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院线大片 » 你好李焕英电影票票价上涨

你好李焕英电影票票价上涨

发布时间: 2022-11-12 05:25:52

① 《你好,李焕英》票价上涨,你如何评价这类坐地起价行为

《你好,李焕英》播出之后因为太过火爆,所以票价正在不断的上涨,很多网友纷纷认为电影院这就是坐地起价,其实只要这种行为符合物价局的标准,电影院的这种行为就是可以理解的。其实坐地起价的行为真是比比皆是,相信很多人应该也都遇到过吧,比方说之前疫情比较严重的时候,很多商家出售的口罩也是坐地起价,无非就是仗着别人买不到口罩,所以才敢开出很高的价格。幸好相关部门及时阻止,才遏制了这种行为继续发生。

贾玲在用这部影片来弥补自己的遗憾,缅怀自己母亲的在天之灵。贾玲为了能够拍好这部影片,特地跑去当了导演,这相比较其他跨界导演来说是有绝对区别的。母亲的意外去世始终都是她内心的一个心结,希望可以通过这部影片打开这个心结,同时也希望贾玲的母亲在天之灵可以安心。

② 你好李焕英票价上涨引发热议,这个价格合适吗

《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上映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票房破13亿,这个数字太惊人。

我一直想去看《你好,李焕英》,可是价格让我接受不了。最近《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票价上涨,好多电影院价格不一样,票价40到160之间不等。

可能是这个电影太火了,好多影院私自涨价。这是一部国产剧,主要讲贾玲回到母亲李焕英年轻时候,和母亲之间发生一些事情。

至于票价这个问题,看个人想法,如果感觉价格贵,可以等一等去看。我认为好多地方100多元票价,可能是环境好,人多原因。

那些四五十元票价,一般会是镇上电影院。其实看电影,最重要是环境,氛围。

像那些大城市,消费水平高,100多一张票,对于那些人来说不算什么。我认为这个电影,价值无价。

短短几天时间,这个票房破13亿,说明了什么?说明《你好,李焕英》给我们观众带来共鸣,让我们百看不厌。

时间就是金钱,对于票价上涨这件事。我认为是看人多,才涨价。如果不吸引人,就不会涨价。《你好,李焕英》我特别喜欢这部电影。

③ 《你好,李焕英》口碑好评,票价上涨,你那里票价是多少

要说春节档的电影里面比较吸引人眼球的那一定有《你好,李焕英》这一个影片了,虽然它前期并没有做过多的宣传,可是现在大家都发现这个影片的内容非常的精彩,不过它的票价也是让人感觉到有一些惊讶了。就拿小编这个小县城来说吧,《你好,李焕英》的电影票一张竟然卖到了60元钱,更别说那些一线大城市了,票价直逼一百多元。自从可以在手机上进行团购电影票之后大家再没有发现票价有这么高的时候了,这个票价让大家仿佛回到了只能在柜台买电影票的时候。


大家感觉到这个电影非常的有意义,支持《你好,李焕英》的观众也越来越多了,而它的电影评分也是一涨再涨,排片率也高了很多,大家却发现在这个时候票价也悄悄的上涨了。难道这些电影都是趁着春节期间大家手上的压岁钱比较多,所以就开始胡乱要价吗?要知道在一年当中的任何时候,小编这里的票价都是在50元以内的,现在一张票都涨了十几元。

④ 网友反映《你好,李焕英》票价上涨,电影票价上涨跟片方是否有关系

《你好,李焕英》票价几乎翻了一倍?有网友反映这部影片的票价几乎直线上涨,甚至有人怀疑票价上涨跟片方有关系,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件事情和片方并没有什么关系,而且票价上涨也只是一小部分,影院大部分的影院票价还是非常正常的。说白了就是一小部分影院看这部影片实在太火爆了,所以坐地起价。

贾玲在这部影片当中设计了穿越的剧情,其实这是贾玲在通过影片来弥补自己的遗憾。她在影片的最后购买了一辆敞篷车,这应该是她对于母亲未实现的愿望吧,贾玲曾经说过,虽然自己很成功了,但是越成功就越感觉到遗憾,因为有太多的愿望都无法实现了。而且这部影片也提醒大家,千万不要等亲情失去之后才开始珍惜,到时候就为时已晚了。希望大家珍惜身边有限的亲情,因为它可能随时随地都会消失,这确实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好片。

⑤ 为什么今年春节档电影票价那么高是何原因导致的

今年春节档电影票价那么高的主要原因有二。

一方面,春节假期市场供需变化使然

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时间段,全民放假让市场上的观影需求暴涨,而“大年三十看春晚,正月初一看电影”也正在成为国人过年的一种潮流,正因为周期长、流量大、合家欢等利好的缘故,春节档自然就成了国产电影的“兵家必争之地”,各种优质影片都会选择在这一档期上线。

如此一来,按照经济学中最简单的供需定理,一面是需求激增,另一面是优质供给面世,电影票价上涨自然就在所难免。

于今年的春节档而言,“就地过年”的因素也需要考虑进来。由于很多“异乡人”没有回老家过年,相当一部分观众都留在了一二线城市,无形之中又进一步增加了一二线城市的观影需求量,票价也就被推高了。

另一方面,影院对于前期经营亏损的弥补

众所周知,2020年的新冠疫情对很多行业都造成了冲击,而电影行业无疑是最为严重的领域之一。

国内影院自2020年1月下旬暂停营业以来,整个行业足足经历了近6个月的停摆,尤其是错过了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春节档、情人节档和五一档,让电影票房收入直接跌入谷底。虽然7月下旬影院重启经营,但受到上座率、优质新片缺乏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客流量并没有因影院的复工就立即恢复正常水平。

(5)你好李焕英电影票票价上涨扩展阅读:

春节档票房火爆

公开信息显示,大年初一全国单日电影总票房达到17.36亿元,不仅胜过了疫情尚未爆发时的2019年大年初一,还创下了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的最高纪录。

来自灯塔专业版的实时数据也显示,截至2月15日晚20时46分,2021春节档期内总票房(含预售)已突破60亿元,继续刷新着春节档票房影史纪录;

其中,《唐人街探案3》以近31亿暂列春节档总票房第一,《你好,李焕英》超过17亿排在第二,第三位的《刺杀小说家》票房也超过了4亿。

⑥ 《你好,李焕英》的票房为什么能超过很多知名导演

第一:因为名导在忙着拿奖,拍一些不迎合市场,但拿奖无数的电影。。

第二:时代不同,那些名导拍电影的时候,整个电影市场都不咋地,一整年全部影片加起来都不到100亿,现在2021年我觉得整个电影市场能突破900亿,努努力1000亿。

第三:电影分两种,一种是拿奖无数但票房不咋地,一种是票房火爆但拿不到奖。。。那些中老年名导,钱已经赚够了,赚的钱几辈子都花不完了,他们现在在乎的是名,而不是利。。

第四:现在电影市场四大家族,军事,喜剧,动作,科幻奇幻。。军事在名导眼里是写实的,这个题材也是国内唯一一个既能拿奖又能保证票房的类型。。喜剧,那些名导已经人到中老年,没有喜剧元素了,或者说那些名导不了解现在年轻人的喜剧元素。。而动作类型的影片,在那些名导眼里肯定是那些太极拳,八极拳什么的,不是说这些不好,而是市场不再需要。。科幻奇幻类型的,还要看欧美,国内的科幻奇幻我觉得就流浪地球和蜀山传好,其他都不咋地。

春节贺岁片《你好,李焕英》,是喜剧演员贾玲追忆母亲的一部自编自导自演的亲情电影,在起初拍这部电影的时候,贾玲没有预料到有这么好的票房收入,目前已超过27亿,直逼50亿。属意料之外,但是看完这部电影,仔细分析这部电影如此火爆的原因,又确是应该,主要有以下几点,分析的如有不当请批评指正。


一是这是一部反映母女之间亲情的 情感 类电影,整部电影都透露着贾玲对母亲的深深的爱,爱之切深入骨髓,以及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贾玲的每一滴眼泪都能打动每一个观众,把观众引入到电影的情节中来,我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也是哭的稀里哗啦,对比贾玲对母亲的爱,我在反思对父母的爱我做到了多少?有遗憾吗?这种 情感 很容易带动观众,有的人出了电影院就给父母打电话,有的人看完电影就直奔父母家,陪伴父母,这就是这部电影的引领和教育作用。相信,每一个看这部电影的人都会被这种真实的 情感 所打动。


二是母亲对子女的教育理念,得到多数人的认同。电影里贾玲的母亲说过一句话: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将来大富大贵,只希望她 健康 、快乐。现在很多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从小就参加各种培训班,忽略了孩子的快乐和 健康 。


三是众多喜剧明星的加盟让这部电影增加了许多期待和看点,让每一个看电影的人在笑声中流泪,这是很多电影做不到的。

四是放映档期选择的非常好。选择大年初一首映,春节假期大家都有时间去电影院看电影,而且今年的疫情不严重,如果这部电影选择在去年春节,大家都宅在家里,估计这部电影不会有这么高的票房收入。

总之,天时地利人和成就了这部电影,成就了贾玲。




真善美的东西,良心制作大家都喜欢,就像《山海情》一样。

现在很多电影看的不是导演,而是电影的质量,只要你拍的好,口碑硬,电影票房肯定大卖,导演决定票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你好李焕英目前票房27亿,增长势头丝毫不减弱,奔着50亿去了,而好多知名导演一辈子也达不到!

2017年吴京导演的战狼2上映,一举打破很多记录,不断刷新票房榜,最后票房56.93亿,让国产电影站在国外电影达不到的高度!


2019年新人导演饺子,哪咤之魔童降世,让国产动画片达到国际顶尖级水平,票房50.35亿,这个记录收割机,短时间内很难有动画片达到这个高度!

2019年,郭帆导演的科幻巨着流浪地球,是国产科幻片大放异彩,最终票房46.86亿!一时引起国产科幻电影热,推动了国产 科技 片的发现,给予了许多人对于国产大片的鼓舞!


沈腾贾玲的名气忽悠了很多人,取自贾玲真实母爱的情节忽悠了很多人,莫名的口碑也忽悠了许多人…


《你好,李焕英》这部剧最近很火,截止到17号晚10:55分已经破24亿。据说看过的都感动的落泪了。我现在在农村还没看过。

这种题材的电影不多,70年代,80年代的画面很亲切,比较容易深入人心,又是贾玲的亲身经历,容入了真实感情。加上之前有个小品铺垫,前期宣传也到位。


我看过贾玲的这个小品。也感动的哭了,妈妈一直想要一个冰箱,可是直到去世也没用上冰箱。小品里贾玲给妈妈买了,还是双开门的,瞬间戳中泪点。

开始大家都觉得特别 搞笑 ,但当贾玲说出一句妈妈我想你的时候,却让人笑着流出了眼泪。整个小品看起来是一个喜剧,但是大家在观看的时候却会笑着哭出来,是因为贾玲在里面注入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世上最遗憾的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贾玲: 成为最好的自己,就是对天堂母亲最大的慰籍

贾玲的出身很平常,父母是普通的工人,贾玲在成名之前吃了不少苦,但是她一直坚信自己一定能行的。

在贾玲19岁的时候,母亲李焕英因意外离开了她,这让贾玲到现在也一直无法接受。那时候贾玲还没什么成就,她觉得很遗憾,她还没来的及孝敬母亲,以及母亲还没有看到她的女儿有多棒。



贾玲一直在 娱乐 圈里人缘就好,加上又有沈腾,陈赫,张小斐的出演,这些都是大家比较喜欢的演员。

特别是妈妈的话: 我的女儿不需要她有多优秀,只要 健康 快乐就好了。

你的女儿她做到了,她很快乐,也很优秀。她的作品大家都很喜欢,她的付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还有些网友说,贾玲消费过世的母亲,可是有没有人想过,要把这些呈现出来给大家看,贾玲需要多大勇气。

现在国内知名导演例如周星驰、张艺谋等人还是占据观众的最大认可,但是现在有一种现象是投资方花大价钱邀请知名导演做一个挂名总导演,执行导演却另有其人,这就导致了电影的质量不能反应知名导演的水平,票房自然而然不会长虹。但《你好李焕英》只是贾玲的处女座,却受到了国内大多数观众的认可。

第一点,电影来源于真实事件,这部电影更像是贾玲送给在天堂的妈妈的一份礼物,承载了自己对母亲的全部 情感 。电影并不华丽,但胜在真诚。

第二点,《你好,李焕英》取材于人不可避免地生老病死,“子欲孝而亲不待”又是为人子的最大遗憾,这一份沉甸甸的感情让我们每个人都极具代入感,这是有些知名导演所不具备的。

第一 放映前,没在意。感觉肯定不好看。第二 放映后,口碑好,给惊喜。第三,其实电影的拍摄上肯定很青涩,不成熟,但是 情感 上却触动了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父母的愧疚,所有的母爱都是一场重复的辜负。我们永远都做不到爱父母超越爱自己的孩子。这大概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痛点。

这个有多方面原因,如下:

第一春节期间票价调高,据说是因为疫情各方面消费比较高,这是院线说的!我看就是为了赚钱!

第二拍片档期比较多!和院线拍片有关系啊,一个影院一天排很多次,而且时间都是热门时间,你就没有选择别的看了!

第三前期宣传做的到位啊!为了让影片看点更多那就宣传到人心里!妈妈的爱就是热点就是泪点!

第四电影 搞笑 符合当下潮流!这样抓住机会就有很多人看了!

第五那些名导现在都很文艺,不屑排这种非文艺影片!而恰巧贾玲抓住了机会!这些名导很忙,估计都忙着找剧本,提高自己国际能力吧!

第六吸引眼球,贾玲自己就带有 花!有粉丝买账啊!

第七没准就纯属巧合[捂脸][捂脸]

毕竟开始的时候,谁也不知道它会这么火啊,要是知道估计也轮不到贾玲导演了!

第八贾玲自身的努力,努力的人大家看得到!


努力就有好结果[加油][加油]所以友友们咱们都要努力啊!万一那天你火了[碰拳][碰拳]!

在看之前我并不认为这部电影会火,但看完我觉得它票房高是必然的。

《你好,李焕英》是贾玲的首部电影,主要讲述女儿和母亲之间的事情,喜剧中透露着温暖。

而它能大火离不开这几点:

《你好,李焕英》属于喜剧片,近年来喜剧片市场一直都很好,老少皆宜,都很喜欢看喜剧,谁不想每天哈哈大笑呢?这也就决定了它的观众是什么人,几乎包含了所有人。

相比于同期电影,《唐人街探案3》自然就不用说,前两部在那摆着呢,可以说不用宣传就有很多人期待,《侍神令》,《刺杀小说家》,都属于奇幻片,小孩看不懂,过了那个年龄的中老年人也没有那个心去追这种片。

《熊出没之狂野大陆》,《新神榜:哪咤重生》是动画片,小孩子比较喜欢,一般都是父母带着孩子去看,而且动画片本就不好卖,并不是所有的动画片都能达到和《哪咤之魔童降世》一样的效果。

但也不能说动画片不行,近年来中国动画电影确实越来越好,伴随着影片质量上去,市场会越来越好。

刘德华和肖央主演的《人潮汹涌》口碑不错,评分也相对较高,票房不高的原因在于拍片问题,大半夜的也没多少人想去看电影吧。

《你好,李焕英》上映于大年初一,合家团聚的日子,一家人忙活了一年,坐到一起吃饭,聊天很幸福,这时候一部喜剧片自然就很应景。

如果说一家人要去看电影,大部分会首选《你好,李焕英》,为什么?喜庆,都能看,充满欢乐。人多了,票房就高了。

《你好,李焕英》的演员很多都是我们十分熟悉的,贾玲,沈腾,张小斐,陈赫等等。哪一个不是参演了很多作品,提起来就能想到很多作品。

尤其是沈腾的加入,作为喜剧大神,有沈腾出演的电影自然差不了,他带给我们的欢乐太多了,《夏洛特烦恼》里的夏洛,《西虹市首富》中的王多鱼,《飞驰人生》中赛车手张弛,等等都很不错,沈腾高超的演技,一出场就能逗乐大家。

所以说电影能火,一部分原因要归功于演员。

爱是永恒的主题,《你好,李焕英》讲的是女儿和母亲之间的事,一个女儿想让母亲开心,主题很好。

一个家庭中最最离不开的就是母亲,我们依赖母亲,什么事都要先找妈妈,就像之前一个相声里说的,回到家第一句肯定是关于妈妈的。

“妈,我饿了。”“妈,中午吃什么?”唯一一次和爸爸有关,说的还是母亲——“爸,我妈呢?”

所以说只要是关于母亲的,基本上大家都很期待,充满温馨。

剧中贾玲从小到大犯什么事都是母亲出面解决,回过头了我们看自己,发现那个贾玲和自己很像,自己就是这么过来的。

爸爸一般很少管自己的事,除非是涉及到钱,和一些妈妈解决不了的事。

相信不少人看到最后都流泪了,和自己很像,感同身受,想到自己的妈妈,想起曾经做过的不好事情,感觉愧疚,想弥补。

《你好,李焕英》直击大家痛点,引发大家关注,这方面做的很好,一般人看喜剧,更多的人会思考母爱。

各方面原因使得今年春节电影票价偏高,记得2019年我们这春节电影票价一般是40多,现在最低74一张,人数相同时,票价高,票房也就高了。

每年都会上映很多电影,但真正的好电影并不多,而那些大火的电影,永远离不开合适的上映时间,电影主题,能接受的观众。

刘德华曾说:“我之前以为好电影一定有高票房,后来发现不是,更多的是市场和需求。”

刘德华说的没错,电影卖的好大多都离不开市场和需求高,但真正的好电影也不仅仅取决票房,还要看质量和口碑。

你觉得的呢?我是@茶缸说 娱乐 欢迎评论关注。

⑦ 你好李焕英票价不断上涨,这部电影值得这个票价吗

我觉得值这个票价,尽管此次贾玲是首次担任电影导演和编剧,但很多观众对她和“李焕英”并不感到陌生。这部影片的同名小品,曾经凭借真挚强烈的情感备受观众好评。

⑧ 中消协批春节档天价电影票

中消协批春节档天价电影票

中消协批春节档天价电影票,春节档票价逐年升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2022年春节档预售阶段平均票价高达58.2元。这直接“劝退”了不少观众。中消协批春节档天价电影票。

中消协批春节档天价电影票1

2月15日,中消协发布春节消费维权【进入黑猫投诉】舆情分析报告,报告对1月31日(除夕)—2月7日(正月初七)期间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了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发现电影票价高成为休闲娱乐舆情吐槽高发领域。

“最贵春节档”已经成为本年度春节档最大的标签,根据灯塔专业版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档平均票价上涨8%至52.8元。动辄百元以上的票价影响了票房,春节一过,《狙击手》《长津湖之水门桥》《奇迹·笨小孩》相继宣布调低价格。

中消协分析,对影院来说,观影人数普遍减少、观影频次持续走低的事实,说明单纯的票价依赖无异于竭泽而渔、饮鸩止渴。寻求影院盈利路径依赖与消费者合理承受范围之间的平衡,寻求产业长效健康发展与文化消费提质升级间的良性互动,需要相关行业、相关部门不断研究、持续探索。

业内人士表示,前期的造势和高预期导致了票价的内卷,高票价也影响了观影人次,很多人会觉得近百元观看一个2D电影不值,因此等春节过后,票价回落再去看。

目前,电影平均票价已经回落至40元左右,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春节票价回落后周票房23.61亿元。

春节过后多部影片宣布调低票价,中消协:票价依赖无异于竭泽而渔

正月初一,春节档的战场刚开始,登上热搜的不是电影而是#虎年春节档票价最高#。贝壳财经记者观察发现,春节期间多地电影价格高达150元,省会城市票价几乎均在百元左右,三线城市票房价格也有相应的提高。

中消协报告显示,监测期内,共收集有关“电影”类负面信息205819条,每日舆情吐槽主要指向票价方面,舆情走势总体呈两边低、中间高态势,相关负面信息在2月3日(正月初三)达到峰值。继去年春节档票价被广泛吐槽后,今年春节档平均票价再创新高,许多有观影意愿的消费者,因高票价望而却步。

票价高影响了人们的观影热情,在电影票价是否会影响春节观影的投票中,有77%的人投给了“影响,太贵不看了”。

分析高票价原因时,中消协指出,银幕过剩与内容短缺的结构性难题,疫情波动与政策影响的多种现实挑战,迫使影院通过提高票价缓解现金流紧张的窘境。同时中消协也表示,从产业短期止损的角度来说或许可以理解,但观影人数普遍减少、观影频次持续走低的事实,却说明单纯的票价依赖无异于竭泽而渔、饮鸩止渴。

票价变化也佐证了这一观点,正月初四开始,多家影院下调春节档价格。此外,片方也开始有所行动,《狙击手》在2月5日率先宣布下调价格,调价当日票房逆跌,同比增长32%,同时排片占比也提升至8.6%。

随后,《长津湖之水门桥》《奇迹·笨小孩》也相继宣布调低价格。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电影平均票价已经回落到了43元。

高预期导致票价内卷,票价回落后长尾效应明显

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影院的票价是在片方结算价基础上的定价,电影业内人士温特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今年除了喜洋洋外,所有电影的结算价都涨了5元钱,另一方面,票补也少了很多,去年补贴可能达到15元,今年就只有10元,整体上影响了院线定价。”

对影院来说,前期多家机构80亿票房的预测给了很多影院信心,从而不断拉高价格。多位影院经理均表示,今年春节档表现不及预期。

“今年定价明显有一个内卷的情况,总部有一个最低价,我们自己会根据周边影城的定价调整价格,谁也不想卖得比别人低太多,另外疫情,上座率不高,也想多卖点回本,最高卖到70多元,整体比去年提高了10元。”济南一家影院经理告诉贝壳财经记者。

至于票价是否会影响购票人次,上述影院经理认为会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温特称,从电影类型上看,算得上大制作的只有《长津湖之水门桥》,像《奇迹·笨小孩》《四海》等,很多人会觉得花近百元看一个2D影片不值,因此可能会等待春节过后,票价回落的时候再去看。“尤其普通观众,可能一年就看几次电影,动不动80、90元的电影票可能和他印象中差别会比较大。”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春节后一周的票房为23.61亿元,由此来看,票价回落后的长尾效应值得期待。

票价持续走高已是定势,温特称,“未来几年春节档应该还会涨价,但不会涨这么多了。”对于春节档失去魔力的质疑,温特表示否认,“从档期来看,春节档还是爆发力最强的档期,明年还有《流浪地球2》,应该会有更好的表现。”

中消协批春节档天价电影票2

这或许是史上最“热闹”的春节档。

从业者们希望电影票提价可以创造票房奇迹,最起码可以与去年持平,但观众并不买账,首日就有900万观众因为票价太贵而退场。等到春节档即将结束时,《狙击手》率先下调影片结算价格,随后《长津湖之水门桥》、《奇迹笨小孩》相继跟进。

但这并没有挽救惨淡的春节档,最终2022年春节档票房停留在60亿,是史上首次出现负增长的档期,相比去年近80亿票房大幅度下跌,仅比2019年有些许上浮。

出品方、院线第一次清楚地认识到,涨价根本无法挽救低迷的市场,甚至会创造更惨淡的业绩。想要在电影市场赚到更多钱,从业者需要拿出新的解决方案。

降价也挽救不了春节档

胡冰冰打开美团,准备购买一张电影票时,着实被吓了一跳。

一张电影票的价格居然直接冲到了70元,这在他所在的人均收入3000元的四五线北方城市几乎不可想象。她顺手打开了微博,发现并不止她一人感觉票价奇高,一位博主晒出了河南信阳多个县级城市的电影票价,几部春节档影片的价格均在70元以上。

北京的票价更甚,在观影黄金时段19:00-21:00间,一张《长津湖之水门桥》的电影票价格冲到了179元。观众或许从未想到今天一张电影票的价格可以买一个投影仪,甚至可以在视频网站上买上一年的会员。

春节档票价逐年升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平均票价从2012年的33.7元逐步攀升,2021年创造48.9元新高,2022年春节档预售阶段平均票价高达58.2元。

这直接“劝退”了不少观众。2022年春节档首日观影人数就减少近900万,整体票房比去年少了2亿。从2月1日到2月5日,观影人数持续下滑,从2562万一直下跌到1708万,而去年同期的观影人数始终在2000万以上。最终,截至2月6日晚,整个春节档观影人次比去年少近5000万。

虽然有高票价支撑,但依然难掩票房的颓势。相比去年连续突破5天单日票房破10亿的战绩,今年初三票房已经跌破10亿。

为了挽救颓势,降价开始了。

2月6日,电影《狙击手》宣布自2月7日起下调所有版本结算价格至A类35元,B类30元(各降5元),这也是今年春节档8部新片里首部降低限价的影片。同时,《长津湖之水门桥》也在2月8日宣布将于2月11日零点起下调票房结算价格。随后,《奇迹笨小孩》也宣布降价。

Tech星球查询发现,降价的幅度参差不齐。比如在一些四五线城市,《长津湖之水门桥》的票价降幅高达50%,而在一线城市降幅却只有10%左右。即便降价,整体春节档的票价依旧高于平常。

国家电影专资办数据显示,2月7日-13日,全国票房收入23.59亿元,环比回落60.9%,同比去年下降22.65%;观影人次为5283.5万人次,也较2021年同期减少23.2%。

史上首次负增长春节档背后

几乎所有的电影公司,包括影院都把春节档视为一个最重要的档期。在长达7天的假期里,辛苦工作一年的人们喜欢希望用一张电影票、一份大餐来犒劳自己。春节看电影已经成为牢不可破的新民俗。

刚刚过去的2021年对于电影公司来说并不顺畅。虽然,《长津湖》以近57亿的票房登顶中国影史,但这只是少数的幸运儿。

更惨淡的现实是,去年第三季度,亏损几乎成为了电影公司的“主旋律”。在《财经》杂志测算的2021年十大收缩行业中,影视行业以42%的收缩幅度排名第三。

一位导演在知乎分享自己的观点:从去年的数据来看,国产电影票房与2019年基本持平,但因为进口片数量大幅萎缩,票房急剧下滑,导致整体票房比2019年少了近200亿。档期方面,2021年除了春节档,其他档期的票房几乎都不如之前,而且平时的非重要档期票房更是因为无片支持,数据非常难看。

万达电影最新发布的公告显示,海外疫情影响下进口影片供给不足,2021年进口影片数量较2019年减少近一半,票房减少约150亿。

在这样的情况下,春节档被视为了救命稻草。“大肆提高票价,试图在这个所有人都会去看电影的档期收割一把。”上述导演补充道。

高票价是其中因素之一。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春节是一个喜庆的节日,为了迎合节日氛围,过去春节档也多以喜剧为主,比如徐峥的成名之作《人在囧途之泰囧》就是靠着搞笑的剧情成为了当年的春节档冠军。

然而,今年真正的喜剧电影只有一部《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位于票房榜首的《长津湖之水门桥》是实打实的战争片。

多重因素叠加之下,史上首次负增长的春节档诞生了。

谁能赚钱

据猫眼专业版实时数据,截至2月14日14时7分,影片《长津湖之水门桥》票房突破34亿元,虽然没有达到60亿的预测目标,但也稳坐2022年春节档头把交椅。

对于一部投资高达5亿元的电影来说,《长津湖之水门桥》显然可以赚到钱的。据业内人士推测,只要票房超过16亿,《长津湖之水门桥》便可以回本。

根据猫眼专业版显示,《长津湖之水门桥》的累计票房中,有52.27%属于影院,大概为16.11亿元,七家片方(即出品方)为39.10%,计11.09亿元。

出品方能不能赚到钱还是未知数,毕竟每部影片各家出品方的投资比例都不尽相同,这是投资时双方协议的结果。

一位有近10年工作经验的业内人士告诉Tech星球,去掉拍摄成本,给导演、主演的分成,付给发行方的费用,缴纳的税收,出品方很难赚到钱。

但出品方毕竟属于产业链上游,也有撬动更大资本的力量,在整个产业链中,最低端的是院线。

过去10年,中国电影屏幕的块数增长速度惊人。2017年,中国银幕数已经超过4.5万块,正式超过北美市场,成为全世界银幕数最多的市场。而这些屏幕大部分都是影院方自己投资的。

“场地租金,人员工资,运营成本,包括院线设备购买,维护,都是院线自己承担。”一位业内人士告诉Tech星球。这背后是高昂的成本——一个IMAX影厅的投入最低也要1000万。

“大院线还好,因为背后有大型的院线公司撑腰,他们能拿到大片的密钥(播放权),如果是三四线城市的个体小影院,因为所处的市场小,想拿到大片的密钥难上加难,为了拿密钥,不得不跟发行方签对赌协议,风险太大了,但是如果没有大片,谁会跑去个体院线?”上述业内人士补充道,“不上座,就彻底没有收入了”。

某种程度上为了保证院线的收入,电影行业有一个规定,即每部影片有一个结算底价,院线可以在此基础上浮动20%-30%,上浮的部分就是院线的利润。

今年的情况是,底价提高。而在片源有限,整体亏损的情况下,作为产业链的最下游,院线希望提高价格,在春节档回血。

一个颇有意味的事实是,2月8日,万达电影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2022年春节档全国总票房54.9亿元(不含服务费,下同),位居影史同档期第二,市场份额(含特许经营加盟)为14.6%,较2021年增长1.5个百分点,提升明显。春节档全国票房前100名影城中万达影城占据64席,数量较往年亦有明显增加。

国盛证券认为,万达份额持续提升主要得益于其采取的低价吸引人次策略。2022春节档万达影投票价为56元,低于全国平均价格。

事实上,更低的价格带来了更高的上座率,提高人次远比提高价格来得实在。

而观众对于好内容依然抱有极大的热情,比如在去年票房冷门期上映的《扬名立万》凭借过硬的内容,超出平台给出的预测票房近8倍。但是当内容不足以支撑其价格时,大部分观众选择了放弃。

(备注:文中胡冰冰为化名。)

中消协批春节档天价电影票3

这个春节档,票房比去年低了近20亿。

春节之前,各方面的预测都趋于乐观。国泰君安证券预计,随着我国电影银幕数突破8万块,影院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备,基于单银幕产出推算,2022年春节档总票房有望达85亿元。

但实际情况却相去甚远,据猫眼专业版等平台数据,截至2月7日0时,2022春节档总票房报收60.37亿元,相比去年的78亿可谓大幅下降,同疫情前的2019年几乎持平。

2019-2022年春节档票房对比 图/猫眼专业版

尽管这个数字仍位列春节档史上第二,但其中也暗含隐忧:相比2019年,电影平均票价上涨了18%。票价涨了,总票房变化不大,流失的全在观影人次上:出票量相比2019年减少了近2000万,相比去年,更是减少了近5000万。

为什么会这样?

票价贵了不少

根据猫眼专业版等数据,2022年春节档大年初一,全国平均票价达到56元,相比2021年同期提升了6.9元,均价首次超过50元,环比大年三十,则提升了整整18元。

图/猫眼研究院

但具体到观众的感知上,却要远远超过这个数字:以北京为例,《长津湖之水门桥》《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四海》等影片标价几乎都超过80元,下午三点左右的黄金时段更是动辄超过150元。

除了一二线城市,就连四五线小城都未能从这股涨价潮中幸免。一名纪录电影从业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春节期间他回到老家湖南耒阳过年,发现当地商圈影院《长津湖之水门桥》2D版票价都在90元一张,观影兴致瞬间大减。

票价上涨的助推力是多方面的,影片发行方自然是首要源头。据悉,今年春节档影片发行方给出的票房最低结算价均在40元左右,比往年上涨了5元。发行价涨了,影院票价自然得跟着水涨船高。

再然后是影院。全国不少影院都先后经历了2020年疫情下的大范围停摆,以及去年淡季的门可罗雀,但房租和人工成本依然要照常支出。面对种种困境,影院自然希望抓住春节档这根“救命稻草”来尽可能一次性扩大收入。

“过去两年,大部分影院到了一个比较艰难的状态。那一到春节这种大档期,很多人就想快速赚一笔。但这样不可取,不是长久之计。”北京中环春天影管公司董事长王征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除了片方和影院,助推涨价的还有渠道。在经历了早年的票补大战后,目前手机移动端在线票务市场大部分都由猫眼、淘票票两大平台所把持。大年初五,北京亦庄的唐阁影院,两大平台显示的《长津湖之水门桥》票价都在90元左右。

但吊诡的是,中国新闻周刊经过实地走访后发现,影院本身自带的小程序中显示的票价仅为65元,而在咨询影院工作人员后得知,倘若充值100元购买会员卡,每张票还可以再打5折。

大年初五,同一家影院对《长津湖之水门桥》于猫眼、淘票票及影院自带小程序上的定价差异

这意味着,同样是购买两张票,渠道价格与影院本身的会员价相差近200%。即便充值100元仅购买两张票,看完就不再来,两者之间的价差也达到了80%以上。

对此,王征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价格差异是正常现象,全国大部分影院在构建属于自己的票价体系时都会按照会员卡≤自渠道<团体票<三方渠道的价格体系来进行,这种策略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培育属于影院自己的忠实顾客群体。

虽然差异化定价符合商业逻辑,但站在观众的立场上,毕竟还是实打实地多掏了钱。

数据显示,大部分观众一年只会看一次电影,而这一次观影大部分都落在了春节。阿里影业灯塔研究院发布的《“后疫情时代”电影档期策略研究报告》中提到,2021年,春节档和国庆档两个档期的票房之和已经超过当年全部大盘票房的1/4,集中效应比2018年和2019年更明显。猫眼研究院的数据则显示,春节档在院线的收入中占比逐年提升,2013年仅占全年的3.6%,2021年跃升到了16.7%。

对于疫情中苦熬的广大中小城市院线,春节档属于“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的`存在。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的行业困境后,发行方、影院和渠道三者都想从这股浪潮中分得一杯羹,好“回一回血”。多方合力下,便造就了这一波涨价潮。

缺了喜剧

然而,票价并非造成观众流失的唯一因素。作为观众,能明显感觉到本次春节档的观影选择缺了一块。

缺的并非影片数量,而是指影片类型。今年春节档共有8部新片上映,比去年还多一部。

本次春节档冠军是《长津湖之水门桥》,作为唯一一部工业化大制作影片,其无疑起到了市场压舱石的作用,全档期斩获票房近25亿。在过去几年中,主旋律大片对市场的激发作用相当显着,除《长津湖之水门桥》外,前些年的《红海行动》和《流浪地球》莫不证实了这一点。

《长津湖之水门桥》海报

然而到了春节,观众除了关注电影的场面和质量,很多时候也想“会心一笑”,讨个好彩头,因此“合家欢喜剧”也同样不可或缺。然而这一类型在今年春节档的供应明显有所缺失。

“春节8部影片中,我个人认为可能只有《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具备点合家欢喜剧的品相。”王征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但《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的缺陷依然明显:卡司普通,本身缺乏贾玲、沈腾等重量级喜剧明星的加持;剧本创作上,影片主题是同《喜剧之王》相似的“小人物励志”,对标早年的《你好,李焕英》《飞驰人生》《乘风破浪》等,缺了“合家欢”的重要一环——亲情,留给观众的感动偏少,影像叙事风格更接近一出笑过便忘了的舞台剧。因此其虽然大年初二就发动了“逆袭”,表现仅次于《长津湖之水门桥》,但档期内票房和观影人次甚至都没能超过2019年的《疯狂的外星人》。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海报

其余影片也各有各的问题。原本大热的种子选手《四海》虽然名义上是喜剧,实则剧情发展却越往后越丧,过了大年初一,口碑票房双双崩塌,很快便跌到前五名开外;战争片《狙击手》题材上同《长津湖之水门桥》相撞,再加上成本低、卡司弱,整个档期中影院给出的排片占比都位于倒数;文牧野的《奇迹·笨小孩》作为唯一一部现实主义题材影片,虽然正能量满满,但受限于类型,并非观众过年期间的首选。在业内人士看来,《奇迹·笨小孩》同《狙击手》一样,都更适合走口碑路线,于2月底3月初的“后春节档”长线发力。

后续的走势也证实了这种猜测:相关平台上,对《奇迹·笨小孩》的总票房预测连续上调,目前已经超过了12亿。

至于动画片则主打亲子细分市场。这个市场容量几乎固定,且算是观影刚需,所以意外成了电影票大范围涨价的唯一获益者。作为春节档常客的《熊出没》系列,档期内票房头一次超过5亿,总票房预测更是破天荒地超过了9亿。

梳理下来不难发现,那些曾经创造过票房神话的电影类型,比如合家欢贺岁IP和亲情喜剧,如《唐人街探案3》《乘风破浪》《飞驰人生》《你好,李焕英》等,在今年难觅踪影。类型缺失加上票价高企,造成观众流失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隐忧

据国家电影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底,中国电影市场共有影院14235家、银幕80743块,银幕数正式突破8万块大关。随着影院的不断建设,一二线城市市场份额逐渐下降,三四线城市稳步上升,到目前已经接近总市场一半的份额。

但经过了几年的跃进,影院数量已经到了一个趋近饱和的阶段,“增量经济”悄然转变为了“存量经济”。更尴尬的是,影院不光要面临同行之间的竞争,还要面对密室、剧本杀、长视频网站等多种娱乐形式的夹击,加上疫情期间的上座率限制,生存愈发艰难。

“这些年的影院建设完全不考虑科学规划的问题,其实很多城市都到了一个非常饱和、完全红海的状态了。同样一个商圈,本来一两家影城就足够,但却三家四家甚至五家影城在建,新的设备上马,老的就被淘汰,成本很高,但不赚钱。总之缺乏一个科学统筹的规划。”王征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在经过了春节前三天的观众大幅流失后,不少影院醒悟了过来,对票价作了些许下调,但大势已成,大众的观影热情过了便回不来。更何况随着冬奥会开幕,人们的注意力又发生了分流。何况,如今一部电影公映后的30-45天内便会于网络平台上线。不少观众纷纷表示,倘若电影票太贵,那就等到网站上线之后再支持便是。

近年来的院线电影市场,无论档期还是影片本身的头部效应都愈发明显。与之相对的是,中小体量影片和普通档期的市场反应则越发低迷,据相关媒体统计,2017年单日票房不足5000万有33天;2018年单日不足5000万有49天;到2021年已超过80天,甚至还产生了不少单日票房在3000万以下的天数。不难想象,春节结束后不久,影院马上又会回到观众寥寥可数的状态。

截至发稿,全国的票价都已经实现了回落。据猫眼专业版显示,今日全国平均票价为47.8元。

都指望能在春节赚够一年的钱,然而并没有赚够,那接下来怎么办?

这一点,恐怕是整个行业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⑨ 你好李焕英票房多少

截至2021年5月27日晚20时18分,中国电影市场2021年度总票房(含预售)突破250亿元,总观影人次达 6.09亿,总场次5260.19万,《你好,李焕英》以54.14亿领跑排行榜。

票房收益:

2021年2月18日,影片票房突破30亿,成为了中国影史第12部票房破30亿的影片。此前,贾玲已经凭借该片成为了中国影史票房最高的女导演;2月21日,电影《你好,李焕英》上映10天累计票房突破40亿元,成为中国影史第六部票房破40亿元的电影。

《你好,李焕英》上映第23天,累计票房正式突破50亿元,成为中国影史第三部破50亿元的影片。3月10日,《你好李焕英》的票房为7.83亿美元(约51亿元人民币),已正式跻身全球单片票房排行榜的前一百名。3月12日,《你好,李焕英》累计票房已逼近8亿美元,跻身全球影史票房前90名。

截至2021年4月,影片票房已突破52亿。[35]截至4月6日,《你好李焕英》累计票房达到53.95亿元,超过《神奇女侠》,贾玲成全球票房最高女导演.截至4月10日,电影《你好,李焕英》上映第57天,累计票房突破54亿。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你好,李焕英

⑩ 《你好!李焕英》票房高的原因是什么

“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的票房高的原因是什么?

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不在于导演,水平及演员的演技而是表达的那种真人、真事、真情感。

我们都知道,电影《你好李焕英》讲述的是贾玲母亲的故事,贾玲将自己和母亲之间的故事改编成电影,以大屏幕的方式来展现给观众。这部电影不仅仅向观众展示了贾玲母亲的一生,最重要的是,贾玲想通过这部电影来弥补自己对母亲的遗憾。贾玲说,母亲去世时,她并不知情。当姐夫打电话通知她,告诉她母亲去世并且已经在殡仪馆时。贾玲的脑袋是空白的,她不敢相信这一切。而那时的她,仅仅19岁,刚刚上大学,贾玲的父母为了给贾玲攒学费。过年只休息了几天就去农村给别人拉稻草去了,那天贾玲的父母用小翻斗车拉稻草,父亲开车,母亲坐在稻草上,本是想多赚点钱,但没想到,因为稻草垒的太高,车翻了,贾玲的母亲从车上摔了下来,当场身亡。


母亲的意外离开,让贾玲既痛心又难以接受。贾玲的母亲在世时一直想穿皮衣,贾玲用打工的钱给母亲买了一件皮衣,寄了回去,可是尺码却不合适,本想给母亲换一件,可是还没等来得及换,就接到了母亲离世的消息。当时的她还是一名学生,她的愿望和梦想还没有实现,而她也没有让母亲过上好日子。就像电影中她说的一样,她甚至没有让母亲高兴过。

正是因为怀揣着这样的遗憾,所以贾玲选择用电影的方式,将这份遗憾弥补,同时也用来缅怀自己的母亲。

热点内容
日本综艺中国电影完整版 发布:2023-08-31 22:05:04 浏览:1719
日本污电影推荐 发布:2023-08-31 22:03:58 浏览:688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小演员 发布:2023-08-31 22:01:10 浏览:1673
日本电影女主割下男主 发布:2023-08-31 21:58:33 浏览:1415
一个法国女孩剪短头发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7:38 浏览:1408
日本电影主角平田一郎 发布:2023-08-31 21:54:07 浏览:1057
电影票为什么抢不到 发布:2023-08-31 21:52:52 浏览:1338
电影院眼镜吗 发布:2023-08-31 21:50:27 浏览:762
港剧晓梅是哪个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0:15 浏览:793
书生娶个鬼老婆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3-08-31 21:49:25 浏览: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