),目前行规是发行票房可分配收入(毛收入)的5~15%比例都是正常。 票房可分配收入(毛收入)= 总票房 ─ 3%电影基金 ─ 5.5%税款 ─ 院线和影院分成款(38%~43%不等) 发行总可分配收入 = 票房可分配收入 + 其他渠道发行收入 (电视、音像、网络、 *** 奖金、海外……)
发行方要在发行总可分配收入中逐项减掉下面几项内容后,才是片方所得: 1.发行佣金 2.导演或主创明星奖励(有或者没有) 3.代为垫付的发行成本(拷贝费+宣传费等) 4.税金(往来发票都是要交税的)
问题九:电影票房收入中,电影院和制作方如何分成?比例各占多少 没有一定之规。
H. 办电影院是否享受免税优惠
办电影院如果转制为企业的,享受免税优惠。电影院属于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自转制注册之日起五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转制注册之日是指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并进行企业法人登记之日。
【法律依据】
《关于继续实施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若干税收政策的通知》第一条
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可以享受以下税收优惠政策:
(一)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自转制注册之日起五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2018年12月31日之前已完成转制的企业,自2019年1月1日起可继续免征五年企业所得税。
(二)由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自转制注册之日起五年内对其自用房产免征房产税。2018年12月31日之前已完成转制的企业,自2019年1月1日起对其自用房产可继续免征五年房产税。
I. 为什么电影院兼职要缴税电影院兼职不用
电影院兼职不用缴税,因为电影院兼职的收入不属于税收范围内的收入,而是由电影院支付的费用,这些费用不需要缴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