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屯电影院
Ⅰ 小城奎屯
此文的作者叫刘艳秋,当年有点沉默含蓄,长得却秀气、机灵,酷像《英雄儿女》中的王芳。
她聪明、好学、勤奋,毅力坚强,是蹉跎岁月中走出的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很有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
退休后仍葆青春活力,热情、好动,是我们大家都喜爱的好群主。
@薇子, 你发的奎屯美景图中的大多数地方我都去过,非常熟悉。我从1959到1981在奎屯生活了22年,最早的记忆就是从奎屯开始的。我人生最重要的幼年、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都是在奎屯渡过的。我对奎屯的感情、感觉,至今没有一个地方能替代。
我熟悉的是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的奎屯。第一张照片上的安集海大峡谷,又称为红山大峡谷,欧艳松和欧建新应该很熟悉。他们的父亲七十年代在红山煤矿当矿长,他们家在红山好几年。七十年代我哥哥家在红山煤矿,我们姐妹都很喜欢去红山煤矿玩,都是搭拉煤车,每次去都会到红山大峡谷旁的大坡上与其他孩子一起玩。大峡谷很深,两边几乎是直立的;峡谷陡峭险峻,河水很急,轰鸣声很大。现在回想起来还有点奇怪,红山的小孩当时为什么就不怕掉下去呢?
其他奎屯的老照片,如化工厂、食品厂等,也很熟悉!记得我们从小拐回奎屯一中上课的最后一学期,每天晚上要求上自习,做完作业也要一帮一。我和李晋、李琦、常新华、苏锷利、郭新玲等,都是写完作业后,把作业本放在桌子上;然后互相递个眼色,假装上厕所,分别三三两两的从教室溜出来;在教学楼旁边的树林里等齐后,就一起有说有笑地开始每晚的压马路活动。
我们经常从一中走到食品厂门口,每次接近食品厂时,就会闻到随风飘来的糖果甜香味!那味道真诱人,至今想起还有感觉!当时我真羡慕那些家住食品厂的孩子,觉得他们每天都能吃到糖果糕点。
我们几个人还会偷着去小礼堂或露天电影院看电影呢!不知她们几个人还记得吗?这些奎屯的照片,比我大脑中存留下的老奎屯,少了许多:
没有那时奎屯着名的大礼堂、小礼堂;没有老一中,没有电厂、棉纺厂、造纸厂、针织厂、印刷厂、烟厂、机修厂、修配总厂等,这一批发挥过重要作用的老工厂;没有奎屯东边泉沟、鸭子坝、苇湖等美丽的自然环境;没有农七师当时接持重要人物的第一招待所和第二招待所……
那时的奎屯不大,但在我的记忆中却有很多很多。
我比较遗憾的是没有亲身参与到奎屯的发展和改建中。从1981年离开奎屯,隔了27年后,2008年才回去一次。发现奎屯变化太大了!现在的奎屯,与我记忆中的就像两个城市一样。我只能凭着奎屯亲友和同学的介绍,用新旧对比的方法,才能对现在奎屯的主要建筑,有点大概的方位感!
现在让我再去奎屯,我一定会迷路的!这不是我的记性差,而且奎屯的变化太大了!奎屯变的太美了!
从一个边疆小城的变化,可以了解到我们祖国的变化;改革开放受益于国,受益于民![强][强][强]
(写于2020.10.19日晚)
Ⅱ 摔跤吧爸爸昨晚在奎屯哪家电影院播放的
全片两个半小时,我是忍着尿看完的。爸爸在片中只流了两次泪,一次是求训练学校的领导不要开除两个女儿,一次是女儿终于赢得了国际比赛。而对于泪点值为负数的我,几乎从头哭到尾。女孩们苦苦哀求不要剪掉头发,但剪刀还是无情的剪了下去,我流泪了。
女孩们第一次在镇上赢得了比赛,我流泪了。大女儿进入国际训练校之后,完全接受了新的世界,新的技巧,和爸爸产生分歧和矛盾,甚至不惜在众目睽睽之下把爸爸摔倒,我也流泪了。幸好在后来的比赛失利中才渐渐明白,只有爸爸才是最好最适合她的教练。片子的后半段很详细的展现了大女儿在英联国际赛场上的表现,每一场比赛我都手心出汗,泪眼朦胧。父亲确实是一位有胸襟有远见爱国爱家有梦想的男人,他用自己毕生力量把女儿培养到国际赛场,并试图改变着印度重男轻女的国情。
最后
希望中国的也能有这样的好演员。
Ⅲ 奎屯市人民电影院附近有哪些美容院 张微美容院
周围好像没有什么美容院,天北新区附近有个鑫雨美容沙龙~呵呵,我们是老乡吗?
Ⅳ 今天有电影院有电吗
老婆饼里有老婆!
Ⅳ 新疆 乌鲁木齐 奎屯 乌苏 克拉玛依 昌吉 石河子附近 哪里有原声影院
乌鲁木齐比较好的影院有美美6楼和民俗一条街的4D影院。原声的,我有在厦门看到,这边好像没有见到过有放原声电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