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最新電影 » 新德國電影運動中的狂熱分子

新德國電影運動中的狂熱分子

發布時間: 2023-05-04 00:38:59

Ⅰ 查找同天生的額名人

1.路易十四(Louis XIV)
法國國王,1643-1715年在位,為歐洲專制王權中在位最久的一位國王。他在凡爾賽建立了一座極其奢華的王宮,同時,還下令血腥鎮壓了胡格諾教派。 路易十四是路易十三之子,史稱路易大王,又稱太陽王。他5歲登基,由母後攝政,實際上長期得到首相馬薩林的有力扶持;1661年開始親自執政。他信奉「朕即國家」,為了徹底制服封建割據勢力,在用武力鎮壓反叛貴族的同時,採取懷柔政策,在巴黎附近凡爾賽建造新的豪華宮殿,讓各地的大液州貴族都宮侍奉王室,享受聲色犬馬之娛。
為了維持龐大的常備軍和官僚機構及宮廷的奢侈生活,政府必須增加財政收入。為此,路易十四任用柯爾柏為財政總監,推行重商主義經濟政策,竭力拓展對外貿易。重商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早期比較盛行的經濟思想,其主要內容是:金銀充足是國家富裕的標志,積極主張發展工商業,拓展對外貿易,獎勵出口,減少進口,使金銀源源滾埋茄不斷地流入國內而不流出。當時,法國生產的很多產品,如錦緞、絲絨、水晶玻璃等,質地優良,暢銷歐洲各國宮廷。路易十四還加緊在海外的殖民掠奪。通過這些措施,法國的財富大大增加,國力日益強盛。
路易十四的改革徹底削弱了封建割據勢力,把法國的專制制度推向頂峰,客觀上有利於建立和平統一的國內環境,推動了國內統一市場的形成,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改革增強了國力,使法國成為大察當時歐洲大陸最強大的國家。但是,路易十四好大喜功,他在統治後期連年同歐洲許多國家作戰,國力受到極大消耗。他在臨死之前,曾告誡他的繼承人路易十五說:「我過去太好戰了,不要在這方面學我,也不要學我太花錢。

2.德國幻想電影導演韋納·赫爾措格(Werner Herzog)
韋納·赫爾措格,新德國電影運動中的狂熱分子,也是世界影壇上地道的特立獨行者。他於1942年9月5日生於德國巴伐利亞,並在那裡度過神秘的童年,12歲時與母親遷居慕尼黑,15歲寫出第一個劇本,並開始以打工的收入拍攝短片。他青少年時期酷愛旅行,游遍英國、希臘、墨西哥、蘇丹等地,豐富的旅遊經驗為他的電影帶來獨特的景觀色彩,也自覺影響著他的拍片方式。60年代以後年輕的德國導演們紛紛以各種方式對社會、現實或政治進行探討時,他卻總是遠遠跑開,到人跡罕至、陌生、遙遠的異鄉拍攝電影:《生活的標志》(1968)在希臘,《新創世紀》(1971)在撒哈拉,《侏儒也是從小長大》(1970)在迦納利島,《天譴》(1972)在秘魯和巴西,《綠蟻安睡的大地》(1984)在澳洲土著區,《綠色眼鏡蛇》(1987)在非洲……從某種意義上看,旅遊與電影都具有「夢游」的特質,無論在電影里還是電影外,游牧
四方的天性,都使赫爾措格走遍天涯,當然,最終能使他拋棄人群,在一個沒有上帝的世界裡成為追隨奇跡部落中的倖存者的,絕不僅僅是好游。

另外加一個現在比較紅的流行歌手:
王心凌
生於1982年9月5日,中國台灣新竹

Ⅱ 戈培爾是誰

戈培爾全稱保羅·約瑟夫·戈培爾(1897―1945),其父是一家紡織廠的工頭,母親是一位鐵匠的女兒。戈培爾7歲時因患上骨脊髓炎,致使左腿比右腿短一截,走起路來有點瘸。

而且,與一般德國青年男子不同,戈培爾長得十分瘦小。因此,他不可能像當時的許多德國青年那樣;通過從軍來實現人生的夢想。於是,他轉而刻苦學習文化。憑借天主教的資助,他先後讀完小學、中學,並開始漫長的大學生涯。戈培爾讀的大學之多,可謂世所罕見。他先後就讀於波恩大學、法蘭克福大學、柏林大學和海德爾堡大學等八所大學。這都是德國的著名高等學府。戈培爾在這些名校中廣泛涉獵了各種知識,專修了哲學、歷史、文學和藝術,掌握了拉丁文和希臘文。在他僅僅24歲那一年,他獲得了海德爾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走出大學校門的戈培爾知識淵博,才華橫溢,思想敏捷,文筆鋒擾宏利,在1922年6月,在慕尼黑王冠馬戲場,聽到了希特勒的講演,令其驚嘆不已:「現在我找到了應該走的道路―這是一個命令!」從此,戈培爾開始信奉納粹主義,並於當年加入了納粹黨。

戈培爾納粹思想狂熱,為宣傳其信奉的「理想」,他經常在各種場所向公眾發表演說,而且慷慨激昂,很有感染力和煸動力。漸漸的,他得到納粹上層和希特勒的賞識。1926年10月,希特勒任命他為柏林的納粹黨區領袖。1929年,又任命他掌管納粹黨的宣傳機構,使其爬上納粹的高級領導層。

此後幾年,戈培爾為使希特勒競選上台執政,可謂費盡心機,不遺餘力。他調動了納粹黨宣傳機構的全部人馬,進行了德國歷史上空前的宣傳運動,散發宣傳小冊子,貼大字招貼,舉行無數次的大會,等等,使盡了所有手段。戈培爾的狂熱宣傳,對希特勒的最終上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希特勒於1933年上台後,立即任命他為國民教育部長和宣傳部長。

希特勒建立的獨裁專制的法西斯統治,與歷史上的所有獨裁統治一樣,他必然要使納粹黨一黨專政合法化,使德國只能聽到一種聲音,只能有一個政黨,並強制人民的意識與納粹的思想保持一致,為納粹國家服務。這樣,他必須將思想文化陣地完全控制在納粹黨手中,以此對德國人民實行精神控制。而這一切的完成,都是由戈培爾和他的宣傳部來操縱的。

言論自由、出版自由,這些起源於歐洲的文明,是現代文明國家的基本准則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公民權利。正是這些自由奠定了歐洲繁榮強盛的基礎,也形成了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重要條件。試想,如果沒有出版自由,像馬克思、恩格斯的《共產黨宣言》等批判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國家、號召人民推翻資產階級統治的著作,何以能在資本主義猜慶國家制度下出版、發行、傳播,又怎麼能誕生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而德國,曾經是歐洲出版自由最早的國家。

納粹黨要使這一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德國消失。他們開始了對這一偉大文明的清算。

戈培爾首先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焚書運動。1933年5月10日晚上,成千上萬的學生高舉火炬,在柏林的各條大街上遊行,並最終匯集到柏林大學對面的廣場周圍。

那裡已經堆積了無數記載著人類文明的成果的書籍。然後,學生們紛紛將火炬拋向書推。頓時,書籍燃料起來,烈焰騰空,照亮夜晚。人們一邊歡呼,一邊繼續往火里扔書。學生們稱這些書籍「對我們的前途起著破壞作用」。以此開端,德國其他城市也紛紛效仿,開始焚書。

戈培爾熱情地贊許學生們的舉動,在紙灰飄灑中發表演說。他鼓動說:「德國人民的靈魂可以再度表現出來。在這火光下,不僅一個舊時代結束了,這火光還照亮了新時代。」

同時,戈培爾和他的宣傳部對出版、報刊、廣播和電影也實行了嚴格的管制,建立起納粹黨領導下的統一的藝術家組織―德國文化穗李握協會,其目的是消滅所有跟納粹黨的思想相對立的傳播媒介。並按照國家規定的方針、政策和路線從事活動,作品的出版或上演必須經過納粹宣傳部的審查和許可。而由納粹黨制定的法律規定,第三帝國的編輯們必須在政治上和納粹黨保持一致,種族上必須是「清白」的雅利安人。於是,許多不願為納粹服務的編輯記者遭到消除,許多不能與納粹保持一種聲音的報刊被停辦。餘下的報紙和編輯們,要由戈培爾和他領導的宣傳部發指令:什麼新聞可發,什麼新聞不能發,實行嚴格的新聞檢查制度。對首都以外的報刊,則用電報或信件發出宣傳指令,告訴他們應該發何種新聞,否則,或撤總編輯或立即停刊。

戈培爾尤其重視廣播,認為廣播是當時社會最主要的宣傳工具,它傳遞信息迅速,輻射范圍廣,影響大。因此,必須牢牢掌控德國的廣播事業。戈培爾通過宣傳部的宣傳司和納粹創立的國家廣播協會,控制、壟斷了德國的廣播公司。從此,這家廣播公司充斥著法西斯的一家聲音和侵略戰爭的鼓噪。屬於私人的電影公司,也必須在納粹的宣傳部和德國電影協會控制下,每部影片都要嚴格審查,符合納粹的思想了,才會被允許上映。

在戈培爾和他的宣傳部的精心操縱下,整個德國的輿論處於瘋狂的法西斯文化思想氛圍中。本來應該向公眾傳播事實,宣傳真理和正義的新聞媒介,竟成為散布謊言、欺騙公眾、製造謬論、蠱惑戰爭的工具。其導向就是對德國人民進行精神控制,使他們都成為法西斯戰爭的狂熱支持者、擁護者,直接參與者。

戈培爾和他的宣傳部不僅牢牢控制著全國的輿論工具,而且他們自己還在各種場合親自出馬,大造輿論,以愚弄德國人民。尤其是戈培爾的演說,更是煽動性極強的惡風毒雨,散發在德國社會空氣中。應該承認,戈培爾還是很有才華的,他似乎具有將一切事情都能顛倒黑白、混淆是非的天賦,而這正是納粹德國所需要的。1943年2月18日,戈培爾在柏林體育館發表《論「總體戰」》演說,是他試圖以納粹思想俘獲本國人民和欺騙世界公眾、用納粹政治來補充軍事侵略的狂熱嘗試的一個典型版本。

戈培爾的所謂「總體戰」,無非是戈培爾通過他個人狂熱的說教、鼓噪、煽動,全面宣傳納粹的政治思想和希特勒的領袖旨意。他要求人民停止高級娛樂活動、一切服從納粹的軍事勝利等;針對國外的反納粹勢力,他特別警告西方,宣稱整個歐洲的危險來自「東方」,企圖分裂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戈培爾不僅演說「總體戰」時唱高調,演說後,也立即身體力行,付諸行動。他通過宣傳部下令關閉了柏林的豪華飯店和高級娛樂場所。他自己不再使用寬敞、闊氣的大客廳接待客人,而是使用小房間。這一切,加上會後在全國各處反復放映講演的紀錄片,宣傳媒介的大肆報道等,使戈培爾的「總體戰」演說成為納粹德國最成功的群眾大會,也是在公眾中影響最大、反應最強烈的一場活動。這是戈培爾最典型的表演,是他和他的宣傳部的典型策劃。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不管戈培爾和他的宣傳部門如何欺騙、鼓噪地宣傳,但他們逆歷史進步潮流而動的行為,終究是要破產的。伴隨著世界人民反法西斯力量的不斷壯大,勢不可擋,德國人民也在覺醒,紛紛開始懷疑、反抗納粹的獨裁專制思想和統治。這一切,徹底敲響了希特勒及其納粹德國的喪鍾,也使戈培爾走上窮途末路。然而,這個納粹運動的宣傳家,頑固的法西斯狂熱分子,卻不思悔罪,決定與希特勒一樣自殺身亡,以逃脫正義的審判,他在殘忍地毒死了他的六個孩子後,讓勤務兵朝他和他的美麗妻子的後腦開了兩槍,然後,他的副官等人遵照其遺囑,把四桶汽油澆在他們的屍體上點燃。

伴隨著希特勒、戈培爾的屍體在熊熊烈火中灰飛煙滅,希特勒的第三帝國滅亡了。戈培爾的納粹宣傳部也壽終正寢了。在一片片被戰火燒焦的土地上,德國人民從法西斯的精神控制中走出來,根據《聯合國憲章》和《國際人權憲章》等法律文件,逐步建立起一個政治民主國家。馬丁?路德倡導的信仰自由和思想自由的價值觀重新得到普遍尊重和認可。自由的德國在思想文化方面和物質文明建設方面,都繁榮起來,成為世界第三經濟強國。當然,近些年來,在德國、在歐洲,極右勢力、光頭黨等具有法西斯主義思想傾向的組織,又有所抬頭。排外、仇恨猶太人和外籍人的事件時有發生。然而,德國以及歐洲各國的傳播媒介、政治團體和廣大普通人民,保持了對這股勢力的高度警惕與強烈批評、抵制、打擊。

的確,無論我們這個世界多麼豐富多彩。我們的文化多麼的多樣化,也沒有理由讓專制、獨裁、限制人民的自由和基本人權的反人類行為在我們這個地球上存在下去。

Ⅲ 綿羊教育

1

當我從事基礎教育後,我很訝異自己曾經恨過一個老師,並且不是因為私人的原因。

事情發生在高中的一次運動會上。當時班主任臨時有事,提早回家了,我們班的觀看台一片狼藉,大部分的人都已作鳥獸散。這時,一向被我們視為競爭對手的隔壁班的班主任對著一個老師嘀咕,大概是說看我們班班主任不在,就沒人處理垃圾了。這瞬間激怒了還剩下的我和幾位同學。我們紛紛感覺因為"母親"不在而被欺負被侮辱了,重要的是這不是對個人的侮辱,是對我們班的侮辱。於是我帶頭,和他們一起將垃圾清理干凈。而平時難以叫動的同學,這時候都異常得積極與心甘情願。事後我想,這就是所謂的集體榮譽感將我們凝聚在了一起。

後來我在新加坡的一所中學教書,遇到一位在御銷新十幾年的老師,向我提起了令她難忘的中國運動會的這種集體凝聚力。新加坡中學運動會的建制不同,他們把全校學生分成四個陣營,所有學校開展的體育活動,都是四個陣營的競爭,而不是以班級為單位。將學生隨機分成四個陣營的做法,完全不具備感情基礎,平時一起練習加油的口號都顯得極為鬆散,只有幾個學生領袖異常積極,旁邊老師不斷鼓勵眾多將自己置身事外的學生參與進去,可效果寥寥。那位老師認真而真切地對我說:中國的學生運動會讓我們更有拼勁,更團結,也更有意思。

當那個老師說"更有意思"時,我完全明白她說的是什麼,她說的是一種置身集體,為之奮斗,乃至為之犧牲的一種崇高感,至少是歸屬感。

可是,多年後我想,那個隔壁班的班主任只不過陳述了一個事實,我被一種莫名的情緒牽引,引發了對事實陳述者的憤怒與恨意。 2

第一次看完德國電影《浪潮》時,裡面對獨裁統治的模擬深深刺激了我,我突然發現,在中國最被認可的班集體建設,正是用了同樣的方法,而優秀與成功的標准正是一個獨裁組織的雛形。

在這部電影里,教授"獨裁政治"的老師,問學生一個問題:現在法西斯主義還能不能在我們身上復現?這些民主制度下成長的孩子,表示了輕蔑,他們認為完全不可能。於是,這個教師策劃了一個獨裁實驗。

一個女生上完第一堂課回家興奮地和她的母親交流:

女生:紀律鑄造力量。我們所有人都參與了,像是有一種力量,吸引了所有人。

母親:我只能用可怕來形容。

女生:至少你從來不這樣教育我們。紀律對弟弟來說沒有什麼壞處。

母親:你弟弟應該自己發現他的底線 。

這個女生說的參與是,他們按老師的要求按正確的坐姿坐著上課,發言之前一定要舉手,得到老師允許後才可以發言,而且必須要起立。有沒有感到熟悉?接著下來是統一的服裝,統一的口號、統一的目標、統一的敵人,不屬於你的陣營即是敵人,黨同伐異。

我們從小學到高中的教育,充滿了這種對整齊劃一行動的訓練。往往最初的反抗者會受到處罰,在老師那裡這是殺雞儆猴。一個優秀班集體的建成,標志即是所有人高度的集體榮譽感。為了這個集體,在個人行為上不逾矩不犯規,每一次集體的活動,大家都能團結一致,朝著共同的目標進發,在集體目標的實現中實現自唯轎己,當然在適當的時候還要學會個人犧牲。我在小學時,參加一個集體舞比賽,班主任老師要求我脫下襪子給另一個同學,原因忘記了,我不同意,於是後來我成了整個班的敵人。而電影里,當唯一的清醒者站出來反對這個組織時,被強制拉上台,如果繼續下去就是被多數人的意願殺害。

獨裁的誘惑總結起來是兩句我們並不陌生的話:紀律鑄造力量、團結鑄造力鎮山游量。 3

這種對我們紀律性與一致性的規訓,最好的活動例子就是軍訓。在中國做老師時,和同事聊起軍訓,最大的感受就是,剛軍訓完的學生真乖,真好教。我們不妨將對軍訓的評價暫時放下,那麼新加坡的中學生需要參加軍訓嗎?答案是否定的,但是他們的每個學年都要參加露營活動。什麼是露營活動,當然不是一整個年級的同學去郊外搭帳篷烤肉吃吃喝喝。而是在一些訓練員的帶領下,參加一些需要集體完成的活動,讓學生自己解決訓練員所給出的題目,在我們看來大概都屬於游戲:例如兩人搖繩,其餘同學一起跳過去;一群人站在一塊布上,在所有人都不可以離開布的前提下,將布翻轉過來等等。

我找出了第一次帶中學一年級的學生參加露營活動的第一天的日記,選錄其下,這樣或許更具真切感:

1月10 日

今天是露營的第一天,帶學生來到三巴旺,他們接受的第一個任務是跳繩。教練沒有給出任何指導,只說明了規則,即兩個學生搖繩子,其餘的同學站成一排,喊一、二、三齊跳,所有人都跳過去了算是完成任務。當然,試過幾次都失敗了,總有人絆到腳。教練開口問,那你們遇到的問題是什麼?這樣一問,積極的學生自然地就站了出來,帶領大家找原因,接著一起試著解決問題。盡管最初他們的解決方法不太對,或者原因根本就找錯了。可是,我發現一點,這種訓練是給個人思考的機會,並且是找尋與人群相處的合理方式。交際能力強的人會主動成為組織者領導者,喜歡獨來獨往的人也會與他們合作,一起解決問題。這是不是就是一個社會良性發展的模型呢?這大概就是公民訓練。

繼而,我想到了我們的軍訓,軍訓是"命令"與"服從"的思維訓練,最優秀的人是完全服從者,細致到腳的高度,手的弧度。這當然是當兵的基本素質,可是我質疑的是這是否適合學校訓練公民?作為中學的必修課,我們為什麼千方百計要教會絕對服從,所以我們要製造的是綿羊,而不是公民。

在後來的反反復復的嘗試中,我看得已厭倦,只想上前告訴他們應當如何解決問題。甚至想說讓那幾個總跳不過去的同學單獨練習一下。在失神好久後,我被身邊另一個班主任老師的歡呼聲驚醒,學生終於都跳了過去。問題的解決需要的是創新和不斷地嘗試,良心社會的標志是對同處的弱者的耐心與不放棄。

這個游戲結束後,學生在訓練員的帶領下寫游戲後的反思。而這個游戲最核心的想要傳達的是合作的重要性。在那天的日記里,我對集體榮譽感與合作做了如下的比較:

它們大概有很多相同之處,可是我總覺得,集體榮譽感總在強調某種感覺,這種感覺是取消自己,只有一個虛擬的集體存在,為了這個集體可以犧牲一切,包括理性。集體榮譽感到最後,往往發展成為毫無理性的黨同伐異。

合作在強調實用功能。在共同目的下,做最適合的工作配合夥伴,共同實現目標。他的側重點在功能性的合作上,而不是精神交付。

中學一年級的露營活動圍繞的是合作與尊重,而中二的目標是做出正確的選擇。我們來看看幾個活動的設計方案:

這就是我們的學生在參加軍訓時,新加坡學生在參加的活動。我們不管在方式上還是目的上,都與別人大相徑庭。 4

一個班主任與我聊天,向我表示自己被學生折騰的無奈。他和我說,前一天他打電話給一個問題學生的家長,他給這個家長的評價是"洋派",原因是他在電話里還沒向家長說完這個孩子的問題,這個"洋派"的家長就借口有事掛了電話,語氣雖克制卻帶有慍怒。這個孩子的問題是:上課總不能管住自己,常常和周圍的人閑聊。我在想應該怎麼去理解這個受過良好教育的家長的反應?"洋派"家長的掛電話是一種對老師做法的不認同。任何取消個人自由而要求絕對服從的命令,我們都有理由懷疑是獨裁專制的萌芽。有學者在總結福柯《規訓與懲罰》一書的主旨時說:

福柯抨擊說,從學校到各行業,從軍隊到監獄,我們社會的主要慣例體製表現出邪惡的效能,極力對個人施以監控,"消除他們的危險狀態",通過反復灌輸訓誡條例來改變他們的行為,結果不可避免地將造就一些毫無創造能力的"馴順的團體"和聽話的人群。

從這個角度來看"錢學森之問",我們那些有創新能力的傑出人才是不是都沒有逃過小學、初中、高中乃至大學的教育劫難。 5

《浪潮》里有一個特殊的學生,他生性懦弱,在同學眼中恐怕是一無是處的。自從參與到"浪潮"活動中後,他完全變了。為了組織他變得勇敢無畏,做出了許多令人意外的事。甚至在組員被黑社會成員欺負時,他舉槍跑出來嚇跑了敵人。最後,老師宣布"浪潮"就是獨裁的雛形,就是專制的復辟,老師讓大家解散回家好好反思。這時,他根本無法接受,他重新被拋到了一無是處的位置上,情緒失控的他舉槍擊傷了同學之後,也飲彈自盡了。

我也同樣不可否認的是,那次高中運動會,那種所謂集體榮譽感帶給我的強烈的力量感。獨裁團體為什麼會招來這么多的真心擁護者,為什麼有這么大的鼓舞人心的力量,如《浪潮》里的那個學生,如重慶支持唱紅打黑的群眾。他們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自我價值的缺失。他們在參與到集權團體之前,本身從未確認自我的價值是什麼。《狂熱分子》的作者埃里克o霍弗指出:

一個人愈是沒有值得自誇之處,就愈是容易誇耀自己的國家、宗教、種族或他所參與的神聖事業;這本質上是對一種事物牢牢攀附--攀附一件可以帶給我們渺小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東西。

你無法用理性或道德上的理由去說服一個狂熱者拋棄他的大業。他害怕妥協,因此你不可能讓他相信他信奉的主義並不可靠。但他卻不難突然從一件神聖偉業轉投另一件神聖偉業的懷抱。他無法被說服,只能被煽動。對他而言,真正重要的不是他所依附的大業的本質,而是他渴望有所依附的情感需要。

Ⅳ 電影中看到的黨衛隊制服,有的是黑色的,有的是灰色的,他們有什麼區別

開始的時候是黑色,後來發展出武裝黨衛隊,需要黨沒廳衛隊上戰場的時候衣服也隨之變化了,灰色的應該是武裝黨衛隊的步兵制服,坦克兵還是黑色的,但是式樣變了。這時候區分搜型國防軍和黨衛隊只能從衣服上的標記開看了。黑色制服在戰爭期間也出現過,但枯漏隱似乎只有警衛旗隊有黑色禮服,還有集中營看守。
至於一邊有肩章另邊沒有,沒見過,黨衛隊區分級別主要是看領章,沒記得黨衛隊有肩章。

Ⅳ 關於德國電影《浪潮Die Welle》的一些疑惑

很高興這位同學能對這部電影深度地思考。

我的個人理解是:

我們從小到大都在標榜的增加凝聚力的東西(比如制服、班歌等),沒幾個人覺得這有什麼不妥,電影中他們也是樂在其中。集體主義的力量很大,他們可以威風地趕走混混流氓可以以集體的名譽為所欲為。你有沒有注意最後他們在劇院里為他們的集體體制歡呼?這就是這種凝聚力的甜頭使他們暈頭轉向,而其中有人極力願意繼續這種模式,甚至不惜任何代價……可是如果這種力量一旦被野心家利用呢?

德國人拍這部電影,我個人覺得也是對二戰的一種反思。 我們都知道日耳曼這個民族應當算是個不錯的民族,可是他們曾一度使世界變得灰暗。二戰後有人說,德國士兵十分優秀,遵守命令,他們在戰爭中團結一致,行進有序……可惜優秀的民族在希特勒這個瘋子手中走向了歧途!

所以說,集體主義雖然沒什麼不好。可是如果整個集體的方向選擇錯了,又或者是這個集體被野心家利用,那麼這個集體不是成為「燒火棍」就是成為「屠刀」。

德國人熱愛思考。他們在戰後對自己的歷史進行了認真反思。這部電影,中國人也完全可以加以參照和反思。

Ⅵ 斯諾認為周恩來是個狂熱分子的原因是什麼

斯諾看周恩來大概就像普通人看1998年的阿猜銷纖里巴巴和馬雲。作為一個普通人連十年以後的經濟形勢都估不準,何況一個外國記者面對的是動盪了百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除非極度的熱愛,可以奉獻生命的虔誠,狂熱從穗仿何而來?
在西方文化中個體生命是高於集體的,所以西方電影多推崇超級英雄。而東方文明號召為了集體利益可以犧牲小我,舍小利取大義。所以在斯諾看來,冒著生命危險去追求短期看不到效益的事兒,就是「狂熱」,而這樣的人不就是斗鄭「狂熱分子」嗎。

Ⅶ 足球勵志電影《像貝克漢姆一樣踢球》

足球勵志電影《像貝克漢姆一樣踢球》

《像貝克漢姆一樣踢球》是一部典型而又時尚的英國式喜劇電影。印度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間的矛盾在故事中以一種喜劇的形式貝表現出來,雖然有些橋段流於俗套,卻並不妨礙我們在大笑聲中產生共鳴。

劇情

居住在英國的印度裔少女傑西(帕明特·納格拉飾)酷愛足球,她在自己的小屋裡貼滿了自己的偶像貝克漢姆的海報和照片,希望自己的球技能和小貝一樣出色。一天,傑西在公園里踢球時,一位教練看中她的球技,邀請她加入一支職業足球隊,但是信奉印度教的父母並不希望自己的女兒去當一名足球運動員,所以堅決反對。傑西該怎樣辦呢……

看點

誰不想和帥哥貝克漢姆一起踢球?恐怕絕大多數人尤其是情竇初開的少女都想和這位超級偶像一起踢球。居住在英國的印裔女孩傑西十分崇拜貝克漢姆,也由此迷上了踢球,希望自己的球技能和小貝一樣出色。有一天,她的願望實現了,一個教練看中她的球技並邀她加入一家職業足球隊。然而,她的願望遭到了信奉印度教的父母的反對,她該如何實現自己的理想呢?一個幽默的故事就此開始了。

英國人的高智商可以完全體現在他們的喜劇上, 《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 、《BJ單身日記》、 《憨豆的故事》等等都含蓄、優雅的講述啼笑皆非的故事。拍紀錄片起家的英籍印裔女導演古蓮達·查達在英國呆久了,也汲取了英國人的喜劇天賦,有過之而不及的拍攝了《像貝克漢姆一樣踢球》。

另外,這部影片還捧紅了今日的英倫玫瑰凱拉·奈特利,以及當紅小生喬納森·萊斯·梅耶斯。所以觀看這部影片不僅賞心悅目,而且會開心一笑。

評價

更多的時候,運動是一種改變人生的方式,比如,改變自己一成不變的生活,突破自己既定的命運。運動所產生的力量可以公平地分給每一個人,不止是男性,女性選手也能通過運動實現她們的人生夢想。

在英國,2002年的一部小成本製作影片《像貝克漢姆一樣踢球》就是圍繞著幾位成長在倫敦南部的女孩子展開的。第二代印度移民傑絲是個很有足球天分的女孩子,她十分崇拜貝克漢姆,希望有一天能和小貝並肩作戰。她和很多同齡印度孩子一樣,不希望自己的人生最後變成一個整天只知道煮咖喱的印度主婦,但是由於家庭和印度文化傳統的原因,她的未來似乎註定難以實現足球這個夢想。傑絲的媽媽對於女兒踢球的行為深惡痛絕。

白人女孩朱爾是個足球狂熱分子。雖然沒有像傑絲那樣有著巨大的家庭阻力,但是朱爾的媽媽一直擔心女兒會因為沉迷足球而交不到男朋友。朱爾一直在為倫敦南部當地的漢斯洛女子隊踢球,當她看到傑絲在公園里的精彩表演之後,忍不住開口邀請她來為漢斯洛隊踢球。傑絲對於這樣的邀請興奮異常,立刻就答應了。但是,她必須瞞著媽媽,來實現自己的夢想……

故事在這樣的矛盾沖突中鬧哄哄地展開了。各式各樣的女孩子像男球員一樣,訓練得有板有眼。影片中,足球作為一項令全英國為之沸騰的運動,團結了來自不同種族、有著不同膚色的女孩子們。同時,往往由男性控制的運動項目也成為了女孩子們擺脫既成命運的方式。尤其是對傑絲這樣面臨種族和性別雙重壓力的印度女孩子。

《像貝克漢姆一樣踢球》是一部典型而又時尚的英國式喜劇電影。印度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間的矛盾在故事中以一種喜劇的形式表現出來,雖然有些片段流於俗套,卻並不妨礙我們在大笑聲中產生共鳴。這些大概就是《像貝克漢姆一樣踢球》作為一部足球青春喜劇會取得成功的原因吧。年輕的人生,總是要靠自己去闖。

《像貝克漢姆一樣踢球》,講述的都是青春、熱血、汗水、成功、夢想、拼搏等主題,令人熱血奔涌,吸引了大批的青少年。

鏗鏘玫瑰:《像貝克漢姆一樣踢球》

有人說,這部讓英國玫瑰凱拉-奈特麗成功闖入好萊塢的影片《像貝克漢姆一樣踢球》事實上並不算是一部純粹的足球電影。盡管導演在影片里展現了兩位女主人公對於足球痴迷,讓人們從精彩的.足球場面中領略到《一球成名》式的堅強與自我超越,但依照整部電影的結構來看,這條關於足球之夢的主線卻不過是浮在影像最表面的影子,影片真正要表現的是一種充滿著人們關懷色彩的情感力量。在影片的感情線索下,你可以說影片另闢蹊徑地描摹了綠茵場上的女性心理世界,女主人公傑茜和茱麗的出現一掃以往足球電影中男性稱霸的局面,讓這個閃耀著自我抗掙光芒的故事瞬間充滿了女性的堅韌與獨特的感悟。

當傑茜與茱麗終於為了共同的足球之夢建立了親如姐妹關系,於彼此身上找到了久違的親情溫暖時,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幅世俗生活畫卷,還有導演對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缺失的一種單純情感的呼喚。因此,許多人認為《像貝克漢姆一樣踢球》是一部以足球作為舞台背景,以細膩情感作為演出主角的感人故事。

;

Ⅷ [好書推薦]埃里克•霍弗《狂熱分子》

本書簡介: 這本書主要探討群眾運動的一些共有特徵,重點是陷入狂簡鬧唯熱的烏合之眾的人格。積極投身群眾運動的往往是一些失意者,他們認為自己的生活無可救葯、渴望逃離自我尋求重生,將生命託付給某項神聖偉業,讓他們感覺不錯,整齊劃一的集體生活令個人責任、恐懼、無能得以掩埋。運動的領導者則刻意培養參與者的罪惡感,號召自我犧牲以獲得救贖。

作者簡介: 埃里克·霍弗,7歲失明,15歲復明。父母早逝,自學成才。1964年成為加州伯克利大學高級研究員,1982獲得里根頒贈總統自由獎章。生平著作超過10部。

下面從三個方面進行分享:

一、群眾如何成為狂熱分子中的一員,二、群眾運動如何讓人變得狂熱,三、群眾運動中的領導扮演了什麼角色。

一、群眾運動如何吸引群眾成為狂熱分子中的一員

當人們的生活朝不保夕,完全無力控制自己的環境攔培時,就會執著一種熟悉的生活方式。通過把生活模式固定化去對抗深深的不安全感。

比如法國、俄國、日本的民族主義運動就是一種追求改變的工具。

渴望改變只是人們投身群眾運動的表面動機,其背後有著更為深刻的原因。

有成就感的人會把世界看成一個友好的世界,並樂於看到它照原樣保持下去。失意者則樂於看到世界急劇改變,因為他們把失敗歸咎於世界。

梭羅說:如果一個人生了病,無法發揮身體功能,他就會動念去改革。

不假思索就投身變革運動的,往往是那些覺得自己擁有無敵力量的人。發動法國大革命的那一代人都深信,人類理性的全能和人類智慧的無邊。列寧和布爾什維克也是如此,就是因為相信馬克思主義無所不能。要不是德國人相信閃電戰和宣傳技術可使德國無敵天下,納粹運動也不會進展神速。

一個人是不是歡迎改變,重要的不在於掌握權力,而在於是否對未來有信仰 。有權力的人如果對未來沒有信仰,就會用他的權力來排斥新事物,以保持現狀。另一方面,極不切實際的夢想即使沒有實際權力作為後盾,一樣可以讓人產生最大無畏的膽氣。這是因為,懷有大希望者的可以有最荒謬的來源:一個口號,一句話。

比如教義主張,如果想成為一種力量的來源,它必須宣稱自己是打開未來之書的鑰匙。

企圖改造一個國家或整個世界的人,不可能單靠培養和利用不滿情緒成事 。他們必須知道怎樣在人們心中燃起一個極不切實際的希望,至於這個希望是什麼,並不重要。

比如16-17世紀的英國圈地運動,18-19世紀的工業革命。

倘若共產主義者有朝一日能夠征服歐洲和大半個世界,那不是因為他們懂得怎樣去煽動不滿情緒或仇恨,而是因為他們懂得經營未來。

群眾運動最強大的吸引力之一,是它成為個人希望的替代品。 在一個深受「進步」觀念浸染的社會,這種吸引力特別強烈。這是因為進步的觀念會把「明彎搜天」放大,這樣,那些看不見自己前景的人的失意感就會更加深刻。

一個群眾運動會吸引到一群追隨者,不在於它可以滿足人們追求自我改善的渴望,而是在於可以滿足他們自我否定的熱望 。

對失意者來說,群眾運動是一種替代表。要莫可以替代他的整個「自我」,要莫可以替代一些能讓他的生活可以勉強忍受的元素。

希特勒指出過,一個運動提供的職位越多,它吸引到的劣質人才就越多。到頭來,這些政治攀緣者就會充塞於一個成功的黨,使其昔日忠誠戰士再也無法認出它的本來面目。

群眾運動最強大的吸引力之一,是它可以成為個人希望的替代表 。

失業者寧願追隨販賣希望的人,也不願追隨施予救濟的人 。

因為,除去對未來的希望以外,他們不可能有真正的滿足或安慰。

什麼樣的失意者會特別容易投入到群眾運動中去呢?

共有11類:1.窮人,2.畸零人,3.被遺棄的人,4.少數民族,5.青春期的少年,6.有野心的人,7.被某些惡德或偏執挾制的人,8.無能者,9.極度自私的人,10.對生活厭煩的人,11.罪犯。

1.窮人

不是所有的窮人都是失意者。有些身陷城市貧民窟的窮人會對自身的處境很滿意。勸他們離開所熟悉的泥淖,他們會怕得發抖,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貧困。

會被失意感刺痛的窮人,一般都是新近才陷入貧困的的「新窮人」。美好生活的記憶像火焰般在他們血管里燃燒。比如17世紀英國清教徒革命的成功,新窮人居功厥偉。在德國和義大利,納粹和法西斯革命的主要支持者是破產了的中產階級。

2.畸零人:暫時性畸零人和永久性畸零人

在戰爭結束後,大量的退伍軍人對外作戰太久,與平民的生活格格不入。復員後的軍人會發現他們難以適應戰前生活的規律,再度適應和平與家庭生活是一個緩慢而痛苦的過程,從而產生暫時性畸零人。

永久性畸零人是指因為缺乏才幹,或身心上有不可補救的缺陷,而無法達成生平願望的人。比如從事寫作、繪畫、作曲等人,雖有創作渴望卻無法滿足。要不就是曾經顯露過才華,後來江郎才盡。他們會被絕望感籠罩。即便在別的領域取得名聲、權力或財富,都不足以消解他們的飢渴。

3.極端自私的人

極端自私的人特別容易有失意感。 一個人越自私,失望就越難熬 。因此,極端自私的人往往是無私精神最勇猛的捍衛者。

最凶暴的狂熱者,往往是一些本來自私,但卻由於某種原因而被迫失去對「自我」信仰的人。於是他們不再把高明的利己手段來服務其無能的自我,轉而用於服務一件神聖的事業。

4.少數民族

在一個行將被同化的少數民族中間,最有成就和最沒成就的兩類人會比中庸的人感到更大的失意感。 失敗者本來就易於自視為邊緣人,而如果他們又是少數民族身份,他的失敗會讓他的無歸屬感更加濃烈 。

同樣也會出現在少數成功者身上。他們盡管有名有利,卻往往難以打入多數民族的圈子,這使得他們格外意識到自己是個外人。另外 ,他們因為成功而感到優越,所以痛恨他們低人一等的同化過程。

比如,最有民族意識的美國黑人是成就最高和成就最低的人。

5.對生活厭煩的人

人們會感到厭煩,主要是他們的自我讓他們厭煩 。

意識到自己生活貧乏和無意義是人們厭煩感的主要來源。而沒有孤立感的個人,比如一個部落、教會、政黨的成員,不容易為煩悶所感染。從事創作或為三餐糊口的人也不會有煩悶感。

對於一個蓄意煽動群眾運動的人來說,得知全民都有煩悶無聊之感,會比得知全民都飽受經濟和政治剝削,更加感到鼓舞。

即便一個人生活環境並不太壞,但如果他缺乏從事創作工作或有用活動的能力、機會,為了賦予生活以意義及目的,極易受到煽動而成為狂熱分子中的一員 。

就連納粹黨那麼反對婦女外出工作,都可在初創階段找到一些扮演重要角色的婦女。

二、群眾運動如何讓人變得狂熱

1.把個人同化到集體

抗高壓能力部分源自一個人對群體的認同感。在納粹集中營,最能挺得住煎熬的是那些覺得自己是隸屬於某個黨、教會的人。反之,所有個人主義者(不分國籍)全都陷入崩潰邊緣。

作者得出一個結論: 碰到苦難和死亡的威脅,個人是無法依賴自己的勇氣的。他僅有的力量來源不在於他自身,而在於他隸屬某個偉大的、光榮的、不可摧毀的集體。這種信仰主要來自於認同,通過認同,個人不僅僅是他自己,而成了某種永恆物的一部分 。

在清算布爾什維克的老幹部時,斯大林成功地把這些自負而勇敢的人一個個變成畏縮的懦夫。他的方式是徹底切斷他們與服務了一輩子的黨及俄羅斯廣大群眾的聯系。

英國殖民官員認為,既然希特勒沒花多大氣力就滅絕了600萬猶太人,那巴勒斯坦區區60萬人猶太人應該好駕馭。結果卻發現,巴勒斯坦的猶太人雖然是新移民,卻是頑強、足智多謀的。英國殖民官員不明白的是,在歐洲,猶太人是以個人的心態面對敵人,宛如飄浮在空氣中的微塵。但在巴勒斯坦,他們不在感到自己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原子,而是隸屬於一個永恆的民族。

2.教義

自我犧牲精神往往是一種對現實認知有所不足的衍生物。一個人有能力根據自己經驗和觀察作判斷的人,通常不會有殉道的念頭。因為自我犧牲是一種不合理的行為,它不可能是經過探索和沉思的結果。所以,所有群眾運動聲稱終極與絕對真理已經包含在他們的教義中。

巴西的日本僑民在大戰結束後仍然不相信日本已經戰敗。

「忠實信徒」對「不值得看或聽」的事不屑一顧。

教義不是讓人去理解的,而是讓人去信仰的 。「 只有對我們不理解的東西,我們才會百分百信仰」。一種能理解的教義會缺少力量 。

1934年,赫斯宣誓加入納粹黨時,對台下的聽眾說:不要用你們的腦子去追尋希特勒,用心的力量,你們就會全都找得到他。

如果一種教義是復雜晦澀的,就必須是含糊不清的;而如果它既不是復雜晦澀也不是含糊不清的,就必須是不可驗證的。也就是說,要把它弄得必須到天堂或未來才能斷定其真偽。

自信掌握絕對真理的人會有一張覆蓋一切的網。對他而言,不會有任何意外或未知。帕斯卡爾就挖苦說: 認識耶穌的人懂得一切事物的道理 。

蘇聯的官方歷史書記載: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的力量在於它能使黨在任何情況下找到正確的方向,了解現行事件的內在聯系,預期其趨勢,而且不只可以看出目前的發展方向,還知道它將來怎麼發展。

3.狂熱

煽動激情可心有效推翻一個人與其自我之間的平衡,而且這種推翻也必然會釋放出激情 。 只有能跟自我妥協的人能夠對世界保持冷靜態度 。通過在追隨者心中燃起兇猛激情,群眾運動可以防止其追隨者回復內在均衡。

狂熱者永遠會覺得自己不完整和不安全。他無法從自身獲得自信,只能從神聖組織得到。他往往會把自己視為他所依附的神聖組織的捍衛者,隨時准備犧牲生命,以顯示自己是真理的捍衛者。

狂熱者若是拋棄了他信奉的大業,會變成無家可歸的流浪者。在狂熱者看來,寬容是一種軟弱、輕浮和愚昧的象徵。蘇俄輕易就可以把日本戰俘改造為狂熱的共產主義者,反觀美國的宣傳再巧妙完美,都未能把日本人轉化為熱愛自由的民主人士。

三、群眾運動中領導扮演了什麼角色

所有群眾運動的領袖都會經過一段等待時間(常常是很長一段時間),才會踏上舞台。在他們出場表演之前,要有種種事故和其他人士的活動替他們把舞檯布置就緒。

一個領袖最神秘的能力就是控制一小群能幹之士,這些干員一無所懼、精明自負,有能力組織和推動大規模的行動。同時,他們又完全順服於領袖的意志,從他那裡得到鼓舞和驅力,並在順服中感到光榮。

作者舉例,蔣介石似乎缺乏群眾運動領袖所必備的每一項條件,而戴高樂則顯然是一個有領袖魅力的人。

領袖必須是個務實者和現實主義者,但說起話來又得像個夢想家與現實主義者。

能為一個群眾運動做好鋪路工作的,是那些 善於使用語言和文字的人 ;但一個群眾運動要能實際誕生出來和茁壯成長,卻必須藉助 狂熱者 的氣質和才幹;最後讓一個群眾運動得以鞏固的,靠 務實的行動人 。

1.言辭人

可以是教士、先知、作家、教授等知識分子。

不管是哪一類型的言辭人,差不多都有一種深切的嚮往:被肯定。這種嚮往決定了他們對現行秩序的態度。 每一個知識分子的內心深度都有一種無可救葯的不安全感 。哪怕是最有天分最多產的作家,都會過著一種不斷自疑的生活,需要每天生產出新作品來肯定自己。

作者認為,言辭者在運動初期的作用很大,但最終的群眾運動權力不會落入他們手中。除非他能適時與操實權的行動人聯合起來或壽終正寢,他最後的下場很可能是引退、被放逐、槍決。

2.狂熱者

即便各種條件成熟,也只有狂熱者才能使一個群眾運動孵化成形。沒有他,先前的言辭人所激起的不滿情緒將不會有方向感,只能漫無目的地宣洩,很容易被鎮壓。

狂熱者是魚,混亂就是水。他們認為,沒有破壞就不會有建設 。

對於一個群眾運動的發展來說,狂熱者的危險在於他永遠靜不下來。一旦取得勝利,新秩序開始形成,狂熱者就可能會成為一個亂源。

因此,大部分群眾運動在取得勝利的第二天,就會出現內部傾軋。

若放任狂熱者自行其事,會對運動本身構成威脅。此時,只有務實的行動人介入,群眾運動才有望保有它已取得的成果。

3.務實的行動人

一個群眾運動一般由言辭人為前驅,由狂熱者實現,再由行動人加以鞏固 。

群眾運動到了行動人手中之後,就變為野心家自我實現的工具。到了這個階段,它會對那些有事業野心的人發揮強大的吸引力,而有事業野心的人紛紛投效,也會激烈改變這個群眾運動的性格,帶來它與「現在」的和解。

如果言辭人、狂熱者、行動人三個角色由 不同 的人接連擔任,對一個群眾運動來說通常有好處。特別是一個群眾運動想要長久時,更是非如此不可。

而納粹和法西斯運行從頭到尾都由一個人領導,所以下場凄慘。讓納粹運動走向敗亡的,是希特勒的狂熱無法抑制、無法扮演務實的行動人。

一個人的性格當然是有可能改變的。一個言辭人有可能變成真正的狂熱者或務實的行動人。然而,各種證據顯示,這種變形往往是一時的,遲早他們又會變回原來的類型。

當一個群眾運動的活躍階段結束後,它就會變成成功者的權力工具和失意者的鴉片 。

書中金句:

失業者寧願追隨販賣希望的人,也不願追隨施予救濟的人。

社會低等成員之所以能對社會發生重大影響,是因為他們對「現在」完全不尊重。

群眾運動不需要相信上帝,一樣可以興起和傳播,但它卻不能不相信魔鬼。

一個有力的群眾運動會培養其追隨者的罪惡感。

悔罪的方法是拋棄個人的特殊性和獨立性,得救的方法是把自我掩埋在團體的神聖組織中。

當我們在群眾運動中喪失了自我獨立性,就得到一種新自由,一種無愧、無疚的去恨、去恫嚇、去撒謊,去凌虐。

在群眾群動中,我們獲得了「干下流勾當的權利」。

Ⅸ 在斯諾眼中周思來為什麼是狂熱分子

因為他思想敏捷,談吐有方,眼光
獨特,革命激情高漲,辦事果和者斷堅決,
所以被認為是積極的狂熱分子。逗慧
歡迎喚指薯採納謝謝

Ⅹ 如何評價電影《浪潮》和《死亡詩社》

《浪潮》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而成的講的是現代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組織新法西斯主義僅僅需要一星期。

電影中文格爾老師本來只是想通過這樣一個試驗讓學生來認清獨裁專制的法西斯主義的本質。但是這群一開始只是想混學分的學生們的頭腦迅速被強大的精神力量給格式化了。他們馬上陷入到一種強大的集體無意識中去,他們給自己的組織取名「浪潮」,還自發地統一了制服,越來越多的學生給快速洗腦,他們自己建立了自己的網站,繪制了統一的圖標,還統一了見面打招呼的手勢——右手在胸前做浪潮狀。狂熱的學生占據了運動場,不讓別人進入,一位叫蒂姆的學生還從網上購買了手槍,並寸步不離文格爾先生,稱要保護好「領袖」……

事情發展得不可收拾了,文格爾先生在手球比賽中發現了事態的嚴重性,決定停止浪潮,但是事態已經不可控制,最後在集會上文格爾宣布解散浪潮並由此告訴同學們這就是法西斯主義的由來。這時,悲劇不可避免的發生了,狂熱的蒂姆不願意看到浪潮的解散,於是開槍在同學射擊,並飲彈自殺……

《死亡詩社》講述的是威爾頓預科學院一向都是以傳統、守舊的方法來教授學生,可是新學期來校的新文學老師基廷卻一改學校的常規,讓自己班上的學生們解放思想,充分發揮學生們的能力。他告訴學生們要「把握當下」,並以該原則行事。在教學的第一堂課上,基廷並沒有在教室里上課,而是領同學們看校史樓內的照片,讓他們去聆聽死者的聲音,並去領悟的生命的真諦。基廷甚至要求學生將課本中古板老套的內容撕去,自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開始懂得自己的興趣、愛好、前途和目標。他的學生們甚至於反抗學校的禁令,重新成立基廷曾於該校學生時代參與過的秘密小組——死亡詩社,在校外很遠的山洞中探討詩歌、人生。但不久後,學校發現這個小組,校方對基廷老師教育方法十分反對。

基廷的學生尼爾熱愛表演,並在一次演出上大獲成功。但他父親堅決反對,並將他帶回家決定第二天讓其轉學。尼爾極度痛苦卻無法傾訴,在當晚自殺了。小組成員之一卡梅隆出賣了他們。校方逼小組成員在聲明上簽字,將責任推卸與基廷身上,將他開除出學校。在老師要離開學校的時候,學生們站立在桌上,說著"哦,船長,我的船長!"

兩部電影的結局都是老師作為了替罪羊,黯然離開。《死亡詩社》講述精英私立學校的學生們如何在老師的影響下開始獨立思考,試圖擺脫學校專制守舊的的桎錮。《浪潮》描述如今的公立學校,素來標榜崇尚自由與個性的學生在老師突發奇想開始的一個獨裁試驗里,如何進入一種法西斯式的集體無意識。

相隔二十年的這兩部片子倒像是一個開頭和一個結尾,二十年前敲響的希望的鍾,二十年後卻回響著警示的餘音。《死亡詩社》中追求人格之獨立、精神之自由的主題相對簡單,《浪潮》中學生們如何從自由散漫的無政府主義傾向主動轉變成激進的高度集體主義的團體更為令人深思。

真正的精神自由需要的從來都是理性,而不是激情。兩部片中的學生都包含激情,他們個性豐富、多才多藝。他們願意改變以及大膽嘗試,所以當一位與眾不同的老師出現在他們身邊引導他們的時候,他們會聽老師的話,贊同老師的做法甚至盲目地崇拜他。《浪潮》中的老師為了讓學生了解法西斯主義的生成,自己當了一次獨裁者,一開始他的頭腦很清醒,還想方設法營造這樣的一種氛圍。可是過了三天,老師慢慢地變成獨裁者,他很享受這種「萬人之上」的感覺,他與妻子鬧僵,說出了很傷人的話。還好他最終回頭,避免了更大悲劇的發生。

《死亡詩社》里的那個學校有點象我們現在的高中,注重的是升學率,注重的是紀律。而紀律就意味著排斥多樣性,排斥不同意見,用剛性的手段求得劃一。老師是作為一名知識的灌輸者的角色存在著。而這時出現了一位英語老師,他的口號是享受生活,他的信念是讓學生們自己思考,自己選擇。我不反對老師的想法,但是他的教育理念與學校的教育目標發生了沖突,結局已經註定。

特別是撕書這一段,我覺得做得非常不地道。首先,他先叫學生們撕書,然後才告訴他們具體理由。所以孩子們在撕書的時候,臉上興奮的表情不是因為自己懂得了什麼真理,而是這一純粹的「叛逆行動」引發的荷爾蒙增加。當然這也可以說是基廷的一種策略,先叫他們行動,然後在進行理論說教的時候就會獲得一種共同情感上的支持。其次,這種行為從表面上看是引發孩子們自由思考,不被規矩束縛。但是換個角度看,他只是因為不認同另一位博士的教學理念,就強迫學生們全部撕掉他的導言——這難道不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專制思想嗎?如果是自己一個人做學問,對別人的理解不贊同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基廷是老師。當他強迫所有人接受他的思維時,不管他的思維是要求自由還是要求束縛——這已與思維內容無關——這種做法本身就已經帶有了他所批判的東西的色彩。

兩部電影都是由於教師教育方式的無節制性與教育理念的片面化,導致這些本身正確的情感最終走向反面。老師針對青年學生這一易情緒化、渴望先鋒思維的特殊群體沒有把握好教育的「度」。

兩部電影內容上可以說對立也可以說相同,《死亡詩社》中的「自由獨立」思想恰好對立《浪潮》的「極權主義」,內容相反但模式幾乎一模一樣的教育路線。最後的悲劇結尾與這部影片也驚人的類似,一個孩子吞槍自殺了,少數幾個保持頭腦清醒的學生也沒能挽回這個悲劇。雖然《浪潮》我更願意用一種非理性化的思路考慮,它的重點並不在教育上,但是也不妨礙從這個方面稍作對比。不聽從於自己者,必將聽命於他人。人一生總會有一些階段需要「聽於他人」的。而這個「他人」究竟值不值得聽,怎樣去聽,聽些什麼,實在是很重要啊。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595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573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548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265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283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934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246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674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678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