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最新電影 » 德國新現實主義電影藝術風格

德國新現實主義電影藝術風格

發布時間: 2023-03-31 10:40:57

1. 新現實主義什麼時候開始的

表現現實生活
二戰後的義大利社會出現很多問題,面對戰爭帶給人民的創傷,一部分電影工作者選擇直面社會現實,帶著攝影機來到大街上,來到普通人身邊,拍攝反映社會現實的影片。

1945 年,羅西里尼導演的影片《羅馬,不設防的城市》將拍攝地點搬到大街上,以人民群眾反抗運動為題材,利用非職業演員與自然的光影條件,將電影的戲劇性與現實的紀實性相結合,表現出一種記錄式的真實性,創造了一種新藝術風格;這部影片由於表現了真實的社會現實和人民的苦難,受到了義大利觀眾的喜愛,這激勵了很多電影工作者走上街頭,用攝影機表現當下所見、當下所感。

此後,新現實主義迅速發展,義大利電影產業在經歷了戰前長時間的低迷得以復甦。到了1954 年,義大利電影的年產量達到了 200 部影片。

然而,短暫的發展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義大利電影產業危機。隨著戰後經濟的復甦,中產階級的興起,新現實主義所表現的赤裸裸的直白的現實已經逐漸遠離他們的生活,不能滿足觀眾的觀影需求。此時的觀眾需要更加深層次的表現內心、表現城市中現代人生活的電影藝術,他們需要的不再是「朴實」的悲慘,而是古典的浪漫。

發展階段
1942年到1945年,是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准備時期。這一時期開始出現寫實主義傾向的電影和文學作品,電影有維斯康蒂的《沉淪》(1942),德·西卡的《孩子們注視著我們》、勃拉塞蒂的《雲中四部曲》等。《沉淪》是這一時期的典型代表作品。影片真實的再現了義大利戰後社會破敗的景象和人們貧困痛苦的生活。

1945年到1950年,是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全盛時期。這一時期的電影主題主要是對二戰期間反法西斯斗爭和戰後社會問題的真實描述,帶有社會批判意向,是典型的新現實主義電影風格。代表作品有羅西里尼導演的《羅馬,不設防的城市》(1945年)、維斯康蒂導演的《大地在波動》(1947年)、德·西卡導演的《偷自行車的人》(1948年)、桑蒂斯導演的《羅馬11時》(1952年)。

其中《羅馬,不設防的城市》真實的反映了當時義大利的抵抗組織和人民的斗爭和生活;拍攝手法和傳統的截然不同,體現出真實性。《大地在波動》描繪了西西里島上的一個小漁村的村民的生活艱難,但卻心甘情願的受人剝削,其中有一個漁民無法忍受剝削而奮起反抗,結果敗給了沉默的大多數,為了活下去只有繼續回到之前被剝削的生活。《偷自行車的人》是新現實主義代表之作,描繪了城市中失業工人的艱難生活,其中描繪的一對父子成為電影史上令人難忘的動人瞬間。

1950年到1956年,是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逐漸走向衰落的階段。1956年,德·西卡和柴伐梯尼合作的影片《屋頂》上映後,宣告新現實主義作為一個電影創作運動宣告結束。

2. 德國電影表現主義經歷的四個階段的變化十萬火急!!!!

一、德國表現主義電影的精神世界

以影片《卡里加里博士》為標志的德國表現主義電影的誕生,從1919年一1924年大致經歷了5年的時間。這一電影美學流派同上述法國先鋒派電影中 的各種美學流派一樣,受到先鋒主義文藝運動的影響。德國表現主義開始於1910年的慕尼黑,它首先在繪畫中,而後在文學、戲劇、音樂及建築藝術中相繼出 現,形成了一場文藝運動。表現主義受後印象主義的影響,反對印象主義中殘存的中心透視的傳統空間法則,他們尤其受到高更「野人畫派」的影響,強調作品的直 覺感受和主觀創造,不求復制現實、對理性不感興趣,他們崇尚原始藝術的非實在的、裝飾性的美,並以濃重的色彩、強烈的明暗對比創造出一種極端的純精神世 界,致使超現實傾向得到了更進一步的發展。表現主義的美學追求,在德國戰敗後的那個動盪不安的社會中迅速地發展起來,在柏林的街道、商店、劇場和咖啡館 中,招貼畫、廣告畫和裝磺設計都被蒙上了一層表現主義的色彩。德國藝術家仍對於社會現實憤然不滿,並採用表現主義變形、誇張和奇特的藝術語言,作為他們內 心恐懼、焦慮的外部精神的流露。在這樣一種社會政治、文化的背景下面,表現主義的電影誕生了。
表現主義電影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羅伯特·維內的《卡里加里博士》(1919年),以劇中人物弗朗西斯的敘述,揭示了卡里加里博士的邪惡和他對社會所 施加的暴力和恐怖,創造出那個純屬於精神病患者的幻想世界。保羅·威格納的《泥人哥連》(1920年),描寫了一個由社會政治所造就的專制暴君的殘酷性, 並藉此轉喻為威瑪共和國初期德國的命運。弗立茨.朗格的《三生記》(1921年,又譯《疲倦的死》),在命運之神囚禁著千萬條生命的高壘堅壁的城堡中,一 次愛情與死亡的沖突,終於征服了命運之神。
弗萊德立希·茂瑙的《吸血鬼諾斯費拉枚》(1922年),是關於布拉姆·思托克的吸血鬼的故事,而影片中成群結隊的老鼠,則預示著那令人可怖的鼠疫。保羅 ·萊尼的《蠟像陳列館》(1924年),蠟像館中3個蠟人起死復生,各自講述了他們以殘酷的刑罰殘暴地統治人類的故事。在這些表現主義的代表作品中,題材 的特徵是顯而易見的,表現主義電影藝術家們往往從那個被扭曲的、陰暗的世界中去尋找素材,在那似乎與現實隔絕的、封閉的世界中,去挖掘人物內心深處的孤 獨、殘暴、恐怖、狂亂的精神狀態。然而,這恰恰映現了戰敗後的德意志民族的社會心理狀態。而以象徵表現內心現實,以主觀化反證社會現實,正是表現主義電影 以美學化、風格化的形式,所創造出來的藝術作品的實際的社會意義和社會價值。
影片《卡里加里博士》曾被當時的人們以「卡里加里主義」作為表現主義的代名詞,將二者等同起來。這便突出了這部影片作為代表作品的重要地位。編劇是卡爾。 梅育和漢斯·雅諾維奇為這部影片提供了一個反常規的敘事方式,影片一開始由弗朗西斯向另一個人講述他所經歷和參與過的一段事。接下去,影片便進入了事件本 身:幾起謀殺引起了弗朗西斯對游戲場上施催眠術的性情怪僻的卡里加里的懷疑,但警方以查無根據否認了弗朗西斯的猜測。
又一起殺人未遂,弗朗西斯跟蹤卡里加里來到了精神病院,結果發現他竟是這家醫院的院長。一次趁卡里加里睡覺的機會,弗朗西斯和醫生們翻看了他的日記,發現 了他以催眠術控制和指使他的病人進行謀殺的真相(這里運用了幻想畫面)。在被揭露為兇手的時候,卡里加里歇斯底里的如同一個精神病患者。影片又回到了開 始,弗朗西斯以戰勝了對手結束了他的敘述。但影片並沒有完,弗朗西斯再次來到精神病院,在他與卡里加里的沖突中,卻向我們證實了弗朗西斯實際上是精神病院 的一個病人,而卡里加里則完全是一個善良的醫生,在他分析弗朗西斯的病情時,確認他的病可以治癒,全片結束。影片的劇作結構非常富有特點,出現了多層面的 敘事,特別是最後一筆(當然,在克拉考爾論《從卡里加里到希特勒》一書中,認為這一筆是導演羅伯特·維內的絕妙處理。)使得本來就是戲中有戲的敘事形式又 增添了一層曖昧性敘事,使影片結構更加復雜。最終關於謀殺的幻想主題也得以形成,從而使觀眾進入到一種對於真實的相對性的思維狀態之中,人們不僅要問誰是 真正的病人?誰究竟失去了理性7這種沒有答案的處理,恰恰是作品的獨具匠心之處,它是創作者對當時的社會真理與謬誤、理性與非理性之間界限不清的狀態的表 現。而對於資產階級權威人物的象徵——卡里加里所進行的描寫與揭』露,則實現了創作者對於資本主義的道德、倫理以及社會秩序等所進行的曲折鉤批判。《卡里 加里博士》在敘事上富有創造性的主觀表現,被克拉考爾評價為:
「即使在今天,電影敘事也沒有能夠普遍地取得這樣出色的成就」。
《卡里加里博士))的另一個不同尋常的風格化的特徵,是影片表現主義造型風格的處理。那個由「狂飆社」助三位表現主義畫家:
赫爾曼·伐爾姆、華爾特·羅里希和雷曼所繪制的布景:
建築物是傾斜的,地面是失去水平線的,遠近透視也是相互顛倒的。表現主義的畫家們以一種超現實的扭曲形式創造了影片模糊的「出了問題」的幻覺世界。這個布 景不僅有效地體現了作品的敘事背景和情調的要求,同時,還在影片中起到了視覺主導作用,創造了世界電影史上由美工師決定影片視覺風格的先例(在德國,這時 的美工師薪水已相當高,著名的美工師可以拿到比主角還要多的錢,這與其他國家有很大的區別)。影片中人物造型的處理也與布景相一致,演員以奇形怪狀的服 裝、戲劇臉譜式的化妝和動作誇張的表演,創造出卡里加里(維納·克勞斯)等一系列人物形象。這些人物特別是卡里加里,在喬治·薩杜爾的評價中被稱作「悲劇 的典型」,同時,他還指出:「這個典型所代表的與其說是個人物,倒不如說是一種心理狀態,即一種殘忍和急躁、幻想和瘋狂的混合心理狀態」①。人物造型和背 景造型和諧地在風格上統一起來。《卡里加里博士》造型特徵的另一個方面,是影片光和陰影的處理。在布景的繪制中,畫家們就十分注重明暗的對比。而在拍攝的 過程中,影片沒有使用自然光效,完全靠人工照明,創造出投射在自牆上的人物黑影的視覺效果,更加突出了影片的神秘感和恐怖感。創造性地動用光的陰影效果, 最終成為表現主義影片視覺造型的一大特徵,向表現主義戲劇學習,他們利用腳燈造成使人物變形的巨大投影。
在保羅·威格納的《泥人哥連》中,還精心設計了手提燈光、煤油燈光、火炬等一系列光源效果,用於表現人物的心理狀態,營造影片的環境氣氛。在表現主義電影 之後,具有表現力地運用燈光效果的方法,最終發展為所有德國電影形式表現的一大特徵,同時也為電影恐怖片的造型的表現手段提供了經驗;表現主義的電影製作 者們就是這樣,接受了表現主義造型藝術的影響,對於他們眼中的那個荒誕的社會,在《卡里加里博士》一片中,尋找到一種怪誕的造型視覺語言來進行表現。
當然,應該指出的是,在赫爾曼。伐爾姆的「電影應當成為活動的圖畫」的觀念的影響下,影片《卡里加里博士》的確成為一部活動起來的表現主義繪畫,被完全剝 奪了電影的物質性,而成為梅里愛式的「銀幕即舞台」的觀念的再現。然而,《卡里加里博士》並非是簡單地重復前者的形式,而是從梅里愛的取悅於觀眾的魔術表 演,到這部影片神秘、復雜而深刻的敘事;從梅里愛的作為戲劇背景的布景的使用,到這部影片作為環境和氣氛的視覺造型的創造;從梅里愛的固定視點的表面狀態 的形式表現,到這部影片深人人物內心和精神狀態的探索,等等。雖然,同樣是客觀地記錄舞台,同樣是屬於戲劇舞台的場面調度,但《卡里加里博士》中的人物不 是簡單的橫向運動,而是出現了奇特的縱深運動(比如,影片開始的游戲場和夜間追逐兇手的段落的處理等),使人物與布景相互作用,造成了一種立體效果。並給 人以啟示,說明在攝影機前面的畫面構圖和場面調度的重要性。
表現主義電影在《卡里加里博士》之後,作為一種風格化的形式被人們所接受,電影製作者不再把表現主義僅當作是瘋人的敘事視點來看待,而是讓它在創造恐懼與 幻想故事中起到風格化的作用。正如克拉考爾指出過的那樣,《卡里加里博士》成為以後一系列描寫專制暴君的影片的前驅。在他之後,《吸血鬼諾斯費拉杜》、 《三生記》、《泥人哥連》等一系列影片出現,他們同是關於謀殺、死亡和暴力的主題的表現,同樣突出了表現主義影片的恐怖、幻想和犯罪的特色,都是以主觀的 手段創造出來充滿神秘主義的作品。然而,所不同的是這些影片不拘泥於《卡里加里博士》的舞檯布景的表現形式,而是部分地具有法國超現實主義影片中的實景拍 攝的特點,但在這自然背景前面活動著的人,仍舊是屬於表現主義戲劇舞台式的濃重化妝和誇張的表演。表現主義電影美學的實驗,是對電影超現實傾向的發展,特 別是從內容到形式的表現,是建立在當時的德意志民族的特殊的心理狀態上的,因此,正象霍華德·勞遜分析的那樣:「這些影片所反映的社會環境一般都是混亂 的。有的影片表現狂人征服社會;有的表現生性殘暴的人強行進行極權統治;有的表現男男女女聽任超自然的擺布;有的把犯罪和墮落表現為人類社會必然具有的屬 性。大部分影片對資本主義社會進行了含蓄的批評。但有些批評只是低聲表示不滿,有些則冷嘲熱諷地接受現狀。更多的影片是表現痛苦、失望和無可奈何的憤怒, 偶爾也流露出一線希望」。
去這個人的BLOG看看,貌似不錯。希望找到你想要得http://hi..com/aicaocao/blog/item/e069a6b7e34e76f430add1bc.html

3. 德國新電影的新德國電影的色彩與聲音造型風格

色彩和聲音造型也新德國電影中重要的造型手段。法斯賓德在《艾非-布里斯特》《維洛尼卡-弗斯的慾望》等片中特意採用黑白膠片。他說:「我認為,黑白是拍攝電影的最美的顏色,以黑白色拍片比用彩色要嚴肅得多,因為人們看到黑白色就必然會考慮,用光、用畫面做什麼」《艾非-布里斯特》這部影片為色彩賦予寓意,著意使用黑白色刻畫人物,艾非一襲白裙,體現她純潔天真的個性,與此相反,艾非的丈夫和管家等周圍的人們穿著黑色的衣服,以顯示他們的威嚴與一種脅迫感。法斯賓德以一種近似無聲色的格調為影片製造了時代的距離感。《維洛尼卡-弗斯的慾望》里的黑白色不單單作為一種影像或風格因素存在,而且被賦予一種象徵性,呈現出弗斯的精神變態以及在絕望中的掙扎,同時烘托著作為歷史精神化身的精神病診所里的那種人道外貌下的專制和丑惡。《柏林蒼穹下》彩色和黑白的轉換寓意了文德斯對理想生活與現實世界的理解,當天使心懷愛情打量世界的時候,世界才充滿色彩,造型元素後面是深刻的人性內涵。荷索的《陸上行舟》置乳白色的輪船與半山中,與周圍蔥綠的山林自然景色形成色彩的對比和隱喻。
新德國電影對聲音常常採用獨特的處理方法。《瑪麗亞-布勞恩的婚姻》赫爾曼第二次歸來,從頭至尾不斷插入一場足球賽電視實況轉播的嘈雜影響,既構成對畫面和夫妻重圓情境的干擾、破壞,也從逆反方向對畫面渲染烘托,由此形成一種歷史的隱喻。《柏林蒼穹下》里天使的喃喃自語同現實世界中各種聲音交織成立體的音響氛圍,傳遞生活的紛亂。《喪失了名譽的卡塔琳娜-布魯姆》中新聞媒介的聲音頻頻以刺耳的高音出現,充滿了畫外空間。新聞媒介無孔不入,企圖操縱輿論的虛偽形象真實地體現出來,充滿批判與反省的意味。
音樂也是構成新德國電影藝術特色的一個因素。《德州巴黎》整部影片的音樂深沉典雅,既清新又空曠。開端和結尾時使用的主旋律,與主人公孤獨的心情以及荒涼的環境融為一體。這個主旋律在影片中多次出現,賦予影片一種感傷的調子。文德斯還善於在影片里運用他喜歡的流行音樂及搖滾樂,甚至邀請他喜歡的搖滾樂隊在影片中演出。荷索的影片則鍾愛歌劇和古典音樂,這同他對待電影如宗教一般的沉迷是分不開的。
20世紀70年代,荷索、法斯賓德、施隆多夫、文德斯並稱德國新電影的四大旗手,如今法斯賓德早已逝世;施隆多夫和文德斯在好萊塢銳氣消逝,商業利益壓迫著「作者電影」的生存空間,我們已經隱約看到了一種妥協;荷索留在德國,但他的影片似乎也漸漸失去一種狂徒般的精神氣質。也許,這就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吧。

4. 新現實主義電影的特徵是什麼

新現實主義的電影主要是指在二戰之後的在義大利興起的一種電影流派,他不象好來屋私的那種不真實的,寬正的喜劇,而是把關注的視角放在普通的貧窮的老百姓身上,"把攝影機抗到大街上:,是這個流派的觀點.
推薦的影片:偷自行車的人.這是我最近剛看的,非常喜歡!!!!!!!

5. 電影風格流派"新現實主義"最早起源於拜託了各位 謝謝

形式主義(電影流派) - 影視辭典形式主義(電影流派)解釋有誤,我要修正 英文翻譯:formalism 中文解釋: 文學、藝術或戲劇中專強調形式與技巧而不強調題材的表現手法。起源於1915年的俄國,因為莫斯科語言學圈及詩語言學會的成立,反對俄國革命前處理敘述材料的傳統方式,轉而重視藝術語言形式的重要性,逐步影響到當時的各藝術領域。在電影表現或分析上,形式主義強調不同形式的運用可以改變材料的內涵,剪接、繪畫性構圖與聲畫元素的安排都是形式主義電影工作者的興趣所在,如1920年代的普多夫金、愛森斯坦等均是此種主義的支持者。1930年代中期遭斯大林主義的壓迫而停止在俄羅斯的發展,但對後來的結構主義與符號學有很大影 印象主義(電影流派) - 影視辭典印象主義(電影流派)解釋有誤,我要修正 英文翻譯:impressionism 中文解釋: 1920年代法國的電影創作者路易.狄呂克團結一批有才氣的導演,如亞伯.岡斯、哲敏.杜拉克等與一些在商業電影上已取得成究的電影導演,想在影片公司老闆出於商業考量而拍攝的影片中進行改革,以提升在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漸衰微的法國電影。但其努力沒有得到製片們支持,1924年狄呂剋死後運動即告失敗。一些人走向商業片,另一部份則走向前衛派道路。由於狄呂克的一些理論與創作概念與後來法國前衛電影運動有緊密聯系,所以印像派電影大都被認為是前衛電影的前奏或直接歸入前衛電影。重要作品有岡斯的《車輪》(1922)、狄呂克的《狂熱》(1921)杜拉克的《西班牙節日》(1919)等。 超現實主義(電影流派) - 影視辭典超現實主義(電影流派)解釋有誤,我要修正 英文翻譯:surrealistfilm 中文解釋: 1920年興起於法國,主要是將意象做特異的、不合邏輯的安排,以表現人類潛意識的種種狀態。路易斯.布紐爾的《安達魯之犬》可以算是早期超現實主義電影的經典作品。而超現實主義電影的興起旨在反抗寫實主義與傳統藝術,領導人安德烈.布列東的一篇宣言中提到:「一種純粹的心靈自動作用,在此作用之下,試著以語言、文字或其它任何方式,來表現思想真正的運作情形。」後來超現實主義成為實驗電影與地下電影的重要源頭,如美國的瑪雅.黛倫與肯尼斯.安格。商業電影中超現實主義並不是主要派別,只出現在個別導演的電影中,如伍迪.艾倫。 新寫實主義,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流派) - 影視辭典新寫實主義,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流派)解釋有誤,我要修正 英文翻譯:neorealism 中文解釋: 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義大利興起的一個電影運動。主要代表人物有羅貝多.羅賽里尼、狄西嘉、魯奇諾.維斯康堤等。這類的電影大主題大都圍繞在大戰前後,義大利的本土問題,主張以冷靜的寫實手法呈現中下階層的生活。在形式上,大部份的新寫實主義電影大量採用實景拍攝與自然光,運用非職業演員表演與講究自然的生活細節描寫,相較於戰前的封閉與偽裝,新寫實主義電影反而比較像紀錄片,帶有不加粉飾的真實感。不過新寫實主義電影在國外獲得較多的注意,在義大利本土反而沒有什麼特別反應,1950年代後,國內的諸多社會問題,因為經濟復甦已獲抒解,加上主管當局的有意消弭,新寫實主義的熱潮於是慢慢消 法國新浪潮(電影流派) - 影視辭典法國新浪潮(電影流派)解釋有誤,我要修正 英文翻譯:newwave 中文解釋: 原本是沒有嚴格界定的新聞性用語,指1958與1959年間一批法國新導演所拍攝的格調清新,頻頻獲獎的首部作品。後則被廣泛運用,概括了法國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期的新電影製作與創作傾向。這些新導演有很多都是《電影筆記》雜志的影評人,如高達、楚浮、夏布洛、侯麥、李維特等。他們崇尚個人獨創性,表現出對傳統電影的高度自覺,並用其作品體現「作者論」的風格主張,不論是題材還是技法都與傳統電影大相徑庭。混合利用傳統電影類型與好萊塢導演風格,來實驗剪接與結構上的新形式。由於重視拍攝的自由度,往往只憑綱要性的腳本拍攝,喜歡即興與自發的拍攝方式。而其主題上則帶有存在主義的色彩,如亞倫.雷奈的,《廣島之戀》與高達的《斷了氣》均是這類影片。新浪潮這個詞自從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與法國結緣後,常被拿來形容其它國家新興的電影製作活動和電影復興現象。如捷克、匈牙利的新電影,1960年代的波蘭與1970年代的德國新電影。 真實電影(電影流派) - 影視辭典真實電影(電影流派)解釋有誤,我要修正 英文翻譯:cinema verite 中文解釋:1950年代末開始的,一種以直接記錄手法為特徵的電影創作潮流。代表人物有法國的尚.胡許與美國的大衛.梅索。這些倡導者自言他們的靈感來自蘇聯的吉加.維多夫的「電影真理報」,較大的差別在於真實電影的事件更完整與單一,因此更具有劇情片的情節。製作方式上,以直接拍攝真實生活,不事先寫劇本與用非職業演員,影片由固定的導演、攝影師與錄音師三人完成為其特點。法國與美國的真實電影最大不同在於法國可讓導演介入,如尚.胡許的《夏日記事》(1961),而美國的真實電影則強調導演置身事外,不幹涉事件進行。這樣電影拍攝手法要求導演能准確的發現事件與預見戲劇性過程,攝制動作要敏捷與當機立斷,而這種方法必然限制了題材的選擇方向,因此純粹意義上的真實電影的作品很少。而真實電影的最大意義在於它給一般劇情片的創作提供一個保證最大限度上的寫實性。高達在他很多電影裡面進行主觀介入是直接搬用真實電影的方法。 第三電影(電影流派) - 影視辭典第三電影(電影流派)解釋有誤,我要修正 英文翻譯:third cinema 中文解釋: 泛指第三世界電影工作者所製作的反帝、反殖民與反種族歧視、反剝削壓迫等主題的電影。其具體主張由古巴導演費南多.索拉納斯與奧大維.傑提諾在1970年代初期合寫的《邁向第三世界電影》(TowardaThirdCinama)一文,他們稱資產社會依其封閉與被動的藝術觀所拍攝的電影商品為「第一電影」,作者電影、巴西新電影、表現主義電影等強調個人經驗的作品為「第二電影」,「第二電影」是第一電影的一條出路,但是已是體制的極限,而在革命中產生,與體制對抗的電影則是「第三電影」,亦可稱為解放電影與游擊電影。這兩位導演強調「第三電影」必須是製作體系無法吸收,且異於體制的須要。在《邁上第三世界電影》一文中,作者提到:「攝影機是影像/武器的無窮徵收者,放映機則是一秒發射24格的步槍。 巴西新電影(電影流派) - 影視辭典巴西新電影(電影流派)解釋有誤,我要修正 英文翻譯:cinema novo 中文解釋: 指巴西在1960年代興起的新電影運動,特色是以低成本的方式,創造有地方色彩的電影文化,以掙脫外來,尤其是北美電影文化的主導形式。他們對於國家、社會現實的觀點較為犀利,美學原創力亦非常豐富。最早以葛勞伯.羅恰領導的電影合作社方式經營,重要導演還有魯伊.蓋拉、尼爾森.皮瑞拉等。他們的電影既反映了社會現實,也極力尋求大膽甚至古怪的美學風格,如羅恰的《黑神白魔》(1969)等。在海外影展亦有不錯的成績。巴西新電影曾被激進左派批判為太重美學意義,並在發展上與電影工業互相唱和。此外,巴西的觀眾仍然較喜歡重娛樂的商業電影,對於新電影較不接受。1964年巴西軍事叛變,檢查制度變嚴,而重要創作者如羅恰到海外拍片,所以新電影運動沒落。但巴西新電影對於其它拉丁美洲國家的以電影運動有不少的影響。 德國新電影(電影流派) - 影視辭典德國新電影(電影流派)解釋有誤,我要修正 英文翻譯:new german cinema 中文解釋: 1960年代初出現在西德的一次旨在振興德國電影的運動。1950年代西德隨著經濟的復甦電影亦蓬勃發展,但內容逃避現實,貧乏單調,1950年代末到1960黏代初電影業陷入低潮,連國際影展的參加資格也沒有,受到當時法國與英國等國家新電影的影響,便產生了德國新電影。1962年的「奧伯豪森」西德短片電影節中,有26位導演一起發表了「奧伯豪森宣言」,發起人大都是只拍過短片的年輕導演,宣稱要與傳統電影決裂,要運用新的電影語言並且從陳規陋習、商業夥伴與某些利益團體的羈絆中解脫出來。不過宣言運動開始的前三年由於資金缺乏,只拍出一部電影。1965年取得政府協助,成立「青年德國電影管理委員會」資助青年導演拍片,到1967年總共拍了20多部電影,並在國際影展中獲得肯定,因此德國新電影聲名大噪。但這初期的德國新電影並沒有法國新浪潮那種輕松放任的感覺,反映的世界不是豪無希望,但也沒有明確出路,因此在國內不受歡迎,很快又限入危機。1975年新電影運動再次出現高潮,原因是政府的資助法作了更改,變得有利於青年導演;電視台開始資助年輕導演拍片;1971年之後,德國創辦了自助性的電影攝制與發行機構「作家電影出版社」與「新德國劇情片製片人工作協會」;美國大片商也注意到德國新電影並開始投資。而更重要的原因是這時期出現許多人材:法斯賓達、荷索與溫德斯等。他們的作品在藝術上富有特色,在國際上也獲得很多肯定,但是在國內仍不受歡迎,於是第二次高潮又再次陷入沉寂狀態。1979年新電影運動再次復興,這得力於法斯賓達的《瑪麗布朗的婚姻》與雪朗多夫的《錫鼓》在國內票房上成功,使德國新電影擺脫國際上得獎而國內不賣座的局面,1979年之後運動聲勢更為浩大,成為西德電影的主流,在人們心中已成為一個流派的標志 直接電影(電影流派) - 影視辭典直接電影(電影流派)解釋有誤,我要修正 英文翻譯:direct cinema 中文解釋: 指以寫實主義電影風格拍成的紀錄片,和「真實電影」的攝制有許多共通處,如以真實人物及事件為素材,客觀紀實的技巧,及避免使用旁白敘述等。直接電影和真實電影的唯一差別,在於直接電影視攝影機為安靜的現實紀錄者,以不幹擾、刺激被攝體為原則;真實電影則使攝影機主動介入被攝環境,時而鼓勵並觸發被攝者揭露他們的想法。

6. 羅西里尼的《羅馬,不設防的城市》,何以成為新現實主義開山之作

正如二十世紀60年代的「現代情感三部曲」讓安東尼奧尼聲名鵲起一樣,羅西里尼的「戰爭三部曲」也讓其在二戰後的義大利電影界名聲大噪。

《羅馬,不設防的城市》正是「戰爭三部曲」的第一部作品,同時也被視為新現實主義的開山之作。

在觀看電影之前,首先應了解一個概念:不設防。

所謂 不設防城市就是戰時沒有軍隊防禦和軍事設施的城市 。

二戰時的羅馬就是這樣一座不設防的城市。

二戰結束前夕,德軍佔領了羅馬,並以保護古跡為名,宣布羅馬為不設防城市: 即不允許義大利人在此城進行軍備,以便德國任意控制。

而《羅馬,不設防的城市》這部影片,講述的正是 1943年至1944年之間,在義大利留下來的部分地下黨員和普通民眾一起,同佔領了他們的國家並肆意妄為的德軍英勇抗爭的故事。

主角是一名地下反抗組織的領袖曼菲蒂,他的掩護身份是工程師,其他角色及事件都是圍繞著這個核心人物鋪展開的。

在曼菲蒂被德軍追捕期間,他的朋友弗朗西斯科和未婚妻皮娜為他提供了暫避之所及必要的幫助,另一位天主教神父唐·彼得羅則在曼菲蒂行動受限時作為曼菲蒂與其他游擊隊員的中間聯系人。

最終,在與德軍的對抗中,皮娜、曼菲蒂、神父都英勇的犧牲了。

這樣的故事情節放在今天來看,可能會比較老套,尤其是我們看過很多抗戰題材的影視劇後,更覺得這部影片無趣且畫質粗糙。

但就是這樣一部影片,一直以來都被視為新現實主義的開山之作。

我們應該先了解一下什麼是新現實主義。

簡單的概括就是: 新現實主義是現代主義思潮在反法西斯過程中逐漸孕育出來的產物。新現實主義電影主要指1945年~1951年崛起的義大利電影。

二十世紀30~40年代的義大利電影主要有兩種類型:浪漫情節劇和喜劇片, 消遣娛樂是當時義大利電影的常態。 這與當時的義大利政府為了應對經濟大蕭條而大力扶持電影產業脫不了干係。

一位義大利作家在1930年抱怨道:「為什麼這里沒有誕生那種由偉大的法西斯革命所啟發的電影?」

的確,消遣電影長期以來遮蔽了很多現實問題,尤其是在那個政局動盪的年代。

在政策的支持下自由發展的義大利電影,促使了一些年輕的、有思想的導演的加入,而這些受現代主義文學、藝術影響的年青一代,開始主張回歸傳統的義大利地區的自然主義。

同時評論家們也號召導演們 用電影表現普通人實際生活環境中的困苦。 而這些富有使命感的評論家後來有很多都親自拿起攝影機當起了導演。

於是,當1945年戰爭結束,義大利的春天到來,各行各業的人都渴望打破舊的方式時,作為一股 文化復興和社會變革力量的新現實主義電影崛起了 。

那位義大利作家所期盼的電影由此誕生。

1945年戰爭剛剛結束,《羅馬,不設防的城市》便投入拍攝。事實上,劇本在戰爭期間已經開始構思了。

但是由於戰爭的影響,羅馬這座歷史與藝術之城受到了嚴重的破壞。曾經一度繁榮的義大利電影工業也受到了重挫,位於羅馬郊區的電影城也遭到了破壞。

沒有經濟支撐,沒有完善的設施,沒有大型的攝影棚,羅西里尼在拍攝之初便遇到了重重困難,就連拍攝用的膠片都是在黑市上買到的。

正是在這樣的環境逼迫下,導演們紛紛扛起攝像機走上了街頭,用最真實的影像記錄下戰後義大利普通民眾的悲慘生活。

實景拍攝,是新現實主義電影的其中一個重要的特徵。

所以,你能在《羅馬,不設防的城市》這部影片中看到如紀錄片風格一般的場景。

為了能更真實、客觀的反映現實,也或許因為找不到更多專業的演員,這部影片除了幾位主角以外,其他全部是非專業演員出演。

這些非專業演員,都是曾經飽受戰爭之苦的普通民眾 ,他們與納粹的對抗經歷還如同昨日一般歷歷在目。

所以,你能在《羅馬,不設防的城市》這部影片中看到最真實的表演,這是不用刻意表演就能展現出來的真實的表情。

並且你會發現,這部影片很少使用特寫鏡頭,這是由於設施的不完善,使得拍出來的影像粗糙、有顆粒感,特寫鏡頭會更加使影片顯得不夠精緻。

所以導演盡量多的用了 中景和遠景 ,這也正是新現實主義電影的一個特點。

並且很多場景都是外景,部分內景則是羅西里尼在地下室搭建的攝影棚。

而恰恰是這種粗糙的、具有粒子感的影像,使得影片具有一種 新聞片的風格 。

隨著1948年義大利之春的結束,國家經濟形勢出現好轉,人民的生活也日趨穩定,人們對這種審視和批判現實意義的影片不再給更多的關注,又轉而追捧娛樂性強的好萊塢風格的影片。

於是,新現實主義運動的勢頭也隨之越來越弱。

這之後,新現實主義電影慢慢退化、演變出各種類型,安東尼奧尼便是在新現實主義運動後逐漸成長起來的藝術電影的代表。

《世界電影史》對《羅馬,不設防的城市》中皮娜之死做過深度解析,以此來說明新現實主義對戰爭時期的批判性審視。

皮娜是主角曼菲蒂的朋友弗朗西斯科的未婚妻,她與曼菲蒂的交集僅僅是為他提供了躲避的地方。

如果說皮娜是本部影片的女主角,那麼你有見過女主角在影片進行到一大半時突然犧牲的嗎?如果說皮娜不是女主角,但是除了她,還有哪個女人的戲份及其存在的意義能夠與之匹敵的?

更何況,扮演皮娜的演員還是為數不多的職業演員。

在其未婚夫弗朗西斯科為了掩護主角曼菲蒂逃離而被德軍抓捕時,皮娜掙脫了德軍的阻攔追了上去,她一個人奔跑在大街上,一邊喊著未婚夫的名字,一邊情緒激動的追趕汽車。於是,不幸發生了:皮娜中槍倒地。

這一幕應該是影片進行到此最讓人動容的地方。

雖然影片一開始便營造出懸疑的氣氛,但也不乏幽默的喜劇細節, 直到我們目睹了作為普通民眾的皮娜因為戰爭而丟失了性命,我們才意識到這場可怕的戰爭給人們帶來了怎樣的痛苦與災難!

或許我們會覺得皮娜太傻,丈夫被捕,她追上去又有何意義?到最後還不是白白斷送了自己的性命?

在這里,皮娜已經不再是單單一個人了,她代表的是整個飽受戰爭摧殘的普通民眾,她的激烈的反抗正是被侵佔的羅馬的反抗。

羅西里尼的這種處理手法被後來的戰爭題材電影紛紛效仿。

而結尾的一個場景:以馬爾切洛為代表的小孩們親眼目睹了神父的英勇犧牲後,他們垂著頭,默默的沿著街道返回羅馬這座城市,這一場景被賦予了羅馬的光明未來與希望。

新現實主義沒有任何宣言或計劃,它只是一種對更強烈的現實主義的訴求,以及對當代題材和工人階級生活的強調。

羅西里尼曾說:「對我來說,新現實主義最重要的是從道德立場去看世界,然後才是美學。其開端是道德。」

《羅馬,不設防的城市》上映後, 羅西里尼說:「當時情形即是如此」(this is the way things are!)

而這句話後來即成為新現實主義運動的座右銘!

7. 新現實主義電影的特徵是什麼

1、新現實主義電影的美學特點:
◆內容題材的真實性。取材生活,反映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日常性、紀實性美學原則。兩大口號:「還我普通人」、「把攝影機扛到大街上去」 。
◆生活流的結構,反對戲劇化模式與人為編織的矛盾糾葛。
◆實景拍攝;自然光;拒絕明星制,僱傭非職業演員。

2、新現實主義代表人物及作品
羅西里尼《羅馬,不設防的城市》1945 「新現實主義的宣言書」。
維斯康蒂《大地在波動》1947 最全面徹底貫徹新現實主義電影創作原則的影片。
德·西卡《偷自行車的人》1950 真實客觀的敘述,深刻而理性的社會批判。跟拍、固定鏡頭和慢移動鏡頭;非職業演員。

8. 新現實主義的電影流派

新現實主義是西方現代電影流派之一。受19世紀末作家維爾加所編導的真實主義文藝運動影響,是批判現實主義在特定條件下的發展。多以真人真事為題材,描繪法西斯統治給義大利普通人民帶來的災難。表現方法上注重平凡景象細節,多用實景和非職業演員,以紀實性手法取代傳統的戲劇手法。首部影片是《羅馬--不設防的城市》。(1945),代表作有《偷自行車的人》(1948),《橄欖樹下無和平》(1952)等。現該派雖然沒有過去聲勢浩大但一直在發展變化之中,亦在當代中國的電影中也時有顯示。
新現實主義電影是在二戰結束前後在義大利出現的,它一出現就受到了人們的注意,甚至令人震驚,其原因並不僅僅在於這一電影學派竟然異軍突起於在經濟、軍事和政治上面臨全面崩潰的一個法西斯主義國家中,更主要的是它完全以嶄新的獨特的表現風貌,突破了以往西方電影的部分傳統或陳規。 第二是影片的真實性。眾所周知,義大利新現實主義影片的美學特徵之一,是它力求場景的逼真感。幾乎所有的新現實主義影片都是把攝影機搬到實地去,在簡陋的街巷,故事的實際發生地--貧民窟、破產的農場--倒塌的樓群中進行拍攝,這一做法在當初雖然是帶有偶然性,但到了戰後由於攝影柵大部分已破落,不能使用。即使使用,也是租金昂貴。無奈被迫只能更多的採用實地場景拍攝。然而這種做法卻在客觀上增加了影片的真實性,自然的同影片的表現內容相適應,而其在一些影片僱用一些非職演員扮演角色,甚至是主角。這一做法就其原意而言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但後來證明這一使影片有著更多的真實性而排除影片的演出性的措施是有其片面性的。
我們將新現實主義的美學特徵綜合起來觀察,是否可以說它實際上是突破了歐美電影那種戲劇化敘事特徵,而樹立了一種反戲劇的電影美學樣式。在此以前的大部分歐美電影都是局限在敘述故事的表現方法上,而新現實主義影片卻是努力想再現生活,而且是基本上按生活的原貌去再現。作為新觀實主義電影的理論奠基人,著名新觀實主義電影編劇柴伐梯尼就說過,新現實主義最突出的特徵及其最重要的新意就在於它證實了一部影片並不一定需要有一個故事,即一種根據傳統臆造的故事;新觀實主義的最大努力就表現在它盡可能使敘事淺顯,講得盡可能簡明。總之它不是故事,而是一種實錄,一種記錄精神。在闡明新現實主義的美學特徵的同時,柴伐梯尼也從理論上為這一學派辯護。他把新現實主義電影視為一種(現實的)實錄。因為他認為生活就是藝術。他說過:街頭巷尾,日常瑣事充滿著感人事件,只要你悉心去注意,你就能找到藝術。顯然,柴伐梯尼是不主張對生活進行歸納、綜合和提高後作為一種生活的本質去表現的,而只是局限在對生活現象的羅列,這種創作方法很多是屬於自然主義的。這可從他的《偷自行車的人》、《溫培爾托一目》、《米蘭的奇跡》等影片看出來。但是,應該承認,新現實主義電影及其主張的這種生活即藝術論,在戰後百廢待興的歐洲電影市場,卻有著它必然的歷史地位。它象一股洶涌的激流沖擊著陳舊的歐洲電影界,甚至也沖擊著好萊塢、迫使它在一定程度上去考慮改變自己固有的製片方向。它的影響是世界性的。
法國電影理論家巴贊的段落鏡頭理論 新現實主義電影的手法和美學主張,促使以後的電影理論界不論在電影的敘事手法,蒙太奇剪輯、攝影、表演,以致在劇場景的結構上都出現新的論證和觀點。最明顯的是法國電影理論家巴贊的段落鏡頭理論(即長鏡頭理論,反對單鏡頭剪輯,而主張像一些新現實主義影片一樣,更多以段落或一場戲作為一個剪輯單元。在他看來,只有這種剪輯方法,才更符合生活。
在西方電影界中,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甚至還改變了歐美電影界對男女演員的審美標准,即歐美電影以往注意的首先是臉型、身材。而新現實主義電影出現以後,關心的則是《羅馬不設防的城市》中的女主義公安娜·瑪尼阿尼式的演員,也就是說更強調了氣質。這一觀念的轉變,在至在八十年代後期的美國新好萊塢的電影中又進一步得到了印簽,如簡方達等。可見新現實主義電影的影響是劃進代的。 Ladri di biciclette (1948)
戰後,還未能從戰爭創傷中恢復的義大利,社會上存在著嚴重的貧困和失業現象,影片描寫了一個普通的失業者,演員本身就是一個失業者。(拍完影片後,他繼續失業。)
最能代表新現實主義精神的作品。這部影片常被人冠以新現實主義的「里程碑」或「至高點」等殊榮。榮獲第二十二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金球獎特別獎。
開創電影史上首次全部使用非專業演員的先河。
導演:維托里奧·德·西卡Vittorio De Sica,堪稱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運動中最具才華的導演,一生中四次獲得奧斯卡獎
溫別爾托D Umberto D (1952)
描寫了戰後一位收入微薄的退休老人的生活。
還是德·西卡的作品,有很多人認為這部影片的貢獻遠遠超出了《偷自行車的人》,這是一部令人感到極度絕望,同時又充滿溫情的作品。德·西卡還是一位煽情大師,很少有人能不流淚地觀看此片的最後一場戲。
Rome,Open City (1945)講述了游擊隊員由於叛徒出賣英勇就義的故事。
這部影片完成時,戰爭尚未結束,故事結尾德國軍官槍殺神父的場面是對德國法西斯反人類、反上帝的控訴。此片的很多手法後來被其他導演紛紛效法,堪稱新現實主義開山之作。
導演:羅伯托·羅西里尼Roberto Rossellini。費里尼說羅西里尼影響了他一生。1948年羅西里尼執導《德意志零年》又標志了新現實主義全盛時期的另一個高峰。今年是這位大師誕生100周年。
八卦一點的故事:已經成名的英格麗·褒曼看到此片後,竟不顧自己是有夫之婦和在觀眾心目中美麗聖潔的形象,主動追求羅西里尼,最終兩個人沖破重重阻礙(包括和原來的配偶離婚),開始了一段曠世戀情。
大地在波動(1948)
關於西西里島一戶漁民為了改變貧困的命運,冒險創業最終慘遭失敗的故事。
這部影片被認為最嚴格意義上的新現實主義電影,其中含有大量紀錄片式的場面,描繪了西西里島漁民的豐富而真實生活狀態。影片中不時加有話外音,對人物、事件進行評論,有點像政治宣教書。但這並不影響影片的可看性,那些豐富的細節帶給我們的感受遠遠超越了語言。
盧奇諾·維斯康蒂Luchino Visconti與羅西里尼及德·西卡並稱為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三位大師」。今年也是這位大師誕生100周年。

9. 巴贊的新現實主義

正是基於對新現實主義的這種理解,巴贊在評價新現實主義的影片時指出:「它是生活中的各個具體時刻無主次輕重之分的串聯:本體論的平等從根本上打破了戲劇的范疇。」新現實主義的影片與戲劇實行了決裂,沒有那種環環相扣的戲劇情節故事,只有無頭無尾的情境,既無開始,又無中斷,也無結尾,只有生活在銀幕上流動。
當然,巴贊在新現實主義基礎上總結出的寫實主義理論,並不是倡導藝術的自然主義,更不是以生活來取代藝術,而是力圖倡導一種「事件的完整性受到尊重」、「故事德發生與發展具有生命般真實與自由」的影片敘事結構,並最終使鏡頭語言充滿了一種曖昧性和多義性: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與電影寫實主義的以往形式是對立的,這表現在前者摒棄了任何 表現主義手法,尤其表現為完全不用蒙太奇效果。盡管他們的影片風格迥異,新現實主義……力求把現實的含糊性重現於影片中。比如,在影片《德意志零年》中,羅里西尼在處理那個男孩的面部表情時所關心的事與庫布里肖處理莫茲尤辛的面部特寫所關心的事截然不同。羅里西尼要的是面部表情的神秘莫測。
在巴贊看來,庫里肖夫在「實驗工作室」將某演員一個毫無表情的臉部特寫鏡頭,分別與一隻湯碗、一口棺材和一個孩子的鏡頭相銜接,進而分別賦予該演員以飢餓、悲痛和父愛的情感內涵,顯然是對客觀事物的一種歪曲和強暴;新現實主義的美學特點,恰恰就在於反對蒙太奇邏輯而尊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在電影鏡城中重新恢復事物的多義性和開放性。明乎此,也就不難理解何以巴贊總結的是新現實主義的創作經驗,但卻直接啟發了法國現代主義新浪潮運動,因為蒙太奇本身體現的實質是理性的邏輯與明晰,而巴贊所倡導的事物的多義性與神秘莫測恰恰正具有現代主義所推崇的非理性的基本特徵。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605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582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562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275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294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944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248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675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691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