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宗罪電影的主題思想
㈠ 電影七宗罪的主題是什麼影片是如何表現這一主題的
對人類社會的嘲笑。人性也是一部分但不是主題。(先別笑我,看完我說的)。 先想想人類世界的變化?人類有汽車代替腳步等等等等。但人類社會得到真正意義上的進化了嗎?人們越來越自私冷漠,驕傲無知。人類究竟需要一個什麼樣的社會?人類社會會發展成什麼樣子?你有問過自己嗎? 電影勾勒出一個瘋子代替神職用人類最容易犯的罪名殺了7個人,佈道這個詞用的可笑。完全彎曲人們對基督教的理解。先想想兇手為什麼殺人?如果你不了解他的意圖,你很難明白整部電影。他為什麼殺人呢?他以殺人為樂?他是個不懂法律的蠢貨? 想想他在車上說的一些話: 1「如果你要讓人傾聽你說話,光拍肩膀是不夠的,需要震撼」 2「我決非異與常人,然而,我的做法很特別」 3「我的作品……人們很難完全了解,卻又無法否認的事情」 4「我並不樂在其中……但我不否認我想讓罪人自食其果」 5「只有墮落人世,才能無愧的說他們無辜」 6「我們到處可以看到死罪在街頭,在家,我們無視,因為見怪不怪」 7「世人將把我的作為思索,研究,遵循。永遠」 先從字面來看: 1 他肯定有想說的話?是什麼?足夠震撼!! 2 他的做法是殺人 3 他的作品,也就是屠殺5人後自己充當嫉妒,引出最後的憤怒。 4 說明他不是以殺人為樂趣,但是又想讓罪人去死 5 沒有人能說他們無辜,因為人人有罪。 6 關鍵---人們看見 貪食、貪婪、懶惰、淫慾、傲慢、嫉妒和暴怒 選擇了冷漠和放縱。 7 這也是關鍵 他想用極端的方法警示世人。 剩下的你自己想吧。
㈡ 《七宗罪》深度解析是什麼
《七宗罪》深度解析:
七宗罪講的是一場離奇的連環殺人案,受害者都是死於這七宗罪其中的一種。威廉是紐約警察局的刑事警官,也是個兇殺案專家,他當了32年的警察,多年來幾乎每一分鍾都在辛勞地工作,他也看到和感受到了太多的不幸,他覺得疲憊極了,幸好現在還有7天他就要退休了,終於可以享享清福了。
為了接替他的工作,上司又給他派了一個新搭檔——年輕氣盛的米爾斯,他是和妻子翠西一同搬到紐約來的,起初翠西並不同意來這座繁亂的城市,但米爾斯認為只有這里才能讓他接手一些重要的案子,於是在他的百般勸說下,翠西才同意了。威廉作風嚴謹,辦事老成,米爾斯則有些沖動,心高氣傲的他對威廉辦案的方式很不以為然。
也許是冥冥之中已經註定了的,米爾斯的第一個案子正是威廉的最後一個案子:一個胖得出奇的男人在家中被殺了。可是在現場,米爾斯和威廉卻沒有發現什麼線索。緊接著另一起案子發生了,一位富有的辯護律師格特被殺害,在兇案現場的地板上,兇手用血寫著兩個字:貪婪。
細心的威廉重新回到前一個案發現場,不露掉每一個蛛絲馬跡,終於在冰箱後面發現了兩個字:暴食。這時他們才醒悟到原來他是被強迫吃下大量的東西直到胃被撐破而死的明模。威廉猛激派緩想到了《失樂園》中的語句──基 督教的七重罪孽:暴食、貪婪、懶惰、憤怒、驕傲、淫慾和嫉妒。
他認為接下來還會發生5個謀殺案,分別與其他的誡條可怕地聯系起來,可米爾斯卻並不相信。翠西邀請威廉來家中吃飯。米爾斯有些不高興,但翠西卻和威廉談得很愉快。在現場發現的指紋使格特的當事人毒販維克多成了懷疑對象。他有前科,而且有心理疾病。
但當警察趕去拘捕他時,卻發現他早已經死了,在牆上寫著「懶惰」二字。通過圖書館內部的調查資料,威廉終於把目標鎖定為記者約翰·多伊,一個為了不留下自己的指紋而將手指上的皮剝掉的變態者。但當威廉和米爾斯前去尋找他時,他已經溜走了。
在約翰家中,他們發現了一個金發妓女的照片。但等他們找到她時,她也死了,旁邊又是「淫慾」兩個字。
到星期日,威廉就要退休了,而約翰打來電話告訴他們他又下手了。一個女人赤裸地死在床上,旁邊寫著「驕傲」。威廉決定辦完這個案子再退休,可約翰卻突然來自首了。謹慎的威廉認為事情不會如此簡單,因為還有兩條罪未完成,約翰一定還有花招。
約翰招認還有兩具屍體,並願意帶他們去找。這時,有人給米爾斯送了個包裹來。威廉打開時卻發現了里羨乎面竟是翠西的頭顱,約翰告訴米爾斯是「嫉妒」殺死了翠西。
盛怒和悲傷之下的米爾斯無法控制自己,開槍打死了約翰,他犯了「憤怒」之罪,是完成7條訓誡的最後一人。看著米爾斯被押上警車,威廉面對夕陽默默無語。
《七宗罪》的社會意義
《七宗罪》因為深刻反映了道德淪喪等社會問題而廣受好評。這部電影在某種程度上嚴肅地探討了有意義的暴力與無意義的暴力的差別,同時也激起了觀眾的「原罪」意識。
影片中的七樁案件忽隱忽現,若明若暗,不時有「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片中對犯罪心理學做了詳盡的描述,而罪犯通過《聖 經》的道德審判來殺人,更具社會意義。一個警察最終成為兇手計劃的執行者,這是對社會和人生的諷刺。
㈢ 為什麼有人說《七宗罪》是一部牛逼的電影
《七宗罪》是一部好的電影原因是:
《七宗罪》是一部經典黑色驚悚片,劇情與天主教中的七種死罪緊密相連,但影片的高明之處在於沒有機械性的將這七宗案件羅列在一起,而是從兩名警探的視角出發,逐漸的推理向案件背後的真相,而凱文史派西扮演的連環殺手不但以自首的方式讓案情峰迴路轉。
第六第七宗案子的完成更是出人意料。在這部電影中,導演大衛·芬奇不但打破好萊塢傳統類型電影的框框,還不斷把驚喜帶給觀眾,使這部看似是警匪驚嚇片的電影比其他同類製作的電影還要出色和震憾。另一方面,片中的美術指導與攝影技巧也是同樣的嚴謹細致。
《七宗罪》是一部由大衛·芬奇執導,布拉德·皮特、摩根·弗里曼、格溫妮絲·帕特洛、凱文·史派西等人主演的驚悚懸疑片。
該片以罪犯約翰·杜製造的連環殺人案件為線索,從警員沙摩塞和米爾斯的視角出發,講述了「七宗罪」系列謀殺案的故事。1995年該片在美國上映。1996年該片獲得了第5屆MTV電影獎最佳影片等獎項。
(3)七宗罪電影的主題思想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威廉是紐約警察局的刑事警官,也是個兇殺案專家,他當了32年的警察,多年來幾乎每一分鍾都在辛勞地工作,他也看到和感受到了太多的不幸,他覺得疲憊極了,幸好現在還有7天他就要退休了,終於可以享享清福了。
為了接替他的工作,上司又給他派了一個新搭檔年輕氣盛的米爾斯,他是和妻子翠西一同搬到紐約來的,起初翠西並不同意來這座繁亂的城市,但米爾斯認為只有這里才能讓他接手一些重要的案子,於是在他的百般勸說下,翠西才同意了。
威廉作風嚴謹,辦事老成,米爾斯則有些沖動,心高氣傲的他對威廉辦案的方式很不以為然。也許是冥冥之中已經註定了的,米爾斯的第一個案子正是威廉的最後一個案子:一個胖得出奇的男人在家中被殺了。可是在現場,米爾斯和威廉卻沒有發現什麼線索。
緊接著另一起案子發生了,一位富有的辯護律師格特被殺害,在兇案現場的地板上,兇手用血寫著兩個字:貪婪。細心的威廉重新回到前一個案發現場,不露掉每一個蛛絲馬跡,終於在冰箱後面發現了兩個字:暴食,這時他們才醒悟到。
原來他是被強迫吃下大量的東西直到胃被撐破而死的。威廉猛想到了《失樂園》中的語句──基督教的七重罪孽:暴食、貪婪、懶惰、憤怒、驕傲、淫慾和嫉妒。他認為接下來還會發生5個謀殺案,分別與其他的誡條可怕地聯系起來,可米爾斯卻並不相信。
翠西邀請威廉來家中吃飯。米爾斯有些不高興,但翠西卻和威廉談得很愉快。在現場發現的指紋使格特的當事人毒販維克多成了懷疑對象。他有前科,而且有心理疾病。但當警察趕去拘捕他時,卻發現他早已經死了,在牆上寫著「懶惰」二字。
通過圖書館內部的調查資料,威廉終於把目標鎖定為記者約翰·多伊,一個為了不留下自己的指紋而將手指上的皮剝掉的變態者。但當威廉和米爾斯前去尋找他時,他已經溜走了。在約翰家中,他們發現了一個金發妓女的照片。但等他們找到她時,她也死了,旁邊又是「淫慾」兩個字。
到星期日,威廉就要退休了,而約翰打來電話告訴他們他又下手了。一個女人赤裸地死在床上,旁邊寫著「驕傲」。威廉決定辦完這個案子再退休,可約翰卻突然來自首了。謹慎的威廉認為事情不會如此簡單,因為還有兩條罪未完成,約翰一定還有花招。
約翰招認還有兩具屍體,並願意帶他們去找。這時,有人給米爾斯送了個包裹來。威廉打開時卻發現了裡面竟是翠西的頭顱,約翰告訴米爾斯是「嫉妒」殺死了翠西。盛怒和悲傷之下的米爾斯無法控制自己,開槍打死了約翰,他犯了「憤怒」之罪,是完成7條訓誡的最後一人。
㈣ 七宗罪電影有何寓意,結尾有些看不懂啊
最後的畫面:黃昏,威廉獨自站立。對應最後的台詞,就算世界永遠不是美好的,也都值得為之奮斗。黃昏以後的黑暗和必然到來的黎明,必然永久對立。正是如此,威廉在黃昏中的身影,猶如黑暗中的守護者,讓人可以安心在黑暗中奮斗,前行。這也是《七宗罪》最後的精華所在,雖然陰郁充斥全片,希望之光在最後一刻卻如此的溫暖。
七宗罪,其最初是由希臘神學修道士龐義伐草撰出8種損害個人靈性的惡行,包括暴食、色慾、貪婪、傷悲、憤怒、懶惰、妒忌和傲慢。六世紀後期,天主教將8項罪行減至7項,以對愛的違背程度為准則,將自負並歸於傲慢,傷悲歸於懶惰,並加入妒忌,將其順序改為:傲慢、妒忌、憤怒、懶惰、貪婪、暴食及色,欲。
(4)七宗罪電影的主題思想擴展閱讀
但丁在《神曲》里根據惡行的嚴重性順序排列七宗罪,其次序為:
一)淫慾-不合法禮的性慾,例如通姦。(但丁的標準是「過分愛慕對方」,而這樣便會貶低了神對人們的愛)
二)暴食-浪費食物,或是過度放縱食慾、酗酒或屯積過量的食物。(但丁的觀點是「過分貪圖逸樂」)
三)貪婪-希望佔有比所需更多為之貪婪。(或是以但丁的觀點,貪婪是「過度熱衷於尋求金錢上或權力上的優越」)
四)懶惰-懶惰及浪費時間。(懶惰被宣告為有罪是因為:其他人需更努力工作以填補缺失,但應該的事情還沒有做好,對自己是百害而無一利)
均衡:一方比另一方付出更多。(從但丁的神學觀念上去看,懶惰是「未能全心愛上帝,未能全副精神愛上帝,未能全人之心靈愛上帝」-具體來說包括懶惰、怯懦、缺乏想像力、滿足及無責任心)
五)憤怒-源自憎恨而起的不適當(邪惡的)感覺,復仇或否定他人,在律法所賦予的權力以外,行使懲罰他人的意欲亦被歸作憤怒。
六)嫉妒-因對方所擁有的資產比自己豐富而心懷怨怒(對自己資產的喜愛變質成了忌恨其他更美好事物的擁有者的慾望)
七)傲慢-期望他人注視自己或過度愛好自己。因擁有而感到比其他人優越、把自己定位成比上帝或他人更優秀的存在。
四世紀當時的埃及僧侶伊瓦格里厄斯·泊恩太格司(Evagrius Ponticus),把這些罪行定為八種「致命的激情」(8 deadly passions),而在東正教方面,這些沖動仍然被描述為「致命的激情」,而不是深藏在他們體內的罪孽。而主動迎接這些「激情」或拒絕與這些「激情」對抗的人在正統基督徒道德神學(Orthodox Christian moral theology)方面是被定位成有罪的。
㈤ 怎麼評價電影《七宗罪》的
有人說《七宗罪》是對人性的警示,也有人認為《七宗罪》是對現實生活中美國持續不斷迅型發生的連環變態殺手事件的反映和體現。對我們來說,重視人性的健康發展盯昌圓,宣揚積極的人文思想,形成和諧的社會,才是我們工作奮斗的凱塌最終目的。人性,不應該被淹沒在機械的工作中;人,不應該是無感情無思想無人性的機器;人與人之間也不應該只有相互攻擊、相互傷害的關系。或許在現實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完全做到不犯七宗罪的任何一種,但是保持著一份健康的心態、熱愛生活、尊重生命是我們能努力做到的。世界是美好的,我們應該為此奮斗!
㈥ 講述人罪孽的《七宗罪》評價很高,這部電影是否能夠引起人們反思
《七宗罪》這部電影,牛逼就牛逼在這是一部不僅有著濃厚的宗教色彩而且又傳達出一種絕望之後的希望的作品。兇手以殺戮傳教,以上帝之名懲罰了天主教中的七種大罪。
這部電影可以讓我們審視自己,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扮演的是智者還是愚者,是勇敢,熱情,善良,寬容地面對生活,還是退縮,冷漠,邪惡,狹隘?這是這部電影留給了觀眾的思考的空間。
結局如果David死了那John在車上對他說的「在你的餘生中看見自己的臉都會想起是我饒恕了你」和電影結局老威廉對警察說的「好好照顧他」又有什麼意義?抑或是在這背後還有更大的陰謀?我還是搞不懂。
一部需要慢慢品的電影,並不只有七宗罪那麼簡單,威廉和大衛的對比,訴說了時代的變化,威廉對社會的態度以及大衛妻子的死等等這些展現,都值得琢磨。另外摩根弗里曼的演技實在是太棒了!
㈦ 《七宗罪》電影的主題是什麼,看了幾遍都沒看懂!
第一天.饕餮者死了;第二天,貪婪者死了;第三天,懶惰者死了;第四天,淫慾者死了;第五天,傲慢者死了;第六天,嫉妒者和暴怒者死了;第七天,上帝死了。第八天,尼采將死。於是所有人都死了。然而全死即全生,後現代的反核心主義的最終奧義只能是所有人的死而復生,否則新的核心將誕生――死亡。
《七宗罪》在無數優秀的電影中不是最好的,但卻是我最割捨不下的一部。不僅因為故事的精彩――倘若如此,看過幾遍就足夠了;更不是因為演員和導演――雖然參與者都足夠優秀。讓我最為之動容的還是影片在陰暗的劇情下掩藏的那種悲天憫人。影片用商業性的故事,獨到的敘事方式,把一個犯罪故事用情節和影像上升到人性的深度,普通升華為非凡,和片中描繪的罪案一樣的震撼,又如此深入人心。
再多的罪惡,再多的慾望,始終是人類無法擺脫的枷鎖之一。當你能正視在電影中出現的所有罪惡,剩下的問題,在於選擇:選擇節制或者選擇放縱。這全在於每個人一念間的些微差別,卻能引導每個人走向截然不同的道路。「為之奮斗」可以和片中的約翰杜一樣,有太多的理由,每個人為之奮斗的,除了那叫做慾望的東西,還有很多,那是約翰無法體會的。精神病患者是很多觀眾情願扣在約翰頭上的帽子,而在他極度冷酷無情的行徑下,其實還有關於審判和裁決的影子。自命不凡自然是約翰自我神化的畸形結果,但這些明顯帶有審判意味的案件無不暗示著兇殘以外關於文明的定義。
影片中關於孩子的出現,是一種希望之外的原始驅動力。因為正常情況下,孩子不僅是生命的希望,還是文明的延續。雖然最後翠茜的死亡將這一切抹煞,卻不足以扼殺整個社會體制里每天都會誕生的新生命。
最後的畫面:黃昏,薩摩賽獨自站立。對應最後的台詞,就算世界永遠不是美好的,也都值得為之奮斗。黃昏以後的黑暗和必然到來的黎明,必然永久對立。正是如此,薩摩賽在黃昏中的身影,猶如黑暗中的守護者,讓人可以安心在黑暗中奮斗,前行。這也是《七宗罪》最後的精華所在,雖然陰郁充斥全片,希望之光在最後一刻卻如此的溫暖。
㈧ 《七宗罪》是一部熱播燒腦懸疑劇,這部劇其實有什麼寓意
在《七宗罪》的一開始,我認為它只是一部普通的懸疑電影罷了,打著宗教幌子、帶著一對明星來騙錢的?但當《七宗罪》的結尾一來,我這個人都被這部電影征服了。摩根·福爾曼不愧是一輩子沒拍過爛片的狠角色!用他飾演的探員William Somerset的一句台詞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這是個美好的世界,值得我們為之奮斗。我同意後半句。」——Somer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