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最新電影 » 辛亥革命電影的歷史主題

辛亥革命電影的歷史主題

發布時間: 2023-03-19 19:36:17

『壹』 電影『辛亥革命』的梗概 100字左右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統三年)中國爆發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國主義侵略進一步加深、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初步成長的基礎上發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專制統治,挽救民族危亡,爭殲老橡取國家的獨立、民主和富強。這次革命結束了中國長達兩千年之久的君主專制制度,是一次偉大氏旁的革命運動。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含碼觀點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爭,以辛亥革命為新的起點,更加深入、更加大規模地開展起來。

『貳』 電影《辛亥革命》簡介

辛亥革命》是《建國大業》編劇王興東、陳寶光的又一部力作,是中國大陸為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籌拍的獻禮片。全景式地展開辛亥革命史詩般場面,生動刻畫了孫中山、黃興、徐宗漢、秋瑾、黎元洪、袁世凱等歷史人物。

『叄』 求辛亥革命電影故事內容簡單囊括

《辛亥革命》為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籌拍的獻禮片。本片講述以孫中山、黃興為首的同盟會,為推翻腐朽的清王朝,拯救中國,於1911年發動武裝起義的史實,是一部全景展現辛亥革命的電影。影片全景式地展開辛亥革命史詩般場面,生動刻畫了孫中山、黃興、徐宗漢、秋瑾、黎元洪、袁世凱等歷史人物。晚清末年,內憂外患,中華民族到了危亡之際。改良派維新變法運動失敗,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決心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體制。1895到1910年,秋瑾、徐錫麟等革命黨人先後發動了多次起義……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軍熊秉坤、金兆龍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統領黎元洪在張振武等革命黨人的勸說下,半推半就當上了湖北都督。武昌失守讓隆裕太後陣腳大亂,同時向四國銀行借款的計劃又被海外的孫中山阻撓,隆裕萬般無奈下,只得請袁世凱出山。孫中山回國後與黃興就戰與和的問題產生了分歧,汪精衛代表革命黨人展開與袁世凱的斡旋。1911年12月,孫中山當選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並電告袁世凱只要清帝退位,便可讓位與他……孫中山如約退位後與黃興一起來到漢陽,憑吊這一場為天下求民主與共和的戰爭中逝去的亡魂……

『肆』 辛亥革命電影的主題思想對應於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中的什麼理

革命,對我們來說有些遙遠又不可思議但它是由千千萬萬革命者的血和肉凝成的。在寒假我看了一部影片,影片中講述了發生在1911(辛亥年),由資產階級領導的推翻清朝反動統治的民主主義革命。1840年鴉片戰爭後,外國侵略者同清政府勾結,殘酷的壓榨中國人民,中國一步步地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的社會。
是革命,是的,是革命。是他讓千瘡百孔,奄奄一息,充滿迫害與痛苦的那曾經的中國獲得新生!是革命的槍聲結束了幾千年的封建統治,是在戰火中失去生命的革命者讓大家明白了什麼是革命!中國人民如同被囚禁被迫害的犯人,戴著沉重的枷鎖,而使他們擺脫這一切,是革命。
秋瑾就義前說:「革命是為了千千萬萬的孩子,是為了讓人懂得寧靜與溫和。」林覺民在遺書中說:「革命是為了人們永久幸福。」我認為革命是為了改變命運,革命也是為了國家,它就像野草,任誰也無法阻擋它的蔓延與生長。
晨光熹微,街道冷清,氣氛壓抑。涼風侵襲,發出嗚嗚之聲,似乎在挽留什麼;沉重的腳鐐與地面摩擦,發出刺耳的沙沙聲,似在控訴某種不滿。鐵鎖落地有聲,一旁的民眾用好奇迷茫的眼神望著這個竟敢造反的女人。她一臉平靜,沒有絲毫畏懼。她的淡定與人們的驚恐,我看見他們的眼神那麼深,像無底的黑洞,那裝著他們的痛苦。
陰森可怕,審室灰暗,連空氣中都彌漫著令人發指的血腥味,它好像在告訴林覺民,這兒曾是戰友的『劊子手』。他腳上的血一滴滴血怎麼也止不住,眼改蘆友前的清官帶著幾分敬佩地望著他,這個年輕英俊的男子。面對官員的所謂的法外開恩,他表現得那麼堅決。因為為了人們的永久幸福。他的眉宇透著叛逆與不服輸。他當時內心在想什麼?他家庭幸福,從未受過民間疾苦,他是為了什麼而去拋頭顱,灑熱血?
他,她,他們是革命者,他們拋棄了家。生命,但沒放棄他們的信念,他們參與革命是為了更多人。為了什麼?這是一個帶著目的與需要付出的疑問。這帶著懷疑,我們何不想想——我們是為了什麼!而去做什麼!
落後就會挨打,說的一點也沒錯。雖然我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中國像一條漢子,充滿力量。總會想起那標志性的辛亥革命,它有多麼大的意義與影響,他讓中國成為新中國。退一步講沒有它,中國也許會被瓦解,人們會更痛苦。革命者有情有義,有血有肉,有家庭有信仰。我想,他們真的從未畏懼過?從未害怕失去家人?從未在乎自己的生命?毫無猶豫地去用自己的身體去擋子彈,堵炮口,然而在無數次失敗後仍能成功。正是因為他們對革命的痴狂正是因為你對祖國的熱愛,是堅定的信念讓他們選擇守口如瓶,選擇堅持革命,選擇放棄生命來扞衛自己的信仰。!
他們的信念已經十分堅定,他們看到了清政府的腐敗,他們的思想順應當時社會時流。「換一個政府,人民做主」不再是一個口號,而深入人人心中。使每個人明白,自己的使命。左手好像托著泰山,右手則順著黃河,做頂天立地大漢子,這才是中國人!
。敢愛敢恨敢作敢當,這便是我所感受到的革命精神。雖然他們只是無人管理的野草,但他們有同樣精神。大家都是黑眼黃皮膚的人,無家亦無國,正如一位華僑所說。敢愛,敢痴狂地愛著革命;敢恨,敢痛恨腐敗清政府;敢做,敢在全國掀起革命大浪;敢當;在臨死時無任何怨恨與畏懼。他們的愛國·他們的「國難當頭,舍我其誰?」他們的勇敢何不是我們嘩態一面鏡子?
歲月如潮歌似夢,百年彈指一揮間。紛飛的淚雨裝點著歷史的天空,先人已隨歲月在青冢里銷匿,然而他們的心血之痕永遠不會被磨滅。時光的刻刀在歷核槐史的巨岩上雕琢著他們的豐功偉績。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而這努力就看我們,為國家為人民,為那一百年前的革命,好好地努力吧!

『伍』 觀《辛亥革命》有感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後感。千萬不能認為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觀《辛亥革命》有感500字(精選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觀《辛亥革命》有感1

這是一次偉大的革命,是一次驚天動地的革命!我看到了!看到了中華兒女們的自強不息,看到了英勇奮戰的精神!辛亥革命牽動著多少中華人民的心呀!我激動地說了一句:「我是中國人!」

電影一開始是一位婦女,她戴著枷鎖一步一步順著圍觀觀眾開辟的道路走著,她步伐剛勁有力,她說:「我此蕃赴死,是為革命。中國婦女還沒有為革命流過血,當從我球瑾始。縱使世人不盡知革命為何竟讓我狠心拋家棄子。我此蕃赴死,正因為回答革命為何事,革命是為給天下人創造一個風雨不侵的家,給孩子一個寧靜溫和的世界……我此蕃赴死,是為革命。死並不足懼,亦並非不足惜。但犧牲之快,之烈,犧牲之價值,竟讓我這一刻自心底喜極而泣。」我不由得感動,她是多麼的偉大呀!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這看似一個普通的日子,然而它有那麼不平凡。就在這一天,武昌城城頭一聲槍響,它預示著革命第一次的成功,也宣告清王朝的滅亡!武昌首義前後,無數革命烈士灑下了熱血,捨生忘死的精神令我敬佩!然而一百年後的今天,當年的辛亥革命給我們留下了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

孫中山先生說:死不是革命的目的,革命是改變命運,為天下人謀取幸福,是許多年輕人用生命的代價換取讓他活著的人更好的活著!」

「革命」是國家發展不可缺少的,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強大的目標,這目標,將會是你人生的「革命」!

觀《辛亥革命》有感2

在辛亥革命百年紀念之際,紀錄片《辛亥革命》開始播放了。我感到十分有意義。

此刻的 中國已是世界上名副其實的大國。在這一刻,回顧百年前的先人為改變 中國面貌而進行的奮斗與犧牲,仍是激勵我們繼續前進的寶貴資源。

近代以來,由於政治的腐朽,在西方列強的侵略與下。迫使 中國簽訂《辛丑條約》, 中國在殖民主義強加的不平等條約體系束縛下一步一步地「沉淪」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中國人民不甘承受列強欺凌,幾代人都在追求民族復興。歷史上,許多人為這一目標進行多次嘗試,辛亥革命就是前人從事的努力。

我們重視辛亥革命,是因為盡管它未能改變舊 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人民悲慘境遇,可是,辛亥革命掃除了兩千年來的封建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為 中國的提高打開了閘門,這是相當重要的功績。百年後的人們已經很難切身體會辛亥時期的社會狀況,甚至不能理解當時的革命志士們的歷史性的抉擇。所以在今日,社會上有些模糊的認識:如認為「辛亥革命給社會造成的破壞大於建設,延緩了 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發展進程」。

其實,辛亥革命的親歷者們如何不想以溫和的方式改變封建 中國的面貌呢?但他們並非從一開始就醉心於以激進手段改變 中國落後局面,可是在經歷了一再的失敗與挫折,意識到清王朝決不可能真心實意地退出權力的中心而實施「立憲」,這其實是當時條件下應當做出的正確選擇。

看了紀錄片,對革命者的選擇就會有更清醒的認識。

觀《辛亥革命》有感3

在沒有看《辛亥革命》電影之前,我對辛亥革命這段歷史是陌生的。這個國慶節,學校發了《辛亥革命》的電影票,心想:去看吧,約幾個同學一塊兒看多有意思啊,便決定去看看這部電影。

買了爆米花,走進電影院,找了最靠熒幕的位置,漫不經心的坐了下來,一點都沒有期盼的感覺,純屬的只為了看看裡面的大牌演員而已。然而當耳邊響起戰士們沖鋒陷陣的吶喊聲,屏幕上是戰士們沖進殺敵的場景,那場景讓我看得十分痛心,同是 中國人為什麼要弄的頭破血流,你死我活呢?還不是帝王專制下,朝廷腐敗,清政府的無能,唯帝國主義之命是從,引起全國人民的憤怒。皇朝為了得到四國銀行的資助,不惜出賣天朝的鐵路,更激起人民的不滿,我想我要是穿越到那時也會憤起反抗的。

黃崗起義、武昌起義……那硝煙彌漫的戰場上戰士們沖鋒陷陣,奉獻出了自我寶貴的生命。無數革命先驅們歷經了多少次的血戰,最後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在 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制度,換來了嶄新的.制度——共和體制。

想著我們此刻幸福的生活,若不是那些戰士,拋頭顱灑熱血,那麼這天的 中國會是什麼樣的呢?會有我們新 中國嗎?

辛亥革命,一段值得我們銘記的歷史。國慶節的上空飄揚著紅旗,那是革命的紅旗,。我們緬懷辛亥革命偉大歷程之時,要學習那些犧牲的戰士們不畏艱難的英勇氣概,學習孫中山、黃興等革命者的革命風范和革命 精神,腳踏實際地好好學習,讓祖國更完美,更富強!

觀《辛亥革命》有感4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題記。

一百年前的滿清,是一個目光短淺,用傲慢掩飾自私落弱的虛偽官員,對外奉承,對內進行種種殘酷壓迫,官吏肆意搜刮民財,帝國主義在我國土地上蠻橫霸道,對中國的能源,經濟,文化進行侵略,水生火熱的同胞們無以聊生,國將不國,又何懼犧牲!

廣大人民為了挽救清朝這一現狀,發動了多次起義;一些有主見,有良知的官員也組織了改革。可這些都由於國內官員,國外各國列強的阻止以失敗告終。但他們並未放棄,他們壓抑自己最大的能力,保護國家,推翻清朝的統治。

《辛亥革命》以此為始拉開序幕,1911年4月27日至1912年2月12日,孫中山辭任臨時大總統,圍繞武昌起義的歷史畫卷。孫中山先生發動的革命前後有十一次,公元1911年10月10日,發動武昌起義,賜予不僅為中國證據開創新里程碑,也替中華民族翻開新頁。

對於當時的艱苦歲月,如今的我么似乎有些生在福中不知福了。高科技,新產品,如今生活越來越好,便有不少人沉迷其中,不可自拔,荒廢學業。你可知道,如今的生活是我們無數的革命先烈用那鮮紅的熱血換來的;你可明白,現在我們唯有努力學習,提高水平,中國才可在世界立足,不然,100年前的悲劇依然會在我們身上重演。

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我們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觀《辛亥革命》有感5

今天,我們五年級觀看了電影《辛亥革命》,我看了後心裡久久難以釋懷。

我們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歷史,回顧百年前為我們現在幸福生活而奮斗的人,他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奮斗與勇敢的犧牲。

開頭處,秋琺瑾就義前說:「我此赴死,是為了革命。」這一番話,為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礎。

廣州起義,戰斗激烈,起義失敗。七十二位烈士血染黃花崗。我的心緊張極了。這時,在海外的孫文游說募捐,讓海外華僑同胞們為起義的成功而募捐。

武昌隨即起義,在這場戰斗中,戰士們個個拋頭顱灑熱血,換來了勝利,但陣亡了四千多人······

孫文在海外阻撓了清王朝向四國銀行借款計劃,使清王朝更無能。孫文是從一位默默無聞為人民服務的醫生,到迅速成長為革命領袖,因為他的無私,對人的守信。所以有著許多人寧願追隨他,也不願受清王朝的賄賂。

當孫文當上臨時大總統時,卻表示誰能推翻清王朝,他就讓位。看出他的無私,不光為自己著想。最後讓位於袁世凱,看出他的守信,但這不能使中國富強。

辛亥革命雖然沒有改變我們國家,但是,有了辛亥革命,就等於掃除了兩千年的封建制度,為我們後面的革命打下了基礎,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

辛亥革命有著一定的意義,是它推翻了清王朝,是它翻開了我們中國嶄新的一頁!

觀《辛亥革命》有感6

《辛亥革命》這一電影是對歷史事件的紀念,通過熒幕上的歷史畫面,讓我們看到祖國發展的道路,通過了解歷史,認知歷史,以促進當代的發展。

《辛亥革命》是一場充滿荊棘的革命,在這一道路上,革命烈士用自己的鮮血描繪祖國的未來。辛亥革命發生的歷史背景,註定了辛亥革命是一場空前的革命,孫中山先生用自己的堅強意志,開拓了革命的新道路。電影中有許多細節描述,比如孫中山先生在國外與外國政府官員協談時的激烈爭論的一幕,其以一己之力舌戰眾人,在面對種種刁難與不理解的情緒下,孫中山先生絲毫沒有動搖過自己的意志,這是鐵一般的意志!這是鐵一般的力量!正因為孫中山先生在思想上已經有了徹底的覺悟,在整個革命的道路上,才能走到最後。

電影中還有那麼一幕,在孫中山先生與革命同志們討論臨時大總統的事宜的時候,有刺客槍擊。一陣慌亂後,刺客被抓,在審問刺客的過程中,刺客對孫中山是滿嘴的辱罵,黃興進來後說了一句:「他和我們沒有生活在一個世界裡。」從這一細節可以看出,在當時清政府的歷史背景下,要完成一場革命並不只是軍閥形式的佔領,一場完整意義上的革命,應該是深入群眾的內心,在每一個人的心中都要播種革命的種子,而且還要讓其健康成長。所以說,辛亥革命是一場偉大的革命,它不僅改變了形式,而且革命的精神深入人心,是一場實質改變的革命。

時代的發展需要結合實際,一旦其發展變成盲目的,脫離實際的,就需要勇於改變,將發展的方向標重新定位。辛亥革命給予了我們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歷史不會再重演,但歷史的規律是會再現的,我們要觀史而明智,把握歷史的發展規律,正確指導自我的發展,不斷提高自我的綜合能力。

『陸』 求辛亥革命影評400-500字

在辛亥革命百年紀念之際,紀錄片《辛亥革命》開始播放了。我感到十分有意義。
現在的中國已是世界上名副其實的大國。在這一刻,回顧百年前的先人為改變中國面貌而進行的奮斗與犧牲,仍是激勵我們繼續前進的寶貴資源。
近代以來,由於政治的腐朽,在西方列強的侵略與下。迫使中國簽訂《辛丑條約》,中國在殖民主義強加的不平等條約體系束縛下一步一步地「沉淪」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中國人民不甘承受列強欺凌,幾代人都在追求民族復興。歷史上,許多人為這一目標進行多次嘗試,辛亥革命就是前人從事的努力。
我們重視辛亥革命,是因為盡管它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人民悲慘境遇,但是,辛亥革命掃除了兩千年來的封建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為中國的進步肢洞野打開了閘門,這是相當重要的功績。
百年後的人們已經很難切身體會辛亥時期的社會狀況,甚至不能理解當時的革命志士們的歷史性的抉擇。所以在今天,社會上有些模糊的顫察認識:如認為「辛亥革命給社會造成的破壞大於建設,延緩了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發展進程」。
其實,辛亥革命的親歷者們如何不想以溫和的方式改變封建中國的面貌呢?但他歷喊們並非從一開始就醉心於以激進手段改變中國落後局面,可是在經歷了一再的失敗與挫折,意識到清王朝決不可能真心實意地退出權力的中心而實施「立憲」,這其實是當時條件下應當做出的正確選擇。
看了紀錄片,對革命者的選擇就會有更清醒的認識。

『柒』 關於《辛亥革命》的觀後感(100字就夠了) 急啊!!!

這部電影很好地描述了革命時的前因後果和革命的精神,而且將革命的過程詳細的描述了,黃花崗起義武昌起義孫中山回國就任總統到袁世凱逼清王朝退位竊取革命成果 電影還原了歷史真相,其中的革命思想值得我們學習。

辛亥革命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狹義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農歷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至1912年元旦頃蠢孫中山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改昌總統前後這一段時間中國所發生的革命事件。

廣義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紀末(一般從1894年興中會成立開始,但也有學者認為從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統治在中國出現的連場革命運動。

1911年夏天,湘、鄂、粵、川等省爆發保路運動,運動在四川省尤其激烈。9月25日,榮縣獨立,成為全中國第一個脫離清王朝的政權,把保路運動推向高潮。10月10日晚,新軍核乎扒工程第八營的革命黨人熊秉坤打響武昌起義的第一槍。

『捌』 辛亥革命電影想啟發人們的什麼

啟發:,沒有群眾基礎的革命是不可能成功的,只有共產黨的革命才是最徹底的才是符合科學符合歷史的進程。

辛亥革命:是1911年(清宣統三年)中國爆發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因該年以干支計為辛亥年,故名。
《戚尺汪辛亥革命》:是由張黎高仔執導,趙文瑄、李冰冰、陳沖、孫淳、房祖名、胡歌、余少群、杜宇航等主演的革命史詩戰爭片。該片講述了晚清末年,內憂外患,中華民族到了危亡之際。改良派維新變法運動的失敗,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決心以革命推翻清政困前府,建立共和體制。

『玖』 《辛亥革命》這部影視作品怎麼樣有哪些彩蛋

“辛亥革命”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之中十分重要的民主革命事件,這對於後期的中國國情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和作用,以至於後來的娛樂圈和演藝界都對於這一歷史事件進行了紀錄和拍攝製作了相關的影視作品,其中最為出名的自然要屬由張黎和成龍執導的電影影視作品《辛亥革命》了。《辛亥革命》在上映播出之後反響一直很好,而這樣子的影視作品在如今的演藝界之中依舊是經典之作。

《辛亥革命》是根據真實的歷史事件進行改編而來的,因此在故事情節的發展上是符合客觀事實的,而在故事情節的發展基礎上《辛亥革命》這一部影視作品之中也加入了一些感情線,為整一部影視作品獲得大家的喜愛和支持增添了不少色彩,而這樣子的影視作品也在最後獲得了第3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優秀故事片。

《辛亥革命》是反映歷史事件的電影作品,這一部影視作品是十分經典且可觀的,它的成績也是大家所有目共睹的。

1、《辛亥革命》的製作團隊

《辛亥革命》是由成龍和張黎親自指導的影視作品,在製作團隊陣容和能力上是邀請到了業界內外的多位大咖加入,在幕後工作流程上用近乎紀錄片的手法來拍攝,採用了特殊的攝影技術。

從這些角度上分析總結都得以了解到《辛亥革命》這一部影視作品都是十分出色的,這樣子的影視作品也是需要我們不斷支持和鼓勵的,歷史事件翻拍的影視作品你知道還有哪些呢?

『拾』 辛亥革命電影簡介,大概250字

本片講述以孫中山、黃興為首的同盟會,為推翻腐朽的清王朝,拯救中國,於1911年發動武裝起義的史實創作,是一部全景展現辛亥革命的電影。
第一章:《血染黃花崗》
時隔三年,孫中山(趙文瑄飾)在檳榔嶼召集同盟會的主要骨幹,安排黃興(成龍飾)擔任廣州起義的領導,並委派新寡的革命女孝雹磨性徐宗漢(李冰冰飾)假扮其妻,兩人秘密潛入廣州城……而孫中山自己則前往美國,繼續為革命募款。 1911年4月27日,黃興率領林覺民(胡歌飾)等年輕的起義者攻打總督府,功敗垂成。徐宗漢聽到噩耗後,強忍悲痛收殮了七十二烈士,卻找不到黃興的屍體……
第二章:《武昌城首義》
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軍熊秉坤(杜宇航飾)、金兆龍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統領黎元洪(姜武飾)在張振武(房祖名飾)等革命黨人的勸說下,半推半就的當上了巧斗湖北都督。武昌失守讓隆裕太後(陳沖飾)陣腳大亂,同時向四國銀行借款的計劃又被海外的孫中山阻撓,隆裕萬般無奈下,只得請袁世凱(孫淳飾)出山……
第三章:《肆橋陽夏保衛戰》
漢口前線炮火連天,「黃興到」的大旗突然殺到,原來黃興僥幸在廣州起義中生還,他的到來令革命 軍士氣高漲,徐宗漢也隨後趕到,二人經歷諸多生生死死,情愫暗生……一個月的陽夏之戰終因寡不敵眾而敗退,正在黃興落寞的乘坐江輪離開武昌之時,遠處卻漂 來了各地光復的木牌水電報……
第四章:《創建共和制》
孫中山回國後與黃興就戰與和的問題產生了分歧,汪精衛(余少群飾)代表革命黨人展開與袁世凱的斡旋。1911年12月,孫中山當選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並電告袁世凱只要清帝退位,便可讓位於袁…… 孫中山如約退位後與黃興一起來到漢陽,憑吊這一場為天下求民主與共和的戰爭中逝去的亡魂……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710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678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662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404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395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046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329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754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81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836