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电影票房
1. 2022清明档票房低迷,影院营业率不足一半
2022清明档票房低迷,影院营业率不足一半
2022清明档票房低迷,影院营业率不足一半,2022年4月3日清明“小长假”首日,全国电影票房仅为4789.6万元,观影人次约134万人。2022清明档票房低迷,影院营业率不足一半。
2022清明档票房低迷,影院营业率不足一半1
多部新片上映、明星话题出圈、网友热议口碑……这本该是最近发生在电影市场的热闹情形,但截至目前,清明档显得有点静悄悄。
受本轮疫情影响,全国影院营业率不足一半,《人生大事》等影片相继撤档,清明档恐难再现去年超8亿元的票房成绩。
对于影院从业者而言,这又是一个难熬与希望交织的春天。
“目前来看,这个清明档不复存在了”
“最近我们旗下有一半影城因为疫情关关停停,位于东莞的影城受疫情影响暂未开放。”北京环球艺动影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朱腾接受采访时说。与之前有所不同,他们暂时停掉了影城的兼职岗位,停业的影城第二个月起只发基本工资。
从全国来看,停业的影城不在少数,据猫眼专业版,4月1日全国营业影院5408家,较前日减少61家,全国营业率44.98%,上海、天津、吉林等地影院则基本暂停营业。
回首去年的4月2日,电影《我的姐姐》“以小博大”出圈,之后打破多个档期内票房纪录,并与《哥斯拉大战金刚》等影片助推2021清明档成为“史上最强”。
在今年清明档,原本也有十几部新片扎堆定档,朱一龙主演的《人生大事》、刘青云主演的《神探大战》等影片更是多次登上热搜榜。
可疫情仍然是这个春天的最不确定因素。3月25日,《人生大事》《神探大战》先后宣布因疫情原因延期,《最后的真相》《被害人》等影片也相继退出,“最拥挤”的2022清明档突然变得“空荡荡”。
“目前来看,清明档已经不复存在,但是也还有最近上映的《月球陨落》和《蝙蝠侠》以及文松执导的喜剧电影《卧鼠藏虫》能够支撑一段时间。”朱腾说。
“其实影城没有淡季,就是缺片”
与国产影片集体退出相对应的是,从3月底至4月底,已有10余部外国影片宣布引进上映。目前,《精灵旅社4:变身大冒险》《草原大作战》《密室逃脱2》《新蝙蝠侠》等进口片组成了新的清明档格局。
一位影院市场部经理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精灵旅社4:变身大冒险》已于今年1月上线流媒体,很多观众可能已经提前观影,《密室逃脱2》则是去年在北美上映,两部影片估计能有破亿的成绩,但毕竟是“老片”,冲击2亿还是比较有难度。
进口大片能“解渴”吗?恐怕目前还是要先打上一个问号。截至4月2日,《新蝙蝠侠》上映16天票房1.2亿,《神秘海域》票房仍未破亿。不过,即将于4月8日上映的《神奇动物:邓布利多之谜》抢先北美一周上映,能否破圈值得期待。
谈及进口片的票房表现,朱腾说,“这些年国内观众已培养并提高了欣赏水平,对没有颠覆性的影视科技的视效大片已经有了免疫力,再加上疫情对影院的影响,不仅仅是外国大片,整体的票房都不是很好。”
事实上,在电影市场被疫情改变的两年多,观众的观影习惯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朱腾坦言,自己担心观众被小屏吸引,也担心疫情让原本打算走入影院的年轻人失去动力。“其实影城没有淡季,就是缺片,《阿凡达》在哪一天上都是旺季,还是值得让观众走进影院的电影太少,大家一定要坚持熬过这段时间。”
“相信会尽快全面复工”
前几日,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发文说,不能把中国电影所有的问题都简单地推给疫情。除了疫情,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电影产业内部自身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
他表示,归根到底,好作品才是硬道理,这需要不断提升中国电影的生产力,优化电影资源的配置。
作为影城从业者,朱腾多次在采访中提到“坚持”和“希望”,比如,“这波疫情来势凶猛,但是时间应该不会很久,还是要保证人力的可持续性,相信会尽快全面复工。”
对于今年的清明档,他表示,尽管有一些影片撤档,但也给最近上映的影片预留出了市场空间,票房预期肯定不及以往,但是对接下来的五一档还是充满信心。
朱腾说,自己还是想要为行业鼓与呼,他希望,目前定档的这些外语片可以让很多本来没有打算走进影院的影迷再次走进影院,“还是要给市场一些信心,毕竟我们都还身在局中。”
2022清明档票房低迷,影院营业率不足一半2
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刚刚过去的三月,国内电影票房仅9.13亿元,同比减少63.5%。而由于新片供应不足,影院营业率持续下降,4月3日清明“小长假”首日,国内电影票房再次跌入冰点。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全国电影日票房已连续多日不足1200万元,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感叹:“走势太低迷了,最近一段时间不敢看电影市场数据”。
2022年一季度,我国电影票房约140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81亿元减少约23%。
过半影院关闭
2020年,国内影院全部关闭,当年清明档票房为零。而2021年,清明档票房达到8.22亿元,创下历史新高。2022年,国内影院在营业率不足50%,重量级影片均撤档的背景下,再次跌入冰点。
● 数据显示,2022年4月3日清明“小长假”首日,全国电影票房仅为4789.6万元,观影人次约134万人。而2021年4月3日,国内电影票房达2.79亿元。
从具体影片来看,今年清明档首日票房排名前五的均为进口片。其中,《精灵旅社4:变身大冒险》、《月球陨落》是仅有的两部日票房超过千万的影片。而国产片中,票房最高的还是春节档上映的《长津湖之水门桥》,产出票房162万元。
受到疫情影响,国内影院营业率持续走低。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4月2日,全国营业影院总数为5671家,全国影院营业率为47.1%。
疫情影响下,吉林、上海影院目前均处于关闭状态;山东、江苏影院营业率在5%以下,接近全部关闭;福建、辽宁等省份营业率也在20%以下。在重点票房城市中,深圳、上海、南京等地影院均处于关闭状态。
尤其是上海,长期是国内票房产出最高的城市。以今年1月份数据来看,全国票房共27.08亿元,其中上海票房产出1.98亿元,占全国票房总额的.7.3%。深圳票房8703万元,也占到全国的3%以上。
在低迷的营业率背景下,原本多部定档清明档的影片,从3月25日开始集中宣布了撤档消息。
● 3月25日,清明档最受关注的电影之一《人生大事》宣布,因全国多地防控形势严峻,为减少人员聚集,配合各地开展防控工作,取消3月26日、27日,4月1日的点映及4月2日的上映计划,新的上映日期一旦确定,将在第一时间发布通知。
当日,《神探大战》、《你是我的春天》《一周的朋友》等原定于4月2日上映的影片也均发布公告,取消上映计划,新档期择日公布。
对于清明档票房表现,知名电影大V“电影票房”点评称,在原定于清明档的国产片悉数撤档之后,小长假市场完全由进口片撑场,不过由于疫情的影响仍巨大,假期市场仍然维持在非常低迷的状态。清明小长假首日大盘虽比昨天大涨超过115%,但全国单日票房未能突破5000万关口,表现甚至比此前两个周六都略逊一筹,今年清明档将成为近十年最冷清的小长假。
重磅影片扎堆五一档
全国性影院营业率降低,仅是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的阶段性状态。随着疫情好转,影院营业率将会快速复苏。而更受电影从业者关心的,仍然是片源供应问题。
在国产片方面,在当前的形势下,影视公司对电影投资将更加慎重,可能会调整拍摄和上映计划;此外,上海既是国内重要的票仓,也是重要的影视拍摄、制作基地,疫情反复可能对电影拍摄及后期制作产生一定影响。
在进口片方面,2021年上映的进口影片数量较2019年减少近一半,票房减少约150亿元,占比由2019年的37.5%降低至15.5%。2022年以来,进口片供给不足的势头并未明显改变。
●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不论是国产片还是进口片的数量,与2019年相比均有一定差距。往年总有很多票房“黑马”贡献大量票房,但今年在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出现票房“黑马”的概率低了很多。因此,2022年电影市场,将更依赖单部电影的爆发。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4月份开始,国产片与进口片片源供应量有望加大,尤其是一些重要档期,重磅影片或将扎堆上映。
灯塔数据显示,4月份共有28部影片上映。其中,4月15日、4月30日分别将有6部影片上映。
作为清明档过后下一个重要档期,拥有5天假期的五一档备受期待。目前公布的信息显示,马丽等主演的《哥,你好》、麦兆辉导演,黄景瑜等人主演的《检察风云》、大鹏导演及主演的《保你平安》等重量级影片均瞄准五一档,有助于影院经营复苏。
业内人士认为,在动态清零方针下,国内后续疫情将更加局部化,影院出现整体停顿的可能性将越来越低。此外,在科学的疫情防控措施下,国内电影市场受疫情冲击的影响也有望进一步降低。
中国电影近日就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疫情反复虽然对电影行业短期造成一定影响,但中国电影市场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
国家电影专资办4月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在疫情形势严峻的3月,国内仍有14家新建影院如期开业。
多家影视公司去年扭亏
受疫情冲击,2020年,国内影视上市公司出现大面积亏损。而近日公布的年报显示,2021年,国内影视公司业绩普遍实现增长并扭亏为盈。
● 中国电影业绩快报显示,2021年公司营业总收入58.1亿元,同比增长9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7亿元,2020年同期公司亏损5.56亿元。
中国电影表示,业绩增长一是由于国内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各档期观影消费活跃,全国电影市场快速复苏;二是公司各项主营业务稳步恢复、发展态势良好,市占率进一步提升。
万达电影业绩预告显示,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00万元-1.3亿元,上年同期公司亏损66.7亿元。
除业绩复苏外,万达电影也在持续开设新影院。公告显示,2020年年末,万达电影在国内已开业影院为700家,银幕6099块;而截至2021年年末,万达电影拥有已开业影院790家,银幕6750块,较上年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除上述公司外,上海电影、横店影视、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多家上市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随着电影市场复苏,上述公司均实现扭亏为盈。
在A股之外,港股上市公司橙天嘉禾3月29日公布的年报显示,2021年其收益由3.23亿港元增至5.15亿港元,增幅60%。主要原因是新加坡影城2021年重开,香港影城自2020年12月2日起关闭11周后逐步恢复营运。
电影售票平台猫眼3月24日公布的年报也显示,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33.23亿元,同比增长143.1%;年内盈利3.69亿元,经调整利润为5.4亿元,相比2020年扭亏为盈。
2022清明档票房低迷,影院营业率不足一半3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3月份国内电影票房仅为9.13亿元,同比暴跌63.5%,整个一季度约为140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181亿元减少了约23%。另一方面,由于新片供应不足,影院的营业率也在持续下降,即便有清明“小长假”,国内电影票房也再次跌入冰点,连续多日不足1200万元,影院影业率也不足50%。
截至4月2日,全国营业影院总数为5671家,营业率仅为47.1%。猫眼专业版给出的数据,4月3日,全国影业影院总数5663家,影业率47.08%。
其中,吉林、上海、深圳、南京等地影院目前一律关闭,山东、江苏影院营业率不到5%,福建、辽宁等省也在20%以下。
截止4月3日20时,清明节假期首日总票房4149.35万元,总场次20.5万,总人次118.3万;4月3日票房缓慢增至4633.9万元。
而在去年4月3日,国内电影票房达2.79亿元,整个清明节档期达到了创纪录的8.22亿元。
具体影片方面,清明档首日票房前五名都是进口片,《精灵旅社4:变身大冒险》、《月球陨落》是仅有的两部日票房超过千万的影片,而在国产片中,票房最高的还是春节档上映的《长津湖之水门桥》,产出162万元。
《人生大事》、《神探大战》、《你是我的春天》、《一周的朋友》等原定近期上映的电影,都已经撤档。
中国电影(11.400, 0.14, 1.24%)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感叹:“走势太低迷了,最近一段时间不敢看电影市场数据。”
2. 影院复工后全国单日票房首破4亿,这代表了什么
影院复工后,全国单日票房首破4亿,这代表什么?今年因为疫情的影响,很多人没有进行大型的社交活动,比如旅游看电影等。隔了几个月全国电影院的复工,很多人也纷纷走进了电影院,七夕这天单日票房就达到了4亿。全国票房的上升也代表着股份的上涨。八佰在上映一周票房达到了10亿,这也对各个票房和各大影视吃了一颗定心丸。今年疫情导致股票跌停,票房的回升也是快速挽救股票产值的重要原因。票房上升也预示着我国经济的回暖,希望后续有更好的影视作品,能让今年受疫情影响的影院得到挽救。
3. 今年电影暑期档总票房突破90亿元,超去年同期,电影市场为什么如此活跃
今年电影暑期档总票房突破90亿元,超去年同期,电影市场为什么如此活跃首先是因为经济市场在对应的疫情过后得到了复苏,其次就是更多的人重视线下观影的体验感,再者就是电影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另外就是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措施来促进消费市场的活跃度,需要从以下四方面来阐述分析今年电影暑期档总票房突破90亿元,超去年同期,电影市场为什么如此活跃。
一、因为经济市场在对应的疫情过后得到了复苏
首先就是因为经济市场在对应的疫情过后得到了复苏 ,对于经济市场而言在对应的疫情得到良好的控制之后开始走上坡路,这对于中国的经济市场的长期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政府应该做到的注意事项:
应该加强多渠道合作,并且主动释放一些政策福利来帮助电影院增加营收,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手段。
4. 疫情中对电影院的影响,它还能挺过去吗
我个人觉得它还能挺过去,从数据中看据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新冠疫情暴发后,继初期停工的半年,电影院的第二次危机已经到来。今年3月,中国内地电影票房超低位运行。3月24日,内地总票房跌破1000万元,止步于965万元(不含服务费)。这是十年来,除疫情复工初期之外,内地单日票房最低的一天。每个影院平均每天卖出50张票,平均每场只有1.8人。
再从长期市场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电影产业的长期还是值得看好的,因为对于大部分的家庭来说,看电影依然是家里日常休闲娱乐的一个重要的选择,但是从短期的角度来看电影产业很有可能出现一个比较大的洗牌,一些小的电影院和资金维持能力不足的电影院很有可能会被市场所淘汰,最后留在市场之上的将会是一些具有稳健生产能力的电影院,但是电影产业整体的发展也会因此出现一些节奏上的变化,之前大规模扩张的玩法也将会逐步被市场所淘汰。所以说在企业的改革下,是可以挺过去的。
5. 八佰公映后的票房如何
在疫情过后电影院封闭178天后的首个复工日,全国电影的日票房才仅仅422万。四天后的首个电影院复工的周末电影票房销售也大大不如从前。而《八佰》的上映可以说是拯救了惨淡的票房。
由管虎导演执导的电影《八佰》在时隔四百多天后再度定档。这部电影在制作之处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曾被作为2019年最受关注的影片。在定档后取消电影开幕式的消息随之而来。关于撤档原因“技术原因”这一说法让不少行业人士表示惋惜。
《八佰》的成功可以被当为电影行业复苏的标杆,拯救了复工以来惨淡的电影票房。也让更多的电影企业有了更高的标准做出更好的作品。
6. 2022国庆档票房仅14.92亿,比2021少近28亿,为何票房惨淡
我认为是因为旅游旺季的到来,再加上新冠病毒的影响,因此才会导致本年度的票房十分惨淡。
我国的娱乐产业是十分发达的,尤其是在电影行业这一方面。每年都能够带来大量的经济收入,这也直接导致我国娱乐行业当中,存在大批量明星的情况。很多明星已经被批量制造,尤其是在电影行业当中。而在所有电影上映期间,电影所能够产生的经济收入都是有所不同的。毕竟电影作品有好有坏,同时也需要考虑到时机。
2022国庆档票房仅14.92亿,比2021少近28亿。
本年度的票房可以说是非常惨淡的,尤其是在国庆期间的票房相比以往,同时下降了将近28亿人民币。本年度的票房仅仅为14.92亿,这也从侧面上说明了,本年度的电影行业是十分惨淡的。当然我认为本年度电影行业的惨淡,也与当前社会的状况以及电影上映的时机有着很大的关系。
7. 疫情复工后票房破50亿,对电影行业意味着什么
今年的上半年可以说是影视行业寒冬中的寒冬,所有人除夕前都等着春节一波大片袭来,结果疫情到是先来了,所有的电影院被迫停止营业,截止到7月20日,整整停顿接近6个月,损失超过300亿元。最近终于迎来一个好消息,疫情复工以来,票房终于突破了50亿元大关,其中光八佰一部电影贡献了其中的半数票房,接近26亿,要知道复工以来,影院每场的位置是间隔的,每一场允许观看的人次是不足原先的一半的,但八佰仍然交出了相当不错的票房。
8. 影院复工后,占据票房榜前两位的是哪两部电影
影院复工后,《多力特的奇幻冒险》、《喋血战士》占据票房榜前两位,《误杀》、《寻梦环游记》、《疯狂动物城》等复映旧片随后。而在下周,还将迎来《刺猬索尼克》、《抵达之谜》《妙先生》等多部新片。
据报道,全国影院自7月20日有序复工之后,随着复业影城数量增多、排片增长,票房也持续增长。据猫眼最新数据,全国大盘在7月25日晚间突破3000万,观影人次突破100万,排映场次超10万,都在稳步增长中。
(8)疫情过后电影票房扩展阅读:
未来即将跟大家见面的电影:
电影院的复工和一批新片老片的上映为国内电影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在未来的几周,一大批电影将会陆续和观众见面。李现主演的《抵达之谜》、国漫《妙先生》、东京电影节获奖影片《白云之下》等国产电影,以及《乔乔的异想世界》《刺猬索尼克》《超能陆战队》将于7月31日同天上映。
重映大片《星际穿越》定档8月2日、新片《1917》《极速车王》定档8月7日、《绝地战警3》定档8月14日、《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也将在8月14日重映。
随着全国电影院的复工复产,观众的观影热情也在提高,相信中国电影势必会再创新高。
9. 多地影院恢复营业,全国单日票房一度超4000万,是否还有上升空间
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因为这段时间有许多电影上映肯定会吸引更多的人观看。
10. 暑期档票房已经破70亿,电影行业加快复苏!哪些影片做出了哪些贡献
暑期档的票房已经破了70亿,这意味着电影行业正在处在一个加快复苏的道路上,而暑期档的电影票房当中有几部影片做出了非常明显的贡献,或者可以直接说暑期档票房,这其实与这几部电影是完全分不开关系的。因为暑期档可以说是电影市场复苏的第一个阶段,上映的电影还不算是非常的多,所以这几部电影算是给电影市场的恢复做了一个检验吧。
最后一部就是《侏罗纪世界3》了,他目前的票房成绩为10.60亿元,也是暑期档当中电影票房贡献的一份子,这个票房成绩也挺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