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新電影你的名字
⑴ 《你的名字》觀後感
《你的名字》講述的是現代戲,下面是我整理的《你的名字》觀後感大全,歡迎閱讀參考!
《你的名字》觀後感一
《你的名字》是新海誠自《言葉之庭》後,時隔3年的最新作品。影片的上映范圍預定會比前作更廣,將成為新海誠至今為止上映規模最大的一部作品。川口製片人預告說:「東寶已經為本作準備了很大的舞台。」
擔任主角聲優的神木隆之介稱自己是新海誠的忠實粉絲,但「因為太喜歡了所以壓力也很大」。另一方面,擔任女主角聲優的上白石萌音是通過試音會被選拔出來的,她沒想到自己會被選中配音,很意外也很驚喜,而且還表示就算沒有被選中,也一定會去電影院觀看本片。
《你的名字》講述了男女高中生在夢中相遇的幻想故事,監督新海誠說這個故事的來源是小野小町的一首有名的和歌:「夢里相逢人不見,若知是夢何須醒。縱然夢里常幽會,怎比真如見一回。」(原文:思ひつつ寢ればや人の見えつらむ夢と知りせば覚めざらましを。)由此可見,與前作《言葉之庭》相同,本片也會帶有獨特的日本的細膩風情。新海誠監督充滿信心地表示:「這部作品將成為我的最高傑作。」
《你的名字》觀後感二
在此之前,新海誠的作品始終縈繞著一種沒有來由的、唯美而哀傷的喪失感,故事零碎、結構鬆散等弱點也一直存在。而2016年上映的《你的名字。》無論在節奏控制還是情節推進上都可圈可點。
從內容上看,本片一掃前作中的憂傷與陰霾,走上了輕松愉快、活潑有趣的大眾路線,令人捧腹的同時又有感動,男女主人公不再埋頭於自我世界,而是像普通人一樣周旋於家人、朋友與社會的關系網中,男女主角之間曾經無法傳達的思念也終於有了明確的落腳點。彗星災難的設定則反映著經歷311大地震後的生死無常觀,此外,影片添加了不少日本傳統文化元素,不僅延續了《言葉之庭》中對日語語言文字本身的溯源(愛與孤悲),更在此之上有所發展;這種對傳統的回歸使作品有了真正的底蘊和原色。
從製作上看,本片的成功除了新海誠對敘事手法的駕馭日臻成熟,也要歸功於此次製作團隊的強大(吉卜力出身的安藤雅司擔任作畫監督、田中將賀擔任人物設定等)和製作設備的更新(購入StoryBoardPro軟體)。在選擇配音人員的時候除了角色匹配度,也考慮到了話題性、觀眾接受度等,確定插入歌曲時選擇了在年輕世代中頗受歡迎的RADWIMPS。
各方面的優化帶來了全新的視聽體驗,標志著新海誠在動畫創作上的新突破。他的作品不再只是靠優美的風景畫面獲得好評,而是通過流利的節奏、豐滿的人物與故事、以及對傳統文化的回歸打動人心。
《你的名字》觀後感三
一個要費盡千辛萬苦哪怕時空旅行也要找到的對方,而那個人,可能就是我們渴望的另一個自己。與你的相遇,如同遇到自己,像是一個夢,醒來時無論多麼努力卻也無法記住你的名字,但是「我愛你」卻被寫在了手掌心。
從小跟奶奶一起生活在系守、守護神社的高中女生三葉,嚮往的是成為豪邁而瀟灑的東京男孩瀧。雖然像其他男生一樣不修邊幅,打籃球,在西式餐廳打工,瀧內心深處的某個地方卻是柔軟的,他愛畫畫,想成為能夠改變東京城市景觀的建築師。三葉和瀧並沒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唯一讓他們相連的不過是兩人成長中如此相似的對理想的期望。
於是,發自內心的渴望與彗星的來臨,促成了兩人在夢中的相遇,從此,你和我,因為同時夢到彼此而開始了交換身體的旅行。
有夢想的人,無論夢想怎樣,大多在性格深處是浪漫的。而浪漫本身就如同一個巨大的賭注。當你和我在夢醒許久之後,站的莫可名狀般繁華的東京街頭,如何才能一抬眼就認出彼此是連名字都不記得的那個他/她?
這個世界無論旋轉了多少個維度,折疊了多少個交接點出來也無非就是讓我們這些愛無能的人有了更多選擇的可能性而已。而選擇性越是充沛,選擇之後的滿足感常常越是匱乏,而這種愈發明顯的`疏離感與愛無能或許才是那些自古以來喜歡一個人在深夜獨自觀察天象的人內心最恐懼的情感黑洞,也是所有的科幻、時空旅行、二次元世界探討的核心問題。
把結局打開的時候,原來最浪漫的瞬間,是你奮不顧身跑來告訴我要勇敢救自己,和你還不認識我時就問我「你的名字」,我們相遇在不同的可能性中,因為彼此的幫助而走過了與青春告別的時光,卻無法看到彼此。
請記住,無論在未來相遇與否,與青春離別的那一刻是你陪我度過,我愛的你也是我自己。別因為我還不認識你就忘了我們相遇的夢。
謝謝,新海誠,給了孤獨患者們一個如此浪漫的愛無力治癒病例。時空旅行可能是愛情中最艱難的距離了,核心卻還是那個古老的話題:我愛你,你在哪裡,要怎樣才能找到你。
「我們一起去離再見最遠的地方吧」!
《你的名字》觀後感四
動畫作家新海誠導演動畫電影《你的名字》日前公開最新海報,另外影片還首次公開了神木隆之介與上白石萌音配音的主人公瀧以及女主角三葉的形象。
新海誠導演因《雲之彼端,約定的場所》而走紅,憑借《秒速五厘米》奠定了在觀眾心中有著獨特風格的形象,此次的《你的名字》是繼《言葉之庭》後3年再度創作的新片。影片講述在深山田捨生活的女高中生宮水三葉某天夢見了在東京生活的男子,而在東京生活的男高中生立花瀧也夢見了自己未曾去過的深山中的女子。兩位從未見面的二人相遇,一段少女、少年奇妙物語隨之展開。
影片的人設是由《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見的花的名字》的田中將賀擔當,作畫導演由曾創作過《千與千尋》、《幽靈公主》的安藤雅司執筆,可以影片集結了日本最高峰的三位動畫人士。在新曝光的海報上,分別站在左右兩側的二人似乎發現了對方的存在,給人一種難以言喻的距離感。
配音瀧的神木隆之介是新海誠導演作品的粉絲,「看到瀧在片中劇照後,我很期待能夠純粹地完成這部作品。瀧是在都市生活中的普通高中生,但如何表現這種『普通』卻不是易事。一句句說來說去的台詞如果不細細考量來表現就很難成為這個角色。」而配音三葉的上白石萌音也表示:「我是第一次看到瀧和三葉的面孔,兩人的表情都尤為豐富,讓我想早點來演繹她。在《你的名字》中存在的角色絕對受人喜愛,今後我也會更加愛著,能夠為這部作品貢獻綿薄之力也深感榮幸。」
《你的名字》講述的是現代戲,所以在配音演員上需要有年輕人身邊的影子,新海誠導演對兩位配音大加贊賞道:「我是想要那種在普通中透露優秀的氣質,用青春清新的嗓音展現,我認為兩人都做到自然的流露。」
《你的名字》觀後感五
12月2日,電影《你的名字。》(君の名は。)在中國上映了。到處都放著廣告,就連微信、QQ,也不例外:微信的電影公眾號紛紛宣傳;而QQ空間的簽到也有了《你的名字》的簽到。我和爸爸也在當天知道了這部電影,一看,豆瓣評分8、9分,而淘票票評分更是到達了前所未有的9、7、分。本來打算上映當天就去看,沒想到所有的好座位都賣完了,只好買了星期六晚上9:20開始,11:07結束的票。
這部動畫電影由新海誠執導,由參與過《未聞花名》的田中將賀擔當人設,作畫導演則由曾創作過《千與千尋》、《幽靈公主》的安藤雅司執筆。電影講述了每一千二百年回歸一次的彗星造訪過一個月之前,日本的糸守町一位女高中生三葉每天都過著憂郁的生活,而她煩惱的不光有擔任鎮長的父親所舉行的選舉運動,還有家傳神社的古老習俗。在這個小小的城鎮,周圍都只是些愛瞎操心的老人。為此三葉對大都市充滿了憧憬。
然而某一天,三葉做了一個變成男孩子的夢。這里有著陌生的房間、陌生的朋友。而眼前出現的則是東京的街道。另一方面在東京生活的男高中生立花瀧也做了個奇怪的夢,他在一個從未去過的深山小鎮中,變成了女高中生。兩人就這樣在夢中邂逅了彼此。
黃昏之時已過,三年前的三葉還沒來得及寫下自己的名字,而三年後的瀧也沒有寫下自己的名字,而是寫下了「喜歡你」。他們忘記了對方的名字,而忘記的那個人是「很重要的,一定不能忘記的人」啊。原來因為隕石死亡了多人的糸守町因為三年後的瀧回來,幾乎全鎮人都生還了。在隕石墜落後的年間,他們兩人一直在尋找著,就連自己也不知道到底在尋找什麼。八年後,他們在電車上相遇,他們下車,飛奔著,尋找著,可找到後,卻誰也不認識。但最終他們還是相認了,因為「我們好像在哪見過」。
我看什麼,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也許能打動我,但是不可能讓我哭出來。但這部不同,它是第四部打動我的影視作品。我看到了他們無數次地相逢;無數次地錯過;那種曾似相識的感覺,卻是怎麼都錯不了的。
是啊,雖然是一個夢,可是,誰說夢不能是真實的呢?夢還是要有的,萬一是真的呢?瀧穿越茫茫三年找到三葉,只為遇見她。三年,沒關系,因為我堅信,你會找到我,找回我們丟失的夢,找到我們共同的記憶。
《你的名字》觀後感六
新海誠的作品無論看多少次我總不會覺得無趣,並不單是每幀都可以當桌面那麼簡單,更吸引的應該是耐人尋味的內容。
這部作品,從我看來最有意思的應該是結局時「我好像哪裡看過你」這句對白。啊咧!怎麼這么熟悉的對白,不是我們老土式搭訕最常用伎倆了嗎?是的!沒錯!就是這么老土,沒有一絲套路。
但是最感動也應該是這句說話,本作主人公因為特殊的體質交換了身體,在交錯的時空喜歡上了對方,卻因為醒來後記憶會模糊而忘記了對方名字。
如果套回現實我可以理解成,前世我們互相認識,乃至於喜歡上對方,但是某些原因未能如願攜手一生。至於今世,我們彼此忘記了對方的名字。可以這樣理解嗎?
如果可以這樣理解,那麼現實里「我好像哪裡見過你」會不會非常美妙呢?我們都是在尋找著一個人,這個人可能就是上一輩子和你有著關系的人,這一輩子真的只欠了一個見面勇敢說出那句哪裡見過你的說話。
在這里我就不去解刨所謂世界線A與B的關系了,因為我覺得美妙的應該是可以和現實呼應的話題。
盡管對於我來說同是新海誠作品《你的名字》整篇都是十分溫暖的,一種你再堅持一下,你再努力一下就會有轉機有希望的感覺。與《秒速5厘米》截然不一樣,沒有《秒速5厘米》的那種刻骨的無奈和刺痛感。反而有點像《言語之庭》,生活上總有點無奈,但是只要遇到那個可以交心的人,為何不努力嘗試愛一次的感覺。
最後我覺得女主的頭繩我也想要,好像男主一樣系在手上也不錯。
《你的名字》觀後感七
期待已久的新海誠新作《你的名字》,終於在國內上映啦!
「這是一部獻給所有正值青春期的年輕人和內心仍舊懷抱青春期殘片的大人們的電影。我賭上了自己的全部來完成它的製作,希望大家能樂在其中。」——新海誠
故事發生在每千年回歸一次的彗星造訪之後,日本某個深山的鄉下小鎮。女高中生三葉每天都過著憂郁的生活,對於大都市充滿了憧憬。某一天,三葉做了一個變成男孩子的夢,陌生的房間、陌生的朋友,而眼前出現的,是東京的街道。另一方面,在東京生活的男高中生立花瀧,也做了個奇怪的夢,夢到自己身處一個從未去過的深山小鎮,變成了女高中生。原來,每當夜幕降臨,二人熟睡之時,他們的靈魂就會彼此交換,進入對方的身體。隨著時間流逝,夢境與現實生活愈發緊密地糾結在一起,令人難分虛實。兩人,就這樣「周期性」地在夢中,交換了靈魂,邂逅了彼此。只要記住你的名字,不管你在世界的哪個地方,我一定會,去見你。僅憑著記憶中的場景,瀧踏上了尋找三葉的路,可當他找到那個熟悉的小鎮,卻被告知,三葉早在三年前那場隕石墜落中就去世了…那麼,那個和他互換靈魂的三葉,又是誰?而他,似乎突然間忘了記憶中在尋找的那個人的名字…但是,就算不記得你的名字,我也會一直拚命地尋找你…為了見到三葉,瀧趁著交換靈魂的機會,和三葉一起,努力改變整個小鎮的命運。最終,東京,電車,櫻花季,兩次擦身而過,終於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他們再次相遇,午後的街道,瀧和三葉相視一笑,一切都剛剛好,終於,等到你…
不論你在世界何方,我一定會去見你。除了細膩溫情的情節,新海誠最吸引人的就是精良的動畫製作啦,每一幀都能截成壁紙。現實場景的取材取景是新海誠的一貫風格,《你的名字》也是如此,它的取景地,正是日本岐阜縣飛驒市。岐阜縣至今仍然留存著有江戶時代氣息的古街道,例如高山、美濃、郡上八幡、馬籠和古川,遊客可以悠然地走在這里,別有一番滋味。著有「小京都」之稱的飛驒高山,完好保留著江戶時期古老的木製建築,讓人體味到傳統與歷史的意趣。漫步在江戶時代的老街,處處可見格子窗建築,每一家店鋪,每一樣物品似乎都在訴說著它們的故事,典雅精緻,古色古香。
每年1月中旬到2月中旬會舉辦酒窖巡遊,高山老街上六家比較大的釀酒品牌都會在特定時間開放他們的釀酒廠供遊客參觀。優質的水與大米獨特的氣候環境使得這里具備得天獨厚的釀酒條件,尤其冬季,更是品嘗生酒的好時間。在高山老街旁邊還有一個日本很有名的早市——宮川早市,攤主多是當地的農民或居民,販賣當季新鮮食材,或者手巧的媽媽們自製的獨家腌菜、手作工藝品等,充滿濃濃的人情味。
冬日,可以去飄雪中的飛驒高山尋找情懷。還能趕上每年僅6次的白川鄉亮燈節,看全世界最夢幻的童話雪鄉~
當天空的顏色漸漸變暗,冰冷的白雪和溫暖的燈光開始交織出柔美的景色,亮燈節中一盞盞亮起的燈光,為白川鄉點綴出一團團溫暖的橘黃色。
《你的名字》觀後感八
《你的名字》日文原名是「君の名は」,雖然是字面意思的直譯,但更准確的意思,應該是「你叫什麼名字?」,是的,就是這么一句簡單到不行的疑問句,卻成為了整部電影的主軸。
導演新海誠在接受采訪時說,他創作這部電影時的一個情感動力是2011年日本發生的3、11大地震,那場天災讓他感受到人生有著太多的不確定性和未知。
面對這份未知,新海誠給出的辦法是:說出來!對,喜歡上一個人時,就大膽問:你叫什麼名字?我喜歡你!我想,這並不同於西方教育語境之下的強調個人主義的主動表達,而是更具有東方人思維特徵的一種不舍:我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因此我珍惜眼前的一切!
這種不舍,當然不止愛情,它對親情、友情都是適用的,正因為我們珍視這些感情,所以我們不能混混沌沌地讓它們平白無故地消逝不見。很多人說看了這部電影之後會想結婚,但今天也看到有人在看了電影之後想分手,但換個角度看,這些情緒或許都是發自內心的,即便就一剎那而已。
周末了,不論你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甚至一群人去看這部電影,我都建議你跟著這部電影一起「呼吸」,一同追尋內心的那份不舍。
⑵ 你的名字這部電影怎麼帶動旅遊業的
你的名字這部電影帶動旅遊業是很多人想親身體驗電影中的真實場景,所以去了日本旅遊。
《旦核你的名字》是新海誠執導,神木隆之介、上白石萌音擔任主要配音的一部原創日本動畫電影,於2016年8月26日在日本上映。中國內地於2016年12月2日上映。
影片講述了男女高中生在夢中相遇配賀,並尋找彼此的故事。中國大陸培遲派於2017年8月26日全網首播。
⑶ 《你的名字》講了什麼故事,求分集劇情的介紹。
動畫電影《你的名字》講訴的是相隔遙遠的少男少女在夢中相見、相識、相戀的故事。新海誠導演的新作動畫電影《你的名字》在日本於2016年8月26日上映,上映後備受好評,題材十分的不錯,劇情也是十分的好,清新的戀愛風格給人全新的感受,值得一看。
但是因為是電影作品,無法分集介紹,就分部簡單介紹一下:
3、第三部分:幾個月後,瀧打算通過手機聯系三葉,但發現號碼並不能打通,於是他根據記憶找到了糸守鎮。然而這座小鎮在三年前因被彗星分裂的隕石砸中而導致幾乎全鎮的人都遇難。這時瀧才發現,和自己互換身體的三葉,是在三年前。
於是,瀧為了拯救三年前還沒遇難的三葉和小鎮,找到了糸守鎮山中神社最原始的供奉場所,喝下了經三葉之口而釀造的口嚼酒,成果成功發生了互換。
4、第四部分:在山上他們相遇並且互換成功了。為了避免事後兩人忘掉彼此的名字,兩人想將對方的名字寫在手上。可當換到三葉給瀧寫上自己名字之時。
黃昏之時已過,時間線又重新復原,瀧的手上之留下一道痕跡。一邊,瀧反復地念著三葉的名字生怕忘記;另一邊,捏著寫著字的手的三葉趕忙下山,嘴裡也不停念著瀧的名字。
⑷ 《側耳傾聽》VS《你的名字。》
昨天晚上看了新上映的日本動漫電影《你的名字。》,雖然看了預告片覺得差強人意,但是12月2號上映當天淘票票上就評分高到9.7,再加上我本身很喜歡清新暖人的電影,就一定要去看看了。
男女主都是高中生。女主宮水三葉生活在東京附近的小鎮糸守町(應該是東京郊區吧,因為片中三葉有乘新干線去東京找男主瀧,下午去的吧,當天回了),女主家庭世代是神社習俗的傳承者,母親去世早,父親是鎮長,和妹妹四葉一起隨外婆生活。電影剛開始中出現的小山村,青山綠水,山間房屋錯落有致,水泥街道狹窄蜿蜒卻干凈清新,三葉家裡木質地板、推拉門、榻榻米、高門台,這樣的生活該有多閑適哦!可是三葉卻滿腹憂郁,有個官僚老爸,自己做事也難免畏首畏尾,小小年紀,本該嬉戲打鬧無憂無慮,卻還要做敬神之類的事情,有天對著山下大喊下輩子要成為東京帥哥。有一天做了一個夢,自己變成了東京的男孩子瀧,真的穿越了!時空互換!靈魂互換!(女主當時2013年,男主2015年)之後兩人常常因為一場夢互換,三葉以瀧的身份在東京打工、上學,瀧以三葉的身份在鄉下上學、和外婆四葉生活,兩人旦薯在彼此的手察遲團機上留下日記,也以此作為交流。終於有一天,瀧想要去見三葉,撥打她的手機,卻是不在服務區,於是憑借記憶畫出小鎮的樣子,開始去尋找。(三葉有天想要見瀧,前往東京,在地鐵上見到了瀧,面對面,可是那時是2013年的瀧啊,她是和2015年的瀧互換的靈魂啊,那時的瀧當然不認識她了,在一站下車的時候,她解下頭繩遞給瀧並告訴他她的名字是三葉。就這樣擦身而過了。)瀧終於找到小鎮,才發現那是2013年被彗星隕石擊中的糸守町,如今已是隕石坑了。朋友告訴他,就是當個震驚日本的事件啊,小鎮突然消失,死了500多號人!(對,就是這里,讓人費解的地方!)瀧輾轉反側,來到了三葉四葉和外婆一起放口嚼酒的大石頭下(外婆曾說這里是另一個世界,外婆說水、繩子都是結,就是時間),喝下一口三葉的酒,在不慎後摔的霎那,看到了三葉所經歷過的一些事,摔暈了,又穿了!(摔下去的那一下,我想的是,完了,這不是要後腦勺著地了嗎?死翹翹了呀。)瀧再次穿到了三葉的身體,那天正是秋日祭,是彗星最接近地球的那天,就是糸守町被隕石砸中的那天,瀧要阻止這場悲劇的發生,嗯,就是各種組織策劃,成功引導了村民避難。(中間有段,瀧騎車到另一個世界的地方尋找三葉,兩人在黃昏的時候看到了對方,換回了身體?(好像是,記不清了)約定不忘記對方的名字,用筆寫在手心裡,瀧在三葉手心寫下了「愛你」,而三葉剛寫下一劃便消失了,看不到對方了,三葉就奔去告訴鎮長老爸組織村民避難了)。就這樣,時間回到2013年,彗星分裂的那天,瀧在東京看著這美景,新聞中說,雖然糸守町被隕石擊中,但是當時小鎮正進行避難演習,沒有傷亡!!!(這算什麼!那是有兩個2015年嗎?)而後,男女主都只知道自己要尋找一個人卻不知道這個人的名字。在9年後的一天,在兩輛相向的地鐵上,兩人透過門窗看到了似曾相識的面孔,認定就是要尋找的人,匆匆出戰,在一處樓梯上下面面相對,但實際中未見過突然打招呼未免唐突,就這樣兩個人故作鎮定擦肩而過,剛錯過幾步,瀧回頭說「好像在哪見過」,此時兩人淚流滿面,結束(套路!)。
故事大致就是這樣了,請問淚點在哪裡?因為你,我拯救了500多號人?
好多評論說,此動畫可與宮崎駿動畫比肩了,說真的,請摸著良心講。今天又回顧了我最愛的《側耳傾聽》。
整部電影約110分鍾,人物形象典型--女主月島雯愛書、直爽、乖巧,她的幾個同學也是蠻可愛的(故事也細致描寫了幾個人的心理);女主媽媽研究生在讀,有追求的知性中敗橘年女性;女主的爸爸是圖書館管理員,尊重孩子的選擇;女主的姐姐大學在讀,非常懂事,替父母分擔家務,為妹妹前途考慮;男主天澤聖司細心有主見(一個初中生就想好了未來想要成為一名小提琴製作師);男主爺爺是個慈祥的老人,自己開了個精品維修店,也是個音樂愛好者。
故事情節豐滿--男女主因為書相知(女主不知道男主長什麼樣,男主早已開始留意,男主以為女主知道的),多次偶然相遇,一些人物對話挺逗趣的,男主得知自己可以去義大利時第一時間告訴了月島雯,兩人在天台坦誠了自己的心意,就這樣自然而然地......
有兩個最暖心的畫面,男主、爺爺、爺爺朋友們伴奏,月島雯唱自己改編詞的《country road》(暖化了,假如有這樣的經歷,我會記一輩子的!),另一幕是,天澤聖司提前一天的航班回來,凌晨騎車剛到月島雯家樓下,女主正好醒來,起身站在窗前看天空,正好看到!(電影中是女主先看窗外,突然出現騎車的男主,啊啊啊,小心臟,怎麼會這么巧啊,你怎麼知道我在想你啦~~)女主開開心心飛奔下去,坐上少年的自行車後座一起去山頂看日出了!
有幾句台詞也是印象深刻呢!1.男女主開開心心彈唱後,爺爺突然說聖司有這么可愛的朋友,女主的反應是,天吶,你竟然是天澤聖司,balabala,兩人開始鬥嘴,聖司講「你是不是書讀多了」,女主說「你不是也讀了很多書!」,兩個人都好可愛啊,為了在你讀過的書的借書卡上也留下我的名字,所以看你看過的書,不知不覺看了很多書。2.男主載女主上陡坡時,男主說「我早就想帶你上坡了」,女主心想是竟然是有預謀的,不過好開心啊,女主跳下車在後面用力推車說「我不要做你的包袱,我要在你背後支持你」。(嗯,為了和你在一起,我會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同時,我也會一直支持你實現你的夢想。)
無論最終會不會長廂廝守一輩子,這樣的回憶都足夠美好。
話說回來,究竟為什麼看你的名字會淚流滿面?
⑸ 《你的名字》票房過5億是什麼概念
《你的名字》票房過5億的概念就是《你的名字》在票房上都是狠狠地賺了一筆。
1、日本動畫電影《你的名字》在國內上映,票房已經突破了5億元人民幣,都知道引進電影,客場作戰,和本土電影票房不能比,美人魚和大聖一個打著周星馳的情懷大旗,一個有著國漫崛起的道義制高點,自然不是君名能抗衡的。
4、《你的名字》全球票房3.64億美元,中國大陸票房8367萬美元,成為史上全球票房最高的日本電影辯空。
(5)12月新電影你的名字擴展閱讀:
《你的名字》是由新海誠執導,由神木隆之介、上白石萌音擔任主要配音的一部原創日本動畫電影。作品於2016年8月26日配灶罩在日本上映。中國內地於2016年12月2日上映。作品講述了男女高中生在夢中相遇,並尋找彼此的故事。
北京時間2017年8月26日零點於中國大陸的PPTV、bilibili、愛奇藝、優酷網路首播。
該片在全球125個國家發行。2017年1月18日,全球票房收入達到2億8100萬美元,超過《千與千尋》的2億7500萬美元的成績,成為日培鬧本電影史上票房收益最高的電影。
⑹ 日本電影 《你的名字》 中國首映是12月1日 晚上十二點嗎
准確來說上映時間是12月2日,是講愛情的,關於身體互換的,但是這又不同於普通的身體互換,他們的身體互換是有時間差異的,等到男主意識到他和女主角不再發生交叉互換而想要找女主時,女主角早已經死於三年前的彗星墜落事故,但是男主明明記得女主就在幾天之前還告訴自己可以看見彗星,男主此刻才意識到是三年前的女主和他發生了互換,這個故事裡同一時空已經發生的事情也是會改變的,諸如男主想把以前女主在手機里留下的記錄給同伴看,記錄變成亂碼,然後消失.........
最終他們拯救了小鎮,卻也忘記了那個最重要的,不能忘記的名字,只是會看著手心,想不起來那個沒有寫完的名字
「重要的人,不能忘記的人,不想忘記的人。
你,是誰?」
參考答案:
網友稱:看完《你的名字》差點被掰彎! - 星星動漫網
http://www.xxdm.org/wenzhang/2016090717670.shtml
你的名字。 (豆瓣)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683290/
⑺ 《你的名字》是哪一年上映的
《你的名字》是2016年在日本上映的。《你的名字》是新海誠執導,神木隆之介、上白石萌音擔任主要配音的一部原創日本動畫電影,於2016年8月26日在日本上映。 中國內地於2016年12月2日上映。
《[你的名字][2016][動畫][日本]》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UFjuSEo6tjLjydT-OpOovA
在遠離大都會的小山村,住著巫女世家出身的高中女孩宮水三葉(上白石萌音 配音)。校園和家庭的原因本就讓她充滿煩惱,而近一段時間發生的奇怪事件,又讓三葉摸不清頭腦。
⑻ 電影《你的名字》經典台詞語錄
電影《你的名字》經典台詞語錄
《你的名字》12月2日上映,零點場票房224萬,3日零點破1億,4日零點破2億。截至12月5日15點,該片票房已經成功突破3億。今天我就為大家分享電影《你的名字》經典台詞語錄,歡迎閱讀!
電影《你的名字》經典台詞語錄一
1.夢里相逢人不見,若知是夢何須醒。縱然夢里常幽會,怎比真如見一回。
2.從現在開始,我將追尋你的名字。
3.描線一筆接一筆,白色的素描本上漸漸萌生黑意。即便如此,還無法照 准記憶中的風景。
4.重要的人,不能忘記的人,不想忘記的人。你,是誰?
5.你會哭著笑,笑著哭,是因為你的心,早已超越了自己啊。
6.神明如果真的在的話,要許下什麼願望才好,我自己其實也不知道。
7.以彗星為龍,以彗星為繩結。描繪出割裂者拿的彗星舞動的形態。又是一輪歲月。
8.假如我們相遇,肯定一眼就能認出彼此。
9.相遇不計取數的世界裡,和命運的那人相逢是困難的。而即使相逢了,又如何證明這就是命運的那人呢。兩人相逢的物語,在無限壯大的世界中描述。兩人被命運引導而相逢。
10.我,將某個人,唯一的某個人,試圖鎖定。我,
11.不管你在世界的哪個地方,我一定會,再次去見你的。
12.沙子崩塌以後,也有唯一不會消失的沙塊,那就是寂寞。我了解了,這個瞬間我知道了。之後殘存於我心中的,只會有這個感情。像是被人強行塞給的負重,我懷抱著寂寞。
13.黃昏。彼方為誰。誰為彼方。人的輪廓漸漸曖昧,和不是這個世界之物相遇的時間。那古老的名稱。我輕輕念出。――昏黃之時。聲音,重疊在一起。所期待的。從雲朵間移開視線,我看著正面。
14.我已不記得你的名字,卻還記得喜歡你。
15.哪怕只是一點點時間,還是想和你在一起
16.大概我的表情一直是要哭出來一樣吧。所以別人才會即使想放手也放手不了,在我看來反而演變成了擅自的關心吧。
17.進入我身體的人是你,進入你身體的是我。
18.好好珍惜哦,夢這東西,醒來之後就會消失
19.如果時間真的能倒流,希望能再一次
20.仔細傾聽線的聲音,只要一直纏線,人與線之間就會產生感情
電影《你的名字》經典台詞語錄二
あの頃のことは、俺ももうあまりよく覚えていない。けんかでもしたのか、司と先輩とは別々に東京に戻ったことは、どこかの山で1人で夜を明か喚旦したこと、記憶はその程度だ。ただ、あの彗星を巡って起きた出來事に、一時期、俺は妙に心を引かれていた。
我已經不太記得那時候的事情了。我只記得可能是與司和奧寺前輩吵了一架吧,他們先回了東京,而我一個人在某處的山上過了一夜。只是,那時關於彗星造成的一系列事情,在一段時間內卻奇妙地吸引著我。
♥
探しているのが、誰かなのか、どこかなのか、それともただ単に就職先なのか、自分でもよくわからない。
我尋找的究竟是某個人?還是某個地方?又或者只是工作地,我自己也不知道。
♥
俺は、どうしてここに來た?・・・あいつに・・・あいつに逢うために來た!助けるために來た!生きていて欲しかった!・・・誰だ?誰・・・!?誰に會いに來た・・・!?大事な人、忘れたくない人、忘れちゃだめな人!!誰だ・・・誰だ・・・誰だ・・・誰だ・・・!?名前はぁぁあ・・・!!!
我為什麼要到這里來?...我是為了見她而來!我是為了救她而來!我想要她活著!是誰?是誰?我要見的是誰?重要的.人,不想忘記的人,不能忘記的人!究竟是誰...是誰...究竟是誰?她的名字是...?!!!
♥
黃昏首鏈搭時は分かるでしょう?夕方、晝でも夜でもない時間。世界の輪郭がぼやけて、人ならざるものに出會うかもしれない時間。
大家都知道黃昏之時吧?傍晚,非日非夜的時段。世界的輪廓變得模糊,可能會看到非人之物的時段。
♥
土地の氏神様をな、古い言葉で產霊って呼ぶんやさ。この言葉にはふかーい意味がある。糸を繋げることもムスビ、人を繋げることもムスビ、時間が流れることもムスビ、ぜんぶ神様の力や。
土地神古語被稱為“造物主”,這一詞語中蘊含著深層含義。連接繩線的是結,連接人與人的是結,時間的流動也是結,全都是神的力量。
♥
ワシらの作る組紐もせやから神さまの技、時間の流れのそのものを顕しとる。寄り集まって形を作り、捻れて絡まって、時には戻って、途切れ、またつながり。それが結び。それが時間。
我們編織的結繩也是神的力量,顯示了時間的流轉。聚在一起,成型,扭曲,纏繞,有時又還原,斷裂,再次連接,這就是結,這就是時間。
♥
♥
「大事な人。忘れちゃダメな人。忘れたくなかった人。誰、誰……きみの名前は……!」
重要的人,不能忘記的人,不想忘記的人。你,是誰?你的名字是?!
♥
言おうと思ったんだ。お前が世界のどこにいても、俺が必ず、もう一度逢いに行くって。
我要告訴你,不管你在世界的哪個地方,我們終將再次相逢。
♥
瀧:ずっと何かを、誰かを探している。
三葉:そういう気持ちに取り憑かれたのは、多分あの日から。
瀧:あの日、星が降った日。それはまるで…
三葉:まるで、夢の景色のように、ただひたすらに…
瀧&三葉:美しい眺めだった。
瀧:我一直都在尋找著什麼、尋找著某個人。
三葉:可能是那一天開始,我就陷入這種情緒中了。
瀧:那一天,彗星劃過天空的那一天。就好像…
三葉:就好像,夢幻一般的景色,那是非常…
瀧&三葉:那是非常無與倫比,美到極致的景色。
♥
そうやってずーっと糸を巻いとると、じきに人と糸との間に感情が流れ出すで。
就這樣一直卷、一直纏起結繩,人和結繩之間就會出現感情。
♥
三葉:朝、目が覚めるとなぜか泣いている。そういうことが時々ある。
瀧:見ていたはずの夢は、いつも思い出せない。
ただ…
三葉:ただ、何かが消えてしまったという感覚だけが、目覚めてからも長く殘る。
三葉:醒來的時候,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哭。這是時常會有的事。
瀧:做過的夢也總是回想不起。只是…
三葉:只是,有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從我醒來的那一刻長時間存在著。
♥
おかげで祭りの意味も分からんくなってまって、殘ったのは形だけ。せやけど、文字は消えても伝統は消しちゃあいかん。それがワシら宮水神社の、大切なお役目。
祭祀的意義就這樣消失了,剩下的只有形式了。但是,即便文字消失,傳統也不能消失。而這就是我們宮水神社的、重要的使命。
♥
會えっこない・・・でも、もし會えたら・・・。どうしよう、やっぱり迷惑かな。気まずいかな。それとも、もしかしたら・・・すこし、喜ぶかな・・・。
見不到吧.....但如果見到了......我該怎麼做,就這樣跑來東京,果然還是給他添麻煩啊。會很窘迫吧。又或者,他會不會有一點開心呢?
♥
それも、ムスビ。アハハハハ!水でも、米でも、酒でも、人の體に入ったもんが魂と結びつくこともまたムスビ。だから今日のご奉納は、神さまと人間を繋ぐための大切なしきたりなんやよ。
這也是結!水也好,米也好,酒也好,進入人的身體後都會和靈魂聯結在一起,這也是結。所以說,今天來供奉神明,是讓神明和凡人聯結在一起的重要活動。
♥
こんなふうにやみくもに探し回ったって、會えっこない。會えっこないけれど、でも、確かなことが、ひとつだけある。私たちは、會えばぜったい、すぐに分かる。私に入っていたのは、君なんだって。君に入っていたのは、私なんだって。
即便這樣四處搜尋,也沒辦法見到他。雖然見不到,但是,唯獨一點是無可否認的。我們兩人只要相見,一眼就能認出對方。因為,在我身體裡面的,是你。在你身體裡面的,是我。
附:《你的名字》影評
一直以來,新海誠就像一個沉浸在偏科世界的藝術特長生,工於美妙絕倫的畫面渲染,很少去改進他的內心戲獨白和世界系故事。他也一度把製作目標,鎖定在了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也能看出 1080P效果的觀眾人群上。在試圖做成吉卜力動畫大片,結果遭遇失敗的《追逐繁星的孩子》後,這部明顯年輕化、主打校園群體、藉助東寶大規模發行的《你的名字》居然成功了,而且是一舉改寫紀錄,勢如破竹。這對於新海誠的中國粉絲不可以想像,對日本本土,同樣無法想像。
這部電影密布著過往新海誠的光線和色彩,彩虹和暮靄,少男少女的秀逗想法內心獨白,生活日常的小確幸和無奈。從隕石坑到大都會,從電車軌道到步行天橋,再細小的物件和對現實還原美化300%的畫風,每一幀都用隱形水筆寫滿了新海誠的名字。
對新海誠來說,《你的名字》固然是以青春和校園為主打,主角並沒有真正進入到社會,存活在了拯救世界的中二幻夢中。但彗星砸地球的可怕災難,繼續提醒著所有日本人,大自然有美好的一面,相應地也存在可怕的一面。無論是水濱小鎮還是超大城市,人類都是暫借於世,就像那罐塵封的口嚼酒。電影不過是一個造夢機器。
《秒速5厘米》時代,新海誠描繪著櫻花之於青春,之於回憶,之於日本人國民性的無可比擬。櫻花帶來快樂的回憶,也摻雜了傷感。櫻花盛開,意味著會有新的相遇,同時也是一個相遇又離別的季節。彼此離別之際,看到櫻花開了,就會想到,眼前有這種分離,但再往後,春天再次到來之時,我們又會邂逅啊。這就是無來由,完全發自人類機體的感傷情緒。
明白小我與大世界的關系,就能讀懂任何一部新海誠。與《星之聲》、《雲之彼端,約定的對方》相似,《你的名字》是一個被撕裂的時空,有兩個世界的對立。這也是一個被架空的世界,但在架空的背後,它又融入了城市與鄉村、現代與傳統的相互包容,不斷認同。
在電影敘事上,電影有兩條主線:一條是兩人的邂逅、分離,再“重新”邂逅的故事,最後升華為兩人的靈魂牽絆。以濃濃神社傳說為故事背景,架空的概念平緩的引入,在這條主線解釋了兩人為何能互換身體,是宮水神社繼承人所特有的,只為了拯救村落。用奶奶的口吻、神社儀式和“結”鏈接人與人、人與神,來解釋和鋪墊這條線,毫無違和和突兀,使整個故事節奏非常的平順。
第二條主線是彗星碎片撞擊小鎮,500人死亡包括女主角和家人,這條主線也非常重要,從三十分鍾後開始浮出,構築了故事的整個主線任務。兩人時間點的錯亂,奇異的相遇,故事中的違和感通過這些逐漸得到解釋而消失。無論是道具“結繩”還是兩人的牽絆,通過這種時間的錯亂得到升華,變成純粹的精神交往和寄託,變成了人與人最本質的靈魂羈絆。在這里,第二拯救主線的表面故事所表達的內涵即是第一主線了。
同時,刻畫這兩條線的時候也分清了主次,將第二主線明確其服務於“尋找著某人”“無論你在世界的哪個角落,我都會拼盡全力找到你”這種與某人強烈靈魂牽絆的主線,帶有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
最終,兩人因為牽絆而相遇,卻因為時間點的錯亂和夢境的無穩定而遺忘,但又一次全新的相遇,這種略帶新海誠的結局,給人淡淡的哀傷。其實,我看的時候一直在想,是不是一個更加開放式的結局,更加新海誠式的結局。最後,還是盼到了我最喜歡的結局形式,雖然有著淡淡的憂傷,但不失一個很溫馨的結局。
看完之後,再次回想,我意識到最後的相遇將是必然的。因為,《我的名字》與《秒速五厘米》主題很不同,雖然中間的一些場景很相似。《我的名字》最重要的講述便是這種浪漫的靈魂牽絆,這兩人如果最後都不能再次相遇,那麼就已經跟電影自始至終的講述相違背了,主題就會變的不統一,所以不太可能設定那種結局,不能為了唯美、為了傷感而分離,而是故事應該一以貫之的講述主題,相遇將是必然的,在這個靈魂牽絆的主題下,兩人相遇後的生活也變的清晰起來了。
在講述故事的手法方面:第一主線和第二主線的主次非常分明,最明顯的就是三葉說服自己的爸爸讓村民避難這一段完全的省略掉了,最後只用了男主角瀧的視角講述了“村民進行避難演練”才逃過一劫,這樣也側面補全了那段情節——三葉找到父親,堅毅並且用三葉的語言說服父親,讓他看到之前伏筆的彗星分裂,並且父親妥協採用了避難“演練”這樣的說辭。
那麼這段拍下會更加完整嗎?當然會,但是這段絕對跟靈魂牽絆這條主線不掛鉤,這里不是《夏日大作戰》,拯救村民也不是重點,這些都必須服務於靈魂牽絆這條主線。對於一部電影來說,如果這里多描寫了,那麼精神方面、人物心理方面就要簡化,這是不行的。所以用了這種新聞視角的表述來勾畫出這一不太重要的一段。
雖然故事用了大量鋪墊,但都是用了進行時的人、事來給觀影者暗示,而很少用一大段來直接敘述,在講述瀧回溯的過程中也用了插敘,而非將插敘作為鋪墊,使人覺得故事緊湊,緊跟角色的情緒起伏而起伏,非常非常好。
在環形山頂,兩人“黃昏之時”的跨越時空的對話,真的真的是太棒了,靈魂的羈絆很自然的將兩人系在一起。
在劇情上,確實有著一點漏洞。《你的名字。》中的主角和新海誠之前作品相比有個小突破------女主三葉和男主瀧都不是一出場就喜歡對方,瀧出場時有個非常憧憬的前輩叫奧寺,但因為和三葉交換身體,慢慢地被三葉所吸引,最後移情到她身上。可這種情感的轉移也沒有交代清楚,除了瀧一直在生理上“猥褻”三葉的身體外,是什麼事情讓瀧情感有所轉變,讓人莫名其妙。而三葉是因為什麼喜歡上瀧,也幾乎沒有交代。人物不僅不立體,情節也顯得薄弱,敘事就更加混亂了,男女主毫無邏輯地穿來穿去,莫名其妙滿天飛的淚水把瓊瑤阿姨都比了下去。至於“你的名字”,都交換身體那麼多次了(能無障礙地幫忙打工上學泡上司至少知道對方叫什麼呀,生活中不可能沒人叫你吧)最後還要費勁千辛萬苦去找那個不能忘記的名字,實在是有點為夢而夢啊!新海誠的作品和宮崎駿之間的差距,真不是幾步就能走完的。縱觀新海誠以前的作品,初戀的懵懂,愛情的悸動,遠方的城市,通向未知的鐵軌,漫天飛舞的櫻花,以及那種明明想碰觸,卻又怕一觸即碎的小心翼翼,都讓人產生溫暖的浪漫和淺淺的感動。但潛心打磨的細節實在難撐住支離破碎的情節。
但這絲毫不影響影片的賣座,畫風,還是一如既往的精緻。作為寫實派的動畫大師,場景高度還原。每一幀都可以用來當壁紙。劇情從喜入悲再以喜劇結尾,或許就是新海誠這部動畫熱賣的重要原因。它不會像《秒速》那般用糾結纏繞的心事訴說不可避免的哀傷,不會像《言葉之庭》在片尾曲中試想一個難以付諸的未來。它明確指明了要堅守所付出的代價:孤獨、迷茫、困惑、失落......每分每秒的回憶都如煎熬,每時每次的思考都是折磨,所以多數人選擇淡忘和放棄,所以多數人都熱愛這種“再相聚不分離”的結尾。
;
⑼ 你的名字是部什麼電影
《你的名字》是由新海誠執導的一部日本動畫電影,由神木隆之介、上白石萌音擔任主要配音演員,人設是由參與過《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見的花的名字。》的田中將賀擔當,作畫導演猛粗虛由曾創作過《千與千尋》、《幽靈公主》的安藤雅司執筆。作品於2016年8月26日在日本上映。中國凳塌內地於2016年12月2日上映,分為日語原聲中文字幕版和中文配音版2種版本。作品講述了男女高中枝燃生在夢中相遇的幻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