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探案3电影票最贵600多
Ⅰ 已经在手机上看过了唐人街探案3,还想去电影院看一遍,要不要去50快一张票,好贵啊
既然你已经在手机上看过了,为什么还要去电影院再看一遍呢?而且这部电影非常一般,我大年初一,花88买了两张票去看的,感觉一点都不值,可以说是一部烂片,为了搞笑而搞笑,为了煽情而煽情,和前两部做对比的话,感觉第三部真的没有必要花那么贵的钱去电影院看。
Ⅱ 中消协批春节档天价电影票
中消协批春节档天价电影票
中消协批春节档天价电影票,春节档票价逐年升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2022年春节档预售阶段平均票价高达58.2元。这直接“劝退”了不少观众。中消协批春节档天价电影票。
中消协批春节档天价电影票1
2月15日,中消协发布春节消费维权【进入黑猫投诉】舆情分析报告,报告对1月31日(除夕)—2月7日(正月初七)期间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了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发现电影票价高成为休闲娱乐舆情吐槽高发领域。
“最贵春节档”已经成为本年度春节档最大的标签,根据灯塔专业版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档平均票价上涨8%至52.8元。动辄百元以上的票价影响了票房,春节一过,《狙击手》《长津湖之水门桥》《奇迹·笨小孩》相继宣布调低价格。
中消协分析,对影院来说,观影人数普遍减少、观影频次持续走低的事实,说明单纯的票价依赖无异于竭泽而渔、饮鸩止渴。寻求影院盈利路径依赖与消费者合理承受范围之间的平衡,寻求产业长效健康发展与文化消费提质升级间的良性互动,需要相关行业、相关部门不断研究、持续探索。
业内人士表示,前期的造势和高预期导致了票价的内卷,高票价也影响了观影人次,很多人会觉得近百元观看一个2D电影不值,因此等春节过后,票价回落再去看。
目前,电影平均票价已经回落至40元左右,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春节票价回落后周票房23.61亿元。
春节过后多部影片宣布调低票价,中消协:票价依赖无异于竭泽而渔
正月初一,春节档的战场刚开始,登上热搜的不是电影而是#虎年春节档票价最高#。贝壳财经记者观察发现,春节期间多地电影价格高达150元,省会城市票价几乎均在百元左右,三线城市票房价格也有相应的提高。
中消协报告显示,监测期内,共收集有关“电影”类负面信息205819条,每日舆情吐槽主要指向票价方面,舆情走势总体呈两边低、中间高态势,相关负面信息在2月3日(正月初三)达到峰值。继去年春节档票价被广泛吐槽后,今年春节档平均票价再创新高,许多有观影意愿的消费者,因高票价望而却步。
票价高影响了人们的观影热情,在电影票价是否会影响春节观影的投票中,有77%的人投给了“影响,太贵不看了”。
分析高票价原因时,中消协指出,银幕过剩与内容短缺的结构性难题,疫情波动与政策影响的多种现实挑战,迫使影院通过提高票价缓解现金流紧张的窘境。同时中消协也表示,从产业短期止损的角度来说或许可以理解,但观影人数普遍减少、观影频次持续走低的事实,却说明单纯的票价依赖无异于竭泽而渔、饮鸩止渴。
票价变化也佐证了这一观点,正月初四开始,多家影院下调春节档价格。此外,片方也开始有所行动,《狙击手》在2月5日率先宣布下调价格,调价当日票房逆跌,同比增长32%,同时排片占比也提升至8.6%。
随后,《长津湖之水门桥》《奇迹·笨小孩》也相继宣布调低价格。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电影平均票价已经回落到了43元。
高预期导致票价内卷,票价回落后长尾效应明显
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影院的票价是在片方结算价基础上的定价,电影业内人士温特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今年除了喜洋洋外,所有电影的结算价都涨了5元钱,另一方面,票补也少了很多,去年补贴可能达到15元,今年就只有10元,整体上影响了院线定价。”
对影院来说,前期多家机构80亿票房的预测给了很多影院信心,从而不断拉高价格。多位影院经理均表示,今年春节档表现不及预期。
“今年定价明显有一个内卷的情况,总部有一个最低价,我们自己会根据周边影城的定价调整价格,谁也不想卖得比别人低太多,另外疫情,上座率不高,也想多卖点回本,最高卖到70多元,整体比去年提高了10元。”济南一家影院经理告诉贝壳财经记者。
至于票价是否会影响购票人次,上述影院经理认为会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温特称,从电影类型上看,算得上大制作的只有《长津湖之水门桥》,像《奇迹·笨小孩》《四海》等,很多人会觉得花近百元看一个2D影片不值,因此可能会等待春节过后,票价回落的时候再去看。“尤其普通观众,可能一年就看几次电影,动不动80、90元的电影票可能和他印象中差别会比较大。”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春节后一周的票房为23.61亿元,由此来看,票价回落后的长尾效应值得期待。
票价持续走高已是定势,温特称,“未来几年春节档应该还会涨价,但不会涨这么多了。”对于春节档失去魔力的质疑,温特表示否认,“从档期来看,春节档还是爆发力最强的档期,明年还有《流浪地球2》,应该会有更好的表现。”
中消协批春节档天价电影票2
这或许是史上最“热闹”的春节档。
从业者们希望电影票提价可以创造票房奇迹,最起码可以与去年持平,但观众并不买账,首日就有900万观众因为票价太贵而退场。等到春节档即将结束时,《狙击手》率先下调影片结算价格,随后《长津湖之水门桥》、《奇迹笨小孩》相继跟进。
但这并没有挽救惨淡的春节档,最终2022年春节档票房停留在60亿,是史上首次出现负增长的档期,相比去年近80亿票房大幅度下跌,仅比2019年有些许上浮。
出品方、院线第一次清楚地认识到,涨价根本无法挽救低迷的市场,甚至会创造更惨淡的业绩。想要在电影市场赚到更多钱,从业者需要拿出新的解决方案。
降价也挽救不了春节档
胡冰冰打开美团,准备购买一张电影票时,着实被吓了一跳。
一张电影票的价格居然直接冲到了70元,这在他所在的人均收入3000元的四五线北方城市几乎不可想象。她顺手打开了微博,发现并不止她一人感觉票价奇高,一位博主晒出了河南信阳多个县级城市的电影票价,几部春节档影片的价格均在70元以上。
北京的票价更甚,在观影黄金时段19:00-21:00间,一张《长津湖之水门桥》的电影票价格冲到了179元。观众或许从未想到今天一张电影票的价格可以买一个投影仪,甚至可以在视频网站上买上一年的会员。
春节档票价逐年升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平均票价从2012年的33.7元逐步攀升,2021年创造48.9元新高,2022年春节档预售阶段平均票价高达58.2元。
这直接“劝退”了不少观众。2022年春节档首日观影人数就减少近900万,整体票房比去年少了2亿。从2月1日到2月5日,观影人数持续下滑,从2562万一直下跌到1708万,而去年同期的观影人数始终在2000万以上。最终,截至2月6日晚,整个春节档观影人次比去年少近5000万。
虽然有高票价支撑,但依然难掩票房的颓势。相比去年连续突破5天单日票房破10亿的战绩,今年初三票房已经跌破10亿。
为了挽救颓势,降价开始了。
2月6日,电影《狙击手》宣布自2月7日起下调所有版本结算价格至A类35元,B类30元(各降5元),这也是今年春节档8部新片里首部降低限价的影片。同时,《长津湖之水门桥》也在2月8日宣布将于2月11日零点起下调票房结算价格。随后,《奇迹笨小孩》也宣布降价。
Tech星球查询发现,降价的幅度参差不齐。比如在一些四五线城市,《长津湖之水门桥》的票价降幅高达50%,而在一线城市降幅却只有10%左右。即便降价,整体春节档的票价依旧高于平常。
国家电影专资办数据显示,2月7日-13日,全国票房收入23.59亿元,环比回落60.9%,同比去年下降22.65%;观影人次为5283.5万人次,也较2021年同期减少23.2%。
史上首次负增长春节档背后
几乎所有的电影公司,包括影院都把春节档视为一个最重要的档期。在长达7天的假期里,辛苦工作一年的人们喜欢希望用一张电影票、一份大餐来犒劳自己。春节看电影已经成为牢不可破的新民俗。
刚刚过去的2021年对于电影公司来说并不顺畅。虽然,《长津湖》以近57亿的票房登顶中国影史,但这只是少数的幸运儿。
更惨淡的现实是,去年第三季度,亏损几乎成为了电影公司的“主旋律”。在《财经》杂志测算的2021年十大收缩行业中,影视行业以42%的收缩幅度排名第三。
一位导演在知乎分享自己的观点:从去年的数据来看,国产电影票房与2019年基本持平,但因为进口片数量大幅萎缩,票房急剧下滑,导致整体票房比2019年少了近200亿。档期方面,2021年除了春节档,其他档期的票房几乎都不如之前,而且平时的非重要档期票房更是因为无片支持,数据非常难看。
万达电影最新发布的公告显示,海外疫情影响下进口影片供给不足,2021年进口影片数量较2019年减少近一半,票房减少约150亿。
在这样的情况下,春节档被视为了救命稻草。“大肆提高票价,试图在这个所有人都会去看电影的档期收割一把。”上述导演补充道。
高票价是其中因素之一。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春节是一个喜庆的节日,为了迎合节日氛围,过去春节档也多以喜剧为主,比如徐峥的成名之作《人在囧途之泰囧》就是靠着搞笑的剧情成为了当年的春节档冠军。
然而,今年真正的喜剧电影只有一部《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位于票房榜首的《长津湖之水门桥》是实打实的战争片。
多重因素叠加之下,史上首次负增长的春节档诞生了。
谁能赚钱
据猫眼专业版实时数据,截至2月14日14时7分,影片《长津湖之水门桥》票房突破34亿元,虽然没有达到60亿的预测目标,但也稳坐2022年春节档头把交椅。
对于一部投资高达5亿元的电影来说,《长津湖之水门桥》显然可以赚到钱的。据业内人士推测,只要票房超过16亿,《长津湖之水门桥》便可以回本。
根据猫眼专业版显示,《长津湖之水门桥》的累计票房中,有52.27%属于影院,大概为16.11亿元,七家片方(即出品方)为39.10%,计11.09亿元。
出品方能不能赚到钱还是未知数,毕竟每部影片各家出品方的投资比例都不尽相同,这是投资时双方协议的结果。
一位有近10年工作经验的业内人士告诉Tech星球,去掉拍摄成本,给导演、主演的分成,付给发行方的费用,缴纳的税收,出品方很难赚到钱。
但出品方毕竟属于产业链上游,也有撬动更大资本的力量,在整个产业链中,最低端的是院线。
过去10年,中国电影屏幕的块数增长速度惊人。2017年,中国银幕数已经超过4.5万块,正式超过北美市场,成为全世界银幕数最多的市场。而这些屏幕大部分都是影院方自己投资的。
“场地租金,人员工资,运营成本,包括院线设备购买,维护,都是院线自己承担。”一位业内人士告诉Tech星球。这背后是高昂的成本——一个IMAX影厅的投入最低也要1000万。
“大院线还好,因为背后有大型的院线公司撑腰,他们能拿到大片的密钥(播放权),如果是三四线城市的个体小影院,因为所处的市场小,想拿到大片的密钥难上加难,为了拿密钥,不得不跟发行方签对赌协议,风险太大了,但是如果没有大片,谁会跑去个体院线?”上述业内人士补充道,“不上座,就彻底没有收入了”。
某种程度上为了保证院线的收入,电影行业有一个规定,即每部影片有一个结算底价,院线可以在此基础上浮动20%-30%,上浮的部分就是院线的利润。
今年的情况是,底价提高。而在片源有限,整体亏损的情况下,作为产业链的最下游,院线希望提高价格,在春节档回血。
一个颇有意味的事实是,2月8日,万达电影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2022年春节档全国总票房54.9亿元(不含服务费,下同),位居影史同档期第二,市场份额(含特许经营加盟)为14.6%,较2021年增长1.5个百分点,提升明显。春节档全国票房前100名影城中万达影城占据64席,数量较往年亦有明显增加。
国盛证券认为,万达份额持续提升主要得益于其采取的低价吸引人次策略。2022春节档万达影投票价为56元,低于全国平均价格。
事实上,更低的价格带来了更高的上座率,提高人次远比提高价格来得实在。
而观众对于好内容依然抱有极大的热情,比如在去年票房冷门期上映的《扬名立万》凭借过硬的内容,超出平台给出的预测票房近8倍。但是当内容不足以支撑其价格时,大部分观众选择了放弃。
(备注:文中胡冰冰为化名。)
中消协批春节档天价电影票3
这个春节档,票房比去年低了近20亿。
春节之前,各方面的预测都趋于乐观。国泰君安证券预计,随着我国电影银幕数突破8万块,影院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备,基于单银幕产出推算,2022年春节档总票房有望达85亿元。
但实际情况却相去甚远,据猫眼专业版等平台数据,截至2月7日0时,2022春节档总票房报收60.37亿元,相比去年的78亿可谓大幅下降,同疫情前的2019年几乎持平。
2019-2022年春节档票房对比 图/猫眼专业版
尽管这个数字仍位列春节档史上第二,但其中也暗含隐忧:相比2019年,电影平均票价上涨了18%。票价涨了,总票房变化不大,流失的全在观影人次上:出票量相比2019年减少了近2000万,相比去年,更是减少了近5000万。
为什么会这样?
票价贵了不少
根据猫眼专业版等数据,2022年春节档大年初一,全国平均票价达到56元,相比2021年同期提升了6.9元,均价首次超过50元,环比大年三十,则提升了整整18元。
图/猫眼研究院
但具体到观众的感知上,却要远远超过这个数字:以北京为例,《长津湖之水门桥》《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四海》等影片标价几乎都超过80元,下午三点左右的黄金时段更是动辄超过150元。
除了一二线城市,就连四五线小城都未能从这股涨价潮中幸免。一名纪录电影从业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春节期间他回到老家湖南耒阳过年,发现当地商圈影院《长津湖之水门桥》2D版票价都在90元一张,观影兴致瞬间大减。
票价上涨的助推力是多方面的,影片发行方自然是首要源头。据悉,今年春节档影片发行方给出的票房最低结算价均在40元左右,比往年上涨了5元。发行价涨了,影院票价自然得跟着水涨船高。
再然后是影院。全国不少影院都先后经历了2020年疫情下的大范围停摆,以及去年淡季的门可罗雀,但房租和人工成本依然要照常支出。面对种种困境,影院自然希望抓住春节档这根“救命稻草”来尽可能一次性扩大收入。
“过去两年,大部分影院到了一个比较艰难的状态。那一到春节这种大档期,很多人就想快速赚一笔。但这样不可取,不是长久之计。”北京中环春天影管公司董事长王征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除了片方和影院,助推涨价的还有渠道。在经历了早年的票补大战后,目前手机移动端在线票务市场大部分都由猫眼、淘票票两大平台所把持。大年初五,北京亦庄的唐阁影院,两大平台显示的《长津湖之水门桥》票价都在90元左右。
但吊诡的是,中国新闻周刊经过实地走访后发现,影院本身自带的小程序中显示的票价仅为65元,而在咨询影院工作人员后得知,倘若充值100元购买会员卡,每张票还可以再打5折。
大年初五,同一家影院对《长津湖之水门桥》于猫眼、淘票票及影院自带小程序上的定价差异
这意味着,同样是购买两张票,渠道价格与影院本身的会员价相差近200%。即便充值100元仅购买两张票,看完就不再来,两者之间的价差也达到了80%以上。
对此,王征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价格差异是正常现象,全国大部分影院在构建属于自己的票价体系时都会按照会员卡≤自渠道<团体票<三方渠道的价格体系来进行,这种策略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培育属于影院自己的忠实顾客群体。
虽然差异化定价符合商业逻辑,但站在观众的立场上,毕竟还是实打实地多掏了钱。
数据显示,大部分观众一年只会看一次电影,而这一次观影大部分都落在了春节。阿里影业灯塔研究院发布的《“后疫情时代”电影档期策略研究报告》中提到,2021年,春节档和国庆档两个档期的票房之和已经超过当年全部大盘票房的1/4,集中效应比2018年和2019年更明显。猫眼研究院的数据则显示,春节档在院线的收入中占比逐年提升,2013年仅占全年的3.6%,2021年跃升到了16.7%。
对于疫情中苦熬的广大中小城市院线,春节档属于“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的`存在。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的行业困境后,发行方、影院和渠道三者都想从这股浪潮中分得一杯羹,好“回一回血”。多方合力下,便造就了这一波涨价潮。
缺了喜剧
然而,票价并非造成观众流失的唯一因素。作为观众,能明显感觉到本次春节档的观影选择缺了一块。
缺的并非影片数量,而是指影片类型。今年春节档共有8部新片上映,比去年还多一部。
本次春节档冠军是《长津湖之水门桥》,作为唯一一部工业化大制作影片,其无疑起到了市场压舱石的作用,全档期斩获票房近25亿。在过去几年中,主旋律大片对市场的激发作用相当显着,除《长津湖之水门桥》外,前些年的《红海行动》和《流浪地球》莫不证实了这一点。
《长津湖之水门桥》海报
然而到了春节,观众除了关注电影的场面和质量,很多时候也想“会心一笑”,讨个好彩头,因此“合家欢喜剧”也同样不可或缺。然而这一类型在今年春节档的供应明显有所缺失。
“春节8部影片中,我个人认为可能只有《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具备点合家欢喜剧的品相。”王征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但《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的缺陷依然明显:卡司普通,本身缺乏贾玲、沈腾等重量级喜剧明星的加持;剧本创作上,影片主题是同《喜剧之王》相似的“小人物励志”,对标早年的《你好,李焕英》《飞驰人生》《乘风破浪》等,缺了“合家欢”的重要一环——亲情,留给观众的感动偏少,影像叙事风格更接近一出笑过便忘了的舞台剧。因此其虽然大年初二就发动了“逆袭”,表现仅次于《长津湖之水门桥》,但档期内票房和观影人次甚至都没能超过2019年的《疯狂的外星人》。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海报
其余影片也各有各的问题。原本大热的种子选手《四海》虽然名义上是喜剧,实则剧情发展却越往后越丧,过了大年初一,口碑票房双双崩塌,很快便跌到前五名开外;战争片《狙击手》题材上同《长津湖之水门桥》相撞,再加上成本低、卡司弱,整个档期中影院给出的排片占比都位于倒数;文牧野的《奇迹·笨小孩》作为唯一一部现实主义题材影片,虽然正能量满满,但受限于类型,并非观众过年期间的首选。在业内人士看来,《奇迹·笨小孩》同《狙击手》一样,都更适合走口碑路线,于2月底3月初的“后春节档”长线发力。
后续的走势也证实了这种猜测:相关平台上,对《奇迹·笨小孩》的总票房预测连续上调,目前已经超过了12亿。
至于动画片则主打亲子细分市场。这个市场容量几乎固定,且算是观影刚需,所以意外成了电影票大范围涨价的唯一获益者。作为春节档常客的《熊出没》系列,档期内票房头一次超过5亿,总票房预测更是破天荒地超过了9亿。
梳理下来不难发现,那些曾经创造过票房神话的电影类型,比如合家欢贺岁IP和亲情喜剧,如《唐人街探案3》《乘风破浪》《飞驰人生》《你好,李焕英》等,在今年难觅踪影。类型缺失加上票价高企,造成观众流失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隐忧
据国家电影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底,中国电影市场共有影院14235家、银幕80743块,银幕数正式突破8万块大关。随着影院的不断建设,一二线城市市场份额逐渐下降,三四线城市稳步上升,到目前已经接近总市场一半的份额。
但经过了几年的跃进,影院数量已经到了一个趋近饱和的阶段,“增量经济”悄然转变为了“存量经济”。更尴尬的是,影院不光要面临同行之间的竞争,还要面对密室、剧本杀、长视频网站等多种娱乐形式的夹击,加上疫情期间的上座率限制,生存愈发艰难。
“这些年的影院建设完全不考虑科学规划的问题,其实很多城市都到了一个非常饱和、完全红海的状态了。同样一个商圈,本来一两家影城就足够,但却三家四家甚至五家影城在建,新的设备上马,老的就被淘汰,成本很高,但不赚钱。总之缺乏一个科学统筹的规划。”王征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在经过了春节前三天的观众大幅流失后,不少影院醒悟了过来,对票价作了些许下调,但大势已成,大众的观影热情过了便回不来。更何况随着冬奥会开幕,人们的注意力又发生了分流。何况,如今一部电影公映后的30-45天内便会于网络平台上线。不少观众纷纷表示,倘若电影票太贵,那就等到网站上线之后再支持便是。
近年来的院线电影市场,无论档期还是影片本身的头部效应都愈发明显。与之相对的是,中小体量影片和普通档期的市场反应则越发低迷,据相关媒体统计,2017年单日票房不足5000万有33天;2018年单日不足5000万有49天;到2021年已超过80天,甚至还产生了不少单日票房在3000万以下的天数。不难想象,春节结束后不久,影院马上又会回到观众寥寥可数的状态。
截至发稿,全国的票价都已经实现了回落。据猫眼专业版显示,今日全国平均票价为47.8元。
都指望能在春节赚够一年的钱,然而并没有赚够,那接下来怎么办?
这一点,恐怕是整个行业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Ⅲ 《唐探3》预售创中国影史最高纪录,让你买票观看的理由有哪些
期待值很高,唐人街探案前两部作品的质量都不差,而且在每一部的最后都会留下一个悬念。唐人街探案系列一直都是在春节档上映的,也就是说喜剧元素是比较丰厚的,这也是非常吸引我的地方。前两次的唐人街探案都非常的好看,喜剧元素设置的非常好,再加上与悬疑的部分相连接,从整体的效果上来看是非常好的。给人的观感就不错,而且在春节档中质量算非常不错的,所以一般会买票而观看。
Ⅳ 《唐人街探案3》赢了票房,却输了口碑,究竟算成功还是失败
假期曾经悄无声息地完毕了,很多人曾经开端工作,但是大家关于春节档的几部电影还是津津有味。
要说今年春节档的电影可谓是竞争十分剧烈,共计七部电影上映,在这七部电影里最受人关注的就是《唐人街探案3》这部电影了。
其实《唐人街探案3》这部电影原本是打算去年春节档上映的,但是由于疫情缘由上映的事情就被推延到了今年。虽然如此,很多观众对《唐人街探案3》这部电影的等待度还是很高。
《唐人街探案》系列口碑曾经大不如前,很多人还等待在《唐人街探案3》中看到秦风与kiko的互动,但是在影片中两人并无交集。
但是不可承认的是昊然弟弟照旧很帅,即使《唐人街探案3》中并没有嗑到他和kiko的糖,但是两人在《唐人街探案2》中的互动还是很有爱的。
或许是由于昊然弟弟不想炒cp,或许是由于《唐人街探案3》中不需求两个人的感情线,所以才没有撒糖。不论怎样,由昊然弟弟饰演的秦风和由尚语贤饰演的kiko照旧在属于他们的世界里甘美的撒着糖。
《唐人街探案3》这部电影上映之后票房一路抢先,即使影片评分并没有《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高,但是从商业角度来讲,这部电影是胜利的,由于它的票房还是很高的。
陈思诚无疑是一位很胜利的导演,但是假如《唐人街探案》系列要出第四部的话,很多观众就不会那么买账了。
很多人说陈思诚是很有野心的,并且“唐人街探案”这个ID也为陈思诚挣了不少钱了,至于有没有《唐人街探案4》或者《唐人街探案5》一切都要看导演的布置。
不过能够肯定的是即使《唐人街探案》系列还有后续,它也不会到达《唐人街探案》前三部的高度。
Ⅳ 唐人街探案3电影票价这么高,你觉得值吗
唐人街探案三作为最快破15亿记录的电影,我认为他的票价这么高完全是值得的!
无论是它采用的演员阵容,还是他的拍摄技术,还有他前两部的悬念,都值得让人们去看唐人街探案3!
据悉,IMAX摄影机是世界上分辨率和动态范围最高的摄影机之一,对光线和色彩有着惊人的捕捉能力,被视为电影的“黄金标准”。同时,使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作品将以全画幅在IMAX银幕上呈现,为影迷多提供达26%的影像内容,带来更广阔的视野。但由于IMAX摄影机对影片的制作体量和技术操作有一定要求,因此世界范围内,全片采用IMAX拍摄的影片还很罕见。此次电影《唐人街探案3》在技术上的新尝试,一定会给观众带来更震撼、更沉浸的视觉效果。
Ⅵ 价格再创新高,春节档“天价”电影票吓跑三分之一观众,这事怨谁
年年春节档都说的“最贵电影票”,今年终于触犯了众怒。如果说总票房还能靠高票价撑撑面子,那么观影人次的大跳水算是扯下了中国影市的最后一块遮羞布——今年大年初二比初一观影人次暴跌四分之一,相比去年同日,初二观众减少了约三成,初三减少了约四成。
持续了几年的疫情,已经从根本上动摇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愿意走出家门,花时间跑很远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少了。而现在的中国影市,还在继续经历着影视圈的“寒冬”,和字面意义上的天气寒冬,大家更喜欢窝在家里上网刷剧打游戏。
Ⅶ 万众期待的《唐人街探案3》,票价值不值99.9元
不吹不黑,《唐人街探案3》的票价顶多值40元。它拖了整整一年的春节档,把我的期待值拉满,但是等我准备去购票的时候,一点开“特惠选票”界面就惊了,我一个四线小城市,一张电影票居然要100+大洋,凌晨时段也要79.9,下午饭点的票价要99.9元。(我心里的潜台词:你怎么不直接抢?)
结果,我真的尬住了,我感觉自己九年义务教育的智商受到了践踏,内容与宣传严重不符,全程想睡觉,槽点太多也无力吐槽,也就停尸房那一段让我勉强笑出声,除此之外,内心里奔腾的都是无数只羊驼。
在此真诚地奉劝各位,如果您不是有钱没处花,那么就不要花高价票去看这部电影,真的不值。
Ⅷ 《唐探三》预售票房破亿,票价时隔一年为何翻倍,你接受吗
可以接受,因为时隔一年之后的《唐探三》在拍摄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无论是取景还是特效都采用了最好的,甚至是摄影机都是租借最好的,所以制作这部电影的成本非常高,这也足以看出导演和演员对于这部电影的决心,而且由于疫情的影响,各大影院都得严格控制观影人数,这也就导致了影院业绩的下滑,所以才想要提高票价来影院的正常运营以及电影能够回本,不过电影票价格虽然贵了一点,但是《唐探三》的内容一点不会让我们失望,这个系列由于刘昊然和王宝强的参与,给观众带来了非常多的快乐。相信大多数对电影比较感兴趣的朋友对于《唐人街探案3》应该有着一定的了解,《唐探三》确定定档春节档,这个对很多的影迷来说是非常好的消息,时隔一点的唐探系列又出了新作品,不过《唐探三》的票价却翻了一倍,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为什么时隔一年它的票价会翻倍。
一、因为这部电影的特效和取景都是使用最好的,而且还租借了最好的摄影机来拍摄,所以这部电影的制作成本很高。《唐探三》在特效和取景都花费了非常大的资金,而且还租借了最好的设备,所以整部电影的制作成本就很高。
你对于《唐人街探案三》还有哪些了解?欢迎来评论区与我交流。
Ⅸ 《唐探3》官方一天刷八条好评视频,高开低走的影片还有回转的余地吗
《唐人街探案》从第一部开始都被很多的网友喜欢,这可是《唐人街探案》三,却让很多的网友都觉得没有那么惊艳。在2020年的春节本身,《唐人街探案》三就应该上映了,可是由于疫情的原因,一直推迟到了2021年。很多的网友在初一的时候都赶紧的去到了,电影院去购买《唐人街探案》三的电影票。
而且我们可以发现唐人街探三的电影票也是贵上了许多,但是很多的网友都是唐探的粉丝所以说也都去进行了观看。但是在观看之后很多的网友都大失所望,而它的票房也是相对于其他的电影来说要低上了很多。在很多观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很多的网友也都给了差评。而唐人街探案三的官方也是一天刷了八条好评视频,这也就让大家觉得有一些操之过急了。
但是相对于第一部和第二部来说,《唐人街探案》三的票房也是非常的贵,一张电影票卖到了七八十块钱。这么贵的电影票也应该是让大家觉得非常的值得,可是价钱越贵,给大家的感觉就是越水,那么这部电影也是不会再被大家所喜欢。在还没有过年的时候,大家就非常的期待《唐人街探案》三这部电影。可是如今在看了之后也让大家大失所望,希望以后到《唐人街探案》能够处理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