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電影主題差異
1. 中西方電影的差異
我一直認為,西方的電影,較中國電影有創意,這種創意,除了在故事結構上的創新外,更多的是體現在了故事的內容上。
西方的電影在很大程度上,側重於崇前,而中國電影,則偏愛於懷古。只要對西方電影稍有關注的人,就會發現西方電影更多的是執著於對未來的想像,諸如《火星計劃》、《機械公敵》等影片就是明證。而中國的電影,則是與之相背的。近來,國內的一些歷史劇、宮廷戲甚囂塵上,大概就是這種懷古情結的突顯。因此,但西方兒童正沉醉於星球大戰的無盡遐想時,我們的下一代仍痴迷於降龍十八掌的無堅不摧;當西方人正在為宇宙飛船的設計圖紙一籌莫展時,我們仍在為哪段歷史是否尊重史實而吵得雞飛狗跳。
無可否認,這樣的思維模式,已嚴重影響了我們對未來的認知。我們常說,咱們的下一代普遍缺乏創新能力,但誰又想過,我們周邊的文化,又為他們提供了多少創新的氛圍呢?
我們的電影,與西方相比,還是有較大差距的,嘗試著去從西方的電影中吸取有益的思維方式,我想,無論是對我們的電影事業,還是下一代,想必都會大有裨益。
2. 中國電影和美國電影有什麼區別
一、特效不同:
1、中國的特效水平並不差,然而由於演員的片酬占據了大頭,所有特效方面投入就少了,因而,我國的特效看起來什麼的出戲。
2、國外的電影資金有著合理的安排,特效一點也含糊,看起來就相當順暢。
二、劇本不同:
1、國外劇本有著相當成熟的分工,各種類型都有,劇本也比較精良,雖然現在好萊塢劇本也不怎樣,但至少中規中矩。
2、而我國的限制比較大,劇本大多都是歷史宮斗片或者抗日戰爭片,類型比較少。而且,由於我國沒有成熟的編劇體系,所有經常出現爛劇本,完全不把觀眾當回事,只想走走流量。
三、道具不同:
1、好萊塢有著成熟完善的道具製作組,比如《指環王》里的部分場景都是道具製作出來的,效果逼真。以及《權力的游戲》中,角色路人的服裝都是專門製作,符合實際。
2、而我國這方面真的是完全空白,目前還沒有完整的道具組,服裝上面也都是光鮮亮麗,完全不符合實際,容易讓人看了出戲。
電影表現手段:
電影是一種以現代科技成果為工具與材料,運用創造視覺形象和鏡頭組接的表現手段,在銀幕的空間和時間里,塑造運動的、音畫結合的、逼真的具體形象,以反映社會生活的現代藝術。
電影能准確地「還原」現實世界,「展現」虛擬世界,給人以逼真感,親近感,宛如身臨其境。電影的這種特性,可以滿足人們更廣闊、更真實地感受生活的願望。
電影的幀速率一般是24幀每秒,隨著技術的提升,即將出現48幀甚至60幀每秒的電影。
3. 中美愛情電影的不同
中國的電影愛情比較含蓄。美國的愛情片是比較直接的,他們都是直接表達的,沒有中國這樣委婉
4. 國產電影和美國大片的區別
第一,特效效果不同。國產片特效素來被網友嘲諷為“五毛錢特效”,而美國大片特效就不用說了,看的人是熱血沸騰,彷彿身臨其境。
第三,美國大片主要呈現戰爭主題,國產片主題多樣。據不完全統計,美國大片中80%以上是戰爭主題,當然,這和美國“對外策略”是密切相關的。相反,國產片主題多樣,戰爭主題只佔很小一部分,和平友好、共同發展才是國產片要傳達的核心價值觀。
5. 中美文化差異是怎樣在電影中體現的
中國文化,是華夏文明為基礎,充分整合全國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要素而形成的文化。不同於中華文化的國際屬性,可以稱之為「中國的文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文化)。受中華文明影響較深的東方文明體系被稱為「漢文化圈」,特指社會意識形態,是社會政治、經濟與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反映。從舊石器時代的發明創造,到康有為梁啟超的維新變法到孫中山的民主革命無一不是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的動力。
美國是流動性很大的社會。這種流動體現在兩個方面:地域性流動和社會性流動。美國相對的開放自由、發達的交通和冒險好動的傳統使許多美國人從鄉村流到城市,又從市中心流向郊區;從北方流到南方陽光地帶,從一個城市流到另一個城市。美國社會階級不像歐洲國家那樣固定,加上公共教育的普及,使沿著社會階梯向上流動成為可能。許多生活在美國的人,無論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還是漂洋過海來到美國的外國移民,都有一個夢,即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這就是人們常津津樂道的「美國夢」。
6. 中美電影有什麼差異
最近看了《血戰鋼鋸嶺》和《薩利機長》兩部美片,感覺美國人的英雄並不全是領導人或高官,更多的是普通的醫療兵、機長等普通草根大眾,而在中國的電影裡面,英雄更多的是皇帝、大帥、將軍等等,很少有普通的人,平凡的人。中國的英雄離我們底層人士都很遙遠。
《血戰鋼鋸嶺》根據二戰真實人物拍攝的影片,給我印象深刻的是,其實本片就是一個關於信仰的故事。
1、我們應該尊重每一個人的信仰,或許他的信仰不是我們所認同的,但我們應該尊重他的信仰。
2、每個人堅持自己的信仰,都是多麼的不容易。
看《薩利機長》有感
2009年1月15日,前美國空軍飛行員切斯利·薩利·薩倫伯格執飛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從紐約飛往北卡羅來納州。這架空中客車A320-214飛機起飛爬升過程中遭加拿大黑雁撞擊,導致兩具引擎同時熄火,飛機完全失去動力。切斯利·薩倫伯格確認無法到達任何附近機場後,決定於哈德遜河河面進行迫降,最後155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全部生還,薩利機長成為最大的英雄。《薩利機長》這部電影就是根據這個事情稍作改編,以非常紀實的手法描述了這樣一個事件。
給我印象很深刻的有以下片段。
一、當調查組問及薩利機長起飛前的生活狀態:睡眠時間、飲酒狀態、吃葯狀態等細節時候,我的感概是:薩利的生活習慣非常好,要求自己嚴格,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證了工作狀態。
二、影片講述了薩利42年的飛行歷史,這樣的飛行時間是他在非常危急時刻做出正確決定的基礎,沒有日積月累的經驗,很難做出正確的決定,以及非常正確的操作:沒有按照操作流程,直接進入到15個步驟,啟動輔助動力;在河面迫降的准確操作;迫降之後的,引導乘客疏散等等。這些都是平時積累的結果。聯繫到我們工作,就是要積累各種知識和經驗,很有可能在以後的工作應用到。
三、當調查組的剛開始的結論給薩利非常大的壓力,他其實也在質疑當時的降河面的決定是否正確,我在給他鼓勁:為了155條生命著想,這個決定是正確的,也許不一定是最優的決定(乘客的生命安全和最大限度的保全飛機),但首先要保證生命才是最關鍵的。這結合到我們建築工程中,質量安全是最重要的,沒有比這更重要的。不要在意別人怎麼說,只求問心無愧。
四、薩利在調查組的初步結論出來之後,沒有非常過激的反應,他也在懷疑當時的決定是否最正確的時候,他並沒有固執己見,說明他的品行很好,很客觀在看待自己,這點非常難得。當他聽到了同期錄音之後,他堅信自己做出了正確的決定的時候,顯得非常自信。從懷疑到自信,無不展現了他的人生理念,非常讓人欽佩。另外當調查組剛開始向他詢問情況的時候,副機長還向他打抱不平的時候,他表示理解,真的是非常寬厚的人。
當然這部影片還有程序正義的重要性,良好的團隊配合(機長和副機長的配合,機組的配合,塔台和機組的配合,機組與水上警察等等),湯姆漢克斯的精湛演技都是本片的看點,但給我覺留下印象深刻的是上面幾點。
7. 中美科幻電影的區別
關於中美兩國電影的差異有多重原因:
一、技術差別
美國人電影技術比較先進,科幻電影是要向觀眾展示視覺奇觀的,好萊塢經過多年歷練,已經擁有很多成熟的特效團隊,可以創建出令觀眾贊嘆的炫目失效。
而中國電影技術比較落後,還沒有能力製作出逼真的未來大場面特效,拍穿越劇是個省事又省錢的辦法,隨便拿一樣現在的東西不用做特效拿到古代就是神器,比如一把手槍、一部手機拿到古代都可以產生驚人的效果。
二、資金差距
美國電影公司財力雄厚,動輒上億美金的大投入自然可以打造光怪陸離的科幻世界,用大投入換取高票房。
而中國電影投資較小,五毛錢特效也很難製作出滿意的效果,用在古代穿越劇里,隨便吊吊威亞,弄點煙霧就能作出山寨仙境來,節省大筆資金。
三、思維差異
美國人思維比較超前,因為他們沒有多少值得稱道的歷史,更願意向前看,展望未來使他們更喜好拍科幻片。
中國人比較復古,至今仍懷念四大發明、萬里長城,回顧歷史使國人更容易接受古代穿越片。
8. 歐美電影與中國電影的差異(詳細點,作業)
1、運用市場運作規則、模式差異
中國電影與歐美電影相比,還處在市場化的初級階段,在商業訴求上顯得太浮躁、太急功近利。中國電影走向產業化,不僅是電影本身從藝術電影向商業電影的過度,更是文化市場和大眾審美對電影發展的需求。
中國電影需要盡快適應市場經濟,熟練運用市場運作規則、模式,實施產業化管理,投資、製片、發行、院線分工合作,責權利明確,並形成穩固的合作關系,以利於電影生產與營銷的可持續發展。
2、培育衍生品市場差異
美國電影業總收入僅有20%是從影院的票房收入中獲得的,而電影衍生品的收入高達70%。
衍生品在中國電影工業流程上基本還是缺失的一環,市場幾乎一片空白。中國電影收入的90-95%是票房和植入式廣告,一些電影衍生品的收入幾乎為零。美國電影衍生品開發與推廣給中國以啟示。
3、新舊媒體融合的宣傳營銷差異
在新媒體時代,美國抓住新媒體與電影的共性——虛擬性的特點,充分利用網路的互動性,使新舊媒體平台相配合,增加電影的消費力量。
電影傳播的是蘊藏在影片深層的文化觀念 中國電影需培育穩固的國內市場,在挖掘電影的內涵上下功夫,表達中華文明的精髓,反映積極向上的價值觀、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