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院线大片 » 航天基地电影院

航天基地电影院

发布时间: 2022-10-19 21:11:47

A. 肯尼迪航天中心是什么样的

肯尼迪航天中心(Kennedy Space Center,缩写为KSC)位于美国东部佛罗里达州东海岸的梅里特岛,成立于1962年7月,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进行载人与不载人航天器测试、准备和实施发射的最重要场所,其名称是为了纪念已故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John F. Kennedy)。整个场地长达55千米,宽10千米,面积达到了567平方公里,大约有17000人在那里工作。场地上还有一个参观者中心,参观者也可以随导游参观。肯尼迪航天中心是佛罗里达州的一个重要的旅游点。同时由于肯尼迪航天中心大部分地区不开放,它也是一个美国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

肯尼迪航天中心目前发射指挥部在39号发射中心,这里也是飞行器组装建筑物的所在地。在它的西部6000米处有两个发射场,向南8000米处是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工业地区,那里有许多中心的支援设施和管理总部。

肯尼迪航天中心由四个部分组成,工业区、39号发射中心和它的两个发射场LC-39A和LC-39B、飞行器组装建筑物和参观者中心。

肯尼迪航天中心除支援设施和管理总部外,在工业区内还有国际空间站的太空站制造设备。

工作区由装配车间、控制中心、气象中心、新闻工作区组成。控制中心是发射的神经枢纽,气象中心负责提供实时的卫星气象云图、风速等数据,供控制中心参考。装配车间则负责装配火箭或航天飞机,装配完成后,由履带车拖到发射架上。发射架位于距离工作区3公里之外的大西洋畔,两座发射塔分别标号“A”和“B”。

美联社、路透社、CNN等一些世界主要媒体在航天中心设有专职记者,并拥有自己的工作楼。工作楼的一层供文字记者使用,二楼平台则供摄影记者拍摄使用。此外,每逢重大新闻事件,很多电视媒体和文字媒体会租用卫星工作车,进行现场报道。

卡纳维拉尔角作为美国的太空基地已有50多年历史。1949年,时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决定将卡纳维拉尔角作为美国导弹发射基地。此后的十多年中,这里一直由美国国防部下属的部门使用,1962年美国宇航局进驻,卡纳维拉尔角才成为军民两用航天发射基地。卡纳维拉尔角之所以被选作发射场地,是因为这里的纬度较低,向东发射火箭,可利用地球自转的附加速度,帮助卫星入轨。

自1950年这里首次发射火箭以来,卡纳维拉尔角先后发射了“宇宙神”火箭、“大力神”火箭等。1981年,航天飞机首次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

39号发射中心

39号发射中心一开始是为阿波罗计划建立的。其东部是工场和控制中心。其北边是维护降落的航天飞机的宇宙飞船处理厂。中心的大建筑是飞行器组装建筑物,其中有组装四种不同火箭(包括土星5号运载火箭)和航天飞机的外部燃料箱和固态火箭推进器的装置。组装建筑物的南边是低的工场建筑。这里有组装航天飞机火箭的设施。整个组装建筑物高160米,面积为218×158米。

建筑物内的1号和3号组装台位于建筑物的东边,2号和4号位于西边。由于实际上进行的发射次数比计划的要少,2号组装台只被使用过一次,而4号组装台从未被使用过。今天建筑物西部的一边被用作仓库。建筑物的大门有139米高,由七个门板组成,每个门板可以单个地向上提起。

发射场俯瞰1976年庆祝美国建国200周年时建筑物的南墙被画上了一面64×33.5米大的美国国旗。旗上的每个条与一辆公共汽车一样宽。由于建筑物内没有空调装置,过去外面阴雨时建筑物内的顶部会形成雨云,后来建筑物内加入了抽干器后这个问题才被解决。

从组装建筑物有两条通向发射场A(在南边)和发射场B(在北边)的6000米长的路。这两条路是给运输组装好的火箭或航天飞机的爬行者运输车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共有两辆爬行者运输车,每辆重2721吨,载物面积为40×35米。它们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可转向的车。它们的速度为1.6千米/小时,因此从组装建筑物到发射场它们需要5小时的时间。对当时的技术来说将110米高的土星5号火箭站立着送到发射场,而且还克服了5%的坡度爬到发射场上,是非常了不起的技术成就。

LC-39A和LC-39B发射场

LC-39A和LC-39B被交替使用,它们就在大西洋岸边几米的地方。它们互相之间的距离为2.7千米。今天的航天飞机比当时的土星5号火箭低得多,因此它们被截短了。今天它们的高度为81.3米(避雷针没有计入)。

为了防止整个设施和正在起飞的航天器在被发射时所造成的声波摧毁,在起飞后几秒钟内向发射场的下部喷射一百多万立升水。虽然如此在土星5号发射时,约20千米以外的泰特斯维尔,还常常有窗户被震破。

发射场东北和西北角上是圆柱体的氢和氧燃料仓,每个仓可以容纳330万立升冷凝液态的燃料。为了防止爆炸的危险,航天飞机的外部燃料箱,在起飞前不久才能被填满。

航天飞机着陆设施

航天飞机着陆设施位于组装建筑物西北约3.2千米处,它主要由一条4572米长和91米宽的跑道组成。通过一条柏油路它与宇宙飞船处理厂相连。假如航天飞机不在肯尼迪航天中心降落的话它会被一架波音747背付运送到肯尼迪航天中心,然后直接在跑道上从飞机背上卸下来。

参观者中心

肯尼迪航天中心参观者中心是一个私人企业,它的运行不依靠美国政府资助。它包括数个博物馆、两个IMAX电影院和不同的汽车导游来让游客从近处看否则看不到的、不公开的地方。入门票中包括汽车运送到39号发射场的观察点和运送到阿波罗-土星5号中心。这个中心是一个存放着一个重造的土星5号火箭和其它展览品的大博物馆。在这些展览中有一个重建的阿波罗时期的射击训练场,在那里游客可以重新体验阿波罗的起飞,还有一处地方游客可以重新体会阿波罗11号的着陆。

参观者中心还包括两个由宇航员纪念基金会组织的两个设施。其中最显眼的是太空纪念镜(Space Mirror Memorial),这是一块刻有殉职的宇航员的名字的巨大的黑色花岗岩镜。这些名字不停地被从背面照明。假如可能的话使用自然光,否则使用人工光。这些发光的名字似乎悬浮在反射的天空里。附近的荧光屏里记载着这些宇航员的详细的生平和逝世事件。另一个由基金会组织的设施是太空教育中心,其中包括为教师提供材料的资料中心等。

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历史

1949年美国总统哈利·S·杜鲁门在卡纳维尔角设立了实验导弹的联合长距离试验场。这个地方对这样的实验非常有利,因为导弹可以飞向大西洋,而且它比美国其它任何地方离赤道都要近,在赤道附近火箭可以利用地球自转的加速度。美国的第一次亚轨道火箭飞行是在卡纳维尔角获得成功的。

1951年美国空军在巴那那河海军空军基地(Banana River Naval Air Station)附近建立了空军导弹测试中心。苏联的卫星1号发射成功后美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海军的前卫一号于1957年12月6日发射成功。1958年国家航空航天局成立,卡纳维尔角被改造为一个重要发射场。红石火箭、木星中程导弹、木星-C火箭、潘星导弹、北极星导弹、雷神火箭、大力神火箭、泰坦火箭和民兵导弹都是在这里成功试验的。雷神后来成为今天主要使用的三角翼火箭的基础,三角翼火箭是1962年7月1日运载Telstar卫星时首次启用的。

登月计划被宣布后,卡纳维尔角的操作范围增大扩展到了邻近的梅里特岛上。1962年国家航空航天局开始买地,通过购买它获得了340平方公里,又通过与佛罗里达州的谈判获得了226平方公里。1962年7月这里被命名为发射操作中心。1963年11月,为纪念刚刚被刺杀的约翰·肯尼迪总统,它被改名为约翰·肯尼迪航天中心。环绕的卡纳维尔角也被改名为肯尼迪角,但当地人对这个新名字不满,因此1973年它又被改回去了。

登月计划共分三个阶段:水星计划、双子座计划和阿波罗计划。水星计划的目标是将人送上地球轨道后再将他们接回来。这个计划于1957年10月开始,使用的是大力神火箭,运载的是水星负荷。一开始的试验使用的是红石火箭,它们将宇航员送到亚轨道飞行,其中包括1961年5月5日艾伦·谢泼德和7月21日维吉尔·格里森的15分钟的的飞行。第一位被大力神运载的宇航员是约翰·格伦,他的飞行是在1962年2月20日进行的。

通过水星计划的经验,美国设置了装载两人的双子座运载舱,发射火箭是泰坦二号火箭。第一次双子座发射是在1965年3月23日,宇航员是约翰·杨和弗吉尔·格里森。双子座四号是第一次宇航员登出飞行器的试验,宇航员是爱德华·怀特。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共起飞过12次双子座飞船。

阿波罗计划使用的是三级的土星5号火箭(高111米,直径为10米),制造厂是波音(第一级)、北美航空工业公司(引擎和第二级)和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第三级)。北美航空工业公司还制造了指挥和服务舱,登月舱是由格鲁曼飞机工程公司制造的。IBM、麻省理工学院和通用电气公司提供仪表。

肯尼迪航天中心的新发射中心,39号发射中心共耗费了8亿美元。它包括一个能够同时组装4个土星5号火箭的组装建筑物,一个能够运输5440吨的运输设施,一个136米高的服务结构和一个控制中心。整个建设于1962年11月开始,发射场于1965年10月完工,组装建筑物于1965年6月完工,基础建设与1966年底完成。从1967年到1973年从39号发射中心共发射了13颗土星5号火箭。

39号发射中心启用以前在34号发射中心进行了一系列的土星1号和土星1B的试验。1967年1月27日发生的阿波罗-土星204号(阿波罗1号)的大火造成三名宇航员丧身就是在34号发射中心发生的。

土星5号的试验飞行(阿波罗4号)是在1967年10月30日进行的,第一次载人飞行(阿波罗7号)是1968年10月11日进行的。1968年12月24日和25日阿波罗8号绕月球环绕了10圈。阿波罗9号和阿波罗10号测试登月舱。阿波罗11号于1969年7月16日起飞,7月20日在登月。此后所有的阿波罗飞船都是从肯尼迪航天中心起飞的,一直到1972年12月的阿波罗17号。

空军决定对能够提升重负载的泰坦火箭进一步改进,为此他们在肯尼迪航天中心以南建立了卡纳维尔角空军40号发射中心和卡纳维尔角空军41号发射中心来发射空军的泰坦3号和泰坦4号火箭。泰坦3号的负载与土星1B的差不多,但要便宜得多。这两个发射中心被用来发射间谍、通讯、气象卫星和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行星探测器。本来空军还打算进行自己的载人飞行,但这些计划后来被取消了。

肯尼迪航天中心在阿波罗计划的同时,继续研究非载人火箭。1966年5月30日从卡纳维尔角空军36号发射中心一枚大力神-半人马火箭发射了美国第一颗在月球上软着陆的探测器。此后从这里还发射了另外5颗月球探测器。从1974年到1977年大力神-半人马火箭成为国家航空航天局重负载火箭,用它从借给国家航空航天局的41号发射中心发射了海盗计划和旅行者计划的探测器。后来从这里还发射了美国最强大的不载人火箭土星4号。

1973年土星5号火箭也是将天空实验室送入轨道的运载火箭。为了适应土星1B的发射,39B号发射场被稍微改变。1973年从这里发射了三次载人赴太空实验室的飞行。1975年从这里发射了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

肯尼迪航天中心也是航天飞机的发射场和降落地。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是1981年4月12日首次发射的。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发射过程中爆炸被毁后到1988年9月29日航天飞机的发射一度中断。

2004年9月,肯尼迪航天中心部分结构被弗朗西斯飓风摧毁。飞行器组装建筑物的南边和东边有一千多块1.2×3米大的瓦片被揭落,使得整个建筑物3700平方米被暴露在外面。航天飞机防热瓦的生产工厂也遭破坏,部分屋顶被揭开,内部受到严重水害。

B. 北京电影学院在哪个位置坐哪几路公交车能到

地理位置: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4号

附近公交:



北京电影学院(Beijing Film Academy),简称北电(BFA),是中国唯一、亚洲最大、世界知名的电影专业院校,是北京市人民政府主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教育部重点支持建设的公办艺术院校。

北影的前身是1950年创建的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1951年更名为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1953年更名为北京电影学校,1956年最终改制为北京电影学院。建校60余年来,北京电影学院为新中国电影事业培育了2万余名电影工作者,被誉为“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

学院建立了完整、科学的电影学学科体系,形成了以本科教学为主体,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和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多形式的电影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北京电影学院是国家动画教育研究基地、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和中国儿童电影研究中心的挂牌单位。

C. 电影火星救援评价如何

《火星救援》的评价挺好,宇航员马克独自被困火星,惊险刺激、有趣,是好科幻片。

印象深刻的是男主受伤后偶然的给一球拍出个血手印,接着给球画出脸,插上头发,跟球说起话。

妙啊!体现孤独感。也是好片。

D. 中国航天城在什么地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称“东风航天城”简称(JSLC),是中国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基地之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这是我在网上搜到的对“酒泉发射中心”的解释。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分布于酒泉市及阿拉善盟两市盟方圆2800平方公里范围,约95%的子基地位于酒泉市境内,5%的子基地位于阿拉善盟境内。为军事禁区(军管区),地区非军事行政隶属酒泉市管辖。

E. 电影六日破局简介

由着名导演安战军执导,铜川市委宣传部、耀州区委宣传部联合摄制、演员李琦、娜仁花、郭东文、裴晨伟等主演的电影《六日破局》在央视电影频道播出。

本片讲述了航天基地张教授女儿被绑架,情况扑朔迷离,警方全力侦破,排除各种干扰,使真相浮出水面,嫌犯自以为得手之际,警方将其一网打尽的故事。影片《六日破局》生动展示了新时代公安干警把理想信念转化为行动和力量的先锋形象。

男主角是演员裴晨伟,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师承陈佩斯老师,在本片中主要饰演双胞胎杨锋、杨凯角色,先后拍摄了不少作品,风格迥异作品,如:《锁龙井》、《五叶草》、《深海X异种2》、《李时真的皮》、《新毛驴县令》、《村里的年轻人》等。

演员裴晨伟凭借扎实的演技以及良好的艺德,得到了很多知名合作导演、制片、演员老师的认可,未来更多作品敬请期待!

F. 世界十大航天发射地的肯尼迪航天中心

(Kennedy Space Center,缩写为KSC)位于美国东部佛罗里达州东海岸的梅里特岛,成立于1962年7月,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进行载人与不载人航天器测试、准备和实施发射的最重要场所,其名称是为了纪念已故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John F. Kennedy)。整个场地长55千米,宽10千米,面积567平方公里,约1.7万人在那里工作。场地上还有一个参观者中心,参观者也可以随导游参观。肯尼迪航天中心是佛罗里达州的一个重要的旅游点。同时由于肯尼迪航天中心大部分地区不开放,它也是一个美国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
目前发射指挥部在39号发射中心,这里也是飞行器组装建筑物的所在地。在它的西部6千米处有两个发射场,向南8千米处是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工业地区,那里有许多中心的支援设施和管理总部。
肯尼迪航天中心由四个部分组成,工业区、39号发射中心和它的两个发射场LC-39A和LC-39B、飞行器组装建筑物和参观者中心。
除支援设施和管理总部外在工业区内还有国际空间站的太空站制造设备。工作区由装配车间、控制中心、气象中心、新闻工作区组成。控制中心是发射的神经枢纽,气象中心负责提供实时的卫星气象云图、风速等数据,供控制中心参考。装配车间则负责装配火箭或航天飞机,装配完成后,由履带车拖到发射架上。发射架位于距离工作区3公里之外的大西洋畔,两座发射塔分别标号“A”和“B”。
美联社、路透社、CNN等一些世界主要媒体在航天中心设有专职记者,并拥有自己的工作楼。工作楼的一层供文字记者使用,二楼平台则供摄影记者拍摄使用。此外,每逢重大新闻事件,很多电视媒体和文字媒体会租用卫星工作车,进行现场报道。 卡纳维拉尔角作为美国的太空基地已有50多年历史。1949年,时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决定将卡纳维拉尔角作为美国导弹发射基地。此后的十多年中,这里一直由美国国防部下属的部门使用,1962年美国宇航局进驻,卡纳维拉尔角才成为军民两用航天发射基地。卡纳维拉尔角之所以被选作发射场地,是因为这里的纬度较低,向东发射火箭,可利用地球自转的附加速度,帮助卫星入轨。
自1950年这里首次发射火箭以来,卡纳维拉尔角先后发射了“宇宙神”火箭、“大力神”火箭等。1981年,航天飞机首次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 39号发射中心一开始是为阿波罗计划建立的。其东部是工场和控制中心。其北边是维护降落的航天飞机的宇宙飞船处理厂。中心的大建筑是飞行器组装建筑物,其中有组装四种不同火箭(包括土星5号运载火箭)和航天飞机的外部燃料箱和固态火箭推进器的装置。组装建筑物的南边是低的工场建筑。这里有组装航天飞机火箭的设施。整个组装建筑物高160米,面积为218x158米。
建筑物内的1号和3号组装台位于建筑物的东边,2号和4号位于西边。由于实际上进行的发射次数比计划的要少,2号组装台只被使用过一次,而4号组装台从未被使用过。今天建筑物西部的一边被用作仓库。建筑物的大门有139米高,由七个门板组成,每个门板可以单个地向上提起。
1976年庆祝美国建国200周年时建筑物的南墙被画上了一面64x33.5米大的美国国旗。旗上的每个条与一辆公共汽车一样宽。由于建筑物内没有空调装置,过去外面阴雨时建筑物内的顶部会形成雨云,后来建筑物内加入了抽干器后这个问题才被解决。
从组装建筑物有两条通向发射场A(在南边)和发射场B(在北边)的6千米长的路。这两条路是给运输组装好的火箭或航天飞机的爬行者运输车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共有两辆爬行者运输车,每辆重2721吨,载物面积为40x35米。它们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可转向的车。它们的速度为1.6千米/小时,因此从组装建筑物到发射场它们需要5小时的时间。对当时的技术来说将110米高的土星5号火箭站立着送到发射场,而且还克服了5%的坡度爬到发射场上,是非常了不起的技术成就。
LC-39A和LC-39B被交替使用,它们就在距离大西洋岸几米的地方。它们互相之间的距离为2.7千米。今天的航天飞机比当时的土星5号火箭低得多,因此它们被裁短了。今天它们的高度为81.3米(避雷针没有算入)。
为了防止整个设施和正在起飞的航天器被发射时所造成的声波摧毁,在起飞后几秒钟内向发射场的下部喷射一百多万立升水。虽然如此在土星5号发射时越20千米以外的泰特斯维尔还常常有窗户被震破。
发射场东北和西北角上是圆柱体的氢和氧燃料仓,每个仓可以容纳330万立升冷凝液态的燃料。为了防止爆炸的危险航天飞机的外部燃料箱在起飞前不久才被填满。
航天飞机着陆设施位于组装建筑物西北约3.2千米处,它主要由一条4572米长和91米宽的跑道组成。通过一条柏油路它与宇宙飞船处理厂相连。假如航天飞机不在肯尼迪航天中心降落的话它会被一架波音747背付运送到肯尼迪航天中心,然后直接在跑道上从飞机背上卸下来。
肯尼迪航天中心参观者中心是一个私人企业,它的运行不依靠美国政府资助。它包括数个博物馆、两个IMAX电影院和不同的汽车导游来让游客从近处看否则看不到的、不公开的地方。入门票中包括汽车运送到39号发射场的观察点和运送到阿波罗-土星5号中心。这个中心是一个存放着一个重造的土星5号火箭和其它展览品的大博物馆。在这些展览中有一个重建的阿波罗时期的射击训练场,在那里游客可以重新体验阿波罗的起飞,还有一处地方游客可以重新体会阿波罗11号的着陆。 参观者中心还包括两个由宇航员纪念基金会组织的两个设施。其中最显眼的是太空纪念镜(Space Mirror Memorial),这是一块刻有殉职的宇航员的名字的巨大的黑色花岗岩镜。这些名字不停地被从背面照明。假如可能的话使用自然光,否则使用人工光。这些发光的名字似乎悬浮在反射的天空里。附近的荧光屏里记载着这些宇航员的详细的生平和逝世事件。另一个由基金会组织的设施是太空教育中心,其中包括为教师提供材料的资料中心等。
1949年美国总统哈利·S·杜鲁门在卡纳维尔角设立了实验导弹的联合长距离试验场。这个地方对这样的实验非常有利,因为导弹可以飞向大西洋,而且它比美国其它任何地方离赤道都要近,在赤道附近火箭可以利用地球自转的加速度。美国的第一次亚轨道火箭飞行是在卡纳维尔角获得成功的。
1951年美国空军在巴那那河海军空军基地(Banana River Naval Air Station)附近建立了空军导弹测试中心。苏联的卫星1号发射成功后美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海军的前卫一号于1957年12月6日发射成功。1958年国家航空航天局成立,卡纳维尔角被改造为一个重要发射场。红石火箭、木星中程导弹、木星-C火箭、潘星导弹、北极星导弹、雷神火箭、大力神火箭、泰坦火箭和民兵导弹都是在这里成功试验的。雷神后来成为今天主要使用的三角翼火箭的基础,三角翼火箭是1962年7月1日运载Telstar卫星时首次启用的。
登月计划被宣布后卡纳维尔角的操作范围增大扩展到了邻近的梅里特岛上。1962年国家航空航天局开始买地,通过购买它获得了340平方公里,又通过与佛罗里达州的谈判获得了226平方公里。1962年7月这里被命名为发射操作中心。1963年11月为纪念刚刚被刺杀的约翰·肯尼迪总统它被改名为约翰·肯尼迪航天中心。环绕的卡纳维尔角也被改名为肯尼迪角,但当地人对这个新名字不满,因此1973年它又被改回去了。
登月计划共分三个阶段:水星计划、双子座计划和阿波罗计划。水星计划的目标是将人送上地球轨道后再将他们接回来。这个计划于1957年10月开始,使用的是大力神火箭,运载的是水星负荷。一开始的试验使用的是红石火箭,它们将宇航员送到亚轨道飞行,其中包括1961年5月5日艾伦·谢泼德和7月21日维吉尔·格里森的15分钟的的飞行。第一位被大力神运载的宇航员是约翰·格伦,他的飞行是在1962年2月20日进行的。
通过水星计划的经验美国设置了装载两人的双子座运载舱,发射火箭是泰坦二号火箭。第一次双子座发射是在1965年3月23日,宇航员是约翰·杨和弗吉尔·格里森。双子座四号是第一次宇航员登出飞行器的试验,宇航员是爱德华·怀特。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共起飞过12次双子座飞船。 阿波罗计划使用的是三级的土星5号火箭(高111米,直径为10米),制造厂是波音(第一级)、北美航空工业公司(引擎和第二级)和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第三级)。北美航空工业公司还制造了指挥和服务舱,登月舱是由格鲁曼飞机工程公司制造的。IBM、麻省理工学院和通用电气公司提供仪表。
肯尼迪航天中心的新发射中心,39号发射中心共耗费了8亿美元。它包括一个能够同时组装4个土星5号火箭的组装建筑物,一个能够运输5440吨的运输设施,一个136米高的服务结构和一个控制中心。整个建设于1962年11月开始,发射场于1965年10月完工,组装建筑物于1965年6月完工,基础建设与1966年底完成。从1967年到1973年从39号发射中心共发射了13颗土星5号火箭。
39号发射中心启用以前在34号发射中心进行了一系列的土星1号和土星1B的试验。1967年1月27日发生的阿波罗-土星204号(阿波罗1号)的大火造成三名宇航员丧身就是在34号发射中心发生的。
土星5号的试验飞行(阿波罗4号)是在1967年10月30日进行的,第一次载人飞行(阿波罗7号)是1968年10月11日进行的。1968年12月24日和25日阿波罗8号绕月球环绕了10圈。阿波罗9号和阿波罗10号测试登月舱。阿波罗11号于1969年7月16日起飞,7月20日在登月。此后所有的阿波罗飞船都是从肯尼迪航天中心起飞的,一直到1972年12月的阿波罗17号。
空军决定对能够提升重负载的泰坦火箭进一步改进,为此他们在肯尼迪航天中心以南建立了卡纳维尔角空军40号发射中心和卡纳维尔角空军41号发射中心来发射空军的泰坦3号和泰坦4号火箭。泰坦3号的负载与土星1B的差不多,但要便宜得多。这两个发射中心被用来发射间谍、通讯、气象卫星和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行星探测器。本来空军还打算进行自己的载人飞行,但这些计划后来被取消了。
肯尼迪航天中心在阿波罗计划的同时继续研究非载人火箭。1966年5月30日从卡纳维尔角空军36号发射中心一枚大力神-半人马火箭发射了美国第一颗在月球上软着陆的探测器。此后从这里还发射了另外5颗月球探测器。从1974年到1977年大力神-半人马火箭成为国家航空航天局重负载火箭,用它从借给国家航空航天局的41号发射中心发射了海盗计划和旅行者计划的探测器。后来从这里还发射了美国最强大的不载人火箭,土星4号。
1973年土星5号火箭也是将天空实验室送入轨道的运载火箭。为了适应土星1B的发射,39B号发射场被稍微改变。1973年从这里发射了三次载人赴太空实验室的飞行。1975年从这里发射了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
肯尼迪航天中心也是航天飞机的发射场和降落地。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是1981年4月12日首次发射的。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发射过程中爆炸被毁后到1988年9月29日航天飞机的发射一度中断。
2004年9月,肯尼迪航天中心部分结构被弗朗西斯飓风摧毁。飞行器组装建筑物的南边和东边有一千多块1.2x3米大的瓦片被揭落,使得整个建筑物3700平方米被暴露在外面。航天飞机防热瓦的生产工厂也遭破坏,部分屋顶被揭开,内部受到严重水害。

G. 中国航天三大基地

中国航天三大基地分别位于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中国着名的卫星发射基地之一,位于酒泉市金塔县航天镇。中心自1958年创建以来曾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创造过骄人的八个第一:1970年4月21日,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这里升起;

1975年11月26日, 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在这里升空;1980年5月18日, 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在这里飞向太平洋预定领空;1981年9月20日,第一次用一枚火箭将三颗卫星送上太空。

二、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XSLC)又称“西昌卫星城”,始建于1970 年,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它是以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发射任务的航天发射基地,担负通信、广播、气象卫星等试验发射和应用发射任务。

中心已经能使用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等5 种型号火箭,发射高、中、低各种轨道,不同射向的各类航天器,同时建立健全了测试发射、测量控制、通信、气象和技术勤务保障五大系统,并拥有数千台套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设施,在国际同行中有着“东方休斯敦”的美誉。

三、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1967年。目前,已建成具有多功能、多发射方式,集指挥控制、测控通信、综合保障系统于一体的现代化发射场,航天发射综合能力实现了从年执行1次发射任务到每年执行10次以上高密度火箭卫星发射任务的跃升。

中心先后成功地发射了中国第一颗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一号”,第一颗中巴“资源一号”卫星,第一颗海洋资源勘察卫星等,创造了中国卫星发射史上的9个第一。

(7)航天基地电影院扩展阅读

文昌卫星发射中心

文昌航天发射中心位于中国海南省文昌市附近,地理坐标为:北纬19°19′00.18″,东经109°48′00.15″。是中国以前的一个发射亚轨道火箭(如弹道导弹)的测试基地。将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四个卫星发射中心。

由于此地点的纬度较低,距离赤道只有19度,地球自转造成的离心力可以让火箭负载更多的物品。建设成为未来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中心。该中心将可以用来发射正在研制的重型长征五号系列火箭。

建设新航天发射场,是为了适应我国航天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满足新一代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和新型航天器发射任务需要。建成后,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

H. 长安区的社会

【高等院校】 陕西师范大学
(“211”院校) 西北大学
(“211”院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11”院校) 西北工业大学
(“211”,“985”院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通信学院西北政法大学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学院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西安邮电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三资学院陕西职业技术学院西安体育学院西安财经学院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陕西电子科技学院西安翻译学院西京学院西安欧亚学院西安培华学院陕西通信技术学院西安联合学院注:资料来源 【中学】 长安一中长安二中 长安四中长安六中长安区第八中学长安区工读学校郭杜街道香积寺逸夫中学滦镇泉子头中学申店初中韦曲街办杜陵初中五星五楼中学兴隆中学引镇中心校长安区第三中学东大中学郭杜街道祝村初级中学滦镇鸭池口中学太乙宫街道办事处初级中学韦曲街道申店初中细柳义井初中杨庄乡初级中学子午街道初级中学长安区第十一中学杜曲樊村中学灵沼乡初级中学马王街道办事处初级中学王莽乡韦兆初级中学魏寨乡初级中学细柳中学引镇初中王莽初级中学长安区第十中学杜曲中学滦镇街道中心校鸣犊街道初级中学王庄乡初级中学五台乡初级中学兴国中学长安区第一民办中学郭杜街道办事处初级中学滦镇景民中学炮里乡初级中学韦曲街办初级中学五星江村中学兴隆沣惠中学引镇留村初中注:资料来源 航天“504”研究所
航天“067”基地
国家西安民用航天基地
三星长安产业园(以“闪存”产业为主)
中国电子第二十研究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长安区文化单位和文化设施不断增加,文化馆、人民剧团、文物管理处、新华书店、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电影院、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等相继建立。以社火、鼓乐为主的传统民间艺术和深受长安民众喜爱的秦腔为弘扬中国民族文化做出了新贡献。1980~1989年,长安县获省市及全国奖励的文学作品20余篇。
1951年长安区成立收音站,1954年改建成广播站,当时仅有喇叭29只,覆盖24个自然村。1958年,现长安区内有11个公社建立广播放大站,至70年代,43个公社全部建起广播放大站。1971年全部实现载波化。1979年底,现长安区实现有线广播专线化,入户喇叭9054支。1989年建成县(区)调频台,改有线广播为微波调频传输。
截至2009年末,长安区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

I. 为啥西安有个航天六院内蒙古也有个航天六院

因为在航天六院被上级正式命名之前,作为1962年航天基地建设成、而后大本营迁入陕西蓝田遗留下的内蒙航天单位群,与1965年国家作为备战项目而另外建设的秦岭的067基地都想被称为研究院,内蒙单位自认俺当时状况自己该排为六院。可是国家于1981年下文命名秦岭山区的067基地为航天六院。可惜下文后067基地却于981年7—8月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洪水泥石流灾害,差点儿被毁灭(当时外电报道称:"中国的一个航天科研基地在洪水灾害中消失"),但作为中国航天“艰苦奋斗”精神发源地的067人提出了“自己干,三不变”的响亮口号、顶风冒雨勒紧腰带艰苦奋战,顺利完成了各期各项任务,终于1992年顺利搬迁到了西安,出于稳重考虑,重新申请研究院编号,国家再次命名067基地为航天第六研究院

热点内容
日本综艺中国电影完整版 发布:2023-08-31 22:05:04 浏览:1722
日本污电影推荐 发布:2023-08-31 22:03:58 浏览:691
北京电影学院有哪些小演员 发布:2023-08-31 22:01:10 浏览:1678
日本电影女主割下男主 发布:2023-08-31 21:58:33 浏览:1418
一个法国女孩剪短头发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7:38 浏览:1411
日本电影主角平田一郎 发布:2023-08-31 21:54:07 浏览:1059
电影票为什么抢不到 发布:2023-08-31 21:52:52 浏览:1341
电影院眼镜吗 发布:2023-08-31 21:50:27 浏览:765
港剧晓梅是哪个电影 发布:2023-08-31 21:50:15 浏览:798
书生娶个鬼老婆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3-08-31 21:49:25 浏览: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