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電影主題為切入點
㈠ 滿意的一定會採納的,從哲學角度分析一下電影《超體》,找幾個切入點具體談談
1、生命起源:畫面一開始展示的是細胞分裂,從單細胞到多個單細胞。
1分2
2分4
4分8......無限分裂,無限多個單細胞體誕生
這里有個值得思考的地方:即使是分裂出來的仍然是同樣的單細胞,為什麼之後會演變成各種不同的生物呢?
那是因為分裂出來的單細胞,吸收不同的物質、雜質(食物源),導致異變,異變的單細胞再和其它細胞重組,誕生新的物種。(雜交階段)
細胞與細胞之間的距離太近了,沒有規則的運動,也就是混沌期,雜交、重組,形成了之後各種不同的物種。
那為什麼之後的物種沒有雜交重組了呢?
這個問題很簡單:因為之後的物種,有了各自族群(你可以看做是文明期,就如人類不會去找動物做伴侶,同樣的道理。),有了領地,就不會再像細胞階段那麼的混亂了。
物種起源:通過分裂自己,不停的復制更多的自己,從個體演化出群體,擴大生命范圍。
物種會發生進化,基因、表型的突變積累後會形成新的物種。
微生物是地球上最早的"居民"。假如把地球演化到今天的歷史濃縮到一天,地球誕生是24小時中的零點,那麼,地球的首批居民--厭氧性異養細菌在早晨7點鍾降生;午後13點左右,出現了好氧性異養細菌;魚和陸生植物產生於晚上22點;而人類要在這一天的最後一分鍾才出現。
在大自然中,生活著一大類人的肉眼看不見的微小生命。無論是繁華的現代城市、富饒的廣闊田野、還是人跡罕見的高山之巔、遼闊的海洋深處,到處都有它們的蹤跡。這一大類微小的"居民"稱為微生物,它們和動物、植物共同組成生物大軍,使大自然顯得生機勃勃。微生物王國是一個真正的"小人國",這里的"臣民"分屬於細菌、放線菌、真菌、病毒、類病毒、立克次氏體、衣原體、支原體等幾個代表性家族。
以細菌家族的成員來說,它們是靠自身分裂來繁衍後代的,只要條件適宜,通常20分鍾就能分裂一次,一分為二,二變為四,四分成八,……就這樣成倍成倍地分裂下去。如果按這個速度計算,一個細菌24小時內能產生2.2e43個後代,總重量為2.2e28克,相當於4個地球的重量 ! 雖然這種呈幾何級數的繁衍,常常受環境、食物等條件的限制,實際上不可能實現,即使這樣,也足以使動植物望塵莫及了。
物種定義的前提條件是與其它物種形成生殖隔離。
而在最底層的細胞,細菌,由於生存空間小,密度又高,很容易導致雜交混種。而體積越大的物種,就會形成生殖隔離,如陸地動物、人等。
2、人類起源:畫面開始出現猿猴喝水,很簡單的狀態。
字幕:「數百萬年前我們的地球,被賦予了生命。而我們能做些什麼呢?」
人類世界至今,越來越豐富,不再是像原始初期的猿猴那樣只會簡單的喝水,人類可以做更多的事。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工作。
3、人情關系
女主角露西(以下用露西)同一個認識不久的男人的對話,男的想讓露西去幫他送貨。露西想起了和這個男人認識一起遊玩的日子,覺得有些虧欠那男的。
4、報恩?好人?
男的說自己去了博物館:「有一個女人,大家都知道她叫露西」。
畫面切換:博物館里的猿猴。
男的想告訴露西,做好人,幫助別人,大家會記住她,她的名字,並寫進歷史。
但露西的回答是:「你說我們是好人么?」
男的回答:「是啊」後又補充:「NO」
露西的意思是:不會因為之前你給過我好處,我就欠你恩情並報答你,幫你做事。
5、誘惑與陷阱
那男的繼續說服露西,說:「用你美麗的笑容,把他的手提箱送去!」
畫面切換到老鼠和捕鼠器(有食物),食物很有誘惑力,但有陷阱,有代價。
6、他人的強制手段
露西仍然拒絕,但是男的硬是塞給露西500美元,並用手拷拷住露西,命運被動展開。
7、利益追逐
電影上部分經常畫面切換到動物,動物界的從林法則,弱肉強食,換到人類,同樣是如此競爭,只是看上去沒有像動物那麼的野蠻。
豹追殺獵物羊。
而女主角這時就像是被追殺的獵物。
畫面:豹成功獵殺羊
那男的被殺,露西被抓。與動物畫面吻合。
8、恐懼階段
由於是弱勢,露西成了獵物,心理非常恐懼害怕。
恐懼心理是人類與生懼來的,除了人類,別的動物同樣有恐懼。
恐懼的源頭是未知,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對自己不利的事,導致恐懼害怕。
9、智慧物種:大腦使用率
大腦使用率越高,物種越聰明,越有智慧。因此人類站到了地球食物鏈的頂端。
人類從原始人開始懂得使用工具,取火,開始了文明的發展。
普通動物大腦使用率在5%以下,
人類大腦使用率在10%左右(之所以在10%左右,沒有更高的提升,是因為人類過渡依賴工具。)
唯一的特例,大腦使用率超過人類的海豚,大腦使用率達到20%。
雖然海豚的大腦使用率比人類高,但並沒有像人類那樣發展出文明,主要原因是沒有像人類那樣有靈活的肢體,靈活的手指,腳。無法創造工具。
「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人類痴迷擁有現狀...」
因此人類發展也是比較緩慢的。
10、節省時間
人類文明的發展,就是發明、使用更多的工具幫助人類做事,節省時間。
11、獨立與發展
「如果它的棲息地處在不利的環境,細胞將選擇自生,也就是說,自給自足...」(只顧自己)
「但是,如果棲息地處於有利的環境,這就是復制的選擇」:繁殖下一代。
「而當他們死去後,這些細胞重要數據,將通過遺傳的細胞,知識,專業知識是通過時間遺贈的。」(部分知識:即生存本能,遺傳下來的基礎的生存本能,與尋食物有關,也就是尋找食物的能力。)。
例如:
許多動物生下來就具備某些能力,比如蜘蛛不學習就會結網;蚊子不用學習就會吸血;蝴蝶從繭中出來就會飛;小魚孵化出來就會游;小海龜從蛋里孵化出來就會爬,而且知道向海的方向爬;哺乳動物的幼仔生下來就會吃奶;小羊生下來很快就會站立,幾天後就會跑,等等。
而人類:
人生下來會有一些是天生就會的,比如吃奶,也算是技能,木頭總不會這個吧,也要大腦來支配的行為,或者很多行為習慣,比如喜歡聞東西,是個習慣,很多人都有,也是沒人教的。
遺傳基因除了遺傳體貌特質以外,也遺傳了一些知識和行為類的東西,只是比例很小而已。
12、變化
電影主題:用葯成佛,大腦被開發超過10%以後,甚至100%以後會怎樣?
人腦中有2千億多個腦細胞、可儲存1千億條訊息,思想每小時遊走三百多里、擁有超過1百兆的交錯線路、平均每24小時產生4千種思想,是世界上最精密、最靈敏的器官。人的腦部構造分為大腦、小腦與腦干。大腦由大腦皮質(大腦新皮質)、大腦邊緣葉(舊皮質)、腦干、腦梁所構成。大腦皮質從位置上可分為額葉、顳葉及枕葉三部分。
此外,腦又分為左、右兩半部,右半球就是「右腦」,左半球就是「左腦」。而左右腦平分了腦部的所有構造。左腦與右腦形狀相同,功能卻大不一樣。左腦管理語言,也就是用語言來處理訊息,把進入腦內看到、聽到、觸到、嗅到及品嘗到(左腦五感)的訊息轉換成語言來傳達,相當費時;左腦是理性分析判斷腦,主要控制著知識、判斷、思考、推理等,和顯意識有密切的關系。
如果讓情商、聯想、未知、感覺的右腦大量記憶,右腦會對這些訊息自動加工處理,並衍生出創造性的訊息。也就是說,右腦具有自主性,能夠發揮獨自的想像力、思考,把創意圖像化,同時具有做為一個故事述說者的卓越功能。如果是左腦的話,無論是你如何的絞盡腦汁,都有它的極限。但是右腦的記憶力只要和思考力一結合,就能夠和不靠語言的前語言性純粹思考、圖像思考相連結,而獨創性的構想就會神奇般的被引發出來。
具體資料可參考網路:腦細胞、左腦、右腦
13、連接
「1億人的神經元,只有15%在工作。還有人類的更多連接在銀河星系。我們要有一個龐大的數據網路,但我們沒有達到。」
(這段話為之後主角露西開發大腦後,看到人類身上有隱形的線條向上連接到天際,做鋪墊。)
這種說法,想到了宇宙資料庫,你可以把宇宙想像成一台超級量子計算機,它連接萬物,所有萬物產生的數據都會被上傳到這個宇宙資料庫中。
「下一步呢?可能是控制其他人。」(為此,我們至少要有40%的使用率)
電影要表達的思路就是:大腦開發度越高,控制范圍越廣,除了控制自己本身,還能看到其它人類、物種的資訊,並控制其它物種、人類。
14、淺恐懼、告別親情
這時的露西還是有恐懼的(只是和之前相比,沒有那麼強烈了),就是對死亡的恐懼,不知自己接下來會怎樣,會不會死。
恐懼是生物的本能反應,與生俱來。
露西給母親打電話,訴說情感和自己現在的感受,就像是在說遺言。
15、關於用腦率和大腦使用率
有一段對話,露西說:「我現在的用腦率是100%」,這里並不是說大腦使用率已經達到100%,而是現有范圍的大腦使用率的100%。
用腦率:可以用電腦上的CPU處理器來描述,百分比的利用率。
大腦使用率:大腦使用范圍,還有未開發使用部分。可以用CPU的核心品質來描述,比如單核CPU、雙核心CPU、4核CPU、8核CPU。越多核的CPU就能擴大越多的使用范圍。
以5%作為核心數來推理,5%大腦使用率為單核,10%為雙核,20%為4核,
40%為8核,80%為16核,100%為20核。
16、生命的本質、人生的目的
「起源於第一個細胞被一分為二,人生的目的是通過學習有崇高的目標。」
「如果你問我怎麼做,我想說的是擁有這些知識。如同所有的基本細胞都在時間旅行(包括人)」
17、排斥無規則
社會排斥無規則、不守法律道德的人(從新聞那段可以看出,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動機,只要犯錯就會被吐嘈甚至追捕)
18、戴高樂
「我們的血統開始於巴黎戴高樂」
關於這段話,想來想去,有雙重理解:
①露西所在位置是巴黎夏爾·戴高樂機場(它是以法國第一任總統夏爾·戴高樂的名字命名的。)
②夏爾·戴高樂的個人名言前兩條:
1、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立意要成為偉人!
2、到月亮上去不算太遠;我們要走的最大距離還是在我們之間。
用這兩條名言就可以很好的解釋:「我們的血統開始於巴黎戴高樂」這句話。
①露西正在朝偉人的方向發展。
②露西與普通人的距離已經越來越遠了,超過了普通人類的能力范圍。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是物質上的,(只要有錢,誰都能得到的並不算什麼,而這也會有失去的一天)而是對知識的運用,導致能力的不同。19、測量單位、社會制度
「我們所有已建立的社會制度是底層的1+1=2」
「但1+1,不是2。沒有數量、沒有符號象徵」:即一切都是能量信號,信號可以進行編輯重組成不同的物質。
「它編纂距離,以減少人體秤,明白人體秤,幫助我們忘了這個世界是深不可測的。」
「如果人類不是計量單位,而世界不受數學規律...怎麼統治這一切呢?」
露西答:「汽車無限加速行駛,然後汽車消失,如果證明它們的存在呢?原因就是時間,他自己的存在,是最終的措施。他屬性,它存在的物質。沒有時間了,我們是不存在的。」(無限加速,超光速,最後穿越時空?)
「時間是統一的」
時間是人類文明世界的統治者
你可以把人類文明看作是一部電影,這部電影是有時間的,你可以快進快退看到一切。
20、無知
「混沌是一種無知、不是知識」:相當於文盲、法盲之類。
部分人類濫用知識,不是因為掌握了更多知識,而是不懂合理運用知識,並且有的還是文盲、法盲等。
21、上帝之眼
在露西吸收所有的CPH4的過程中,圖像顯示CPH4在體內沖入一個三角形地帶。那個地帶是閉合的,CPH4強行闖入。(個人理解那裡是大腦禁區,上帝區域)
22、暗物質世界
在宇宙學中,暗物質是指那些自身不發射電磁輻射,人類無法通過現有的任何觀測工具來直接觀測到它們,只能通過引力產生的效應得知宇宙中有大量暗物質的存在。
宇宙中所能觀測到的所有恆星、行星和星系,加在一起的總質量還不到整個宇宙質量的4%。宇宙中96%的部分是由一些神秘的物質組成的,科學家們看不到,探測不到它們,甚至無法想像出它們的摸樣。
宇宙:普通物質是4%,暗物質23%,暗能量73%。
暗物質與暗能量被認為是宇宙研究中最具挑戰性的課題,它們代表了宇宙中90%以上的物質含量,而我們可以看到的物質只佔宇宙總物質量的10%不到(約5%)。暗物質無法直接觀測得到,但它卻能幹擾星體發出的光波或引力,其存在能被明顯地感受到。
1932年,暗物質(dark matter)剛被提出來時僅僅是理論的產物,但是我們知道暗物質已經成為了宇宙的重要組成部分。暗物質的總質量是普通物質的6.3倍,在宇宙能量密度中佔了1/4,同時更重要的是,暗物質主導了宇宙結構的形成。暗物質的本質還是個謎。
看來,恐懼是人類瓶頸。
具體網路:暗物質
㈡ 關於電影的主題分析和評價
無論是一部精彩絕倫的電影還是糟糕透頂的電影,都有導演想要表達的某種東西在裡面。即使你不是專業的影評人或是學這個專業的學生,但如果你熟知了電影的主題以及一些分析電影的方法,你就會知道一部電影好在哪裡或是糟糕在哪裡,而不再人雲亦雲。
什麼是電影的主題?
對於一篇文章來說,主題是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對於電影來說,這個定義還不夠全面。更加准確的來說,電影主題指的是將影片整合在一起的中心內容或特殊的關注點。一部電影的主題將決定整部片子的質感風格,以及怎麼選演員、怎麼剪輯、怎麼配樂等等。
接下來我們將從常見的六種影片類型為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劃分:
一、以情節為主題中心
這類電影多出現在冒險故事或是偵探故事,電影製作者更加關注的是故事情節,通常電影的節奏比較快,人物思想和情感都從屬於事件,電影的最後結局最為重要。如《蜘蛛俠》《泰坦尼克號》和《速度與激情》系列。
二、以情感效果或情緒為中心
有一類型電影,全片以某種特定的情緒或情感效果貫穿整部電影。雖然情節在這樣的電影里同樣不可或缺,但是事件從屬於影片要實現的情感效果。大多數恐怖電影(《沉默的羔羊》)或是喜劇片(《夏洛特煩惱》)可以被歸納到這一類電影裡面。當然,這一類電影有時候不是單一的以某種情緒為主,也有可能是兩種情緒混合在一起。比如《絕命聖誕夜》,可以看作喜劇亦或是恐怖電影。分析這一類電影的切入點,最好就是從電影所營造的情感效果入手。
三、以人物為中心
有些影片,通過動作和人物對話來實現對某個人物的形象刻畫。故事情節的主要作用是幫助我們理解人物的發展。電影中人物的主要吸引力在於他有著常人不具備的品質,因此這類影片的主題在於對中心人物的塑造,強調人物不同尋常的品質及特有的個性。如《巴頓將軍》《美麗心靈》。
四、以獨特風格或結構為中心
少數電影中,導演開創了和過去電影史完全不同敘事方式,使得電影的風格質感成為令人們難以忘懷的特徵。這種電影有一種能將自身與其他電影區分開的明顯特質——其獨特的燈光、氛圍、配樂、人物對話在我們腦海里回盪,以至於我們很久以後在想起這部電影,似乎人能感受到那種不同尋常的觀影感受。這類電影大多出現在那些名導一鳴驚人的處女座當中,或是極具天賦的導演作品中。如《冰血暴》《低俗小說》。
五、以思想為中心
在多數嚴肅電影當中,動作和人物都具有非同凡響的意義,有助於於觀眾理解生命、自身經歷、或是人類處境的某個方面。這個思想可以是某個特定事件,也有能是某個人物的經歷。對於這些較為明顯的中心思想,觀眾們理解起來還不難,但是大多數影片創作人不希望自己所表達的東西能一眼被觀眾看出來,他們更多的是通過一種較為隱晦的方式表達出來。這就需要觀眾們動一番腦經,才有可能窺探到導演的內心世界。
如果有可能對於電影所表達的主要思想進行具體的分類,那麼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道德含義
電影通過某個事件向觀眾傳達出確信或遵從某種道德原則的智慧和實用性,由此卻說我們在生活中遵守這個道德原則(如電影《撞車》)。
2、人性的真相和那些以獨特人物為中心的電影不同,有些電影關注有代表性的人物。這些角色代表了普遍的人性,作為藝術載體,他們被用來展示廣泛和普遍意義上的人性真相(如《蠅王》)。
3、社會問題
當代的電影製作者常常關注社會問題並在電影中用戲劇的形式表現出來,或是揭露社會的罪惡或是抨擊社會體制(如《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4、為人的尊嚴而抗爭
這類影片描述了人物與自身弱點或是外界環境的對抗。比如他克服敵人為他製造的重重阻礙,在一系列的麻煩中最終戰勝自己的敵人。亦或是克服自身的軟弱、貪婪等弱點,從而贏得人性的尊嚴(如《辛德勒的名單》)。
5、年齡的增長,純真的逝去
在這類影片中,人物通常被迫成熟起來從而獲得自我意識。人物一般是變化的,一般來說在電影的開頭和結尾有很大的改變(如《殺死一隻知更鳥》)。
6、道德或哲學迷題
有時候導演可能會圍繞某個迷題或者是令人困惑的特質來發展故事,有意的展現出多樣化的主題闡釋。導演試圖去暗示或神秘化主題。觀眾對於這類電影的典型反應是:這部電影導演想說些什麼?這種電影主要是通過符號或人物對話來傳達主題,所以要想分析這類電影,最後就是多留意揣摩人物的對話及片中重復出現的某些意象。
以上就是我們常見到的電影類型,但確立電影的主題大多數時候是不容易的,在前文當中也說過,導演是個喜歡玩捉迷藏的角色。我們只能通過電影中那些情節,人物對話,元素來確定我們所認為的主題或是推翻重新確立。
確立主題可以說是開始,也可以說結束。在確定主題之後,我們需要做的工作就是評價主題。主題是導演想要達到的某種目的,那我們就從導演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所使用的手段和最後為這個目的展現出來的效果兩方面來評價。至於怎麼評價,如何評價,則需要更多專業的電影知識作為支撐,而不是憑借自己的主觀意識。
㈢ 渺小的恢宏——影片《岡仁波齊》長鏡頭下的主題分析
穹頂之下,踽踽而行
你問我為何背井離鄉,將千山萬水拋卻?
只因
你是我最虔誠的辯悄信仰
當著酥油茶和青稞酒的香醇,還有那滿山的牛兒羊兒
我們
去遠方
啪嗒,啪嗒......
你我都是渺小的恢宏
——題記 小詩
影片《岡仁波齊》講述了一群藏族牧民去拉薩朝聖的故事。「岡仁波齊」本為地名,是藏傳佛教四大神山之一,影片的主題也如片名一般坦率直接——關於堅持與信仰,愛與陪伴。而張楊導演採用的長鏡頭的表現手法則給這樸素無華的主題籠上了一層聖潔的藝術之光。巴贊曾說:「長鏡頭是現實的漸近線」,於是,我們在觀看一些長鏡頭豐富的影視作品時,只覺得如同在看客觀現實狀況而非視覺藝術展現,枯燥乏味得直叫人昏昏欲睡。而《岡仁波齊》則讓我對長鏡頭的認識有了深刻改觀,其傳達出的深層次思想內涵既深刻又殘忍,既殘忍又絕美。下面,我索性就以《岡仁波齊》中的長鏡頭為切入點進行主題分析。
本片的長鏡頭主要分為室內和室外兩部分。一暗一明,一個狹窄仄逼一個開闊大氣,表現出不同的藝術效果,而彼此間又存在千絲萬縷的關聯。在影片的第一幕一開場,就出現了一個長達三分鍾的長鏡頭,將主角尼瑪扎堆的家庭狀攜磨渣況和其家人的日常生活通過不加修飾的粗線條勾勒出來——家徒四壁,生活困窘,而家庭成員卻通過分工將生活瑣事處理得井井有條,一切家務活動雖龐雜卻仍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這就給影片奠定了一份穩健的節奏基調,給人以安心踏實的感覺,為主題「信仰」提供了一個可靠的安放場所。同時也為後來的情節發展設置了懸念——在這樣一個貧窮潦倒的生活環境中,真的存在所謂「信仰」嗎?如果有,這份「信仰」又是一個怎樣的存在?我們憑什麼去相信它?
除此之外,我注意到一個細節——在許多個運用長鏡頭的室內拍攝過程中,導演都刻意在大熒幕的視野中央安置了一個類似木樁或房梁支架的障礙物,長鏡頭的長久停留使這個障礙物愈加突兀,同時,也正是這份突兀將觀眾與片中人物分割開來,使人產生距離感——的確,就像林徽因承認的那般自己在山西只能「考察」而非「生活」,永遠只是「學者」而非「村婦」,生活在光怪陸離的大都市的我們與那遙遠的藏民之間永遠有一層無形的隔閡,他們的生活是我們永遠無法進入的平行空間。而與「障礙物」同時存在的,是一堆低矮的卻永不熄滅的爐火。作為整個幾乎是黑白畫游虛面的唯一火紅的視覺焦點,它無疑是帶有象徵性意義的——此般生活艱辛,此間信仰不滅。
隨著長者的一句「我們念經吧」響起,鏡頭很自然地隨著無任何背景音樂的喃喃誦經聲一道「飄」到室外。在這個廣闊空間的長鏡頭中,天與地是完全靜止的,而人和牛群卻是緩慢流動的,這一動一靜的對比,賦予了畫面一定的律動性。同時,每一次景深的變化或鏡頭的輕微平移擺動,都流淌出綿綿不斷又難以言表的情感。在大熒幕畫面兩側高山的夾峙中,人如螻蟻似芥子般渺小,大自然的一切都給人以窒息感,目光所能觸及的,只用重重冷峻的雪山和清澈湛藍、遙不可及的天,只有人世滄桑、自然永恆。「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學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勁不能動......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我輕聲背誦著,突然感慨,古往今來,無論是明初著有《送東陽馬生序》的大學者宋濂還是影片中小人物身份的朝聖者,心境實則略同,都是為了腦海中一絲堅定的信念在困境中堅持到底,在風雨雪的毆打中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縱然身形渺小,但使信仰恢宏。此刻,所有富麗堂皇的華麗辭藻都是對這些至純至凈心靈的贅余和羞辱。
影片雖然大部分採用慢節奏的長鏡頭拼接而成,卻並非一味單一的速度。導演適當融入的生活化情節給這條朝聖之路融入了一絲絲躁動的氣息,使冷冰冰的信仰有了點暖暖的煙火味兒。幾個孩子做冰上游戲時的歡聲笑語起到了提速作用,使片段不至於顯得拖沓難耐;年輕人趟水時的燦爛笑容使初春的高山冰雪融水也有了暖意,讓冷色調的背景不至於叫人厭煩;前任村長口中農業的「機械化」,朝聖者與家人聯系時使用的觸屏手機似乎正暗喻著這里人們的生活正發生著某些不易察覺而又實實在在的變化......與此同時,新生兒的誕生和楊培爺爺的去世卻在給人巨大沖擊的同時拷問心靈:生死之間,到底什麼是永恆不變?——那一個個長鏡頭會這樣作答:信仰和愛是跨越生死鴻溝的永恆。
印象最深的情節是大家對一個素不相識的同路人慷慨解囊、施以援手——沒錯,朝聖路上的相逢是你我的緣分。既然緣分如期而至,便不必過問出處和姓名,更莫要計較回報。正如片中多次重復的經典台戲:「我們磕頭,不只是為了自己的健康與快樂,更是為了更多人的幸福。」這正揭示了五代十國時期西域佛學家鳩摩羅什以來大乘佛教普度眾生的真諦。十一位藏民,有從前雙手沾滿鮮血的屠戶、為兩年前債務和人命鬱郁寡歡的村民、已經走到人生邊上的老者、還在上學的女孩、即將臨盆的產婦、天生殘疾的少年......雖然每個人過去的背景不同,但對於未來的執念卻如此相似。在《岡仁波齊》里,信仰從不是一個人的踽踽修行,而是一群人的陪伴。
長長的鏡頭將最虔誠的信仰凝成永恆,蒼茫的天地間你從不是孤獨的一人。
我們,都是再渺小不過的壯麗恢宏。
㈣ 影片分析應該怎麼寫
電影評論如何寫
一般來說,當你看完一部電影,想寫點東西表達一下自己對這部電影的感想或者領悟,這都是在自然不過的事情了。你可以寫一篇跟自己心情有關的日記,也可以寫一篇根據電影某個情節所引起的感性散文,或者還可以寫一篇根據電影所描述的社會現象進行批判性的文章。基本上寫出任何東西都是值得鼓勵的。
2.1,寫影評前的准備工作
在寫一篇影評之前,我的建議是:
1, 選一部自己喜歡的影片。在評論前,評論者首先是觀眾,自己喜歡最重要。同時建議要多看電影,但自己不喜歡的電影不要勉強看。
2, 所選擇電影要多看幾遍。要尊重電影。
3, 盡量多的掌握一些電影評論分析的工具,盡量多的了解此部電影相關資料。
4, 搜集一下這部影片曾有哪些評論,以免重蹈前人說法。
5, 要勇於懷疑。
2.2,觀感與通過觀感進行對電影的初步分析
在觀看完影片以後,你的直接觀感就是對這部影片的最初評定。要相信自己的感覺。事實上,對電影的最初分析已經在觀看影片時完成。當觀眾看電影的時候會不自覺的向影片提出問題,「情節為什麼是這樣而不是那樣?」「演員所說的台詞是否符合在影片中的身份?」在電影進行中的每時每刻觀眾都會對影片的「真實性」產生懷疑,觀眾會試圖從電影本身的解釋中找到「合理」的邏輯性,也會時刻根據以往的個人經驗來審視著畫面的可能性。觀看好看的電影時我們會說,「是這樣啊」或者「哦,原來還可以這樣啊」 。我們不喜歡的電影往往是那種看著很虛假的「不真實」的電影,這種電影就像是背叛的情人所講的蹩腳謊言。當然,如何愉悅觀眾是電影製作人所要關心的,作為評論者來說,不但要找出電影好看(合理)的地方,還要試圖分析為什麼。
2006-5-11 11:21:41 偷心
頭銜:小小斑斑~~
等級:注冊用戶
文章:3681
積分:21939
門派:無門無派
注冊:2005年7月2日第 3 樓
--------------------------------------------------------------------------------
2.3 電影評論的基本構成
影評通常包含的幾個部分:電影簡介,評論正文,引文出處。
電影簡介
電影簡介可以分為電影的基本簡介與服務於評論正文的擴展簡介。
基本簡介通常包括電影的原名,電影的中文譯名(別名),導演,主要演員,類型,片長,上映時間,國家等等。最好也要找到這部電影的海報。這里除了電影名稱以外其它都不是必寫項目。根據評論的需要,我們還可以加入劇情簡介。劇情簡介是對電影的再敘述,由於評論者對於電影理解的局限,再敘述時應盡量避免加入有嚴重主觀傾向性的解讀。建議劇情簡介不要超過200字。
擴展簡介通常包括對電影製作人員的更詳細的介紹,影片產生背景的介紹,影片所描述的社會背景介紹,影片所獲得的獎項等等。擴展簡介作為評論的資料性工具要有選擇的引述。擴展簡介如果沒有對評論產生直接影響,建議果斷的舍棄,或者可放置於評論正文之後。
評論正文
① 從觀感輕松切入評論
我們注意到,觀感往往產生於電影中最能讓觀眾理解或是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因此對觀感的分析也就成為對這部電影最容易入手分析的切入點。我們只要問一下自己,這部電影哪裡最吸引人,然後根據以往的經驗或是分析工具解析一下為什麼吸引人,評論就產生了。
觀感作為最初對電影的評定,勢必會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會因為評論者的不同有很大的差異。我們不必刻意減少這種差異,正是因為有了這種差異,才使得評論更加開放,有了交流的土壤。因為影評的目的是發揮綜合能力欣賞作品,同時將作品的豐美面呈現出來提供給別人,所以開放式的評論也就不必排斥專業分析工具。我們也不能誇大專業分析工具的功能,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影片分析方法並不存在。
觀感是電影對觀眾的影響結果,它意味著觀眾從電影中最直接的得到了什麼。對觀眾來說,觀感從來就沒有對錯之分。作為評論者,要相信自己的觀感,不要被導演的名氣或電影所獲得過的獎項等非電影本身的因素所左右。那些非電影本身的東西只能印證觀感,而不能產生觀感。
② 列舉部分常見的評論切入點
1通過主題解讀評論:例如,你可以通過《不準掉頭》來解讀「倒霉」,可以通過《躲閃》來解讀「少年的愛情」,可以通過《著魔》來解讀「瘋狂」。觀感可以讓你對某些電影歸結出一個主題詞語,然後品味分析一下,電影所提供的哪些感知手段讓你對這個主題詞有了更好的理解。一個電影是如何變成一個詞語的詮釋例證的?
2相似主題聯想評論:《兩支大煙槍》《尼古丁》。
3通過形式對比評論:例如,作為警匪片的《獵豹行動》對以往戰爭片形式上的借鑒,是否可以理解為一種拍攝警匪片的新方法。與之對比的對象可選擇《黑鷹計劃》。
4典型例證:例如,可以通過木偶片《美國戰隊》的分析找出若干「美國大片」所常犯的「大片通病」。
5同系列討論:從茂瑙的《吸血僵屍》到《驚情400年》《刀鋒戰士》《吸血情聖》等這一系列以「吸血鬼」為主題的電影從內容到形式上有哪些變化。又比如說以同性戀為題材的《櫥櫃里的男人》《男人心中只有男人》等等。又或者《異形》系列或《黃飛鴻》系列等等。
6倫理討論:例如可以通過《老男孩》與《發情日記》來比較東西方倫理差別,《關於我們的愛情》來討論母女關系。
7了解型電影:例如,從《夢想阿根廷》與《官方說法》中可以對「軍權政府」有個初步認識。也可以在《戲夢巴黎》中找到些「新浪潮」的氣息。
8結合他人的評論對電影的再評論。
9對某些導演或演員的偏愛也可以讓我們集中討論一下他們的特色。例如我比較喜歡的安德烈.佐羅斯基、蓋.瑞奇、伊莎貝爾.阿佳妮、夏洛特.甘寶等,他(她)們導演或主演的電影只要留意就可以搜集得到。
我們要小心的是通過「作者論」[注釋]來分析電影,這種分析方法使用不當就會變成是評論者的一廂情願。在某些不嚴謹的評論者那裡,影片被詮釋的面目全非,之後就可能是評論者對導演的非理性評論。本來單純地影片分析,變成了一個批鬥導演的檄文或是對某個「偉大人物」表示忠心的保證書。批評電影與批評導演當然是兩回事,批評導演更像是一種私人恩怨。
然而我們又不能完全否定「作者論」是一個很容易入手且簡單易行的電影分析的切入點。所以在評論的時候要多關注的是電影而不是關注導演,更不要試圖證明自己比那個導演還要了不起。
10對電影影象的評論,如從電影敘事、景框構圖、電影剪輯等做切入點。如對電影《羅拉快跑》進行分析評論。
電影評論當然不只局限於採取以上這些方式作為切入點。只要我們相信自己的觀感,並且不片面濫用自己的感覺,其實一切可以使你產生興趣的東西都可以作為切入點。
③選擇一種自己所熟悉的評論工具。評論工具的范圍其實非常廣泛,復雜的如前文所述的一些專業工具,簡單的如個人的觀感。特定工具的好處是可以把某些問題分析得更具體,更深入。在特定工具的應用上,戴錦華對《玫瑰的名字》的精讀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範例。當然她很可能是先分析了原著的小說的。那些特定的工具並非如我們想像中的難以掌握,如果你有興趣,也可以用符號學來分析一下《夢幻格林》,這將是一個不錯的嘗試。
④在分析與欣賞電影中間把握平衡。我們要警惕過度的分析對電影的欣賞性是有害的。有時候觀眾並不想變得那麼「明察秋毫」,做一回快樂的「傻子」也許就是觀看影片的初衷。蓋•瑞奇導演的《偷拐搶騙》我已經看過了7次卻一直捨不得分析它,因為害怕分析過後觀看的樂趣就沒有了。當然我們也可以抱著樂觀的態度,分析以後會發現新的樂趣,但這畢竟是要冒一定風險的。我認為好的評論同時也應該是一篇善意的推介文章,它要把自己的觀點說清楚,還要保留原來電影的觀賞性。
⑤筆法。評論者的筆法與評論選擇的切入點密切相關,不同的切入點決定不同的筆法。如通過觀感來敘述影片帶來的感官審美影響,則很有必要藉助大量修辭的運用;如果探討影片的流派等歷史性內容,則對經典理論的引用和同時期其他作品的類比必不可少。寫評論時要把觀點寫清楚,行文要簡潔流暢,不要堆砌資料。臟話痞話或許是通往個人文風的一條捷徑,然而他們從來都不是嚴謹的,在評論的道路上我們甚至不需要反諷。在資訊發達的今天,搜集影片的外圍資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如果不當地使用外圍資料很可能會把你的評論淹沒在看似相關實則不知所雲的文字之中。外圍資料可以幫助評論者理解這部電影,但不應把這些資料變成評論者的依據。原則上我支持「要排除一切非取自影片內部的任何文獻或相關資料」的這一立場。電影評論並不會因為提到了一些大師的名字而變得更加精彩。
⑥個人風格。影評的個人風格需要逐漸形成,如同對於電影的口味一樣,評論的側重點與切入方式在不斷書寫影評中會逐漸形成風格,從而成為個人影評的某種標志。
⑦豐富你的影評。例如在以文字描述分析之外採用直觀的圖象,作為對評論的支持與補充,適當截取影片的畫格會使你的評論更直觀。除非是在評論影片剪輯的時候,製作表格或者圖解對評論者來說太費力氣。
⑧給自己的評論起一個吸引眼球的標題。
引文出處
在評論正文之後要列出評論中所引的文字出處,這是對原作者辛勤勞動的尊重,同時也方便讀者查閱相關資料。
2006-5-11 11:22:14 偷心
頭銜:小小斑斑~~
等級:注冊用戶
文章:3681
積分:21939
門派:無門無派
注冊:2005年7月2日第 4 樓
--------------------------------------------------------------------------------
3 在電影評論中應該避免出現的情況。
1, 要避免評論者的生活(經驗)過多的干預評論本身。比如,看《食神》以後,你說你學會了怎麼做叉燒飯。寫評論的目的不是讓讀者關注評論人,而應該強調所要評論的電影。吃了油條喝了豆漿去看電影,同餓著肚子去看電影的心情可能不一樣,但電影是一樣的。
2, 要避免在沒有敘述原因的情況下給出評論結果。例如:永遠也不要說哪部電影是最好的電影,哪部電影是最偉大的電影。在我看來,即使看了很多電影也不要給電影排名次,但是可以給電影定位。
3, 要避免東拉西扯,主題模糊。慎用排比。要努力把一個問題分析清楚,而不是要具體描述10個還未解決的問題。不要隔靴搔癢,甚至是滿世界找靴子。例如:評論《神話》的戰爭場面差,不能說它不如《勇敢的心》也不如《角鬥士》,而應該明確指出它具體差在哪裡。是場面調度問題還是畫面構圖問題?是剪輯問題還是電腦特技問題?
4, 要避免對演員導演等影片生產者私生活的關注。只有影片的宣傳人員或者八卦雜志才有需要關注那些問題。
5, 要避免死撐面子硬評論,滿眼都是某個電影的不足。應該放鬆心情,如果有部電影實在是差,那我們不去看它好了,更不用費心評論。評論是要把影片的豐美面呈現出來,捨本逐末的評論方式與悲觀的分析角度實在讓人惋惜。
6, 要避免一些對電影本身沒有意義的評論。電影評論不同於電影商業宣傳,評論要排除干擾。在選擇切入點上要迴避法律、社會學、心理學等各個人文學科對電影的探究,盡量從影片本身切入影片論述。
7, 要避免評論者主觀地對影片做過度詮釋。不要對自己假想中的錯覺揮動雙拳,使讀者莫名其妙。
-----------------------------------
[注釋:作者論的觀念,最早是由法國導演楚浮的文章〈法國電影的某個趨勢〉在《電影筆記》上發表而開啟。文章攻擊停滯的法國電影工業,並稱贊美國導演的作品,為作者論奠定基礎。作者論認為,電影的整體風格和內容的處理主要可歸功於一個人的理論。通常用來指具有可辨識風格和主題意識的導演,此理論也包括其它被視為一部影片的主要推動力的製作人員(編劇、演員、攝影、剪接)。作者論在邏輯上是一種以作品為重心的分析方法,然而實質上卻是一種影片的詮釋方式,影片的每項特殊因素都被分析者順著導演世界觀的方向加以詮釋。出自書目《當代電影分析》《電影批評面面觀》]
㈤ 如何分析影片
一部影片的構成,不同角度會有不同的分析結果,但無外乎主題、結構,人物,和場景、攝影,音樂等。而其中分析主題是最為核心,也是最為關鍵的,其他的角度都是為了更好的服務這個角度,是形式與內容的關系,所以我們重點來說說電影主題的分析。
確立主題
在經過上述幾個方面的分析後,我們基本能確立電影的主題,也就是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然後,這還只是一個粗略的判斷,只是為更細致的分析找到了起點。如果我們對影片主題的分析,不能支持最初的看法,主要是通過攝影,音樂,台詞,節奏等分析,無法得出一致的結論,則應該根據分析所暗示的新方向重新考慮。
答主:王忠瑋,邀你關注微信公眾號【營銷航班】
㈥ 影評怎麼寫要從哪幾個方面入手
寫影評,應該把握好這樣幾點:捕捉住感受點。一部電影涉及的方面很廣,需要品評的著筆點很多。這就需要對電影反復回味思考,用心靈再度感受,把握往影片中最能動人的地方,並使之在自己的筆下得到理性的升華。
立意要新,開掘要深。寫影評要有新意,要有獨到的見解,抓往要點,自感而發。要做到有新意,一是要抓住影片內容,結合台社會現買;二是要准確把握住影片的精神實質,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內涵。
開始練習寫作影評時還應該注意:語言要朴實,要個性化。寫影評一定要講真話,講自己的話,不要抄襲別人的評論。唯獨自己的感受和朴實的語言,才會使自己的評論富有個性和新意,也才會給讀者帶來清新的感受。
(6)以電影主題為切入點擴展閱讀:
電影評論的目的在於分析、鑒定和評價蘊含在銀幕中的審美價值、認識價值、社會意義、鏡頭語言等方面,達到拍攝影片的目的,解釋影片中所表達的主題,既能通過分析影片的成敗得失,幫助導演開闊視野,提高創作水平,以促進電影藝術的繁榮和發展;又能通過分析和評價,影響觀眾對影片的理解和鑒賞,提高觀眾的欣賞水平,從而間接促進電影藝術的發展。
㈦ 2022國慶檔:《萬里歸途》領跑,評分9.6,這部影片靠什麼吸引觀眾
《萬里歸途》小故事一波三折,角色性格鮮明討人喜歡,每時每刻將人緊緊釘進座位上,期盼著下一個的情節邁向。在鏡頭表現上細膩把握住姿勢關鍵點,讓每一個角色和故事都愈發圓潤,平凡而不平庸地勾畫出外交官的人特性和不容易,剛好展示出她們在此次撤僑事件中有一定的擔負和大有作為偉大的與使命感。當這一切配搭恰到好處演出,電影創造的獨有心態也隨之沖出,推動了劇情快速發展,也觸動觀眾的心。
㈧ 以影片《羅拉快跑》時空結構為切入點,分析導演是如何進行安排創造的。
把兩部電影放在一起說,只是因為兩部電影的主人公都可以有神奇的力量去逆轉時空,而時間倒流恰恰是會讓所有人興奮的題材。
《羅拉快跑》絕對是一部讓人緊張刺激的好電影,75分鍾,很短,但是窒息。
看這部電影的起因是在書店裡看到一本書,一本厚厚的書用來解讀只有75分鍾的電影,我真的覺得太奇怪了。於是我也讓自己陷入這個游戲之中.
羅拉和艾倫的神奇在於他們有著超能力來逆轉時空,她可以對自己說:「我不想這樣。」然後時空隧道就可以因此而逆轉。生活有很多種可能性,僅僅一秒鍾而已。一秒鍾的不同,就可以改變所有的事情。《羅拉快跑》中那個偷孩子的女人,偷自行車的人,父親的情人,……《蝴蝶效應》中的艾倫的母親、艾倫的朋友、抱豎伍小孩的母親……通過他們的時空隧道我們可以看到,這個世界真的很奇妙。
可是,除了在游戲中一切都無法驗證,只是想像而已。
關於起因:
《羅拉快跑》起因於丟失的十萬馬克,如果二十分鍾拿不到十萬馬克,羅拉的男友曼尼肯定會被老大打死。所以,二十分鍾,十萬馬克成了羅拉奔跑的主題。
《蝴蝶效應》起因於艾倫的大腦是於旁人不同的,他會間歇性失憶。他的記憶是破碎的,對斷點的彌補成了他穿越時空的起因。
可以說羅拉的奔跑是起因於愛情,而艾倫的反復逆轉是因為一切都不能如願,解決一個問題反而會帶來一個更大的問題。
關於過程:
《羅拉快跑》中的兩次時空逆轉源於羅拉不想讓自己死亡,也不想讓曼尼死。可以說這是愛情的力量。在冥界中是兩個人的談話。第一次羅拉是在反復追問曼尼是否愛自己。羅拉想證明的是愛情。在得到肯定的答案後,她不甘心死亡,於是時間倒轉。第二次,是曼尼死,曼尼反復想知道在他死後羅拉是不是就會愛上別人。對此,羅拉回答異常乾脆:「別說了,你還沒死!」於是,羅拉再次使時間倒流。
《蝴蝶效應》的四次時空逆轉都是源於:他想知道自己在追尋記憶的過程中遇到的障礙。他最初的想法只是想知道事情究竟是怎樣的。可是由於他本身大腦的問題,回憶是一種痛苦。他其實都是在按照自己的解構來重新詮釋未來。他在不停的修正以前的錯誤,以為一切都會變好。可是直到最後他才發現,幾乎就是越來越糟,無論他怎樣救火,似乎火是越燃越大。直到從女巫那裡得知自己是一個沒有生命線的人,他才意識到一切的根源在於自己本不應該出生的。
關於結尾:
《羅拉快跑》的結尾是喜劇的,曼尼找到了丟失的十萬馬克順利交差,羅拉贏得了十萬馬克他們成了有錢人。羅拉的爸爸意外死亡,這也讓羅拉免於知道自己的身世,羅拉的媽媽免於知道丈夫的不忠。
《蝴蝶效應》的結局更是一種大團圓。就在於艾倫讓自己在出生前死亡。這樣以後由於他所產生的種種不幸都沒有發生了。
雖說兩部電影都是追求的團圓的結尾(是不是就像人們以為的只要時空倒轉一切都會解決的心理?),但是我認為羅拉的結尾是正常的,而艾倫是不虧雹正常的。主要是因為:在《羅拉快跑》的影片開始我們就被告知一切只是一個游戲,我會接受一個游戲以勝利的姿態結束。而《蝴蝶效應》不是。他以為他拍的是一種真實。我真的認為,如果最後艾倫以精神病人的身份入院,這樣艾倫的一切其實都成了他臆想的幻影,一切都比較好解釋,一切都會銷纖帆比較合理,也比較好接受。
《羅拉快跑》是一部很精緻的電影。從電影的開場一個男人哲人般追問的聲音,就會深深的抓住觀眾。卡通的羅拉在拚命的狂奔,打碎一個個懸在她頭頂的名字,這除了是電影開場片頭中的增強視覺效果的手法之外,我認為還是羅拉能夠打破一切桎梏的象徵。接著,演員如被警察通緝照相般一一登場。感覺就像在向這個世界通緝他們的存在,他們生活在這個宇宙之中,所有的行動必將會被記錄,記錄者、通緝者也就是時間。
滴答滴答的時間的聲音,讓人緊張興奮。然後一頭象徵著時間的無情的怪獸張開大嘴,把我們吞噬到時間的漩渦之中。整部電影的鏡頭都是快速掠過的,讓人感覺目不暇接。由此是整個電影的節奏是非常快的緊張的,而且配樂也是在不停的加速這種緊張,只是在最後羅拉贏到錢而曼尼也找到錢之後,才有一個清澈的女聲想起,歌聲很遼遠,很輕松,就像這部電影的結局一樣讓人放鬆。因為,這70多分鍾整個人都太緊張興奮了,所以就是這放鬆給人的感覺異常強烈。
看過之後想到了昆得拉說過的一句話:我們永遠無法知道對錯,因為時間是直線的,一切不可重來。我們永遠無法知道自己是對是錯。
可是這兩部電影都是在詮釋著另一種可能性。是人類對於重蹈時間的渴望。我們在奔跑,和時間賽跑。有人會說,只有時間才是勝利者。可是,這場賽跑沒有裁判,我們也不知道如果再早一秒抑或晚一秒到底會發生什麼。所以,我並不認為,在這場比賽中我是失敗的。可是如果人一生都無法知道什麼是對錯,那是不是很可怕?可是我們就是生活在這種無法分辨對錯的時間的囚籠之中。
在時間的維度中,我們無法把握命運、無法把握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