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电影城是哪
⑴ 印度的电影院是怎么样的
有幸了解过印度的电影院,我觉得很豪华,印度电影业那么发达,宝莱坞那么知名,电影院也绝还不含糊。
⑵ 全球第二大电影生产基地宝莱坞,它在世界影坛上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
影视基地里面有各个时代的建筑,就是为了方便剧组在里面拍戏,然而现在世界上最出名的影视基地就是好莱坞,这里出现了很多的世界明星,而亚洲地区也有2个地方好莱坞,分别是印度的宝莱坞和中国的横店影视城,它们是全亚洲最大的两个影视基地,但是印度的宝莱坞却在世界上比中国横店影视城的影响力更大 。宝莱坞的影片大多数是为了表达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或者励志行为。整体来说,宝莱坞的电影制作精良,他的电影也是代表着因印度最典型的电影和最真实的生活。从这里也走出了很多优秀的演员和影视作品,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地位,且影响力爆棚。但其实宝莱坞它已经走向了世界,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并且拥有数亿的观众群体。如果现在去宝莱坞,走在里面到处都可以看到印度明星在拍摄电影的热闹场面。
⑶ 各位大侠,急求印度孟买介绍!
◆ 孟买介绍
孟买是马哈拉施特拉邦首府,面积 603 平方公里,人口 1.256 千万( 1991 年人口普查),目前约有 1400 万。今天的孟买高楼林立,街道宽阔,维多利亚式的楼宇和新式的摩天大厦交相辉映。南部是全市的精华所在,高入云天的宏伟建筑和繁华似锦的商店、饭店、酒店大都集中于此,其中有欧式古典建筑,有融合亚欧风格的东西合璧建筑,也有华丽壮观的印度式房屋。孟买领区在扩大中印经贸往来中环境最好、潜力最大。孟买领区在扩大中印经贸往来中地位和作用独特,发展我国与孟买领区经贸往来,对于落实中央对印度工作方针,改善中印关系,发展双边经济贸易,具有战略意义。
孟买原英文名为 BOMBAY ,马邦政府于 1995 年改名为 MUMBAI 。
从海上来到孟买,首先看见海滨上耸立着一座气势宏伟壮观的拱门建筑,它面对着浩瀚的印度洋,背后则是幅员辽阔的印度原野。这座建筑就是蜚声全球、象征印度国门的 “ 印度之门 ” 。人们一迈入印度之门,就标志着已经踏上了印度的国土。
早在 300 年前,孟买还是一个高里族渔民居住的海岛小村庄,它距离大陆 16 公里 ,不被人们所关注。 1534 年,葡萄牙人占领这里。 1664 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王查理二世,孟买作为嫁妆转让给英国,自此成为英国统治印度的重要据点之一。 1869 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孟买成为来自西方远洋货轮的第一个停靠站,它地位日渐重要,曾为英国海外最主要的贸易中心之一。
孟买最初是由大小七个岛屿组成,市区最初建在 65 平方公里的孟买岛上,随着城市扩展及垦荒规划的实施,于 19 世纪将邻近的 7 个玄武岩小岛由堤道、防洪堤联成一体。其后,市域北展到撒尔塞特岛与南亚次大陆相连接,成为伸入阿拉伯海中的半岛 —— 大孟买。今日的孟买已跻身世界十大城市之列,为印度第一大海港。
孟买是印度的第一大城市,西海岸最有活力及最具国际性的大城市,号称印度 “ 西大门 ” ,是外来文化与传统的南亚文化最初结合地,它以古老而新颖的风韵展现在世人面前。除本国民族外,孟买还有大约 60 多个国家的侨民,人们通过贸易和文化交流等活动把世界各地的语言和风俗带进了这里,使孟买不仅包容了整个印度的文化风貌,而且超出了印度的范围,所以人们给孟买冠以 “ 小印度 ” 的称号。早在 20 世纪初期,孟买就存在有 62 种语言和方言且不断增多,现在,孟买 3/4 的小学使用马拉地语,其余则分别使用其它 9 种主要语言,如英语、印地语、古吉拉地语、坎那达语、康卡尼语等,居民使用的方言和土语更是多不胜数。至今,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城市能像孟买一样有如此众多的宗教,民族和复杂的文化,因此,人们称孟买是 “ 人类学的博物馆 ” 。孟买半数居民信奉印度教,其他则包括了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宗教。在孟买市内,印度教庙、伊斯兰教清真寺、基督教大礼堂,还有佛庙随处可见,比比皆是。孟买还是拜火教的圣地,虽然拜火教分布于全世界,但教徒极少,全世界不过 10 万教徒,而其中孟买就有 6 万。多少年来,生活在这座海滨城市的不同宗教的信徒们,一直坚持保留着自己的宗教特色,他们尽管朝夕相处,耳濡目染,孟买始终没有成为一个 “ 熔炉 ” ,将他们 “ 熔 ” 为一体。
孟买是印度全国工商、金融中心,素有印度“商业首都”和“金融首都”之称,印度人常称其地位相当于上海在中国的重要程度。孟买是印度储备银行(央行)、进出口银行总部所在地,集中了全国 50 %的现金流量,全国 70 %的股票交易在孟买股票交易所进行;是西部铁路、航空枢纽,濒临阿拉伯海,是天然良港,全印 60 %的集装箱进出口通过孟买港,印度百强企业中的 52 家以及全国最有影响的商会聚集于此。 2002 年 1 月份,印商会在孟买成功地为朱总理举办了有 400 名企业家参加的工商午餐会。目前,孟买工厂总数占全国的 15 %,纺织业占全国的 40 %,外贸占全国的 50 %。机械工程、汽车、化工、石油制品、造船、制药、胶卷工业发达。在孟买的特隆贝,有印度原子能研究中心和核电站。孟买也是印度西部的铁路、航空枢纽,国家邮政总局设在孟买。
印度电影闻名于世,而印度的许多电影都是在孟买拍摄的,故孟买有 “ 印度的好莱坞 ” 之称。印度绝大多数电影制作厂都设在孟买,如拉杰格普尔制作厂、迦尔制片厂、菲勒密斯坦制片厂、摩合布薄制片厂等,一些电影单位和报刊杂志也设在这里。在市区西郊 40 公里 处,有一座被称为 “ 宝莱坞 ” ( Bollywood )的电影城,规模仅次于美国的好莱坞,但它建于 1947 年,占地 615 公顷 ,是个电影拍摄基地,每年拍摄电影、电视千余部。令孟买人自豪的是被称为 “ 印度电影之父 ” 的狄拉吉 · 戈温特 · 巴尔吉( 1870—1994 )诞生在孟买,他用电影技术生动地表现了印度神话和历史传奇故事,他拍摄的影片深受各阶层观众的欢迎。走在孟买的街头,到处都是挂有五光十色的电影海报的大小电影院,据说,孟买普通市民一年要看 50 场以上的电影。
印度孟买景点介绍
象岛
是孟买最主要的参观旅游点。位于印度门东北11公里处。岛上有4座在岩石上凿出的印度教庙宇,概建于公元450-750年间,当时该岛以“城堡城市”着称。16世纪葡萄牙人在岛上登陆地点附近发现一尊独石圆雕的大象,因此就用葡语大象为该岛命名。
象岛古称(Charapuri),即“有许多洞窟的地方,约公元6至8世纪,德干地区的遮卢枷人和拉什特拉库塔人在这里的沙石丘陵中先后开凿了7座石窟,其中最有名的是保存尚好的第一窟湿婆神庙。所谓象岛石窟,通常特指这座岩凿湿婆石窟神庙。洞内有许多大型石刻,刻画了有关湿婆神的种种传说,包括关湿婆神同帕尔瓦蒂女神的婚礼,以及湿婆神战胜兰卡魔王的故事。
开放时间:除周一外,每天对游客开放。
进岛游船时间:第一班船9:00开船,最后一班船14:30开船;返程第一班船12:30开船,最后一班船18:00开船。
印度门
位于孟买城阿拉伯海滨,孟买西郊40公里处。1911年为纪念英国王
乔治五世在此登陆而建。为古吉特拉式建筑,顶部有4座高耸的塔楼。
印度门是游览孟买的必到之地,此门是孟买的象征。其建筑设计融合了
印度和波斯文化的特色,与法国凯旋门极为相似。现在已成为印度的标
志性建筑,也是政府迎接各国贵宾的重要场地。
海滨大道
环绕贝克湾的海滨大道一向是最让人向往的地方。印度称孟买是“印度城市中的皇后”,而闻名遐迩的海滨大道就是“皇后的项链”。建于1920年,面对着阿拉伯海,形似一弯新月,镶嵌在美丽的海滩之上。大道两旁是截然不同的风景:一边是错落有致的高达二三十层的楼群,组成了人造的悬崖峭壁;另一边则是茫茫的阿拉伯海,波光粼粼。这一带是繁华的商业区,商店餐厅鳞次栉比,小推小贩随处可见。
海滨大道是一个消闲的绝好去处,那数公里长的海湾大堤吸引着无穷无尽的人流。每日今傍晚时分,人们纷纷拥向这里,在轻松乘凉的同时,还可享受一番孟买海湾独有的风情。
阿旃陀石窟
位于马哈拉施特拉邦,德干高原西北部阿旃陀的丘陵地带。曾是佛门弟子在雨季修身养性、研读经书的地方。直到1819年,被英国狩猎者无意间发现,阿旃陀石窟的风采再度蜚声于世界。
阿旃陀石窟的建筑形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支提洞,意为佛殿,是藏放舍利的塔庙;另一种为毗可罗洞,即僧房,是僧人居住、讲学、集会、修道的场所。佛殿顶部呈拱形,平面是马蹄形,殿中排列着数十根石柱,把殿分为内殿和中殿,内殿后部设有佛台。僧房是正方形,洞的正面有石柱,前方有走廊,中间为集会的场所,三面围以僧人的住房。这里共有29窟,9、10、19、26、29号窟为佛殿,其余均为僧房。
阿旃陀石窟中有大量的雕刻、壁画。雕刻分为雕像和浮雕两类。壁画主题是宣扬佛教。除此以外,壁画中所描绘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世界。画面还涉及广泛的社会生活,这种种描绘戏剧性的时代生活场景,无不以明快、生动的笔触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也成为印度绘画史上最完美的典范。
维多利亚火车站
位于孟买市中心的维多利亚火车站。它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建成于1887年,至今仍在使用中。
维尔斯王子博物馆
在威灵登环回区(Wellingdon Circle)北面,建于1905年,以威尔斯王子(即后来的乔治五世)得名,是印度最大的博物馆之一。该馆为英国建筑师设计,具有16世纪穆斯林建筑风格,主体结构为三层穹顶式建筑,主体部分以玄武石为建材,宏伟壮观。博物馆坐落在花园之中,环境优美。
馆内收藏着印度各个时期的古典艺术品和雕刻,展馆分为,考古文物、艺术品及绘画、外国文物等几大部分,其中将我国及日本的珍贵文物单独陈列在一个展厅内,据说在印度尚属首例。
开放时间:10:00-18:00,星期一休息。
门票:2卢比,星期二免费。
孟买是印度最大的商业城市,是英国殖民时期在一座渔村的基础上填海建立起来的。这里高楼林立,是印度最洋化的城市。 孟买是印度全国工商、金融中心,素有印度“商业首都”和“金融首都”之称,印度人常称其地位相当于上海在中国的重要程度。孟买也是印度西部的铁路、航空枢纽,国家邮政总局的所在地。
文字介绍
孟买原为一个小渔村,由7个岛屿组成。英国人通过
走进古村落触摸活化石 把古老的长城留给子孙 走进地下铁赏独特风景 聚焦国内知名企业 填海把七个岛屿连接成了一个半岛,并修建城堡和商港。今天的孟买高楼林立,街道宽阔,维多利亚式的楼宇和新式的摩天大厦交相辉映。南部是全市的精华所在,高入云天的宏伟建筑和繁华似锦的商店、饭店、酒店大都集中于此,其中有欧式古典建筑,有融合亚欧风格的东西合璧建筑,也有华丽壮观的印度式房屋。
孟买是印度全国工商、金融中心,素有印度“商业首都”和“金融首都”之称,印度人常称其地位相当于上海在中国的重要程度。孟买也是印度西部的铁路、航空枢纽,国家邮政总局的所在地。
在孟买聚集了各式各样的人种,国际色彩浓厚,堪称为民族的大熔炉。除了本国民族成份外,还有大约六十多个国家的侨民。在语言上,3/4的小学使用马拉地语,其余则分别使用其他9种主要语言,而在成年人中,各种方言土语更是数不胜数。孟买有半数的居民奉印度教,其他则包括了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宗教。在市内可以看到印度教庙、基督教大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还有佛教寺庙等。因而孟买素有“小印度“之称。
孟买的亮点要数可拉巴地区。入夜后的可拉巴,一片灯红酒绿,暗巷中陈旧的古董小铺,堆满了18世纪皇家望族没落后流散的珍奇异宝;18世纪末颓废派的沙龙餐厅内部饰以嵌镜的大理石;老裁缝店仍为顾客设计缝制马裤、领带、领结。这些街头小店对于傍晚漫步其间的游人来说,仿佛时空错置的奇景。
⑷ 世界着名的“电影城”是哪个国家
世界电影城在德国名气很响。它位于柏林城外,是一个很大的U形建筑。一楼的大厅里有一张大大的世界电影地图,上面标着各国电影的年生产量。
第一、二层是世界各国的电影园:有美国、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西班牙,还有中国、印度、俄罗斯……每个电影园里都有一个音响特别棒的全屏幕电影厅,还有和它相配的饭厅、旅馆、纪念品商店等。电影园里不仅放电影,还展示这些国家的文化。比如,在美国园的汽车影院看完好莱坞大片后,可以去吃“麦当劳”;欣赏了浪漫的法国电影后,可以去街头咖啡店坐坐;中国园的露天放映场里有很多小板凳,你可以坐在小板凳上观看令人眼花缭乱的功夫片,体会一下我们的爸爸妈妈小时候看电影的感觉。当然啦,这里没有咖啡厅,只有茶馆。孩子们最喜欢英国园的电影厅,那里不停地放《哈里·波特》一、二、三、四集。在纪念品商店里,还有关于《哈里·波特》的抽奖,所以,从早到晚挤满了小影迷。
第三层是电影博物馆,收藏着各国电影。从1895年电影诞生时的旧片到今天刚上映的新片,从最有名的巨作到默默无闻的短片,应有尽有。人们称这里是“世界电影宝库”,很多人专程跑来寻找他们喜欢的老电影。
在电影城的U形建筑之间有一个大摄影棚,在这里能看到不同年代、不同样式的电影器材。游客可以自己当导演拍个小电影留念。
逛世界电影城一两天时间根本不够,所以很多人在电影城的旅馆里住下,慢慢欣赏,慢慢品味。
⑸ 除了人尽皆知的宝莱坞,印度还有哪些着名的电影基地
印度除了人尽皆知的宝莱坞,印度的电影基地还有托莱坞及康莱坞,是《巴霍巴利王》的拍摄基地 。
⑹ 印度电影产地是哪儿
宝莱坞,位于印度最大的城市孟买!
⑺ 印度很多方面都比较落后,为何电影行业却发展得如火如荼
因为印度的电影取材于社会和生活,并且印度的电影主要通过故事和社会来反映出社会的一些问题,迎合观众的口味,同时由于拍摄电影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印度电影的取材都是来源于生活和社会现实。印度的影视城有很多,而国际知名的电影圣地宝莱坞则是印度影视城之一,印度和欧美国家不同。
饥饿和贫困并没有让印度这个贫穷的国家成为电影的累赘,通过电影反映社会问题,印度将电影出口到欧美等国,成为仅次于好莱坞的电影圣地。虽然印度的人口多,土地面积少,人口比较密集,但是印度在电影方面的发展是无可限量的,同时也带动了印度的电影产业,而电影圣地宝莱坞只不过是印度电影的冰山一角。
⑻ 美国有个好莱坞印度是不是有个宝莱坞啊
孟莱坞(BOLLYWOOD)的新浪潮
印度最近出现的新浪潮影片摒弃了大量的歌舞场面、俗套的情节和相似的人物类型,它们大都由新锐导演创作,内容多表现严肃的城市题材,揭露孟买的黑暗面和地下社会的犯罪,并以黑色幽默呈现出来;另外还戏剧化地描写了印度旧传统和新时尚之间日益剧烈的冲突。这些新风格的影片,赢得了年轻观众的青睐,目前孟莱坞的新浪潮已从印度扩大到欧美五十年代法国“新浪潮”运动曾给全世界电影带来革命。如今,在一些国家或地区仍不时出现冠以“新浪潮”的流派。只要电影不断发展,新浪潮永远不会息鼓。孟莱坞(Bollywood)———即印度最大的电影基地孟买,国际电影界如此称它,是基于它拥有的规模和地位———作为印度传统电影的圣地,它最近也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新浪潮。
据海外权威媒体报道:“如今,越来越多的印度影片开始突破传统所允许的界线。这些新风格的影片摒弃了大量的歌舞场面、俗套的情节和相似的人物类型。它们通常用印地语腔的英文对白,受到印度城市青年中产者的欢迎。”这一新浪潮起始于1998年。当年有两部影片上映并引起轰动。它们是《海德拉巴的蓝调》和《孟买的孩子》,都由青年导演拍摄,都是触及城市生活的尖锐题材,在表现手法上又突破了孟莱坞电影的框框。《海》片是个半自传体的故事,叙述一个印度男子回到海德拉巴的家中,发现自己成了一场安排好了的婚姻的第一人选。《孟》片则叙述三个第二代的印度人从西方回到故乡寻根。前一部成本仅4万美元,票房却达130万美元;后一部成本80万美元,但仅印度国内就赚得240万美元。这令当今仅靠20%的影片赚钱的印度电影界惊喜不已。上述两片的导演都很年轻,一个叫纳吉什·库库诺,一个叫卡伊扎·古斯塔德。他俩都在美国接受教育,上述两片都被人认为颇像美国的独立制片的影片。“现在人们渴望看的不再是歌舞、枪战和葬礼了”,古斯塔德说。
值得注意的是,孟莱坞新浪潮电影大都表现严肃的城市题材,而且主要是揭露孟买的黑暗面和地下社会。那里充满了犯罪,但却通过黑色幽默呈现出来。另外影片还戏剧化地描写了印度旧传统和新时尚之间日益剧烈的冲突,特别是受西方文化影响的都市青年和他们父母的冲突。至于手法,则多种多样。比如德夫·倍内加尔的《决裂》运用了大量的长镜头,而《海德拉巴的蓝调》则运用大量的短镜头和快速剪接,使全片颇像MTV。
新浪潮电影拥有的是新族群观众。《海德拉巴的蓝调》31岁的制片人希普图拉说,“我的影片不是让人力车夫们叫好的。”近10年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已形成了一批年纪较轻的观众,这些人会说英语,收入不菲,偏爱西方流行文化。他们认为印度传统电影很少反映他们的生活和兴趣。一位正在撰写印度新浪潮电影的专家说,传统的爱情片、甚至是好莱坞的动作片也唤不起这批新观众(深受MTV和《黑色追缉令》之类影片熏陶的青年)的兴趣。
孟莱坞新浪潮的电影已从印度国内扩大到欧美。一些在海外的印度电影制作人像阿尤布·汉—汀编剧的《东方就是东方》在英国获得了巨大成功;由印裔美籍人士拍摄的低成本影片如《美国的苔西》等最近在美国各地上映,很受欢迎。森纳·森最近在洛杉矶开拍一部介于《毕业生》和《喜福会》风格之间的正剧片《丽拉》,由孟莱坞两大明星汀普尔·卡帕迪亚和维诺·汉娜联袂主演。
不过,孟莱坞的大片厂对新浪潮电影兴趣不大。目前只有一家叫FilmiFundas(电影基金)的公司资助之。这种情况如同美国10年前的独立制片。该公司计划筹集3000万美元来支持新浪潮电影的拍摄。另外,印度在未来3年内将建造1000家复合式影院(目前仅4家)。这种影院的小放映厅很适合于放映新浪潮电影。一位行家说,这有助于印度电影的“非大制作化”。
目前新浪潮电影还未形成大的气候。孟莱坞的传统电影仍颇有市场。“印度观众需要的是逃避现实———6首歌可以让他们忘却3小时的现实生活,而新浪潮电影太接近他们的现实。”《电影信息》杂志主编柯马尔·纳塔如是说。
⑼ 号称“电影王国”的国家是哪个国家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有“世界电影王国”、“世界美女之国”的美名;位于孟买的电影城“宝莱坞”有“东方好莱坞”之称。“宝莱坞电影歌舞团”是印度影视城宝莱坞的一支阵容强大的专业性电影歌舞团,演员包括印度的当红影星、印度小姐、名模和专业的歌舞演员等。其浪漫、唯美并具有东方神秘色彩的电影歌舞风格已风靡欧美和东南亚,并走红美国好莱坞。该歌舞团是印度驻华使馆为推动中印两国文化交流向中国观众推荐的首家大型艺术团体。 印度电影歌舞以色彩华丽的民族服装、动人的音乐、浪漫的故事情节、婀娜多姿激情浪漫的歌舞,节奏明快的旋律,气势恢宏的场景,倾情演绎高水平的印度宝莱坞歌舞。
电影王国——印度
该国位于南亚次大陆。印度电影业发达,不论在影片的生产上,还是在电影的观众上,都是“世界之最”。 1978年,印度共摄制了影片630部,远远地超过了美国和日本的总和。因此,印度有“电影王国”的美称。
⑽ 孟买是什么
孟买是马哈拉施特拉邦首府,面积 603 平方公里,人口 1.256 千万( 1991 年人口普查),目前约有 1400 万。今天的孟买高楼林立,街道宽阔,维多利亚式的楼宇和新式的摩天大厦交相辉映。南部是全市的精华所在,高入云天的宏伟建筑和繁华似锦的商店、饭店、酒店大都集中于此,其中有欧式古典建筑,有融合亚欧风格的东西合璧建筑,也有华丽壮观的印度式房屋。孟买领区在扩大中印经贸往来中环境最好、潜力最大。孟买领区在扩大中印经贸往来中地位和作用独特,发展我国与孟买领区经贸往来,对于落实中央对印度工作方针,改善中印关系,发展双边经济贸易,具有战略意义。
孟买原英文名为 BOMBAY ,马邦政府于 1995 年改名为 MUMBAI 。
从海上来到孟买,首先看见海滨上耸立着一座气势宏伟壮观的拱门建筑,它面对着浩瀚的印度洋,背后则是幅员辽阔的印度原野。这座建筑就是蜚声全球、象征印度国门的 “ 印度之门 ” 。人们一迈入印度之门,就标志着已经踏上了印度的国土。
早在 300 年前,孟买还是一个高里族渔民居住的海岛小村庄,它距离大陆 16 公里 ,不被人们所关注。 1534 年,葡萄牙人占领这里。 1664 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王查理二世,孟买作为嫁妆转让给英国,自此成为英国统治印度的重要据点之一。 1869 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孟买成为来自西方远洋货轮的第一个停靠站,它地位日渐重要,曾为英国海外最主要的贸易中心之一。
孟买最初是由大小七个岛屿组成,市区最初建在 65 平方公里的孟买岛上,随着城市扩展及垦荒规划的实施,于 19 世纪将邻近的 7 个玄武岩小岛由堤道、防洪堤联成一体。其后,市域北展到撒尔塞特岛与南亚次大陆相连接,成为伸入阿拉伯海中的半岛 —— 大孟买。今日的孟买已跻身世界十大城市之列,为印度第一大海港。
孟买是印度的第一大城市,西海岸最有活力及最具国际性的大城市,号称印度 “ 西大门 ” ,是外来文化与传统的南亚文化最初结合地,它以古老而新颖的风韵展现在世人面前。除本国民族外,孟买还有大约 60 多个国家的侨民,人们通过贸易和文化交流等活动把世界各地的语言和风俗带进了这里,使孟买不仅包容了整个印度的文化风貌,而且超出了印度的范围,所以人们给孟买冠以 “ 小印度 ” 的称号。早在 20 世纪初期,孟买就存在有 62 种语言和方言且不断增多,现在,孟买 3/4 的小学使用马拉地语,其余则分别使用其它 9 种主要语言,如英语、印地语、古吉拉地语、坎那达语、康卡尼语等,居民使用的方言和土语更是多不胜数。至今,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城市能像孟买一样有如此众多的宗教,民族和复杂的文化,因此,人们称孟买是 “ 人类学的博物馆 ” 。孟买半数居民信奉印度教,其他则包括了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宗教。在孟买市内,印度教庙、伊斯兰教清真寺、基督教大礼堂,还有佛庙随处可见,比比皆是。孟买还是拜火教的圣地,虽然拜火教分布于全世界,但教徒极少,全世界不过 10 万教徒,而其中孟买就有 6 万。多少年来,生活在这座海滨城市的不同宗教的信徒们,一直坚持保留着自己的宗教特色,他们尽管朝夕相处,耳濡目染,孟买始终没有成为一个 “ 熔炉 ” ,将他们 “ 熔 ” 为一体。
孟买是印度全国工商、金融中心,素有印度“商业首都”和“金融首都”之称,印度人常称其地位相当于上海在中国的重要程度。孟买是印度储备银行(央行)、进出口银行总部所在地,集中了全国 50 %的现金流量,全国 70 %的股票交易在孟买股票交易所进行;是西部铁路、航空枢纽,濒临阿拉伯海,是天然良港,全印 60 %的集装箱进出口通过孟买港,印度百强企业中的 52 家以及全国最有影响的商会聚集于此。 2002 年 1 月份,印商会在孟买成功地为朱总理举办了有 400 名企业家参加的工商午餐会。目前,孟买工厂总数占全国的 15 %,纺织业占全国的 40 %,外贸占全国的 50 %。机械工程、汽车、化工、石油制品、造船、制药、胶卷工业发达。在孟买的特隆贝,有印度原子能研究中心和核电站。孟买也是印度西部的铁路、航空枢纽,国家邮政总局设在孟买。
印度电影闻名于世,而印度的许多电影都是在孟买拍摄的,故孟买有 “ 印度的好莱坞 ” 之称。印度绝大多数电影制作厂都设在孟买,如拉杰格普尔制作厂、迦尔制片厂、菲勒密斯坦制片厂、摩合布薄制片厂等,一些电影单位和报刊杂志也设在这里。在市区西郊 40 公里 处,有一座被称为 “ 宝莱坞 ” ( Bollywood )的电影城,规模仅次于美国的好莱坞,但它建于 1947 年,占地 615 公顷 ,是个电影拍摄基地,每年拍摄电影、电视千余部。令孟买人自豪的是被称为 “ 印度电影之父 ” 的狄拉吉 · 戈温特 · 巴尔吉( 1870—1994 )诞生在孟买,他用电影技术生动地表现了印度神话和历史传奇故事,他拍摄的影片深受各阶层观众的欢迎。走在孟买的街头,到处都是挂有五光十色的电影海报的大小电影院,据说,孟买普通市民一年要看 50 场以上的电影。
印度孟买景点介绍
象岛
是孟买最主要的参观旅游点。位于印度门东北11公里处。岛上有4座在岩石上凿出的印度教庙宇,概建于公元450-750年间,当时该岛以“城堡城市”着称。16世纪葡萄牙人在岛上登陆地点附近发现一尊独石圆雕的大象,因此就用葡语大象为该岛命名。
象岛古称(Charapuri),即“有许多洞窟的地方,约公元6至8世纪,德干地区的遮卢枷人和拉什特拉库塔人在这里的沙石丘陵中先后开凿了7座石窟,其中最有名的是保存尚好的第一窟湿婆神庙。所谓象岛石窟,通常特指这座岩凿湿婆石窟神庙。洞内有许多大型石刻,刻画了有关湿婆神的种种传说,包括关湿婆神同帕尔瓦蒂女神的婚礼,以及湿婆神战胜兰卡魔王的故事。
开放时间:除周一外,每天对游客开放。
进岛游船时间:第一班船9:00开船,最后一班船14:30开船;返程第一班船12:30开船,最后一班船18:00开船。
印度门
位于孟买城阿拉伯海滨,孟买西郊40公里处。1911年为纪念英国王
乔治五世在此登陆而建。为古吉特拉式建筑,顶部有4座高耸的塔楼。
印度门是游览孟买的必到之地,此门是孟买的象征。其建筑设计融合了
印度和波斯文化的特色,与法国凯旋门极为相似。现在已成为印度的标
志性建筑,也是政府迎接各国贵宾的重要场地。
海滨大道
环绕贝克湾的海滨大道一向是最让人向往的地方。印度称孟买是“印度城市中的皇后”,而闻名遐迩的海滨大道就是“皇后的项链”。建于1920年,面对着阿拉伯海,形似一弯新月,镶嵌在美丽的海滩之上。大道两旁是截然不同的风景:一边是错落有致的高达二三十层的楼群,组成了人造的悬崖峭壁;另一边则是茫茫的阿拉伯海,波光粼粼。这一带是繁华的商业区,商店餐厅鳞次栉比,小推小贩随处可见。
海滨大道是一个消闲的绝好去处,那数公里长的海湾大堤吸引着无穷无尽的人流。每日今傍晚时分,人们纷纷拥向这里,在轻松乘凉的同时,还可享受一番孟买海湾独有的风情。
阿旃陀石窟
位于马哈拉施特拉邦,德干高原西北部阿旃陀的丘陵地带。曾是佛门弟子在雨季修身养性、研读经书的地方。直到1819年,被英国狩猎者无意间发现,阿旃陀石窟的风采再度蜚声于世界。
阿旃陀石窟的建筑形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支提洞,意为佛殿,是藏放舍利的塔庙;另一种为毗可罗洞,即僧房,是僧人居住、讲学、集会、修道的场所。佛殿顶部呈拱形,平面是马蹄形,殿中排列着数十根石柱,把殿分为内殿和中殿,内殿后部设有佛台。僧房是正方形,洞的正面有石柱,前方有走廊,中间为集会的场所,三面围以僧人的住房。这里共有29窟,9、10、19、26、29号窟为佛殿,其余均为僧房。
阿旃陀石窟中有大量的雕刻、壁画。雕刻分为雕像和浮雕两类。壁画主题是宣扬佛教。除此以外,壁画中所描绘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世界。画面还涉及广泛的社会生活,这种种描绘戏剧性的时代生活场景,无不以明快、生动的笔触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也成为印度绘画史上最完美的典范。
维多利亚火车站
位于孟买市中心的维多利亚火车站。它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建成于1887年,至今仍在使用中。
维尔斯王子博物馆
在威灵登环回区(Wellingdon Circle)北面,建于1905年,以威尔斯王子(即后来的乔治五世)得名,是印度最大的博物馆之一。该馆为英国建筑师设计,具有16世纪穆斯林建筑风格,主体结构为三层穹顶式建筑,主体部分以玄武石为建材,宏伟壮观。博物馆坐落在花园之中,环境优美。
馆内收藏着印度各个时期的古典艺术品和雕刻,展馆分为,考古文物、艺术品及绘画、外国文物等几大部分,其中将我国及日本的珍贵文物单独陈列在一个展厅内,据说在印度尚属首例。
开放时间:10:00-18:00,星期一休息。
门票:2卢比,星期二免费。
孟买是印度最大的商业城市,是英国殖民时期在一座渔村的基础上填海建立起来的。这里高楼林立,是印度最洋化的城市。 孟买是印度全国工商、金融中心,素有印度“商业首都”和“金融首都”之称,印度人常称其地位相当于上海在中国的重要程度。孟买也是印度西部的铁路、航空枢纽,国家邮政总局的所在地。
文字介绍
孟买原为一个小渔村,由7个岛屿组成。英国人通过
走进古村落触摸活化石 把古老的长城留给子孙 走进地下铁赏独特风景 聚焦国内知名企业 填海把七个岛屿连接成了一个半岛,并修建城堡和商港。今天的孟买高楼林立,街道宽阔,维多利亚式的楼宇和新式的摩天大厦交相辉映。南部是全市的精华所在,高入云天的宏伟建筑和繁华似锦的商店、饭店、酒店大都集中于此,其中有欧式古典建筑,有融合亚欧风格的东西合璧建筑,也有华丽壮观的印度式房屋。
孟买是印度全国工商、金融中心,素有印度“商业首都”和“金融首都”之称,印度人常称其地位相当于上海在中国的重要程度。孟买也是印度西部的铁路、航空枢纽,国家邮政总局的所在地。
在孟买聚集了各式各样的人种,国际色彩浓厚,堪称为民族的大熔炉。除了本国民族成份外,还有大约六十多个国家的侨民。在语言上,3/4的小学使用马拉地语,其余则分别使用其他9种主要语言,而在成年人中,各种方言土语更是数不胜数。孟买有半数的居民奉印度教,其他则包括了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宗教。在市内可以看到印度教庙、基督教大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还有佛教寺庙等。因而孟买素有“小印度“之称。
孟买的亮点要数可拉巴地区。入夜后的可拉巴,一片灯红酒绿,暗巷中陈旧的古董小铺,堆满了18世纪皇家望族没落后流散的珍奇异宝;18世纪末颓废派的沙龙餐厅内部饰以嵌镜的大理石;老裁缝店仍为顾客设计缝制马裤、领带、领结。这些街头小店对于傍晚漫步其间的游人来说,仿佛时空错置的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