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影十二怒漢主題
⑴ 《十二怒漢》,上個世紀的驚悚懸疑片,真正的兇手你猜對了嗎
首先可以肯定一點的是,這個片中要審判的那個少年肯定不是兇手。
我們可以來簡單的理清一下電影的劇情。一個18歲的男孩被控訴殺害了自己的父親。在案發現場,樓下的瘸腿老頭聽到少年對父親說:「我要殺了你!」,隨後他又聽到撲倒一個在地的聲音,這被所有人認為是少年父親摔倒在地。住在父子對面的女證人說,當時正有一輛六節的電車,她通過最後兩節車廂的窗口,親眼看見男孩舉過頭狠狠往其父親胸口刺下,當然,還有那把所有人都認為是凶器的匕首。
有沒有兇手這件事其實並不重要,因為這本來就不是一部懸疑偵探電影。《十二怒漢》對於我而言,更像是一個對社會的拷問。其實兇手從來不是一個人,在面對一個人生命,即便這個人是即將判刑的囚徒,如果一個國家的司法變得愚目,如果所有公民開始視若無睹的時候,那麼,這樣的社會才是真正的兇手。
⑵ 電影《十二怒漢》講述了什麼故事
影片講述一個在貧民窟中長大的男孩被指控謀殺生父,案件的旁觀者和凶器均以呈堂鐵證如山,而擔任此案陪審團的12個人要於案件結案前在陪審團休息室里討論案情,而討論結果必須要一致通過才能正式結案的故事。
《十二怒漢》(12 Angry Men)是由米高梅公司製作的一部黑白電影,由西德尼·呂美特執導,瑞吉諾·羅斯(Reginald Rose)編劇,亨利·方達、李·科布、馬丁·鮑爾薩姆等人主演。 該片於1957年4月10日在美國上映。
這部獲柏林金熊獎的影片是盧曼特的電影處女作,它將出身自電視界的紐約派導演特有的寫實和知性風格帶入美國電影中。
《十二怒漢》以陪審團的視角讓每一個觀眾彷如都是成員之一,同時極度精湛的群戲把控,使繁多的角色未有一個淪為臉譜化的人物,每一個都是那麼鮮活立體,由此引人入勝對對社會制度,人性,思想的激辯,以超越了案件本身,考度的是對生命的尊崇。
影片評價
1、這部影片的法庭戲節奏利落,結構緊湊,主題嚴肅,絲毫不因故事場景的局限性而顯得沉悶,而且眾多演員均有精彩表演,將一個深入探討陪審團制度利弊的故事拍出了濃厚的戲劇性和吸引力。
該片的場景單調得離奇—全片只有一個場景,可以創吉尼斯世界紀錄。這一個能讓所有觀眾痴痴地看上一個半小時的場景,就是一間陪審團的休息室,把旁邊的小廁所計算在內都不會超過40平方米。
導演用他魔術般的藝術表現力,在這間不足40平方米的房子里展現了耐人尋味的感人故事。(今晚網-今晚報評)
2、《十二怒漢》通常被認為是導演西德尼·呂美特的巔峰之作,而我以為,影片的劇本才是它傑出的關鍵。編劇雷金納德·羅斯在縝密、理性、充滿力量的劇作中,提出了一個偉大的命題:在民主社會中,人們應當如何行使自己手中的權力?
隱藏其後的是更高層面的哲學思考:在艱難的環境下,我們仍應力圖保持對生命的尊重。羅斯的劇本,人物刻畫飽滿,懸念沖突迭起,起先是涓涓細流,中段是波濤洶涌,最後排山倒海一般的戲劇力量,至今仍有力地撞擊著半個世紀後的觀眾。(北京日報評)
以上內容來自 網路-十二怒漢
⑶ 1957年上映的《十二怒漢》這一美國影片為什麼會被很多人喜歡
雖然本電影製作成本低,全程自始自終只有一個場景:陪審團休息室,以十二個陪審員的辯論貫穿著整個故事卻可以從人性、法律、制度等方面給觀眾帶來極大的深思。特別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很鮮明,看完電影你很可能記不住裡面每個人的名字,但絕對忘不了他們的座位順序和他們性格特點。影片的最後沒有一個明確的結局,關於被告男孩最終是否被判有罪,影片並沒有明確的交代,很顯然男孩的生死並不是影片的主題,其真正目的在於給觀眾帶來關於人性,關於生命,關於法律的思考。
1)《十二怒漢》講述的是十二位身份背景不同的陪審員在一個封閉的房間里討論一個被控謀殺生父的貧民窟男孩罪名是否成立的故事。八次投票,從開始的十一票有罪比一票無罪到六比六平,再到最後的全票無罪,陪審員的矛盾沖突也隨之越來越復雜和尖銳。我們無法得知這個男孩是否殺死了自己的父親,但是這部關於法律的電影,其意義不在於無罪的結果,而在於辯論過程中展現的公平正義、人性和所謂的「固執己見。
⑷ 十二怒漢想表達什麼
《十二怒漢》講述的是12位陪審員對一個兇殺案進行反復爭論的故事,最終因被告人殺父的指控疑點太多做出了無罪的認定。作為電影,該作品知名度極高,最近終於有了中譯版文本。
文本閱讀所帶來的思考我以為是遠勝於電影畫面「走馬觀花」的,細心的文本斟酌、反復閱讀推敲,除了案情故事和犯罪與否的推定之外,我們還可以從中得到很多啟示。不止於從陪審制的角度進行討論,也不止於從刑事辯護的角度展開,您還可以收獲更多的啟示。
首先,是要有生活的常識。在12個陪審員里,有幾位陪審員尤其是8號陪審員對生活的常識了解得非常透徹,所以他們能對庭審中看似鐵定的事實提出懷疑。
譬如,有證人作證聽到了被告人對被害人說:「我要殺了你!」有陪審員指出,日常生活中不少人氣急之下往往就會脫口而出:「我要殺了你!」或「我要宰了你!」但是,這並不表示真的打算殺人,更不代表要著手實施殺人的行為,只是一種憤怒心情的誇張表達而已。一位陪審員還指出,電車從身邊經過時聲音震耳欲聾,不可能聽清一段距離外別人的說話。所以如果有人作證說他在電車經過時聽到了被告人對被害人的威脅以及被害人倒地的聲音,是非常可疑的。這讓案中老人的證言有了更多的疑點。
還有陪審員知道當地人尤其是「問題少年」的用刀習慣,也發現被告人比被害人矮一頭,因此根本不可能形成被告人身上那樣的傷口。
其次,要有求實的精神。8號陪審員自己到案發現場附近一家店裡買了一把刀,發現它和被害人身上的刀以及被告人自述購買的刀異常相似,從而感到被害人身上的刀很可能不是被告人擁有的那把——這樣的刀很多且任何人都能夠容易得到。同時依據日常的經驗,他質疑腿腳不便的老人從床邊穿過卧室、走過40多英尺長的走廊再打開門應該遠不止用「15秒鍾」。於是他要法庭工作人員送來老人住房的示意圖,請其他陪審員拿著秒錶,現場模擬老人的行動,結果發現用了40多秒鍾。
此外,求實的考證,證明即使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記憶也不會准確全面,「記不清」或者「記不得」並不一定是犯罪後有了心理壓力的結果,更不等於撒謊。
再就是要有細密合理的推理。有陪審員指出,如果真的是被告人殺了自己的父親,,一般會逃之夭夭,絕不會幾個小時後又返回現場。既然被告人能鎮定地抹去指紋,那就不應該忘記帶走作案工具。
還有就是要有仔細的觀察。陪審員發現自稱目擊了兇殺的女證人不斷地揉鼻樑,並且鼻樑上有戴過眼鏡的印痕,從而肯定她應該平時是戴眼鏡的,有視力障礙,不戴眼鏡時絕對看不清遠處別人的相貌。
《十二怒漢》表達的是要有尊重和保護被告人權利的高尚職業道德,要有捍衛刑事辯護制度價值的高度責任意識,要真正把被告人當「人」看,這樣才會將自己的潛力激發出來,將自己的能力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這是從法律層面的梳理,但其中的道理並不止於法治領域,現實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事,很多道理何嘗不是如此。
⑸ 美國版《十二怒漢》觀後感
導語:《十二公民》講述一個在貧民窟中長大的男孩被指控謀殺生父,案件的旁觀者和凶器均以呈堂鐵證如山,而擔任此案陪審團的12個人要於案件結案前在陪審團休息室里討論案情,而討論結果必須要一致通過才能正式結案的故事。我整理了這部影片的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作為歐羅巴幾大人種之一,斯拉夫人和日耳曼人、凱爾特人一樣,在歐洲文明史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作為斯拉夫民族的優秀代表——俄羅斯人,他們的性格和成就,如同伴隨他們成長的伏爾加河水和伏特加烈酒一樣,一半是寧靜,一半是瘋狂。他們時而美麗,如頓河邊晨曦中戴花邊的金發姑娘;他們時而粗魯,如烏拉爾山腳下哥薩克小鎮的醉酒大叔。在 很多領域,俄羅斯人總有驚人之舉,比如他們是第一個發射衛星和送宇航員進入太空的國家,比如年以不流血的最小代價成功實現蘇聯解體…在文學影視領域,他們更是人才輩出,比如赫赫有名的普希金、托爾斯泰、肖洛霍夫等。而下面要講的,不是那些遠去的大文豪們,而是俄羅斯著名導演,尼基塔·米哈爾科夫的代表作——《十二怒漢》。
十一長假是個荒謬的刺激消費的舉措。人們收入本身就不高,還打著刺激消費的口號全國狂歡。這就好比中國股市,池子本身就不大,還不斷往裡抽水,想不被榨乾都難。多年來的統計數據表明,這種坑爹的長假經濟效應根本就不奏效。當然,這只是根據數據分析得出的理性結論。對於廣大人民群眾來說,什麼刺激消費,都讓它見鬼去吧!一年到頭就那麼幾天放鬆的日子,不出去走走實在對不起祖國和黨的關懷。於是乎,所有的景點,君不見,人山人海,摩肩擦踵,簡直就是一個個靈長類動物園,和籠子里的大猩猩們沒啥區別。對於逛多了動物園的我來說,長假七天沒有對國家經濟增長做過什麼貢獻,於是扯幾句這幾天看過的電影的文字,舒緩愧疚之情。
《十二怒漢》的劇情很簡單,講述的是個不同職業和社會地位的陪審團成員聚集在一起商議一個少年對其繼父的一級謀殺指控。影片長達兩個多小時,場景在法院旁邊一所學校的活動室里,狹小、單一、枯燥。但作品拿到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獲得巨大成功,必然有其妙處:
第一,新瓶裝舊酒,釀酒材料不同。俄羅斯版《十二怒漢》翻拍於美國年版《十二怒漢》,大學上選修課時曾聽老師提到過這部電影。美國版的《十二怒漢》獲得巨大成功,之後,又先後有三版《十二怒漢》問世,但反響平平。直到尼基塔·米哈爾科夫的這一部,才取得巨大成功。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內容,用了新瓶子。影片以俄羅斯車臣為背景,由一個車臣少年涉嫌謀殺收養他的俄羅斯軍官展開敘述。眾所周知,俄羅斯是一個擁有一百多個民族的國家,在斯大林獨裁統治期間,民族矛盾激烈,車臣是最具代表性的地區,前幾年因沖突不斷頻頻吸引世人關注。影片中除了十二個陪審員在活動室中為車臣少年是否有罪展開爭論之外,還用黑白、詩化的鏡頭斷斷續續地展示了車臣沖突的血腥,特別最後階段一隻狗叼著一隻被炸斷的手,手上的戒指反射刺眼出的光讓人深感戰爭的恐怖。車臣問題可歸結為民族問題,但終究還是宗教沖突和文明沖突。誠如亨廷頓在《文明的沖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所言,未來世界的沖突和戰爭基於文明的沖突。其實這個觀點千年前就適用。自薩拉丁於年佔領耶路撒冷後,穆斯林文明與基督文明的沖突便綿延不絕,多達九次的十字軍東征並沒有消除仇恨。而今,伊朗、土耳其、巴基斯坦、埃及、利比亞等穆斯林國家與歐美基督教國家的矛盾越來越深,車臣與俄羅斯之間也如此。東羅馬滅亡後,包括車臣、黑山、塞爾維亞、喬治亞等巴爾干半島和外高加索地區被阿拉伯人征服,屬於伊斯蘭教,這與俄羅斯的東正教(屬於基督教)的矛盾不斷加深。這一點,中國的新疆、寧夏最為相似。盡管馬克思那個傻逼把宗教說得一無是處,但是人類是離不開宗教的。盡管都是斯拉夫人,但正因為宗教、文明沖突的原因,車臣地區才會如此動盪不安。而導演剛好抓住了這個新瓶,裝下“十二怒漢”的舊酒,客觀地展示了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地區矛盾和民族矛盾,看來俄羅斯主管電影發行的政府部門比較開放。這是要是換在廣電總局牛逼哄哄的中國,拍一部新疆關於民族矛盾的片子是不可能的事兒。總之,尼基塔·米哈爾科夫恰當地運用了車臣的背景使影片獲得了巨大成功,據說當時俄羅斯總統普京還專門觀看了這部電影。而這也是先前幾部翻拍片難以成功的原因之一吧。
第二,“少數戰勝多數”的個人主義思潮。東西方文化很大的一個差異就是農業社會集體主義和商業社會個人主義。如在教育上的差別尤為明顯。東方提倡填鴨式的教學,一千個讀者只有一個哈姆雷特;西方提倡放羊式教學,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尤其是美國好萊塢電影,把希臘式的個人英雄主義發揮到極致;而在中國常聽到的一句話是“我相信組織(集體)的安排”,文化差距一目瞭然。俄羅斯雖然經歷過蘇聯時期的社會主義集體觀,但其根本還是一個個人主義盛行的國家。影片中,十一個陪審員一致贊成車臣少年有罪,唯有一個陪審員不贊成。經過層層爭論,最終使贊成票與反對票的比例由變為,令人膛目結舌的結果。這是典型的個人英雄主義,雖然只發生在簡陋的活動室里,沒有好萊塢式的驚險打鬥、美女襯托,但拯救了一個鮮活的無辜的生命,依舊偉大。
第三,也是此部電影的核心——陪審團制度。所謂陪審團制度,指的是特定人數的有選舉權的公民參與決定是否起訴嫌犯、並對案件作出判決的制度,此制度多用於英美法系的國家和地區。陪審員要有一定的資格條件,如國籍、年齡、職業等。影片中的位陪審員來自各行各業,有畢業於哈佛大學的上層階級,也有開計程車的底層人。陪審員作為法治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爭議不斷。一方面,陪審團制度保證了普通人民參與行使司法權,使普通人能夠司法過程中參與的人民性、組成人員的人民性和裁判的人民性,同時因為有陪審團的直接參與,可以根據陪審團的意見修改法律而具有造法功能,更重要的是通過人民的參與,可以推進公民知法、守法,具有重要的法制教育功能。總之,陪審團制度本著“寧可錯放一萬,不可枉殺一人”的以人為本的理念,在制衡司法獨斷與專橫,保障公民自由、民主發揮重要作用。這與中國時下一起起冤假錯案形成鮮明對比。另一方面,不可否認,陪審團制度也有不足的一面。因為陪審員不是專業人員,有時會受情感、種族等因素影響作出令人匪夷所思的審判。如上世紀年代美國辛普森案,不管檢方的證據是否充足,由於陪審團都是黑人(辛普森是黑人),陪審團一致判定辛普森無罪。再比如今年的總裁卡恩,因為涉嫌強奸女服務員而被宣判有罪,幾天後又戲劇性地被宣判無罪。這些缺點成為很多人沖擊陪審團制度的理由。其實,任何制度都不是完美的,陪審團制度也不例外。但是,陪審團制度的優點遠遠大於缺點,截止到目前人類還沒有找到更好的方式去替代它。正如影片中的陪審團成員,平時他們如滄海一栗,是社會微不足道的小角色。然後正是通過陪審團這一制度,使他們能夠通過自己微小的力量來捍衛一個國家的司法正義,成為制衡司法專橫的有力武器。試想一想,假如前幾年的江蘇彭宇案有陪審團參與,最後的判決結果還很難說。也正是因為受這一案件的.影響,現在社會淪落到老人跌倒無人敢扶的尷尬境地。正是因為陪審團制度的缺失,成為中國難以實現法治的原因之一吧。
第四,對於人性的描寫。人性是惡的,自私的?還是善的,無私的?影片通過幾次談話來展現。一是牆上有污染的管道。那個管道已存在四十年,照此下去,他還會存在四十年。為什麼,因為公家的東西,沒人去在意,更有甚者據為私有。這就好比經濟學中的“公地悲劇”,越是公共的財產,越是沒人管理,越是容易受到私心的掠奪。目前中國的巨大的國有資產,不正是一個巨大的公地悲劇嗎?二是名陪審員一致作出車臣少年無罪的投票後,陪審團主席提出一個問題:車臣少年無罪釋放後,無家可歸,肯定會遭到追殺。陪審團宣判他無罪,但同時也宣判了他的死刑,怎麼辦?此時陪審員們的反應是自私的,有的要去會女友、有的趕著去演出…但同時,他們的理由也是合理的。人性本身自私,我們無須高舉道德的棍子棒殺其他人。因此,人是二分善八分惡,需要用法律去威懾,用道德去教化,前者為主,後者為輔。
最後,關於結尾。東西方民族的心理差異,在電影結尾處尤為明顯。西方重過程,在結尾處簡單化或者模糊處理,讓觀眾有想像的空間。比如《魔戒》第三部的結尾很有趣,觀眾會認為這是在為將來再拍續集埋下伏筆,但更多的是給觀眾留下一個想像的空間。這部電影也同樣如此,結局很明顯講得不那麼詳盡。不然,怎麼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呢?東方重結果,中國包括香港的電影則是大團圓式的結局,最後一定是皆大歡喜的、熱鬧的,在酒杯和鞭炮聲中結束的,沒有太多的想像空間。當然,這兩種方式,無孰優孰劣之分,只是文化心理差異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