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之城电影院上海
① 《爱乐之都》是首档国产音乐剧综艺,年轻人对音乐剧的接受度如何
《爱乐之都》这档综艺节目是国内首档音乐剧综艺,而从你这档综艺节目的收视率和人气以及热度来看,就能够从另一方面展现出国内年轻人对于音乐舞台剧的欢迎程度。对于它的接受度很高。音乐舞台剧的这种模式作为比较久远的一种音乐表现的形式。还是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欢的,因为这种舞台剧它有独特的魅力,也依然是受到年轻人们的喜欢的,因为之前《爱乐之城》的收视率非常的高。而收视率的群体其实大多数都是年轻人,这也就证明年轻人对于这种形式是非常喜欢的,而对于音乐舞台剧也是接受度和认可度非常高的。
而《爱乐之都》成为如此火爆的节目,当然是离不开年轻人们的支持和喜欢的,而且这档综艺节目,他将音乐剧的内容保持的非常精湛,所以会受到很多人的喜欢。
② 《爱乐之城》究竟有多少你没看懂的
由于时间和网上没有影片资源的原因,暂不做拉片分析,等有了线上资源这里会补起来,所以目前还是以文字分析为主,部分图片为辅(很多剧照资源无法搜索到,必须进行影片截图)。《爱乐之城》我在2月中下旬连着看了2次,第一次由于重感冒不仅错过了片头还在电影院睡着了,罪过罪过,所以才又去补了第二次.影评分析的大纲其实写了有20多天了,但由于种种原因拖到现在才写,届时若有错误之处纯属于忘记了。虽然影片的结构是一大特色,但最大的亮点却是色彩和光影,所以不着重分析结构,下面我将影片分为色彩应用,光影应用,影片歌唱台词、镜头语言以及影片结构五个部分来简单分析。
一、堪称完美的色彩应用
前面提到了该影片最大的亮点其实是色彩和光影应用,现在先来聊聊色彩。《爱乐之城》是一部歌舞剧,但是不同于一般的歌舞剧,一般的歌舞剧会在舞台布置,演员的表现力上下功夫,而《爱乐之城》不仅仅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而且将色彩运用到了极致,它既有《绯闻女孩》时装时尚片的时尚感,又很大程度的体现了片中男女情感发展的脉络。色彩的运用最主要是体现在米娅和赛巴斯蒂安的服装上。相信大家都记得男女主第二次相遇穿的那一件深蓝色的裙子,此之前女主还参加过试镜但由于衬衣上溅了咖啡渍所以套上了一件深蓝色的外套,而深蓝色是忧郁的颜色,正值冬季的女主屡屡不顺,其深蓝色代表了她的处境和心情。裙子虽然是深蓝色的穿在女主身上还是相当惊艳的,惊艳到让男主一眼就记住了,第二次相遇时男主的表现足以说明一切。
第二次相遇是在一次户外party上,米娅穿着一身亮黄色的裙子,满满的活力与少女感,巧合的是,一向规矩穿西装的塞巴斯蒂安居然穿了一件火红色的夹克外套,明显不是他的风格,仅仅是为了配合party现场的气氛吗?显然不是,而是男主女主真正的一次正面交锋与交流,最经典的路灯下热舞也是由这一次相遇而来。
随着男女主的交流的深入,彼此之间的爱慕之意更浓了,以致于米娅在听到熟悉的曲谱时毅然决然的抛下男友,穿着那条丝质感很强的绿色裙子与塞巴斯蒂安约会,这里的墨绿色裙子有2层涵义,一是给自己男友戴了绿帽子,其二是对男主施以友好亲近的意味。而男主穿了一身淡卡其色的的西装,完全不同于前2次的深色调,彰显着男主在爱情面前没那么拘谨和严肃了,也是爱情萌芽的时候。正是这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约会,他们彼此坠入了爱河,春天到了。
是的,不仅仅春天到了,他们也热恋了,这个时候很明显的看出男女主出去约会的次数很多,而且每次的衣服都不一样,其衣服的颜色也是多变的,且以亮色为主,虽然也有过蓝色,但却是舒服的淡蓝色,像极了梦想的颜色。塞巴斯蒂安的服装舒适随意欧了许多,颜色也以淡色居多。多变的色彩不仅仅彰显了他们感情的缤纷炽烈,同时也反应出这次的爱情不同于以往各自的爱情,它是真正融于彼此生活中的,而且能对双方生活起到很大调节和改变的寓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的感情逐渐升温,基本趋于一种稳定的阶段,两人也同居了一段时间,夏天到了,他们也由最开始的精致转变成了亲密的随意,色彩上大多还是以亮色为主,只不过不论是妆容和服饰都更随意了些,就连衣服上也多了些许小细节,女主的碎花上衣等。男主以白色服装居多,且都是比较宽松的款式。
随着男主以前乐队里老大的出现,注意这个人的衣服是亮黄色的,代表着男主事业上的希望。
随之剧情开始转折,男主为了女主投入了更稳定的工作,这期间男主全国巡回演唱会,女主窝在家里面写剧本,两个人之间很少交流,仅仅靠视频来支撑,此时男主的服装大都是比较正式,颜色深层且硬朗的,女主则是深色系,慵懒风。随着交流越来越少,两人都各自忙自己的事业,其中矛盾也开始凸显出来,最明显的是有一次男主提前回家给女主烛光晚餐的惊喜,两人起了争执,两人的衣服都是及其深沉的深色调,就连女主的口红都是暗红色,让人看着非常有距离感,完全没有夏天时期的随意亲密。
(因为找不到图片,此处没有配图)
随着矛盾的加剧,冬天来了,两人基本没什么交集,但是在服装表现上却没那么死气沉沉,相对于秋天而言,多了些许亲和意味,尽管还是忧郁的蓝色,但却是暗淡的蓝色,有一种释然的意味在里面,事实证明他俩都表明心迹了,彼此深爱却没能在走在一起。
最后一次相遇是5年之后,女主已婚有孩子,男主还是单身。女主与丈夫一同出行穿的一身黑裙子,而男主却穿了少见的红砖色的西服,预示着自己对女主依然余情未了,单身女主的黑色代表他们已经回不去了。
二、光影应用
该片的光影应用与色彩应用是并驾齐驱的,还是以男女主的感情线来阐述,其中最明显为春天和秋天,也就是他们热恋时期和产生矛盾的高潮期。很明显在他们热恋期间在户外的时间居多,且都是大而空旷阳光甚好的天气,整个都是亮堂而爽朗的,秋天最明显的就是塞巴斯蒂安临时回家给米娅一个烛光晚餐的惊喜,但却没有那种浪漫的气氛,尽管只有烛光,但房间里的色调全是暗色调,不仅衣服着装如此,就连餐桌上的饭菜也明显看起来没什么食欲,最后吵嘴的时候面包还烤糊了,散发出一圈圈黑烟,此处也代表着两人的矛盾已经到了极致。包括第二次在小塞演奏的餐厅相遇是光线全部是暗淡的,第三次在party上则又是阳光灿烂的日子。不仅仅在感情线上用光充分反映出两人的感情脉络,而且也用光影来预示两人之间的感情犹如梦幻般美好,但却短暂美得不像是现实,无法长久相守。还记得他们俩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约会吗?两人从电影院出来去了天文台,在诺大的望远镜前,两人突然瞥见了太空,星系,突然间两个人飘起来,在梦幻的星河里尽情舞蹈,这一段真的很精彩,尤其光影的应用简直不要太赞,直接推动了两人的感情发展。
另一点需要强调的是,片子里面大光比的应用,一共出现了2次,分别子啊片头和片尾,影片开头男主在一家餐厅演奏爵士乐,趁老板不在意弹奏自己喜欢的爵士乐的时候,房间内顿时黑下来,只有一束光从从头顶斜上方照射下来,宛如自己的舞台;而第二次出现这种场景却是在片尾男主在自己名为“小赛”的酒吧演奏时出现,形成首尾呼应,也一开始就预示了男主的成功。
三、电影的歌唱台词
这里只说2个地方,一个就是片头,片头的那个长镜头里面一直是又唱又跳,那一段歌唱台词已经将整个影片的基调以及片子所要讲述的故事梗概说的一清二楚。
另一个部分则是女主被室友拉着去参加party的时候,女主米娅在洗手间对着镜子唱的一段,原歌词不记得了,大概意思说这个party没有意思,不想因为热闹而热闹,什么时候才能遇到自己的灵魂伴侣,当她从洗手间出来后,所有人都在唱,你的意中人就在最热闹最耀眼的地方,只要你用心去发现,诸如此类的歌词,果不其然,女主离开party,在回家的路上迷上了男主的爵士乐,而因此展开了一系列的故事。
四、镜头语言
首先,片子镜头最大的亮点就是片头长达5分钟的长镜头,很少有长镜头拍的这么欢乐有趣,丝毫不枯燥,可以说如果少了这个镜头,片子会逊色不少,这个又蹦又跳的镜头不仅为片子增色不少同时也极大程度的呼应了主题。其次 ,男主第一次在酒吧背着老板弹奏自己爵士乐的镜头与最后在酒吧表演的镜头相呼应,有相似之处,算是提前预示着男主的成功。
还有就是秋天男女主角烛光晚餐吵架的那一场戏之前,是女主开着车回家,回家的路上闪现了一个镜头,他们第一次约会的电影院已经关门倒闭了,彰显着他们的爱情已快要走到尽头。最后就是,从哪里开始就从哪里结束,他们正式成为男女朋友时是去额天文馆,而他们选择离开彼此分手的时候依然是在天文台,只不过是白天黑夜的差别。
五、影片结构
关于《爱乐之城》的影片结构其实可以拆分为3种形式,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电影中以标题章节出现的冬——春——夏——秋——冬的叙事结构。这种结构简单明了,同时也是男女主角感情线的发展。第二则是具体的叙事结构,影片是以插叙来叙述故事情节的,首先是在高速上第一次相遇,随后开始讲述男主在餐厅的一幕,接着阐述女主的经历在宿舍被室友拉去参加party,紧接着又开始讲述男主去演奏之前的一切事情,最后在重叠,两人开始第一次相遇,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枯燥的叙事方式,节奏先打乱然后再按照规则来排序能够更为凸显他们相遇的巧合与缘分,不得不说是一大亮笔。
最后,随着男女主最后一次见面,导演用假想式艺术性手段来重现米娅和塞巴斯蒂安相遇相知到终成眷属的经历,算是解说他们一直深爱着彼此 ,看到你的那一刻我就想跟你走完一生,可是事与愿违,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那么的顺遂,所以此处完美的同时也极具讽刺意味。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吧,在眼皮打架的情况下敲完的,不然又不知道会拖到什么时候才能写完,若有不足之处请多包涵。
③ 今天电影院有没有《爱乐之城》放映
今天电影院没有《爱乐之城》放映,这部电影早已经下线了,现在一般影院都不会再播放本片,所以只能去网上下载或者在线观看了,现在已经出高清版本资源,效果也不错。
④ 《爱乐之城》在中国内地上映五周年,这部电影的结局是怎样的
爱乐之城在中国内地上映五周年,这部电影真的像我们展现出了一个非常浪漫的氛围,而这部电影的结局其实也是比较偏向现实的,两个相爱的人经历种种矛盾最终没能在一起,再次重逢,他们也只能相视一笑。虽然说让人觉得难过,但是也让人觉得有一种悲伤的美丽。而且这部电影的结局虽然说是悲伤的,但也正是这种悲伤才能让很多观众铭记,就是因为这一段感情,让很多观众觉得特别的让人难忘。所以这部电影制作成功,一方面也是因为情节不拖沓,而且非常的有浪漫情怀,另一方面也是这个结局特别的具有升华的感觉。
⑤ 《爱乐之城》中国内地上映五周年了,这部电影讲述了什么故事
剧情简介· · · · · ·
米娅(艾玛·斯通 Emma Stone 饰)渴望成为一名演员,但至今她仍旧只是片场咖啡厅里的一名平凡的咖啡师,尽管不停的参加着大大小小的试镜,但米娅收获的只有失败。某日,在一场派对之中,米娅邂逅了名为塞巴斯汀(瑞恩·高斯林 Ryan Gosling 饰)的男子,起初两人之间产生了小小的矛盾,但很快,米娅便被塞巴斯汀身上闪耀的才华以及他对爵士乐的纯粹追求所吸引,最终两人走到了一起。
在塞巴斯汀的鼓励下,米娅辞掉了咖啡厅的工作,专心为自己写起了剧本,与此同时,塞巴斯汀为了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加入了一支流行爵士乐队,开始演奏自己并不喜欢的现代爵士乐,没想到一炮而红。随着时间的推移,努力追求梦想的两人,彼此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在理想和感情之间,他们必须做出选择。
爱乐之城 链接: https://pan..com/s/1tqwPrUxMqvzzab-0mzejGA
⑥ 如何评价电影《爱乐之城》
从电影院出来,桐哥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的是“City
of
Stars”的旋律。很久没有这样的冲动,在看完一部电影之后,迫不及待地想要打开电脑,下载电影的一张完整原声带欣赏。
这部斩获奖项无数,接下来也很可能横扫奥斯卡的影片《爱乐之城》当然是一部佳作。但是它的剧情又是如此地简单:两个生活在洛杉矶的文艺青年,相遇了,相恋了,最后却因为都要追求自己的人生梦想分手了。五年后偶遇,他们都成为了当初想要成为的样子,最终两人相视一笑。如此简单的剧情却串联起这样一部佳作,当然是因为导演的调度、对经典的致敬、男女主角优秀的演技……但桐哥看来,作为一部出类拔萃的歌舞片,其实电影原声功不可没。
原声碟中收录的这15首歌曲都是高质量的,甚至前奏一经响起,就能让你的脑海中浮现出其对应的电影情节。有人说,这是一部讲爱情的电影,然而它给桐哥的感觉却是讲梦想,甚至每一首歌曲都是关于梦想的。正如男女主角Sebastian和Mia的爱情故事是苦中带乐的一样,他们的梦想亦如此,我们的梦想亦如此。
⑦ 电影爱乐之城观后感
电影爱乐之城观后感【1】
纵观十几种传统影片类型中,歌舞片可能是最不受观众、影评人待见的一种类型。不知多少人看到电影中的角色突然唱起歌跳起舞就大翻白眼。确实,如果处理不好,在剧情中突兀的插入歌舞场景很容易造成观感的割裂,甚至尴尬。所以在那个歌舞片的黄金时代过后,这个类型始终在走下坡路。2002年的《芝加哥》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几乎已经是该类型的绝唱。最近10几年来,歌舞片已经逐渐走向灭亡,值得拿出来说的无非是褒贬不一的《悲惨世界》。再有,就是贩卖男色的《魔力麦克》了。
而Damian Chazelle带来了《爱乐之城》,这个在两年前凭借《爆裂鼓手》一片惊艳全世界的年轻人,在自己的第三部电影中使用了更大牌的卡司(Emma Stone和Ryan Gosling),和跃升数级的制作规模。且冲破新秀墙,即使在影片后半段逐渐抛弃了歌舞片形式,也可堪称拍出了应该是近十年最好的歌舞片。
《爱乐之城》中穿插始终的音乐类型,也是主角Sebastian(Ryan Gosling饰)所追求的梦想——爵士音乐(Jazz),就像歌舞片这个影片类型一样,逐渐走向死亡。而Seb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最大梦想就是开设自己的爵士乐俱乐部,并一举拯救濒死的爵士乐。而事实上,他只是一个在高档餐厅弹奏钢琴的乐手,靠着弹奏节日乐曲赚取聊以果腹的小费。
影片的女主角Mia(Emma Stone饰),则是一个四处碰壁的女演员,白天在咖啡厅做一个受尽白眼的服务员,业余时间试镜了无数角色,但无一例外,均毫无音讯。事实上她没有什么梦想,卧室里挂着众多好莱坞黄金时代电影的海报,却连《无因的反叛》都没有看过。和其他3个女孩租住在一间房子,流连于无聊的约会与派对。
因为一段音乐,两人终于正式相遇,Mia在Seb身上找到了理想的模样,Seb在Mia身上找到了奋斗的理由,他们和其他我们熟知的爱情电影一样,虽然路有坎坷,但还是彼此相爱。
《爱乐之城》是一部足够好看的电影,Chazelle抛弃了他在《爆裂鼓手》中备受好评的碎片式剪辑,化繁为简,避免了所有不必要的剪辑点,只是利用流畅唯美的运镜来展现。开场的长镜头尤为明显,一段5分钟歌舞长镜头直接镇住了场,行云流水的镜头配合着数次角色的更换,鲜艳的色彩和街头文化的融入更添色不少。虽然回头想来这段与影片主题并无太大关联,但难度极大的拍摄和出色的观感让影片还没有开始就已经赢得现场媒体的一片掌声。
《爱乐之城》更是一部足够好听的电影,让我人生中第一次有在影院中只是听着影片中的原声就落泪的体验。爵士乐不必多讲,对Mile Davis,Charile Parker戏谑般的致敬定会让很多爵士乐迷会心一笑。John Legend的友情出演,为影片加入了融合爵士(Jazz Fusion)和电子舞曲(EDM)的现代风格。而在男女主角的爱情对手戏中,旋律动听的流行乐让影片的好听度再上一个层次。可以说,影片在各个层面上满足了几乎全部音乐类型的乐迷,“爱乐”两字名副其实。
而Chazelle在《爱乐之城》中又一次展露出了自己对影片结尾的超强把控力,一段对于整部电影再解构的梦境戏,穿插了众多影史上的拍摄形式,从画面、声音、再到情感三方面冲击,让我两次为了这一场戏泪流满面。
在导演Chazelle的处女作《公园长凳上的盖伊和艾德琳》中,男女主角的名字分别为Guy和Madeline,而这正是雅克·德米的经典歌舞片《瑟堡的雨伞》中男女主角的名字。在《爱乐之城》中,导演也无处不在的向《瑟堡的雨伞》和那个黄金时代致敬。而这样的致敬,从布景中张贴的海报,到片中影院所放映的电影,还包括且并不局限于《无因的反叛》、《卡萨布兰卡》、《雨中曲》、《黑猫》、《绣巾蒙面盗》等等。两个主角甚至来到了《无因的反叛》里着名的取景地Griffith天文台,上演了一出星空中的无重力宇宙舞蹈。
影片分为5个章节,冬、春、夏、秋、再到冬,就如同两个主角的情感经历。而据导演Chazelle所说,《爱乐之城》是关乎艺术家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挣扎的故事。影片也从第三章节起,就将主题聚焦在了两人追逐梦想的过程。生活所迫的Seb受到金钱的诱惑走上了商业之路,坚守自己的Mia却因为天赋的不足再次失败。
这可能才是导演在《爱乐之城》,甚至《爆裂鼓手》中一直想要讲述的东西:偏执的理想主义者通常都会走向两种结局,一是撞到南墙立刻折返,二是撞破一面又一面的南墙,而等在最后的究竟是深渊还是辉煌,全凭个人天赋。
即使抛开这所有的表达,只从最肤浅的层面去观赏《爱乐之城》,这也是一部近乎完美的电影。绚丽色彩、动人音乐、你可能不会对于影片中两人的情感有所共鸣,但你一定会记住Seb和Mia在Griffith Park的紫色天空下翩翩起舞的身影,也不会忘记两人喃喃的唱出City of Stars的动人模样。
你很难找到一个形容词去定义《爱乐之城》,因为它太过丰富。它关于爱情、也关乎理想;它讲述成功、又不免失败。它是艾玛·斯通的轻吟浅唱,也是瑞安·高斯林的低声哼曲,更是他们两人在Griffith公园紫色夜空下翩翩起舞的身影。它可以是理想主义者的奋不顾身,也可以是失败之后的沉沦、振作、再次尝试。它是对歌舞片黄金时代的完美致敬,也更是返璞归真的电影本真。
任何的溢美之词都无法精准的形容《爱乐之城》的'精致与美丽,只有一次又一次的观看,在泪奔之余拍红双手。
电影爱乐之城观后感【2】
若让我来评价这部电影,我只能说,影片前半部乏善可陈,甚至令人恹恹欲睡,后半部情节有稍许惊喜,间或穿插进的歌舞如同影片剧情推进的调味剂,等你看剧情看到坚持不住时,歌舞就碰了出来,让观众从平淡无奇中暂时解脱。歌舞片是好莱坞的“传统保留项目”,若要和《音乐之声》《雨中曲》这些剧情饱满,歌舞流传于世几十载的歌舞片黄金时代的作品比,《爱乐之城》只能算是个“小字辈”。
至于为何该片夺得那么多奖项和奖项提名,哎,大洋彼岸的审美标准不一直是上蹿下跳的么?一时把大奖给《拆弹部队》这样的“主旋律”影片,一时又突然青睐法国拍的复古默片。歌舞片是美国电影的传统,并且是已经没落的传统,这些个奖项和奖项提名间大概混杂着向“传统致敬”的意味。
但《爱乐之城》远渡重洋来到中国,缘何受到这么多中国年轻人的青睐,让他们在影院内影院外感动到哭断肠?塞巴斯蒂安和米娅的爱情,折断在米娅的成功之路上,历经挫折,米娅成了影星,嫁给大款,过起了奢华生活;他们两个,相遇在塞巴斯蒂安开的爵士酒吧里,塞巴斯蒂安终于实现了自己的音乐梦想,可此时他的爱人已嫁作他人妇。他颤抖着为爱人再奏一曲,此时影片给出了一个令观众肝肠寸断的情节假设:这对佳偶结合,共度一生。
错过,令人肝肠寸断。但细细想来,米娅这样的姑娘能成为心怀各种梦想的男人的佳偶吧?米娅为着塞巴斯蒂安不为人认可的钢琴演奏迷上了他;她弃了上流社会的富裕男友,和一贫如洗的塞巴斯蒂安相依相伴。当这对恋人租住在狭小简陋的公寓中过着贫穷生活时,米娅从未抱怨过爱人,她没觉着爱人经济条件差是“对不起她”;相反,当塞巴斯蒂安为着5000美金月薪和流行乐队四处巡演时,米娅却想放弃他了,因为他“放弃了梦想”。
想想我们周遭的现实,多少女人为经济的困顿抱怨男人,会为着5000美金的月薪帮男人戒断梦想,会把爱人的价值等同于5000美元的月薪?米娅不是,她要“诗和远方”,她自己追求到了“诗和远方”,她也要陪着爱人追求“诗和远方”。很多人说,《爱乐之城》告诉我们,爱是互相成就。很多人哭,因为米娅之爱求而不得。我们常常以爱之名逼爱人与现实苟且,我们常常被所谓的爱囚禁在鸡零狗碎的生活表层。米娅之爱,是爱应有的样子,但世间诱惑太多,此爱难求。
米娅之爱也凸显了《爱乐之城》的高级之处:它在一个看上去很俗套的爱情故事中,加入了这一笔超凡脱俗,叫我们俗世男女反思爱的真谛。塞巴斯蒂安与米娅这对佳偶是否在一起已不重要,因为他们都目送对方到达了他们追求的远方,他们是爱人,也是战友。
电影爱乐之城观后感【3】
当歌舞剧看的话,是非常有Singing in The Rain的感觉。
当然,在这样的前提下,大冬天的晚上,女主只穿小礼服街上走还不觉得冷(虽然好莱坞的冬天不冷,但明明白天还穿着羽绒服);两人到一个天文馆约会到一半忽然飘起来跳舞(可能是为了表现心情愉悦);电影院里,女主跑到台前找人,这么挡视线,居然没有观众骂她(可能观众素质实在超乎想象的好)等等这种逻辑问题,就不要太纠结。
两个追梦人大多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名成利就之后便会分道扬镳,所以电影的结局在我意料之内。
在他学会妥协,与讨厌的人合作,做不喜欢的音乐,整日为事业忙碌,有一天她问他是不是放弃梦想?
两人还为此起了争执,直到Mia的独角戏惨败,演技被路人嘲笑,她不由得对自我产生怀疑,他俩的爱情也随之崩溃。
后来,当他重拾理想并成功开了一间Club,彼时她也大红大紫,同样是一个舞台的距离,同样的一首曲子,台上台下却已物是人非。
叙事方式很特别,但我对电影的感觉一般。
我想我真的没法跟只为艺术而生的艺术家在一起,我一直认为只有你变得强大,有话语权有钱才无需顾虑别人的喜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就像张曼玉,她不需在乎大众喜不喜欢她的歌声、她的音乐,不论你欣赏与否,她想唱就唱,因为她不需要靠你吃饭。
当你穷困潦倒,自己都养不活自己时,还怎么实践梦想?
只有极少数的人在实现梦想的同时还能赚到钱,一般的人如你我给自己设下期限后,不行就认命,换另一个方式也能到终点。
当然不受生活胁迫、不向现实低头,即使三餐不继,也坚定不移奔向目的地的人,我是极为敬佩的,因为我做不到,我只会在梦想和现实之间找平衡点,争取两边都能兼顾。
最后是一连串的重新假设过程和结局,然而世上根本没有如果,那一首曲,是开始也是结束,从此是路人。
Not my cup of tea,一度在想要不要为了zhuangbility打个5星,毕竟是的将电影嘛,后来担心装逼被雷劈,还是遵从内心,给了个3星。
⑧ 《爱乐之城》有多好看该电影为何能让很多人看到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