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電影學院新校區設計
A. 京津冀三年計劃是什麼
北京市發布《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2018-2020年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要高質量完成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期目標任務,初步形成協同發展、互利共贏的新局面。
今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期目標的起步之年。據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2018-2020年行動計劃將聚焦非首都功能疏解、北京「兩翼」建設、生態環境協同治理、交通互聯互通、產業對接協作、協同創新、公共服務共建共享、體制機制改革等8個領域,扎實有序推動各項工作任務。
「北京市堅持瘦身健體,加快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制定實施了全國首個新增產業禁限目錄,制定出台了加快科技創新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等10個高精尖產業的指導意見。」7月26日,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在人民日報主辦的2018京津冀協同發展論壇上表示。
根據2018-2020年行動計劃,北京市要堅持疏控並舉、政府與市場兩手用力,聚焦重點領域和重點區域,持續推進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不斷優化提升首都功能,實現高質量發展。北京市將加快一般製造業企業疏解退出步伐,到2020年再退出1000家左右一般製造業企業,實現「散亂污」企業「動態清零」。基本完成北京城市學院、北京建築大學、北京工商大學、北京電影學院新校區建設,穩步推進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新校區建設。
捨得放棄、捨得轉移,才能為可持續發展騰出更多的資源和空間。北京市發改委主任談緒祥介紹,北京在全國率先出台了以治理「大城市病」為目標的新增產業禁限目錄,全市不予辦理工商登記業務累計達1.95萬件,關停退出一般製造業企業2465家,動物園、天意等區域性批發市場完成撤並升級和外遷。
根據2018-2020年行動計劃,北京市要全方位支持河北雄安新區開局起步,高水平推進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加快形成錯位發展、協同共進、兩翼齊飛的生動格局。
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市將緊密對接雄安新區各項規劃,全面落實與河北省簽訂的戰略合作協議,把支持雄安新區建設作為分內之事,堅持雄安新區需要什麼我們就堅決支持什麼。京冀兩省市研究制定「交鑰匙」項目實施暫行辦法,以「交鑰匙」的方式支持雄安新區高水平建設3所學校和1所綜合醫院,讓雄安人民享受到北京優質教育醫療資源。抓好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京雄城際等建設。
建成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一期工程及配套設施,有序推進行政辦公區二期工程建設。推動城市副中心由行政辦公區建設為主向城市功能建設為主轉變,全面增強城市副中心綜合承載力和吸引力。
根據2018-2020年行動計劃,北京市要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加大生態環境聯合治理和協同保護力度,全力打造京津冀區域綠色生態屏障,攜手構建山川秀美的京津冀。
此外,北京市將實施新一輪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協調推進北運河、潮白河等跨界河流水環境治理和生態工程建設,持續推進京冀生態水源保護林、京津風沙源治理、太行山綠化等京津冀區域重大生態工程建設,實施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工程,構建「廊道+斑塊」的生態格局。
「京津冀一體化交通網路加快構建,首都地區環線高速、京秦高速全線貫通,北京市域內3條國家高速公路『斷頭路』全部消除。」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軌道上的京津冀」正在形成,「1小時交通圈」讓空間上的「一體化」變成了時間上的「同城化」。
根據2018-2020年行動計劃,北京市以形成京津石中心城區與新城、衛星城之間「1小時通勤圈」、京津保唐「1小時交通圈」為目標,加快構建以軌道交通為骨乾的多節點、網路化交通格局。
北京市將建成京張高鐵、京沈客專等國家干線鐵路,加快建設京唐城際、京濱城際等城際鐵路,建成北京新機場航站樓、飛行區、場內市政交通工程以及新機場外圍「五縱兩橫」綜合交通網路。積極推進承平高速、國道109新線等高速公路建設,完善便捷暢通的公路交通網。
根據2018-2020年行動計劃,北京市將堅持產業轉移與轉型升級相統一,更加註重強化區域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全區域優化產業布局,推動形成產業鏈有機銜接、優勢互補、分工協作、協調發展的產業格局。
加快河北曹妃甸協同發展示範區建設,加快首鋼京唐二期、金隅曹妃甸示範產業園等項目建設,力爭實現竣工投產。積極支持張家口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建設。完善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管委會共建共管機制,加速創新要素和產業資源集聚。推進新機場臨空經濟區起步區建設,基本建成口岸物流等生產生活配套設施。加快推進京津合作示範區、北京·灤南大健康產業園等一批重大產業合作項目。
根據2018-2020年行動計劃,北京將發揮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輻射帶動作用,提升北京創新資源輻射外溢能力;健全區域協同創新體系,引領創新鏈、產業鏈、資源鏈、政策鏈深度融合,加快構建協同創新共同體,為增強區域競爭力注入新動能。
北京將打造「三城一區」北京創新發展高地,加快中關村(曹妃甸)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基地、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寶坻中關村科技城等協同創新平台建設。
根據2018-2020年行動計劃,北京市將堅持優質公共資源輸入與帶動當地公共服務提升並舉,加強規劃和政策統籌銜接,合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讓廣大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
除了交通的日益便利、產業的協同發展,北京還有序輸出優質醫療、教育資源等。2017年8月,北京世紀壇醫院、清華長庚醫院、北京口腔醫院、北京兒童醫院、北京佑安醫院分別與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保定市第二中心醫院、保定市第二醫院、保定市兒童醫院、保定市傳染病醫院建立對口合作關系,推動在北京和石家莊之間形成具有一定醫療輻射能力的區域中心。
此外,北京市還將深化京津冀高校聯盟建設,持續推進與河北保定等地區開展的重點醫療衛生合作項目。深化京東休閑旅遊示範區、京北生態(冰雪)旅遊圈、京西南生態旅遊帶建設。全面抓好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工作,完成國家速滑館等新建場館建設,滿足2020年測試賽和冬奧會、冬殘奧會需求。
B. 北京電影學院的介紹
北京電影學院(Beijing Film Academy)是中國唯一、亞洲最大、世界知名的電影專業院校,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共建,被譽為「中國電影人才的搖籃」。1北京電影學院的前身是1950年創建的中央電影局表演藝術研究所。該所1951年更名為中央文化部電影局電影學校,1953年更名為北京電影學校,1956年改制為北京電影學院。據2015年1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北京電影學院佔地105畝;在通州區宋庄鎮建設新校區,佔地約500畝,計劃建成後主要承擔本科生以及新設專業、交叉學科的教學,2可容納4000名學生。3有全日制在校學歷生2640人,成人教育本專科生、留學生、在職研究生和研究生課程班、進修及培訓共約1500人,各類學生共計4000餘人;有教職工499人,其中專任教師263;下轄15個教學實施單位,各教學單位之間互為支撐,文、導、表、攝、錄、美、管理、動畫以及電影理論和技術等,開辦11個本科專業,具有3個博士和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
C. 北京電影學院有幾個校區
截止2021年7月9日,北京電影學院有1個校區,地址是北京市海淀區西土城路4號。
北京電影學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共建的藝術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際電影電視高等院校聯合會(CILECT)理事學校和亞太地區電影年會執行主席,首家主持國家「863」項目的藝術院校;
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北京市留學生教學管理先進單位,2018中國科幻大會優秀組織單位,是國家動畫教育研究基地、北京影視藝術研究基地和中國兒童電影研究中心的掛牌單位。
院校精神:
立德、立言、立行,求是、求美、求新。
「立德」:電影人首先要具有思想道德的修養和人文關切的情懷。「立言」:對於藝術的感悟不僅停留在感性,更要提高到理性。對於電影藝術的學術探討提倡各抒己見,平等交流。「立行」:藝術源於生活,電影的藝術實踐與生活密不可分。
「立行」不僅指在生活中感悟藝術,更是指以藝術來陶冶人、陶冶人的生活。「求是」:「是」是真理,是真實,藝術的求真不是復制生活,而是高於生活、表達生活,這種表達的核心就是「求是」。「是」體現了生活內涵中的真理性,「是」又不是生活原生態的真,而是藝術的真。
「求美」:是藝術的使命和境界,理解「美」,關注「美」;表達「美」、弘揚「美」。「求新」:藝術是創造,求新既是指藝術形式的新,也是指內容的新。前者指藝術表達上的嘗試、創新;後者指關注生活中的新變化,關注時代的律動、反映時代的聲音。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北京電影學院
D. 北京電影學院懷柔校區是幾本
北京電影學院懷柔校區是一本。北京電影學院懷柔校區項目位於懷柔區楊宋鎮新城08街區東南部,佔地面積667畝,規劃建築面積39萬平方米。北京電影學院懷柔校區按照全日制本科生4000人的辦學規模進行規劃設計。建成後將成為北京電影學院主校區,學校全部本科生、專科生和留學生的教育教學功能遷入懷柔校區。
空間功能
相比老校區,新校區的空間和功能進一步拓展。老校區佔地105畝,而新校區的佔地面積相當於老校區的6倍多;老校區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新校區是老校區的4倍;老校區只有兩個攝影棚、兩個影廳,而新校區則有5個攝影棚、8個影廳,同時增加1200人規模的劇場;老校區的體育場只有200多米跑道,而新校區將落成一處標准體育場。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北京電影學院懷柔校區
E. 北京電影學院
北京電影學院(Beijing Film Academy,縮寫BFA)是一所專門培養電影專業人才的高等院校,由北京市主管、國家廣電總局和教育部重點支持建設。自1950年建校以來,逐步形成了以專業製作為主體,教學、創作、科研並重,多學科,多層次的電影教育體系。中國大陸很多著名電影人、演員都出自北京電影學院。
北京電影學院是中國高等藝術教育中唯一的電影專業院校,在中國電影和文化藝術界享有盛譽,也是世界著名的電影藝術高等學府。學院前身是1950年創建的中央電影局表演藝術研究所,1951年更名為中央文化部電影局電影學校,1953年更名為北京電影學校,1956年最終改制為北京電影學院。
建校以來,北京電影學院為新中國電影事業培育了2萬余名電影工作者,被譽為「中國電影人才的搖籃」。其中有張藝謀、陳凱歌、韓三平、顧長衛、田壯壯、賈樟柯、李少紅、陸川、寧浩、王小帥、高希希、滕華濤;唐國強、張豐毅、張鐵林、蔣雯麗、趙薇、黃曉明、陳坤、黃渤、徐靜蕾、海清、黃海波、張嘉譯、王志文、姚晨、劉亦菲、楊冪、黃聖依等一大批國內
外著名的導演、演員、電影藝術家及電影專業人士。他們已經成為中國電影事業的中堅力量。
北京電影學院佔地105畝(即7萬平方米),全日制在校學歷生2570人,成人教育、專、本科生、留學生、在職研究生和研究生課程班、進修及培訓共約1500人,各類學生共計4000餘人。學院位於通州區宋庄鎮的新校區,佔地500畝,可容納約4000名學生。
北京電影學院擁有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藝術學理論等三個一級學科,具有系統、科學的電影學科專業體系。
北京電影學院新校區選址於東六環附近的通州宋庄,佔地約500畝。
高80米的電影大廈將落成,成為新校區的標志性建築。新校區還將建設中國電影教育博物館,這是中國首座電影教育方面的博物館。同時新校區建築群的各個院落之間採取泛博物館的形式,穿插陳設中國各個時期的電影發展成就和史料。預計2015年第一批新生可進入新校區學習。新校區全部建成需要四至五年。
經過幾代人的接續奮斗,學院建立了完整、科學的電影學學科體系;形成了以本科教學為主體,涵蓋本科、碩士、博士和繼續教育、留學生教育等多層次、多形式的電影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北京電影學院以其辦學思想科學化、專業架構整體化、教育體系系統化、人才培養精英化、學校功能一體化、實踐教學規范化、教學保障現代化的辦學優勢,在全國電影高等教育領域處於領軍地位。學校致力於發展適應中國電影強國建設需要的電影教育,培養有所敬畏、敢於擔當、勇於創新的優秀電影工作者。2007年6月,學院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在2011、2012年美國《好萊塢報道》雜志對全球25所最佳電影院校的排名中,北京電影學院連續兩年居全球第三名。
據統計,截止到2007年底,新中國所拍攝的7326部電影,由該院師生校友擔任主創的為4663部,佔63.65%。學院的教師和畢業生,多次榮獲中國電影「金雞獎」、「百花獎」、政府「華表獎」、國家「五個一工程獎」等各種國家級重要獎項,獲獎影片上百部(次)。教師和畢業生榮獲包括奧斯卡、柏林、戛納、威尼斯、東京等重大國際電影節的多個獎項。據不完全統計,僅學院青年電影製片廠創作或參與創作的電影作品,獲得國內外電影獎項77個。其中,《鄰居》、《本命年》和《秋菊打官司》入選1999年新中國電影五十年優秀影片五十部;《離開雷鋒的日子》、《沖天飛豹》、《秋菊打官司》、《勁舞蒼穹》、《大沙暴》、《台灣往事》和《婼瑪的十七歲》等獲得多項「華表獎」、國家「五個一工程獎」。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參與創作的影片,多次榮獲國外電影(文化)獎項和國內影視獎項。
學院畢業生(含教師)在1990-年至2003年共榮獲的「金雞獎」、「百花獎」、「政府華表獎」、「五個一工程獎」、「銅牛獎」580人次,獲獎影片上千部次,其他片種120多人次;榮獲柏林、嘎納、威尼斯、莫斯科、東京等電影節各種獎項240人次,獲獎影片上百部次,其他片種60人次。此外,根據初步統計,在1990年至2003年的13年間,研究生和本科生參與拍攝的影片58部(170人次),榮獲國外電影(文化)各種獎項112個。[4]
研創成果
北京電影學院是國家動畫教育研究基地、北京影視藝術研究基地和中國兒童電影研究中心的掛牌單位。根據教學和藝術創新以及產業發展的需要,學院建有電影理論研究所、數字電影技術研究所、電影表演藝術研究所、中國動畫藝術研究所、影視文化產業研究所、中日動畫漫畫研究中心、中國影視文化研究院(籌)、中國電影教育情報信息研究中心(籌)和《北京電影學院學報》、《中國動畫產業年報》、《中國電影產業年報》編輯部等研究機構。2007年成為首家主持國家「863」項目的藝術院校。2012年,參與國家文化科技創新工程,申報成功北京市2011計劃培育項目——中國電影高新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北京電影學院青年電影製片,既是學生電影創作實踐的組織指導單位,又是教師藝術創新實踐的生產單位,能夠進行正規的商業電影生產,創作了大量優秀的影片和學生畢業作品。據統計,截止到2007年底,新中國所拍攝的7326部電影,由該院師生校友擔任主創的為4663部,佔63.65%。學院的教師和畢業生,多次榮獲中國電影「金雞獎」、「百花獎」、政府「華表獎」、國家「五個一工程獎」等各種國家級重要獎項,獲獎影片上百部(次)。教師和畢業生榮獲包括奧斯卡、柏林、戛納、威尼斯、東京等重大國際電影節的多個獎項。據不完全統計,僅學院青年電影製片廠創作或參與創作的電影作品,獲得國內外電影獎項77個。其中,《鄰居》、《本命年》和《秋菊打官司》入選1999年新中國電影五十年優秀影片五十部;《離開雷鋒的日子》、《沖天飛豹》、《秋菊打官司》、《勁舞蒼穹》、《大沙暴》、《台灣往事》和《婼瑪的十七歲》等獲得多項「華表獎」、國家「五個一工程獎」。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參與創作的影片,多次榮獲國外電影(文化)獎項和國內影視獎項。
詳細去http://ke..com/link?url=tro42LNYg6K4-6Tm6_mcHjAnZeZbay_A2qhq3J-HWCtNJ_ZMZYedm1dLAgGQtko1#1這個網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