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小说家首映实时电影票房口碑
A. 《刺杀小说家》首日播出口碑如何
由《绣春刀》系列导演路阳执导,宁浩监制的奇幻动作冒险电影《刺杀小说家》已于2021年大年初一全国公映。上映首日票房破亿,目前票房1.38亿,口碑表现也十分出色,豆瓣7.3分,淘票票和猫眼双平台9.1分。看完片后,“视效震撼、情感动人”成为大家讨论最多的关键词。
此前宣传中,电影就一直主打“春节档视效大片”,从第一天观众评价来看,异世界里各种奇观奇景的视效呈现,甚至超出了观众的期待,不少人点赞“国产视效巅峰”、“中国奇幻大片的希望”。
“异世界的东方美学,我边看边赞叹”,“烛龙攻城的视觉盛宴令人看到血脉贲张”,电影上映后,路阳耗时5年打造的瑰丽磅礴的异世界,收获好评不断,更有人称赞“突破了国产电影视效的天花板”,尤其是CG角色赤发鬼,“他站起来的时候,是真的震撼到腿软,感觉屏幕都装不下他”。而后空文与赤发鬼的大战也令人紧张到不敢呼吸,有观众神评论,“赤发鬼一拳打过来,我都下意识地往后缩”。
(1)刺杀小说家首映实时电影票房口碑扩展阅读
被雷佳音演技折服:看得起鸡皮疙瘩
震撼的视效外衣下,是动人的情感内核,尤其是雷佳音寻找女儿的情感线,“亲情永远是最感人的,看着雷佳音哭,我也跟着噼里啪啦地掉眼泪”,父女情戳中了许多观众的泪点。
这也离不开雷佳音细腻动人的表演,不少人看完被他的演技折服,“演得太好了,关宁掐住人贩子发狂那里,我浑身起鸡皮疙瘩”,“雷佳音把一位寻女父亲的坚毅和悲壮刻画得相当到位,很难不让人动容。”
B. 《刺杀小说家》票房不理想,上映前吹爆,为何上映后效果这么差
在春节档电影上映的时候,有几部电影都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且也有许多人认为《刺杀小说家》会是一个不错的电影,有可能票房也同样会特别特别的好,可是在电影上映了之后,发现《刺杀小说家》的电影票房不是很理想,同时电影的口碑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当然,我们都知道电影也是有水军的,所以为什么《刺杀小说家》在上映前被吹的那么那么的好,其中也是因为有一部分的水军在制造舆论,所以才会给人前后上映的差距是非常非常大的,所以我们对于《刺杀小说家》这部电影上映后完全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的时候,的确会很失望,但是每一个人对于电影的看法都有不同的理解。
C. 《刺杀小说家》票房破7亿,杨幂搞线上投票,网友表示“活久见”
《刺杀小说家》改编自双雪涛的同名小说,由路阳执导,雷佳音、杨幂、董子健、于和伟、郭京飞等主演,可以说这是杨幂转型电影界的代表作,是一部现实与小说相互切换的双主线题材影片,虽然该片在上映10日便突破了7亿票房,但实际上却并没有给制片方带来太大收益,因为《刺杀小说家》光特效花费就高达上亿美元,有消息称该片的制作成本在6.5亿左右,加上演员的片酬等经费,所以,7亿的票房对于制片方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或许是为了给《刺杀小说家》拉票房,该片的女主杨幂于2月21日上午11时,在个人社交平台发起投票,称:“又看了一遍IMAX版的《刺杀小说家》 ,想把 游戏 ID改成代表月亮消灭你,但ID只能六个字,所以我是改成“代表月亮消你”还是“代表月亮灭你”呢?”
截至目前,已有22余万网友参与投票,其中有超一半的网友认为“代表月亮消你”好于“代表月亮灭你”,果然还是谐音梗的网友居多啊!而搞线上投票的杨幂则发出感慨“终于会搞投票了”。
其实,不仅是对杨幂搞得线上投票活久见,而且她在影片中又飒又A的人物形象也是活久见。1986年出生的杨幂,4岁便初露荧屏,参演了陈家林导演的《唐明皇》中“咸宜公主”一角,5岁又搭戏“喜剧之王”周星驰,在《武状元苏乞儿》中饰演男主苏灿的女儿,19岁进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班就读,20岁便在金庸武侠剧《神雕侠侣》中崭露头角,目前参与拍摄的电视剧多达40余部,而电影作品也有30余部,可谓是生来就为演戏的女艺人。
虽然,35岁的杨幂参演的影视作品多达70余部,其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比较丰富,但《刺杀小说家》中的“屠灵”则是她首次接触的类型,包括虚拟于现实的双主线影视题材也是如此,冷艳成熟的女性角色,就连点烟的动作都那样逼真,许多看完《刺杀小说家》的观众都表示,“如此演技的杨幂真是活久见,不仅形象又飒又A,而且台词利落没废话,尤其是近距离搏斗的打戏更是让人大开眼界。
据悉,影片中杨幂的打戏是在其生理期完成的拍摄,不仅没有动用替身,更没有延误拍摄的进度,自己一个人硬抗了所有打戏,杨幂表示:“打戏的训练强度很大,自己经常累到双腿麻木,哪怕180斤的重量压在双腿上也感觉不到疼痛。”
其实不只是杨幂,其余演员也为这部戏付出了很多,比如雷佳音就曾为了演好一个镜头,被一次次重复地摔倒在地,认真的模样就像是“拼命三郎”附体,让人既心疼又感动;再比如看起来弱不禁风的董子健,此次在拍摄《刺杀小说家》的时候,不顾全身泛起的荨麻疹,强忍着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拍戏伤”,认真负责地完成每一个镜头的拍摄,就连一旁陪护的妻子孙怡,也心疼到泪流满面。
演员的付出并没有白费,相信票房破7亿并不是《刺杀小说家》的终点,在口碑的支撑下,一定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该影片的魅力。
D. 《刺杀小说家》票房突破8亿,全员演技在线,为何票房却没能拔得头筹
一:《刺杀小说家》票房突破8亿《刺杀小说家》票房突破8亿,全员演技在线,为何票房却没能拔得头筹?我觉得是排期的问题。
2021年2月25日,《刺杀小说家》的票房终于突破了八亿的成绩。面对这个电影上线十三天才拿到的成绩,很多粉丝都觉得很为《刺杀小说家》这部电影感到可惜,很多人都说这部电影不应该只有这么少的票房。那么,现在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部电影吧。
事实上,我认为票房没能拔得头筹是电影院排期的问题。在春节时期的电影院中,《刺杀小说家》基本上每天都只有三四场的排期,并且排期的时间基本上也都是不太多人的时间段,所以很多观众就算想去看这部电影,也总是会因为电影的播放时间而错过。如果电影院能给其他的电影多点排期的话,那我想《刺杀小说家》的票房一定会比现在升得更快的。
不管怎么说,如果有对《刺杀小说家》这部电影感兴趣的人,就多多去电影院支持这部电影吧。
E. 《刺杀小说家》的票房是多少
9亿左右。
春节档电影《刺杀小说家》上映二十余天,票房突破9亿元大关,让人觉得很惋惜,它本应是2021年春节档最大的赢家,奈何市场是残酷的,它叫好不叫座。
网上一度有传言,《刺杀小说家》的成本是6亿到7亿之间,后来影片的投资方华策影视在路演时亲自回应了这一传言,并表示《刺杀小说家》的成本只有3亿。
3亿左右的成本,意味着影片的票房需要在9亿左右才能回本,而幸运的是《刺杀小说家》的票房突破了9亿大关,也算是没有辜负主创人员的心血,尤其是路阳导演,四十左右的年纪,竟然为了这部电影熬出了满头白发。
相关信息
导演路阳在第一次看完小说之后就表示要将它拍成一部商业大片,做一个“中国文化感很强,一个非常新鲜感的、非常年轻的,有漫画感的、视效非常好的一个电影”。
事实也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刺杀小说家》整部电影特效非常赞,很多技术上也都实现了国产特效制作零的突破,不论是山川河流还是矿山建筑亦或是异世界的怪诞人物,全部刻画得栩栩如生,不少影迷看完后都表示值回票价,特效逼真令人眼花缭乱。
F. 刺杀小说家票房
《刺杀小说家》的票房是破8亿。
如果按照猫眼的片方分成比例来看,8.14亿的票房,片方分成是2.83亿元,如果总成本是4亿,片方可能会亏损1.17亿元。
如果总成本是5亿,片方可能会亏损2.17亿元,当然这个成本是包括所有的制作成本费用,也包括宣发费用,所以片方目前还没有赚钱。
如果按照最终总票房9.73亿来计算,片方的分成会是3.39亿元,如果总的制作成本是4亿,那么还亏损0.61亿元,如果总成本是5亿,片方还会亏损1.61亿元。
该片根据双雪涛短篇小说集《飞行家》中的同名短篇小说改编,讲述了一名父亲为找到失踪的女儿,接下来刺杀小说家的任务。
而小说家笔下的奇幻世界,也正悄悄影响着现实世界中众人的命运的故事。
G. 《刺杀小说家》票房破10亿,排片量5%,为何一直不温不火呢
《刺杀小说家》这部电影一直不温不火很大原因是电影上映档期选择错误,导致同期竞争太过激烈,票房无法突破。
2021年的春节档竞争非常激烈,人们的观影热情导致春节档电影票房创了新高,但是春节档电影头部效应过于明显,大部分票房都集中在头部电影。
《刺杀小说家》这部电影因为特效没有达到令人惊艳的程度,导致排片非常少,票房在档期非常惨淡,后来不得不密钥延期,才让票房有所增加。
一、春节档竞争激烈,《刺杀小说家》档期选择错误。电影上映档期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春节档,每年的春节档因为观影人群比较多,票房比平时上映要高很多,因此春节档竞争非常激烈。《刺杀小说家》在春节上映期间,遇到了《唐探3》和《你好李焕英》这两部电影,这两部电影虽然和《刺杀小说家》题材不冲突,但是因为人们非常喜欢这两部电影,大多数人春节去看电影都是去看这两部电影,导致人们很少关注其他电影。
《刺杀小说家》的题材如果选择其他档期,可能不会遇到强劲对手,电影票房会好于春节档,估计投资方也没有想到春节档头部效应这么明显。选择档期的失误,是《刺杀小说家》不温不火的主要原因。
《刺杀小说家》这部电影不是烂片,但是也没有多好,同期电影竞争太激烈,导致票房不够理想。大家对此有什么其他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H. 《刺杀小说家》票房破9亿,这部电影的口碑和评价怎么样
《刺杀小说家》在网上的评价是赞誉和吐槽参半,豆瓣评分维持在7.0左右,算是一部中等稍微偏上的作品。最起码在国内的类型片当中,算是一部比较不错的作品。
因为是固定时期上映的电影,虽然票房和《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焕英》票房差距过大,但作为一档爆米花电影,看看还是挺不错的。主打宣传是特效,看上去还算不错。至于内容方面,属于老套的故事,部分内容存在小bug,让人完全看不懂。用五颗星来评价的话,值3颗星左右。
这部电影最大的特点,是优点和缺点并重。作为国内的类型片,它为电影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可是里面的bug众多,多到观众根本看不懂,甚至有人嘲讽电影应该叫做“刺杀观众”。
总的来说,电影质量勉强过关,在内容上有些拉跨。作为一个爆米花电影,在无聊的时候打发时光,还是挺有看头的。而且里面的几个演员,在造型上多多少少都有突破,喜欢追星的也可以看看。
I. 口碑下跌票房却逆势增长,《刺杀小说家》凭什么票房破8亿
口碑下降,票房却逆袭增长,《刺杀小说家》的票房已经突破了8亿,可以说这部电影也是非常的成功。这部电影的主演是杨幂,杨幂在娱乐圈中的影响力也是非常的大,也正是因为这样,这档综艺节目的票房能够这么高。
这今年过年有着很多部电影的上映,而且每部电影的票房都是特别的高。像陈思诚导演的《唐人街探案》第三部还有贾玲导演的《你好,李焕英》,这两部电影的票房都突破了40个亿,从这可以看出,这两部电影是非常的成功。在之后,杨幂主演的《刺杀小说家》这一部电影也突破了8亿。其实很多人觉得这些电影之所以能够有着这么高的票房,就是因为他们选择上映的时间是在过年,过年很多人都会选择看电影。
最后衷心的祝愿这部电影的票房能够更高,在之后杨幂等人能够有更多的优秀作品带给大家。
J. 耗资7亿的大片口碑却扑了,《刺杀小说家》问题到底出在哪
2021年的春节档的赢家,从目前来看只会是落在《唐探3》和《你好,李焕英》两家,除此之外的另外几部电影,在这个春节档可谓实惨。
杨幂,雷佳音主演的《刺杀小说家》本被看作这个春节档的潜力股,毕竟单单是为影片投入的资金就高达7亿,除了《唐探3》以外怕是只有这部电影耗资如此巨大了。
然而高投资不一定代表高回报,《刺杀小说家》上线10天,票房才突破7亿,而从预测总票房来看也只有9.1亿,能否收回成本还是未知数。
目前这部电影虽然在豆瓣拿下了7.0分,口碑处于2021春节档的上游,但从其排片占比来看刚过10%,想要扭转票房也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特效满分,再加上玄幻和悬疑这两种近几年来备受欢迎的元素,《刺杀小说家》本不该输得这么难看,它的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
用心做电影,烧钱做特效,几乎已经成了玄幻类电影雷打不动的口号。《刺杀小说家》的特效制作放在当下国产影片中,的确能够算得上是佼佼者,最令人期待的赤发鬼形象,更是能够看得出后期制作的用心。
不同于以往的玄幻作品,直接塑造一个虚拟的世界观,人物也是存在各种各样的技能,《刺杀小说家》更多的是将现实与小说联系在一起,最厉害的也不再是某个主角的某种特定技能,而且小说作家路空文的小说。
这样的设定对于观众来说无疑是新鲜的,再加上影片对特效制作的用心,本不至于拿到这样很有可能无法回本的票房。
其实,《刺杀小说家》的真正问题所在,还是它给了我们一个超脱现实的设定,但逻辑漏洞百出。
一:小说如果影响现实,李沐为何没有丧命?
《刺杀小说家》的两条故事线,一条是以现实为主,屠灵找到寻找女儿的关宁,以交换女儿行踪的条件雇佣关宁杀死小说家路空文,原因是路空文的小说中的赤发鬼受到威胁,老总李沐就会身体不适。
然而,依托于这样的连接设定,最后赤发鬼虽然被杀死,但李沐并没有受到影响,同时,路空文也并非是唯一可以拥有小说改变现实能力的,关宁也可以续写结局。
这就导致路空文一角的存在,变得意义不大。
二,小说影响现实是巧合,李沐为何还要痛下杀手?
小说如果没有影响现实的作用,李沐的种种不适仅仅只是他的心里作祟,而他之所以对路空文起了杀心也是因为自己曾经杀了路空文的父亲。
以这样的设定推进或许后续的种种情节可以得到更好的解释,但是反过来看李沐的做法就显得有些生硬。作为集团大boss的他,明知路空文没有对他产生怀疑,甚至路空文也过得相当凄惨以写小说度日 ,然而李沐却还要赶尽杀绝。
而李沐的手下精英无数,为何选择一个外人插入事件中,就更加让剧情变得迷惑。在一部原本就设定复杂,且充满疑点的影片中,如果没能够最终解释清楚,那么只能是把一个好故事讲烂,特效再好也救不了。
在《刺杀小说家》前期宣传阶段,杨幂产生的流量效应是最显而易见的,无论是她抽烟的冷艳或是为打戏亲身上阵的敬业精神,都是片方拿来做重点宣传的。
然而,宣传时是工具人,放在电影中一样如此。
杨幂饰演的屠灵并不是一个坏女孩,尽管她抽烟打架,但是她还有一个令人心疼的身世,那就是被家人抛弃的孤儿。这层身份让她对寻找女儿的关宁没有好感,甚至满是憎恶,这一点令观众无法理解。
首先,关宁从来没有放弃过寻找女儿,有一丝线索都会尽可能地抓住,并不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与抛弃屠灵的父母有本质的区别。其次,被抛弃的屠灵更憎恨的应该是抛弃孩子的父母,而不是一个为寻女儿而不择手段的人。
以屠灵的精干程度,以及她对于关宁女儿内心深处的同情,自然是会产生对李沐能够找到关宁女儿线索的事心存质疑,但是从她接到命令找关宁,再到后来被他的亲 情感 动,从而进行了人物的反转,都没能够看出李沐设计的这个骗局。
然而,屠灵的反转也让人有些意外。如果说她是一个像表面一样冷血的人,那么最终反转有些解释不清,如果她不是个冷血的人,那么对于身世相似的路空文,她却没有表现出一丝同情。
总的来看,杨幂在电影中除了贡献几场刺激的打戏镜头以外,并没有太多的作用,这一角色的设计在电影中颇为多余,并没有让观众感受到这个角色的不可或缺。对比于和伟饰演的李沐和雷佳音的关宁,董子健的路空文,完全不存在小说与现实建立连接地点。
只能说杨幂这一角色没有给我们太多的惊喜,更像是李沐和关宁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人。
2021年的春节档电影,几乎每一部都在频繁使用老梗,以《唐探3》最为油腻,将各种观众们司空见惯的笑点带上颜色,甚至最终还将悬疑引入了亲情结尾,打了一把温情牌。
贾玲的《你好,李焕英》虽然口碑爆棚,但其中也使用了不少曾经在小品中看过的包袱,缺了几分新意,多多少少有些刻意。
没想到,《刺杀小说家》的梗更是令观众尴尬至极。电影前半段一直是以悬疑为主,整体的基调较为严肃,而到了后半部分却突然转变无厘头风格,各种玩梗加 搞笑 。
比如会放电的男人,却不知道有绝缘体可以阻电,以往使用超能力对战也从未意识到这个问题,难不成他和对手都是文盲?
而注射药水便会加快速度,也让人不自觉地联想到漫威电影中的超级英雄们,实在是令人跳戏。不过这并不是唯一给观众超级英雄的既视感的情节,后期与赤发鬼打斗时的蓝光也是很有超级英雄影片的感觉。
还有“代表月亮消灭你”这样的老梗用在电影中,更是令人尴尬到窒息,很显然这就是电影为了 搞笑 而刻意设计的台词。换个新花样博观众一笑也就罢了,随处可见的老梗实在是不够高级。
或许是为了迎合春节档合家欢的氛围,才会在前期重叙事,后期重气氛,但是却导致影片给人一种不伦不类,添加太多元素但又避重就轻的感觉。作为一部悬疑影片,如果纯粹地讲故事或许更容易让观众有代入感。
结合悬疑和喜剧的,《唐探3》一开始就定下了这样的基调,如果抛开人物的油腻感,完全可以算得上是一次不错的融合。
再加上前作的基调相同,也不会让观众觉得突兀。反观《刺杀小说家》,小说和现实的玄幻设定,就很难让喜剧无缝衔接的融合到其中,自然 搞笑 的台词和老梗,会让观众更为尴尬。
国产电影想要做融合,并不是只出现在今年的春节档电影中,不少国产影片都出现了类似的问题。熟悉的梗被多次使用,甚至强行插入,很容易让观众的代入感减弱。
虽然路阳的前作《绣春刀》大获全胜,但很显然《刺杀小说家》没有办法锦上添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