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阿凡达imax电影票价
① 阿凡达2IMAX的平均票价达133.43元,普通人能接受这个价格吗
阿凡达2IMAX本来是大家非常期待的一部电影,可是万万没有想到,最后会演变成看不起以及买不起。因为有相关数据显示:阿凡达2IMAX平均票价已经高达133.43元。看到这一幕,很多人不敢相信,一部电影的价位为什么会如此之高?通常情况下,一部电影的价位如果高达60~70元的时候,其实很多人就已经很难接受,但整体来说,很多年轻人还是可以接受,毕竟自己喜欢的东西多花一点钱也会愿意。可是面对如此高昂的票价,很多年轻人都连连摇头,更不要说去接受这个价位了。所以从相关比例上来看,能接受这样价位的人不是很多,但是网络中也发出了两种不同的声音。
② 阿凡达北京电影票多少钱一张啊
120元,部分场次有150到200不等。
③ 阿凡达2IMAX的平均票价达133.43元,这部电影为什么备受期待
《阿凡达2:水之道》之所以备受期待,其实也是因为大家积累已久的情绪彻底爆发了,我国的观众这么踊跃去看《阿凡达2:水之道》,其实也是属于“报复性观影”。
最后,由于《阿凡达2:水之道》太火爆,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必然是会有一些过高的票价,大家还是要酌情去买票,不要因为报复性观影就花一些冤枉钱,经历了疫情以后,大家也都明白了钱不好赚,所以还是节省着花吧。
④ 在美国看《阿凡达》票价多少钱
在美国看《阿凡达》,票价多少钱一张?
先来看看普通的电影(即非3D的电影)票价。年龄不同,票价不同;时间不同,票价也不同。
最贵是下午4点以后,13岁以上,10块半美元。美国看电影,13岁是一条划分标准。《阿凡达》的电影分级是PG-13。意思是13岁以下儿童需要家长指导(Parental Guidance)才能看。13岁以上没问题。
60岁以上(Senior),9美元。2岁至12岁,7块半美元。
其次是午后场(Matinee),12点至3点55分,13岁以上8块半美元。
最便宜是上午场。通常只有周五、周六、周日和假日才有。一律6美元。
此外,周二全天,60岁以上一律6美元。
周四全天,13岁以上的学生一律7块半美元。
如果是3D电影,要加3美元。IMAX 3D 电影,要加4美元。我这里的几家影院放映的《阿凡达》是IMAX 3D 电影,所以加4美元。
算下来,在美国看IMAX 3D的《阿凡达》,享受2小时40分钟,最便宜是10美元,最贵是14块半美元。税已经包括在内。换成人民币,跟国内的票价可能差不多。当然,美国人的收入也是美金,即使是最低工资,干活两个小时就足够看一场《阿凡达》了。所以美国人去影院看电影非常普遍。
截至去年12月31日,《阿凡达》在美国的票房收入已经突破3亿6千万美元。美国人口3亿,算算看,多少人已经看过了《阿凡达》。
⑤ 《阿凡达2》的票价这么高,值得吗
12年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阿凡达》在国内掀起3D观影热潮,尤其是在影院观看IMAX版本成为了影迷追求的潮流,那时候IMAX影票一经放出即迅速售罄,堪称“一票难求”。
时隔12年,我们将迎来续作《阿凡达2》,根据放映通知显示,影片在国内的发行版本无2D版本,一共推出3D、CINITY、IMAX 3D、Dolby Cinema、中国巨幕等五种放映版本。
开放预售几天后,目前该片预售票房已突破7500万元,而影片的较高票价也引起热议。
由于该片时长长达3小时10分钟,又是3D版,因此使得该片票价普遍较高。
据猫眼专业版显示,影片上映前三天,全国平均票价在80到90元左右。而据记者观察,影迷和专业人士最推崇的IMAX 3D版本的票价,价格位居一众版本之首。
记者查看了网络售票平台,上海影院普通3D票价在40到90元不等,而IMAX 3D版本的票价一般在100到300元不等,跨度较大。
一般来说,决定IMAX 3D影厅票价的因素很多,包括影院的位置是在郊区还是在市中心,以及影厅的新旧程度,还有IMAX本身是普通IMAX还是更优的激光IMAX。
目前上海IMAX票价最高的几家电影院,IMAX影厅都是配备观影效果更佳的激光IMAX系统。
比如上海百丽宫影城(博荟广场店),目前已经安排的《阿凡达2》提前点映场次以及首映日IMAX票价均为299元。
记者致电询问了关于票价的问题,其工作人员也表示,这样的定价和《阿凡达2》的片长较长有关,而且影厅是激光IMAX影厅,因此才有了这样的定价。
同时,工作人员也表示,之后他们电影院票价也有可能会变化,可能会下降,但不太可能下降到200元以下,“因为片长在那里,也不太可能再涨了。不同需求不同选择,也不是强求大家按照这个价格来看。”
另一家《阿凡达2》IMAX定价较高的,也是近两年新开的配备为IMAX激光系统的MOViE MOViE影城(前滩太古里店)。
记者发现,该影院IMAX票价普通时段是289元,而提前点映日和首映日傍晚5点到8点之间开场的场次票价达到了329元。
记者致电询问后,影院工作人员表示,这是因为在黄金时间段,所以票价会比其他时间段更贵一些。
在目前防疫要求上座率最高75%的要求下,根据售票平台显示,记者发现以上两家电影院安排的《阿凡达2》IMAX场次基本都售出了现有座位的五成以上,卖的好的满座率基本达到了七八成。
⑥ 阿凡达2IMAX平均票价133.43元!为何这么贵
因为IMAX的票价普遍比一般电影票价贵一些,而且又是首映,首映的电影票又会更加贵一些,两者相加就导致了阿凡达2IMAX平均票价高达了133元。
阿凡达2,是一部特效大片,代表了当今世界特效的最高水准,当年第1部出来的时候,特效就惊呆了众人,此次第2部电影的时长高达三个多小时,是一般电影的两倍,而且电影院排片的场次也会比以往电影少很多,所以物以稀为贵,电影票价也就高了一些。
二,这件事我的看法。
电影票价的定价是由市场决定,值不值这个东西本来就是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也没有什么意义,如果想去看这部电影的人,是肯定能接受这个票价的,如果有人觉得不值得,这个票价就算只有10块钱,他也不会去电影院支持,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行加到其他人身上。
⑦ 阿凡达重映跟以前的有区别吗
预定3月12日在内地上映的《阿凡达》,已经开始预售了。
那么重映的《阿凡达》,跟以前的版本有什么区别呢?
你别说,区别还真有。
第一个是电影票价,第二个是观影感官体验。
2010年,采用IMAX3D、全CG动态捕捉等电影技术的科幻大片《阿凡达》,在国内上映。
作为国内的第一部3DIMAX影片,大屏版《阿凡达》,可以说是一票难求。因为当时仅有5家电影院能够播放 IMAX 版本。
所以 《阿凡达》上映时,黄牛加价,影院提价的现象屡见不鲜 。上海某影院甚至在当年情人节时,把票价提到了288元。
那么,《阿凡达》 重映的票价是多少呢?
预售数据显示,普通3D版票价在30 40元不等,IMAX版本也仅有50 60元。
上海各大影院30元左右的票价,更是比比皆是。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2010年普通2D或者3D版的票价,获得3D或者IMAX版的感官体验。
十一年前,需要坐飞机找黄牛才能看到的大屏版,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看到了,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在内容上没有任何区别,在感官上区别可就大了
众所周知《阿凡达》的重映是为了《阿凡达2》的预热,毕竟是重映,不是重拍,不可能有新的东西出来,所以内容上没什么区别。
可十年前我国的3D电影院不多,也没有大面积普及,更不要提什么IMAX电影播放厅了,当时更多的都是2D的《阿凡达》电影。
而这次重映肯定在清晰度上,音响效果,座椅的舒适度上肯定相比十年前是提升很多。在电影院看一部电影是视觉 听觉 等多重感官的享受,那个时候国内的技术并不好,而今的电影院逐渐成熟完善,所以各个方面都比较好,所以我们能享受到多重感官的电影。
如果你不是全方位地去享受一部电影那就在家用电视看吧!
我是得着,有话直说。
3月12日一早,国内院线重映的3D版《阿凡达》直接将霸占日票房排行榜冠军多日的《你好,李焕英》拉下马,这反映了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无论是市场还是观众,都在明里暗里等待一部重量级影片,其二,哪怕放到现在,《阿凡达》的整体观影体验依然是无可挑剔的。
重映3D版《阿凡达》,确实有一定的商业考量。
一是在全球票房排行榜的争夺中,《复仇者联盟4》(累计票房27.98亿美元)凭借“加长版”重映的优势,以微弱优势超越了《阿凡达》(累计票房27.90亿美元),显然,詹姆斯·卡梅隆和莱坞老牌电影巨头老福克斯(现更名二十二世纪影业),也希望通过3D版《阿凡达》冲冲全球票房。
二是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的当下,好莱坞和欧洲的电影创作陷入停滞,很多被观众看好的商业大片,要么选择延期上映,要么干脆选择线上首映,唯独基本上控制住了新冠疫情的中国院线一枝独秀,不仅成功超越北美院线,跻身全球电影票房(单一市场)的首位,而且为国内外大片的上映提供了相当不错的观影基础。
那么,3D版《阿凡达》到底值不值得看?作为一名电影爱好者,得着觉得,值得。
首先,在IMAX 3D的加持之下,重映版的《阿凡达》显然具有更加逼真、更具震撼力的的视觉体验,考虑到国内院线已经很久没有上映质量较高的视觉大片了,这对于很久没有获得超一流视觉体验的国内观众来说,是一次比较难的的机会。
其次,对于那些声称“欠卡梅隆和《阿凡达》一张电影票”的观众来说,重映3D版给了他们一次兑换“承诺”的机会。
当然,时隔多年后再次重映的《阿凡达》,依然具有这么强的票房号召力,也给国产影视剧行业和国内电影人一个提醒:
虽然,《流浪地球》、《哪咤之魔童降世》等影片,为开拓国内类型片市场起到了很好的带头和示范作用,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无论在电影工业体系的构建,还是创意实现、讲故事能力、视觉体验等方面,与处于世界顶尖地位的“梦工厂”好莱坞,还存在全方位的差距。
《阿凡达》的观赏性依旧强悍! 12日复映当日就拿下单日票房冠军!强势突破背后也正如人们所预期那样,验证了“艺术是没有国界的”那句话。《阿凡达》是一部美国影片。美国的不友好,各种打压、威胁,如今已经不再掩饰,甚至每一天对我们都是一种考验!此时重映它的影片!还顺带帮助它争夺一下票房冠军,这操作和11年前相比,就显得格外不同!所以,“风景”决定从一个百姓角度分析一下它前后的区别。只为那一份家国情怀!
答案其实就在影片中!第二遍看过之后,《阿凡达》戏里戏外的象征含义也就明晰了。第一遍模糊,第二遍认同!并由此认为,这次重映或许会让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影迷感知到:在技术“霸权”的外衣下包裹着的知识分子是有良知、有情怀、有正义感也有批判精神的!这是《阿凡达》想展现的一种价值观,更体现着卡梅隆这位艺术家的价值观,所以承载了正义价值观的《阿凡达》,成为票房冠军应该 是大家普遍乐见的!而且我们更加乐见这位对手自己的觉醒! 《阿凡达》重映更具象征意义!
认知上重映与先前的区别还是挺大啊!
目前位列全球票房冠军的是《复仇者联盟4》,曾经,是技术霸权成就了票房霸主。这一回第二的《阿凡达》卷土重来,虽多少有点突然但经得住推敲!也算有备而来。正所谓天时地利,要登顶全球票房的冠军也是需要这次“人和”的推动!
站在价值观的高度看《复仇者联盟》与《阿凡达》的区别:前者崇尚美国至上的美国价值观,它几乎可以称作“潘多拉盒子”!而《阿凡达》则对唯我至尊的美式自信进行了嘲弄!还用自己的方式为潘多拉盒子装进“礼物”!
卡梅隆通过他的电影语言想说明,生活在一个星球的人类永远崇尚真正的自由民主平等、而非霸凌和压迫。作为一个普通百姓,通过观看这样电影直接的体会:独立自主是一个民的意志,在灾难面前人类需要的是同仇敌忾、同舟共济!不需“个人英雄主义的光环的闪耀。
“潘多拉盒子被打开” 注定是人类发展绕不过的坎儿,11年前的美国学者、艺术家用一部科幻电影,对这个国家打开了潘多拉盒子开始了批判,也仅此而已遗憾并没有改观。他们也不会想到11年后的今天,这种”美国至上的美式价值观“会让一个国家尴尬而又疯狂!《阿凡达》里的主人公可以算是装进这个盒子中的礼物! “他给潘多拉星球带去了灾难,但同时也是希望!代表着对异域文明温润的包容、理解和尊重”。 这是不是导演卡梅隆完成的一次对美国的救赎呢!我理解:阿凡达在我国重映更是在对西方某些政客进行着善意提醒。如今,11年后的世界已经变了样!
阿凡达重映从我个人感受讲区别在于:11年前,我是怀着激动兴奋的心 情感 受一场高 科技 的视觉盛宴;还为工业文明吞噬了灵性文明倍感失落;11年后,我则是揣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助力全球票房冠军的诞生;被工业文明无法替代的灵性文明所安慰。当然此时却不单单是为了 娱乐 !
11年前,我不知道自己如何为正义发声,今天,发达的社交渠道让我们轻而易举就能做到。所以,我还是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这部重映的好片子在价值观这块天花板上顶一格,助力它再上个高度......
一般重映的电影跟以前的版本都没有差别,有些年代早的可能会用现在的技术改善下画质,像阿凡达这种年代比较近的不会有啥变化吧。
如果说变化,可能就是现在影院硬件设施更先进,体验更舒适了,在观影的时候体验会更好。
电影没有区别,看电影的人变了,想想十年前你在干什么?
电影重映就是指电影下映之后为了经典再现或者为后面的续集做推广将电影再次上映。
第一次上映和重映的电影内容基本一致,可能重映的在画面质感,影像,声音处理方面,部分细节处理方面可能会更好一点。
电影重映的意义在于唤醒影迷心中的情怀,为后续的商业行为做铺垫,可能是为了续集做铺垫推广,也可能为了推出跟电影相关的商品,或者为宣传电影里某个明星/人物创造超级IP,同时也为了能再赚一笔。
《阿凡达》并不是全球第一步3D电影,但它是全球第一部最成功的3D电影,在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它带给影迷们一场视听盛宴,将CG技术发挥到极致,极其震撼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让影迷大呼过瘾,精彩的科幻故事,让影迷们回味无穷。它的票房也达到当时的全球之最,并保持十年之久,阿凡达的成功可见一斑。
3月12号阿凡达的重映,让我们一起重温经典,回忆第一次上映的时候你的种种,里面的那个画面最让你感动?最喜欢?最期待?欢迎交流
有区别,有很大区别!
因为以前的我没有看过!
今天去看了一下,整场就我一个人,
有可能是时间不对,或者是影院地点太过偏僻。
说一下感受吧,
一、电影院技术进步,感官体验升级
二、票价和其他3D相比较为便宜
三、观看人数不多,体验较好
一、电影院技术进步,感官体验升级
阿凡达是一部 采用IMAX3D、全CG动态捕捉等电影技术的科幻大片。上映于2010-01-04
转眼间十个年头都过去了,作为国内电影 历史 上有里程碑意义的3DIMAX影片,阿凡达在当时可以说是一票难求。
我朋友看完后就和我说:“以后看电影再也不看盗版了,真刺激!”
也有很多人表示阿凡达这部电影让自己真真正正感受到了3D电影给予感官上带来的震撼。
当时在我们这还没有3DIMAX 电影院,现在到处都是了,出门就能看。
而且这次重映给我的感觉在清晰度上,音响效果,座椅的舒适度上比十年前是提升太多了。
二、票价和其他3D相比较为便宜
以郑州二七区为例,
票价普遍在20-30元左右,对于十几年前的100-1000这种票价已经很良心了。
相对于目前大火的 唐探 以及Hi Mom来说价格也是低。
三、观看人数不多,体验较好
和刚上映的时候场场爆满相比,这次重映明显大家热情没有那么高。
自己一个人看这种3D电影,这感觉真是没得说。
结语:在电影院看一部电影是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的享受,影院椅子舒不舒服,观影人数多不多,看电影的时候有没有熊孩子都会影响我们心情的好坏。
如果你想找回当年2D观看阿凡达的遗憾,我推荐你去看,但是你只是想去消磨时间,那还是买点肥宅快乐水,搞点冰可乐,在家搂着老婆,看着电视,岂不美哉。
影片重映没有区别,个人觉得倒是有几点不同
1,冲击感,震撼感不同
《阿凡达》是一部由詹姆斯·卡梅隆执导,2009年由福克斯出品,是萨姆·沃辛顿、佐伊·索尔达娜和西格妮·韦弗等人主演的一部科幻电影,该片主要讲述的是人类穿上阿凡达的躯壳,飞到潘多拉星球开采资源。前海军杰克是一位双腿瘫痪的前海军陆战队队员,受伤后以轮椅代步,他主动自愿接受实验来到潘多拉星球。到达潘多拉星球后结识了当地纳美族人公主涅提妮,杰克在一场人类与潘多拉军民的战争中陷入两难。 当年该片是以2D、3D和IMAX-3D三种制式在北美上映。中国大陆是在2010年1月上映的,当时,大陆的3D,IMAX-3D还只是起步阶段,全国拥有IMAX银幕的电影院还只是凤毛麟角,就连北京才只有三家,那是的3D,IMAX-3D完全电影院的噱头,技术很差,看3D和2D没有多大区别,根本无法体验到《阿凡达》特效带来的冲击感,震撼感,当时震撼完全是因为故事情节和新鲜的电影题材,还有潘多拉的世界的好奇,高超的特技、恢宏的场面。
电影《阿凡达》宣布重映定档2020年9月18日,此次是时隔11年的重映。
2021年3月12日,电影《阿凡达》内地重映,经过11年的发展,现在大陆的3D,IMAX-3D已经完全成熟了,2019年上映的中国动画电影《哪咤之魔童降世》票房突破50亿,成为中国第二部票房破50亿国产电影?它能如此的成功与它的特效质感脱离不了干系,在影院观看的时候完全感觉到了那种特效带来的冲击感,震撼感,看过之后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很想重复再看一遍。
所以我个人认为,此次《阿凡达》重映,一定会带来比上次不一样的冲击感,震撼感。
3,心情会不同
《阿凡达》是全球第一部3D影片,也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电影!那时去看是一种猎奇或者学习的心态去看《阿凡达》,10年,2010年到2021年,整整跨越了一个年代, 社会 发展, 科技 力量日益强大,让我们的影坛蓬勃发展,国内的3D,IMAX-3D的再也不是假的3D,再也不是电影院为了圈钱的噱头,我们再也不用去羡慕,膜拜任何人,可以任意的点评。所以我觉得当年那些看过《阿凡达》的人,再去看《阿凡达》的重映,一定是怀着对导演,演员崇高致敬的心情去看,所以我说心情一定不同。
3,崇洋媚外价值观的不同
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2009年中国还处在3D,IMAX-3D起步阶段,所有人全部盲目的崇洋媚外,说外国的电影多好,国内永远也超越不了,造成价值观的扭曲,严重的崇洋媚外,喜欢热脸贴别人冷屁股,一部电影具体拍的质量如何不会理性分析,而是跟风似的夸赞。
祖国强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个人成长发展和 社会 有序运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票价的不同,这个没什么好说的,10年前的经济水平和现在当然不一样。
结束语:愿中国影坛也能拍出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而不是一位的炒冷饭,让人倒胃口,反感。
最大的不同应该就是票价的不同吧。
在2010年2月14日情人节之夜,上海和平影都将IMAX版《阿凡达》票价调高到了288元一张,依然卖出去159张。2121年3月12号重映后的票价济南IMAX才49.9元。
2009年中国的银幕数量只有5000块,3D尤其是IMAX屏幕更是极少,当时中国IMAX屏幕共只有22块,此中只有11块商用,只有5家电影院能播放胶片版 IMAX 的《阿凡达》。2020年在疫情冲击下,全国银幕数量仍保持增长趋势,全年新增银幕5794块,全国银幕总数达到75581块,IMAX屏幕数量大约600块左右(未找到详细数据)。
⑧ 阿凡达2IMAX的平均票价达133.43元,你会去看这部电影吗
对于《阿凡达2:水之道》这部作品,我个人还是比较期待的,而且也一定回去电影院支持这部作品。
最后,现在《阿凡达2:水之道》的预售价格非常高,但是上映时间至少一个月,商家也是知道很多人着急看,所以预售的价格非常昂贵,等到上映半个月以后,票价也会慢慢降下来的,大家完全不用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