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最新電影 » 羅生門電影主題

羅生門電影主題

發布時間: 2022-01-18 00:11:06

⑴ 「羅生門」講什麼的呢

《羅生門》本身是一個來自佛教禪經裡面的故事。講的是在一個戰爭年代,一個農民破產了,只好拿起刀來,決心作強盜。但是他力弱膽小,並且總是有些有愧於心。一天,他到一個剛剛發生了一場大戰役的城牆上去,那裡到處都是死屍,他想找到一些財物。結果他竟然發現有一個老婦人衣衫斕縷正在從一個年輕女子的死屍頭上拔頭發。他沖上去說你這個沒人性的,竟然對死屍也不放過。老太婆說她只是想用這些頭發做個頭套賣錢謀生罷了。「而且,你以為她生前是個善人嗎?她可是把蛇曬幹了當成鱔魚來賣。」「我這么做完全是為了生存啊!」。於是,強盜大悟了,既然是為了生存,還有什麼不可以的?於是,他就搶了老太婆的衣服走了。
===============================================
《羅生門》(芥川龍之芥)原來的出典是在平安朝的故事集《今昔物語》里。
《今昔物語》 日本平安朝末期的民間傳說故事集,以前稱《宇治大納言物語》,相傳編者為源隆國,共三十一卷。包括故事一千餘則,分為「佛法、世俗、惡行、雜事」等部,以富於教訓意味的佛教評話為多。
===========================================
本人的解釋:
1、在芥川龍之芥的原著小說里,羅生門作為一個標志性建築,代表「人間地獄」。原來的京都(KYOTO)裡面有這么一道真正的門,據說是魔鬼消失之門。毀於戰亂。
2、http://www.cnbuddhism.com/cidian/Print.asp?ArticleID=44916
上面有今昔物語的詳細介紹。
3、今昔物語應該是一本「佛教說話集」,佛教確實起源於印度,再經由中國傳到日本,但是這個和「今昔物語」裡面羅生門的典故應該沒有矛盾,因為「羅生門」這個詞語,可以起源於日本,再作為佛教用詞流傳到亞洲各國。這也可以看做文化的一種生存發展方式。中國也有很多並非起源於印度的佛教典故啊。我又想了一下,也有可能,是傳說誤把今昔物語訛為佛經,其實它只是個佛教(或者鬼神,因為裡面日本篇里也有提到陰陽師這樣的人物)故事集錦。
4、至於「羅生門」的典故是否是教人作惡,我想可以從兩個方面去思考。一是,在民不聊生的社會形勢下,對於「惡」的不同解釋;二是,這只是一個關於「名詞」的解釋,而不是佛教奧義。
===============================================
「羅生門」本來在日文漢字寫成「羅城門」,最原始意義是指設在「羅城(即城的外郭)」的門,即「京城門」之意。據《續日本紀》在天平十九年六月己未「於羅城門雩(在羅城間行祈雨式)」。又,《令義解》〈官衛.開閉門〉條謂:「京城門者,謂「羅城門」也。曉鼓聲動則開;夜鼓聲絕則閉」。主要是指公元七世紀中後葉日本皇都所在平城京及平安京的都城的正門而言。如附圖一所見,「羅生門」與皇宮正門的「朱雀門」遙遙相對,貫通兩門間的,即是整個京城縱軸幹道的朱雀大路。由於出此大門,即是荒郊野外。在公元九世紀日本皇家衰敗,內戰頻仍的歲月里,羅城門失於理修,頹敗之後,立刻顯得荒涼陰森。許多無名死屍,也被拖到城樓丟棄。年積月久,在人們心中產生了陰森恐怖、鬼魅聚居的印象。因此,《平家物語》記載許多類似的鬼談故事。在日文里「城」與「生」兩漢字音讀相近,而字形上「生」比「城」簡省易寫多了,因此,「羅城門」便逐漸被寫成「羅生門」。因此《謠曲》〈「羅生門」〉條里就看到了「羅生門」取代「羅城門」的寫法:「九條(通)之「羅生門」正是鬼神所居者」。
這個是在台灣網站上找到的答案。
===========================================
普遍的通過電影的說法,羅生門是「各說各話難解的謎題」的意思。
當然,答案有很多種,樓主還有其他有興趣的人可以見仁見智,在下也只是一面之辭,未經考證,僅供參考。

⑵ 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的電影《羅生門》反映了什麼主題

是一種現實主義的彰顯,也可以說是批判現實主義。

⑶ 電影《羅生門》到底想表達什麼意思

人的主觀陳述是不可信的。
這是日本導演黑澤明在其名作《羅生門》中想表達的一個主題。羅生門 這部黑白電影,明確無誤的傳達了人性的黑與白,再次用事實雄辯的告訴我們:真相是不存在的。它是如此的難以表達,你只能自己斟酌琢磨,作出自己的選擇和判斷。於普通人而言,整個世界上大部分的事實和人品,都如霧里看花,水中望月,須知穿過重重迷霧作出事實判斷是多麼的困難,須知,知人與自知是人類終生都不能完美完成的事業。
四個版本的陳述,能相信誰?顯然,誰的都不可全相信。所以,見證了審判過程的僧人說:「如果不能信任別人,這個世界和地獄有什麼分別?」
不過,《羅生門》中也不是全然沒有溫暖。一直站在譴責者角度的樵夫,最後出現了自省,說:「我才是那個應該感到羞恥的人,我沒理解自己的靈魂。」
不僅如此,他還理解了那對未露面的父母遺棄嬰兒的苦衷,並抱起了被遺棄的嬰兒。
於是,心地單純的僧人說,感謝你,讓我恢復了對人類靈魂的信心。

⑷ 羅生門這部電影講什麼的我看過也不明白

殘存的溫情
「我的周圍不知不覺籠罩上了陰沉沉的幽暗,我就在這陰森森的寂靜包圍中倒了下來,這時有人躡足走到我身邊來,那個人悄悄握住了我胸口上插著的短刀,慢慢抽了出去。」說完這句話,身著白袍的女巫頹然倒下,風呼呼的刮著,披的白色紗巾遮住了她的面容。從她身體里發出的男性嗓音似乎吐露了事情的真相。她的身後,一個和尚和一個似乎窮困潦倒的壯碩的中年男子,臉上都露出了迷惑或者惶恐的神色。
這是日本導演黑澤明的羅生門的一個片段。在古代的糾察所里,死者藉助女巫的嘴說出事情的真相。女巫體內那個男人的聲音不斷的表演和述說著,試圖在觀眾心目中架構起當時的景象。這是詭異和神秘的景象。女巫的白袍在狂風里飄盪著,紅嘴唇時而收縮、時而咧開,急促地送出一個個奇異的字眼。日本女人的濃密的長發隨著狂風和她的腳步舞著,隨著情節的推進跳著配合的舞蹈。可是當她倒下的時候,劇中的迷團更加難以解開了。
故事其實是簡單的。一對夫婦從森林裡經過,一陣夏日的涼風吹開女人的面紗,讓在路旁歇息的京里大盜多襄丸色心大起,決心要得到這個女子。但當時的他並不想殺死女子的丈夫。於是他尾隨這對夫妻,並設下騙局將丈夫騙到僻處綁起來。當他回到那女人身邊告訴她她丈夫被毒蛇咬了,女人臉上擔憂的神色讓他妒火中燒。他把女人也帶到男人被捆的地方,當著丈夫的面強暴了女人。在男權極度發展的古代日本社會,女人就面臨了選擇哪一個男人的問題,故事的疑惑也由這里產生,最後的結果是丈夫被殺死,女人在一座尼姑庵里被發現,而多襄丸也因為喝溪水中毒被發現而送上了公堂。
電影里其實是包含了雙重敘述者。第一層是在羅生門的破廟里,那個愁苦又壯碩的中年男子。他的敘述里又包括了在公堂上女人、多襄丸、以及女巫代表的死者的敘述。就在這幾個主角的講述中,電影的主題得以凸現。每個人所描摹的真相都是不同的,但是每個人講述時候的表情都是那麼真摯,讓人不可懷疑。
首先是多襄丸。他是一個可愛的人物,十分的純粹而沒有心機。從後來中年男子的講述中,他央求女人跟他去做他「渾家」的時候說了一句「我這個人吶,便是起了惡念,便順著惡念幹下去的人。」這是一種質朴的生活理念,他的靈魂中沒有善惡的劃分,從他自己的理解來看恐怕就是全惡。但正是這種純粹的惡,讓他不需要理會善惡的抉擇,因為靈魂中不存在善的成分讓他選擇。這樣的人,這樣的活法,似乎比那些知曉了什麼是善卻仍舊作惡的人更容易得到原諒,而且可以設想,在他徹底的受到善的教化後,他會比其他人更加易於得到改變。人人都是一張紙,個性中有善有惡的人就好比紙上已經有各種顏色,紙上完全是白的沒有一點顏色的人,也就是純善的人是不存在的,因為只要在社會里生存,為了獲取必須的利益就必定會被惡所沾染。其實純惡的人也是不應當存在的,因為同樣生活在社會中也必然我接觸到社會的各種倫理道德,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善。就連多襄丸,在中年男子的講述中,也知道在女人請求他去殺掉自己丈夫時讓丈夫來給予這樣一妻子處罰,這就是社會的印記。純惡的人如果存在的話,就如同一張純黑的紙張,同樣可以作畫,或者將其全部塗成白色,也是可行的。
多襄丸在講述時,不斷的強調他其實是不想殺丈夫的。首先是那個女人央求他,「不是你死,就是我丈夫死,你們必須有人要死,當著兩個男人面出醜,比死還難受,我會跟活下去的那個人走。」於是他送開了男人的捆綁。其次,他再強調的一點是,「即使要殺那漢子,我也決不想用卑鄙齷齪的手段殺他。那漢子也確有殺法,我們足足鬥了二十三個回合,光這一點我心裡還佩服他,凡是和我交鋒,能鬥上二十回合的,天底下也只有那漢子一個人。」還值得一提的是,在他強暴女人時,女人並沒有過分的掙扎,後來甚至伸出手來抱出了他。也就是說他並不完全是強迫女人這樣做的,這就又減輕了他強暴的過錯,而且還側面表現了他的個人魅力。無疑,這個時候,他嘴裡描述的自己無疑成了一個理想的被崇敬的俠盜,風流而不失豪氣,光明磊落。從電影的初衷和表達的理念來看,這恐怕是他的臆想罷了。真相被他自然的隱藏了,他的述說在拚命減輕自己的罪惡,雖然他承認了自己殺死了那個丈夫,但那也是他為了成就自己的坦白名聲的舉動。正如他所說,早晚頭也會被懸在高幹之上。
第二個是女人,她把自己描述成了古代最標準的模板婦人。柔弱,對於強暴不能反抗,但是心裡卻堅貞不渝。多襄丸似乎是個瘋子,發泄之後不管不顧留下他們夫妻的難題就大笑著跑了。被強暴之後她想要靠近丈夫,想從丈夫那裡得到什麼,但是丈夫給予的只是鄙視的眼神。「到如今我一想到那副眼神,還覺得渾身的血像要凝凍似的,在他眼睛裡閃著既不是憤怒,也不是悲傷,只是鄙視我的冷酷光芒。」她什麼都做不了,似乎被多襄丸玩弄過後她就成了一個旁觀者。丈夫鄙視他,甚至不肯去殺死她。她暈倒了,醒來之後就丈夫就被人在胸前插上了匕首。她就是日本女子受到的教育中那種最順從,永遠沒有自我跟在男人身後的物品。這是她為自己打造的形象。沒有錯誤,一切都無能為力。她是最悲情,最容易得到憐惜的任人擺布的最終受害者。一切都是男人的錯誤。多襄丸是個不折不扣的大壞蛋,玩過丟下她就跑了,而他的丈夫對她也沒有任何同情,只是鄙視。她什麼都不能做,不知道丈夫是被誰殺死,不知道昏迷的自己怎麼會到了水邊,甚至自殺都沒能成功。她把過錯罪惡完全撇清了。
還可以看出的一點是,從她的講述中似乎可以看出一點點女性意識的苗頭。她雖然把自己刻畫成了最理想的傳統女性,但她不自覺的把過錯完全推給了男人,男人是罪惡的源頭,她一直是無辜的。她沒有提到過愛情,後來死者的敘述也沒有提到兩人之間的愛情,這在當時是十分正常的,電影並沒有做過多的強調。在這種沒有愛情的婚姻里,也許對男人的憎惡早就種在她的潛意識里了。但是這種意識十分微弱,還不能推翻她頭腦里根深蒂固的傳統教育留下標准女性形象。
第三個是死者,是借女巫之口說話的,但敘述的效果沒有打一點折扣。他描述的女人是邪惡的,整件事情都是由這「賤人」而起。「我當時想,但憑這句話,也就可以饒恕那強盜的罪了。」這句話是丈夫在女人要求多襄丸殺了她丈夫,而多襄丸十分詫異和憤怒,轉而詢問丈夫應該如何處置這女人後說的。僅憑這點,就可以斷定這丈夫是一個在古代最尋常的男性中心主義者,是千百年來男權社會的產品。他認為自己對女人是仁慈的,沒有要求多襄丸殺死她,但女人就是「賤人」。他沒有絲毫考慮女人被強暴後可能的遭遇,似乎認為男人就可以像處置奴隸一般天經地義的處死女人。他和女人組成的是一個典型的古代婚姻,在亞洲似乎都是如此。他將所有的錯誤都推到女人身上,而自己是自殺的,並沒有強調多襄丸在這件事情中所扮演的角色。在剛開始敘述的時候,他不斷的強調「我那美貌的妻子」,在他的頭腦里一直存在著一種紅顏禍水的概念。他對女人的不屑是與生俱來的。這與女人對男人的憎惡似乎相輔相成。
三位在公堂上的陳述都結束了,案情愈加撲朔迷離。這時最直接的敘述者,那個中年男子對破廟里的聽眾講起了他的所見。在這里,女人爆發了,女人不再是柔弱的,也不是邪惡的,終於作為一個有自我的個體開始了控訴。他的述說是耐人尋味的,首先是他對女人的關注,「你要是我漢子,為什麼不殺了這漢子?」中年男子其實看出了女人的惶恐無助,她害怕,怕沒有一個男人願意要她這樣的「賤人」。在他的眼裡女人是值得憐惜的,相對與男人來說,她是無辜的。兩個男人是同樣卑劣的,作為一個男性,他之所以以這樣的視角敘述,是因為他在生活中的不得志。極端的窮困讓他羨慕甚至嫉妒同是男人但卻完全不同命運的多襄丸和女人的丈夫,但是那樣的命運是他無法得到的,於是他的心態轉為病態的蔑視。他在挑剔這兩個男人的缺陷,他認為他們除了擁有愜意的生活外都是懦弱、自私、粗暴的人,他借著女人之口教訓了他們。他之所以關注女人,是為了把自己放到比那兩個男人更高的位置上。
所有人的講述完成之後,導演想要表達的主題以相對明顯的角度被揭示。影片中的聆聽者是一個關鍵的角色。主題一次次的被他提到。「人這種東西么,對自己本身都不肯坦白的東西多著呢。」從這里看來,似乎故事中敘述者們並沒有刻意的撒謊,他們似乎連自己的心都蒙騙了,自然而然的講出了自己認為的真相。人性的懦弱就從這里得以凸顯。對於損害到自身的東西,我們本能的就將其屏蔽掉了,根本不用經過大腦的選擇。而這種屏蔽一定是符合我們利益的,無庸置疑。這種利益,既是現實中的,又是滿足自我的。比如多襄丸的風流俠盜,女人的標准婦人、丈夫的可以對妻子掌握生殺大權的大丈夫形象、還有中年男人從女人嘴裡說出的理想男人。這些都是他們深藏在心中的渴望,通過這一次的敘述,得到了滿足。
聆聽者似乎是一個對人世看得相當透徹的入世之人,也可以說是一個豁達的純惡之人,他深信人不可信任,連棄嬰禦寒的衣物都要扒走。在場的和尚陷入了相當大的痛苦之中,「可是,像方才這樣的可怕事兒,還是破天荒頭一遭呢。」在當時羅生門的破廟中,三個人代表了人的三種簡單分類。善,惡,中間。那個聆聽者離開了,始終都帶著惡。而和尚是柔弱的善者,對於世風日下痛心疾首卻無能為力。中間的那位中年男子搖擺不定,他苦惱也正是這個不知歸向哪邊的問題。他從死者身上取走了那把「值幾文錢」的短刀,但是被聆聽者揭穿時並沒有否認,由此可知他還是彷徨的。最後他選擇將那棄嬰抱回家撫養,似乎可以看做他選擇了善皈依。這也可以說是導演對世間殘存的一點點溫情所抱有的希望吧。

⑸ 一代大師黑澤明的經典之作---《羅生門》,到底要表達什麼樣的主題

通常電影的目的無非就是用來反映真實的社會問題,而黑澤明的這部《羅生門》也不例外。很早以前中國古代的思想家就總結出了「清心寡慾」這個道理。

根據這部電影的背景,我覺得反映的主題就是「有軟弱的地方就有謊言。」他們為的就是活下去,而社會道德的標准越苛刻,越鋒利,人們就越容易撒謊。

黑澤明在其自傳中明確地闡述了《羅生門》的寓言性:「這個劇本描寫的就是不加虛飾就活不下去的人的本性。它在描繪人與生俱來的罪孽,人難以更改的本性,焦點集中在人心之不可理解上。」

而羅生門的名詞解釋主要是指每個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編造自己的謊言,令事實真相不為人所知,這個詞還經常用於各種新聞報紙標題,小說之類的。

⑹ 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的電影《羅生門》反映了什麼主題在視聽語言的運用上有哪些特點

真相與謊言 利益與真理。

⑺ 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中心思想是什麼呢求解析

不知道你說的是芥川龍之介的小說《羅生門》呢,還是根據他的小說《竹林中》所改編的電影《羅生門》?
要是電影版的《羅生門》,其實中心思想很簡單:客觀真理是不容易搞清楚的。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信口雌黃、顛倒黑白、捏造事實。
就像大盜為了顯示自己的英勇無敵而說自己和武士大戰了三十會合才把他殺死,通過不停的說武士的武藝高超來襯托自己;而女人則說自己受了大盜的侮辱但是丈夫卻因此看不起她,她非常悲憤,錯手殺了丈夫,最後想要自殺卻沒自殺成,為了顯示自己的貞節;武士說達到侮辱了自己的妻子後妻子竟然願意和他一起走,而且還要大盜殺了自己,大盜並沒有同意,他受不了這種侮辱所以自殺,為了掩蓋自己的無能……他們都懷著利己的目的,竭力維護自己,提供了美化自己、使得事實真相各不相同的證詞。
但是樵夫說他在一旁看到的真實卻是:武士嫌棄妻子,不肯帶她走;婦人知道了丈夫不會為自己而戰,於是慫恿二人決斗;多襄丸與武士的 「大戰」,兩個人打得狼狽不堪,刀一碰就往回跑;武士自己卻是被很狼狽的被殺死了。
然後行腳僧又指出,樵夫其實就是那個偷走武士匕首的人。
所以在最後,聽他們講故事的人,發現了一個棄嬰,便拿走了棄嬰身邊的衣服,一點內疚都沒有的。當樵夫想幫助撫養孩子的時候,抱著孩子的雲游僧已經無法相信任何人了,他極度悲憤地吼了一句"難道你連孩子身上的衣服也不放過嗎?"這里,黑澤明把對人性的拷問推向了最高峰。樵夫最終還是選擇了道德的一方,收養了嬰兒。一直下著的大雨,也終於停了,天空也放晴了。

⑻ 羅生門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賞析芥川龍之介創作,劇作家橋本忍改編,大導演黑澤明的驚世之作,本片為他贏得1951年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這不僅是第一個日本導演獎項,也是第一部闖入歐洲影展的亞洲作品,打破影展被歐美影片壟斷的局面,被譽為「有史以來最有價值的10部影片」之一,歷經半個世紀的時光依舊光彩奪目。

影片以一宗案件為背景,描寫了人性中丑惡的一面,揭示了人的不可信賴性和不可知性,然而其結尾的人性化轉折又將原有的對整個世界的絕望和對客觀真理的疑惑,一改成為最終強調人的可信,贊揚人道主義的勝利和道德的復興。積極的主題和新穎別致的結構,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傳奇色彩,使得《羅生門》獲得了普遍的贊譽。

故事梗概古代,日本平安京發生了一件轟動社會的新聞,金澤武弘武士被人殺害在叢林里。作為證人,樵夫、兇手多襄丸、死者的妻子真砂、借死者的魂來做證的女巫都曾被招到糾察使署,但他們都懷著利己的目的,竭力維護自己,提供了美化自己、使得事實真相各不相同的證詞。

這一天,大雨傾盆,煙霧迷濛,在平安京的正南門——羅生門下,行腳僧、樵夫、雜工3人一起在這里躲雨,談著談著,他們就聊到了這件事。

樵夫說,3天前他上山砍柴,在一片樹叢里發現了一具男人的屍體,他就近報了官,被傳到了糾察使署……實際上,他掩蓋了自己因貪圖小便宜而抽走了屍體胸口上的短刀的行為。

多襄丸是個有名的大盜,但他在事後很快就被抓到了。因為他恰巧喝了山溝里染了毒的泉水,所以抓來不費吹灰之力。

在審問中,多襄丸是這樣述說的:那天,他在林子里看到金澤武弘牽著他妻子真砂的坐騎走了過來,便為真砂的美貌所傾倒。於是便用詭計將武弘騙到叢林深處,在同武弘的搏鬥中將其縛住,接著佔有了真砂。本來他不想殺害武弘,可真砂讓他們兩個人決斗,並說哪個活下來,我就跟哪個,多襄丸於是為武弘割斷繩子,和他決鬥起來,終於把他一刀砍倒。等他再尋找真砂時,她已經嚇得逃之夭夭了。

行腳僧卻補充說,當時在糾察使署里,真砂是這樣說的:她被多襄丸蹂躪之後,受到了丈夫的蔑視,這讓真砂感到受了極大的刺激。於是悲憤之中,真砂就晃晃悠悠地撲向了武弘……可等她醒過來一看,那把短刀已插在丈夫的胸口上,他已經死了。後來她想自殺,但終於怎麼也沒有死得成。

行腳僧又向雜工和樵夫說出死了的武弘借女巫之口說出來的話:多襄丸強奸真砂以後,就要真砂和他一起走。誰料真砂同意了,但卻讓多襄丸先殺了武弘,多襄丸也沒想到真砂竟是這樣的女人,就問武弘應該怎樣處理她,聽了這話,真砂跳起身向樹林深處逃走了,多襄丸向她追去。這時武弘拾起短刀,朝自己胸膛猛力一刺……

真相只有一個,但是各人提供證詞的目的卻各有不同。為了美化自己的道德,減輕自己的罪惡,掩飾自己的過失,人人都開始敘述一個美化自己的故事版本。荒山上的慘案,成了一團撥不開、看不清的迷霧。

這時樵夫說出當日看見的事實,當日多襄丸強暴了真砂後,真砂不停地哭泣,多襄丸求其做他老婆,這時真砂割開捆武弘的繩子,意思要兩人決斗,這時武弘卻辱罵真砂,寧可讓多襄丸搶走她,多襄丸也態度一變,瞧不起真砂,真砂萬萬沒想到丈夫這么對她,於是歇斯底里地吼出對兩人的不滿,兩人被激後,開始打鬥,拼劍中,多襄丸不慎將劍插入土中,被本來嚇壞的武弘窮追猛打,後來武弘也不小心把劍劈入樹樁中,多襄丸爬到劍前,將自己的劍拔起,並刺死了武弘。殺人後的多襄丸嚇得打顫,清醒後,又逼迫真砂,真砂極力反抗,最後逃走。

3個人就這樣爭爭吵吵,紛紛慨嘆人心叵測,不知道什麼是真,什麼是假。正在這時,隱約傳來嬰兒的哭聲。他們循聲找去,看到了一個被遺棄的嬰兒。雜工上去把嬰兒的衣服剝了下來,樵夫罵他是惡鬼,雜工申辯說,生了孩子又把他丟掉的人那才是惡鬼呢!又揭露了樵夫偷拿了武弘屍體上的短刀的行為,說得樵夫啞口無言。

雜工走了,深受觸動的樵夫收養了嬰兒,行腳僧感動地說:「虧得你,我還是可以相信人了。」

談論完畢,雨過天晴。影片結尾,樵夫抱著嬰孩往夕陽深處走去。

⑼ 羅生門的主題是什麼

《羅生門》本身是一個來自佛教禪經裡面的故事。講的是在一個戰爭年代,一個農民破產了,只好拿起刀來,決心作強盜。但是他力弱膽小,並且總是有些有愧於心。一天,他到一個剛剛發生了一場大戰役的城牆上去,那裡到處都是死屍,他想找到一些財物。結果他竟然發現有一個老婦人衣衫斕縷正在從一個年輕女子的死屍頭上拔頭發。他沖上去說你這個沒人性的,竟然對死屍也不放過。老太婆說她只是想用這些頭發做個頭套賣錢謀生罷了。「而且,你以為她生前是個善人嗎?她可是把蛇曬幹了當成鱔魚來賣。」「我這么做完全是為了生存啊!」。於是,強盜大悟了,既然是為了生存,還有什麼不可以的?於是,他就搶了老太婆的衣服走了
《羅生門》對於日本電影登上世界影壇和進入國際市場起了開路先鋒的作用,它是東方電影首次在國際電影節中獲獎的里程碑式的作品,為東方電影敲開了國際影壇的大門。
影片以一宗案件為背景,描寫了人性中丑惡的一面,揭示了人的不可信賴性和不可知性,然而其結尾的人性化轉折又將原有的對整個世界的絕望和對客觀真理的疑惑,一改成為最終強調人的可信,贊揚人道主義的勝利和道德的復興。積極的主題和新穎別致的結構,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傳奇色彩,使得《羅生門》獲得了普遍的贊譽。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553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535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516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231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259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906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222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655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656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