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傳媒方式對電影的影響
㈠ 電影技術發展對電影的影響
觀影人次擴張,電影票房規模逐年增加
2012年,中國電影觀影人次為4.6億人次,放映場次為2020.6萬次,2015年,電影觀影人次首次突破10億人次,放映場次超過5400萬次,2018年,電影觀影人次為17.2人次,2019年觀影人次為17.3億次,基本保持穩定發展。
5G技術帶來全行業的顛覆
在技術維度,電影的發展和繼續存在實際上都依賴技術發展和進步。從照相到攝像,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從膠片到數字,從2D到3D,這些電影劃時代的進步都依賴技術革新和進步。5G技術的核心是「高速度」和「廣互聯」,這必將深刻影響電影的製作、發行和傳播。
在藝術維度,在5G技術的影響下,電影畫面的清晰度、電影影像的奇觀感、電影欣賞的互動感將加強,電影將變得更加「好看」和「好玩」。導演予安元表示,未來,觀眾不再是被動的欣賞者,而可以通過VR等設備去體驗電影。
在傳播維度,在5G技術的影響下,網路速度再次提升,更快的速度必然帶來更優質的用戶體驗,卡頓和延遲減少,電影宣傳中大量的影音資料也將得到更快更廣泛的傳播。「電影的全球化傳播將增加更多路徑和可能性,電影產業的跨國、跨城市、跨公司合作將變得更加常態化。
在發行維度,電影宣發及廣告渠道將變得更加多元且高效,且可以根據片子受眾特點及不同地域等因素採用分眾發行或分線發行的方式。既可以豐富片源供給,也利於充分釋放每一部影片的潛力。日漸成熟的大數據、雲計算技術,讓所有的行業都向用戶需求傾斜,也即看到每個用戶的差異性,更有效率地推薦信息。目前,各大購票APP推送的內容是一樣的,這對於挖掘潛在觀影群體顯然是不利的,5G時代,有了更強大的數據支持,電影的私人訂制也將提上日程,過去叫好不叫座的低成本文藝電影,將有可能會被推送給更多精準定位的消費人群。
在製作維度,製作成本降低。以動畫電影為例,傳統的動畫製作模式更多是採用集中的方式去製作和渲染,而5G之後,可以做到高度計算、高度存儲,不僅製作成本大幅度下降,而且使得分布式跨領域協同製作成為可能。
比如5G+4k/8k拍攝,將實現實時拍攝、實時傳輸、雲上渲染、雲上製作,達到遠程處理、多點共制,有效提高電影拍攝效率及效果;5G+VR/AR將充分滿足影視娛樂行業的服務新要求;如5G+無人機航拍這樣一項業務,都可能開創影視製作/娛樂體驗空域經濟。
在產業維度,5G技術對於中國電影產業參與全球競爭是一次重大機遇。如果中國相關部門和電影從業人員能充分利用中國在5G技術領域的全球領先優勢,大力發展電影產業,重視新技術在電影產業各環節的應用,必將促進中國電影全球競爭力的提升。
——更多數據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㈡ 現在媒體對傳統藝術有哪些影響
一、新媒體的定義
新媒體是各種依賴計算機呈現與傳播的新文化形式。這些例子包括:網站、虛擬世界、擬真實境、多媒體、計算機游戲、計算機動畫等等。各種依賴計算機呈現與傳播的文化形式,在本質上與傳統的文化形式有了相當大的差別;隨著計算機這個工具硬體、軟體的快速非線性演化,被呈現與被傳播的文化形式也經歷著快速變遷的劇烈變化。
二、新媒體時代的藝術
網路的出現,可以兼容印刷傳媒與廣播電視傳播之所長,既具備廣播電視的直觀、動感的聲園系統,可以毫不影響電視、電影語言的運用,又具備了印刷媒介運用文字傳達深刻的思想、進行准確的定性的優勢,可以同樣含蓄、婉約地營造意境。同時也彌補了兩大傳統傳播媒體的不足。
網路既存在著點對面的傳播,又存在著點對點的傳播,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極具個人化的藝術傳播方式。個人在網站上可以公初自己的作品,機會與其他任何人均等,從而使每一個人都可以作為傳播者出現,同時,作為傳播者個人又可以直接獲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躍過其它對自己無用的信息,大大減少了選擇信息的時間。使網路傳播既可以成為「廣播」,一種大眾傳媒,又可以成為「窄播」,既可以以廣度取勝,又可以以深度取勝。
三、新媒體對藝術創作積極的影響
(一)藝術創作者因新媒體的傳播而大眾化
大量傳統媒體時代的受眾將逐漸分裂成具有不同興趣的團體,人們面對網路,自主性和選擇的范圍擴大了,受眾群體在分化,人際傳播在網路藝術傳播的過程中成為傳播的主流方式,個性化得到極大地體現。傳統藝術作品的發表要受到審查,並具備一定的實現接受的條件,如媒體的宣傳、適當的空間、時間等,有時接受的范圍還非常有限。與此不同的是,網路藝術作品的發表和接受都是無窮無盡和即時的,它基本上是面向全體大眾的一種開放式的藝術享受方式。網路的出現豐富丁藝術的傳播方式,擴展了藝術的接受群和接受方式,使藝術的傳播和接受的自由度增加了,擴大了傳統藝術的傳播渠道。
(二)藝術創作的表現形式多樣豐富
在中國新媒體藝術運用最多的領域無疑是我們所接受和熟識現代電影中國特效的國產電影《秦頌》的正式登場是新媒體藝術的亮點,這是一部製作精良、面恢弘、明星薈萃的歷史大片,其中氣勢龐大的阿房宮就是由電腦製作完成的。
2002年,張建亞導演的《極地營救》,整個影片設計都是模擬好萊塢大片製作,此片製作過程,配備了國內第一台數字攝影機,聘請了國內電腦圖像圖形專家,運了計算機相關軟體、作了大量的數字特效力,主要三維軟體是Maya和3dmax,影視後期合成軟體Inferno、Flame、Shake等。而且創新地使用了國內數字特技製作從未使用過的先進技術,如三維人體掃描、動態捕捉、大型的粒子特效等。使該片的視覺效果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掀起了中國電影的新革命。還有張藝謀導演的影片《英雄》中,大量的運用了新媒體藝術形式,那萬劍齊發、萬馬奔騰的壯觀畫面,其完美的、不尋常以及震撼人心的視覺及聽覺效果,帶給我們顛覆性的全新視聽感受。
在中國新媒體藝術不僅在電影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而且另一個值得一提的就是虛擬技術和動畫模擬。虛擬設計已被廣泛應用於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如「虛擬生產」、「虛擬貿易」、「虛擬市場」、「虛擬網路」等等。將在建築設計、裝備設計、產品設計、服裝設計中發揮神奇的效用。
虛擬設計利用3D、CAD建立一個非常完整的模型,加上渲染和動畫功能,使模型變成一個形態逼真且具有動畫功能的模擬物體,並具有了真實、交互、構想的特點。
利用計算機進行模擬人在自然環境中的各種行為活動,實現人與所設計對象的操作與交流。以不斷改進設計模型,強調三維圖形的立體顯示,使設計對象與人、環境更具現實感和客觀性。
四、新媒體對藝術創作消極的影響
(一)新媒體的大信息量使藝術創作成為機械復制藝術
「媒體在使我們的感官急劇延伸的同時,也令我們的感官變得麻木。顯然,「當代審美經驗的性質已經發生了改變,『低界契合』審美時尚消解了具有相對穩定及深刻理性內容的審美理想」。總體而言,新媒體在傳達給我們大量信息、轉變了我們的審美思維方式的同時還占據了我們的思考。
新媒體對藝術家的創作傾向和受眾的審美取向起到很大的引導作用,也許在本意上它並不影響美術家創作,但是它能確定哪一種美術作品應該和值得給觀眾看。在美術市場方面,它們充當著市場品位和趣味的引導者。為了體現自己的一種藝術主張,它們往往會策劃或引導一種趣味,以誘導大眾的消費慾望。
新媒體藝術使得技術手段運用後的機械復制藝術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僅此而言,新媒體藝術的現代性構建了公共性的審美意識。
(二)創作媒介的過於自由陷入的創作尷尬
現代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使得數字藝術工具幾乎無所不能,藝術家可以隨心所欲的設想作品的潛在形式,甚至可以強勢控製作品的各個表觀細節。但這種自由卻絕非美事。媒介的無限擴展提高了表現技法的熟練門檻,也導致了藝術創作的情感低落與訴求無力。正如詩歌和詞牌需要格律,藝術創作也需要外在條件的限制。面對一個瀚如浩海的創作空間,藝術家會感到茫然和虛無。我們不難看到一些新媒體藝術作品的明顯缺陷,或停留於新式媒介的雜耍式展示,或思想單薄,或言之無物。
這誠然與創作者的藝術修養有關,但更多卻是源於技術思路的桎梏。一味追求媒介以及表現手法的新穎最大化,作品不幸蛻變為炫耀技術的空殼。在這個意義上,思想性和社會性的缺席導致了藝術性的削弱,過度的媒介自由成為新媒體藝術的創作瓶頸。從操作的層面看,信息媒介的萬能表象卻只是理想中的美麗肥皂泡。脫離了直觀真實的油彩和畫筆,新媒體藝術作品大多演化為顯示器背後的抽象代碼和復雜計算。對於普通藝術家而言,繁雜的技術勞作和冗長的程序編寫實屬難以掌握的高難技術――這直接造成了新媒體藝術的最大門檻――藝術的最終自由實際上建立在創作過程的不自由之上。創作中的藝術家必須和復雜的程序代碼談判妥協,和苛刻的編程語法交涉讓步,在藝術和程序的夾縫中進行藝術構思和不斷修正,其過程充滿了痛苦的跳躍和未知的歷險。
這一特殊的創作方式使得藝術思維不得不在理性和感性之間來回往復,因而思路中斷,方向迷失等問題屢見不鮮。如此一來,新媒體藝術作品更像是某個規劃嚴謹的項目,而非傳統意義上隨興而發的藝術揮灑。如不是配合默契有序的團隊,最後的作品往往可能流於集體意圖的妥協,既非個人情緒的表達,亦非集體智慧的凝聚――集體創作的困境再次成為囚禁藝術自由之魂的高牆。
五、結語
新媒體藝術的現代性構建了公共性的審美意識,完成了人的個體性解放。當人類的藝術之樹發展到分化的節點,當我們路過歷史的這個當下,新媒體藝術正面臨著一次次的分化和嬗變。這個瞬間既有茫然和未知,也充滿機遇和挑戰。當然,人類歷史上的各門藝術都如羅馬城般非一朝一夕所能建成,藝術的萌芽期必然充滿了阻力、未知、挑戰和歷險。新媒體藝術在歷史的陣痛中蠢蠢欲動,呼之欲出。相信不久的將來,當科技進一步發展,信息工具進一步普及之後,新媒體藝術的創作最終會走向它應到達的頂峰。
㈢ 新媒體環境下,紀錄片的創作哪些方面發生了改變
經典新聞傳播理論對推動人類傳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指導作用,在新的傳播環境下,新聞傳播理論受到了挑戰。網路媒體的普及使傳播環境發生了裂變,一些適用於傳統媒體的理論在網路時代依然適用,但是也有不少理論不能適應新的環境,發生了新的變化。議程設置理論是傳播學效果研究的經典理論,本文探討議程設置理論在新的媒體環境下的變化。
議程設置理論概述
議程設置理論的基本思想最初來自於美國新聞工作者沃特·李普曼。早在20世紀20年代,李普曼就提出,大眾傳媒的報道活動是一種營造「擬態環境」的活動。「擬態環境」是指存在於我們頭腦中的關於世界的看法,與現實相比,這種看法總是不完整的,並且通常是不準確的。①這種「擬態環境」是由媒體設置而形成的。他認為,我們的行為是對這個「擬態環境」的反應,而並非對真實環境的反應,我們只能看見媒體所反映的現實,這成為議程設置理論的思想發端。1972年和1976年,美國傳播學者麥庫姆斯和唐納德·肖在總統競選研究中,通過定量研究證實了這一理論假說,他們的研究標志著議程設置理論的誕生,為傳播效果研究開辟了新的視野。
隨後,有眾多傳播學者對此作了進一步研究,使這一理論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我國學者郭慶光在其《傳播學教程》中對議程設置理論這樣表述:大眾傳播具有一種為公眾設置「議事日程」的功能,傳媒的新聞報道和信息傳播活動以賦予各種「議題」不同程度的顯著性的方式,影響著人們對周圍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斷。②如今,在網路日益普及的背景下,麥克盧漢所預言的「地球村」時代已經到來。網路中多元的傳播方式和傳播權的泛化,使受眾的自主性和互動性大大增強,使傳統媒體中議程設置理論的基礎被打破,新的傳播模式中議程設置理論發生了改變。
新的媒體環境下議程設置理論的變化
隨著實證研究和理論探討的展開,「議程設置功能」的有關概念也不斷趨於細致化和明確化。議程設置理論到底發生了哪些變化,這是廣受關注的話題。在新的媒體環境下,議程設置理論主要在以下幾方面發生了變化或得到了修正。
受眾的地位改變,議題設置主體發生變化
傳統傳播過程中的受眾總是被動地接收媒體提供的新聞信息,無法同媒體進行平等的交流與對話,他們只能在媒體為之設置的議題中挑選和接收信息。而在新媒體時代,網路傳播釋放了受眾參與信息傳播的主動性,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需要來挑選新聞信息,或發表自己的看法。互聯網因其網路分布式傳播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媒體的控制權,能實現傳者與受者的互動雙向交流,公眾和媒體成為議程設置的共同主體。
新媒體時代,議程設置主體也表現出一些新的特點:首先,議程設置主體呈現出多元化趨勢。其次,議程設置主體地位具有平等性,不同的議程設置主體間呈現互動交叉性。③這就是新聞傳播領域出現的「二重議程設置」現象,即在傳統的主流媒體的「議程設置」之外又出現了 「網民議程設置」,使原先「沉默的大多數」不僅不再沉默,而且積極參與到社會議題的討論中來。
2.公眾的自我議程設置出現,個人議題更易轉化為公共議題
在新媒體時代,公眾議題是自我形成,而不是設置形成的。公眾議題形成的過程或方式也變得很簡單,那就是「互動」,公眾在互動中選擇哪些事情或議題是重要的。網路時代公眾自我議程設置功能的實現,是對「議程設置」理論內涵的補充和延伸。如果公眾自我設置議程引發社會普遍關注,那麼這一議程就會進入傳統媒體的議程范圍,在網路傳播中,某一網民自我設置議程如果能很快引起大量網民關注,也就會很快引起傳統媒體的關注。④傳統媒體關注後又會很快轉化為公共議題。總之,個人議題更加容易轉化為公共議題,網民成為許多議題的第一設置者,經過網民的激烈討論互動以及各大媒體的轉載和重新設計,最後上升為人人皆知的熱門議題。
3.傳統媒體的議程設置功能弱化,網路媒體增強了議程設置的時效性
網路媒體改變了網民的思維方式、信息接收方式,實現了從下向上的傳播,不僅可以放大一些重要新聞的影響力,也會弱化傳統媒體的議程設置功能。有些議題可能是傳統媒體比較關注的問題,但如果網路媒體不予重視,傳統媒體議程設置的影響力就會弱化。
另一方面,網路媒體增強了議程設置的時效性。根據心理學中的「首因效應」,人們在接受外部信息時往往更相信第一次看到、聽到的情況。網路媒體的快捷性等優勢,使它可以在突發事件發生時隨時隨地發布消息。比如,在溫州動車事故等突發事件發生後,等自媒體就同步直播事件的進展,在第一時間為公眾設置議題。因此,新聞時效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媒體對公眾議程的設置能力。
4.媒體間的議程設置進一步發展
議程設置不僅存在於媒體與公眾、媒體與之間,同時,不同的媒體之間也存在著議程設置。在網路媒體出現以前,傳統媒體一直是公共議題的設置者,並且引導著公共輿論。然而,由於互聯網的低門檻、信息發布的自主性和互動性強等特點,每一位網民都可以成為議程設置者。一旦網民設置的議題被廣泛關注和討論,該議題的重要性和顯著性就會大大提升,很快傳統媒體就會將這一網路議題引用過來,進行深入討論。凡是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重大議題,都存在著傳統媒體和網路媒體積極互動的現象。比如在2012年的寧波PX事件中,由於網民對這一問題的爭議以及意見領袖在上的助力,使該議題在網路上被迅速擴散和傳播,隨後傳統媒體相繼跟進報道,最終促成了事件的解決。另一方面,一些強勢媒體的報道也會對一些小媒體的報道產生影響,比如人民日報及中央電視台側重於報道哪些方面的新聞,各省、市媒體就會以此為導向來組織相關新聞報道。
結 語
互聯網的出現對傳統媒體產生了強有力的沖擊和影響,也因此為議程設置理論研究提供了新視角。新媒體的出現也促使傳統的議程設置理論發生了變化。大眾媒體議程設置的功能沒有終結,但的確在弱化,而社會生活並未因此就失去了議程的設置,各種議題仍然在公眾中不斷地傳播著。正如麥庫姆斯所言:「不可否認,網際網路的確會帶來新聞媒介議程設置效果上的一些變化,但在目前看來,這些變化僅僅是某種程度上的變化,細節上的變化,而不是議程設置本質上的變化。」⑤
注釋:
①【美】麥庫姆斯著,郭鎮之 徐培喜譯:《議程設置:大眾媒介與輿論》,北京大學,2008年9月版,第24頁
②劉德傑:《網路傳播中的「議程設置」探析》,《新聞窗》,2009年第4期,第88頁
③徐春霞:《新媒體時代的議程設置「主體」分析》,《新聞窗》,2009年第6期,第77頁
④谷頻:《網路傳播的議程設置功能》,《軍事記者》,2004年第11期,第48頁
⑤董文娜:《網路時代議程設置理論的新變化》,《青年記者》,2010年2月下,第37頁
㈣ 關於新媒體電影是如何運作的
傳播提速,即時甚至實時是今天新聞的基本特徵,今天的新聞不是前天不是昨天或幾小時前發生,而是剛剛發生或正在發生,新聞時效同步化同樣是新媒體時代的受眾對傳媒的必然要求。實時化促使新聞報道的理念與形態發生劇烈變化,媒體特別是平面媒體和電子媒體開始採納行進式報道,走到新聞線上的過程中就開始報道,而電視報道尤其面對全球的電視新聞頻道,以大時段直播為基本結構單元,摒棄了過去以半小時欄目為結構單元的舊的結構模式。今天包括在會場我們所能看到的微博和簡訊更加促使這種傳播的實時化與及時化。
流向多重。今天,傳播不再只是單向或互動而發生重要的變化,新媒體的出現,更重要
是改變了傳播方式,而以單向傳播為主的老一代媒體被迫接納這種傳播方式,而在另一個意義上實現轉型。這種傳播方式包括多向傳播、多點互動。比較有代表性的形態是論壇、社區、社交網站,它改變了受眾的傳播期待,會成為基本模式。移動獲得,移動表達,移動獲得的要求,促使傳媒在移動化中的變革,而移動表達是微博發展更強勁的重要動力。及時傳播、即時分享,不僅是實時,更重要的是分享,使得傳播流向更復雜,媒體也通過它不斷確定強調自己的主流地位。
多重傳播,多點放大。今天對傳統媒體,特別是區域傳統媒體而言,首發效應在區域市場的效果還比較明顯,而在更廣的區域市場里,二次傳播成為傳媒拓展影響力的重要途徑。因而對傳統媒體而言,反應水平和議題設置同樣影響一個傳媒的影響力。
關系轉化。今天傳播關系發生重要的變化,從「接受傳播」到「參與傳播」,受眾已經是傳播者,這時候傳媒在傳播中的地位受到挑戰,迫使其發生的角度開始傳播。從「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多來源、過富集,使需求關系發生重要變化,需要幫助選擇,選擇者、索引者、解讀者的地位上升甚至超過採集者和一般加工者,如搜索引擎,搜索引擎並不提供原創內容,僅僅是搜集者、索引者,但在資本市場獲得更高的議價,這是值得一般以倡導內容為王的人深思的。從群體傳播」到「圈子傳播」,傳統的讀者是「閱讀匯聚」,媒體能識別的是社會學意義上的群體,今天的人通過論壇、QQ群而「主動」成為一個類別,並互相交流信息,如何利用這個圈子進行交流就成為重要的課題。從「定時閱讀」到「隨機閱讀」今天的受眾閱讀、觀看、收聽往往是隨機的,今天的傳媒如何強化自己的特色,在讀者心中形成強烈的滿足識別,形成約會意識就是維持競爭力的關鍵。
需求變動。相對於靜態需求,移動需求正成長為第一需求。相對於家庭需求、社會需求,個人需求正成長為第一需求。移動需求將是左右傳媒格局的決定性力量之一。如果說「三網融合」是向互聯網方向融合,還應當說「三網融合」最大的機會在於滿足移動需求,滿足人們在移動中從事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受眾碎華。這不僅指受眾的時間碎片化,還有受眾的類別進行細分。
形態交融。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互相進入,使得不同類型傳媒的外在形態趨向共通與交融。
運作協同。不同類別的媒體之間,媒體集團的各部門之間更加註重統籌,協同運作,既包括多媒體采訪,統籌運用采訪端各種類型的人員。在從媒體融合的角度看來,從統籌運用角度看來,今天的電視采訪組僅僅是一個攝像就可以完成的任務。共平台生產,生產可供多平台使用的內容產品,多平台分發使多個平台實現互補。
㈤ 電影媒介的變化對電影的影響,一個是電影的傳播方式發生了變化,另一個是 A電影製作流程的變化 B電
電影敘事方式,節奏的變化
電影媒介的變化對電影的影響,一個是電影的傳播方式發生了變化,另一個是電影敘事方式,節奏的變化,這個選項C是正確答案。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數字媒體的興起,現代人的生存意義空間已經從傳統的現實世界擴展到了更廣闊的虛擬世界。互聯網所構築的虛擬世界和虛擬空間直接促進了一大批新媒介的生成。
(5)新的傳媒方式對電影的影響擴展閱讀:
如果將所有能夠連接上網路的媒體都當作新媒體的話,那麼至少個人電腦、網路電視等固定終端,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等都可以作為新媒體。
這種新媒體的崛起與媒介話語權的讓渡直接導致了影視劇在傳統媒介和新媒介上跨文化傳播效果的不平衡。新媒介很大程度上動搖了傳統媒介在傳播上的固定地位和優勢。
技術發展帶來的媒介革新讓媒介的及時性極大程度上得到了增強。一些在境外播出的電影或者電視劇通過字幕組的翻譯與發布,通常只需要一個晚上的時間差,就能到達他國觀眾的視野中。
㈥ 電影媒介的變化對電影的影響包括
電影媒介的變化對電影的影響包括電影傳播方式的變化以及電影敘事方式、節奏的變化。
1、電影傳播方式的變化
互聯網的發展與各式新媒介的出現,使影視劇的跨文化傳播變得簡單。互聯網讓觀眾逐漸變成媒介,將觀眾的現實生活與虛擬網路空間進行了一個疊化。然而,由於監管的困難與監管權力的下放,在各國影視劇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難免會混入一些別國文化中的糟粕。
目前,民間影視劇跨文化傳播的主要參與者是青少年觀眾,因此,通過美育全方位提高觀眾的甄別能力與藝術鑒賞水平也很有必要。
2、電影敘事方式、節奏的變化
節奏直接作用於人們的心理、感情和情緒,因而有著增強影視片的藝術感染力的能力,有力推動情節的發展,揭示主題,刻畫人物,烘托情感,營造氛圍。電影敘事節奏通過兩點來完成,一是通過編劇的敘事手法來實現,其次就是通過剪輯師的再創作來實現。
順敘、倒敘、插敘、閃回,通過剪輯手法將線性敘事打亂,從而重新構造非線性敘事,使得電影敘事節奏上更加緊湊。如果一個剪輯師不能很好的掌控一部影片的敘事節奏,那就更別談去對影片進行時間、空間上的重構了。
電影媒介簡介
電影媒介素養是觀眾在觀影前、觀影時和觀影後面對電影媒介海量信息進行甄別、解讀、選擇和優化的能力。電影媒介素養教育是培養大學生正確認知電影媒介、研究和欣賞電影媒介、客觀公正鑒別評論電影媒介、主動參與電影媒介製作、合理使用電影媒介的能力。
㈦ 電影媒介的變化對電影的影響,一個是電影的傳播方式發生了變化,另一個是 A電影製作流程的變化 B電
C電影敘事方式,節奏的變化
㈧ 互聯網進入影視業的利弊
互聯網思維中,電影是產品,而觀眾則是用戶。隨著互聯網經濟的深層次介入,傳統電影的行業模式和游戲規則也發生著潛移默化的改變。
但究竟何為「網生代」?清華大學影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鴻表示,哪孝信網生的電影產品、網生的電影觀眾、網生的電影導演和網生的電影公司共同構成了所謂的「網生代」。和以前電影的代際劃分不一樣,它不是時間化的,而是空間化的。在尹鴻看來,「網生代」對電影產業的改變主要體現在5個方面:電影產品的網民化、電影生產的網路化、電影營銷的社交化、電影文化的部落化,以及電影市場的多屏化。
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陳曉雲也認為,互聯網改變了之前的電影概念,「電影最早是科技,後來是藝術、是文化,但今天電影終於回到了它的原生時期——媒介。」
樂視影業CEO張昭以從業者的角度分析了互聯網對傳統電影業的改造。「在內容上來講,電影是由製造業轉向服務業。任何一個導演、編劇、投資人,都在為觀眾服務。之前大家說起電影公司,第一反應就是拍電影的,而現在重要的則是為誰拍電影。」談到近期的文藝電影《黃金時代》票房走低的原因,張昭認為,這部片子沒有很好地回答「為誰而拍」的問題,「為觀眾服務」是互聯網時代電影製作首要考慮的問題。
同在暑期檔上映的影片《分手大師》,票房表現不俗,該電影執行製片人成麗就網路時代的電影創作分享了她的經驗。她提到,在製作《分手大師》過程中,他們更加註重觀眾的主觀感受,也就是把觀眾想看到的東西拿到銀幕上。「對電影公司來講,這是一個反向創作。通過對觀眾的抽樣調查,確定觀眾感興趣的電影類型和話題,然後反饋給主創。」成麗說,現在的主流電影觀眾給電影公司提供了生存和發展的土壤,製作方應把用戶至上的觀念加入電影創作過程中來。
變化的商業模式
互聯網和電影的關系,不但改變了電影的概念和創作方式,也為電影市場帶來了新話題。
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周星表示,當下的電影從投資,到策劃、宣發、檔期、放映形式等都已嵌入慎磨到互聯網中。從電影《後會無期》和《小時代》系列就可以看出,在微博上擁有逾4000萬粉絲的韓寒與3400萬粉絲的郭敬明,讓影片在宣傳之初就風光無限。
尹鴻將互聯網對電影市場的改變總結為「產品的互文」。他認為,互聯網與電影互相影響、互相鏈接,使得電影內容更娛樂化,電影市場也更加多元。
張昭將互聯網對電影市場的改變稱之為「顛覆」,其宣傳、推廣、發行,乃至衍生品營銷都和傳統電影業不再相同。宣傳推廣不僅要注重線上線下的宣傳,甚至還要考慮不同場景下的宣傳手段。比如在不同時間、地點瀏覽手機,場景不同,接受信息的方式也會不同。這就是張昭所謂的「O2O場景營銷」,他認為這是未來電影行業核心的營銷方式。在張昭看來,互聯網對電影發行行業的顛覆,體現在多屏互動上。未來五屏聯動,可以讓觀眾隨時隨地看完一部電影。
對此,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劉藩表示贊同,他認為互聯網對電影商業模式的改變是全方位的。「從上游來說,互聯網介入以後李輪,眾籌等模式的出現對電影企業來說是很好的營銷方式。從中游來看,在線售票大規模進入,實現了發行功能。而從衍生品環節來說,藉由互聯網做衍生品營銷比傳統模式更有優勢。」
不變的標准:高品質與文化價值
當下互聯網與電影的結合對電影業帶來的改變毋庸置疑,而基於互聯網思維創作出的電影也更能受到主流觀影群體的歡迎。然而,由於互聯網的核心受眾在14歲到24歲之間,電影創作的網民化必然傾向於青少年的娛樂偏好,這種娛樂需求會令「網生代」電影的娛樂偏向非常明顯,甚至出現「娛樂至死」的傾向。實際上,已有很多業內人士開始對「網生代」電影的內容和品質憂心忡忡。
周星也提出,「網生代」給人們的審美和電影品質的標准帶來了混亂。今年的電影市場上,部分票房火爆的影片在內容上卻飽受詬病:《後會無期》缺乏完整的戲劇性的故事結構,《小時代》系列電影不過是一場場奢華秀的拼接……影評人周黎明認為,電影有兩重標准,一方面是商業客觀標准,另一方面是思想藝術主觀標准。在中國電影產業發展迅猛的當下,這兩個觀念經常被混淆,才造成了目前電影市場的亂象。
針對這一現象,尹鴻表示,當「網生代」觀眾成為電影市場支配者的時候,要防止過度娛樂、內容低俗、急功近利等幾種偏向。「電影文化不是普通商品,它是文化商品,既要娛樂,也要有文化底線。綠色票房是底線,文化擔當是責任。」尹鴻認為,票房很重要,但它不是電影的一切。
融合大於顛覆,互促而非取代
論壇上,與會嘉賓一致認為互聯網與電影的融合使得電影的盈利模式有了更多的實現方式,傳統電影與互聯網電影呈現出各自不同的特徵,總體上融合大於顛覆,而並非一些業內人士所預言的傳統電影產業模式將被互聯網電影取代。
華夏電影發行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黃群飛認為,真正的互聯網電影還沒有出現,目前只是互聯網加入了電影產業。傳統電影模式最大的優勢是有一個發行窗口,而現在被互聯網打破,但是電影通過互聯網盈利的部分,還達不到傳統電影盈利模式帶來的總收入。
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索亞斌認為,互聯網電影與傳統影院電影實現共贏,還有很長的一段道路,但兩者融合是趨勢。互聯網電影內容與傳統影院影片的內容如何做到互補,值得探討。
㈨ 新的傳媒方式對電影的影響
這個說手凱起來真的就話長了,改喚以往的傳媒方式,無非就是報紙、電視、戶外媒體等,現在主要是畢殲喚網路,以後會迅速發展到普及手機,這對電影的影響的確很大,可是電影人完全可以以新的傳媒方式去制定新的電影傳播方式和盈利渠道!
㈩ [新媒體環境下的微電影]新媒體環境下微電影的傳播特點
[摘 要] 2011年被譽為中國微電影元年,微電影通過新媒體這個大平台展現出它無可比擬的優勢。越來越多的企業、影視公司、視頻網站、網民開始關注微電影,微電影的發展給中國的移動互聯網市場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也成為品牌營銷的又一廣告陣地。毫無疑問微電影將是今後新媒體發展的重要方面。本文通過對2011年眾多微電影進行分析,找出它成功的幾個重要因素,並對微電影今後的發展提出一些建議,希望對微電影的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 微電影;新媒體;受眾
2010年中國首部微電影《一觸即發》給投資方凱迪拉克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收獲,不僅首創了「微電影」的概念,創造了數億次的視頻點擊率,還創新了病毒式網路營銷的新模式。2011年不少大品牌通過投資微電影嘗到了甜頭,一些草根導演也通過微電影一舉成名,實現了自己多年的導演夢。微電影在2011年出現星火燎原之勢是有必然原因的。
首先,新媒體的發展為微電影的成功提供了有利的環境。
新媒體是建立在數字技術和網路技術基礎之上的,一般指手機、平板電腦、移動電視、互聯網等新興媒體。新媒體具有移動性、即時性、互動性、自主選擇性等特點,符合人們休閑娛樂時間碎片化的需求,可以隨時隨地地獲取信息。
2011年中國全年票房達到131.15億元人民幣,但票房佳績的取得卻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根據電影局公布的備案和審批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內地全年生產故事影片558部,全年生產的各類電影總產量達到791部,但真正在電影院公映的電影總數不超過180部,相當一部分電影在影院不過是一日游,更多的小成本電影被擋在了院線門外。電影票價的逐年增高使越來越多的觀眾開始轉向網路收看免費電影,付費觀看電影的網民也逐漸增多。互聯網為電影、導演和觀眾開啟了另一扇大門。據《第29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國網民規模達到5.13億,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到3.56億,網路視頻的用戶規模達到3.25億人。①來自優酷的一項研究表明,許多電影迷開始接受並嘗試在線上付費觀看電影。新媒體數字院線發行平台以超低的價格、高清的觀看品質獲得了越來越多網民的追捧。
其次,新媒體的受眾特點是微電影成功的重要保證。
新媒體受眾尤其是微電影用戶以城鎮年輕人為主。「70後」「80後」是微電影的主要受眾群體,這一代年輕人是伴隨著新媒體成長起來的,他們熟悉各種智能手機的應用,懂得互聯網技術,有一定的外語水平,喜歡追逐並享受最新的娛樂方式。這代年輕人是傳統電視媒體主要流失的觀眾群,傳統媒體被動收看的觀影模式令他們反感,新媒體的移動性、即時性、互動性、自主選擇性等特點正符合他們羨橡的需要。他們在一塊塊小屏幕前找尋著自己喜歡的內容,彼此傳遞著最新的信息。可以說在新媒體環境下,受眾的傳播活動更高效、更即時、更自主、傳播的內容更具震撼力。有數據顯示,新媒體受眾在線觀看微電影的比例高達95.4%,平均每周在網上看視頻花費的時間為10.2小時。
對於新媒體受眾來說,他們可以通過在線或下載的方式在移動狀態欣賞微電影,填補了他們瑣碎的時間。他們對微電影的轉載或影評則間接為微電影做了推廣,成為微電影二級傳播的重要環節。
如今「70後」「80後」已成為社會主流群體,他們有強大的消費能力,他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模式逐漸成為社會的風向標,所以不論是投資微電影的企業、電影製作公司還是微電影的媒體平台都必須研究和關注「70後」「80後」的動態。
例如雪弗萊科魯茲全程支持的系列微電影《十一度青春》,「80後」+微電影就是其成功的法寶。該系列微電影多角度呈現了「80後」「青春、奮斗、前衛、不言敗」的生活理念,而這種生活理念正好切合科魯茲年輕活力的品牌個性和目標定位。
第三,微電影是伏派鍵廣告主應對「限廣令」的有效策略。
2011年10月份廣電總局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廣告播出管理的通知》,俗稱「限廣令」。通知要求各地方電視台在播出電視劇時,每集電視劇中間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插播廣告。
「限廣令」的實施讓本就緊張的廣告時段變得更加搶手,廣告價格勢必增加,這對於相當一部分的中小企業來說是承受不了的。再加上傳統TVC廣告的目標受眾模糊,狂轟濫炸式的傳播缺巧方式讓本就處於被動地位的受眾越來越反感。種種原因迫使廣告主轉向微電影。微電影因其投資相對較少、製作周期短、沒有票房的壓力以及廣告效果反饋迅速等特點成為商家宣傳品牌形象、推廣新產品的新陣地。廣告主可以把廣告信息悄悄植入到微電影的故事情節中,讓受眾不知不覺中接受這些信息而不產生反感,還可以依賴網民的高點擊率以及高轉發率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說2011年的微電影已經開始在「品牌定製」這方面有了突破。
例如凱迪拉克出品的微電影《一觸即發》《66號公路》,匹克體育的《跑過死神的快遞員》《灌籃高手三分扭轉杯具》,特陶衛浴的《馬桶編年史》,諾基亞的《N9,不跟隨》,OPPO的Find Me,百事集團的《2012把樂帶回家》,台灣大眾銀行的《夢騎士》,寶潔舒膚佳的《媽媽的謊言》,支付寶的《鄭棒棒的故事》,雪弗萊科魯茲全程支持的《老男孩》《父親》以及三星電子的《變幻的年代》等都取得了相當好的成績。
第四,目前國家對微電影還沒有嚴格的審查機制。
傳統的電影作品要想實現院線上映,實現版權發行收入的話要經過廣電總局和中影集團的審批,這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很多電影即使通過了審批在影院上映的時間也非常短,有的甚至是只有一天,投資成本都收不回來。而微電影從劇本創作、拍攝、製作到播出都是基於新媒體平台的,不需求過多的審查。那些在電視、影院渠道不能播出的影視作品也能夠通過網路這個平台上展現,網路的包容性讓一些草根導演、演員以及追逐電影夢想的普通人圓了夢。
微電影在今後的發展還應該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注重強強聯合。
無論是2011年的《變形金剛3》《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加勒比海盜4》《金陵十三釵》《龍門飛甲》《 建黨 偉業》還是2012年春節上映的《碟中諜4》都是走的大導演、大明星和大製作相結合的路線,這種結合幾乎是票房的保證。以《碟中諜4》為例,截至2012年2月3日全球票房已沖高至6億美元,成為阿湯哥個人職業生涯最賣座的影片。微電影雖然包容性很強,能圓普通人的電影夢,但成功的畢竟是少數。即使是人氣超高的筷子兄弟身後依然有優酷視頻的強大支持。所以微電影更多的還是需要走強強聯合的道路,即主流視頻網站+大品牌+大明星+大製作的模式,這種模式首先有大品牌的雄厚資金支持;其次是大明星和大導演的強大號召力;第三,主流視頻網站本身不僅是播出平台還是微電影的製作方,它們最了解網民的收看行為和喜好,可以為導演、製作公司、品牌廣告主等合作夥伴提供大量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