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科微電影主題
㈠ 有哪些好看的關於醫學類的電視劇或電影介紹
《 Good Doctor》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該劇以大學醫院的小兒外科作為背景而展開並承載著專科醫生們工作和愛情的醫學電視劇。劇情描述的是有學者綜合症的自閉及發育障礙的青年朴施溫,克服他人的偏見,逐漸成長為小兒外科的專業醫師的故事。
㈡ 有什麼電視劇、電影是醫生題材的
1、《都是天使惹的禍》
是由夢繼執導,李小璐、任泉、張延、郭濤、佟大為、周笑莉等聯袂主演的青春偶像劇。該劇講述了林小如面對坎坷與挫折並成為一名正式護士的故事
2、《愛的婦產科》
是湖南經視文化睜歲核傳播有限公司出品的都市醫療懸疑劇,由馬德林編劇,蔣家駿執導,朱丹、何晟銘、孫堅等主演。
3、《無限生機》
是由徐慶東執導的32集電視連續劇,由王茜,劉鈞,王挺,隋蘭等主演。
該劇主要講述了劇中6位形象各異、性格不同的醫生和護士,在生活中各自有一本難念的經,但面對病人,他們用精湛的醫術、勇於承擔一切危難的勇氣和責任,實踐著希波克拉底誓言的故事。
4、《柳葉刀》
該劇講述了女醫生許曼突聞妹妹的離奇死訊,因而追蹤線索,發現其妹死因與醫院內幕有關,繼而潛入醫院查明真相,從此抽絲剝繭層層揭開黑幕。
5、《白色陷阱》
是由北京悉掘市中北電視藝術公司出品,尤小剛執導,楊童舒、王亞楠、廖京生、何琳主演的懸疑劇。
該劇講述的是在東南亞某國醫院里,因為一起醫療事故而引發出的一系列故事。
(2)產科微電影主題擴展閱讀
《都是天使惹的禍》劇情:
一個青春靚麗的都市女孩,走進了南方第五醫院,她即將成為一名白衣天使。然而她根本沒料到在邁進醫院的大門之後,等待著她的將是怎樣的坎坷和挫折。
林小如生性活潑頑皮,卻有些傻氣,在護校時是一名成績非常差的學生,勉強畢業後被媽媽托門路送進第五醫院,因此她遭到同事的嘲笑和捉弄,在醫雀悔院里也遇到了精靈古怪的事情,弄得她狼狽不堪。
小如渴望成為一名正式的護士,無奈遇見強勁的對手,她的希望渺茫。小如對新分進來的研究生邵劍波一見「煩心」,兩人吵吵鬧鬧中擦出了愛情的火花。
不料半路卻殺出一高貴、美麗、才能出眾的女孩——留學歸來的外科醫生蔡美雲,更要命的是她還是第五醫院院長的千金。
小如在愛情和事業這兩條戰線上都遭遇了強勁的對手,無論怎麼看,她取勝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㈢ 最值得看的6部醫療劇有哪些
最值得看的6部醫療劇有《外科風雲》《急診科醫生》、《急診室故事》、《產科醫生》、《Doctor異鄉人》、《心術》。
1、《外科風雲》
《外科風雲》由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出品,侯鴻亮製片,李雪執導,朱朱編劇,靳東、白百何、李佳航、劉奕君、藍盈瑩、何杜娟等人主演的都市醫療行業勵志題材電視劇。該劇講述了在現代化綜合性的仁合醫院,由一起29年前發生的「事故」所引發的故事。
6、《心術》
《心術》由楊陽執導,六六編劇,吳秀波、海清、張嘉譯、王維維、張子楓、翟天臨等主演。該劇講述了神經外科醫生霍思邈與劉晨曦在醫療戰線上精心救治病人並收獲美好愛情的故事。
㈣ 這個電影叫什麼名字講醫院中的好多孕婦,應該是婦產科吧
愛的婦產科。 我之前有看過,妥妥的是這個。看著挺揪心的。 希望採納!天天開心天天正能量!
㈤ 宋茜出演《親愛的生命》,像這樣醫療題材的影視劇還有哪些
《親愛的生命》是一部都市醫療情感劇,講述的是婦產科醫生之間的故事。宋茜在劇中所扮演是婦產科醫生杜帝,是一名技術精湛,專業能力非常強的醫生,但是性格上比較冷漠,不善於與人溝通。類似的醫療劇有《心術》、《醫者仁心》、《急診室故事》、《外科風雲》等。
《外科風雲》是一部由正午陽光出品,靳東、白百何、李佳航等主演的都市電視劇,於2017年4月17日在北京衛視、浙江衛視、騰訊視頻播出。該劇講述了在現代化綜合性的仁合醫院里,因為29年前發生的一起“事故”所引發的一連串的故事。
㈥ 《生門》這部電影跟我們講述了什麼故事
我認為這部獨一無二的電影《生門》。它異乎尋常地向人們直接地揭開了孕婦生產當中和其背後的驚人現實,震撼性的鏡頭從分娩室直至醫院內外和人心內外。
其二是淚如泉涌,生命何其神聖,生產過程何其神聖,母親、親人、醫生、醫務工作者那份真情何其讓人動容。驚心動魄之際是止不住閃電回放,所有你見到的畫面都無法從腦際抹去,然後你就任由淚水流出。其三是觀影中間沒尿點,人們屏息抑氣,觀影之後則速速給母親打電話:媽媽!(後面的話省略一百個字)這種商業片的節奏完全不是因為商業片的元素,這種「另類型片」的拍法也許一開始就非為稻粱謀,但卻同樣能夠抓觀眾。2016年的中國電影未必以現實主義深度彪炳,然而《生門》確實扛起了這一年國產片現實主義最優秀的電影大旗。
㈦ 電影 關於懷孕生孩子的 最好是大肚子 電視劇也可以
韓劇《婦產科的女醫生》
㈧ 有誰知道一部關於生孩子的電影
片名:懷胎九月
英文名:Nine
Months
導演:克里斯·哥倫布
主演:傑夫·戈德布拉姆
朱莉安·摩爾
羅賓·威廉斯
瓊·庫薩克
休·格蘭特
類型:喜劇
預告片:
上映:1995年07月12日
地區:美國
對白:英語
評分:5.3/10(5361)
顏色:彩色
聲音:DTS
Dolby
Digital
SDDS
時長:103
分鍾
分級:西班牙:T
德國:6
阿根廷:13
劇情介紹:
改編自法國喜劇《准爸爸癥候群》,是英國小生休.格蘭特《你是我今生的新娘》成功後進軍好萊塢的首部作品,反映了男人傾向女性化和家庭化的時代趨勢。山姆和蕾貝嘉同居五年,生活幾近完美,不料蕾貝嘉突然宣布懷孕,令山姆一時手足無措,從抗抵而逃避,兩人關系瀕臨破裂。另一方面,馬蒂和吉兒是已有三個小孩的夫婦,卻仍然樂於生產。山姆的朋友史恩以單身貴族的冷眼旁觀加以分析,使山姆終於接受了身為准爸爸的事實,並且變得比准媽媽還緊張。導演克里斯.哥倫布拍出了這個故事的熱鬧氣氛,但喜劇效果沒有想像中精彩。羅賓.威廉姆斯客串演出第一場動手術的俄國婦產科醫生,舉手投足和語言依舊搶盡光芒。
㈨ 有關護士的電視劇或電影
內地醫療劇: 《柳葉刀》、《都是天使惹的禍》、《無限生機》、《最後診斷》、《生命有明天》、《大國醫》、《永不放棄》、《白色陷阱》、《關懷》、老劇《婦產醫院》、《愛在生死邊緣》、《神醫喜來樂》、抗非典電視劇《生死一線》、《生命烈火》 香港醫療劇: 《妙手仁心》、《俠骨仁心》、《本草葯王》、《紅衣手記》、《天涯俠醫》 韓國醫療劇: 《外科醫生奉達熙》、《醫家兄弟》、《綜合醫院》1和2、《妙手情天》、《醫家四姐妹》、《New Heart》、《順風婦產科》、《謝謝》、《醫道》 日本醫療劇: 《白色巨塔》、《醫龍》1和2、《回首又見他》、《Code Blue直升飛機緊急救援》、《救命病棟24小時》1-3部、《真夜中的雨》、《白影》、《五島醫生診療所》、《帥哥醫生(向黑傑克問好)》、《杏林俏醫生》、《小兒救命》、《天生妙手》 台灣醫療劇: 台灣版《白色巨塔》、《白袍之戀》、《大醫院小醫生》 歐美醫療劇: 《豪斯醫生》、《急症室的故事》《實習醫生格蕾》、《整容室》、《實習醫生風雲》 關於醫生的電影有: 國產電影《人到中年》、《真心》;香港電影《俠骨仁心》、《流氓醫生》
㈩ 電影中的醫學:《祝我好好孕》認識助產士協助的居家生產!
近日,一部紀錄片《祝我好好孕》上映,記述了2名特別的產婦-琬婷和詩薇,她們選擇生產的方式與台灣99.9%女性不同,希望能夠在家生產。琬婷是崇尚自然的芳療師,參與劇場演出時她意外懷孕,當她在舞台大喊「我不要剖腹產」,現實中,她卻有個胎位不正的寶寶,在家生產的希望,越來越渺茫。詩薇在助產師萬美麗的協助下,老公與女兒的陪伴中,溫馨迎接家中第一位男嬰,但上天卻給了她殘酷的考驗…。
這部紀錄片,讓「在家生產」的概念進入了大眾的視野。不過,其實在更早之前,自由文字工作者諶淑婷就曾撰書,描述她在家由助產士協助生產的過程。
不想要「當病人」 她們選擇居家生產
惠雯與黎旭瀛和5個孩子住在淡水郊區,由於丈夫就是醫師,前4胎都由丈夫親自接生,第5胎則有助產師協助,那時4個孩子和3位女性友人陪伴在她身邊,陣痛稍緩時,惠雯能在家中來回走動,和大家一起吃點心、看影片、聊天,陣痛來襲時,朋友幫她精油 *** ,惠雯笑著說,當她獨自悶在房間里忍受疼痛時,聽到大家的笑聲,只想著要趕快舒緩,重新加入這場生產派對。
綺文則是在41歲時,在亮物碰助產士、先生和多名好友陪伴下,在家中順利生產,從破水到順利生下小孩,產程長達6天,中間幾度差點熬不住,想到醫院生產。何況那是2003年,當年調查台灣僅有200人選擇在家自然生產,婦產科醫學界並不鼓勵在家生產,考慮到生產過程可能產生的並發症,或是生產意外導致胎兒發生窘迫、胎便或螞基缺氧等問題,居家生產實在太冒險。
綺文不這么認為,她在懷孕期間,所有產前檢查都由婦產科醫師執行,生產過程也有合格助產師在場,她想要的不過是丈夫全程陪產(在13年前並非所有醫院都允許),希望產婦能多一點自主權。
台灣女性越來越不會生孩子?
今日台灣剖腹產高達3成,每10名產婦就有3人被剖開肚子取出胎兒,聽起來是不是很驚悚?就現代醫療科技的角度而言,剖腹手術是救命的資源,但是如果每3個新生兒就有一個需要透過這樣的手術而誕生,無疑是譴責台灣婦女愈來愈不會生孩子?懷疑環境太糟導致胎兒愈來愈異常?還是醫療化的生產環境必須被檢討?諶淑婷認為答案是「以上皆是」。
目前台灣有7成的生產在醫院進行,3成在診所,僅有非常少數的產婦,選擇在助產所或由助產師進行居家分娩。在醫院和診所生產的女性,無論再健康也必須換上病人服,進產房前及產後恢復期間,必須和其他陌生人共用空間,也不見得有機會靠著走動、 *** 、使用產球、淋浴等方式來減緩陣痛。最常見的流程,就是退貨、催生、打減痛、壓肚子、剪一刀,卸貨完畢。
「這樣的生產經歷,如同男性當兵,媽媽們總是能敬談說個不停,有些慘痛的記憶根本沒比當兵好到哪裡去,」諶淑婷描述。
先進國家仍有不少的「助產士(師)」
與進醫院「打仗」不同,在家生產是由「助產士」在旁協助生產。其實,過去接生的工作一直是由「助產士」負責,一直到1970年代,醫師接生的比例才首度超過了助產士,過了半世紀的今天,多數人都以為助產士是歷史名詞,並認為助產士接生是落伍又高風險的「反智行為」。
但其實,日本、澳洲、丹麥、法國、瑞典、紐西蘭、英國仍由助產師執業(且不是少數),台灣人也跟著關注的英國凱特王妃,連2胎都是助產師團隊在醫院負責接生。
與醫師不同 助產士講究的是「慢」的技術
許多國家的婦產科醫學會都呼籲,會陰切開術應該在產程出現「緊急狀況」時,例如:胎兒過大、產婦筋疲力竭、胎位不正、需要產鉗或真空吸引輔助生產等等,由醫師臨場判斷採取的應變措施,在台灣卻因為產科人力不足無暇等待,成了生產的「常規步驟」。無論是頭胎、第2胎或第3胎的產婦,幾乎都省不了這一刀。
但是,助產士的接生技巧就是「慢」,如何在胎兒娩出前 *** 會陰,分娩時適度保護,讓會陰不在生產過程裂傷,是助產士引以為傲的技巧,而現在產科醫師重視的是縫合技術,這項差異顯露出助產和產科生產業務,在生產理念上的根本差異,因為助產師只能接生自然產,沒有產科醫師拿起手術刀的職權;可惜的是,這項技術在醫界並不受重視,也沒有成為助產師接生的社會優勢。
醫生負責生孩子是「政治、金錢因素」?
讓助產士邊緣化的關鍵是1964年實施家庭計畫,在5年內,台灣婦女裝了63萬5千多個子宮內避孕器。台灣主導家庭計畫的「中華民國婦幼衛生協會」,成員多是婦產科醫師與公衛界人士,沒有助產士。更明文規定,只有醫師才能裝這種侵入性醫療器材,助產士要做,必須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產科醫師維護婦女健康」的重要性逐漸被確立。
1969年增額立委選舉,台灣省醫師公會理事長吳基福在首屆增額立委的選戰中勝出,「送醫師進立法院」讓相關醫事法令的制定,形成以醫師為中心的制度。
雖然到了1999年,當時的衛生署取消「助產人員在醫院必須要在醫師的指導之下才能擔任接生工作」,看似將工作自主權還給助產師,但在醫院工作的助產師的接生給付比醫師低,院方在經濟考量上,自然沒理由聘助產師進駐醫院。因此,「遲鈍」的助產士們,就在一波波政治、經濟的考量下,逐漸被邊緣化。
居家生產是一種體驗生命力量的新選擇
親身經歷了居家生產的諶淑婷表示,生產不是生病,產婦不是病患,女人的身體能懷孕,也能生產,這是最正常自然、也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居家生產並非拒絕所有醫療科技,或是昂貴的服務或高級設備,而是一種對於生產的態度與做法,可以發生在醫院、家裡、助產所,也可能是自然產、剖腹產。重點在於透過各種方式,促使女性為生產的主體,充分發揮其能力,讓孕產成為一場充滿力量的生命旅程。
-本文摘錄改寫自大雁文化出版《迎向溫柔生產之路:母嬰合力,伴侶陪同,一起跳首慢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