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福會電影的主題
1. 喜福會中的象徵意義
喜福會》小說的主題思想:華裔女性面對美國種族歧視與美國主流文化的霸權話語,建立自信、走出自卑、實現心靈的回歸。
自卑只是華裔女性在種族歧視下產生的表面失衡,而究其深處則是族裔身分的迷失。處於夾縫狀態的華裔女兒們最終在母親們的鼓勵下建立自信,走出自卑。文本中,幾位華裔女兒形象盡管有落入刻板印象窠臼之處,卻是作者基於真實生活所獨創的新華人形象,這種獨創本身就是一種「反話語」 。
第一代華裔女性的記憶,有一半留在中國,她們在美國語言不通,很難融入美國社會,只能把「她們」自己的希望都寄託在女兒身上,來實現自己的「美國夢」。
第二代華裔女性,她們出生在美國,接受了西方的思想文化教育又無法擺脫自己的華裔分化身份,生活在夾縫之中。她們是具有華裔血統,卻又出生在美國。為了實現自己成為美國人的夢想,她們努力掙脫美國社會所普遍認為華裔的刻板形象,在作品中刻意塑造一些正面的華裔形象,但是同時又體現了中國文化,這其實正是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所引起的一系列沖突與矛盾的體現。
第一代女性的「美國夢」
《喜福會》中所描寫的第一代華裔女性都經歷過貧窮、戰亂以及封建制度帶來的種種痛苦,她們已年過中年,且語言不通,在唐人街從事著一些低體力勞動。她們帶著在戰爭中的傷害以及舊中國封建壓迫的記憶來到美國,由於不懂英文,又面對不同的文化,使她們在白人主流社會無所適從,只有通過打麻將才能抒發自己壓抑的情感。身處美國社會,白人作為主流,她們被進一步邊緣化,她們的聲音也不被主流文化所接受,所以大多數的時間她們只能保持沉默。
2. 優秀的女生更有眼界和包容力,分享5部幫助提升格局的電影
▼
前段時間看 BoF,裡面講到一個 一位黑人 時尚 總監穿著一身時髦的衣服 ——Phillip Lim 的上衣、Ellery 的裙子、Jimmy Choo 的鞋,去巴黎的一個地方送還包包給品牌,卻被一個法國女人從電梯里推了出去。
那位白人認為像她這樣的黑人就不該出現在這個社區,因為像她那樣的人會偷東西。
時尚 總監向她解釋自己的工作,穿著,結果那個法國女人依然堅持「不管你穿什麼,不管你穿什麼,像你這樣的人就偷東西,你必須馬上離開。」
對於普通人來說,我們努力工作,學習打扮,提升自己的形象,就是為了獲得自信和尊重,而僅僅因為膚色或種族就要被抹殺努力,遭受歧視是非常不公平的。
我們總說法國女人隨性有品位,但也並不是所有人都有涵養。 任何群體里都有精英和庸人。 對於女性來說,有眼界有格局的人也更容易獲得內心的富足。
今天丁丁整理了5部能幫助我們提升格局的電影,都可以幫助我們培養更包容更成熟的心態,年輕女生們都可以由此獲得成長的力量。
1.《相助》
這部電影的主題是關於種族歧視的,劇情緊湊,也充滿光明與希望。在我心裡,這部電影 不遜於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綠皮書》。
電影主要講的是上世紀60年代,民權運動前夕的密西西比州,富裕階層的白人女大學生斯基特不顧種族隔離政策,寫下黑人的故事出版成書,為黑人發聲。
那個時候,光鮮亮麗的上流階級都把自己的孩子交給黑人女傭照顧長大,女傭們看似卑微,卻承擔著照顧下一代的責任。
她們告訴孩子,你很善良,你很漂亮,你很重要,而可愛的白人小孩也用溫暖回報女傭說, 「你是我真正的媽媽」。
白人女性們對待黑人女傭一直趾高氣昂,只把她們當作成工具。但沒想到的是,她們的下一代卻在成長過程中和這群可愛的女傭建立了親密的關系。
斯基特也是,她不斷鼓勵黑人女性,克服各種困難,收集了女傭們的故事並出版成書。
整個故事有很多感人和值得深思的細節,非常觸動人心。每個獨立個體都是有血有肉有靈魂的,沒有人生來就該被歧視。
這是那個時代發生在美國的錯誤,糾正一個錯誤,需要 人的覺醒、發聲, 需要 人們互助。
「When you see something that is not right, you must say something. You must do something. 」
不論是當下還是未來,我們都應該勇敢地站出來反對不公,不做頤指氣使的那一方,也不做逆來順受的弱者。
2.《自梳》
自梳的意思,就是 把頭發像已婚婦女一樣盤起,以示終身不嫁。 一些女性不想成婚受虐待,便甘願自梳女,和其他自梳姐妹一起生活在姑婆屋,相互扶持依賴。
這部電影很老了,是1997年上映的,講述了在動盪年代, 自梳女意歡和青樓女玉環 相互交織牽絆的人生。
意歡年輕的時候為了逃避買賣婚姻,選擇自梳終身不嫁。就在父母要抓她回去嫁人抵債的時候,玉環出錢幫忙解了困。
玉環作為八姨太,長期被其他姨太太欺負,丈夫還把她出賣給軍閥當玩物,當玉環帶著一身傷痕離開丈夫時,意歡也不離不棄,悉心照顧。
後來意歡被青梅竹馬的戀人拋棄後危在旦夕,也是玉環散盡所有積蓄救了意歡的性命。戰亂之後,兩個人經過幾十年的分離, 依然堅守著對彼此的愛。
人的感情從來都是非常復雜的,親密關系中的患得患失,自欺欺人,當面臨選擇時,你才看得清自己在對方心中有多重要。
舊 社會 的女性本就如履薄冰,渺小個體在宏大的時代背景中越顯無助,就越凸顯出這份真情的可貴。
《自梳》這部電影沒有濃烈奪目的色彩,不論是拍攝還是故事都 非常真誠、質朴。 看完之後,你可能會重新思考愛情的定義。
3.《面紗》
這也是一部讓人沉靜的電影。改編自毛姆同名小說,畫面清新而優雅,講述了一個女人的 成長、醒悟和自我救贖。
女主吉蒂出生在一個經濟條件不錯的律師家庭,被母親養成一隻金絲雀,希望靠嫁人跨越階層。
但吉蒂眼光挑剔,25歲還沒嫁人。後來迫於家庭壓力,匆匆答應了細菌學家瓦爾特的求婚。
瓦爾特雖然很愛吉蒂,但他很沉默寡言,一直把心思撲在細菌研究上。草率的婚姻終究會埋下隱患,依然愛慕虛榮的吉蒂很快愛上了風流倜儻的已婚男人查理。
丈夫發現她的出軌行為後,就把她帶到了霍亂肆虐的湄潭府。
但在湄潭府這樣惡劣的生存環境中, 一切奢侈的念頭和荒淫的慾望都顯得罪惡, 人與人的關系也變得純粹。
吉蒂才開始審視自己從前的淺薄、虛榮和無知,在修道院奉獻自己,幫忙照顧孤兒,在付出中找到了內心的富足和安寧。
電影還有很多情節就不劇透了,層次比我介紹的豐富很多。 人性和 情感 都是復雜的,你無法只從一個角度衡量。
瓦爾特愛吉蒂,卻想要報復又或者同歸於盡;吉蒂不愛瓦爾特,即便看到丈夫無私善良偉大的一面,她也只是欽佩,無關於愛情。
但重要的是,愛情也只是人生的一部分。除了浮華和情慾,還有更多有意義的道路等著你去 探索 。偽裝的面紗也不一定是為了愛情而揭下,對自己坦誠才是真正的救贖。
4.《成長教育》
最近正好是畢業季,我們馬丁靴的讀者群體裡面也有很多年輕女孩子,可能你正好高考結束或者大學畢業。
這部電影是我剛上大學的時候看的,劇情比較簡單, 但對年輕女孩確實會很有幫助, 現在回想起來,我也會感激當年在還小的時候看過這部電影。
女主珍妮才16歲,正上高中,人長得美功課又好,會彈大提琴,夢想上牛津。
這樣的女孩子美好得就像一顆珍珠, 但父母對她的栽培都太過功利, 一直希望她嫁個有錢人。
所以當珍妮遇見大衛時,也輕易地陷了進去。大衛雖然比珍妮大很多,但他儒雅紳士,風度翩翩,又開著限量版的車。
他們一起去看音樂會,去高級餐廳,參加拍賣會,去巴黎旅行。
上流 社會 的慵懶與愜意就是容易讓人恍若夢中,既然已經有了想要的生活,為什麼還要腳踏實地地努力?
劇情當然不出所料,大衛對她也只是一時興起,受傷醒悟的還是珍妮。
這部電影可以讓小女生學習的是,成熟男性的魅力確實很難阻擋,他們能帶你開拓眼界,輕松地實現你的小願望,同時還溫柔體貼,完全尊重你的意願。
——看似是完美伴侶,但很多時候都暗藏陷阱。 他們要的只是你的崇拜和愛慕,哄騙你一直在他們身邊,來滿足他們淺薄的「主導者」的慾望。
作家廖一梅說:
如果你也有大叔控,首先認清對方是不是騙子,其次認真思考一下,此時的你是否已經有了 健康 的「愛」的能力。
5.《喜福會》
這是一部很老的電影,有人把它比喻成 「一群女人串成的珍珠項鏈」。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也是我看過最好的女性電影。
——「這根羽毛看似一文不值,卻來自遙遠的故土,承載著我的一片美意。」
影片的內容非常豐富, 把四組家庭祖孫三代的不同際遇都貫穿起來, 既有宏大的時代變遷帶給人的思考,也有現代女性意識覺醒的啟示。
四個家庭的母親都是中國人,她們發起喜福會,是為了 分享幸福,忘卻傷痛, 也是對故國的思念。
四位母親在年輕時都經歷過不同的坎坷和創傷,她們都深愛著自己的女兒, 但傳統的東方教育往往深沉而不善交流, 有時這種愛也會傷害對方。
母親們有自己的無奈,但也尊重並深愛自己的孩子,她們也希望女兒們可以自由勇敢地為自己活,擁有一份不依附他人的平等的愛。
母女關系是每一個女人一生都必須面對的難題。母親一輩因為背負了太多創傷,而越是希望女兒擺脫,越容易扭曲了愛,這一份壓抑又重新影響了下一代人,使她們敏感而自卑。
隱忍付出的賢妻良母式的愛,並不能換來尊重,如果遇到不珍惜你的人, 不要妥協不要挽留, 你完全可以過得更幸福。
這部電影有我們三代人的影子,非常值得一看。
很多女孩子都說自己總是沒有自信怎麼辦, 其實不自信的原因還是因為把「美」看得太重了。
對女孩子來說,美貌並不算最大的優勢,多閱讀,多體驗,可能某一天就會突然意識到,外表的美只能增色一小部分,這一生中還有更多美好的品質值得我們去追求和培養。
即便年輕,無法體悟豐富有層次的人生,書籍和電影一樣可以當作生活的一面鏡子。眼界打開之後,再看自我,看生活,角度和感受也會不一樣了。
今天周五,大家正好趁著周末一起看電影吧,那我們周日晚見,到時候來聊明艷港風~
3. 喜福會的影片評價
導演透過最後一個故事,將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女性的處境,從傳統文化的困境,擴大到戰爭逃難下身為母親的悲劇,並用此故事交代出母親給女兒天鵝毛的深深祝福;而這個天鵝毛的比喻,也將所有的故事畫龍點睛的串連成一體。
因為電影專心著重母女關系,看這部電影無法避免的,會讓女性觀眾,被引入自己與母親的關系的思考中,感動之餘,也會想說說自己的母親、以及成為母親的自己的故事。
四個女人,一桌麻將。背後隱藏的,不只是四段故事,更是近百年幾代人的甜苦。始終相信,時間可以沖刷一切,但是對於女人,自尊和生理上的傷害,是永遠沖刷不去。這部影片淳樸感人。女人的幸福要自己去爭取,而不只是被命運安排。我相信有緣分和命定,但這僅指事後。在一切未發生前,命運,是由自己選擇。 「Pain past is pleasure.」 在時過境遷後,Joy 和Luck就是能告訴自己:我想要的,我做到了;並且,幸運的得到了。
《喜福會》:女性自尊之路
身為女性,一直對女性意識的主題很感興趣。《喜福會》這部電影就以四對母女關系探討了女性意識的時代流變,對於女性的弱者的地位,與女性為求改變的不斷抗爭,進行了描摹。
舊中國的婦女,與美國的新時代女性,綿延半個多世紀,甚至將近一個世紀,女性在不斷的找尋自己的位置,從被壓迫與被欺凌的舊中國,到女性可以參與社會事務與男人平起平坐的、號稱世界上最民主最開放的美國,可說是兩重天,這個電影,給了我們展示女性地位變化、人格命運演變的最好的舞台。
女性找到真實的自我了嗎?從外表上看,女兒們不再有母親所要經受的父權與夫權的壓迫,而精神上呢,女性自身對自身的束縛,卻並未遠離。
從血緣中,從慢慢追述的歷史中,母親們期望著的是,自己身上的悲劇不再重演,可是那些創傷已經滲入她們的骨髓,在對女兒們的教育中,她們將那些過高的期望、被壓迫者過分的敏感與自尊一股腦壓在女兒的身上,結果,造成了母女之間深深的隔閡,以及女兒殘缺的人格。
周彩芹演的林朵阿姨,是個性鮮明、開朗直爽的母親,從小靠自己的力量從包辦婚姻中逃離,到了美國後,對女兒寄予了極高的期望,女兒有下國際象棋的天賦,得冠後照片被登上雜志封面,這位興奮的母親就一路拉著孩子向人誇耀,孩子並不喜歡,母親就冷眼相向,當孩子向她請求諒解,想繼續下棋,她卻說了一句,想下就下沒那麼簡單,這句氣話,挫傷了女兒的自信,從此她覺得天賦遠離了她,再也沒贏過,不肯低頭的母親,就這樣把孩子的信心給毀了。
女性的抗爭,體現在家庭的這一層面,以女兒作為載體,結果是對女兒的成長造成了創傷,不僅不會成功,反而是女性對女性的進一步傷害,目的過於明確的教育,把自己的好強強加於女兒身上,是對另一個獨立的心靈施加的強權,剝奪了靈魂獨立性的教育,並不能實現自己的目的,卻使得母女之間產生了深深的代溝,女兒們的心靈在畸形的教育下扭曲,成為心靈上的弱者,這是女性對女性的傷害。
心靈上的弱者,是真正的弱者。回看母親當年,面臨著體制的社會的壓迫,她們以自己的聰明才智進行了抗爭,並成功地從那裡逃離,為自己找到了自由,而她們在女兒的心裡造成的傷口,卻令女兒們找不到自己。結果,四個女兒都走了彎路,或者婚姻不幸,或者生活失去目標,之所以成了「不完整」的人,是因為她們的人格不完整,是扭曲的,一直都為別人活著,或者是為母親,或者是為丈夫,而從未想過按自己真實的意願去活。
母親們後來意識到了這種傷害,由於過高的期望,或者自己殘缺的人格對女兒的影響,她們向女兒們伸出了手,鼓勵她們。
盧燕飾演的阿姨的女兒,贏得了一位學校里家世顯赫的男生的愛情,但在婚後,她卻放棄了學業,一心為了丈夫與家庭,一切都從丈夫的要求出發,直到失去這份感情,到要離婚,最終,在母親的鼓勵下,她不想再為丈夫,說出了自己真實的想法,她的萌醒的自我意識,卻幫助她的丈夫重新發現了她,他們又和好了。
另一位阿姨的女兒,要和丈夫過嚴格的AA制生活,這種生活在蠶食著女兒的尊嚴,母親想起自己的生活,被尋花問柳的丈夫罵賤人,那種傷害令她意外溺死了自己的孩子,傷口終生不愈,母親告訴女兒,你是值得被尊敬的,離開他,後來女兒找到了珍惜她的人,獲得了幸福。
母親和女兒的這一對關系,既有對立也有和諧。在童年時,過高的要求,對女兒們產生了傷害。成年以後,母親又用自己的人生閱歷,為女兒解開心鎖,幫助她們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樹立信心。女性與女性最終不再對立,而是成為夥伴,這是擺脫弱者地位的一劑良方。
女性應懂得自尊,母親們告訴女兒們這個道理。自尊自愛,然後才能去愛也才能被愛。
弱者的地位,如果是預先在心裡就為自己設定了,那就勢必無法擺脫,而女性的抗爭首先要從認識到自己的價值開始。意識到自己不是弱者,是平等的人。只有有了這樣健康的心態,女性才能獲得真正意義上的解放。對比《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里的松子,一生從沒為自己活過,都是在為男人,父親或是情人,甚至不惜為此作賤自己,扮鬼臉、受虐待,完全沒有自尊可言,這樣落敗的女性意識,還不如十多年前的一部《喜福會》,還要被作為「神」來加以謳歌,簡直是莫名其妙。《喜福會》探討的女性意識的流變與掙扎,與女性發現自身價值,挺起胸膛為自己活,其意義不獨對女性,對每個弱者都是有啟發意義的。
《喜福會》:異國女性的史詩
喜福會是四個異國女性定期聚會、打牌的活動,慢慢就成了彼此傾訴心聲的場所,她們都已經定居大洋彼岸多年,伴著時光的流逝,皺紋和白發已經慢慢涌現。她們在漸漸老去,老到無力再抗爭自己的命運和生活,心裡卻依然記掛著曾經糾結的往事,她們希望自己的故事在後一代的身上傳承下去,那些故事源自那個古老的國度,那是她們的故土,也是她們心靈棲息的地方。
劇照
我喜歡這部電影,不單單是因為它的細膩,更在乎的是其中綿延而出的史詩感,它不是那種盪氣回腸的快意,而是彌漫於心底久久不散的一種共鳴。這是一個東方人的故事,手法卻是西化,即使拍到中國望族的府第,也沒有那種曲徑通幽的縱深,而幾近是一種平面化的書寫,片中的幾位女性,或出身高貴,或出身低微,心中的角落裡總藏著一段故事。編導用不斷的倒敘、插敘的手法回眸時光,並逐一揭開謎底,抖落出時間的灰燼,這是一段女性掙扎叛逆的歷史,也是一首寫給女人的抒情長詩。
譚恩美的這個故事有明顯的經線和緯線,經線是地域、國別、語言、文化,緯線是時間、年輪、代溝、記憶。這些經緯線縱橫交錯,編織出的一個東方色彩、西方氣質的畫卷,圍繞不同文化的理解總是有些「割裂」的,《喜福會》也更像是一個給西方人觀看的「東方電影」,如同李安的《推手》或者《喜宴》,讓人覺察到文化碰撞的那點點星火。事實上沒有什麼比文化上的割裂更有力,所以片中的四個新生代女人比她們的母親更加獨立、更加叛逆,她們操著一口流利的英文,處在一個自由的國度,過著自己選擇的生活,到頭來暮然回首卻發現自己仍然是弱者。
女人是這個社會的第二性,不管是舊社會的婦女,還是新時代的女性,都逃不掉一種附屬品的地位。民國時代的她們受盡了屈辱,或賣身為奴,或嫁做小妾,或攤上一個風流成性的老公,過的都是凄慘的生活,導演用大量的俯、仰鏡頭來表示這種地位上的差別,攝影機下的女性總是處於一種被俯視的角度,那是她們的脆弱、無奈和瘋狂;處於仰視鏡頭下的,依稀是那些男人,那些代表正統的家族長輩,那些象徵權威的祖宗靈牌。到了現代的時空,女性解放自我,社會仍然固守著傳統的法則,女人和男人收入差距太大,AA制就顯得太過牽強和難熬,還有女人有幸嫁入豪門,等待她的仍然是被拋棄的命運。
攝影機把這些糾結的女性推到了台前,男人則悄無聲息的躲到了背後,四個母親、四個女兒的背後,是父親角色的集體缺席。母親在這里象徵了母體文化,她孕育後代,又渴望一種眼神;母親也是最能體現文化傳承的一類人,她們經歷過青年時代的叛逆,生兒育女之後又復歸於傳統。她們渴望女兒們不再承受自己曾走過不幸,寄予她們無限的希望,開始按照自己的思路給她們規劃前程;女兒們生在自由的國度,追求自由不想被控制,也常常覺得母親的想法荒謬又可笑,於是這種各執己見的偏執形成了無形的代溝,它是文化上的溝壑,又是情感上的隔膜。片中母親強制自己女兒所做的事情,不管彈鋼琴、下國際象棋、與男人經濟獨立,都已經是一種西方化的事物和行為方式了,這是東西方文化的一個巨大反差,也是一種迫切需要改變的情感導致的偏差。
在慢慢的回溯中我們會發現,女性在一種自我抗爭中解放了肉體上的捆綁,卻同時戴上了精神的枷鎖,或者是烙印。女人自有其偏執的一面,喜歡誇耀,也很好強,卻沒想過怎麼去為自己而生活,她們以聰明才智對待別人,以傷口和疼痛對待自己,本身就是一個困囿於自我世界裡的可憐人,於是她們開始一致的尋求改變,尋找相互的共融。《喜福會》是在某種程度上將她們的經歷放大,母女之間的沖突也被擺在了主要地位,它富於戲劇化,伴隨多場情感沖突,浮顯出非同一般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張力。移民電影大多以一種和諧收場,《喜宴》是這樣,《喜福會》也一樣,影片以四對母女的和解作為故事的結尾,是一種東西文化的互補與交融,也是一種隔代情感上的理解與尊重。
導演王穎(他的妻子是繆賢人)是香港移民,很適合執導這類橫貫東西的移民題材,影片人物眾多、關系復雜,卻被處理的絲毫不亂、不溫不火。攝影機大多保持在靜位,其構圖工整,伴隨大量的慢搖凸顯出傳統的東方神韻,也流露出部分的西洋版畫風格。遺憾的是影片劇情上總有些虛假,部分情節不可信,表演上也透射出濃重的舞台化痕跡,成為影片之中的一處瑕疵。本片由奧利弗·斯通監制,收羅了溫明娜、周采芹、盧燕、鄔君梅、俞飛鴻等眾多明星,連第四代導演吳天明也有幸客串了一把,足見影片整體的強大。《喜福會》入圍了1993年奧斯卡獎的評選,在市場上也掀起了一陣「催淚」狂潮,成為當年的賣座佳片,也幫助王穎在好萊塢站穩了腳跟。
說起來《喜福會》這樣的女性故事本來就是無比動人,更何況還有那蕾切爾·波特曼氣勢恢宏的配樂感染著心緒,影片的結尾里,三個未曾相見的姐妹抱在一起哭泣,我明知道那很假,淚水仍然悄無聲息的潤濕了眼眶。
4. 英文電影《喜福會》總結,分析!
書中語言的智趣、機敏、傳神、幽默,讓我數度體驗到了閱讀的赤裸裸的愉悅,生動、逼真的細節,想像力的綺麗,時常令人叫絕。她的敘述從容不迫,有稜有角、細膩而不顯瑣屑,而書中變換著的完全由第一人稱進行「講故事」的不同敘述角度,讓我體驗到的同樣是一種心靈的放鬆與自由(讓我想起小時候,冬夜裡圍著火爐,我們全家人聽父親講故事的情景)。這種「放鬆與自由」為我進一步理解作者寫作的意圖——對一個(不,是很多個)故事的思考——作好了充足的鋪墊。
《喜福會》可以看做由四條交織著的發展線索擰成的一根繩子,這根繩子也就是「母親與女兒」之間在歲月流逝及空間轉移中的發展關系。而「喜福會」這個由四個中國母親操辦起來的純粹中國式的聚會,無疑就成了編織這根繩子的最好的開端(故事的切入點)。四對母女——總是由女兒的口吻講述自己與母親(母親再與女兒)濃得化不開的情感瓜葛,然後在這種「成長與背離」的日常生活的生動描述中延展出東西文化的碰撞、交融及嬗變的主題。是的,在美國的土地上,四個中國母親用各自「心靈的滄桑」,總是想把自己的「美國女兒」塑造成「中國風景」,而美國的土壤畢竟是美國的土壤,無論中國母親怎樣努力,女兒們最終還是要長成美國式的,因為連母親們自己也總是會在不知不覺中講起「蹩腳的英語」(兩種文化的交鋒最直接地體現在兩種語言的交鋒上,譚恩美應該是深諳這一點的。她說:「我為日常生活中的語言所迷。我把大量的時間用於思考語言的力量——它激起一種情感、一個視覺、一個復雜想法或一個簡單真理的方式。」)但女兒們不得不承認中國的「傳統文化」(總是隨著她們母親的身影)仍然存留在她們的血脈里,無論凝固著還是流淌著,這種情感總是抹之不去。「……她是我的孩子,她天生是女孩;我又是我母親的孩子,天生也是女孩。我們就像台階一樣,一級又一級,上上下下,但走的都是一條路。」譚恩美借用小說中人物的言語,說出了這種無法割捨的(可以拋除小說的一切外在形式的)「情懷的真理」。
小說塑造的四對母女形象,她們呈現的迥異個性,都寫得妙趣橫生、血肉豐滿。譚恩美絕對是個講故事的高手,我們可以發現在她那些緊密相扣的故事中,又穿插了很多——母親講給女兒的小故事——這些故事完全是東方式的「古怪和神秘」,是果實的核(一種永遠生植在她們大腦里的「文化夢魘」),被婉婉道來、層層鋪展,生趣盎然。這是除小說的語言魅力,另一層吸引我的獨特之處。
談到小說的語言魅力,我可以舉出很多展現譚恩美才華的神來之筆。比方說她寫女兒對母親的敬畏,女兒想讓母親接納自己男友時的忐忑心理,形容男友容易被忘掉,「就像葬禮上某個人的侄子」;寫女兒對母親的抗爭:「我說這話時有點怕,像是把蠶、蟾蜍或者別的討厭的東西從嘴裡吐出來。」;寫母親了解自己的女兒:「如果我想記住什麼,就像在碗里尋找你沒吃凈的飯粒一樣容易。」……這些精彩的筆墨,我想只有譚恩美這樣對兩種語言有過獨到感受的作家才能寫得出來的,她掌握了將日常細微的生活,轉移到語言的核心上來的力量。還有一點需要補充的是,《喜福會》是譚的處女作,有點橫空出世的味道,這本書曾連續9個月被列入《紐約時報》暢銷小說排行榜首,並獲「全美圖書獎」等獎項。
當然,我也看到了《喜福會》中的一些瑕疵,在這里暫且略去不談,我只想將自己閱讀的愉悅(我偶然獲得的無限驚喜),與喜歡讀小說的朋友分享。
Between mother and daughter 奇瑰 story
In the book the language wisdom interest, was resourceful, is expressive, is humorous, lets my several experience the reading naked joyfulness, was vivid, the lifelike detail, the imagination beauty, often make person 叫絕. Her narration is unflustered, 有稜有角, is exquisite but does not reveal trivially, but in the book transforms completely carries on " tells the story " the different narration angle by the first person, lets me experience similarly is one kind of mind relaxes with is free (lets me remember childhood, winter night gathers round stove, our whole family listens to father to tell story scene). This kind " relaxes with is free " for me further understands the author writes the intention - to one (, was not very many) the story ponder - finishes the sufficient upholstery.
One string by four which " happy luck meets " may consider as to interweave the development clue twists, this string also is " the mother and the daughter " between passes and in the spatial shift development relations in the year. Four pair of mother and daughter - always are not narrate by daughter's 口吻 oneself with the mother (mother again with daughter) is thick the emotion connection, then " the growth with departs from " in the daily life vivid description extends the display thing culture in this kind the collision, blends and the evolution subject. Yes, on USA'S land, four Chinese mother with each one " the mind vicissitudes ", always is wants " the American daughter " to mold own " the Chinese scenery ", but USA'S soil after all is USA'S soil, regardless of Chinese mother how diligently, daughters finally or do have to grow into USA -like, because continually mother own also always is can in unconsciously center say " inferior English " (two kind of cultural confrontation most direct terrains now in two languages confrontation, Amy Tan should be deeply knows by heart this point. She said: " I confuse for the daily life in language. I use in the massive time to ponder language strength - it arouses one kind of emotion, one visual, one complex idea or one simple truth way." But the daughters can not but acknowledge China "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 (always was along with their mother's form) still preserves in them blood vessels, regardless of coagulated or the flow, this kind of emotion always was wipes does not go. "... She is my child, she inborn is the girl; I again am my mother's child, inborn also is the girl. We like the stair same, one level of another level, every one, but walks all is one road." Amy Tan borrows in the novel character's spoken language, said this kind is unable to shear the shed (may throw eliminates novel all external forms)" the mood truth ".
The novel molds four pair of mother and daughter images, they present the different indiviality, all writes full of beauty and significance, the flesh and blood is plentiful. Amy Tan absolutely is the master which tells the story, we may discover these close buckles in her in story, also alternated the very many - mother says for daughter's small story - these stories completely is east the way " is strange and is mystical ", was the fruit nucleus (one kind forever lives plants in their cerebrum " cultural nightmare"), came by 婉婉 the road, layer upon layer to spread out all over, 生趣盎然. This is eliminates the novel the language charm, another attracts me uniquely place.
Talks about the novel the language charm, I may point out very unfold the Amy Tan talent the god come the pen. For instance she writes the daughter to mother's respect fear, the daughter wants to let the mother admit when the oneself boyfriend's disturbed psychology, describes boyfriend is easily forgotten, " likes at the funeral some indivial nephew child "; Writes the daughter to mother's resistance: " I said when this saying a little fears, the picture is the silkworm, the toad or other repugnant thing puts out from the mouth." Writes the mother understands oneself the daughter: " If I wants to remember what, the picture seeks you in the bowl has not eaten the grain of cooked rice equally is only easy." These splendid words, I want only to have Amy Tan like this have the original feeling writer to two languages only then can write obtain, she will grasp the daily slight life, shifts strength which came up to the language core. Also has one point needs to supplement, " happy luck meets " is Tan's maiden work, a little 橫空 is born the flavor, this book continuously 9 months was once included " New York Times " the bestselling novel rank first place, and won " the entire American books prize " and so on the prize item.
Certainly, I also see " happy luck met " the center some slight defect, for the time being leaves out in here does not discuss, I only wanted to read joyfully own (I accidentally obtain infinite am pleasantly surprised), with liked reading the novel the friend share.
5. two kinds 講訴的是怎樣的一個故事
描述了一對住在加州的母女之間的關系和沖突。故事的主人公吳景梅(景梅"珠妮",jing-mei "june" woo) 的母親在中國出生長大,後來因為中國政局動盪的緣故而移居美國。
出於一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景梅的母親希望景梅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成為一個鋼琴家,能出名、得到社會廣泛承認。當景梅得知母親這一決定後,她開始變得心慌意亂,潛意識里也產生了反抗抵觸情緒。
隨後的過程中她發現她即使再努力也達不到母親對她的殷切期望,因此她決定不再按照母親的吩咐去做,代之以我行我素,只是想做她真正的世派自己。
事實上,二十年後當景梅回憶這些往事時,她仍然覺得難以理解當初她母親的動機和一片苦心。譚恩美以景梅母女的糾葛來揭示不同文化背景下母女之間的矛盾。
介紹
《兩類人》是《喜福會》里的第八個故事,這本暢銷書「交織了家庭里的女性因為代溝和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導致的錯綜復雜的關系和矛盾」 (schilb 346),這些故事基本上也是根據作者譚恩美親身的家庭矛盾和中美之間的文化沖突而完成的。
《喜福會》在1993年改編為同名電影,由華裔導演王穎執導。《喜福會》是美國著名的華裔女作家譚恩美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也是她的成名作,甫一出版即大獲成功,當年曾經連續八個月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旋即改編為同名影片,影響深遠。
小說描寫了四位性格廳返頌、命運各異的中國女性拋卻國難家仇,移居美國,以及她們各自在美國出生、成長的女兒的生活經歷。
作為第一代移民的母親們雖已身在異國,卻仍是徹頭徹尾的中國女性,國難家仇可以拋在身後,卻無法拋卻與祖國的血脈親情。而在美國出生的女兒們,雖外表看來與母親扮鄭非常相像,卻是在迥異於中華故國的價值觀與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並不得不親身承受兩種文化與價值觀的沖撞。
母女之間既有深沉執著的骨肉親情,又有著無可奈何的隔膜怨恨,既相互關心又相互傷害……不過,超越了一切的仍是共同的中華母親,是血濃於水的母女深情。
6. 電視劇喜樂會的主題曲叫什麼潘虹、黃磊、林熙蕾等演的
↑↑↑原名《愛你緣是真》,主題曲胡偉立作 「96年我(胡偉立)快收山了,又和他(李國立)合作了電視劇〔愛你緣是真〕(又名〔喜福會〕劉松仁,潘虹,羅慧娟,張國柱主演),他總是能從人與人之間的悲歡離合中反映出大時代的跌盪,又是一部大跨度表現中港台的大型劇集,這種內容又正好是描寫人性最好的音樂素材,我之最愛,往往片子本身打動了你,激發創作靈感,爆發力也相應的更強,能獲得更大的滿足感,至於票房,收視率,獎項等等是以後的事了。為這部戲寫了個主題歌,本來想請蔡琴唱的,後來是一位年輕歌手唱了,也不錯,但正因為年齡,少了些滄傷感,商業社會有很多時候只能妥協,算是小小的遺憾吧。」——摘自胡偉立新浪博客 土豆豆單全劇配樂欣賞: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ayindex.do?lid=3983239&iid=20038245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3983239/歌曲的名字好像就是《愛你緣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